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4中考二轮专题复习第15讲 说明文阅读知识讲解+练习(原卷版+解析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2024中考二轮专题复习第15讲 说明文阅读练习(原卷版).docx
    • 解析
      2024中考二轮专题复习第15讲 说明文阅读练习(解析版).docx
    • 练习
      2024中考二轮专题复习第15讲 说明文阅读知识讲解.docx
    2024中考二轮专题复习第15讲 说明文阅读知识讲解+练习(原卷版+解析版)01
    2024中考二轮专题复习第15讲 说明文阅读知识讲解+练习(原卷版+解析版)02
    2024中考二轮专题复习第15讲 说明文阅读知识讲解+练习(原卷版+解析版)03
    2024中考二轮专题复习第15讲 说明文阅读知识讲解+练习(原卷版+解析版)01
    2024中考二轮专题复习第15讲 说明文阅读知识讲解+练习(原卷版+解析版)02
    2024中考二轮专题复习第15讲 说明文阅读知识讲解+练习(原卷版+解析版)03
    2024中考二轮专题复习第15讲 说明文阅读知识讲解+练习(原卷版+解析版)01
    2024中考二轮专题复习第15讲 说明文阅读知识讲解+练习(原卷版+解析版)02
    2024中考二轮专题复习第15讲 说明文阅读知识讲解+练习(原卷版+解析版)03
    还剩1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4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4中考二轮专题复习第15讲 说明文阅读知识讲解+练习(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中考二轮专题复习第15讲 说明文阅读知识讲解+练习(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中考二轮专题复习第15讲说明文阅读练习原卷版docx、2024中考二轮专题复习第15讲说明文阅读练习解析版docx、2024中考二轮专题复习第15讲说明文阅读知识讲解docx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3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中考二轮专题复习第15讲 说明文阅读练习(原卷版)
    人类真的能实现隐身吗
    于相龙
    ①关于隐身,古今中外有许多传说,比如,中国民间故事里的遁术,西方魔法故事里的隐身斗篷。那么,所谓的隐身真的存在吗?
    ②科学家发现,超材料能帮助人们实现隐身。超材料是一种具有人工设计的结构、呈现出天然材料所不具备的超常物理性质的复合型功能材料。其带来的神奇的“四项全能”超级隐身能力,会让人质疑“我到底存在还是不存在”。
    ③当一束光通过不同介质界面时就会发生折射。如果我们能用特殊的技术,让光发生不同方向的折射,是不是就可以任意操纵光线了呢?哈利·波特的隐身斗篷,其实就是操纵光线,让光线“绕行”,不再沿着直线传播,这样就看不见站在斗篷中的人了。科学家为了制造这个隐身斗蓬,像拼积木似的,将经过特殊设计的不同的人工结构搭建在一起,得到了一种新的超材料。这种操纵光线的超材料,被称为光学超材料,穿上这种材料制作的隐身衣,别人就看不见你了。
    ④那有没有触摸不到的隐身衣呢?
    ⑤来看看初中物理讲的力是怎么传递的。我们小时候都玩过这样的小把戏,把一张纸折叠几次,它的承重能力就变强了。科学家突发灵感,用各种不同材料、不同结构和不同外形的微小物体块搭建在一起,得到了更多样化、让你触摸不到的力学超材料。
    ⑥力学超材料具有负弹性、负刚度、负可压缩性等超常力学性能。比如,我们拔河时感觉绳子就要被拉细拉断了,可是如果这根绳子是力学超材料制成的,我们越用力拉,绳子可能反而越粗。再比如,当我们使劲踹泥土地时,一般会踹出一个坑,但如果这泥土是力学超材料的,我们越用力踹,土地就可能越膨胀。力学超材料的这种超常力学性能,能够将目标物体“隐藏”起来,让我们的触摸无法感知到它的存在。
    ⑦如果我们真的隐身了,人们看不见、触摸不到,可若是我们打了个喷嚏,或是大喘气一下,肯定又会被发现。怎么让呼吸的气息也消失,让人感觉不到呢?
    ⑧想想看,当我们开口说话和呼吸时,是不是与声带有关?那就让科学家试着操纵声波吧。这种操纵声波的超材料就是声学超材料。如果用这种声学超材料制成传感器,声波会在传感器处消失,再大的声音人们也听不见。所以当你戴上用这种声学超材料做的口罩时,你呼吸、打喷嚏或大喊大叫,没人会听得见。
    ⑨有了前面三种超材料,我们已经接近完美隐身了,可我们的身体还在向空气辐射热量,如果用检测温度的红外仪器一照,还是会原形毕露。于是科学家开始研究热学隐身,让人体的温度也不存在。
    ⑩我们知道,热量是从高温向低温传递的。比如手握一块冰,手上的热量就会传导给冰,于是冰就融化了。如果手握一块冰而不让冰融化,该怎么办呢?有人说戴上厚厚的手套就可以了。是的,手套挡住了热量向外扩散。如果有这样一种热学超材料,让热流反转,使其从低温流向高温。也就是说,如果戴上这种热学超材料编织的手套握着冰,手也会变成冰,而冰并不会融化。如此一来,穿上这种热学超材料的衣服,红外仪器也是无法检测到我们存在的。
    ⑪从神话科幻到现代科技,人类对隐身技术的探索从未停止。
    (选自2023年第10期《青年文摘》,有删改)
    1.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四项全能”隐身能力是指让人看不见、摸不着、感觉不到呼吸、感受不到温度。
    B.超材料不是天然材料,而是具有人工设计的结构、具备超常物理性质的复合型材料。
    C.光的折射现象给了科学家启发,他们由此想到通过操纵光线达到隐身目的。
    D.穿上热学超材料的衣服,人体会变成冰,红外仪器无法检测到人体的存在。
    2.第⑥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3.选文多处运用设问,请列举一例简析其妙处。
    阅读下面的实用类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文创产品如何破解同质化难题
    ①文创产品指以文化为主题或基本元素,在设计、加工、营销等环节融入创新意识,兼具文化内涵与创新属性的产品。小到一张贴纸、一对耳环,大到一个电视节目、一处旅游景点,都可以被赋予特定的文化内涵,打造为文创产品。
    ②优秀的文创产品不仅可以表达文化、传承文化,更能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助力经济增长,中央广播电视台制作的文创精品《国家宝藏》节目,别出心裁地将有代表性的中国文物与电视舞台剧的艺术表现形式结合起来,讲述中国文物宝藏的前世今生。节目播出后,故宫博物院等多家国家级博物馆的参观人数大幅增加,“为一座博物馆赴一座城”成为旅游打卡的新趋势。
    ③优秀的文创产品带来了消费热潮,文创产品的同质化问题也随之出现。某地青砖灰瓦的传统建筑成为了旅游热点,不久各地就都建起了“仿古主题小镇”——满街青砖灰瓦,哪怕完全不符合当地的历史建筑形态。一个景区以本地景观为造型的文创雪糕上热搜了,其他景区便亦步亦趋,群起售卖类似的文创雪糕——造型虽然有所不同,吃到嘴里都是一样的甜腻。
    ④文创产品开发设计的周期长、成本高、难度大,而一旦出现爆款,优秀的文创产品被证明了能获取利润,又很容易被一窝蜂地复制模仿。文创产品的同质化,使其难以维系品牌溢价,只能靠简单粗暴的降价来争夺市场。越来越微薄的利润,必然会打击研发投入的积极性,导致“盲目模仿—生意惨淡”的恶性循环。
    ⑤消费者购买文创产品,是为了感受不一样的文化与创意。如果天南和海北没区别,这里和那里一个样,文创产品的意义在哪里?归根结底,文创产品靠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营利。当今人们缺的不是消费能力,而是消费欲望。如果文创产品的文化内涵和创意元素能够引发消费者的情感共鸣,多数人都愿意为之买单。否则,消费者的体验感自然大打折扣。
    ⑥想要破解文创产品同质化难题,当然离不开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增强,但文创产品的开发也是关键。“文”是核心,“创”是灵魂,一款优秀的文创产品必然二者兼备。“考古盲盒”的火爆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河南博物院提炼本地独特的文化要素,将青铜器、元宝、铜佛、铜鉴、银牌等当地最具特色的文化符号制作成了“微缩文物”,并将它们藏入土中,装入“盲盒”发行销售。消费者买到“盲盒”后,可以利用考古工具“洛阳铲”,亲手将“微缩文物”挖出,沉浸式体验考古的成就感。与众不同的创意形式,让河南博物院的“考古盲盒”迅速风靡全国。可见,从品质化、差异化、个性化等角度着力,可以打造“文”“创”并存的精品,破解文创产品的同质化难题。
    4.关于文创产品,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文创产品的文化属性可以通过产品蕴含的文化元素来体现。
    B.文创产品的创新属性体现在产品设计、加工、营销等环节。
    C.优秀的文创产品能成为精品,就在于它表达和传承了文化。
    D.优秀的文创产品能够带来经济效益,从而促进经济的增长。
    5.关于文创产品面临的同质化问题,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文创产品同质化问题表现为盲目照搬其他设计或一味追随市场热点。
    B.文创产品同质化问题源于优质文创产品的获利能力远超于其他产品。
    C.文创产品的同质化会减少文创产品研发投入的回报,影响新产品的开发。
    D.文创产品的同质化使人们的精神需求得不到满足,降低了人们的消费欲望。
    6.请从产品开发的角度,说说怎样做才能破解文创产品同质化难题。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盐湖为什么色彩斑斓?
    王建萍
    ①初夏时节,随着气温不断上升,各地盐湖宛如调色板,色彩斑斓,美不胜收。这种美丽的景观是怎么形成的呢?
    ②首先要明确,不是所有的咸水湖都能叫盐湖,盐湖一般指湖水含盐量在50克/升以上的湖泊。我国是盐湖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超过1000个大大小小的盐湖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以及新疆、内蒙古等地。
    ③那么,是什么让盐湖如此色彩斑斓呢?其实,我国98%的钾资源、超过80%的锂资源、50%的硼资源、50亿吨的镁资源都赋存在盐湖卤水中,还有巨量的石盐、芒硝、天然碱、硝酸盐等矿产资源,盐湖可以说是一个个“聚宝盆”。也正是由于不同盐湖中含有的离子组合不同,以及富含盐湖微生物,如绿藻等,我们在自然界可以看到蓝色、绿色甚至棕红色的盐湖,十分美丽。
    ④盐湖按成因可以分为陆相盐湖和海相盐湖。陆相盐湖主要形成于大陆内部,如青藏高原、内蒙古等地的盐湖;海相盐湖蒸发岩形成于相对封闭的海湾、浅水台地等。按形成时间,盐湖又可以分为现代盐湖和古代盐湖。如柴达木盆地盐湖一般形成于几十万年以来的第四纪晚期,属于年轻的现代盐湖;而四川盆地深部的杂卤石形成于2亿多年前的三叠纪,就属于比较老的古代盐湖(矿)。
    ⑤无论是海相还是陆相成因,盐湖的形成都需要三个必备条件:构造、物源和气候。值得一提的是,盐湖不一定是有湖水的“湖”。合适的构造、丰富的物源,加上持续干旱的气候,导致湖水大量蒸发浓缩,各类元素不断在盆地中富集,经过长时间演化,最终形成了高矿化度的盐湖。如果补给水源消失或减少,盐湖将进一步浓缩,甚至可能形成地表水较少或没有地表水的干盐湖,或者最终埋藏在地下而形成古代盐湖。例如柴达木盆地察尔汗盐湖就是一个巨大的干盐湖。干盐湖的主要特征是在一年内绝大部分时间是干枯的,只有潮湿季节才有暂时性的表面卤水。
    ⑥由于盐湖多发育在干旱盐渍荒漠为主的封闭型内陆高原盆地,这里干旱少雨,淡水资源短缺,植被覆盖度低,土壤盐渍化和荒漠化严重,物种稀少,盐湖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因此,必须统筹做好盐湖的保护利用工作。
    (选自《人民日报》2023年5月23日,有删改)
    7.对文中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盐湖可以说是一个个“聚宝盆”。(打比方)
    B.盐湖按成因可以分为陆相盐湖和海相盐湖。(下定义)
    C.例如柴达木盆地察尔汗盐湖就是一个巨大的干盐湖。(举例子)
    D.我国是盐湖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超过1000个大大小小的盐湖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以及新疆、内蒙古等地。(列数字)
    8.文中第②段划线句中的词语“以上”可否删去?请谈谈你的理由。
    盐湖一般指湖水含盐量在50克/升以上的湖泊。
    9.针对文末提到的“干旱少雨,淡水资源短缺,植被覆盖度低,土壤盐渍化和荒漠化严重,物种稀少”等现状,请就如何统筹做好盐湖的保护工作,提出你的建议。
    阅读说明性文章,完成各题。
    贺兰山苏峪口瓷窑址重现人间
    马思嘉
    ①2017年,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人员对贺兰山东麓古代文化遗址进行考古调查,贺兰山苏峪口生态保护区内的一处山坡上,发现大量闪着神秘光泽的细白瓷碎片,以及部分从流沙中浮现的窑炉遗迹。
    ②a据调查,瓷窑遗址占地面积约4万平方米,有13处窑炉。2021年7月至2022年10月,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复旦大学围绕1号和2号窑炉进行正式发掘,发掘面积1000平方米,揭开了包括两座窑炉在内的完整作坊遗迹,出土大量精细白瓷产品和各类窑具,并在窑场周围发现开采瓷土、石英、煤、石灰等制瓷原料与燃料的矿坑。
    ③专家介绍,两座残高逾两米的马蹄形半倒焰馒头窑历经千年风雨,保存完好的风道、火膛、窑室、烟囱等遗迹揭示了当时高超的窑炉建制。b作坊遗迹还包括瓷土粉碎、贮存、拉坯、上釉、晾坯等痕迹,反映了较为完整的制瓷工艺流程。
    ④今年2月15日,c国家文物局将这一考古新发现作为2023年“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发布。2月22日,宁夏贺兰山苏峪口瓷窑址入选“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2022年中国考古新发现”。据考古专家推断,这一窑址始建于西夏早期,是目前国内发现的最早的西夏瓷窑址。
    ⑤d苏峪口瓷窑址项目负责人、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馆员朱存世说,窑址废弃后就被山上流沙掩埋,后期人类破坏极小,因此是全国瓷窑址作坊遗迹保存最好的窑场之一。
    (选自《半月谈》2023年第8期,有改动)
    10.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
    A.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人员发掘苏峪口瓷窑完整作坊遗迹的时间是2017年。
    B.现已发掘的两座马蹄形半倒焰馒头窑高两米,虽历经千年风雨,依然保存完好。
    C.考古专家认为,贺兰山苏峪口瓷窑址建于西夏早期,是国内最早的西夏瓷窑址。
    D.瓷窑址保存完好的主要原因是废弃后就被山上的流沙掩埋,后期人类破坏极小。
    11.下列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理解与分析,恰当的一项是( )
    A.a处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准确具体地说明了瓷窑遗迹的占地面积和窑炉数量。
    B.b处加点的词语没有先后顺序之分,可以随意调换,调换后并不影响表达效果。
    C.c处“这一考古新发现”具体指代的内容是“发现贺兰山东麓古代文化遗址”。
    D.d处画线句子可以删除,删除后语意没有变化,语言更加简明,表达更加准确。
    12.阅读说明性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古剑不锈之谜
    江伟
    ①1965年,我国考古工作者在湖北江陵发掘楚墓时,发现两把寒光闪闪的宝剑,其中有一把剑就是著名的“越王勾践剑”,剑身上黑色菱形格子花纹仍清晰可见。a为什么已埋在地下2000多年的宝剑出土时竟没有一丝锈痕?
    ②1974年,三把剑身乌亮、寒光逼人的宝剑在陕西临潼秦始皇陵陶俑坑中出土。同样,这几把剑也是在五六米深的湖湿土壤中埋了2000多年,出土时不但毫无锈迹,b而且能一下子划破十多张纸,其锋利程度让人咋舌不已。
    ③c古剑不锈成为人们急于探索的神秘现象。为了不损坏这些宝贵的文物,有关部门采用了多种现代仪器对宝剑的表层化学成分进行检测。
    ④检测分析结果表明,这些宝剑的金属成分是铜与锡的合金,即商朝时就发明的青铜,正是锡这种抗锈金属使宝剑历经2000多年都不生锈。另外一个主要原因是这些宝剑在当年被打造的时候对其表面都进行了防锈处理。
    ⑤1974年出土的三把剑的表面处理技术,则更为先进,古人用氧化能力非常强的铬盐酸对剑进行氧化处理,于是剑的表层金属氧化物就紧紧地覆盖在剑的表面,d这层仅厚0.01毫米的金属氧化物性质却非常稳定,因而剑也就不会被锈蚀了。
    ⑥这种精细的铬盐钝化加工处理技术,国外应用时间是20世纪30年代以后,比我们的祖先晚2000多年,可见我国古代科技的先进程度。古剑不锈之谜就此被揭开。
    (选自《点亮一生的科学美文》,有改动)
    (1)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
    A.出土的三把古剑毫无锈迹,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它们都埋在干燥的土壤中。
    B.为了检测古剑的表层化学成分,有关部门从剑身上截取了样本进行详细分析。
    C.古剑由铜、锡合金打造,其中铜的使用是其历经2000多年不生锈的主要原因。
    D.我国在古剑表面使用的这种精细的铬盐钝化加工处理技术,领先国外2000多年。
    (2)下列对文中画横线部分加点字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a处“竟”字删去之后不会改变句意,并没有影响语言的表达效果。
    B.b处“十多张”,运用列数字的方法充分地说明了古剑的锋利程度。
    C.c处“急于”二字生动地表达出了人们对破解古剑不锈之谜的渴望。
    D.d处“仅”字突出古剑表层金属氧化物的薄和古人铸剑技术的先进。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缓解气候变化需要碳中和技术
    明廷臻 熊寒冰
    ①4月11日在海南省海口举办的第三届消博会上,绿色可持续理念,低碳可降解的产品,成为各类消费精品生产企业的共同追求。
    ②近年来,极端气候事件频发引起人们高度关注。全球气候系统变化的原因可分为自然因子和人为因子两大类,前者包括太阳活动变化,气候系统内部变率等,后者包括人类使用化石燃料以及毁林引起的大气温室气体浓度增加、大气中气溶胶浓度变化等。
    ③全球系统中的碳库主要有4个,分别为大气碳库,海洋碳库、陆地生态系统碳库和岩石图碳库。大气碳库是4个碳库中最小的,约700Gt(1Gt=10亿吨),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最先引起关注。
    ④工业革命以来,各国大量开采和使用岩石圈中以石油,煤、天然气等形式存在的化石燃料,最终产生大量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停留在大气圈中。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可以吸收地面向上的长波辐射,导致全球温度升高,形成温室效应。温室效应会造成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气候带北移等生态问题,也会导致森林火灾,干旱、龙卷风等气候异常。
    ⑤在国家政策号召下,各行各业实施减碳策略。目前减少温室气体的手段主要分为源头控制,过程控制和末端控制。
    ⑥源头控制是指开发新能源以摆脱对化石能源的依赖,主要包括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核能等,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核电集团全年发电量为1826.3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61%,创历史新高。其中采用核能形式的发电量为1731.2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71%;非核清洁能源的发电量为95.1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8.69%。
    ⑦过程控制是指在温室气体排放源处设置相应技术来减排。在火力发电厂,可以利用碳捕获与封存技术来实施对二氧化碳的捕集,并封存地下或海底,使大气中的碳重新回归岩石图,主要采用电化学捕获、液体吸收法和物理吸附法等。世界上最大的碳捕获与封存技术工厂位于冰岛,每年可储存4000吨二氧化碳,相当于把790辆汽车的年碳排放量封入地下。目前,碳捕获与封存技术的成本和一些技术难关依旧限制了其规模化发展。
    ⑧源头控制和过程控制均是在减少向大气中直接排放二氧化碳,但无法处理那些分散的碳排放源和当前大气中现有的二氧化碳,因此需要一些末端技术来实现深层次的脱碳,常见的末端技术是生物质能的碳捕集与封存。该技术被认为是可行性最高的负碳技术,通过农作物或植物的生长来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但是利用该技术需要大量的土地,这可能会引起粮食,淡水危机。还有一些其他技术,包括陆地增强风化,海洋碱化,均是提升生态系统能力来去除火气中的碳。直接空气捕获与封存技术,是指通过大型风扇提供稳定的大气流动,并结合化学工艺直接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行捕获。该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土地和水源的负担,但捕获一吨二氧化碳的成本约为600美元,成本是阻碍其发展的重要原因。
    ⑨根据联合国环境署声明,去除大气中温室潜能值更高的甲烷,是在短时间内解决气候变化的另一有效途径。国外学者布伦奈斯将经过铜处理的沸石颗粒加热至310℃,可以百分百去除大气甲烷,这为未来使用热催化技术来对抗气候变化提供了基础。光催化技术是利用在紫外光的激发下,光催化剂内形成电子——空穴对,产生具有较强的还原性羧基活性基团,氧化大气甲烷。目前出现了一种太阳能热气流发电系统与光催化相结合的新系统,可实现超稀薄大气甲烷的大规模、零能耗捕集与高效降解,被最新出版的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年度报告认为是新兴负排放技术。
    (选自2023年4月25日科普时报),有删改)
    13.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太阳活动变化和人类使用化石燃料都能引起全球气候系统变化。
    B.大气中的温室气体会产生各种生态问题和气候异常。
    C.减少温室气体的主要手段目前均受到一定条件的限制。
    D.热催化和光催化技术可以百分百去除大气中的甲烷,是目前解决气候变化的有效途径。
    14.根据⑥━⑨段,概述减少温室气体的技术。
    15.简析第⑥段画线句的说明方法及作用。
    其中采用核能形式的发电量为1731.2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71%;非核清洁能源的发电量为95.1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8.69%。
    16.简析第⑧段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但是利用该技术需要大量的土地,这可能会引起粮食,淡水危机。
    17.为响应国家号召,我们在减碳减排活动中可以做什么?
    梦天实验舱,筑梦“太空之家”
    ①2022年10月31日,长征五号B遥四运载火箭托举梦天实验舱升空。梦天实验舱全长17.88米,直径4.2米,由工作舱、载荷舱、货物气闸舱和资源舱组成,可为航天员提供超过32立方米的工作与活动空间。
    ②作为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的关键一环和太空实验室的重要组成部分,梦天实验舱相对此前升空的问天实验舱,具备了许多新特点,增加了新本领,能担负起筑梦“太空之家”的新任务。
    ③梦天实验舱结构更加浑圆流畅。问天实验舱采用“外方内圆”的视觉效果,圆柱形气闸舱外有个方形外壳——舱外暴露实验平台;而梦天实验舱的相同位置则采用“舱中舱”设计,气闸舱“藏”在载荷舱里,主要作为货物进出舱的专用通道,这让梦天实验舱体型看起来更加浑圆。
    ④梦天实验舱在功能上更“专注”。问天实验舱配置了可供航天员生活的睡眠区、卫生区;而梦天实验舱则纯粹是航天员工作的地方。“T”字基本构型在轨组装完成后、梦天实验舱与其他两舱(天和舱、问天舱)实现控制、能源、信息、环境等功能的并网管理、共同支持空间站开展更大规模的空间研究实验和新技术试验。
    ⑤梦天实验舱货物运输更安全快捷。梦天实验舱配置了货物气闸舱,并安装了载荷转移机构。专家介绍,此前空间站舱内外货物的转移和安装,主要通过航天员“出舱带货”的方式、戴荷受到一定限制,航天员安全也面临考验。通过货物气闸舱和载荷转移机构,可以稳定将货物在舱内舱外转移、为航天员“减负”,为空间站后续开展各类舱外科学实验提供强大支持。
    ⑥作为三舱中支持载荷能力最强的舱段,梦天实验舱被誉为空间实验的“梦工场”。问天实验舱目前装载了8个实验框,主要面向空间生命科学研究;而梦天实验舱内配置有13个标准载荷机柜工位,主要面向微重力科学研究,目前科学家已经安排了约40项科学实验项目,并将根据实验规划持续开展在轨实验。
    ⑦除了组建太空实验室之外,梦天实验舱还有很多新本领。例如,梦天实验舱配置有微小卫星在轨释放机构,具备微小飞行器在轨释放的能力。航天员只需在舱内把立方星或微卫星填装到释放机构内,释放机构即可搭乘载荷转移机构将小卫星运送至舱外。出舱后,机械臂抓取释放机构运动到指定方向,像弹弓一样把小卫星弹射出去。这项新技术能满足百公斤级微小飞行器或多个规格立方星的在轨释放需求,让微卫星和立方星低成本进入太空,进一步增强空间站的综合应用效益。
    ⑧2022年11月3日,空间站梦天实验舱顺利完成转位,这标志着中国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在轨组装完成,向着建成空间站的目标迈出了关键一步。载人航天工程30年的深厚积累,特别是新时代这10年的创新跨越,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中国航天所创造的空间站建设成就,不愧是建设航天强国、科技强国的重要标志。
    (选自《大众科学》,有改动)
    18.文章主要介绍了梦天实验舱结构更浑圆流畅、功能更单纯、 、 等新特点。
    19.第⑦段主要运用了 和 说明方法,说明“梦天实验舱还有很多新本领”。
    20.结合具体语境,分析下面加点词的作用。
    梦天实验舱内配置有13个标准载荷机柜工位,主要面向微重力科学研究……
    21.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文章第⑧段,探究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发展特点。
    链接材料:
    2003年到2012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用近10年时间,先后执行神舟五号、六号,七号、九号4次载人飞行,以及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任务,一举跨越发达国家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从2021年4月天和核心舱发射到2022年12月4日神舟十四号通回,中国载人航天共在20个月内,密集实施8项关键技术,如期建成空间站,创造了世界航天史上空间站组装建造最快纪录,跑出了中国航天的“加速度”。
    (节选自《人民日报》)
    物候的南北差异
    竺可桢
    ①物候南方与北方不同。我国疆域辽阔,在唐、宋时代,南北纬度亦相差30余度,物候的差异自然很分明。往来于黄河、长江流域的诗人已可辨别这点差异,至于放逐到南岭以南的柳宗元、苏轼,他们的诗中更反映出岭南物候不但和中原有量的不同,而且有质的不同了。
    ②秦岭在地理上是黄河、长江流域的分水岭,在气候上是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许多亚热带植物如竹子、茶叶、杉木、柑橘等等只能在秦岭以南生长,间有例外,只限于一些受到适当地形的庇护而有良好小气候的地方。白居易于唐元和十年(815)从长安初到江西,作有《浔阳三题》诗并有序云:“庐山多桂树,湓浦多修竹,东林寺有白莲花,皆植物之贞劲秀异者……夫物以多为贱,故南方人不贵重之……予惜其不生于北土也,因赋三题以唁(怜悯、安慰)之。”其中《湓浦竹》诗云:“浔阳十月天,天气仍温燠(热),有霜不杀草,有风不落木……吾闻汾晋间,竹少重如玉。”白居易是北方人,他看到南方竹如此普遍,便不免感到惊异。
    ③苏轼生长在四川眉山,是南方人,看惯竹子的,而且热爱竹子。青年时代进士及第后不久,于宋嘉祐七年(1062)到京北路(今陕西省)凤翔为通判,曾在宝鸡去四川路上咏《石鼻城》,诗中有“……渐入西南风景变,道边修竹水潺潺”句。竹子确是南北物候不同很好的一个标志。
    ④秦岭是我国亚热带的北界,南岭则可说是我国亚热带的南界,南岭以南便可称为热带了。热带的特征是:“四时皆是夏,一雨便成秋。”换言之,在热带里,干季和雨季的分别比冬季和夏季的分别更为突出。而五岭以南即有此种景象,可于唐、宋诗人的吟咏中得之。柳宗元的《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诗:“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意思就是二月里正应该是中原(以河南为中心的北方部分地区)桃李争春的时候,但在柳州最普遍的常绿乔木榕树却于此时落叶最多,使人迷惑这是春天还是秋天?苏轼在惠州时,有《食荔枝二首》记惠州的物候:“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又在《江月五首》诗的引言里说:“岭南气候不常,吾尝云:菊花开时乃重阳,凉天佳月即中秋,不领以日月为断(判断标准)也。”温带植物如菊花、桂花在广州终年可开;但是即使在热带,原处地方植物的开花结果,仍然是有节奏的。苏轼在儋耳有诗云:“记取城南上巳日,木棉花落刺桐开。”相传阴历三月三日为上巳节。如今海南岛儋耳地方的物候未见记录,可能还是如此。1962年春分前一周,广州越秀山下的桃花早已凋谢,而柳叶尚未抽青,在韶关、郴州一带,却正值桃红柳绿之时。可知五岭以南若干物候,是和长江流域先后相差的。
    ⑤还有一个重要的物候,即梅雨的时期,在我国各地也先后不一。这在唐、宋诗人的吟咏中,早已有记载。柳宗元诗:“梅熟迎时雨,苍茫值小春。”柳州梅雨在小春,即农历三月。杜甫《梅雨》诗:“南京犀浦道,四月熟黄梅。”即成都(唐时曾作为“南京”)梅雨是在农历四月。苏轼《舶棹风》诗:“三时已断黄梅雨,万里初来舶棹风。”苏轼作此诗时在浙江湖州一带,三时是夏至节后的15天,即江浙一带梅雨是在农历5月。现在我们知道,我国梅雨在春夏之交,确从南方渐渐地推进到长江流域。
    ⑥前面讲过,我国的物候南方与北方不同。从世界范围来说,也一定是这样。霍普金斯的物候定律,只谈到物候的纬度差异、经度差异和高度差异,如果以物候的南北差异而论,须有商榷之处,所以我们不能机械地应用霍普金斯定律。以欧洲为例,据英国气象学会的长期观测,从最北苏格兰的阿贝丁到南英格兰的布里斯特耳,南北相距640公里,即6个纬度弱,11种花卉的开花期,南北迟早平均相差21天,即每一纬度相差3.7天。而且各种物候并不一致,如7月开花的桔梗,南北相差10天;而10月开花的常春藤,则相差至28天。由此可知南北花期,不但因地而异,而且因时季、月份而异。
    ⑦我国地处世界最大陆地亚洲的东部,大陆性气候极显著,冬冷夏热,气候变迁剧烈。在冬季,南北温度相差悬珠;但到夏季,则又相差无几。北京、南京纬度相差7度强,在三四月间,桃李始花,先后相差19天;但到四五月间,柳絮飞、洋槐盛花时,南北物候相差只有9天或10天,3月,南京平均温度尚比北京高3.6摄氏度,到4月则两地平均温度只差0.7摄氏度,5月则两地温度几乎相等。在长江、黄河大平原上,物候差异尚且不能简单地按纬度计算出来,加之我国地形复杂,丘陵、山地多于平原,更使物候差异各处不同,差异自必更为复杂。
    22.本文为事理性说明文,逻辑严密。阅读文章,将行文思路补充完整。
    23.文章第一段说:“他们的诗中更反映出岭南物候不但和中原有量的不同,而且有质的不同了。”请结合第④段分析其“质的不同”的具体表现。
    24.大量引用古诗文是本文主要说明方法之一,请分析作者用意所在。
    25.简要分析第⑦段的语言特点。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下面小题。
    宇航员病了怎么办
    ①在各种科幻电影中,观众难得看到宇航员生病的场景。假如宇航员真的在太空中出现头疼脑热等不适,离他们最近的急诊室是在十万八千里外的地球上,他们该如何是好呢?
    ②现在的做法是,宇航员会在飞船里准备一个药箱,里面放上一些常用药物,比如退烧药、消炎药、止晕药等。当感觉身体不适时,宇航员会向地面的医生报告,医生会及时发出指令,告诉他该怎么吃药。
    ③但是在不久的将来,一种由纳米碳构成的生物胶囊也许可以帮助他们。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正在加紧研发一种生物胶囊,将其植入人体皮下后,它能在宇航员毫无察觉时迅速自动诊断其身体中的异常状况,并进行相应治疗,就好像一个随身相伴的医生。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在几年内,国际空间站的宇航员就可以使用这种生物胶囊。
    ④生物胶囊的成本并不高,制造工艺也不复杂。只要先将纳米碳放入胶囊模具,再填入人工细胞,最后用纳米碳或是蛋白质胶水将其黏合,一颗生物胶囊就制造成功了。
    ⑤生物胶囊的研究者洛夫特斯博士表示,在进入太空前,宇航员只要进行一项微创手术,在大腿表皮下植入几颗生物胶囊,宇航员就拥有了对抗绝大部分疾病的能力。这种手术非常简单,只需要使用普通的麻药。
    ⑥太空中有无数能够威胁人体健康的因素,最主要的就是高强度的辐射,它会摧毁宇航员的骨髓细胞并破坏其免疫系统。生物胶囊中填充的细胞可以察觉到辐射强度的上升,并自动释放药物,保护人体。胶囊内装有一种“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不仅可以帮助宇航员抵抗辐射,还可以帮助他们对抗其他常见太空疾病,比如感染、发烧、器官衰竭和失眠等。目前,研究人员正在有针对性的研发相应的抵抗因子。
    ⑦生物胶囊中细胞的纳米外壳有一定的空隙,可以允许药物通过,但能保证人工细胞一直留在胶囊中。生物胶囊不是一次性用品,胶囊中的细胞可以通过自身新陈代谢维持活力,这些细胞的寿命从几个月到几年不等,因此每个胶囊都可以连续使用数年之久。生物胶囊本身也没有“保质期”,它的纳米碳结构是惰性的,非常稳定且具有弹性,至今没有发现人体中有可以分解该生物胶囊的酶。生物胶囊不会造成人体的排异反应,当宇航员返回地球时,再由医生取出。
    (选自《科学大众》)
    26.选文从科幻电影谈起的好处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
    A.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B.引出本文说明的话题。
    C.引起人们对“宇航员生病了怎么办”的思考。
    D.意在说明幻想是科学研究的前提,科幻终将成为现实。
    27.下列关于生物胶囊的优势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成本不高,制造工艺不复杂。
    B.使用简单,自动释放药物,保护人体。
    C.其本身没有“保质期”,可以连续使用数年之久。
    D.不会造成人体的失重反应。
    28.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在说明生物胶囊时,先总体说明,再具体说明几个方面:制造、使用、效果、寿命,最后说明其取出简单,因而是按照时间顺序进行说明的。
    B.文中第⑦段加点词“至今”从时间角度限制了“没有发现人体中有可以分解该生物胶囊的酶”,表明人体究竟有无“可以分解该生物胶囊的酶”还不能最终定论,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
    C.第③段运用了作比较、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说明了生物胶囊能在宇航员毫无察觉时迅速自动诊断其身体中的异常状况,并进行相应治疗。
    D.生物胶囊的制造工艺是先将纳米碳放入胶囊模具,然后用纳米碳或是蛋白质胶水将其黏合,再填入人工细胞。
    29.“数字人”技术拓展文艺新业态
    翁冬冬
    ①在大学实验室里,一位“京剧大师”正在进行一场特殊的表演。这不是真人,而是一个由3D影视级计算机动画技术、人工智能多模态交互技术以及3D引擎实时渲染技术打造出来的“数字梅兰芳”。近几年来,“数字人”技术在文化艺术领域陆续投入应用,正在打开一片艺术新天地。
    ②“数字人”是指以人形外貌呈现并与人交互的,集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视觉、智能语音、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于一体的计算机应用,能够帮助提高内容制作效率、丰富用户体验。“数字人”技术不仅可以模拟真实人类的形象和行为,还可以创造出有个性的虚拟角色,为各种应用场景提供更加自然的互动和沉浸体验。
    ③近年来,“数字人”技术迎来新的飞跃,“数字人”能够自动生成和优化外观、表情、语音、动作等,大大降低了制作成本和创作难度。例如,使用专用软件开发工具包,创作者能够在几分钟内创建出高质量的“数字人”。此外,利用人工智能、云计算、5G、虚拟现实等技术,“数字人”技术可以实现更高效的传输和交互。
    ④“数字人”技术提供了新的表现形式、创作手段和传播途径,正在文化艺术领域产生深刻影响。以“数字梅兰芳”为例,团队采用真实人物雕刻结合激光扫描的方式,得到了人物数字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3D数据与4D数据结合的方式完成动态表情的构建与迁移,使“数字人”表情更加自然。为使“数字人”的肌肤更加逼真,团队采用了光度测量方法计算获取高精度的人脸皮肤纹理数据。此外,团队还使用支持物理解算的毛发系统,实现了高精度的细节重现,使得“数字人”在视觉上更加真实。“数字梅兰芳”的研制过程中遇到许多困难和挑战,团队成员不断尝试新的方法,边探索边总结,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技术路线,最终克服了一个个技术难关,成功实现预定目标。
    ⑤除了数字技术的探索和研发,“数字梅兰芳”的制作过程本身也是一个深入了解京剧文化、感受古老艺术魅力的过程。创作团队学习京剧的动作、念白、服饰等方面知识,研究梅兰芳生平、轶事和典故,探究京剧艺术的艺术语言、美学特征和内涵精髓,并将这些理解融入“数字人”的制作,让人物更加符合京剧艺术的表现形式和审美要求。“数字梅兰芳”的成功制作为数字艺术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技术基础,将来,“数字人”不仅可以在博物馆里为观众提供细致生动的讲解,还可以像真人演员一般演绎动人的戏剧影视作品,为舞台和银幕带来更多新的可能。
    ⑥未来,“数字梅兰芳”将不断进行模型实时化升级并在多个场景应用落地,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可实时交互的“京剧数字人”。这一项目不仅为“数字人”技术提供了新的应用范例,也为京剧艺术的传承创新提供了新途径。艺术家们可以轻松地与其他领域专家展开合作,共同探讨和实践新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丰富艺术内涵。同时,观众可以与虚拟角色充分互动,参与艺术作品创作过程,更好地沉浸于作品营造的情境中,提升审美体验。“数字人”正在走进我们的日常生活,成为连接数字世界和现实世界的载体,为我们的文化生活带来全新内容形式和广阔想象空间。
    (选自人民日报2023年5月2日 副刊 第8版)
    (1)请指出第①段运用的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2)第③段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
    “数字人”能够自动生成和优化外观、表情、语音、动作等,大大降低了制作成本和创作难度。
    (3)根据提示,完成下列表格。
    (4)“白龙马,蹄儿朝西,驮着唐三藏小跑三徒弟……”西游故事家喻户晓。请你从师徒四人中任选其一,利用“数字人”技术进行创设,谈谈创设理由。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ChatGPT会影响到人类社会吗
    ①面向普通受众的最新人工智能(AI)交互产品ChatGPT,近来备受关注。
    ②ChatGPT是人工智能研究公司OpenAI研发的最新聊天机器人模型。现实生活中,各种应用软件里的机器人客服,以及苹果手机的Sin,国产智能音箱里的小度、小爱、天猫精灵等,广义上都是与ChatGPT类似的人工智能产品。它们能够通过理解人类语言与互动者进行对话,还能根据聊天上下文进行互动等。只不过,ChatGPT学习能力最强,“智慧”等级最高,能够回答人类提出的各种远超以往难度的复杂问题,致使其爆火全球。
    ③ChatGPT在和全球网友互动中,有着各种今人吃惊的成绩。参加了美国高校的入学资格考试,成绩为中等学生水平;用《坎特伯雷故事集》风格改写了90年代热门歌曲《Baby Gt Back》;用《老友记》主角口吻创作了剧本对白;构思了简短的侦探小说;简要阐释了经济学理论;给出了消除经济不平等的六点计划……ChatGPT甚至能够按照预设的道德准则,从“人类反馈中强化学习”,以此识别恶意信息并拒绝给出有效回答。
    ④在某种意义上,ChatGPT越来越像一个“真实的人”。理论上,只要算力足够强大,ChatGPT与人类的互动越多,它就将“成长”越快。虽然大型语言模型无法像人类一样思考,但基于模型算法得出的答案,在传播理论的助推下,越来越具有迷惑性,也越来越真实。这意味着ChatGPT能够形成具备一定逻辑的“思考”结果,而基于这一能力,已经有很多人开始通过ChatGPT取巧逃避本应需要人类大脑思考而进行的工作。
    ⑤巴黎政治大学已宣布,禁止使用ChalGPT等一切基于AI的工具,旨在防止学术欺诈和剽窃:外国专家表示ChaGPT将增加虚假信息风险;斯坦福团队推出DeteciGPT,阻止学生用AI写作业。ChatGPT面世仅2个月,就已经影响到了人类社会。人们在畅想高科技的未来社会的同时,实际很难想象出下一代的人工智能交互产品能够发展并影响人类到何种地步。
    ⑥让人工智能不断进化演变,最终能够像人类一样思考,本是这一科研领域的终极目标。只要时间足够长,人工智能必然能够发展具备科幻电影里所描绘的能力。但正如科幻电影里的人工智能总会超出人类拉制一样,当前基于大数据学习和给定模型下的人工智能始终存在着近乎无解的“黑箱”弊端——人们无法理解算法背后的各种逻辑,以及在这些逻辑下运行程序将会对人造成的影响。
    ⑦故而,虽然ChatGPT的出现并不令人意外,但还是让人类社会有点措手不及。可以预见的是,“真实的人”群体只会在未来社会中越来越多地出现,充当各种各样的角色。也因此,每每有更为先进的人工智能产品面世,人们都会想要从伦理、法律等多重角度审视。宏观层面对人工智能发展进行必要约束,已经在人类社会取得共识。这正说明,能够始终保持独立冷静思考的人类,最终将会把控住人工智能乃至科技发展的方向。基于这份清醒,人工智能的不断迭代发展就有望保持平衡,算法“黑箱”也最终有望破解。
    (选自光明网,有删改】
    30.阅读文章第②自然段,简要概括什么是ChatGPT?
    31.第③自然段主要采用了哪种说明方法?请说说其作用。
    32.结合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谨。
    ChatGPT面世仅2个月,就已经影响到了人类社会。
    33.人工智能已经取得了惊人的成绩,但始终存在着近乎无解的“黑箱”,弊端,那么我们该采取哪些有效举措?
    方式方法
    技术难题
    呈现效果
    3D数据与4D数据结合
    动态表情的构建与迁移

    光度测量方法计算

    “数字人”的肌肤更加逼真

    高精度的细节重现
    “数字人”在视觉上更真实
    相关试卷

    2024中考二轮专题复习第16讲 名著阅读知识讲解+练习(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中考二轮专题复习第16讲 名著阅读知识讲解+练习(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中考二轮专题复习第16讲名著阅读练习原卷版docx、2024中考二轮专题复习第16讲名著阅读练习解析版docx、2024中考二轮专题复习第16讲名著阅读知识讲解docx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中考二轮专题复习第14讲 议论文阅读知识讲解+练习(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中考二轮专题复习第14讲 议论文阅读知识讲解+练习(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中考二轮专题复习第14讲议论文阅读练习原卷版docx、2024中考二轮专题复习第14讲议论文阅读练习解析版docx、2024中考二轮专题复习第14讲议论文阅读知识讲解docx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0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中考二轮专题复习第13讲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知识讲解+练习(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中考二轮专题复习第13讲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知识讲解+练习(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中考二轮专题复习第13讲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练习原卷版docx、2024中考二轮专题复习第13讲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练习解析版docx、2024中考二轮专题复习第13讲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知识讲解docx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2024中考二轮专题复习第15讲 说明文阅读知识讲解+练习(原卷版+解析版)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