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中考物理二轮复习题型突破练习专题 (含解析)
中考物理二轮复习题型突破练习专题22 新课标规定的12个重点探究实验(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二轮复习题型突破练习专题22 新课标规定的12个重点探究实验(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0 近视眼,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22 新课标规定的12个重点探究实验
1.(2022苏州)探究水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所用器材有铁架台、烧瓶、温度计、秒表、石棉网等。
(1)在安装如图甲的装置时,要保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应先固定_______(a/b/c)的位置;
(2)实验中,从水温升到90℃开始,每隔1min读一次温度并记入表格,第2min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乙,读数为________℃;
(3)由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沸点为___________℃;
(4)实验完成后熄灭酒精灯,将烧瓶从铁架台上取下。拿橡皮塞塞紧瓶口,用冷水喷烧瓶底(如图丙),里面的水________沸腾。
【答案】 (1)a (2)94 (3)99 (4)不能
【解析】(1)在安装如图甲的装置时,要保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需要先固定a位置,安装时需要从下到上。
(2)如图乙所示,为温度计,分度值为1℃,从下到上,刻度越来越大,故读零上,故读数为94℃。
(3)如表所示,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故水的沸点为99℃。
(4)用冷水喷烧瓶底(如图丙),里面的水降温,烧瓶里的水不能吸热,故水不能沸腾。
2.(2022江苏泰州)小明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1)表面粗糙的纸板应_______立在水平平面镜上,让一束光紧贴纸板A射向镜面上的O点,在纸板B上呈现出反射光束,以ON为轴,把纸板B向后翻折,纸板B上反射光束消失,由此可初步得出: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______;
(2)把纸板B翻折至能呈现反射光束的位置后,让纸板A上的入射光束绕O点顺时针转动,此过程中反射角的大小变化情况是______;
(3)若将图中纸板整体以底边EF为轴向后旋转45°后,纸板B上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呈现出反射光束,纸板A上的入射光束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在平面镜中成像。
【答案】 (1)竖直 在同一平面内 (2)变小 (3)不能 能
【解析】(1)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表面粗糙的纸板应竖直立在水平平面镜上,目的是使光的传播路径能在纸板上显示。
让一束光紧贴纸板A射向镜面上的O点,纸板B上出现反射光束,以ON为轴,把纸板B向后翻折,纸板A、B不再同一平面内,纸板B上反射光束消失,上述实验现象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2)把纸板B翻折至能呈现反射光束的位置后,让纸板A上的入射光束绕O点顺时针转动,入射光线与ON的夹角减小,即入射角减小;此过程中反射光线与ON的夹角也减小,即反射角减小。
(3)若将图中纸板整体以底边EF为轴向后旋转45°后,此时法线不在硬纸板上,而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所以此时纸板B上不能呈现出反射光束。
纸板A上的入射光束照射到平面镜后仍能被平面镜反射,所以仍能在平面镜中成像。
3.(2022深圳)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
(1)平面镜成像实验选择的是___________(选择“平面镜”或“玻璃板”);
(2)来回移动蜡烛的位置是为了确定___________的位置;
(3)将物像连线连接在纸上,继续分析和研究,得出平面镜成像特点___________;
(4)图中哪里存在错误:___________。
【答案】(1)玻璃板 (2)像 (3)像到镜面的距离等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 (4)像距会有误差
【解析】(1)平面镜成像实验选择使用平面镜,只能成像,而不能透光,不容易确定像的位置,用薄平板玻璃时,既能成像,又能透光,便于确定出像的位置。
(2)来回移动蜡烛的位置,当B蜡烛与A的像完全重合时,便能确定像的位置。
(3)将物像连线连接在纸上,可以测出像距和物距,通过分析和研究二者的关系可以得出:平面镜成像特点是:像到镜面的距离等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
(4)玻璃板有厚度,直接用连线长度表示物距和像距,像距会有误差。
4.(2022齐齐哈尔)小聪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着重研究了以下几个心中存在困感问题:
(1)将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形成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甲所示,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cm;
(2)在光具座上将点燃的蜡烛、光屏放在凸透镜的两侧,调节它们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水平高度上,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像呈现在_______;
(3)在如图乙所示实验情形下,此时恰好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此像是_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_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
(4)在如图乙所示实验情形下,如果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把凸透镜移到光具座上35cm刻线处,可以在光屏上再次得到烛焰清晰的像。生活中的_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工作的;
(5)在如图乙所示实验情形下,如果保持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将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发现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得模糊不清,此现象可以体现______(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的成像情况。
【答案】 (1)10.0 (2)光屏中央 (3)例立 缩小 (4)投影仪 (5)近视眼
【解析】(1)由图甲可知,将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焦距是焦点到透镜光心的距离,凸透镜的焦距为
f=60.0cm-50.0cm=10.0cm
(2)实验过程中,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即使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3)在如图乙所示实验情形下,物距
u=50.0cm-20.0 cm=30.0cm>2f
此时恰好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此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4)在如图乙所示实验情形下,如果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把凸透镜移到光具座上35cm刻线处,此时的物距为u′=50.0cm-35.0cm=15.0cm
因物距大于1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生活中的投影仪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工作的。
(5)在如图乙所示实验情形下,如果保持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将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即物距变大,则像距变小,即像成在光屏的前面,发现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得模糊不清,此现象可以体现近视眼的成像情况。
5.(2022河北省)小明在做“研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时,利用一套器材依次完成图所示的实验,其中甲、乙图中长木板正面朝上,丙图中长木板反面朝上,长木板的反面比正面粗糙。
(1)小明提出如下猜想:①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所受的压力有关:②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如果小明要验证猜想①,他应该选择___________两图所示的实验来操作;如果小明要验证猜想②,他应该选择___________两图所示的实验来操作;
(2)实验中,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它沿水平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与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这是利用了___________的知识;
(3)小明分别对猜想①②进行了实验验证。在图甲、丙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0.8N、1.2N,在图乙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示数为___________N。小明多次实验后得出结论:接触面所受的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4)许多情况下摩擦是有用的,人们常常设法增大它。请写出一个通过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实例:___________;
(5)实验后,小明和同学们对实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交流,改进了实验方案,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将弹簧测力计固定不动,木块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不拉木块,改为拉动长木板,使长木板与木块相对运动。再次验证了猜想①②得出相同结论。针对实验改进,同学们提出了以下观点,其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选填序号)。
A.改进后,拉动长木板时不必保持匀速运动,更易于操作
B.改进后,弹簧测力计示数较稳定,容易读出正确的数值
C.改进后,木块稳定时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小于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
【答案】 (1)甲、乙 乙、丙 (2) 二力平衡 (3)1.0 (4)自行车轮胎上制有凹凸的花纹(答案不唯一) (5)C
【解析】(1)小明要验证猜想①,需控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改变压力的大小,由图可知,甲、乙两图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压力大小不同,所以他应该选择甲、乙两图所示的实验来操作.
如果小明要验证猜想②,需控制压力的大小相同,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由图可知,乙、丙两图压力大小相同,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同,所以他应该选择乙、丙两图所示的实验来操作。
(2)实验中,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它沿水平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块在水平方向上受到拉力和摩擦力两个力的作用,由于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木块受到拉力和滑动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可知,拉力与滑动摩擦力二力大小相等。
(3)由图可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1N,所以测力计示数为1.0N。
(4)通过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实例很多,如:自行车轮胎上制有凹凸的花纹、塑料瓶盖刻竖条纹、结冰路面撒些煤渣等。
(5)A.因为压力不变,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滑动摩擦力不变,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速度无关,实验时不需要做匀速直线运动,更易于操作,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改进后,测力计静止,弹簧测力计示数较稳定,容易读出正确的数值,方便读数,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图中固定弹簧测力计,拉动木板做相对运动,拉动木板时,木块受到向左的摩擦力,由于木块相对地面静止,则摩擦力与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木板对木块的摩擦力,故C不正确,符合题意。故选C。
6.(2022湖南张家界)物理课上,同学们利用压强计“研究液体内部压强”,进行了如下的操作。
(1)实验前,用手指按压橡皮膜,发现U形管中的液面升降灵活,说明该装置___________(选填“漏气”或“不漏气”)。小明没有按压橡皮膜时,U形管两侧液面就存在高度差(如图①所示),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___(选填字母);
A.从U形管内向外倒出适量水
B.拆除软管重新安装
C.向U形管内添加适量水
(2)实验时,小王将探头放入水下,U形管两侧水面高度差为8cm,此时U形管内外的气压差为___________Pa;(ρ水=1.0×103kg/m3,g取10N/kg)
(3)正确操作后,分析图②、图③的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同种液体中,液体压强随液体深度的增加而___________;
(4)分析图③、图④的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___________越大,压强越大;
(5)小王用图⑤所示装置测量未知液体的密度:在左侧加入适量的水,在右侧缓慢倒入待测液体,直到橡皮膜刚好变平,她测量了以下物理量:
A.右侧待测液体到容器底的深度h1
B.右侧待测液体到橡皮膜中心的深度h2
C.左侧水到容器底的深度h3
D.左侧水到橡皮膜中心的深度h4
请你推导出待测液体密度的表达式为ρ=___________(选择题中合适的字母和ρ水表示)。
【答案】 (1)不漏气 B (2)800 (3)增加 (4)密度 (5) SKIPIF 1 < 0
【解析】(1)用手轻轻按压几下橡皮膜,如果U形管中的液体能灵活升降,则说明橡皮管里的空气对U形管内左端液面有压力,空气没有漏掉,所以装置不漏气。
若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形管内水面已有高度差,只需要将软管取下,再重新安装,这样U形管中两管上方的气体压强就是相等的(都等于大气压),当橡皮膜没有受到压强时,U形管中的液面就是相平的;从U形管内向外倒出适量水和向U形管内添加适量水都不能使U形管中两管上方的气体压强相等,故B符合题意,AC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U形管左右两侧水面的高度差为
h=8cm=0.08m
则橡皮管内气体的压强与大气压之差等于U形管左右两侧水产生的压强差,约为
p=ρ水gh=1.0×103kg/m3×10N/kg×0.08m=800Pa
(3)分析图②、图③的实验知液体的密度相同,深度不同,深度越深,U形管液面的高度差越大,液体内部压强越大,得出结论:同种液体中,液体压强随液体深度的增加而增加。
(4)分析图③、图④的实验知液体的深度相同,液体的密度不同,且密度越大,U形管液面的高度差越大,液体内部压强越大,得出结论: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5)实验时,橡皮膜两侧受到的压强容易观察,所以需要利用水和液体在橡皮膜处的压强相等来计算液体压强,因此需要测量待测液体和水到橡皮膜中心的深度,如图⑤,橡皮膜相平,所以橡皮膜左侧和右侧的压强相等,即p左=p右,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可得
ρ水gh4=ρgh2
解得待测液体密度的表达式为 SKIPIF 1 < 0 。
7. (2022江苏泰州)如图是小明“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情形。
(1)物块未浸入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甲所示,物块的重力为______N;
(2)小明将物块从图甲下降至图乙的过程中,发现弹簧测力计示数逐渐减小的同时,还观察到______由此初步分析得出: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它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3)继续增大物块所处的深度,当它与容器底部接触后,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丙所示,此时物块受到的浮力为______N;
(4)为探究浮力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小明又把物块浸没到事先配制好的盐水中,这样操作的目的是为了控制______相同;他发现液体密度改变,而物块受到的浮力变化却不明显。小明想出下列四种实验改进方案,其中不可行的是______;
A.换用体积更大的同种物块
B.换用密度比水小得多的液体
C.换用精确程度更高的测力计
D.利用现有器材进行多次实验
【答案】 (1)1.8 (2) 水面上升 (3) 0.8 (4)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 D
【解析】(1)如图甲,没有浸入水中,利用悬挂法测量物体的重力,此时重力为1.8N。
(2)图甲下降至图乙的过程中,发现弹簧测力计示数逐渐减小的同时,观察到烧杯内水面在上升,排开水的体积慢慢变大。
(3)如图乙和丙,液体是水,而且都浸没,故浮力的的大小不变,故浮力的大小为
SKIPIF 1 < 0
(4)小明又把物块浸没到事先配制好的盐水中,浸没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等于物体的体积,都是浸没在液体中,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
A.换用体积更大的同种物块,浮力比较大,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化明显,故A不符合题意;
B.换用密度比水小得多的液体,浮力变化比较大,故B不符合题意;
C.换用精确程度更高的测力计,微量的浮力变化就可以测量出来,故也是可行,故C不符合题意;
D.利用现有器材进行多次实验,浮力的大小不变,两次浮力的变化不明显,故不可行,故D符合题意。故选D。
8.(2022河南)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将装置放在水平桌面上,静止时如图所示。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螺母向_________ (选填“左”或“右”)调节;
(2)实验中,在杠杆两侧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第1、2次杠杆平衡时的数据已填入表。图是第3次杠杆平衡时的情景,此次杠杆右侧的阻力和阻力臂的数据①为________,②为___________;
(3)分析实验数据,可归纳出杠杆的平衡条件:_____________;
(4)某小组对实验过程交流、讨论后,按图所示又进行了实验。老师肯定了他们的做法,并指出,用弹簧测力计斜拉可使结论更具普遍性,因为这样做改变了__________。在测量拉力F的力臂时,小组内有不同的意见,你认为拉力的力臂应为___________(选填“OA”“OB”或“AB”)。
【答案】 (1)右 (2)1 0.15 (3)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4)拉力的方向 OB
【解析】(1)由图知道,杠杆的右端上翘,为了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平衡螺母向上翘的一端移动,即应将平衡螺母向右端移动。
(2)第1、2和3次实验的数据知道,每次动力减小0.5N,由第1、2次的数据知道,每次阻力也是减小0.5N,所以,第3次的阻力应是1N;分析第1、2次的数据知道,动力与动力臂的乘积等于阻力与阻力臂的乘积,由此可知第3次的阻力臂应是0.15m。
(3)由实验表格中数据知道,三次实验数据都满足动力与动力臂的乘积等于阻力与阻力臂的乘积,即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4)由图知道,用弹簧测力计斜拉改变了拉力的方向,同时改变了力臂的方向,由此得出的平衡条件更具普遍性。
因为力臂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由图知道,OB应为拉力的力臂。
9.(2022辽宁大连)某同学在探究“串联电路电流的特点”时,将两个规格不同的小灯泡L1、L2串联起来,实验电路图如图甲所示。
(1)根据实验电路图,用笔画线将图乙中的实物连接起来,电流表测A处电流_________。
(2)该同学连接好电路后,用开关“试触”,观察到电流表指针迅速偏转到零刻线左侧,则他连接的电路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
(3)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S,发现L1灯不发光,L2灯发光。该同学猜想可能是L1灯被短接了。他拿来一根导线进行检验,根据看到的现象判断出他的猜想是错误的。
①请写出他检验时的做法及观察到的现象。
做法:____________________。
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请你对L1灯不发光提出一个合理的猜想:__________。
【答案】(1)
(2)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3)将导线并联在L1灯两端 L1灯不发光,L2灯发光,电流表示数变大 通过L1灯的电流过小,导致实际功率过小。
【解析】(1)由电路知,小灯泡L1、L2组成串联电路,电流表测A处电流,电流表选0~0.6A 量程,把各元件按顺序连接起来,如图所示
(2)连接好电路后,用开关“试触”,观察到电流表指针迅速偏转到零刻线左侧,是由于电流从电流表负接线柱流入,从正接线柱流出,故他连接的电路存在的问题是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3)①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S,发现L1灯不发光,L2灯发光。可将导线并联在L1灯两端。
观察到 L1灯不发光,L2灯发光,电流表示数变大;说明L1灯被短接后电路中的电阻变小,电流变大,故原电路的L1灯没有被短接,他的猜想是错误的。
②当电路中的电流过小时,由P=I2R知,电功率也会过小,导致灯不发光;故L1灯不发光是由于通过L1灯的电流过小,导致实际功率过小。
10. (2022广西桂林)小桂和小林在“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的实验中:
(1)他们按如图甲的电路图连接电路,在图乙的实物图中还差一根导线没有连接,请在图中画出该条导线;
(2)在实验过程中, SKIPIF 1 < 0 突然熄灭, SKIPIF 1 < 0 亮度不变,电路可能出现的故障是 SKIPIF 1 < 0 _______路;
(3)排除故障后,用电流表测出通过 SKIPIF 1 < 0 、 SKIPIF 1 < 0 和干路电流,记录如下表,第三次实验时电流表 SKIPIF 1 < 0 指针指在如图丙的位置,其读数应为 _______ A;小桂分析实验数据后得出结论:并联电路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且各支路电流相等。小林认为小桂的结论可能不正确,为了验证这个结论是否正确,他们应该更换规格 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的灯泡再次实验。
(4)本实验要进行多次实验的目的是 ___________。
【答案】 (1)
(2)断 (3)0.24 不同 (4)寻找普遍规律
【解析】(1)如图甲所示,灯L1、L2并联,电流表A测干路电流,电流表A1测灯L1的电流,电流A2测灯L2的电流,差的一根线如图所示:
(2)灯L1、L2并联,互不干扰,在实验过程中,L2突然熄灭,L1亮度不变,若L2短路,则L1也熄灭,故原因是L2断路,。
(3)如图丙所示,电流表接0~0.6A量程,分度值为0.02A,读数为0.24A。
为使结论具有普遍性,应更换不同规格的灯泡进行实验。
(4)本实验是找规律类实验,多次实验的目的是寻找普遍规律。
11.(2022湖南株洲)用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电源为两节干电池,实验室提供了阻值分别为30Ω、15Ω、10Ω、7.5Ω的电阻各一个。
(1)用笔划线代替导线,在图甲中请将实验电路连接完整。(要求滑片向右移,电流表示数变大) ______
(2)实验时,从大到小依次更换不同的定值电阻,调节滑动变阻器,保证电阻两端电压不变,分别记录每次电阻R和电流表示数I,数据如上表,其中第4次实验的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读数为______A;电压表示数应为______V。
(3)在现有实验器材不变的条件下,某同学通过实验还获得一组“5Ω,0.48A”的数据,请写出他所使用的方法______。
【答案】 (1) (2)0.32 2.4 (3)滑片向右端移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4V
【解析】(1)电源为两节干电池,电压为3V,故电压表应选用小量程并联在电阻两端;变阻器滑片向右移,电流表示数变大,说明电路中电阻阻值变小,变阻器应选用右下接线柱与开关串联接入电路中,如下图所示
(2)其中第4次实验的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电流表选用小量程,分度值0.02A,其示数为0.32A。
由表中数据可知,第4次实验时,电阻阻值为 SKIPIF 1 < 0 ,则电压表示数为
SKIPIF 1 < 0
(3)根据串联分压原理可知,将定值电阻由 SKIPIF 1 < 0 改接成 SKIPIF 1 < 0 的电阻,电阻减小,其分得的电压减小。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实验中应控制电压不变,即应保持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可知应减小滑动变阻器分得的电压,由分压原理,应减小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所以滑片应向右端移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4V。
12.(2022贵州黔东南州)小华用如甲所示装置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电源电压3V恒定不变,滑动变阻器规格为“30Ω 2A”。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图甲中完成电路连接,要求滑片P向右滑动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小;______
(2)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后,移动滑片发现,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则出现该故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排除故障后,改变滑片位置,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空白处的电流如图乙所示,请将数据填写到下面的表格中_______,根据表中数据可归纳得出结论:_________;
(4)为了进一步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又找来10Ω、15Ω、20Ω的定值电阻继续实验。
①将滑动变阻器滑片置于阻值最大处,闭合开关,缓慢移动滑片,直至电压表示数为1V接下来用10Ω的电阻替换原电阻,应将滑片向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滑动,使电压表示数仍为1V,记录电流表示数。再将15Ω、20Ω的定值电阻分别接入电路,重复以上步骤;
②当将20Ω的电阻接入电路进行实验时,发现无论如何调节滑片都无法满足预设电压为1V的条件。为使该电阻也能完成实验,小华认为可以改变电压表的预设电压,该预设值应不低于__________V;他们重新进行实验,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图丙所示的图像,由此可得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同组的小明认为不改变电压表预设值也可解决上述问题,只需将上述准备的10Ω电阻__________(填连接方式)在电路中就可以顺利完成实验。
【答案】 (1) (2)定值电阻断路
(3) 0.30 电阻一定时,电流跟电压成正比 (4)右 1.2 在电压一定时,电流跟电阻成反比 串联
【解析】(1)要求滑片P向右滑动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小,即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大,所以,应把滑动变阻器的左下接线柱接入电路,电路连接如图:
(2)电流表无示数,说明可能断路了,电压表有示数,则电压表和电源形成的回路没有断路,所以是定值电阻发生了断路。
(3)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分度值为0.02A,该示数为0.30A。
根据表中数据可知,电压与电流的比值不变,所以,可得结论:电阻一定时,电流跟电压成正比。
(4)①原来接入的电阻为5Ω,电压表示数为1V,即UR=1V,由串联分压可知
U滑=U总-UR=3V-1V=2V
由于串联电路中,各串联导体起分担电压的作用,电压之比等于电阻之比
SKIPIF 1 < 0
所以接下来用10Ω的电阻替换原电阻,应将滑片向右滑动,使电压表示数仍为1V,记录电流表示数。
②当将20Ω的电阻接入电路进行实验时
SKIPIF 1 < 0
滑动变阻器需要40Ω,才能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为1V,此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规格是“30Ω2A”,所以不能完成实验。把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30Ω接入电路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即为电压表的预设最小电压。把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30Ω接入电路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小为
SKIPIF 1 < 0
电压表的预设最小电压为
U最小=I最小R=0.06A×20Ω=1.2V
根据图像可知,电流跟电阻的乘积不变,得到的实验结论:在电压一定时,电流跟电阻成反比。
当将20Ω的电阻接入电路进行实验时
SKIPIF 1 < 0
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是30Ω,可以把10Ω或15Ω的电阻串联接入电路,也是可以完成实验的。
13. (2022吉林长春)在“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的实验中:
(1)开关闭合前,小磁针均指南北,说明地球周围存在___________;
(2)开关闭合后,小磁针的指向如图所示,可知:通电螺线管的左端为___________极,电源的左端为___________极;
(3)将连接电源正、负极的导线对调,小磁针的指向也改变了,说明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方向与___________方向有关;
(4)为了使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增强,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答案】(1)磁场 (2)北 负 (3)电流 (4) 增加线圈匝数
【解析】(1)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其周围存在磁场,所以指南针静止时可以指南北是受到了地磁场的作用。
(2)已知小磁针左端为N极,根据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可知,螺线管的左端为N极,伸出右手握住螺线管,四指弯曲指示电流的方向,大拇指所指的方向即为通电螺线管的N极,因此电源的右端为正极,左端是负极。
(3)改变电源正负极后,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发生了改变,小磁针的N极指向与原来相反,说明磁场的方向相反,由此可以确定,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
(4)想增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可以增大螺线管中的电流、增加线圈匝数。
14. (2022湖北武汉)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什么情况下磁可以生电。在蹄形磁体的磁场中放置一根导线,导线两端跟电流表连接组成闭合回路。
(1)让导线AB在磁场中静止,观察到电流表指针______;让导线AB在磁场中静止,换用磁性更强的蹄形磁体,观察到电流表指针______;保持蹄形磁体静止让导线AB从图中所示位置水平向右运动,观察到电流表指针______。(填“偏转”或“不偏转”)
(2)图乙中的a表示垂直于纸面的-根导线,它是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它在磁场中按箭头方向运动时,会产生感应电流的是______(填标号)。
【答案】 (1)不偏转 不偏转 偏转 (2) CD
【解析】(1)让导线AB在磁场中静止,导线没有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不会产生感应电流,观察到电流表指针不偏转。
让导线AB在磁场中静止,换用磁性更强的蹄形磁体,导线没有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不会产生感应电流,观察到电流表指针不偏转。
持蹄形磁体静止让导线AB从图中所示位置水平向右运动,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会产生感应电流,观察到电流表指针偏转。
(2)AB.图AB中导体运动的方向与磁感线平行,导线没有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不会产生感应电流,故AB不符合题意;
CD.图CD中,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会产生感应电流,故CD符合题意。故选CD。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水的温度/℃
90
92
96
98
99
99
99
实验次数
动力F1/N
动力臂l1 / m
阻力F2/N
阻力臂l2/m
1
2.5
0.2
2
0.25
2
2
0.15
1.5
0.2
3
1.5
0.1
①
②
实验次数
1
2
3
电流表 SKIPIF 1 < 0 的示数/A
0.18
0.2
电流表 SKIPIF 1 < 0 的示数/A
0.18
0.2
电流表 SKIPIF 1 < 0 的示数/A
0.36
0.4
实验次数
1
2
3
4
电阻R/Ω
30
15
10
7.5
电流I/A
0.08
0.16
0.24
电压U/V
0.5
1.0
1.5
2.0
2.5
3.0
电流I/A
0.10
0.20
0.40
0.50
0.60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考点突破练习专题22 新课标规定的12个重点探究实验(教师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0 近视眼,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考点突破练习专题23 新课标规定以外常考的12个重点实验(教师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二轮复习】2023年物理通用版专题全面复习训练—— 专题22 新课标规定的12个重点探究实验 (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专题22新课标规定的12个重点探究实验解析版doc、专题22新课标规定的12个重点探究实验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