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苏科版2024年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阶段性考试知识点复习与专题训练-第10章《压强和浮力》知识点专项复习(原卷版) 试卷 4 次下载
- 2024年苏科版2024年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阶段性考试知识点复习与专题训练-专题03 弹力与重力相关实验训练(解析版) 试卷 0 次下载
- 2024年苏科版2024年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阶段性考试知识点复习与专题训练-专题04 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实验分析(解析版) 试卷 0 次下载
- 2024年苏科版2024年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阶段性考试知识点复习与专题训练-专题04 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实验分析(原卷版) 试卷 0 次下载
- 2024年苏科版2024年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阶段性考试知识点复习与专题训练-专题05 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分析(解析版) 试卷 2 次下载
物理八年级下册力 弹力课时练习
展开1、探究弹簧测力计原理的实验
(1)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
(2)实验结论:弹簧的伸长量与弹簧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2、探究重力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1)测量工具:弹簧测力计和天平;
(2)实验方法:用弹簧测力计测出不同质量的钩码所受的重力;
(3)结论: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成正比;
(4)g的大小与纬度有关,越靠近赤道g越小,越靠近两极g越大。
典例分析+变式训练
题型1 探究弹簧测力计原理的实验
【典例1-1】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对A、B两根长度相同粗细不同的橡皮筋进行研究,并做成橡皮筋测力计。将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另一端悬挂钩码(图甲所示),记录橡皮筋受到的拉力大小F和橡皮筋的伸长量Δx,根据多组测量数据做出的图线如图乙所示。
(1)当在A根橡皮筋上悬挂重力为6N的物体时,橡皮筋A的伸长量为 cm;
(2)分别用这两根橡皮筋制成的测力计代替弹簧秤,则用橡皮筋 制成的测力计测量的精确程度高(均选填“A”或“B”);
(3)根据图象信息可知,若将两根A或两根B橡皮筋分别串联使用起来代替弹簧测力计,则能够测量力的最大值为 N。
【典例1-2】如题图所示,为制作弹簧测力计,某实验小组对弹簧的伸长与拉力的关系作了探究。下表是他们利用甲、乙两根不同的弹簧做实验时所记录的数据。
(1)分析表一和表二的数据可知:
①当在甲、乙两根弹簧上分别悬挂重为4N的物体时,甲弹簧的伸长量为 cm,乙弹簧的伸长量为 cm。
②在一定条件下,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它所受的拉力成 。
③在拉力相同的情况下,甲弹簧伸长的长度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弹簧伸长的长度。
(2)用甲、乙两根弹簧分别制成A、B两把弹簧测力计,如图所示,它们的外壳相同,刻度线分布情况相同,则量程较大的是 弹簧测力计,精度较高的是 弹簧测力计。
【变式1-1】某同学在实验室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弹簧的长度跟所挂钩码重力的关系,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弹簧的伸长与钩码重力成正比关系
B.弹簧的长度与钩码重力一定是一次函数关系
C.此实验中使弹簧发生形变的力是钩码的重力
D.当钩码重力为3.5N时,此弹簧已发生塑性形变
【变式1-2】在学习了弹力及弹簧测力计的相关知识后,小红同学发现,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是均匀的,由此她想探究“弹簧的伸长与所受拉力的关系”,于是她采用了图一的装置进行了探究。
(1)要完成实验,除了需要如图一所示的铁架台,一根两头带钩的弹簧,若干相同的钩码(已知每个钩码重0.5N)以外,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是 。
(2)通过实验,小红同学收集了弹簧受到大小不同的拉力F以及所对应的弹簧长度L,并在坐标纸上绘制了图二的图象。分析图象可知:该弹簧的原长L0为 cm,当弹簧受到2N的拉力时,弹簧伸长量ΔL为 cm;若用该弹簧制作一支弹簧测力计,其量程是 N。
题型2 探究重力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典例2-1】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系”的实验中,按照图甲所示,把钩码逐个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分别测出它们受到的重力,并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1)把表格中的空格填写完整;(2)图甲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3)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在图乙中画出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图象;(4)由此可知物体所受的重力跟质量成 。公式: 。
【典例2-2】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实验中,得到如表数据:
(1)本实验中用到的测量器材有: 和天平。
(2)测量物体重力时,应将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并让它处于 状态,而且发现细线被竖直拉直,这说明重力的方向是 的。
(3)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物体重力的大小跟它的质量成 。物体的重力G与其质量m的比值g大小为 N/kg。
(4)如图四个图像中,关于物体重力的大小与其质量的关系,正确的是 。
【变式2-1】用质量已知的钩码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获得实验数据表格如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同一位置,物体的重力与质量的比值相同
B.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可以用图线b表示
C.表格中重力与质量的比值是100N/g
D.此实验中的物体只能用钩码
【变式2-2】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系”的实验中,按照图甲所示方法,把钩码逐个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分别测出它们受到的重力,并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1)把钩码挂在弹簧测力计上,钩码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钩码受到的重力的大小,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
(2)根据实验测出的数据,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图乙),作出物重G随质量m变化的关系图象。
(3)根据图象,可以得出结论:物体受到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 。
能力提升训练
一、选择题。
1.(2021春•碑林区校级期中)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对A、B两根橡皮筋进行探究,将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另一端悬挂钩码图甲所示,记录橡皮筋受到的拉力大小F和橡皮筋伸长量,根据多组测量数据做出的图线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别用这两根橡皮筋制成的测力计,橡皮筋 B 制成的测力计测量的精确度高
B.将本实验中两根橡皮筋并列起来一起用,能够测的力最大值为25N
C.将本实验中两根橡皮筋串接起来一起用,能够测的力最大值为10N
D.当在两根橡皮筋上都悬挂重力为8N 的物体时,橡皮筋A的伸长量为8cm
2.(2022•武昌区模拟)如图所示,某同学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若干个质量已知的钩码的重力,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0.01N
B.实验得出的结论是:物体的质量跟受到的重力成正比
C.手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和钩码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D.弹簧测力计对手的拉力大于弹簧测力计对钩码的拉力
二、填空题。
3.(2022秋•丰台区校级期中)小华用弹簧测力计研究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的关系,测力计量程为0~5N。小华先用刻度尺测出弹簧测力计中弹簧的长度,然后将钩码逐个加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如图所示,分别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用刻度尺分别测出每次弹簧的长度,实验数据记录如下。小华发现弹簧的伸长量和拉力存在着一定的规律,若测力计下挂4N的物体,弹簧的伸长量为 cm,所依据的规律是
。
4.(2022春•碧江区 校级期中)为了探究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的关系,某实验小组进行了实验.
(1)钩码所受重力的大小用 进行测量,测量时钩码必须处于 状态。
(2)他们将测出的数据记录在如下表格中并进行了处理,通过分析发现有一次测量数据存在问题这个数据是 ;重新测量并进一步分析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
三、实验探究题。
5.(2022春•宿迁期中)为研究弹簧的性质,小明所在的物理兴趣小组在竖直悬挂的弹簧下加挂钩码(如图甲所示),同时记录弹簧长度L和钩码质量m,所得数据记录在表一中,实验过程中,弹簧形变始终在弹性限度内,不计弹簧所受的重力(g=10N/kg)。
表一
表二
(1)请根据表一中的数据,将表二填写完整,a处的数据为 ,b处数据为 。
(2)本实验结论是: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 (选填“弹簧长度”或“弹簧的伸长量”)与弹簧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3)小明按照上面的方法对两根长度相同、粗细不同的弹簧进行研究,绘制了弹簧受到的拉力F和弹簧的长度L的关系图如图乙所示,分别用这两根弹簧制成了弹簧测力计,则用弹簧 (选填“A”或“B”)制成的测力计测的精确程度高;用弹簧 (选填“A”或“B”)制成的测力计量程更大。
6.(2022春•坡头区校级月考)小刚在探究“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之间的关系”,请根据表格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1)器材:弹簧、1N的钩码若干、 。
(2)实验过程:将弹簧的一端固定在一块竖直放置的木板顶端,让弹簧能够自由地伸缩,然后用1N、2N、3N……7N的力去拉弹簧,并把每一个拉力作用下弹簧底端所对的位置做上记号,再测出弹簧的长度,记录的数据如表。
请你帮小刚分析以上数据并回答:
①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弹簧的原长是 。
②分析实验数据可得到结论: 。
③如果把这条弹簧改装成弹簧测力计,则制成后的测力计的量程是 。
7.(2022春•藁城区校级月考)小李在课外探究弹簧的长度跟外力的变化关系时,利用如图实验装置记录了相应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弹簧自身重力可忽略)(取g=10N/kg)
(1)这项研究在实际中的应用是 。
(2)分析实验数据,你可得到结论: 。
(3)该弹簧原长是 2 cm,若用该弹簧制作一只弹簧测力计,其量程为 N。
(4)小李作出了如图所示的三个图象,其中正确的是 。
8.(2022•苏州模拟)在“制作橡皮筋测力计”的活动中,同学们发现:在一定的范围内,橡皮筋受到的拉力越大,橡皮筋的长度越长。根据这一现象,小明和小丽提出如下猜想。究竟谁的猜想正确呢?他们决定一起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小明:橡皮筋伸长的长度可能跟它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小丽:橡皮筋的长度可能跟它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1)要完成实验,除了需要一根橡皮筋、若干个相同的钩码(质量已知)、铁架台和细线外,还需要的器材是 ;
(2)小明和小丽的实验记录数据如表:
①没有挂钩码时,橡皮筋的长度L0= cm;
②请将表格中第3行的数据补充完整;
③要判断小丽的猜想是否正确,应对表格中的 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
④分析表格中的数据,你认为实验能初步验证 的猜想是正确的。
9.(2022秋•罗庄区期末)小明在学习重力知识时,分别探究“重力的方向”和“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
(1)如图是探究重力方向的实验装置,物体A通过细绳悬挂在支架O处,将该装置放在水平桌面上,缓慢改变木板M与桌面的夹角α,会观察到悬线OA的方向 (选填“变化”或“不变”),由以上实验现象分析得出:重力的方向总是 。
(2)小明用弹簧测力计和若干个钩码做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实验:
①测量前,将弹簧测力计在 (选填“水平”或“竖直”)方向调零:
②小明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表格中第一行各物理量漏写了 ;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语言叙述)
③以下能正确描述物体所受的重力G与质量m关系的图象是 。
10.(2022秋•厦门期末)某兴趣小组在探究“影响物体重力大小的因素”和“判断重力方向”的实验中,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探究。
(1)在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关系时,实验记录如表:
①在探究过程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有 、 。
②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
③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图甲中能正确描述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G与质量m关系的图像是 (选填字母符号)。
(2)该组同学在探究重力方向时,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操作如下:
①将该装置放在水平桌面上后,逐渐改变木板M与桌面的夹角α,会观察到悬线OA的方向不变,剪断悬线OA,小球 (选填“竖直”或“垂直于木板M”)下落。
②从以上实验现象分析得到:重力的方向总是 。
11.(2022秋•泗水县期末)甲、乙两位同学做“探究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实验。
(1)如图所示,甲同学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钩码所受重力大小,读数时他让钩码保持
状态。他分别测出1个、2个、3个钩码的重力大小后,根据实验数据得出结论: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它的质量成 。
(2)本实验需要多次测量,其目的与以下实验中多次测量目的相同的是:
(选填字母)
A.探究质量和体积的关系 B.用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
(3)乙同学取了质量不同的苹果、小木块、小铁球各一个,并分别测出它们的质量和重力,来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你认为乙同学的做法 。
A.不合理,因为他没有用同种物质的物体做实验
B.不合理,因为他没有使物体的质量成整数倍变化
C.合理,因为他同样可以得到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D.合理,因为他的操作比甲同学更简便
12.(2022•南京模拟)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实验中,老师给不同小组提供了相同规格及标度相同的透明坐标纸(如图甲所示),随机提供绿豆、红豆或黄豆一包(每组只有一种豆类),利用弹簧测力计和天平测得多组重力与质量的实验数据。
(1)分析图像是一条经过原点的直线,由此可得 ;
(2)有小组将绿豆和黄豆两组数据的透明坐标纸进行重叠,观察绘制的图像,图像可能是图乙中 ,以此判断重力与物质种类的关系;(已知ρ绿豆>ρ黄豆)
(3)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同学们想把弹簧测力计改装成测量液体的密度秤;
①小明小组用同一小桶分别盛满不同的液体(图丙),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小桶的重力为1N,装满水后总重力为3N,再装满另一液体时示数为4N,则液体密度为 kg/m3;用这样的方法分别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处标注对应其它液体的密度;
②小华小组用同一重物分别浸没在不同液体中(图丁),用弹簧测力计挂一重5N的重物后,将物体浸没在水中时示数为3N,则该密度秤能测量的最大密度为 kg/m3;用这样的方法分别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处标注对应其它液体的密度;
③对于两个小组设计的密度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密度秤的零刻度线都不在0N处
B.密度秤标注的刻度都是均匀的
C.在小明设计中,若测量中液体不装满小桶,密度秤所测结果偏小
D.在小华设计中,若要增大测量的量程,换用体积相同而密度小的重物
表一
甲弹簧受到的拉力/N
0
1
2
4
5
6
甲弹簧的长度/cm
6.0
9.0
12.0
18.0
21.0
24.0
表二
乙弹簧受到的拉力/N
0
1
2
4
5
6
乙弹簧的长度/cm
6
7.5
9.0
12.0
13.5
15.0
钩码重力(N)
0
0.5
1.0
1.5
2.0
2.5
3.0
4.0
指针位置(cm )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7.50
7.50
质量m/g
100
200
300
400
500
重力G/N
m/kg
0.1
0.2
0.3
0.4
0.5
0.6
G/N
0.98
1.96
2.94
3.92
4.90
5.88
质量m/g
100
200
300
400
重力G/N
1
2
3
4
钩码数(个)
质量m/kg
物重G/N
物重跟质量的比值g/(N•kg﹣1)
1
0.05
0.5
10
2
0.10
1.0
10
3
0.15
1.5
10
4
0.20
2.0
10
5
0.25
2.5
10
6
0.30
3.0
10
拉力/N
0
0.5
1
1.5
2
2.5
3
弹簧长度/cm
3.8
5.8
7.8
9.8
11.8
13.8
15.8
弹簧伸长量/cm
次数
m(g)
G(N)
G/m(N/kg)
1
100
1
10
2
200
2
10
3
300
1.5
5
4
400
4
10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钩码质量m/g
0
30
60
90
120
150
弹簧的长度L/cm
6.0
7.2
8.4
9.6
10.8
12.0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弹力F/N
0
0.3
a
0.9
1.2
1.5
弹簧伸长的长度Δx/cm
0
1.2
2.4
3.6
b
6.0
拉力/N
0
1
2
3
4
5
6
7
弹簧长度/cm
10.0
12.0
14.0
16.0
18.0
20.0
21.0
21.5
钩码质量/g
0
50
100
150
指针位置/cm
2
3
4
5
钩码质量/g
200
250
300
400
指针位置/cm
6
7
8
8
橡皮筋伸长的长度一般用符号ΔL表示,它等于挂上钩码后皮筋的长度L与皮筋没有挂钩码时的长度L。之差,即ΔL=L﹣L。
1
拉力(钩码总重)F/N
0
0.5
1.0
1.5
2.0
2.5
2
橡皮筋的总长度L/cm
4.5
5.1
5.7
6.3
6.9
7.5
3
橡皮筋伸长的长度ΔL/cm
0
0.6
1.2
2.4
3.0
实验次数
钩码质量m
重力G
重力与质量的比值
1
0.1
0.98
9.8
2
0.2
1.96
9.8
3
0.3
2.94
9.8
被测
物体
质量m
(kg)
重力G(N)
(N/kg)
物体1
0.1
0.98
9.8
物体2
0.2
1.96
9.8
物体3
0.3
2.94
9.8
2024年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阶段性考试知识点复习与专题训练-期中考试模拟测试03(原卷版): 这是一份2024年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阶段性考试知识点复习与专题训练-期中考试模拟测试03(原卷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阶段性考试知识点复习与专题训练-期末考试模拟测试03(原卷版): 这是一份2024年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阶段性考试知识点复习与专题训练-期末考试模拟测试03(原卷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测试范围,g=10N/kg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浮力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苏科版八年级下册<a href="/wl/tb_c16875_t7/?tag_id=28" target="_blank">浮力课堂检测</a>,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浮力的产生原因,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浮力的应用,物体沉浮条件及其应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