黑龙江省大庆市让胡路区大庆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语文试题
展开2.【答案】C【解析】(A项,“证明近代西方文明引发了人类对技术及其发展的伦理反思浪潮”错误,从原文可知,应是胡塞尔的话引发了人类对技术及其发展的伦理反思浪潮。B项,“运用······比喻等多种论证方法”错误,第三段并未运用比喻论证的方法。D项,“与第四段中“聪明”'智慧”的引号的用法均不相同”错误,第四段中“聪明”的引号表示特殊含义,“智慧”的引号表示强调,“快车键”与“聪明”的引号用法相同。)
3.【答案】A【解析】(A项,是说校园防欺凌报警器具有制止校园欺凌,保护学生安全的作用,能体现“科技向善”文化理念。B项,是说通过AI算法来推广的特定类型的新闻或观点,可能带有倾向性,从而影响人们的判断,不能体现“科技向善”文化理念。C项,是说某家公司掌握先进AI技术,排除其他竞争者,这可能导致市场垄断,不能体现“科技向善”文化理念。D项,是说电商平台利用大数据对用户隐私和选择权的侵犯,不能体现“科技向善”文化理念。)
4.【答案】B【解析】(“《规划》要求至2025年其技术与应用达到世界领先水平”错误,从图表可知,2025年战略目标要求“部分技术与应用达到世界领先水平”,选项缺少限制“部分”。)
5.【答案】示例:我认为演员、编剧、导演等影视行业从业者很难被Sra取代。①文生视频大模型Sra作为人工智能,并不具备类似于人类的智慧、意识和情感,无法取代需要创造力、情感表达的演员、编剧、导演等工种。
②Sra生成视频是基于算法和大数据来执行人类的旨令,模仿人类的思维而完成某项工作,本质上是对大量数据处理的结果,属于人类改善生产生活的工具。
③Sra是专能的,仅能执行内置程序所规定的任务,而无法处理超出程序规定和数据库的内容和情形,并不能取代演员、编剧、导演等工种来应对未曾遭遇的困境。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6.【答案】D【解析】A项,错在“也因无法面对夫人而发愁”这个地方。从原文“牛夫人不乐意了,打起了退堂鼓。牛掌柜依然乐呵呵的”,表明牛掌柜是一个有乐观、且有主见的人,不会因无法面对夫人而发愁。
B项,错在“牛掌柜不以为意”这个地方。从原文“牛掌柜看着稀稀落落的客人,轻轻叹了口气”,说明不是对生意冷清不以为意。
C项,错在“表明做菜如做人,德才兼备方是正道”这个地方。其他菜馆始终做不出地道的珍珠翡翠白玉汤,并不意味着这些菜馆的德才都不行,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表现那个道士留给牛掌柜的方子很关键。
7.【答案】D【解析】D项,错在“这一情节充满悬念”这个地方。“珍珠翡翠白玉汤”对官吏的母亲和老者的疾病有奇效这一个情节,一开头就写道,“一个月后,更离奇的事发生了”,所以说谈不上“悬念”。
8. 【参考答案】①表达了珍珠对老实憨厚的来福发自内心的爱和欣赏。②牛掌柜把最心爱的女儿珍珠留给了来福。③秘方、牛掌柜的家业最终也会留给来福。④表达了牛掌柜对来福人品的认可。【解析】题干要求结合全文,谈谈小说结尾珍珠对来福说:“你傻啊,爹把最好的东西都留给你了”这句话的理解。理解的关键是“最好的东西”,从全文来看,这个最好的东西就是牛掌柜肤白貌美的女儿——珍珠,他把女儿交给了的来福。另外,虽然,旺财带着了这个纸上的秘方,但是从全文可知秘方其实早就藏在牛掌柜的脑里了,所以来福有这个岳父之后,这道菜的秘方同样拥有了。那么,为什么牛掌柜愿意把女儿嫁给来福,把最好的东西留给来福呢?从来福与旺财的对比,就可知:牛掌柜看中的就是来福的憨厚质朴、做人很规矩。
9. 【参考答案】①牛掌柜是善良宽厚的长者。他的品行和美德影响了周围的人。②牛掌柜是齐家有道的当家者。他心地纯厚,乐善好施,家业兴旺,家庭和睦幸福。【解析】题干要求结合古人云:“交善人者道德成,存善心者家里宁”这句话,分析牛掌柜的形象。从全文来看,牛掌柜就是一个大善人,他定下的规矩:只要贫穷没饭吃的人进店,免费供应一菜一饭,足以证明他的善良。尤其他始终如一地对待一个道人的情节,可以看出他的忠厚善良。原文是:唯独有一个道人,却是每晚必到。牛夫人有了想法,脸上就挂不住了,上菜的盘子出了声响,牛掌柜看在眼里,自己亲自上菜。客人少的时候,他还会请道人喝一杯。道人须发飘飘,眉毛花白,无论别人什么眼神,他都不以为意,吃完就走,连谢谢二字也绝口不提。牛掌柜从来不多问。也正是他心存善心,赢得了四邻八舍的称赞,所以家里很安宁。也正是由于他的善举,打动了道人,给了他做“珍珠翡翠白玉汤”的方子,这既让牛掌柜的生意好起来,又更加提高了他的声誉,这就说明了“交善人者道德成”的道理。总之,结合文本内容分析这句话,进而概括出牛掌柜的形象,那就是善良忠厚、与人为善的长者等等。
10~14.【答案】C、B、D。D、(1)君王对于我们越国,如同让死人复活,让白骨重新长肉一样的恩德啊。勾践怎敢忘记呢?
(2)现在你没有取得成功的条件,而上天赐给你的福禄却屡屡降临,这是吴国的国运变短了。、①越国并非真心求和;②越国是吴国的腹心之疾;③越国最终会灭掉吴国。
【解析】10.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解答】句意:现在天王已经扶植了越国,凭着圣明在天下闻名,却又要消灭它,这是天王对越国的扶植徒劳无功啊。即使是四方的诸侯,又将凭怎样的事实来相信吴国而来臣事它呢?“封殖越国”是动宾结构,“越国”作“封殖”的宾语,不宜断开,排除AB;
“何实以事吴”,宾语前置句,即“以何实事吴”,中间不宜断开,排除D。故选C。
11.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实词和文化常识的能力。
【解答】A. 正确。
B “‘而’为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错。“而无拂吾虑”中的“而”,通“尔”,你们。句意:你们不要反对我。C. 正确。D. 正确。文中“敢告于大夫”中“敢”的意思是冒昧。句意:我冒昧告诉你这个消息。“敢以烦执事”中“敢”的意思也是冒昧。句意:冒昧地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含义相同。故选B。
12.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古代文化常识和一般文言实词的能力。D项“黎老”原指老人,本文指贤能的老臣。此题要引导学生关注词语在语境里的含义。故选D
13.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解答】D.“打败齐国归来,责问申胥,导致申胥自杀身亡”错。原文“员不忍称疾辟易,以见王之亲为越之擒也。员请先死”是指“申胥(伍子胥)不忍心看到夫差被越国所擒,所以自杀”,并非是吴王的责备导致申胥(伍子胥)自杀。
故选D。
14.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繄”,是;“起”,使……复活;“肉”,使……长肉;“其”,语气副词,表反问,怎么。
(2)“今”,现在;“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亟”,屡次,多次;“是”,这。
参考译文:
吴王夫差攻打越国,越王勾践起兵迎战。大夫文种向勾践献计说:“您还是不要跟吴国打仗,您不如用谦卑的辞令向对方求和,让吴国的百姓高兴,让吴王的骄傲的心理膨胀起来。越王同意了,于是派诸稽郢去吴国求和,诸稽郢说:“过去越国得罪了天王。天王亲自起兵,却又宽宥了他。天王对于我们越国,如同让死人复活,让白骨重新长肉一样的恩德啊。勾践又怎敢忘记呢?越国本来就是给吴国纳贡的城邑,天王不挥舞着鞭子使唤它,却要让您的军士屈尊来攻打呀。现在天王已经扶植了越国,凭着圣明在天下闻名,却又要消灭它,这是天王对越国的扶植徒劳无功啊。即使是四方的诸侯,又将凭怎样的事实来相信吴国而来臣事它呢?希望天王根据利益来考虑怎样合适!”
吴王夫差于是对大夫们说:“我将要践行征服齐国的宏大志向,为此我将允许越国讲和的请求,你们不要反对。”申胥(即伍子胥)进谏说:“不可以答应越国的求和。越国并非真心对吴国,也并非畏惧于我们的军队。越国的大夫文种本来就知道您好胜心强,所以就用委婉动听的话来放纵您的心志。”吴王说:“大夫何必这样抬举越国?”于是就答应了越国的求和。
吴王夫差同意越国的求和之后,就大规模地整顿士卒,准备去攻打齐国。伍子胥进谏说:“过去上天把越国送给吴国,而您没有接受。天命也会有反复,现在越王勾践废弃了错误的法令,减轻民众的税赋,让民众富裕起来。他的民众数量日渐庞大,足以用来壮大军队。越国对于吴国,就像一个人有了心腹之患。现在您不去谋划如何征服越国,却去操心征服齐国和鲁国的事。那齐国和鲁国如同诸多疾病中疥癣一类的小病罢了,怎么可能会渡过长江和淮河来与我们争夺这里的土地呢?现在您使民众为修姑苏台而疲惫不堪。上天又用灾荒夺去了我们的食粮,都城边邑连年饥荒。越国人必定会来侵袭我们,那时您即使后悔,还来得及吗?”吴王不听劝谏。
在吴王执政的第十二年,齐国与吴国军队在艾陵交锋,齐军战败,吴国取得成功。吴王夫差伐齐获胜归来后,便责问伍子胥说:“现在上天降福吴国,使齐国归顺了,我岂敢自夸,这是因为先王的军队,得到神灵佑助的缘故。我冒昧告诉你这个消息。”伍子胥回答说:“过去我们先王一直有辅佐的贤臣,用来帮助决断疑难,权衡得失,所以没有陷入大难。如今你抛弃老臣,去和幼稚的年轻人共商国策,说:‘我的命令不得违背。’这样的不违背,正是导致败亡的阶梯啊。那上天所要抛弃的,必定在眼前先给它小小的欢喜,而把大的忧患留在后面。我们先王凡是取得成就,必定有成功的条件。现在你没有取得成功的条件,而上天赐给你的福禄却屡屡降临,说明吴国的国运已经很短了。我不忍心称病退避一边,看到你被越国人所生擒,我只有请求先死!”临死前,说:“把我的眼睛悬挂在国都的东门上,让我看到越国入侵,吴国的灭亡。”于是就自杀了。
15~16.【答案】C、①两首诗的颔联都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或前者以哀景写哀情,后者以乐景写哀情),都表达了对英雄的凭吊以及对英雄被人遗忘的悲痛之情。
②本诗颔联写了战场边长着柳树,岳王庙只有乌鸦栖息场景,渲染了环境的萧条冷清;
③杜诗以青草茂盛、黄鹂鸣叫的生机勃勃的春景,反衬了武侯祠无人凭吊的冷清。
【解析】15. 【分析】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重要字词含义作用、情感和艺术手法的分析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诗歌,整体把握诗歌内容主旨和思想情感,在此基础上,回归诗歌,寻找答题点;最后精读相关诗句,看所给选项的内容是否能在诗歌中找到依据,或者是否能根据诗歌内容合理地推断出来或者是否正确。
【解答】C.颈联描写的不是岳飞撤军的场景,写的是历史与现实交织的跨时空场景,“万古关河泪”不仅指岳飞壮志未酬的悲愤之泪,还指千百年来人们为岳飞矢志报国反遭阻碍、陷害而流的悲愤之泪、痛惜之泪。
16. 此题考查学生赏析抒情手法的能力。这类题型应先找准赏析的角度,如修辞、描写方法、写作手法、重点词语等;再结合语境作正确的赏析。抒情手法一般包括: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事抒情、借古讽今、用典抒情等。这里可以从抒情的角度赏析,其答题格式为:抒情手法+表达效果+表现了/赞美了什么。阅读此题可知:明确寓情于景的手法,再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分条作答即可。
17.(1)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 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2)日月忽其不淹兮 春与秋其代序(3)过春风十里 尽荠麦青青
(4)三秋桂子 十里荷花
18.②谣诼:毁谤。④朕:第一人称代词,我。⑥攘:容忍。⑧苟:如果、只要。⑨及:趁着。以上各项都解释错误。故选C。
19.B【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实词的意义的能力。B.适(适逢),应译为“按照”。
故选B。
20.D【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
③“再拜还入户”意思是“拜两次之后辞别阿母回到自己的房里”,“再拜”意为“拜两次”。
⑤“多谢后世人”意思是“我要郑重地告诉后来的人”,“谢”意为“告诉,告知”。
⑦“始适还家门”意思是“刚出嫁不久便被赶回家里”,“适”指出嫁。
①②④⑥⑧解释正确。故选D。
21.【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①“马牛”偏“马”;③“父母”偏“母”,“弟兄”偏“兄”;⑤“作息”偏“作”。
其他各句中没有偏义复词。故选A。
22.【试题分析】A选项第一个“终”,又;第二个“终”,终了、结束。句意:既没有伯伯叔叔,又没有兄弟/祖母如果没有我的照料,也无法度过她的余生。
B选项第一个“苟”,姑且;第二个“苟”,如果。句意:想要姑且顺从自己的私情,但报告申诉不被允许/如果凭借偌大国家,却追随六国灭亡的前例。
C选项第一个“险”,坎坷;第二个“险”,危险的地方。句意:我因命运不好,很早就遭遇到了不幸/危险遥远的地方,那么到达的人就少。
D选项两个“猥”都是“辱”的意思。句意:我凭借卑微低贱的身份/反而降低自己的身份,三次到草庐里来访问我。
23~25.【答案】B、C、A
【解析】23.【分析】此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补写句子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理解文段大意,理清结构层次,然后根据前后语境,推测空句的内容和句式,选出答案。
【解答】从上下文看,整个句子的主语应是“元朝统治者”,A项以“知识分子”为主语,故排除。冒号后面的内容“只比乞丐高一等,居于普通百姓及娼妓之下”说的是知识分子的地位十分低下,应是紧承“把他们(知识分子)贬到低下的地位”来说的,故排除C项。根据文意可知,元朝统治者废除科举制度,应是“断绝”了知识分子跻身仕途的可能,而不是“有效防止……”,故排除D项。
24. 【分析】此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及一般词语的能力。此类题目一定要在快速阅读语句,整体感悟大体内容的情况下,再结合前后文的具体语境和词语的意思和用法来判断词语作用是否正确。
【解答】 ①契机:事物转化(多指向积极的方向)的关键。机缘:机会和缘分。语境是说艺术发展和社会现实对元杂剧向好的方向转化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应选“契机”。②衰微:(国家、民族等)衰弱;不兴旺。萧条:寂寞冷落,毫无生气。语境是说传统诗文在经历了鼎盛和辉煌之后走向衰弱,应选“衰微”。③无可奈何:没有办法;没有办法可想。无可挽回:无法使已成的局面好转或恢复原状。结合后文“只能到……寻求生路”可知,此处是说元朝统治者废除科举制度后,那些修养颇高的文化人没有办法再通过学习经史、创作诗文来跻身仕途,应选“无可奈何”。④打发:消磨(时间、日子)。消耗:(精神、力量、东西等)因使用或受损失而渐渐减少。此处是说这些修养颇高的文化人到勾栏瓦舍中消磨时间,应选“打发”。
25. 【分析】此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时首先要熟悉高考常考的六种病句类型——搭配不当、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积累经验,辨析时可采用紧缩主干法,先审主干再审枝叶。
【解答】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三处语病:一是成分残缺,“经过……已经有了……”,整个句子缺少主语;二是句式杂糅,“经过……的流程中”应改为“经过……”或“在……流程中”;三是“内部结构和外在表现”与“繁荣”搭配不当。比较四个选项,只有A项将这三处语病都进行了修改。
26.审题:
本题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
材料紧扣时代的“变”与“不变”,分别从政治变革、文化传承和人际交往等方面来阐述,这几个方面都很有社会代表性和价值启示性。从“变”的角度看:除了材料中所举的政治变革之外,我们还能看到历史上以及生活中诸多“变”及其给我们带来的深远影响,如国学著作的传播方式和人们的阅读方式的变化,反映出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人才流动的方向的变化,从侧面反映了中国这些年发展势头迅猛;人际交流的方式的改变折射出科技的强大;中国的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反应的是中国崛起的过程和良好的发展势头;国际风云形式瞬息万变,反应的是各国间的关系复杂,矛盾、较量的强弱随时都在变化。而从“不变”的角度看,我们生活中有不变的、积极向上的东西让我们在坚守,如扶弱安贫、不畏艰险等个人的美好品质,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谊,从大的角度说,更有中国与世界命运与共、和平友好的不变的道义担当……当然,对于“不变”,材料并没有一味肯定,而是指出有些墨守成规、因循守旧的“不变”值得我们去反思、破除。所以,如何在时代发展中积极应“变”,开创新生,又能坚守住“不变”的美好品质,是本次作文应该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试题引导语指出当今时代,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这些“变”与“不变”。对此,首先应该认识到,我们这些新时代青少年是中国伟大事业的接班人,我们身处两个一百年的交汇点之中,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因此,一方面,我们要有“变”的勇气与魄力,不当被洪流所湮没,被时代所裹挟,要有勇立潮头、开拓发展的理想信念;另一方面,也要认识到,时代虽然在变,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未变,而我们也应坚守不变的初心。
本次试题较适合写成议论文,议论文的思路和结构有总分式、递进式、对照式、并列式等。本文可采用并列式结构,首先提出中心论点:阅读场景在变,先贤哲思永存。其次,提出分论点,如“先贤哲思的光芒”“先贤哲思的力量”“先贤哲思的现代意义”,进行并列式阐述。可列举一些事例加强论证力度。最后,总括全文,结合当下时代特征再次点题,做到首尾呼应。
立意:
1.以“不变”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2.不变的是初心。
3.在“变”与“不变”中昂首前行。
4.世界在“变”,何不以变应变。
5.锐意而“变”,适时而“变”。
6.“变”源于一份责任与担当,“不变”是一种坚守和信念。
黑龙江省大庆市让胡路区大庆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大庆市让胡路区大庆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语文试题,文件包含高一语文月考考试卷pdf、高一语文试题参考答案docx、高一语文试题答题卡pdf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
黑龙江省大庆市让胡路区大庆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大庆市让胡路区大庆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黑龙江省大庆市让胡路区大庆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黑龙江省大庆市让胡路区大庆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
黑龙江省大庆市让胡路区大庆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大庆市让胡路区大庆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信息类文本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文言文阅读,理解性默写,古代诗歌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