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江苏省苏州市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中模拟测试数学试卷(苏教版)

    江苏省苏州市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中模拟测试数学试卷(苏教版)第1页
    江苏省苏州市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中模拟测试数学试卷(苏教版)第2页
    江苏省苏州市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中模拟测试数学试卷(苏教版)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江苏省苏州市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中模拟测试数学试卷(苏教版)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省苏州市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中模拟测试数学试卷(苏教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面的式子中,是方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下面的式子中,( )是方程。
    A.36+20=56B.4x+12=58C.3a+5>70D.6x﹣3
    2.下列选项中能用2a+6表示整条线段长度的是( )
    A. B.
    C. D.
    3.妙想周末去光明艺术中心图书馆借书,在路上遇到了笑笑,聊了一会,接着才去图书馆借书,最后回到家。下面图( )可以比较准确地反映妙想离家距离的变化情况。
    A.B.C.D.
    4.如图所示,星期天晚饭后,小红从家里出去散步。下列描述符合小红散步情景的是( )
    A.从家出发,到一个公共阅报亭看了一会儿报纸,就回家了
    B.从家出发,一直散步(没有停留),然后回家了
    C.从家出发,散了一会儿步,就找同学去了,18 分后才开始返回
    D.从家出发,到一个公共阅报亭看了一会儿报纸后,继续向前走了一段,然后回家了
    5.小明从家到书店去买书,当他走了大约半的路程时,想起忘了带钱,又回家取钱,然后又去书店买书然后回家,下面反映小明行程的图是( )
    A.B.C.
    6.a是一个自然数,那么下面( )一定是偶数。
    A.2aB.2a+1C.a﹣1D.a+1
    7.两根都是1米长的铁丝,甲剪去它的25,乙剪去25米,两根铁丝剩下的部分( )
    A.甲比乙长B.乙比甲长C.一样长D.无法判断
    二.填空题(共7小题)
    8.当x=9时,5x+2x= ,5x﹣2= 。
    9.明明在计算一道题时,把0.8(x+0.8)错算成0.8x+0.8,所得结果比正确结果 。
    10.图是某樱桃果园连续五天采摘樱桃情况的一幅 统计图,星期 采摘的数量最少,从星期二到星期五樱桃采摘数量呈现 趋势。
    11.如图是某客车从A站出发,过B站到终点C站站以及原路返回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去时的行驶速度是平均每分钟800米,A站到C站的路程是 米。
    12.在1,2,46,7,25,17,48,24,39,11中,奇数有 ,偶数有 ,质数有 ,合数有 。
    13.阳光小学五(3)班有53名学生,要分成甲、乙两队去参加社区实践活动。如果甲队人数为奇数,那么乙队人数为 。(填“奇数”或“偶数”)
    14.乐谱中,八分音符等于12拍,十六分音符等于14拍,演奏时 分音符的时长更长。
    三.判断题(共8小题)
    15.3(2+x)>9是方程。
    16.小明今年比小红大a岁,10年后,小红比小明小a岁。
    17.除了0和2,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 .
    18.30个学生分成两队,两队人数可能都是奇数。
    19.两根绳子一样长,第一根剪下34米,第二根剪下34,两根绳子剩下的一样长。
    20.复式统计表由标题、日期、线条和表格等内容组成.
    21.任意两个折线统计图都可以合成一个纵向复式折线统计图。
    22.折线统计图既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也可以表示数量的增减情况. .
    四.计算题(共2小题)
    23.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
    48= 75=
    24.解方程。
    8(x+3.4)=105.6 16.2x﹣7.9x=7.47 8.5﹣5x=2.5
    五.操作题(共1小题)
    25.小华在比较a2和2a过程中,发现当a=4时,a2=4×4=16,2a=2×4=8,所以得出结论a2一定不等于2a,你同意他的说法吗?请在方框里举例说明理由。
    六.应用题(共7小题)
    26.在2023年“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光明小学四(二)中队开展了共读《十万个为什么》活动。王丽计划每天阅读α页,读了一周(7天)之后,还剩下b页没读。
    (1)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十万个为什么》一共的页数。
    (2)当α=24,b=232时,这本《十万个为什么》一共有多少页?
    27.诚信物流公司有240吨货物,运了8天,平均每天运x吨。
    (1)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还剩的吨数。
    (2)当x=15.5时,还剩多少吨货物?
    28.小强骑自行车到距家6km远的西湖去玩,根据如图的折线统计图回答问题.

    (1)小强在西湖玩了多长时间?
    (2)如果从出发起一直骑车不休息,几时几分可以到达西湖?
    (3)求小强返回时骑车的速度.
    29.兰兰和青青为了参加学校1分钟跳绳比赛,提前10天进行训练,如图是兰兰和青青每天测试成绩的折线统计图,请根据统计图,完成下面各题。
    (1)青青第1天的成绩比她第10天的成绩少 下,第9天兰兰的成绩比青青的成绩多 下。
    (2)兰兰和青青的训练成绩总体呈 趋势, 的进步幅度大一些。
    (3)请你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
    30.育英小学五年级举行“汉字听写大赛”.35名学生要分成两个小组.如果第一小组人数为奇数,第二小组人数为奇数还是偶数?如果第一小组人数为偶数呢?
    31.学校劳动园地进行农作物实验,其中玉米实验用地占这块土地的13,水稻实验用地占这块土地的25,哪种农作物占地面积大?
    32.下面是育人小学三(1)、三(2)班学生每天睡眠情况统计表。
    (1)三(1)班同学睡眠时间在 的人最多,在 的人最少。
    (2)如果三(2)班同学按睡眠时间从长到短排列,李涛排在第10名,他每天睡眠时间是 。
    (3)小学生每天应保持10小时左右的睡眠,这两个班睡眠时间低于10小时的同学有 人。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
    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中模拟测试数学试卷(苏教版)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7小题)
    1.【答案】B
    【分析】根据方程的定义,指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据此选择即可。
    【解答】解:A.36+20=56是等式,但不含未知数,不是方程;
    B.4x+12=58含有未知数,且是等式,是方程;
    C.3a+5>70含有未知数,但不是等式,不是方程;
    D.6x﹣3含有未知数,但不是等式,不是方程。
    故选:B。
    【点评】熟练掌握方程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
    2.【答案】C
    【分析】整条线段长度等于各小段长度和,据此列式分别求出各条线段的总长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解:A.2+a+6=8+a
    B.a+6+6=a+12
    C.a+a+6=2a+6
    D.a+a+6+6=2a+12
    故选:C。
    【点评】用字母表示表示数时,数字与字母,字母与字母之间的乘号可以省略,也可以用小圆点“•”表示。
    3.【答案】A
    【分析】根据折线统计图的变化趋势解答即可。
    【解答】解:选项A,妙想在路上遇到了笑笑,聊了一会,接着才去图书馆借书,最后回到家,符合题意;
    选项B,妙想在去图书馆的路上没有停留,即没有遇到笑笑,不符合题意;
    选项C,妙想到达图书馆后立刻返回家,没有停留借书,不符合题意;
    选项D,妙想到达图书馆后没有回家,又去了离家更远的地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掌握折线统计图的变化趋势是解题关键。
    4.【答案】D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小红从家出发到回家分为4个时间段,通过观察统计图可知,小红用4分钟走到报亭,在报亭看报6分钟,又散步2分钟,然后回家,此判断即可。
    【解答】解:符合小红散步情景的是:从家出发,到一个公共阅报亭看了一会儿报纸后,继续向前走了一段,然后回家了。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5.【答案】B
    【分析】小明从家到书店去买书,当他走了大约半的路程时,时间在变,路程变到从家到书店路程的一半,想起忘了带钱,又回家取钱,时间在变,路程在变,然后又去书店,时间、路程都在变,买书时间在变,路程不变,然后回家时间路程都在变。
    【解答】解:小明从家到书店去买书,当他走了大约半的路程时,想起忘了带钱,又回家取钱,然后又去书店买书然后回家,下面反映小明行程的图是B。
    ABC
    故选:B。
    【点评】理解坐标图的意义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6.【答案】A
    【分析】根据偶数的定义: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又叫做双数;据此选择即可。
    【解答】解:a是一个自然数,2a一定是偶数。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偶数的定义,关键是偶数定义的灵活运用。
    7.【答案】C
    【分析】计算甲剪去的长度,与乙剪去的比较,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解:1×25=25(米)
    25=25
    剪去的一样长,剩下的也一样长。
    答:两根铁丝剩下的部分一样长。
    故选:C。
    【点评】在本题中分数带单位表示实际的数量,不带单位表示占全部的几分之几。
    二.填空题(共7小题)
    8.【答案】63,43。
    【分析】把x=9分别代入5x+2x=7x和5x﹣2中进行解答。
    【解答】解:5x+2x=7x=7×9=63
    5x﹣2=5×9﹣2=43
    故答案为:63,43。
    【点评】关键是把给出的式子利用乘法的分配律进行化简,再代入含字母的数的值进行解答。
    9.【答案】大0.16。
    【分析】根据乘法分配律可知,0.8(x+0.8)=0.8x+0.8×0.8;与0.8x+0.8比较,计算得出结果。
    【解答】解:由分析可得:
    0.8×0.8=0.64
    0.8>0.64
    0.8﹣0.64=0.16
    答:所得结果比正确结果大0.16。
    故答案为:大0.16。
    【点评】本题考查用字母表示数的应用,熟练掌握乘法分配律以及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
    10.【答案】折线,二,上升。
    【分析】通过观察统计图可知,这是一幅折线统计图,星期二采摘的最少,从星期二到星期五樱桃采摘数量呈现上升趋势。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这是一幅折线统计图,星期二采摘的最少,从星期二到星期五樱桃采摘数量呈现上升趋势。
    故答案为:折线,二,上升。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11.【答案】14400米。
    【分析】观家统计图可知,客车从A站过B站到达C站用了20分钟,其中在B站停留2分钟,存车运行了20﹣2=18分钟,行驶的速度是800米,根据路程=速度×时间,代入数据,即可解答。
    【解答】解:800×(20﹣2)
    =800×18
    =14400(米)
    答:A站到C站的路程是14400米。
    故答案为:14400米。
    【点评】本题考查折线统计图的应用,以及路程、速度、时间三者的关系。
    12.【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偶数:是2的倍数的数叫作偶数;
    奇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作奇数。
    质数:一个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个数叫作质数。
    合数:指自然数中除了能被1和本身整除外,还能被其他的数整除的数。
    【解答】解:在1,2,46,7,25,17,48,24,39,11中,奇数有1、7、25、17、39、11,偶数有2、46、48、24,质数有2、7、11、17,合数有46、25、48、24、39。
    故答案为:1、7、25、17、39、11,2、46、48、24,2、7、11、17,46、25、48、24、39。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质数、合数、奇数、偶数的定义,要熟练掌握。
    13.【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根据奇数、偶数的性质,奇数+奇数=偶数,奇数+偶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据此解答。
    【解答】解:由分析可知:
    因为53是奇数,甲队人数为奇数,则乙队人数为偶数。
    故答案为:偶数。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奇数、偶数的性质及应用。
    14.【答案】八分音符。
    【分析】分子和分母都不相同,通分后化成同分母或者同分子的分数再进行比较大小。
    【解答】解:12>14
    演奏时八分音符分音符的时长更长。
    故答案为:八分音符。
    【点评】本题考查的主要内容是分数的大小比较问题。
    三.判断题(共8小题)
    15.【答案】×
    【分析】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据此判断。
    【解答】解:3(2+x)>9,含有未知数,但不是等式,所以不是方程。
    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熟练掌握方程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
    16.【答案】√
    【分析】根据两人的年龄差永远不变,解答此题即可。
    【解答】解:小明今年比小红大a岁,10年后,小红比小明小a岁,这句话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点评】知道两人的年龄差永远不变,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7.【答案】√
    【分析】据偶数、合数的意义: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一个自然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2是最小的质数,除了0和2以外,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由此解答.
    【解答】解:根据分析:2是最小的质数,除了0和2以外,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此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偶数、合数的意义,掌握偶数与合数的区别.
    18.【答案】√
    【分析】根据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进行分析。
    【解答】解:30个学生分成两队,30是偶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两队人数可能都是奇数,也可能都是偶数,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评】关键是掌握奇数和偶数的运算性质。
    19.【答案】×
    【分析】将原绳长分为大于1米、等于1米和小于1米三种情况分析即可。
    【解答】解:设原绳长为2米,2-34=114(米),2×(1-34)=12(米),114米>12米;
    设原绳长为1米,1-34=14(米),1×(1-34)=14(米),14米=14米;
    设原绳长为0.8米,0.8-34=0.05米,0.8×(1-34)=0.2(米),0.05米<0.2米。
    原绳长不确定,无法比较两根绳子剩下长度的大小。
    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解答本题需明确:34米表示具体的长度,34表示的是分率。
    20.【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根据复式统计表的特点,复式统计表能够反映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数据,它能更清晰、明了地表示信息;据此解答.
    【解答】解:根据复式统计表的特点及作用可知:复式统计表由标题、日期、线条和表格等内容组成.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复式统计表的特点及作用.
    21.【答案】×
    【分析】根据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折线统计图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后用线段把各点顺次连接起来;折线统计图不仅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还能清楚地反映数量增减变化的趋势。据此判断。
    【解答】解:任何一幅复式折线统计图都能分成两幅单式折线统计图,但是任意两个单式折线统计图不一定合成一个复式折线统计图,只有两个有联系的单式统计图才能合成一个复式统计图。
    因此,任意两个折线统计图都可以合成一个复式折线统计图。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
    22.【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根据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进行解答即可.
    【解答】解:根据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可知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是既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也可以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趋势.
    因此,折线统计图既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也可以表示数量的增减情况.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和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并且能够根据它的特点和作用,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四.计算题(共2小题)
    23.【答案】48=2×2×2×2×3;75=3×5×5。
    【分析】用短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时,从两个数公有的最小质因数除起,一直除下去,直到除得的两个商互质为止。
    【解答】解:
    所以48=2×2×2×2×3
    所以75=3×5×5
    【点评】熟练掌握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24.【答案】x=9.8;x=0.9;x=1.2。
    【分析】(1)首先根据等式的性质,两边同时除以8,然后两边再同时减去3.4即可;
    (2)首先把16.2x﹣7.9x=7.47化成8.3x=7.47,然后根据等式的性质,两边同时除以8.3即可;
    (3)首先根据等式的性质,两边同时加上5x,然后两边再同时减去2.5,最后两边同时除以5即可。
    【解答】解:(1)8(x+3.4)=105.6
    8(x+3.4)÷8=105.6÷8
    x+3.4=13.2
    x+3.4﹣3.4=13.2﹣3.4
    x=9.8
    (2)16.2x﹣7.9x=7.47
    8.3x=7.47
    8.3x÷8.3=7.47÷8.3
    x=0.9
    (3)8.5﹣5x=2.5
    8.5﹣5x+5x=2.5+5x
    2.5+5x=8.5
    2.5+5x﹣2.5=8.5﹣2.5
    5x=6
    5x÷5=6÷5
    x=1.2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根据等式的性质解方程的能力,即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同时减去、同时乘或同时除以一个数(0除外),两边仍相等。
    五.操作题(共1小题)
    25.【答案】不同意。
    【分析】计算出当a=2时,a2和2a的值,再解答即可。
    【解答】解:不同意。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含字母式子求值,要细心计算。
    六.应用题(共7小题)
    26.【答案】(1)7a+b;
    (2)400页。
    【分析】(1)用每天读的页数乘7就是读了一周的页数,再加上剩下的页数即可。
    (2)把a=24,b=232分别代入由(1)求出含有字母a、b的表示这本书总页数的式子计算即可。
    【解答】解:(1)a×7+b=7a+b(页)
    (2)当a=24,b=232时
    7a+b
    =7×24+232
    =168+232
    =400(页)
    答:这本《十万个为什么》一共有400页。
    【点评】此题是使学生在现实情景中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初步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使学生在理解含有字母式子的具体意义的基础上,会根据字母的取值,求含有字母式子的值。
    27.【答案】(1)(240﹣8x)吨;(2)116吨。
    【分析】(1)运的吨数=平均每天运的吨数×天数,求出8天运货物的吨数,再用货物的总吨数﹣8天运的货物吨数,即可解答;
    (2)当x=15.5时,代入算式,即可解答。
    【解答】解:(1)(240﹣8x)吨
    (2)当x=15.5时:
    240﹣15.5×8
    =240﹣124
    =116(吨)
    答:还剩116吨货物。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含有字母的式子求值,把数值代入式子计算是解答关键。
    28.【答案】30分钟;13时30分;200米/分.
    【分析】(1)通过观察统计图可知,小强从14时~14时30分,在西湖玩了30分钟.
    (2)如果从出发起一直骑车不休息,只需要30分钟就到,所以13时30分可以到达西湖.
    (3)小强返回用了30分钟,根据速度=路程÷时间,据此列式解答.
    【解答】解:(1)小强从14时~14时30分,在西湖玩了30分钟.
    (2)如果从出发起一直骑车不休息,只需要30分钟就到,所以13时30分可以到达西湖.
    (3)6千米=6000米
    6000÷30=200(米/分)
    答:小强返回时骑车的速度是每分钟行驶200米.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29.【答案】(1)12,5;
    (2)上升,兰兰;
    (3)答案不唯一。兰兰第10天的成绩比第一天多多少下?
    15下。
    【分析】(1)根据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几,用减法解答。
    (2)兰兰和青青的训练成绩总体呈算式趋势,兰兰的进步幅度大一些。
    (3)答案不唯一。兰兰第10天的成绩比第一天多多少下?根据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用减法解答。
    【解答】解:(1)165﹣153=12(下)
    165﹣160=5(下)
    答:青青第1天的成绩比她第10天的成绩少12下,第9天兰兰的成绩比青青的成绩多5下。
    (2)兰兰和青青的训练成绩总体呈算式趋势,兰兰的进步幅度大一些。
    (3)答案不唯一。兰兰第10天的成绩比第一天多多少下?
    167﹣152=15(下)
    答:兰兰第10天的成绩比第一天多15下。
    故答案为:12,5;上升,兰兰。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30.【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根据奇数与偶数的性质“奇数+偶数=奇数,奇数﹣偶数=奇数,奇数﹣奇数=偶数“进行解答,35名学生要分成两个小组,35是奇数,如果第一小组人数是奇数,那么第二小组人数是偶数;如果第一小组人数是偶数,那么第二小组人数是奇数.
    【解答】解:根据奇数与偶数的性质:奇数+偶数=奇数
    答:如果第一小组人数为奇数,那么第二小组人数为偶数;如果第一小组人数为偶数,那么第二小组人数为奇数.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奇数与偶数的性质.
    31.【答案】水稻实验用地。
    【分析】真、假分数或整数部分相同的带分数;分母相同,分子大则分数大;分子相同,则分母小的分数大;分子和分母都不相同,通分后化成同分母或者同分子的分数再进行比较大小。据此判断。
    【解答】解:13=515<615=25
    答:水稻实验用地占地面积大。
    【点评】本题考查了分数的大小比较问题。
    32.【答案】(1)10小时,11小时以上;
    (2)10小时;
    (3)40.。
    【分析】(1)通过观察统计表直接回答问题。
    (2)通过观察统计表可知,三(2)班睡眠时间最长的是11小时以上的有3人,睡眠时间是11小时的有4人,睡眠时间是10小时的有11人,如果三(2)班同学按睡眠时间从长到短排列,李涛排在第10名,他每天睡眠时间是10小时。
    (3)根据加法的意义,把两个班睡眠时间是9小时以下和睡眠时间是9小时的人数合并起来即可,我想对他们说:三年级的学生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一定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这样有利于健康成长(答案不唯一)。
    【解答】解:(1)三(1)班同学睡眠时间在10小时的人数最大,在11小时以上的人数最少。
    (2)三(2)班睡眠时间最长的是11小时以上的有3人,睡眠时间是11小时的有4人,睡眠时间是10小时的有11人,按睡眠时间从长到短排列,李涛排在第10名,
    3+4=7(人)
    10>7
    所以,李涛每天睡眠时间是10小时。
    (3)6+7+12+15=40(人)
    答:这两个班睡眠时间低于10小时的同学有40人,我想对他们说:三年级的学生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一定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这样有利于健康成长(答案不唯一)。
    故答案为:10小时,11小时以上;10小时;40.。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复式统计表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表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睡眠时间/人数/班级
    9小时以下
    9小时
    10小时
    11小时
    11小时以上
    三(1)班
    6
    12
    15
    5
    2
    三(2)班
    7
    15
    11
    4
    3

    相关试卷

    江苏省苏州市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中综合调研数学试卷(苏教版):

    这是一份江苏省苏州市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中综合调研数学试卷(苏教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区,测试内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苏州市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中综合调研数学试卷(苏教版):

    这是一份江苏省苏州市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中综合调研数学试卷(苏教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试卷答题区,测试内容,把下列小数化成分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苏州市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中综合测试数学试卷(苏教版):

    这是一份江苏省苏州市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中综合测试数学试卷(苏教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试卷答题区,测试内容,一根电线,截去了,还剩下50米,把一个数表示成几个质数的和,下面四个分数不是最简分数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口算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