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培优(重点高中自主招生竞赛)第16章 电压与电阻 难题练习 (附答案解析)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5613111/0-171308437524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物理培优(重点高中自主招生竞赛)第16章 电压与电阻 难题练习 (附答案解析)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5613111/0-171308437531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物理培优(重点高中自主招生竞赛)第16章 电压与电阻 难题练习 (附答案解析)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5613111/0-1713084375337/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物理培优(重点高中自主招生竞赛)第16章 电压与电阻 难题练习 (附答案解析)
展开\l "_Tc14468" 一.半导体的特点与作用(共5小题) PAGEREF _Tc14468 \h 2
\l "_Tc15119" 二.超导体的特点与作用(共2小题) PAGEREF _Tc15119 \h 3
\l "_Tc16199" 三.电压(共4小题) PAGEREF _Tc16199 \h 3
\l "_Tc31811" 四.电压表的使用(共5小题) PAGEREF _Tc31811 \h 4
\l "_Tc24790" 五.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共2小题) PAGEREF _Tc24790 \h 6
\l "_Tc14138" 六.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共1小题) PAGEREF _Tc14138 \h 7
\l "_Tc25509" 七.电阻(共4小题) PAGEREF _Tc25509 \h 7
\l "_Tc23508" 八.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共21小题) PAGEREF _Tc23508 \h 8
\l "_Tc5734" 九.变阻器(共2小题) PAGEREF _Tc5734 \h 13
\l "_Tc27392" 一十.滑动变阻器的使用(共4小题) PAGEREF _Tc27392 \h 13
\l "_Tc22321"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PAGEREF _Tc22321 \h 15
\l "_Tc12247" 一.半导体的特点与作用(共5小题) PAGEREF _Tc12247 \h 15
\l "_Tc31914" 二.超导体的特点与作用(共2小题) PAGEREF _Tc31914 \h 18
\l "_Tc18065" 三.电压(共4小题) PAGEREF _Tc18065 \h 19
\l "_Tc31147" 四.电压表的使用(共5小题) PAGEREF _Tc31147 \h 21
\l "_Tc2074" 五.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共2小题) PAGEREF _Tc2074 \h 26
\l "_Tc5893" 六.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共1小题) PAGEREF _Tc5893 \h 28
\l "_Tc26448" 七.电阻(共4小题) PAGEREF _Tc26448 \h 29
\l "_Tc15423" 八.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共21小题) PAGEREF _Tc15423 \h 32
\l "_Tc30001" 九.变阻器(共2小题) PAGEREF _Tc30001 \h 46
\l "_Tc18319" 一十.滑动变阻器的使用(共4小题) PAGEREF _Tc18319 \h 47
___________ 校__________老师
初物培优(重高自招 竞赛)之第16章 电压与电阻
原题
一.半导体的特点与作用(共5小题)
1.为了节能,商场安装了智能化的电动扶梯。无人乘行时,扶梯运转得很慢;有人走近扶梯时,它会先慢慢加速,再匀速运转。要实现这样的功能,需要安装传感器,则一般采用的传感器为( )
A.位移传感器B.电压传感器C.光电传感器D.温度传感器
2.有一种元素,在地球上的所有元素中,它的含量仅次于氧,占总量的26%,它是一种非金属元素,它的晶体形态通常称为石英,利用它还可以制造大规模集成电路,这种元素是( )
A.硫B.碳C.硅D.以上都不对
3.(2011•永春县校级自主招生)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二极管的导电特性,二极管是一种电学元件,它最重要的特性就是单向导电性。
图1甲所示是二极管的实物图和它的电路图符号。在电路中,电流只能从二极管的正极流入,负极流出。
下面通过简单的实验说明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
方法是:将二极管与一个小灯泡、一个开关串联接在干电池两端。闭合开关后,若灯泡亮,表明二极管的连接方式是图1乙所示,这种连接方式相当电路中的通路状态;若灯泡不亮,表明二极管的连接方式是图1丙所示。这种连接方式相当于电路中的断路状态。这个实验很直观地说明了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把二极管、小灯泡。电池、开关分别连接成图2所示电路,请分别说明闭合开关后甲、乙电路中的小灯泡是否发光? 。
4.晶体管的管芯是用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材料做成的,这种材料叫做 。
5.(2006•蚌山区校级自主招生)半导体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其电路图符号为,当电流从图左向右流过二极管时,电路导通。当电流从图右向左流过二极管时,电路截止不通。
二极管在家用电器中广泛应用,冬天小明家买来一只电热取暖器。说明书中标有该取暖器电炉“220V,200W”字样。小明将取暖器接入照明电路中,再将开关调至“1”位置,电炉丝不亮,将开关调至“2”位置时,电炉丝暗红,将开关调至“3”位置时,电炉丝工作正常(如图)。他拆开调节开关,发现内部接有一个二极管。
(1)画出该取暖器符合上述现象的电路图。
(2)当开关调至“2”位置时,该电炉的实际电功率是多少?要求推导计算。
二.超导体的特点与作用(共2小题)
6.(2010•涪城区校级自主招生)当温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某些物质的电阻会变为零,这种物质叫做超导体,超导体的应用具有十分诱人的前景。假如科学家已研制出室温下的超导体,你认为把它用来制作下面所要求的材料中,不合适的是( )
A.远距离输电用的导线B.家用保险丝
C.变压器的原、副线圈D.电动机的线圈
7.导体产生超导现象的条件是( )
A.温度非常低B.电压特别高C.压强特别小D.电流特别大
三.电压(共4小题)
8.在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对人体而言,安全电压不超过220V
B.冰的内能为0J
C.家用台灯工作时电流大约为2A
D.柴油机的效率不会超过100%
9.以下估测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
A.对人体的安全电压不高于110V
B.你手中物理试卷的宽度约为26cm
C.一般洗澡水的温度约为68℃
D.一只铅笔受到的重力约为10 N
10.(2021•市北区校级自主招生)以下数据最不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对人体的安全电压是36V
B.某初中生的质量大约是50N
C.教室的高度大约是7m
D.人步行的速度约是1.1米/秒
E.人站立时即对地面的压强约是1.0×105Pa
11.居民楼的楼道照明电路的电压为 伏,电路中开关和节能灯采用 连接(选填“串联”或“并联”)。
四.电压表的使用(共5小题)
12.(2018•岳麓区自主招生)如图所示,有一电路暗盒,盒内有一电源和一阻值大的定值电阻,A、B、C为表面的三个接线柱。现有一电压表,其正、负接线柱分别与红、蓝两线连接,并去试触暗盒中的三个接线柱,测试结果如下表所示,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A、B间连接的是电阻,A、C间连接的是电源,A端接电源正极
B.A、B间连接的是电阻,A、C间连接的是电源,C端接电源正极
C.B、C间连接的是电阻,A、C间连接的是电源,A端接电源正极
D.A、C间连接的是电阻,B、C间连接的是电源,C端接电源正极
13.(2017•牡丹江自主招生)如图所示,L1和L2是两只相同的小灯泡,a、b是电流表或电压表。闭合开关S后,若两灯都能发光,则( )
A.a、b 均为电流表
B.a、b 均为电压表
C.a 为电流表,b 为电压表
D.a 为电压表,b 为电流表
14.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A、B、C分别表示电流表或电压表,它们的示数以安或伏为单位。当开关S闭合后,A、B、C三表示数分别为1、2、3时,灯L1、L2正好均正常发光。已知灯L1、L2的额定功率之比为3:1,则可判断( )
A.A、B、C均为电流表
B.C为电压表,A、B为电流表
C.B为电流表,A、C为电压表
D.B为电压表,A、C为电流表
15.如图所示的电路中,连线没有错误,每只灯泡都发光,每只电表均有读数且不为零,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是电流表,乙是电压表
B.甲、乙都是电流表
C.甲是电压表,乙是电流表
D.甲、乙都是电压表
16.下列关于电压表的使用规则中,不正确的是( )
A.电压表要与被测电路并联
B.不允许将电压表直接接在电源的两极上
C.电压表的量程不能超过被测电压
D.电压表接入电路时,应使电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
五.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共2小题)
17.(2011•新都区校级自主招生)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压表V2示数为5V,电压表V1示数为6V.若电源电压为8V,则L2两端电压为( )
A.1VB.8VC.3VD.6V
18.(2019•宁波自主招生)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V1、V2、V3是三个完全相同的电压表,R1、R2是两个定值电阻,若电压表V1、V2的示数分别为5伏和2伏,则A、B之间的电压可能为 。
六.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共1小题)
19.三个灯泡分别标有“3V,1.5W”、“6V,6W”、“12V,24W”,若将它们接入电源电压大于3伏的电路中,发光亮度相同,且均未烧坏(不计温度对电阻的影响),则这三个灯在电路中的连接方式是( )
A.串联B.并联
C.串联或并联都可D.其它方式
七.电阻(共4小题)
20.以下关于电阻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导体的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B.电阻的单位是伏/安
C.导体的电阻与通过该导体的电流强度成反比
D.电阻率只决定于导体的材料性质
21.根据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知识推断,图示表头的仪器是测量 (填物理量的名称)的仪表,指针所指示的物理量的大小是 ,此仪器的刻度与电流表、电压表的区别是(写出一点即可): 。
22.通过学习物理概念,使我们可以更准确地描述物体的属性和状态,例如为了描述导体对电流的 作用,我们学习了电阻的概念,为了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我们学习 的概念。
23.(2020•崂山区校级自主招生)同学从网络上查询到电子体温计和空调温控装置都用到了热敏电阻,并查阅到一些数据。如图为某热敏电阻阻值随温度变化的图像,若将此热敏电阻制成的电子体温计用绝缘膜包好置于正常人腋窝中央测量体温,请计算此时热敏电阻的阻值。
八.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共21小题)
24.(2011•汕尾校级自主招生)如果在粗细相同中的铜丝、铁丝、镍铬合金丝中选择做电学实验连接电路用的导线,最好选用( )
A.铜丝B.铁丝
C.镍铬合金丝D.三种材料都一样
25.(2006•锦江区校级自主招生)将电阻为1欧姆的均匀铜棒拉成半径为原来的13的铜线,则这时铜线的电阻为( )
A.3ΩB.81ΩC.9ΩD.18Ω
26.一根粗细均匀的电阻线截去一半,再把它均匀拉伸到原长,它的电阻变为原来的( )
A.1倍B.4倍C.2倍D.12倍
27.白炽灯的灯丝常在刚接通的瞬间被烧断,主要是因为刚接通时( )
A.冷灯丝的电阻较大B.冷灯丝的电阻较小
C.电源电压较高D.灯丝热膨胀太快
28.一根均匀的电阻丝(它的电阻跟它的长度成正比,跟它的横截面积成反比),测得其电阻值为R.现将其剪掉1/3,然后将剩余的2/3部分再拉长到原长,则此时这部分电阻丝的阻值变为( )
A.2R3B.RC.3R2D.9R4
29.某学生用实验来研究导体的电阻跟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的关系。具体方法是把两根不同的合金丝A和B分别接到电压相同的电路中,并观察通过它们的电流强度IA和IB的大小。下列四个现象,能直接说明导体的电阻跟导体的长度有关的是( )
A.当A和B分别为粗细相同的镍铬合金丝和锰铜丝,且A比B长时,IA<IB
B.当A和B分别为长度相同的镍铬合金丝,且A比B粗时,IA>IB
C.当A和B分别为粗细相同的镍铬合金丝,且A比B长时,IA<IB
D.当A和B分别为粗细和长度都相同的镍铬合金丝和锰铜丝时,IA<IB
30.现有四段导线,甲、乙、丙都是铜线,丁是镍铬丝,甲与乙等长而甲较粗,乙与丙等粗而丙较长,丙与丁等长而且等粗。关于它们的电阻,有下列几种说法:(1)甲的电阻最小;(2)丙的电阻最大;(3)甲和乙的电阻相等;(4)丁的电阻最大。其中正确的是( )
A.(1)和(2)B.(2)和(3)C.(3)和(4)D.(1)和(4)
31.白炽灯的灯丝常在刚接通的瞬间被烧断,主要是因为刚接通时( )
A.冷灯丝的电阻较大B.电源电压较高
C.冷灯丝的电阻较小D.灯丝热膨胀太快
32.(2012•包河区校级自主招生)在生活中我们有这样的发现,电水壶的插头线比台灯的插头线要粗,经过细心的观察,我们发现大功率的用电器的插头线都较粗!请问这样设计的道理是 。
33.(2007•瓯海区校级自主招生)一根粗细均匀的细导线,其电阻为1.8Ω,将它折起来重叠成三段等长部分,作为一根导线,则其电阻为 Ω
34.一位同学研究导体的电阻与温度的关系时,在不同时刻测量了一段镍铬合金线的电阻,其电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与时刻t2相比较,t1时刻的温度较 。当镍铬合金线的温度降得足够低的时候,它的电阻将会 。
35.如图1,四根高压线中最上面的一根是 导线;图2是四根高压输电线上的一个装置,利用这个装置将四根导线并联起来,相当于增大了导线的 ,从而减小了导线的 ,以达到减少输电线上电能损失的目的。
36.如图1,在电路中连接一个弹簧状的铁丝,用酒精灯给它加热,小灯泡的亮度会 (填:“变暗”“变亮”或“不变”);图2接电源中连接一个废白炽灯的灯芯玻璃柱,其中导线不连接,当用酒精灯加热后,电灯泡 (填:“会”或“不会”)发光。
37.图中的导体甲、乙分别接在相同电源上,通过导体的电流I甲>I乙,说明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 有关;将乙、丙分别接在相同电源上,通过导体的电流I乙>I丙,说明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 有关。
38.某段导线的电阻是R,把它均匀拉伸到原长的6倍,再剪掉16的长度,则剩下导线的电阻为 。
39.如图所示是在不同时刻测量一段镍铬合金丝的电阻时所描绘出的电阻﹣时间图象,与时间t1时刻相比较,t2时刻的温度比较 (选填“大”、“小”或“一样”),其原因是 。
40.如图所示,M为一块边长比为3:1的均匀矩形薄电阻合金片。若先将它按图(a)方连接在A、B之间,测得A、B间的电阻为R,然后将它按图(b)方式接在C、D之间,则C、D间的电阻值为 。
41.镍铬合金的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在不同时刻测量一段镍铬合金丝的电阻,其电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与时间t1相比,t2时刻的温度比较 。
42.(2012•宜宾自主招生)某兴趣小组的同学想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他们想到放学出校门时,门越窄,通道越长则人流越难通过,由此猜想导体电阻的大小可能与导体的长度和横截面积有关,于是找来横截面积为1.0mm2、粗细均匀的一根合金金属丝并将这根金属丝分成长度均为0.5m长的若干段,再将完好仪器连接成如图1所示的电路(其中滑动变阻器的连线没有画出)。
(1)合上开关进行实验时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滑片。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都不为零,但始终没有变化。则该同学把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方式可能是 (填写代号)。
a.G与C相连,F与H相连 b.G与E相连,F与H相连
c.G与C相连,D与H相连 d.G与E相连,D与H相连
(2)改正连接电路后,该小组同学采取将这几段金属丝依次串联或并联的方法进行实验,测得的数据并计算其电阻记录如下表。
根据上表中的第1、2、3组数据,请在坐标图2中描点并作出R﹣L图线。
(3)从上面(2)小问中你能得到的结论是: 。
43.(2009•顺庆区校级自主招生)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PCT是一种新型的半导体陶瓷材料,它以钛酸钡为主,渗入多种物质后加工而成,目前家用的陶瓷暖风器、陶瓷电热水壶等就是用这种材料做成的。PCT有一个根据需要设定的温度,低于这个温度时,其电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高于这个温度时,电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我们把这个温度叫做“居里点温度”。用PCT材料制成的电热器具有发热、控温双重功能。应用十分广泛。
(1)家用固体电热灭蚊器就使用PCT陶瓷电热元件,如图为电阻随温度变化的图象,由图可知,该PCT材料的居里点温度为 ℃。
(2)家用固体电热灭蚊器工作时的温度基本恒定在165℃左右,若它的温度高于165℃时,电阻会 ,其温度会 (以上选填“变大”或“变小”);反之,也能自动调节。因此用PCT材料制成的电热器具有自动调节的功能。
44.一种家用灭蚊器中的电热元件是用钛酸钡材料制成的,它具有控温功能。图2中给出了这种电热元件的电阻随温度变化的曲线。请你根据这条曲线分析,灭蚊器稳定工作时发热元件处于哪个温度区间,环境温度在哪个区间时这种灭蚊器可以正常使用。
九.变阻器(共2小题)
45.(2016•北京自主招生)如图所示的电阻箱的示数为 Ω。
46.如图所示为旋钮式变阻箱的结构示意图,从图中的情况可知,此时变阻箱A,B两接线柱间的等效电阻为 Ω;“×1000“旋钮下每个电阻的阻值是 Ω。
一十.滑动变阻器的使用(共4小题)
47.(2019•青岛自主招生)如图所示,图甲为某可调节亮度台灯,图乙为其用于调光的电位器结构图,a、b、c是它的是三个接线柱,a、c分别与弧形电阻丝的两端相连,b与金属滑片相连,转动旋钮,滑片在弧形电阻丝上同向滑动即可调节灯泡亮度,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电位器与灯泡并联
B.若只将a、c接入电路,顺时针转动旋钮时灯泡变亮
C.若只将b、c接入电路,顺时针转动旋钮时灯泡变暗
D.电位器是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灯泡亮度的
48.(2017•市南区校级自主招生)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用滑动变阻器调节灯的亮度,若要求滑片P向右端滑动时灯逐渐变亮,应选择下列哪种接法( )
A.M接A,N接BB.M接A,N接DC.M接C,N接BD.M接C,N接D
49.(2010•绵阳校级自主招生)如图所示是一种调节收音机音量兼开关的调节器(也叫电位器)的示意图,若要使收音机工作时的音量最小,滑片P应置于图中的哪一点( )
A.a点B.b点C.c点D.d点
50.通过滑动变阻器可以调节灯泡亮度的电路图是( )
A.B.
C.D.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半导体的特点与作用(共5小题)
1.为了节能,商场安装了智能化的电动扶梯。无人乘行时,扶梯运转得很慢;有人走近扶梯时,它会先慢慢加速,再匀速运转。要实现这样的功能,需要安装传感器,则一般采用的传感器为( )
A.位移传感器B.电压传感器C.光电传感器D.温度传感器
【考点】半导体的特点与作用.
【专题】定性思想;粒子与宇宙、材料世界.
【分析】根据图中信息分析解答。
【解答】解:根据“有人走近扶梯时,它会先慢慢加速,再匀速运转”知,有人走近扶梯时,遮挡一部分光线,光电传感器起作用,使扶梯慢慢加速运转,再匀速运转。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根据题中信息分析解答能力,有一定的难度。
2.有一种元素,在地球上的所有元素中,它的含量仅次于氧,占总量的26%,它是一种非金属元素,它的晶体形态通常称为石英,利用它还可以制造大规模集成电路,这种元素是( )
A.硫B.碳C.硅D.以上都不对
【考点】半导体的特点与作用.
【专题】应用题.
【分析】(1)地壳中各元素的含量是:氧48.60%、硅26.30%、铝7.73%、铁4.75%、钙3.45%、钠2.74%、钾2.47%、镁2.00%、氢0.76%、其他1.20;
(2)非金属元素中可以制造大规模集成电路的材料是硅。
【解答】解:地球上元素含量仅次于氧的是硅,占总量的26%,晶体形态通常称为石英,可以制造大规律集成电路,是很好的半导体材料。
故选:C。
【点评】了解地壳中个元素的含量,知道制造大规模集成电路的是半导体材料。
3.(2011•永春县校级自主招生)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二极管的导电特性,二极管是一种电学元件,它最重要的特性就是单向导电性。
图1甲所示是二极管的实物图和它的电路图符号。在电路中,电流只能从二极管的正极流入,负极流出。
下面通过简单的实验说明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
方法是:将二极管与一个小灯泡、一个开关串联接在干电池两端。闭合开关后,若灯泡亮,表明二极管的连接方式是图1乙所示,这种连接方式相当电路中的通路状态;若灯泡不亮,表明二极管的连接方式是图1丙所示。这种连接方式相当于电路中的断路状态。这个实验很直观地说明了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把二极管、小灯泡。电池、开关分别连接成图2所示电路,请分别说明闭合开关后甲、乙电路中的小灯泡是否发光? 甲图中小灯泡发光,乙图中小灯泡不发光 。
【考点】半导体的特点与作用.
【专题】电流和电路.
【分析】根据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进行分析,即电流从正极流入,负极流出,接反后电路则不会形成通路。
【解答】解:因为甲图中的电流是从二极管的正极流入,负极流出的,而乙图中是从二极管的负极流出正极流出的,所以甲图中的小灯泡发光,乙图中的小灯泡不发光。
故答案为:甲图中小灯泡发光,乙图中小灯泡不发光。
【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会根据半导体的特点分析电路是解题的关键,属于电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4.晶体管的管芯是用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材料做成的,这种材料叫做 半导体 。
【考点】半导体的特点与作用.
【专题】应用题.
【分析】根据导电性的不同,材料可分为导体,半导体,绝缘体三大类,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导电性能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的叫半导体。
【解答】解:导电性能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的叫半导体。
故答案为:半导体。
【点评】本题考查了半导体材料定义,属于基础性知识,注意区分。
5.(2006•蚌山区校级自主招生)半导体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其电路图符号为,当电流从图左向右流过二极管时,电路导通。当电流从图右向左流过二极管时,电路截止不通。
二极管在家用电器中广泛应用,冬天小明家买来一只电热取暖器。说明书中标有该取暖器电炉“220V,200W”字样。小明将取暖器接入照明电路中,再将开关调至“1”位置,电炉丝不亮,将开关调至“2”位置时,电炉丝暗红,将开关调至“3”位置时,电炉丝工作正常(如图)。他拆开调节开关,发现内部接有一个二极管。
(1)画出该取暖器符合上述现象的电路图。
(2)当开关调至“2”位置时,该电炉的实际电功率是多少?要求推导计算。
【考点】半导体的特点与作用.
【专题】计算题;作图题;信息给予题.
【分析】(1)由题意知开关电路包含一个二极管;开关调至“1”位置,电炉丝不亮,说明电路是断开的,1后面还有其它控制开关;将开关调至“2”位置时,电炉丝暗红,说明电路是闭合的,但开关导电的时间是开关闭合时间的一半,结合题意知开关2是二极管;将开关调至“3”位置时,电炉丝工作正常,则3是一个电键开关;根据分析可画出开关电路图。
(2)由分析知2是一个二极管,由题意知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电路电源是交流电源,当开关2闭合时,在交流电的一个周期内,电路有半个周期是导通的,半个周期是断开的,由功率公式可求出此时电炉的实际功率。
【解答】解:(1)根据分析,开关电路实际由三个开关组成,其中一个开关是二极管,开关电路如图所示。
(2)开关2是一个二极管,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在开关闭和的时间t内,电路有一半时间t2是导通的,电炉两端的电压U=U额,电流I=I额,通电时间t'=t2,
则电炉的实际功率P=Wt=UIt't=U额I额t't=P额t't=P额t2t=P额2=200W2100W。
答:(1)电路如图所示。(2)电炉的实际功率是100W。
【点评】本题根据题意画电路图比较难,求电炉的实际功率时 应知道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在开关闭合的整个时间内,只有一半时间电炉中有电流流过,这是解题的关键,本题是一道难题。
二.超导体的特点与作用(共2小题)
6.(2010•涪城区校级自主招生)当温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某些物质的电阻会变为零,这种物质叫做超导体,超导体的应用具有十分诱人的前景。假如科学家已研制出室温下的超导体,你认为把它用来制作下面所要求的材料中,不合适的是( )
A.远距离输电用的导线B.家用保险丝
C.变压器的原、副线圈D.电动机的线圈
【考点】超导体的特点与作用.
【专题】应用题.
【分析】解答本题需掌握:超导现象是电阻为零的现象,超导体适合制作输电导线和电动机线圈等
【解答】解:假如科学家已研制出常温下就能使用的超导体,利用超导体的零电阻可以实现远距离输电,也可以做电动机线圈等。
所有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电阻都不能用超导体制作。B是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超导体的特点,以及应用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
7.导体产生超导现象的条件是( )
A.温度非常低B.电压特别高C.压强特别小D.电流特别大
【考点】超导体的特点与作用.
【专题】应用题.
【分析】20世纪初,科学家发现,某种物质在很低的温度,如铝在1.39K(﹣271.76℃)以下,铅在7.20K(﹣265.95℃)以下,电阻就变成了零,这就是超导现象。
【解答】解:当导体的温度降至某一低温时,它的电阻突然变为零,这种特性称超导性。导体电阻转变为零时的温度称为超导临界温度。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超导现象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
三.电压(共4小题)
8.在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对人体而言,安全电压不超过220V
B.冰的内能为0J
C.家用台灯工作时电流大约为2A
D.柴油机的效率不会超过100%
【考点】内能的概念;热机的效率;电流的大小;电压.
【专题】其他综合题.
【分析】做这种题目,要对一些常见的物理量要有一定的估测能力,根据生活常识去判断题目的对错。
【解答】解:A、对人体而言,安全电压不高于36V,故A错误;
B、冰的温度可能为0℃,但是冰的内能不为0J,故B错误;
C、家用台灯的功率大约是40W,所以工作的电流I=PU=40W220V≈0.18A左右,故C错误;
D、柴油机的效率不会超过100%,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一些常见物理量的估测能力,需要学生对生活中的常见物理量单位、大小有所认识,此题就会得到正确答案。
9.以下估测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
A.对人体的安全电压不高于110V
B.你手中物理试卷的宽度约为26cm
C.一般洗澡水的温度约为68℃
D.一只铅笔受到的重力约为10 N
【考点】温度;长度的估测;重力大小的估测;电压.
【专题】应用题;估算综合应用题.
【分析】首先要对选项中涉及的几种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解答】解:A、对人体的安全电压不高于36V;故A错误;
B、物理试卷的宽度约为26cm,符合实际;故B正确;
C、一般洗澡水的温度略高于人体的体温,即在40℃左右,达不到68℃;故C错误;
D、一只铅笔的质量约10g(即0.01kg),受到的重力G=mg=0.01kg×10N/kg=0.1N,达不到10N,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理量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物理单位的认识,找出符合实际的选项即可。
10.(2021•市北区校级自主招生)以下数据最不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对人体的安全电压是36V
B.某初中生的质量大约是50N
C.教室的高度大约是7m
D.人步行的速度约是1.1米/秒
E.人站立时即对地面的压强约是1.0×105Pa
【考点】质量的估测;长度的估测;速度与物体运动;压强大小比较;电压.
【专题】估算综合应用题.
【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
【解答】解:A、对人体的安全电压不高于36V,故A不符合题意;
B、某初中生的质量大约是50kg,大约是500N,故B符合题意;
C、教室的高度大约是3m多,故C符合题意;
D、人步行的速度约是1.1米/秒,故D不符合题意;
E、成年人的体重大约是m=70kg,重力G=mg=70kg×10N/kg=700N,双脚的面积大约是S=250cm2=2.5×10﹣2m2,则成年人双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大约是:2.8×104Pa.故E符合题意。
故选:BCE。
【点评】对生活中物体的数据进行估测,往往能考查同学们的综合能力,同学们在学习中要注意观察,多思考。
11.居民楼的楼道照明电路的电压为 220V 伏,电路中开关和节能灯采用 串联 连接(选填“串联”或“并联”)。
【考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辨别;电压.
【专题】应用题;电流和电路;电压和电阻.
【分析】(1)家庭照明电路的电压为220V;
(2)电路中控制用电器的开关要与用电器串联。
【解答】解:(1)家庭照明电路的电压为220V;故居民楼的楼道照明电路的电压为220V;
(2)电路中控制用电器的开关要与用电器串联;故电路中开关和节能灯采用串联;
故答案为:220;串联。
【点评】熟练了解生活中的常见电压值;明确电路中开关与用电器的连接方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四.电压表的使用(共5小题)
12.(2018•岳麓区自主招生)如图所示,有一电路暗盒,盒内有一电源和一阻值大的定值电阻,A、B、C为表面的三个接线柱。现有一电压表,其正、负接线柱分别与红、蓝两线连接,并去试触暗盒中的三个接线柱,测试结果如下表所示,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A、B间连接的是电阻,A、C间连接的是电源,A端接电源正极
B.A、B间连接的是电阻,A、C间连接的是电源,C端接电源正极
C.B、C间连接的是电阻,A、C间连接的是电源,A端接电源正极
D.A、C间连接的是电阻,B、C间连接的是电源,C端接电源正极
【考点】电压表的使用.
【专题】作图题;电压和电阻.
【分析】分析表格中提供的信息,得出当把电压表接在AB、AC、BC之间时的工作情况,逐一分析判断得出连接方式。
【解答】解:红线头接A接线柱、蓝线头接C接线柱,偏转较大,说明AC之间只有电源,且A端靠近电池的正极;
红线头接A接线柱、蓝线头接B接线柱,电压表不偏转,说明AB之间无电源,接的应该是电阻;
红线头接B接线柱、蓝线头试触C接线柱,电压表偏转较小,说明BC之间有电源和电阻;
红线头接B接线柱、蓝线头试触A接线柱,电压表不偏转,说明AB之间无电源,接的应该是电阻;
综合以上分析,得电路图如图所示。
故选:A。
【点评】黑盒子问题是电学中的难点,关键是根据提供的现象分析电路的连接,并画出电路图。
13.(2017•牡丹江自主招生)如图所示,L1和L2是两只相同的小灯泡,a、b是电流表或电压表。闭合开关S后,若两灯都能发光,则( )
A.a、b 均为电流表
B.a、b 均为电压表
C.a 为电流表,b 为电压表
D.a 为电压表,b 为电流表
【考点】电流表的使用;电压表的使用.
【专题】应用题;逆推法.
【分析】分两种情况对电路进行分析,即串联电路或并联电路,然后根据电流表与被测用电器串联,并且在电路中相当于导线;电压表与被测用电器并联,在电路中相当于开路分析a、b的类别。
【解答】解:如果两个灯泡串联,则a应是电压表,而b无论是什么仪表,L2都会被短路,故电路不可能为串联;
那么两个灯泡的连接方式一定为并联,所以为了使灯L1、L2正确发光,a处相当于导线,即电流表;b处不能形成通路,否则会形成电源短路,故b处为电压表。
故选:C。
【点评】解答本题需要掌握: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正确使用方法;电压表和电流表的在电路中的作用;本题根据电压表和电流表在电路中的作用进行分析更简单些。
14.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A、B、C分别表示电流表或电压表,它们的示数以安或伏为单位。当开关S闭合后,A、B、C三表示数分别为1、2、3时,灯L1、L2正好均正常发光。已知灯L1、L2的额定功率之比为3:1,则可判断( )
A.A、B、C均为电流表
B.C为电压表,A、B为电流表
C.B为电流表,A、C为电压表
D.B为电压表,A、C为电流表
【考点】电流表的使用;电压表的使用.
【专题】欧姆定律;电能和电功率.
【分析】在电路分析时,电流表相当于导线,电压表相当于断路。电路的连接必须遵循两个原则:不能造成整个电路的短路,烧坏电源或电流表;用电器至少一个能够工作。以上面的要求将各选项分别代入题目确定正确答案。
【解答】解:
两灯泡正好均正常发光,说明此时灯泡消耗的功率等于额定功率;已知灯L1、L2的额定功率之比为3:1,所以此时L1、L2消耗功率之比为3:1;
A、如果A、B、C都是电流表,闭合开关电路会短路,灯泡都不亮。故A不符合题意;
B、如果C为电压表,A、B为电流表,灯泡L1被短路,故B不符合题意;
C、B为电流表,A、C均为电压表,两灯串联,A、C的示数之比为1:3,串联时电流相同,根据P=UI可知功率之比为1:3,故C错误;
D、如果B为电压表,A、C为电流表,闭合开关灯泡L1和L2并联;
A、C的示数之比为1:3,即IA:IC =1:3;
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则L1、L2的功率之比:P1P2=UICUIA=ICIA=31;.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解决此题分三步:根据电流表、电压表的位置确定电路连接方式,根据串并联电路的电压、电流关系得出电阻的大小关系,利用串并联电路功率与电阻的关系得到两灯消耗的实际功率的比例关系。
15.如图所示的电路中,连线没有错误,每只灯泡都发光,每只电表均有读数且不为零,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是电流表,乙是电压表
B.甲、乙都是电流表
C.甲是电压表,乙是电流表
D.甲、乙都是电压表
【考点】电流表的使用;电压表的使用.
【专题】图像综合题.
【分析】电流表是测量电路电流的仪表,与用电器串联;电压表是测量用电器两端电压的仪表,与用电器并联。
【解答】解:
A、如果甲是电流表,乙是电压表,闭合开关,电流从电源正极出发分为两路:一路经灯泡L1、开关回到负极;另一路经电流表、灯泡L2、开关回到负极,所以灯泡并联,电流表测量通过灯泡L2的电流,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此选项符合题意;
B、如果甲、乙都是电流表,闭合开关,电流将通过两只电流表直接从电源正极回到负极,造成短路。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如果甲是电压表,乙是电流表,闭合开关,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有示数,电流从电源正极出发经灯泡L1、开关回到负极,灯泡L2和电流表被短路,电流表乙无示数。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如果甲、乙都是电压表,闭合开关,电压表都测量电源电压示数相同,电流从电源正极出发经灯泡L1、开关回到负极,灯泡L2被短路。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判断电流表或电压表有无示数或示数变化时,掌握电路的连接关系和电表的连接位置,是正确分析的关键。
16.下列关于电压表的使用规则中,不正确的是( )
A.电压表要与被测电路并联
B.不允许将电压表直接接在电源的两极上
C.电压表的量程不能超过被测电压
D.电压表接入电路时,应使电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
【考点】电压表的使用.
【专题】错解分析题;基本仪器的使用专题.
【分析】根据电压表的使用规则分析:①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
②电流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否则指针反转)。
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可以采用试触的方法来看是否超过量程)。
【解答】解:根据电压表的使用方法知:①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故A正确;
②电流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故D正确。
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故C错误。
只要被测电压不超过电压表的量程,电压表可以直接接在电源的两极上;故B错误。
故选:BC。
【点评】本题考查了电压表的使用方法。
五.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共2小题)
17.(2011•新都区校级自主招生)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压表V2示数为5V,电压表V1示数为6V.若电源电压为8V,则L2两端电压为( )
A.1VB.8VC.3VD.6V
【考点】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专题】电压和电阻.
【分析】根据电路图可知,三个灯泡串联,V1测量L1、L2两端电压,V2测量L2、L3两端电压;根据串联电路中各部分电压之和等于总电压即可求出L2两端电压。
【解答】解:∵串联电路两端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
∴由U=U1+UV2可得,U1=U﹣UV2=8V﹣5V=3V;
由U=U3+UV1可得,U3=U﹣UV1=8V﹣6V=2V;
由U=U1+U2+U3可得,U2=U﹣U1﹣U3=8V﹣3V﹣2V=3V。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串联电路的特点,关键是电压表所测电路元件的辨别。
18.(2019•宁波自主招生)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V1、V2、V3是三个完全相同的电压表,R1、R2是两个定值电阻,若电压表V1、V2的示数分别为5伏和2伏,则A、B之间的电压可能为 12V或8V 。
【考点】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专题】应用题;欧姆定律;分析、综合能力.
【分析】根据电压表在电路中的连接的方式,假设出通过它们的电流关系,利用欧姆定律即可解答。
【解答】解:如图:
由于电压表的连接并没有采取与电阻直接并联的形式连接,所以将电压表按一个电阻分析,因V1、V2、V3是三个完全相同的电压表,设电压表的内阻为R,假设电路中的电流是从A流向B,在有电压表的支路上,通过电压表V1的电流I1方向是A→V1→C,通过电压表V3的电流I3方向是C→V3→B,而通过电压表V2的电流I2方向不能确定;
(1)若电流I2方向是C→V2→D,则I1=I2+I3;
由欧姆定律可知:U1R=U2R+U3R
U3=U1﹣U2=5V﹣2V=3V;
则UAB=U1+U3=5V+3V=8V;
(2)若电流I2方向是D→V2→C→V3→B,则I3=I1+I2;
由欧姆定律可知:U1R+U2R=U3R;
由于U3=U1+U2=5V+2V=7V,则UAB=U1+U3=5V+7V=12V;
由此分析,A、B之间的电压可能为11V或8V。
故答案为:12V或8V。
【点评】本题考查混联电路中各支路之间的电流关系的判断;我们虽能正确判断电流是从A→V1→C→V3→B,但电压表V2的电流I2方向不同,决定了电流I1、I2、I3之间的大小关系,这是本题的关键和难度;所以分两种可能确定它们的关系,然后利用欧姆定律解答电压的关系,即可求解AB之间的电压。
六.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共1小题)
19.三个灯泡分别标有“3V,1.5W”、“6V,6W”、“12V,24W”,若将它们接入电源电压大于3伏的电路中,发光亮度相同,且均未烧坏(不计温度对电阻的影响),则这三个灯在电路中的连接方式是( )
A.串联B.并联
C.串联或并联都可D.其它方式
【考点】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专题】应用题;电压和电阻.
【分析】根据P=U2R可分别求得三个灯泡的电阻,然后根据P=I2R或P=U2R分析串联、并联或混联时的功率;
灯泡的亮度取决于灯泡的实际功率,已知发光亮度相同,则说明三个灯泡的实际功率相同,且均未烧坏,说明三个灯泡两端电压都未超过其额定电压,然后根据串联、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分析即可。
【解答】解:(1)已知三个灯泡分别标有“3V,1.5W”、“6V,6W”、“12V,24W”;
根据P=U2R可得,三个灯泡的电阻分别为:
R1=U1额2P1额=(3V)21.5W=6Ω,
R2=U2额2P2额=(6V)26W=6Ω;
R3=U3额2P3额=(12V)224W=6Ω;
(2)将它们接入电源电压大于3伏的电路中,若三个灯泡并联,则电源电压一定大于第1盏灯的额定电压,所以,第1盏灯一定烧坏,与题中“三个灯泡均未烧坏”不符,故不能为并联;
由计算可知,三个灯泡的电阻相同,若三个灯泡串联,由P=I2R可知,三个灯泡的实际功率相同,则三个灯泡的发光亮度相同,且由串联分压的特点可知,这三个灯在电路中的连接方式可以是串联。
(3)若是三灯泡混联,如图所示:
由计算可知,三个灯泡的电阻相同,则两灯泡并联后总电阻R并=6Ω×6Ω6Ω+6Ω=3Ω,
当两灯泡并联后再与其中一个串联时,并联后的总电阻小于与它串联的灯泡的电阻,由串联分压规律可知,并联部分的电压小于干路上灯泡的电压,所以由P=U2R可知,干路上的灯泡实际功率较大、灯泡较亮,与题目中每盏灯的发光亮度相同不符合,故不能是混联。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串联、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明确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的和,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七.电阻(共4小题)
20.以下关于电阻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导体的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B.电阻的单位是伏/安
C.导体的电阻与通过该导体的电流强度成反比
D.电阻率只决定于导体的材料性质
【考点】电阻.
【专题】应用题.
【分析】导体的电阻是导体的一种性质,反映了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电阻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关,与导体中的电流、导体两端的电压大小无关;电阻的单位是欧姆简称欧,符号为Ω;电阻的大小可通过电压与电流的比值来表示,从这方面讲,伏/安也可算做电阻的单位;电阻率是由导体的材料决定的。
【解答】解:A、导体的电阻是导体的一种性质,反映了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故A不符题意;
B、电阻的大小可通过电压与电流的比值来表示,从这方面讲,伏/安也可算做电阻的单位;故B不符题意;
C、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中的电流、导体两端的电压大小无关;故C的说法不正确,符号题意;
D、电阻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关,为了反映电阻在材料方面的差别,用电阻率来体现导体的材料性质;故D不符题意;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对电阻概念的理解和影响电阻大小因素的认识;要抓住导体的电阻是导体不是具有的一种性质。
21.根据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知识推断,图示表头的仪器是测量 电阻 (填物理量的名称)的仪表,指针所指示的物理量的大小是 18欧 ,此仪器的刻度与电流表、电压表的区别是(写出一点即可): 刻度不均匀或指针右偏,示值越小 。
【考点】电流表的使用;电压表的使用;电阻.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由表盘上的标志判断仪表的作用。在使用电表之前首先要校零,观察量程和分度值,再根据指针偏转的角度来读数。
【解答】解:从表盘看出标志是:“Ω”,是电阻的单位符号,所以此电表是测量电阻的仪表;
此仪表的示数在10~20Ω之间,最小分度值是2Ω,所以欧姆表的示数是10+2×4Ω=18Ω;
欧姆表的“0”刻线在表盘的右侧,刻度值不均匀;电压表和电流表的“0”刻线在表盘的左侧,刻度值均匀。
故答案为:电阻、18欧、刻度不均匀或指针右偏,示值越小。
【点评】要求学生掌握电流表、电压表、欧姆表的使用方法和区别。
22.通过学习物理概念,使我们可以更准确地描述物体的属性和状态,例如为了描述导体对电流的 阻碍 作用,我们学习了电阻的概念,为了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我们学习 速度 的概念。
【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电阻.
【专题】电压和电阻;长度、时间、速度.
【分析】电阻是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大小的物理量;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的物理量。
【解答】解:在物理学中,电阻是描述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大小的;
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
故答案为:阻碍;速度。
【点评】熟练掌握学过的物理概念,是解此题的关键。
23.(2020•崂山区校级自主招生)同学从网络上查询到电子体温计和空调温控装置都用到了热敏电阻,并查阅到一些数据。如图为某热敏电阻阻值随温度变化的图像,若将此热敏电阻制成的电子体温计用绝缘膜包好置于正常人腋窝中央测量体温,请计算此时热敏电阻的阻值。
【考点】电阻.
【专题】计算题;应用题;分析、综合能力.
【分析】由图结合数学知识得出热敏电阻RT与温度变化的关系式,根据关系式求出腋窝温度为37℃时的RT的阻值。
【解答】解:由甲图可设热敏电阻阻值RT与温度t的关系式为:RT=kt+b,
可知当电阻值为600Ω时,温度为32℃,则:600Ω=k×32℃+b…①
当电阻值为400Ω时,温度为42℃,则:400Ω=k×42℃+b…②
由①②得:k=﹣20Ω/℃,b=1240Ω,
推导出关系为:RT=﹣20Ω/℃×t+1240Ω,
若将此热敏电阻制成的电子体温计用绝缘膜包好置于正常人腋窝中央测量体温,
正常人腋窝温度为37℃,则RT的阻值为:RT′=﹣20Ω/℃×37℃+1240Ω=500Ω。
答:此时热敏电阻的阻值为500Ω。
【点评】本题考查电阻的计算,需结合数学知识得出热敏电阻RT与温度变化的关系式。
八.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共21小题)
24.(2011•汕尾校级自主招生)如果在粗细相同中的铜丝、铁丝、镍铬合金丝中选择做电学实验连接电路用的导线,最好选用( )
A.铜丝B.铁丝
C.镍铬合金丝D.三种材料都一样
【考点】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专题】应用题.
【分析】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根据导线是用来导电的,要求电阻比较小进行分析。
【解答】解:对于长度、粗细相同的铜丝和铁丝、镍铬合金丝来说,铜丝的电阻较小(电阻率小),铁丝、镍铬合金丝的电阻较大(电阻率大);电阻率小时,损耗电能少,因此在电路连接时需要用铜丝。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电线的作用和电阻率定义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
25.(2006•锦江区校级自主招生)将电阻为1欧姆的均匀铜棒拉成半径为原来的13的铜线,则这时铜线的电阻为( )
A.3ΩB.81ΩC.9ΩD.18Ω
【考点】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专题】计算题;应用题.
【分析】导体的电阻大小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有关。在材料一定时,长度越大、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知道半径变为原来的13,可利用公式S=πr2判断横截面积变为原来的多少,从而可以判断长度变为原来的多少,就可以判断此时铜线的电阻。
【解答】解:∵半径变为原来的13,
∴由公式S=πr2可知,截面积变为原来的1/9,
根据导体的电阻与横截面积的关系可知,此时电阻变为原来的9倍,
截面积变为原来的1/9的同时,长度变为原来的9倍,
根据导体电阻与长度的关系可知,电阻又变为9倍。
所以,现在的电阻是原来的9×9=81倍。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导体的电阻大小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有关。理解导体被拉长后,导体的长度和横截面积都发生变化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26.一根粗细均匀的电阻线截去一半,再把它均匀拉伸到原长,它的电阻变为原来的( )
A.1倍B.4倍C.2倍D.12倍
【考点】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专题】应用题;电压和电阻.
【分析】导体的电阻大小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有关,长度越大、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
【解答】解:
一根粗细均匀的电阻线截去一半,又拉到原长,材料不变、长度不变,但横截面积减小为原来的12倍,所以电阻丝的电阻增大为原来的2倍,故C正确。
故选:C。
【点评】知道导体的电阻大小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的具体关系是本题的关键。
27.白炽灯的灯丝常在刚接通的瞬间被烧断,主要是因为刚接通时( )
A.冷灯丝的电阻较大B.冷灯丝的电阻较小
C.电源电压较高D.灯丝热膨胀太快
【考点】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专题】应用题;电能和电功率.
【分析】白炽灯的灯丝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白炽灯灯刚接通时,灯丝电阻较小,灯的瞬时功率较大,所以灯丝易烧断。
【解答】解:白炽灯的灯丝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白炽灯刚接通时,灯丝温度较低,电阻R较小,
因为功率P=U2R,U一定,R较小,则灯刚接通的瞬间,灯的发热功率较大,灯丝温度升高较快,容易把灯丝烧坏。
故选:B。
【点评】灯接通的瞬间,灯丝温度低,电阻较小,灯的发热功率大,灯丝温度升高快,灯丝易被烧断。
28.一根均匀的电阻丝(它的电阻跟它的长度成正比,跟它的横截面积成反比),测得其电阻值为R.现将其剪掉1/3,然后将剩余的2/3部分再拉长到原长,则此时这部分电阻丝的阻值变为( )
A.2R3B.RC.3R2D.9R4
【考点】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专题】推理法.
【分析】电阻的影响因素是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当导线被拉长后,长度变长的同时,横截面积变小,但导体的整个体积不变。
【解答】解:将其剪掉13,剩余的23被拉伸到原来的长度时,横截面接变为了原来的23,因电阻跟它的横截面积成反比,故总电阻变为原来的32。
故选:C。
【点评】知道导体的电阻大小与导体的长度(当材料和横截面积一定时,导线越长、电阻越大)、横截面积(当材料和长度一定时,导线越细、电阻越大)的具体关系是本题的关键。
29.某学生用实验来研究导体的电阻跟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的关系。具体方法是把两根不同的合金丝A和B分别接到电压相同的电路中,并观察通过它们的电流强度IA和IB的大小。下列四个现象,能直接说明导体的电阻跟导体的长度有关的是( )
A.当A和B分别为粗细相同的镍铬合金丝和锰铜丝,且A比B长时,IA<IB
B.当A和B分别为长度相同的镍铬合金丝,且A比B粗时,IA>IB
C.当A和B分别为粗细相同的镍铬合金丝,且A比B长时,IA<IB
D.当A和B分别为粗细和长度都相同的镍铬合金丝和锰铜丝时,IA<IB
【考点】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专题】应用题;控制变量法.
【分析】(1)导体的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材料、导体的长度、导体的横截面积和导体的温度有关,故在研究其中任何一个影响因素时,应用控制变量的思维来考虑。
(2)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一种阻碍作用,故在电压一定时,导体的电阻越大,通过其的电流会越小。
【解答】解:A、当A和B分别为粗细相同的镍铬合金丝和锰铜丝,且A比B长,即此时所选择的材料不同,长度不同,故无法比较其电阻大小与导体长度的关系,故不符合题意;
B、当A和B分别为长度相同的镍铬合金丝,且A比B粗时,IA>IB;即说明此时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故不符合题意;
C、当A和B分别为粗细相同的镍铬合金丝,且A比B长时,IA<IB;即说明在材料和横截面积一定时,导体越长,其阻值越大,故通过其中的电流就越小,故正确;
D、当A和B分别为粗细和长度都相同的镍铬合金丝和锰铜丝时,IA<IB;即说明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材料有关,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知道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并能用控制变量的思维去分析和考虑实验时器材的选取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30.现有四段导线,甲、乙、丙都是铜线,丁是镍铬丝,甲与乙等长而甲较粗,乙与丙等粗而丙较长,丙与丁等长而且等粗。关于它们的电阻,有下列几种说法:(1)甲的电阻最小;(2)丙的电阻最大;(3)甲和乙的电阻相等;(4)丁的电阻最大。其中正确的是( )
A.(1)和(2)B.(2)和(3)C.(3)和(4)D.(1)和(4)
【考点】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专题】控制变量法.
【分析】此题中涉及到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材料、长度、横截面积这三个,即在材料一定时,导体越长,其横截面积越小,其电阻的阻值越大;同时相同长度和横截面积的电阻线的阻值还与其材料有关。故判断上述四个电阻的关系,即根据控制变量法的思路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由于甲、乙材料相同,且等长且甲较粗,即甲的横截面积大于乙的横截面积,故甲的电阻小于乙的电阻;乙、丙等粗,当丙较长,即丙的电阻大于乙的电阻;即此时材料相同的三根电线的电阻关系是:丙电阻最大,甲电阻最小,乙在中间;同时由于丙与丁等长而且等粗,当丙是铜线,而丁是镍铬丝,故丙的电阻要小于丁的电阻,此时丁的电阻最大。
故选:D。
【点评】探究电阻大小与什么因素关系时,要用到控制变量法,掌握控制变量法的具体使用方法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31.白炽灯的灯丝常在刚接通的瞬间被烧断,主要是因为刚接通时( )
A.冷灯丝的电阻较大B.电源电压较高
C.冷灯丝的电阻较小D.灯丝热膨胀太快
【考点】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分析】白炽灯的灯丝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白炽灯灯刚接通时,灯丝电阻较小,灯的瞬时功率较大,所以灯丝易烧断。
【解答】解:白炽灯的灯丝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白炽灯刚接通时,灯丝温度较低,电阻R较小,
因为功率P=U2R,U一定,R较小,则灯刚接通的瞬间,灯的发热功率较大,灯丝温度升高较快,容易把灯丝烧坏。
故选:C。
【点评】灯接通的瞬间,灯丝温度低,电阻较小,灯的发热功率大,灯丝温度升高快,灯丝易被烧断。
32.(2012•包河区校级自主招生)在生活中我们有这样的发现,电水壶的插头线比台灯的插头线要粗,经过细心的观察,我们发现大功率的用电器的插头线都较粗!请问这样设计的道理是 其它条件一定时,导线越粗,电阻就越小 。
【考点】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专题】电压和电阻.
【分析】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长度、粗细、材料以及温度。
【解答】解:因为大功率的用电器工作时,电流较大,为了使与其相连的导线或插头能够承受住,则电阻需要更小,根据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考虑,导线越粗,电阻将越小,单位时间内产生的热量就小。
故答案为:其它条件一定时,导线越粗,电阻就越小。
【点评】本题考查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属于基础题。
33.(2007•瓯海区校级自主招生)一根粗细均匀的细导线,其电阻为1.8Ω,将它折起来重叠成三段等长部分,作为一根导线,则其电阻为 0.2 Ω
【考点】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专题】计算题.
【分析】分析题目中的做法结合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来解决此题。
【解答】解:将导线折起来重叠成三段等长后,导体的材料和温度都没有变化,但导体的长度变为原来的三分之一,根据电阻与长度的关系可知阻值变为原来定的三分之一;长度变为原来三分之一时,横截面积变为原来的三倍,根据导体电阻与横截面积的关系可知,电阻又变为三分之一。所以现在的电阻为1.8Ω×13×13=0.2Ω。
故答案为 0.2Ω。
【点评】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弄清导线长度和横截面积与导体电阻大小的关系。
34.一位同学研究导体的电阻与温度的关系时,在不同时刻测量了一段镍铬合金线的电阻,其电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与时刻t2相比较,t1时刻的温度较 高 。当镍铬合金线的温度降得足够低的时候,它的电阻将会 为零 。
【考点】超导体的特点与作用;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专题】应用题;电压和电阻.
【分析】根据电阻随温度变化的特点分析温度的高低;当温度降到足够低的时候,有的导体的电阻会变为0,成为超导体。
【解答】解:由图可知: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电阻,t1时刻的阻值比t2时刻的阻值大;
因为镍铬合金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t1时刻的温度较高,t2时刻的温度较低;
镍铬合金线的温度降得足够低的时候,它的电阻将会变为零,成为超导体。
故答案为:高;为零。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温度对电阻的影响了解;以及理解图象的能力。
35.如图1,四根高压线中最上面的一根是 避雷 导线;图2是四根高压输电线上的一个装置,利用这个装置将四根导线并联起来,相当于增大了导线的 横截面积 ,从而减小了导线的 电阻 ,以达到减少输电线上电能损失的目的。
【考点】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专题】电与热、生活用电.
【分析】(1)高压线最上面一根是避雷线,而且是全程铺设的。所以它会把雷电流引走,保护下面的相线安全。
(2)导体的电阻大小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有关,长度越大,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的导体,材料不同,电阻不同。
【解答】解:(1)高压线最上面一根是避雷线,保护下面的相线安全;
(2)高压输电目的是为了减小电能的损失,在导线长度不能改变时可以通过改变横截面积,四根导线并联时相当于增大了横截面积,所以电阻会减小,损失的电能也减少;
故答案为:避雷;横截面积;电阻。
【点评】本题型是考查影响电阻大小因素的实际应用,要结合各因素变化情况分析电阻的变化。
36.如图1,在电路中连接一个弹簧状的铁丝,用酒精灯给它加热,小灯泡的亮度会 变暗 (填:“变暗”“变亮”或“不变”);图2接电源中连接一个废白炽灯的灯芯玻璃柱,其中导线不连接,当用酒精灯加热后,电灯泡 会 (填:“会”或“不会”)发光。
【考点】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专题】电压和电阻.
【分析】(1)导体的电阻与温度有关,纯金属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2)玻璃的电阻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解答】解:(1)如图1,在电路中连接一个弹簧状的铁丝,用酒精灯给它加热,铁丝的电阻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通过的电流会变小,所以小灯泡会变暗;
(2)图2接电源中连接一个废白炽灯的灯芯玻璃珠,其中导线不连接,当用酒精灯加热后,玻璃珠的电阻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通过的电流会增大,所以小灯泡会发光。
故答案为:变暗;会。
【点评】本题考查了电阻与温度的关系:金属导体的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随温度降低而减小(如超导体现象),非金属导体和绝缘体的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如玻璃加热到红炽状态时也会变为导体)。
37.图中的导体甲、乙分别接在相同电源上,通过导体的电流I甲>I乙,说明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 横截面积 有关;将乙、丙分别接在相同电源上,通过导体的电流I乙>I丙,说明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 长度 有关。
【考点】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专题】应用题;控制变量法.
【分析】(1)导体的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材料、导体的长度、导体的横截面积和导体的温度有关,故在研究其中任何一个影响因素时,应用控制变量的思维来考虑。
(2)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一种阻碍作用,故在电压一定时,导体的电阻越大,通过的电流会越小。
【解答】解:(1)甲乙两导线,材料相同,长度相同,甲比乙粗,通过导体的电流I甲>I乙,说明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粗细有关,即与横截面积有关;
(2)乙丙两导线,材料相同,横截面积相同,长度不同,通过导体的电流I乙>I丙,说明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有关。
故答案为:横截面积;长度。
【点评】知道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并能根据实验数据归纳得出结论,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利用控制变量法分析变量和不变量。
38.某段导线的电阻是R,把它均匀拉伸到原长的6倍,再剪掉16的长度,则剩下导线的电阻为 30R 。
【考点】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专题】应用题.
【分析】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知道导体的长度、材料相同时,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导体的横截面积、材料相同时,长度越长,电阻越大。
【解答】解:一根粗细均匀的长为L的金属导线,其电阻为R,当把它均匀拉长到6L时,长度变为原来的6倍,同时横截面变为原来的16,这样使导线的电阻变为原来的36倍,为36R;
当把它再减掉16的长度,其电阻又会减小原电阻的16,故此时的电阻是36R﹣36R×16=30R。
故答案为:30R。
【点评】知道导体的电阻大小与导体的长度(当材料和横截面积一定时,导线越长、电阻越大)、横截面积(当材料和长度一定时,导线越细、电阻越大)的具体关系是本题的关键。
39.如图所示是在不同时刻测量一段镍铬合金丝的电阻时所描绘出的电阻﹣时间图象,与时间t1时刻相比较,t2时刻的温度比较 小 (选填“大”、“小”或“一样”),其原因是 温度越高,电阻越大;温度越低,电阻越小 。
【考点】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专题】控制变量法;图析法.
【分析】金属导电是由于金属中的自由电子定向运动导致的。金属中的除自由电子外的原子也是在其位置附近振动,这种振动的剧烈程度与金属的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振动越剧烈,同时自由电子与这种原子之间的碰撞机会就越大,也就越阻碍电子的定向运动,也就是电阻增大了;所以看懂该题达到图象,了解横轴和纵轴分别是表示什么,然后利用上述知识分析即可。
【解答】解:由于电阻的大小受温度的影响,即在材料、长度、横截面积不变的情况下,温度越高,其阻值越大;故该题是同一根镍铬合金丝,且图象中的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电阻,且时刻t1的阻值比时刻t2的阻值大,故可判断t1时刻的温度高,t2时刻的温度比较低。
故答案为:小;温度越高,电阻越大;温度越低,电阻越小。
【点评】导体的电阻的影响因素有多个,因分析有: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外因有:温度。同时在分析过程中,应尽可能用控制变量的思维来考虑。
40.如图所示,M为一块边长比为3:1的均匀矩形薄电阻合金片。若先将它按图(a)方连接在A、B之间,测得A、B间的电阻为R,然后将它按图(b)方式接在C、D之间,则C、D间的电阻值为 9R 。
【考点】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专题】计算题;应用题;图析法.
【分析】(1)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是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另外还有温度,一般情况下不考虑温度的影响;
(2)电阻的材料称为电阻率ρ,长度为L,横截面积为S,则导体的电阻R=ρLS。
【解答】解:
(1)按图(a)方式接在A、B之间时,设电阻率为ρ,长度为L,横截面积为S,则此时AB间电阻R=ρLS;
(2)按图(b)方式接在C、D之间时,电阻率不变仍为ρ,长度为3L,横截面积为13S,则此时CD间电阻R′=ρ×3L13S=9×ρLS=9R。
故答案为:9R。
【点评】本题考查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当这几个因素变化时,导体的电阻就会相应的变化。
41.镍铬合金的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在不同时刻测量一段镍铬合金丝的电阻,其电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与时间t1相比,t2时刻的温度比较 低 。
【考点】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分析】做这种类型的题关键是要看懂图象,了解横轴和纵轴分别是表示什么。
【解答】解:由图中可知: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电阻,时刻t1的阻值比时刻t2的阻值大。因为镍铬合金的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升高,故t1时刻得温度高,t2时刻的温度比较低。
故本题答案为:低。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温度对电阻的影响了解;以及理解图象的能力
42.(2012•宜宾自主招生)某兴趣小组的同学想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他们想到放学出校门时,门越窄,通道越长则人流越难通过,由此猜想导体电阻的大小可能与导体的长度和横截面积有关,于是找来横截面积为1.0mm2、粗细均匀的一根合金金属丝并将这根金属丝分成长度均为0.5m长的若干段,再将完好仪器连接成如图1所示的电路(其中滑动变阻器的连线没有画出)。
(1)合上开关进行实验时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滑片。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都不为零,但始终没有变化。则该同学把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方式可能是 BC (填写代号)。
a.G与C相连,F与H相连 b.G与E相连,F与H相连
c.G与C相连,D与H相连 d.G与E相连,D与H相连
(2)改正连接电路后,该小组同学采取将这几段金属丝依次串联或并联的方法进行实验,测得的数据并计算其电阻记录如下表。
根据上表中的第1、2、3组数据,请在坐标图2中描点并作出R﹣L图线。
(3)从上面(2)小问中你能得到的结论是: 横截面积一定时,电阻与长度成正比。 。
【考点】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专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根据一上一下的原则将滑动变阻器串联在电路中;
(1)移动滑片P,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都不为零,但始终没有变化。说明滑动变阻器的电阻不变,要么都接上面两个接线柱,要么都接下面两个接线柱。
(2)利用数学方法的描点法描出电阻和长度对应的各点,连接起来。
(3)根据图像总结结论,先明确实验目的和横轴、纵轴代表的物理量,分析不同物理量之间变化的规律。
(4)
【解答】解:根据一上一下的原则将滑动变阻器串联在电路中,如图所示:
(1)A、G与C相连,F与H相连,滑动变阻器连入右半段,移动滑片,能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改变电压和电流。不符合题意。
B、G与E相连,F与H相连,滑动变阻器全部连入电路,相当于定值电阻,移动滑片,不能能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不能改变电压和电流。符合题意。
C、G与C相连,D与H相连,滑动变阻器没有连入电路,移动滑片,不能能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不能改变电压和电流。符合题意。
D、G与E相连,D与H相连,滑动变阻器连入左半段,移动滑片,能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改变电压和电流。不符合题意。
(2)根据1、2、3组数据在坐标图找出电阻和长度对于的坐标,然后用平滑曲线连接即可如图所示:
(3)横截面积一定时,电阻与长度成正比。
(4)
【点评】1
43.(2009•顺庆区校级自主招生)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PCT是一种新型的半导体陶瓷材料,它以钛酸钡为主,渗入多种物质后加工而成,目前家用的陶瓷暖风器、陶瓷电热水壶等就是用这种材料做成的。PCT有一个根据需要设定的温度,低于这个温度时,其电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高于这个温度时,电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我们把这个温度叫做“居里点温度”。用PCT材料制成的电热器具有发热、控温双重功能。应用十分广泛。
(1)家用固体电热灭蚊器就使用PCT陶瓷电热元件,如图为电阻随温度变化的图象,由图可知,该PCT材料的居里点温度为 100 ℃。
(2)家用固体电热灭蚊器工作时的温度基本恒定在165℃左右,若它的温度高于165℃时,电阻会 变大 ,其温度会 变小 (以上选填“变大”或“变小”);反之,也能自动调节。因此用PCT材料制成的电热器具有自动调节的功能。
【考点】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专题】实验题.
【分析】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本题是探究电阻与温度的关系。
【解答】解:由题意可知,低于这个温度时,其电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高于这个温度时,电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结合图象可知,该PCT材料的居里点温度为100℃;家用固体电热灭蚊器工作时的温度基本恒定在165℃左右,若它的温度高于165℃时,电阻会变大,其温度会变小;反之,也能自动调节;
故答案为:(1)100;(2)变大,变小。
【点评】这是影响电阻大小因素的实际应用题目,要结合题意具体作答。
44.一种家用灭蚊器中的电热元件是用钛酸钡材料制成的,它具有控温功能。图2中给出了这种电热元件的电阻随温度变化的曲线。请你根据这条曲线分析,灭蚊器稳定工作时发热元件处于哪个温度区间,环境温度在哪个区间时这种灭蚊器可以正常使用。
【考点】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专题】图析法.
【分析】由于家庭电路中的电源电压保持220V恒定不变,根据Q=U2Rt可知当电阻变小时,单位时间内电流产生的热量变大,电蚊器温度上升加快;反之,当电阻变大时,单位时间内电流产生的热量变小,电蚊器温度上升较慢。所以电热驱蚊器通电后,在t0~t1 阶段,随着温度上升,电阻变小,电热变大,温度上升较快;到t1~t2阶段,随着温度上升,电阻变大,电热变小,温度上升减慢,当电流单位时间内产生的热量与电蚊器向周围散发的热量达到平衡时,电蚊器的发热元件温度就不再上升。
【解答】解:(1)如图所示,当钛酸钡元件的温度T处于T0<T<T1时,随着温度的上升,电阻减小,电流增大,温度会上升得更快;
(2)当T1<T<T2时,随着温度上升,电阻增大,电流减小,温度上升率变慢,到了一定温度不再上升,达到平衡;在T>T2的区间,情况与T0<T<T1时相同。
因此,灭蚊器稳定工作时发热元件处于T1<T<T2区间,环境温度在T0<T<T1和T1<T<T2两个区间时,元件都可以正常工作。但在T>T2的区间时,发热元件会因过热而损坏。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图象的理解及应用,图象法为物理中常用方法,应学会熟练应用。在应用中重点掌握。
九.变阻器(共2小题)
45.(2016•北京自主招生)如图所示的电阻箱的示数为 50 Ω。
【考点】变阻器.
【专题】应用题;电压和电阻.
【分析】电阻箱的读数方法:用△所对的数字乘以下面的倍数,然后把他们相加,就可得出电阻箱的示数。
【解答】解:
电阻箱的示数:R=0×1000Ω+0×100Ω+5×10Ω+0×1Ω=50Ω。
故答案为:50。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电阻箱的读数方法,在计算电阻箱的读数时不要忘记乘以各指针所对应的倍数。
46.如图所示为旋钮式变阻箱的结构示意图,从图中的情况可知,此时变阻箱A,B两接线柱间的等效电阻为 8 163 Ω;“×1000“旋钮下每个电阻的阻值是 1 000 Ω。
【考点】变阻器.
【专题】应用题.
【分析】(1)电阻箱的读数方法:用各指针所指的示数乘以下面的倍数,然后将所有的数值相加,即为该电阻箱的读数。当指针指示的数不同时,旋钮内部串联的电阻个数不同。
(2)每个旋钮下面的倍数是几,它的内部串联的一个电阻的阻值就是几。
【解答】解:(1)查出每个旋钮下面串联接入电路中的电阻的个数,乘以倍率,最后相加。
8×1000Ω+1×100Ω+6×10Ω+3×1Ω=8163Ω。
(2)倍数是1000,接入的一个电阻阻值就是1000Ω。
故答案为:8163;1000。
【点评】旋钮式电阻箱内部每个旋钮控制的都是串联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器的个数,旋钮正面标识的倍数是几,它所控制的电阻器其中的一个的阻值也就是几。
一十.滑动变阻器的使用(共4小题)
47.(2019•青岛自主招生)如图所示,图甲为某可调节亮度台灯,图乙为其用于调光的电位器结构图,a、b、c是它的是三个接线柱,a、c分别与弧形电阻丝的两端相连,b与金属滑片相连,转动旋钮,滑片在弧形电阻丝上同向滑动即可调节灯泡亮度,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电位器与灯泡并联
B.若只将a、c接入电路,顺时针转动旋钮时灯泡变亮
C.若只将b、c接入电路,顺时针转动旋钮时灯泡变暗
D.电位器是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灯泡亮度的
【考点】滑动变阻器的使用.
【专题】定性思想;电压和电阻.
【分析】(1)电位器的实质是滑动变阻器;
(2)串联在电路中能改变电路中电流的大小;
(3)若将图乙中a、c接入则接入了全部电阻片,不能改变电阻大小,接线时a、c只能选择其一接入电路。
【解答】解:
A、电位器串联在电路中能改变电路中电流的大小,所以图中电位器应与灯泡串联,故A错误;
B、若只将a、c接入电路,电位器的全部电阻丝都接入电路,不能改变电路的电流,所以不能改变灯泡的亮度,故B错误;
C、若只将b、c接入电路,滑片右边的电阻丝接入电路;顺时针转动旋钮时,电位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小,电路中电流变大,灯泡变亮,故C错误;
D、电位器是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阻,从而改变电路的电流达到改变灯泡亮度的目的,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于滑动变阻器的理解和掌握。熟知使用和接线原则是解题关键。
48.(2017•市南区校级自主招生)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用滑动变阻器调节灯的亮度,若要求滑片P向右端滑动时灯逐渐变亮,应选择下列哪种接法( )
A.M接A,N接BB.M接A,N接DC.M接C,N接BD.M接C,N接D
【考点】滑动变阻器的使用.
【专题】电压和电阻.
【分析】(1)灯泡亮度变亮,功率变大,根据P=I2R,电路中电流变大。电源电压不变,电流变大,电阻变小,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丝变短。
(2)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正确连接方式是连接一“上”一“下”两个接线柱,哪一段电阻丝被接入电路中是由下面的接线柱决定的,它就是下面被连接的接线柱与滑片P之间的部分。
【解答】解: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右移,灯泡变亮,功率变大,根据P=I2R,电路中电流变大。电源电压不变,电流变大,电阻变小,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丝变短。M应该接A或B,N接D。
故选:B。
【点评】(1)掌握根据实际功率判断灯泡的亮度。
(2)知道电压和电阻,根据欧姆定律判断电流大小。
(3)掌握滑动变阻器的原理、作用、接线柱的接法。
49.(2010•绵阳校级自主招生)如图所示是一种调节收音机音量兼开关的调节器(也叫电位器)的示意图,若要使收音机工作时的音量最小,滑片P应置于图中的哪一点( )
A.a点B.b点C.c点D.d点
【考点】滑动变阻器的使用.
【分析】要使音量减小,则电路中的电流变小,电路中的电阻变大,电阻线的长度应变长。
【解答】解:滑片P应置于图中的b点,电阻线被连入电路中的长度最长,电路中的电阻最大,电路中的电流最小,所以选项A、C、D的
说法不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的解题关键是知道连入电路中的电阻线越长,电路中的电阻越大,电流越小,音量越小。
50.通过滑动变阻器可以调节灯泡亮度的电路图是( )
A.B.
C.D.
【考点】滑动变阻器的使用.
【专题】定性思想;欧姆定律.
【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滑动变阻器的原理是靠改变连入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
【解答】解:A、图中灯泡被短路,灯泡不发光,不能用滑动变阻器调节灯泡的亮度,故A不符合题意;
B、图中滑动变阻器与灯泡并联,灯泡两端的电压不变,不能用滑动变阻器调节灯泡的亮度,故B不符合题意;
C、图中滑动变阻器与灯泡串联,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动时,电路中的电阻会发生变化,则通过灯泡的电流及灯泡两端的电压都会发生变化,所以滑动变阻器可以调节灯泡的亮度,故C符合题意;
D、图中灯泡被短路,灯泡不发光,不能用滑动变阻器调节灯泡的亮度,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滑动变阻器的原理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中等题。实验次数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1
红线头接A接线柱
蓝线头试触C接线柱
偏转较大
蓝线头试触B接线柱
不偏转
2
红线头接B接线柱
蓝线头试触C接线柱
偏转较小
蓝线头试触A接线柱
不偏转
序号
物理量
1
2
3
4
5
6
7
8
长度(L/m)
0.5
1.0
1.5
0.5
1.0
1.5
0.5
1.0
横截面积(S/mm2)
1.0
1.0
1.0
2.0
2.0
2.0
4.0
4.0
电阻(R/Ω)
1.96
4.0
6.02
1.0
1.97
3.0
0.5
1.0
实验次数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1
红线头接A接线柱
蓝线头试触C接线柱
偏转较大
蓝线头试触B接线柱
不偏转
2
红线头接B接线柱
蓝线头试触C接线柱
偏转较小
蓝线头试触A接线柱
不偏转
序号
物理量
1
2
3
4
5
6
7
8
长度(L/m)
0.5
1.0
1.5
0.5
1.0
1.5
0.5
1.0
横截面积(S/mm2)
1.0
1.0
1.0
2.0
2.0
2.0
4.0
4.0
电阻(R/Ω)
1.96
4.0
6.02
1.0
1.97
3.0
0.5
1.0
高中物理1 电流 电压 电阻优秀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1 电流 电压 电阻优秀课后复习题,共4页。
初升高自主招生招真题分析第1讲 含简答: 这是一份初升高自主招生招真题分析第1讲 含简答
高中物理教科版 (2019)必修 第三册1 电流 电压 电阻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教科版 (2019)必修 第三册1 电流 电压 电阻复习练习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电流 电压 电阻 课时练习,5 V,6 × 10 - 19C),5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