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知识综合期中专项练习试题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展开1.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各题。
A作这本《经典常谈》的目的,就是用以作为国学经典的指路灯,凭借这本书引发读者对经典的兴趣,并增加一些国学经典的基础。过于华丽的辞藻和粗bǐ的语言同样容易使人心生反感,而这本书的语言结合当时的白话文水平,在现在看来则显得朴实而又俏皮。翻开书随便截取一段:“诗的源头是歌谣。上古时候,没有文字,只有唱的歌谣,没有写的诗。一个人高兴的时候或悲哀的时候,常愿意将自己的心情诉说出来,给别人或自己听。日常的言语不够劲儿,便用歌唱,一唱三叹得叫别人回肠dàng气。”语言让人很是下饭。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凭借( ) 辞藻( ) 粗bǐ( ) 回肠dàng气( )
(2)下列短语的结构类型与“国学经典”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华丽的辞藻B.白话文水平C.显得朴实D.诗的源头
(3)把划线句改成反问句。
(4)选段中A名字叫 ,他所作的《经典常谈》各篇的排列按照传统的 、史、 、集的顺序;并照传统的意见将“ ”书放在最前头。
2.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各题。
【甲】东汉和帝时,有个许慎,作了一部《 》。这是一部划时代的字书。经典和别的字书里的字,他都sōu罗在他的书里,所以有九千字。这部书意在帮助人通读古书,并非只供通俗之用,和秦代及西汉的字书是大不相同的。 它保存了小篆和一些晚周文字,让后人可以溯源沿流;现在我们要认识商、周文字,探寻汉以来字体演变的轨迹,都得凭这部书。
【乙】造字和用字有六个条例,称为“六书”。一是“象形”,象物形的大 gài,如“日”“月”等字。二是“指事”,用抽象的符号,指示那无形的事类,如“刃”字,在刀形上加一点,指示刃之所在。三是“会意”,会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为一个字,这一个字的意义是那几个字的意义积成的,如“止”“戈”为“武”,“人”“言”为“信”等。 四是“形声”,也是两个字合成一个字,但一个字是形,一个字是声,如“江”“河”两字,“氵”(水)是形,“工”“可”是声。 五是“转注”,两个字或两个以上的字,意义全部相同或一部分相同,可以互相解释,如“考”“老”等字。 六是“假借”,语言里有许多有音无形的字,借了别的同音的字,当做那个意义用,如“令”,本义是“发号”,借为县令的“令”。
(节选自《经典常谈》,有删改)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sōu( )罗 小篆( ) 溯( )源 大gài( )
(2)《经典常谈》一书的作者是 。【甲】文“段中横线上的作品名称是《 》。请再列举两部《经典常谈》所介绍的经典名称:《 》和《 》。
(3)结合【乙】文段及下图,判断“众”字属于哪种造字法,并简要分析。
3.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各题。
【文段一】
他就按着借用的办法,根据他教授学生的需要,断章取义地来解释那些诗篇。后来解释《诗经》的儒生都跟着他的脚步走。
【文段二】
是大毛公创shǐ《诗经》的注解,传给小毛公,在小毛公手里完成的。郑玄是东汉人,他是专给《毛传》作《笺》的,有时也采取别家的解说;不过别家的解说在原则上也还和毛氏一鼻孔出气……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教( )授 儒( )生 创shǐ( )
(2)以上两个选段出自朱自清的 ,这是他为中学生撰写的一部介绍我国 的著作。【文段一】中的“他”是 (填人名);毛氏给《诗经》做的注解书是 。
(3)阅读上面的选段,结合名著内容,说说为什么说“别家的解说在原则上还和毛氏一鼻孔出气”?
4.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各题。
到了孔子时代,赋诗的事已经不行了,孔子却采取了断章取义的办法,用诗来讨论做学问做人的道理。“如切如cuō,如琢如磨”,本来说的是治玉,将玉比人。他却用来教训学生做学问的工夫。“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本来说的是美人,所谓天生丽质。他却拉出末句来比方作画,说先有白底子,才会有画,是一步步进展的;作画还是比方,他说的是文化,人先是朴野的,后来才进展了文化——文化必须修养而得,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他如此解诗,所以说“思无邪”一句话可以包括“诗三百”的道理;又说诗可以鼓舞人,联合人,增加阅历,发xiè牢骚,事父事君的道理都在里面。孔子以后,“诗三百”成为儒家的六经之一,《庄子》和《荀子》里都说到“诗言志”,那个“志”便指教化而言。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赋( )诗 如切如cuō( ) 巧笑倩( )兮 发xiè( )
(2)下列短语的结构类型与“事父事君”相同的一项是( )
A.风和日丽B.占领阵地C.碧波荡漾D.伟大祖国
(3)孔子时代,《诗经》有什么作用?请结合选文加以概括。
(4)有人建议阅读《经典常谈》时,可以选择《〈诗经〉第四》《辞赋第十一》《诗第十二》进行组合阅读,这样能够完整了解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过程及其成果。你是否同意这一建议?结合名著阅读方法,说说你的看法。
5.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下列题目。
1980年,曾经有报道说,在一个6500万年前形成的沉积物薄层中,发现了稀有金属铱,它的含量异常丰富。一些人认为,这可能是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撞击地球的结果。这种撞击也许深入了地壳内部,引起火山①pēn_______发,造成大火和潮②xī_______大浪,许多尘埃进入了平流层中,结果造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阳光无法抵达地球表面。这也许是导致包括所有恐龙在内的许多地球生物灭绝的原因。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pēn 发 ②潮xī
(2)给语段中加点字“薄”选择正确的读音。( )
A.bóB.bá
6.阅读语段,按照要求完成下面题目。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1)“风雪载途”中“载”的读音是 。
(2)“销声匿迹”一词,在语段中的含义是 。
(3)语段中画线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甲]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xiā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乙]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丙]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丁]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①古代许多流传下来的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燕子来、桃花开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7.对下面字音、字形和词义的相关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xiā声匿迹”在文中的意思是“不再公开讲话,不再公开露面”,xiā写作“消”。“草长莺飞”的“长”的意思是“生长”,读“zhǎng”。
B.“xiā声匿迹”在文中的意思是“无声无息、无影无踪”,xiā写作“消”。“草长莺飞”的“长”的意思是“两端之间的距离大”,读“cháng”。
C.“xiā声匿迹”在文中的意思是“无声无息、无影无踪”,xiā写作“销”。“草长莺飞”的“长”的意思是“生长”,读“zhǎng”。
D.“xiā声匿迹”在文中的意思是“不再公开讲话,不再公开露面”,xiā写作“销”。“草长莺飞”的“长”的意思是“两端之间的距离大”,读“cháng”
8.在选文[甲][乙][丙][丁]四处依次填入标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 ” 。B.。 、 ; 。 ”
C.; 、 。 。 ”D.; , 。 ” 。
9.选文中划线句子表达欠妥。请修改。
10.李青想为书房选择一副关于“春”的对联,如果上联是“春意犹融丹青意”,那么下联应该是( )
A.花香更带翰墨香B.春日春风春相伴
C.喜看三春花千树D.风载书声出藕花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阔别延安十年之久的贺敬之再次回到这个革命圣地,面对着“白羊肚手巾红腰带,亲人们迎过延河来”“满窖里围得不透风,脑pàn上还响着脚步声”,老乡们拿出“米酒油mó”盛情招待的情景,回想起“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不禁感概万千:这真是“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喜看延安今天“一盏盏电灯亮又明,一排排绿树迎春风”,贺敬之幻想自己“身长翅膀吧脚生云”,那样就可以“再回延安看母亲”!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白羊肚( ) 糜子( )
脑pàn( ) 油mó( )
(2)文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改为
改为
(3)“盛情招待”属于 短语。(判断短语结构类型)
12.学习《回延安》后,小明在朗诵时,遇到一些困难,请你帮助他解决。
(1)诗歌朗读应有感情,下列节拍线和重音标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跳B.双手/搂定/宝塔山
C.千声万声/呼唤/你D.十年来/革命/大发展
(2)朗读这首诗,应采取的语调是( )
A.兴奋喜悦B.慷慨悲愤C.深沉凝重D.激越豪壮
13.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
江南是诗意的□是谁撑起一把油纸伞,驻足于寂寥的雨巷,追忆一段芬芳的往事;是谁品一zhǎn( )清茶,拂去长途跋涉的风尘,遇见皎洁宁静的月光□是谁折一枝寒梅,在风雪交加的寒冬,书写俊逸风流的诗章□
……雨水过后,冷寂的大地登时恢复了生气,池里早已络绎不绝,池pàn( )也泛起了绿意。这里没有北方的糜子,没有烟熏火燎的油馍,有的是水,有的是花,有的是氤氲身心的幽香醉意。面对着朝气蓬勃的江南,你是在事后抱着诗人一般的情怀和感触悄然离去□还是就陶醉在这万紫千红、春意盎然的世界里,眼kuàng( )里满是诗意?
(1)选段中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撑起(zhāng)B.登时(dèng)C.糜子(mí)D.油馍(mó)
(2)根据选段中的拼音写汉字。
一zhǎn( ) 池pàn( ) 眼kuàng( )
(3)选段中画线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长途跋涉B.风雪交加C.络绎不绝D.朝气蓬勃
(4)选段中四个□处的标点符号运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B.:;?, C.。;。? D.:;。?
参考答案:
1.(1) píng zǎ 鄙 荡
(2)C
(3)示例:作这本《经典常谈》的目的,难道不是用以作为读者阅读国学经典的指路灯吗?
(4) 朱自清 经 子 说文解字
2.(1) 搜 zhuàn sù 概
(2) 朱自清 说文解字 周易 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四书/战国策)
(3)会意字。“众”字由三个“人”字组成,“三”在古代表示多数,三个人即为众,是人数多的意思。
3.(1) jiā rú 始
(2) 《经典常谈》 传统文化经典 孔子 《毛传》
(3)因为孔子之后解释《诗经》的儒生都接受了孔子对《诗经》的见解,和毛氏一样断章取义地来解释《诗经》,以诗证史。
4.(1) fù 磋 qiàn 泄
(2)A
(3)孔子时代,用《诗经》讨论做学问做人的道理。
(4)同意。这种阅读方法属于选择性阅读,读整本书,特别是读《经典常谈》这种内容涉及面较广的作品时,可以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作为切入点。《〈诗经〉第四》专门介绍中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它是中国诗歌现实主义的源头;《辞赋第十一》介绍屈原的《楚辞》及辞赋的发展过程,屈原的《楚辞》是中国诗歌浪漫主义的源头;《诗第十二》从汉乐府诗开始至宋代诗歌,介绍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脉络,同时也介绍楚辞对后代诗歌的影响等。将这三篇组合阅读,可以让我们对中国古代诗歌有一个完整的了解。
5.(1) 喷 汐
(2)B
6.(1)zài
(2)这里指昆虫无声无息、无影无踪
(3)拟人
7.C 8.B 9.“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改为“许多古代流传下来的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也行) 10.A
11.(1) dǔ méi 畔 馍
(2) 窖 窑 概 慨
(3)偏正
12.(1)C
(2)A
13.(1)D
(2) 盏 畔 眶
(3)C
(4)B
基础知识综合-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专项复习试题: 这是一份基础知识综合-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专项复习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各题,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基础知识综合期中专项复习试题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这是一份基础知识综合期中专项复习试题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题目,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问题,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各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综合性学习期中专项练习试题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这是一份综合性学习期中专项练习试题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