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芜湖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展开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20题,60分)
素有“缙岭云霞”之美誉的缙云山(约106°E,29°N),位于重庆北碚区嘉陵江温塘峡畔,堪称观日出、览云海的绝佳去处。下图为一摄影爱好者于2022年07月14日某时拍摄到的太阳从缙云山上的缙云塔后方落下的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该日缙云塔的日影方位变化为( )
A. 西北——正北——东北B. 西南——正北——东南
C. 正西——正南——正东D. 东南——正南——西北
2. 该日缙云塔日影变化在地面形成的角度为( )
A. 60°~90°B. 90°~120°C. 120°~180°D. 180°~360°
【答案】1. B 2. D
【解析】
【1题详解】
7月14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全球除极昼、极夜区之外,都是日出东北、日落西北;该地纬度为29°N,故正午时太阳位于正南方天空。根据日影方位与太阳方位方向相反,故可推断出该日缙云塔的日影方位变化为西南—正北—东南, 故B正确,ACD错误。所以选B。
【2题详解】
由上题可知,该日日影方位变化为西南—正北—东南, 由此可知日影变化在地面形成角度一定大于180°, 但不会超过360°,故D正确,ABC错误。所以选D。
【点睛】太阳日出、日落的方位(极昼、极夜地区除外):1、太阳直射赤道上,全球日出正东,日落正西;2、太阳直射北半球,全球日出东北,日落西北;3、太阳直射南半球,全球日出东南,日落西南。
第19届亚达会将于2023年9月23日--10月8日在杭州召开,9月23日(秋分)20:00(北京时间)开幕。
3. 第19届亚运会闭幕时,太阳直射的纬度最接近的是( )
A. 4°NB. 8°NC. 4°SD. 8°S
4. 杭州亚运会举行期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开普敦日出东北日落西北B. 地球向远日点不断移动
C. 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角增大D. 纽约昼短夜长且昼渐短
【答案】3. C 4. D
【解析】
【3题详解】
第19届亚运会举办时间是15天,9月23日太阳直射赤道,根据4天太阳直射点移动的纬度约为1°,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约4°,最接近4°S,C正确,ABD错误。故选C。
【4题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9月23日—10月8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向南移动,纽约昼短夜长,且昼逐渐变短,D正确;由于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因此开普敦日出东南,日落西南,A错误;1月初为近日点,因此该期间地球向近日点移动,B错误;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向南移动,因此北京正午太阳高度变小,C错误。故选D。
【点睛】太阳直射点以一个回归年为周期(365日5小时48分46秒),在南北回归线间往返移动。大约在每年6月22日(夏至)到达北回归线、9月23日(春分)到达赤道、12月22日(冬至)到达南回归线、次年3月21日(春分)回到赤道,6月22日(夏至)再回到北回归线。
孙教授乘飞机从上海前往美国休斯敦(95°W)考察交流,图为本次行程的航班描述,图上所示时间均为当地时间。甲地和休斯敦都采用夏令时(将钟表拨快1小时)。完成下面小题。
5. 据图推算甲地所在时区为( )
A. 西五区B. 西六区C. 西七区D. 西八区
6. 孙教授到达休斯敦时,应将手表调整为( )
A. 7日19点B. 7日18点C. 8日19点D. 8日18点
7. 孙教授到达休斯敦时,与北京在同一天的范围约占全球( )
A. 1/4B. 1/2C. 5/12D. 7/12
【答案】5. D 6. A 7. B
【解析】
【5题详解】
结合图中信息可知,本次行程的航班从上海浦东出发,起飞时间为10月7日13:00,经过13小时的飞行,到达时间为北京时间10月8日2:00,对应甲地当地时间10月7日11点,由于甲地采用夏令时,将钟表拨快1小时,因此甲地与北京时间实际相差16小时,因此甲地所在时区为西八区,D正确,排除ABC。故选D。
【6题详解】
结合材料信息可知,从甲地出发时间为当地10月7日14:00,经过3小时的飞行,到达时间为甲地地方时10月7日17:00,休斯敦属于西六区,甲地位于西八区,相差2小时,因此休斯敦时间为10月7日19点,A正确,排除BCD。故选A。
7题详解】
结合上题可知,孙教授到达休斯敦时,休斯敦时间为10月7日19点(夏令时,实际时间为7日18时),休斯敦位于西六区,此时北京时间(东八区区时)为10月8日8:00,经计算,此时中时区为0时,中时区向东至东十二区为新的一天(与北京处于同一天),所占比例约为1/2,B正确,排除ACD。故选B。
【点睛】地球上新一天的范围是从0时经线开始,向东到180经线;旧一天的范围是从0时经线开始,向西到180经线。
图左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图中M为断层线,图右示意岩石图物质循环,①、②、③、④代表不同类型的岩石。完成下面小题。
8. 图中①、②、③、④岩石形成的地质年代从早至晚的排序是( )
A. ②③④①B. ②④③①C. ④②③①D. ①③④②
9. 下列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
A. 砂岩-甲B. 砂砾岩-丁C. 石灰岩-乙D. 花岗岩-丙
10. 该地未形成断层山,主要是由于该地( )
A. 茂密森林保护地表结构的完整B. 地壳长时期处于缓慢下沉状态
C. 断层构造的规模和升降幅度小D. 地质史上遭受到严重外力侵蚀
【答案】8. B 9. C 10. D
【解析】
【8题详解】
读图可知,断层M将石灰岩②断开,故石灰岩②早于断层形成;断层M形成后,岩浆侵入,形成花岗岩④;而后遭受侵蚀,形成侵蚀面,之后接受沉积,形成砂砾岩③,再次接受沉积,形成砂岩①,故岩石形成的先后顺序为②④③①。综上所述,故选B。
【9题详解】
风化物形成乙,乙为沉积岩;形成风化物的只能是岩石,所以甲丁均为岩石,所以丙为岩浆,甲为岩浆岩,最后推测丁为变质岩。砂岩、砂砾岩、石灰岩等均是沉积岩,对应乙;花岗岩为岩浆岩,对应甲。故选C。
【10题详解】
由图可知,断层构造上面存在一侵蚀面,说明当时地壳处于上升状态,期间受到外力的强烈侵蚀作用,而后地壳下沉,接纳沉积,因而断层山难以存在,所以原因是地质史上遭受到严重外力侵蚀,D正确,B错。森林植被对地形影响较小,A错。如果没有被外力侵蚀,即便断层构造的规模和升降幅度小,也可能形成断块山,且根据②岩层被错断的幅度可推测断层构造的升降幅度较大,C错。故选D。
【点睛】判断岩层新老关系的一般方法:(1)沉积岩岩层的新老关系判断:①根据岩层层序判断(下层较老,上层较新);②根据生物化石判断(不同生物化石形成的年代不同)。(2)其他岩层新老关系判断:①根据侵入岩侵入的岩层来判断(侵入岩形成晚于其所切穿的岩层);②根据断层来判断(若断层使得岩层发生断裂,则断层的时间晚于其岩层的形成时间)。
雅鲁藏布江地处青藏高原南部,该流域属于半湿润气候向半干旱气候的过渡区,该地区4—9月降水量丰富且集中,10月至次年3月气候干旱,多大风天气。在此江北岸山麓形成一个高约百米的沙丘,名为丹娘沙丘。图为雅鲁藏布江流域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丹娘沙丘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 流水侵蚀B. 流水堆积C. 风力侵蚀D. 风力堆积
12. 丹娘沙丘面积增长变化时节及成因( )
A. 面积增长较快的季节为夏秋季,河流径流量较大
B. 面积增长较快的季节为冬春季,风力侵蚀山体强
C. 面积增长较慢的季节为夏秋季,河滩出露面积小
D. 面积增长较慢的季节为冬春季,河流含沙量较小
【答案】11. D 12. C
【解析】
【11题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以及丹娘沙丘的分布位置可知,该沙丘的沙源来源于河道中的沙洲,冬春季节,雅鲁藏布江降水较少,且气温低,高山雪融水较少,雅鲁藏布江水位较低,江心洲大部分露出水面。同时,冬春季节,雅鲁藏布江多大风,大风将沙洲上大量的泥沙搬运至沙丘处堆积,所以丹娘沙丘形成主要作用是风力堆积,D正确。流水侵蚀形成峡谷、V形谷,A错误;流水堆积形成的是三角洲、洪积扇等,B错误;风力侵蚀形成风蚀蘑菇,风蚀洼地,C错误。故选D。
【12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丹娘沙丘位于雅鲁藏布江北岸,要形成沙丘则需要物质基础和动力条件。丹娘沙丘沙源主要来自沙丘东南侧的江心洲,夏季降水多,河流水位高,江心洲被淹没。不利于风沙活动,丹娘沙丘增长速度慢;冬季降水少,河流水位低,江心洲泥沙裸露,为风沙活动提供沙源,丹娘沙丘增长速度快,但沙源不是风力侵蚀山体的结果,BD错误;夏季风力小不利于起沙,丹娘沙丘增长速度慢;冬季风力大,风将江心洲泥沙吹起到山前附近堆积,沙丘增长速度快。综上所述,丹娘沙丘增长速度最小的季节是夏秋季,原因是河流流量大,河滩出露面积小,且风力小,C正确A错误。故选C。
【点睛】沙丘为典型的风力堆积地貌;江心洲、河漫滩、冲积扇、三角洲等为典型的流水堆积地貌。
下图为2022年5月某日亚洲东部局部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 此时,下列现象可能出现的是( )
A. 甲地细雨蒙蒙B. 丙地狂风暴雨C. 北京乌云密布D. 济南风雪交加
14. 福州附近天气系统成因是( )
A. 冷空气南下受地形的阻挡B. 冷气团与暖气团相背运动
C. 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运动D. 暖气团较冷气团的势力弱
【答案】13. A 14. A
【解析】
【13题详解】
读图可知,甲地位于准静止锋附近,有可能出现细雨蒙蒙的天气,A正确;丙地、北京、济南位于高压脊附近,天气晴朗,BCD错误。故选A。
【14题详解】
图中福州附近天气系统是准静止锋,是5月份冷空气南下过程中遇到地形阻挡势力减弱,最终和南方暖气团势均力敌所出现的,A正确;图中福州附近天气系统是准静止锋,两股气团背向运动不会出现锋, B错误;结合气压分布图,福州以偏北风为主,可知此时的准静止锋是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造成的,C错误;准静止锋两侧的冷暖气团势均力敌,D错误。故选A。
【点睛】准静止锋是当冷暖气团势力相当,锋面很少移动或移动十分缓慢时,称为准静止锋,简称为静止锋。在我国江淮地区由于冷暖气团势均力敌形成准静止锋,在每年6月形成梅雨。我国西南部的云贵高原由于海拔较高,在冬季冷暖团交汇且势力均衡,形成准静止锋,因此冬季温和多雨。
下图为世界某大洲局部地区某月等温线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 图示季节,圣地亚哥与布宜诺斯艾利斯降水量差异较大,原因是圣地亚哥( )
A. 受西风带控制B. 位于西风带迎风坡
C.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D. 受夏季风影响
16. 图中M地气温可能是( )
A. 22℃B. 26℃C. 15℃D. 16℃
17. 导致甲、乙两地气温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 地形B. 海陆位置C. 大气环流D. 纬度位置
【答案】15. C 16. D 17. B
【解析】
【15题详解】
图中25℃等温线在陆地上向南凸出,应为南半球夏季(根据口诀:一陆南——一月份在陆地上等温线向南凸出)。圣地亚哥位于南纬30°-40°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炎热干燥;布宜诺斯艾利斯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夏季高温多雨。据此可知,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6题详解】
由图中信息可判定M地外围等值线未标数值的气温有两种可能性:25°C和20°C(该等温线与25°C和20°C相邻),但因为南美洲的西海岸是安第斯山,海拔越高,气温越低,M地应形成低温区,因此M地外围等值线应为20°C,根据等值线的“大于大值,小于小值”规律可推知M地气温应大于15℃而小于20℃,在此温度范围内的四个选项中只有16℃符合,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7题详解】
读图,甲地气温介于25℃-30℃之间,乙地气温介于15℃-20℃之间,甲地的气温更高。结合前面分析可知,此季节为南半球夏季,甲地更靠近内陆,升温更快,乙靠近海洋,受海洋的调节作用明显,升温较慢,所以两地气温差异的主导因素是海陆位置,B正确;两地均位于拉普拉塔平原,地形差异不大,A错误;此季节两地都受夏季风影响,C错误;两地纬度相当,D错误。故选B。
【点睛】1陆南,7陆北。意思是:1月,陆地等温线向南弯曲,7月,陆地等温线向北弯曲。图中陆地等温线向南弯曲,应为1月,图示区域位于南半球,1月为当地夏季。
下图为世界部分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8. 图示时期,我国华北平原地区的盛行风向是( )
A. 东南风B. 东北风C. 西北风D. 西南风
19. 图示时期,地球上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状况,可能正确的是( )
A. AB. BC. CD. D
【答案】18. C 19. B
【解析】
【18题详解】
从图中可知亚欧大陆形成高气压中心,太平洋形成低气压中心,风从高压流向低压,受北半球地转偏向力作用向右偏转后就是实际风向,华北平原为西北风,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9题详解】
大陆形成高压,海洋形成低压,为北半球的冬季,故太阳直射点南移,气压带、风带也跟着南移,B正确。A北移,错误,C风带的风向错误,C错误;D不发生移动,错误,故选B。
【点睛】我国东部受季风影响明显,原因是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明显,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一般,北半球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20. 图a为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示意图,图b为气候资料图。读图,与图b中常年受N风带控制的气候类型可能为( )
A ①B. ②C. ③D. 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图中信息可知,位于30°~60°N之间的N风带为北半球盛行西风带,常年受盛行西风带控制的气候为北半球温带海洋性气候;北半球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冷月在1月份,气温在0℃以上,全年降水均匀,对应图b中③,C正确;①最冷月为1月,气温在0℃以下,降水集中于夏季,为温带季风气候,排除A;②最冷月气温在7月,为南半球气候,排除B;④最冷月气温在20℃以上,为热带气候,排除D。故选C。
二、综合题(共3题,40分)
21. 读全球昼夜分布图(图中斜线部分为黑夜),已知图中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是图示相邻两条经线的中点,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某日全球昼夜分布图(下图)
材料二:某日芜湖建筑物外墙太阳能电池板安装示意图(下图)
(1)若此日过后北极圈内的极昼范围增大,那么太阳直射点应在____半球,并向____移动。
(2)M地的昼长为____小时。
(3)该日与芜湖日期相同的地区占全球的比例为____。
(4)为获得较高的发电效率,该日芜湖市(30°N)某住宅小区太阳能电池板与墙面的夹角为____。
(5)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为____。
(6)M、X、Y三处,该日日出由早到晚的顺序依次为____。
【答案】(1) ①. 北 ②. 北
(2)16 (3)1/3
(4)80° (5)(20°N,120°W)
(6)MXY
【解析】
【分析】本题以全球昼夜分布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昼夜长短的计算、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素养。
【小问1详解】
结合图中信息可知,此日70°N以北出现极昼,说明太阳直射点纬度在20°N,太阳直射点应在北半球,此日过后北极圈内的极昼范围增大,说明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
【小问2详解】
结合图中信息可知,北极点到晨昏线纬度最高点(北半球的70°N)之间为极昼,则夜半球中央经线(60°E)的地方时为0时,M所在的经线为120°E,时间比60°E早4小时,所以M地此时为4时,又因为M此时位于晨线上,所以当日M地日出时间为4时,昼长时间=(12-日出时刻)×2,所以昼长为16小时。
【小问3详解】
据上题分析得知,60°E为0时,新的一天的经度范围是0时经线向东到180°经线(国际日期变更线),所以新的一天的经度范围是60°E向东到180°,对应时区范围为东4区向东到东12区,所以该日与芜湖日期相同的地区约占全球的比例为1/3。
【小问4详解】
结合图中信息可知,此日70°N以北出现极昼,说明太阳直射点纬度在20°N,该日芜湖市(30°N)体育场馆的墙面与地面垂直,太阳能电池板与建筑物外墙之间夹角等于正午太阳高度角,而此地正午太阳高度为90°-纬度差=80°。
【小问5详解】
结合图中信息可知,此时70°N以北出现极昼,说明太阳直射点纬度在20°N,0时经线为60°E,直射点此时为正午(地方时12时),故经度为120°W,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为(20°N,120°W)。
【小问6详解】
根据晨昏线与MXY三点之间的距离远近可以看出,此时M点日出,此后依次是X和Y,故M、X、Y三处,该日日出由早到晚的顺序依次为MXY。
2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太白山是我国东西走向的山脉秦岭的主峰,该山的主体由规模庞大的花岗岩体组成,地质学家称其为“太白花岗岩”。太白花岗岩在漫长的地质发展史上,几经地质构造变动,断层、节理十分发育,在各种外力的共同作用下,塑造了今日太白山奇峰林立、山势峥嵘的险、奇景色。太白山北坡极为陡峻,多深切峡谷或障谷;南坡相对平缓,河谷稍开阔,山脊多呈穹状和平梁状,除上部河段为宽“V”形谷外,在下部河段均发育为宽阔的槽形谷地,部分地区可见多级阶地。下图示意秦岭北坡陡峭的断崖及相关地理事物分布。
(1)指出图示范围的主要地貌特征。
(2)推测图示区域地貌的演变历程。
(3)简析南坡上部河段为宽“V”形谷,下部河段发育为宽阔的槽形谷地的主要原因。
【答案】(1)以山地为主;地势中间高,南北两侧低;斜谷陡峭;河流与陡崖大致呈东西走向分布。
(2)早期岩浆活动在该处地下岩层中形成了大量花岗岩;然后地壳运动形成大量断层,大量花岗岩块抬升,出露地表,形成陡崖和台地;部分岩层断裂和薄弱处在流水侵蚀作用下形成河谷;部分地势较低区域经过流水沉积形成地势较低的平原地貌
(3)上部河段的河流落差较大,侵蚀能力强,以下蚀为主,形成宽“V”形谷;与上部河段相比,下部河段及附近区域地势较平缓开阔,利于河流侧蚀及沉积,形成宽阔的槽形谷地。
【解析】
【分析】本题以太白山地理特征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地形地貌特征的描述、地貌形成过程及原因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等地理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由图可知,该地以山地主;整体地势中间高,南北两侧低;斜谷发育,且较为陡峭;该地河流与陡崖大致呈东西走向分布。
【小问2详解】
根据材料“太白山是秦岭的主峰,该山的主体由规模庞大的花岗岩体组成,地质学家称其为太白花岗岩”,由此可知该地曾经有岩浆活动在该处地下岩层中形成了大量花岗岩。根据材料“太白花岗岩在漫长的地质发展史上,几经地质构造变动,断层、节理十分发育”,由此可知该地经历了地壳运动形成大量断层,后大量断层块抬升,出露地表,形成陡崖和台地。根据材料“在各种外力的共同作用下,塑造了今日太白山奇峰林立、山势峥嵘的险、奇景色”,由此可知断层处的部分岩层薄弱处受到了流水侵蚀,由此形成河谷,部分地势较低区域经过流水沉积形成地势较低的平原地貌。
【小问3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河流上游和下游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地势落差上,因地势落差的差异从而引起流速快慢的变化,上游流速快,河流侵蚀能力强,从上游到下游,侵蚀能力逐渐减弱,堆积能力增强。因此在太白山南坡,上部河段的河流落差较大,流速较快,下蚀能力强,形成宽“V”形谷。下部河段的河流落差较小,流速较慢,以侧蚀和谷地堆积为主,形成宽阔的槽形谷地。
23.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新西兰由南北二岛组成,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库克海峡两岸陡峻,位于南岛和北岛之间,常年多风,但有一个季节风力特别强劲,称为海峡的风华。新西兰南岛地形以山地为主,面积占该岛70%,其中南阿尔卑斯山纵贯南岛中西部,这对南岛东、西岸的年降水量产生影响。南岛最高峰库克山海拔3764米,山地冰川面积较大,侵蚀地貌发育。左图为新西兰示意图,右图为新西兰南岛库克山的冰川地貌图。
(1)说明库克海峡风季的季节,并解释该季节风力强劲的原因。
(2)推测新西兰南岛年降水的空间差异,说明南岛冰川面积较大的原因。
【答案】(1)冬季。位于西风带;喇叭口状海峡,两岸陡峻,易产生狭管效应,增大风力;冬季南北温差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更强。
(2)南岛年降水量西岸大于东岸。南岛纬度较高,山地为主的地形,海拔高,常年气温偏低;受来自海洋上湿润的西风影响,年降水量大,积雪深厚,冰川面积大。
【解析】
【分析】本题以新西兰示意图与新西兰南岛库克山的冰川地貌图为背景材料,涉及影响风力的因素、影响降水的因素、冰川地貌等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小问1详解】
读图可知,库克海峡位于40°S附近,冬季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该地受西风影响;库克海峡形状为喇叭口状海峡,加之两岸地形陡峻,易产生狭管效应,增大风力;冬季南北温差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大,加大风力,所以风力大。
【小问2详解】
受来自海洋上湿润的西风影响,西侧地处中纬西风带的迎风坡,多地形雨,因此南岛降水量西岸大于东岸。南岛冰川面积较大原因如下:南岛纬度较高,常年受中纬西风影响,以山地地形为主,南岛最高峰库克山海拔3764米,海拔高,常年气温偏低;受来自海洋上湿润的西风影响,西侧地处中纬西风带的迎风坡,多地形雨,年降水量大,积雪深厚,冰川面积大。
安徽省芜湖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安徽省芜湖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安徽省芜湖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安徽省芜湖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安徽省芜湖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附答案): 这是一份安徽省芜湖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附答案),文件包含安徽省芜湖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末考试地理试题docx、安徽省芜湖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末考试地理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
安徽省江淮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安徽省江淮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本卷命题范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