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四川省宜宾市高三下期第二次诊断性考试理科综合试卷-高中生物(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研究组成细胞的分子,实际上就是在探寻生命的物质基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糖原、淀粉和纤维素的基本单位不同导致其功能出现差异
B. 胆固醇是动植物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还参与脂质的运输
C. 胰岛素、酶和抗体等物质都是由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而成的
D. 真核细胞的细胞核和原核细胞的拟核中都有DNA-蛋白质复合物
【答案】D
【解析】
【分析】糖类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是主要的能源物质;常见的单糖有葡萄糖、果糖、半乳糖、核糖和脱氧核糖等,植物细胞中常见的二糖是蔗糖和麦芽糖,动物细胞中常见的二糖是乳糖,植物细胞中常见的多糖是纤维素和淀粉,动物细胞中常见的多糖是糖原;组成多糖的单体是葡萄糖。
【详解】A、淀粉、纤维素、糖原都是多糖,组成淀粉、纤维素、糖原的单体都是葡萄糖, A错误:
B、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 B错误;
C、酶的本质绝大部分是蛋白质,少部分是RNA,所以酶不都是由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而成的,C错误;
D、真核细胞的细胞核中有染色体,染色体由DNA-蛋白质组成,原核细胞的拟核中存在DNA与DNA聚合酶结合进行DNA复制,也存在DNA-蛋白质复合物,D正确。
故选D。
2. 下列关于细胞物质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果脯在腌制中变甜的过程不属于主动吸收糖分
B. 神经细胞静息状态时K+外流过程需要消耗能量
C. 乙酰胆碱为小分子化合物,可通过胞吐形式释放
D. 同一种物质可以通过不同的跨膜运输方式进出细胞
【答案】B
【解析】
【分析】1、细胞膜的功能特点是具有选择透过性,只有活细胞的细胞膜保持该特性;
2、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有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1)被动运输:①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蛋白和能量,如水、CO2、O2、甘油、乙醇、苯等; ②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蛋白,但不需要能量,如红细胞吸收葡萄糖,动力:浓度差;(2)主动运输:既需要载体协助,又需要消耗能量,如细胞吸收K+、Na+、Ca2+、氨基酸等,动力:能量(ATP提供)。
【详解】A、果脯在腌制中慢慢变甜,是细胞死亡后糖分扩散到果脯里面原因,不属于主动吸收糖分,A正确;
B、神经细胞静息状态时K+外流过程是协助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B错误;
C、乙酰胆碱为小分子化合物,由突触前膜通过胞吐形式释放到突触间隙,C正确;
D、同一种物质可以通过不同的跨膜运输方式进出细胞,如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是主动运输,进入红细胞是协助扩散,D正确。
故选B。
3. 酒精是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一种试剂。下列有关不同实验中不同浓度酒精作用的分析,错误的是( )
A.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实验中50%酒精用来洗去浮色
B.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中无水乙醇用来溶解和提取绿叶中的色素
C. “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中95%酒精用来固定细胞形态
D. “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中70%酒精用来杀死并保存小动物
【答案】C
【解析】
【分析】酒精是生物实验常用试剂之一,如检测脂肪实验中需用体积分数为50%酒精溶液洗去浮色;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和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中都需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和15%的HCl)对材料进行解离;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需用无水乙醇来提取色素;果酒和果醋制作实验中可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进行消毒。
【详解】A、在鉴定花生子叶中的脂肪时,使用50%的酒精用于洗去浮色,以便进行实验观察,A正确;
B、色素可溶解在有机溶剂无水乙醇中,故可用其提取色素,B正确;
C、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95%的酒精与15%的盐酸混合,可用于组织细胞的解离,C错误;
D、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中,70%的酒精用于小动物的固定和防腐,D正确。
故选C。
4. 油菜素是植物体内对植物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物质。2,4-表油菜素内酯(EBR)是目前农业上应用最多的油菜素类似物。为探究EBR对盐胁迫下垂穗披碱草幼苗伤害的缓解效应,科研人员以垂穗披碱草幼苗为研究对象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2,4-表油菜素内酯具有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等优点
B. 该实验能说明EBR对盐胁迫下垂穗披碱草幼苗的生长表现出两重性
C. 影响垂穗披碱草生命活动的环境条件除盐肋迫外,还有光照、温度等
D. 对盐胁迫下垂穗披碱草幼苗伤害的缓解效应的最适浓度为6μml/L
【答案】D
【解析】
【分析】植物激素指的是在植物体内合成,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并且对植物体的生命活动产生显著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
【详解】A、2,4-表油菜素内酯是油菜素类似物,是人工合成的,具有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等优点,A正确;
B、根据表格数据EBR浓度为2~8μml/L都可以缓解盐胁迫对垂穗披碱草苗和根生长伤害,但EBR浓度为10μml/L反而加重了盐胁迫对垂穗披碱草苗和根生长的伤害,可以说明EBR对盐胁迫下垂穗披碱草幼苗的生长具有两重性,B正确;
C、影响垂穗披碱草生命活动的环境条件除盐肋迫外,还有光照(影响光合作用)、温度(影响酶活性等)等,C正确;
D、表格中苗长和根长最长的是EBR浓度6μml/L的组,因此判断EBR的最适浓度为4~8μml/L之间,需要进一步缩小浓度梯度进行实验确定其最适浓度,D错误。
故选D。
5. 胰岛素在胰岛B细胞中合成。在胰岛B细胞的细胞核中,胰岛素基因区DNA向mRNA转录,mRNA从细胞核移向核糖体,翻译成前胰岛素原进入内质网,前胰岛素原经过再加工形成胰岛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控制胰岛素合成的基因彻底水解的产物有四种含氮碱基、核糖和磷酸
B. 胰岛素基因转录时需三种RNA参与,其中tRNA内部不发生碱基互补配对
C. mRNA的密码子决定了蛋白质中氨基酸的种类以及翻译的起始和终止
D. 一个核糖体可以同时结合多条成熟的mRNA进行多条肽链的合成
【答案】C
【解析】
【分析】基因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其中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该过程主要在细胞核中进行,需要解旋酶和RNA聚合酶参与;翻译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该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上,需要以氨基酸为原料,还需要酶、能量和tRNA等。
【详解】A、基因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彻底水解后得到碱基、脱氧核糖和磷酸,A错误;
B、tRNA中存在双链区域,该区域内部可发生碱基互补配对,B错误;
C、mRNA的密码子决定了蛋白质中氨基酸的种类,同时翻译的起始和终止由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决定,C正确;
D、一个mRNA可以同时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进行多条肽链的合成,提高了翻译的效率,D错误。
故选C。
6. 据研究,普通小麦的自然形成经历了上万年的历史。普通小麦的形成过程为:一粒小麦(AA)与斯氏麦草(BB)杂交,产生的杂种一(AB)经染色体自然加倍,形成了拟二粒小麦(AABB)。拟二粒小麦又与滔氏麦草(DD)杂交,产生的杂种二(ABD)经染色体加倍,形成了AABBDD的普通小麦。其中A、B、D分别代表不同物种的一个染色体组(每个染色体组均含7条染色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普通小麦形成过程中涉及的生物变异类型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
B. 杂种二ABD体细胞有丝分裂后期有6个染色体组,42条染色体
C. 普通小麦的花粉培育出的植株细胞内有三个染色体组,是三倍体
D. 一粒小麦和斯氏麦草杂交能产生后代,两者不存在生殖隔离
【答案】B
【解析】
【分析】在普通小麦形成的过程中,运用了杂交和染色体加倍手段,因此该过程中涉及有染色体数目变异、基因重组的生物变异类型。
【详解】A、依题意可知,普通小麦的培育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的数目变异,并未发生染色体的结构变异,A错误;
B、杂种二ABD体细胞中有3个染色体组,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染色体组数目也加倍为6个,每个染色体组均含7条染色体,所以共有42条染色体,B正确;
C、普通小麦的花粉培育出的植株细胞内有三个染色体组,是单倍体,C错误;
D、一粒小麦和斯氏麦草杂交能产生后代是杂种一(AB),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是不育的,因此两者存在生殖隔离,D错误。
故选B。
二、非选择题共54分,第7-9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11、12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39分。
7. 提取肿瘤患者的T细胞,在体外安装能特异性识别肿瘤靶点并能激活T细胞的嵌合肿瘤抗原受体蛋白(CAR)后成为“CAR-T细胞”,再将该细胞在体外扩增后回输到患者体内,可精准高效地杀伤肿瘤细胞,其治疗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当健康人体内出现肿瘤细胞时,可激发机体的免疫系统发挥_____功能,调动_____(细胞名称)将其裂解,该细胞可由_____细胞分化形成。
(2)CAR-T细胞特异性识别肿瘤细胞,并使其死亡的过程属于_____(填“细胞凋亡”、“细胞坏死”),CAR-T疗法能准确识别并杀死肿瘤细胞的原因是_____。
(3)CAR-T细胞输回患者体内后,患者并没有发生免疫排斥反应,原因是_____。
【答案】(1) ①. 免疫监视(监控和清除) ②. 细胞毒性T细胞(效应T细胞) ③. 细胞毒性T细胞(T细胞)和记忆T细胞
(2) ①. 细胞凋亡 ②. CAR使T细胞能特异性识别肿瘤细胞表面的特定蛋白质(CAR肿瘤抗原)
(3) CAR-T细胞来自患者本人,患者的免疫系统能识别CAR-T细胞,视其为“自己”成分而不排斥
【解析】
【分析】CAR-T疗法就是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是把一个含有能识别肿瘤细胞且激活T细胞的嵌合抗原受体的病毒载体转入T细胞,即把T细胞改造成CAR-T细胞,这是一种治疗肿瘤的新型精准靶向疗法。近几年通过优化改良在临床肿瘤治疗上取得很好的效果,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能够精准、快速、高效,且有可能治愈癌症的新型肿瘤免疫治疗方法。
【小问1详解】
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是: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免疫监视。机体能识别和清除突变的细胞,防止肿瘤发生,这与免疫监视功能有关;机体免疫功能正常时,可识别突变的肿瘤细胞,然后调动细胞毒性T细胞将其裂解;肿瘤细胞作为靶细胞直接刺激细胞活性T细胞,同时在辅助性T细胞释放的细胞因子的作用下,细胞毒性T细胞被激活,增殖分化形成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与记忆T细胞。当相同肿瘤细胞刺激记忆T细胞时,记忆T细胞迅速增殖分化为更多的细胞毒性T细胞。
【小问2详解】
修饰后的CAR-T细胞特异性识别肿瘤细胞并使其裂解死亡属于免疫系统识别并清除突变细胞的过程,属于细胞凋亡;由图可知,通过基因工程把一个含有能识别肿瘤细胞且激活T细胞的嵌合抗原受体的CAR基因转入T细胞,即把T细胞改造成CAR-T细胞,CAR-T细胞回输患者体内后,细胞表面表达的CAR蛋白能直接识别肿瘤细胞表面的特异性抗原并通过分泌肿瘤坏死因子等促进肿瘤细胞裂解,达到精准杀死肿瘤细胞的作用。
【小问3详解】
CAR-T细胞来自患者自身的T细胞改造的,该细胞在体外进行扩增后,回输到体内,患者的免疫系统能识别CAR-T细胞,视其为“自己”成分,一般不会引起机体的免疫排斥反应。
8. 稻田生态系统是我国重要的农田生态系统,稻田中危害水稻的主要害虫是褐飞虱。回答下列问题。
(1)在农田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中,褐飞虱属于_____。对于水稻,通常采取_____法调查其种群密度。
(2)稻田生态系统虽参与了物质循环,但仍要补充一定量的氮肥,其原因是_____(答1点即可);在种植水稻过程中要及时除去杂草,治理褐飞虱等害虫,从能量流动角度分析,其意义是_____。
(3)研究小组对稻田生态系统中褐飞虱的能量流动情况进行了研究,据下表分析,褐飞虱同化的能量是_____kJ/(cm-2·a)。
【答案】8. ①. 第二营养级 ②. 样方
9. ①. 原有的氮肥不能满足水稻增产的需求;氮肥会随着水稻种子的输出而减少 ②. 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更多流向水稻
10. 27.8
【解析】
【分析】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往返循环。农民仍然需要定期给玉米田施肥以补充土壤矿质离子,原因是土壤中矿质离子的含量往往不足以使农作物高产,农产品输出时,其中的矿质离子也不能都归还土壤。
【小问1详解】
褐飞虱是危害水稻的重要害虫,说明褐飞虱是植食性动物,属于第二营养级。对于水稻,通常采取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
【小问2详解】
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往返循环。农民仍然需要定期给玉米田施肥以补充一定量的氮肥,原因是土壤中的氮肥的含量往往不足以使农作物高产,农产品输出时,其中的氮也不能都归还土壤。在种植水稻过程中要及时除去杂草,治理褐飞虱等害虫,除草是为了减少草与水稻竞争阳光、矿质元素等资源,治虫是为了减少能量流向虫子,故从能量流动角度分析,意义是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更多流向水稻。
【小问3详解】
褐飞虱同化的能量=摄入的能量-粪便中的能量=用于生长、发有和繁殖的量+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62.3-34.5=2.7+25.1=27.8kJ/(cm-2·a)。
9. 某雌雄异株植物的紫花与白花(基因为A,a)、宽叶与窄叶(基因为B,b)是两对相对性状。将紫花宽叶雌株与白花窄叶雄株杂交,F1无论雌雄全部为紫花宽叶,F1雌、雄植株相互杂交后得到的F2如表所示。
(1)A,a和B,b这两对基因符合_____定律,A与a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依据是_____。
(2)F1中紫花宽叶雄株的基因型为_____。
(3)欲测定F2中紫花宽叶雌株的基因型,可将其与表现型为_____的雄株杂交。若后代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____,则紫花宽叶雌株的基因型为AaXBXB,请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写出该过程的遗传图解。
【答案】9. ①. 自由组合 ②. F2中雄性和雌性中紫花与白花数量比都为3:1
10. AaXBY 11. ①. 白花窄叶 ②. 紫花宽叶:白花宽叶=1:1 ③.
【解析】
【分析】由于F2中雄性和雌性中紫花与白花数量比都为3:1,因此控制花色的基因在常染色体中,且F1雌雄植株花色的基因均为Aa。在雌性中只有宽叶,在雄性中宽叶和窄叶数量比为1:1,可推知叶形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F1植株雌性中的基因为XBXb,F1植株雄性为XBY,因此,则F1雌雄植株的基因型分别为AaXBXb、AaXBY。
【小问1详解】
F1无论雌雄全部为紫花宽叶,F1雌、雄植株相互杂交后得到的F2,即有宽叶又有窄叶,说明宽叶为显性性状,F2中紫花宽叶:紫花窄叶:白花宽叶:白花窄叶=9:3:3:1,又因为紫花与白花、宽叶与窄叶是独立遗传的,因此,A,a和B,b这两对基因位于2对染色体上,并A、a和基因B、b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由于F2中雄性和雌性中紫花与白花数量比都为3:1,因此控制花色的基因在常染色体中,且F1雌雄植株花色的基因均为Aa。
【小问2详解】
由于F2中雄性和雌性中紫花与白花数量比都为3:1,因此控制花色的基因在常染色体中,且F1雌雄植株花色的基因均为Aa。在雌性中只有宽叶,在雄性中宽叶和窄叶数量比为1:1,可推知叶形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F1植株雌性中的基因为XBXb,F1植株雄性为XBY,因此,则F1雌雄植株的基因型分别为AaXBXb、AaXBY。F1中紫花宽叶雄株的基因型为AaXBY。
【小问3详解】
F1雌雄植株的基因型分别为AaXBXb、AaXBY,F2中紫花宽叶雌株的基因型有AAXBXB、AAXBXb、AaXBXB、AaXBXb共4种,欲测定F2中紫花宽叶雌株的基因型,可将其与表现型为白花窄叶的雄株杂交。若后代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紫花宽叶:白花宽叶=1:1,则紫花宽叶雌株的基因型为AaXBXB,遗传图解如下:
(二)选考题:共15分。请考生从给出的2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注意所做题目的题号必须与所涂题目的题号一致,在答题卡选答区域指定位置答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10. 思坡醋历史悠久、独具风味,其生产工艺流程如下图。
(1)蒸料前对麸皮、糯米、小麦等粮食进行适当粉碎,这样做的原因是_____。
(2)在按配方加入原料后高温蒸汽条件下蒸一段时间,其目的是_____。
(3)在酒精发酵阶段,发挥作用的微生物是_____,在操作过程中,发酵罐先通气,后密闭。请简要说明控制通气的理由_____。
(4)醋酸发酵阶段,为了增加醋酸菌的密度,需进行翻沙发酵,由此推测,影响醋酸菌密度变化的环境因素是_____。(至少写出两个)
(5)为了测定醋酸菌活菌的数量,可以采用_____法,在3个细菌培养基平板上,均接种稀释倍数为105的土壤样品溶液0.1ml,培养一段时间后,平板上长出的菌落数分别为156、175和182,则每升样品中的细菌数量为_____个。
【答案】10. 麸皮、糯米、小麦等粮食中富含淀粉,增加淀粉与菌种的接触面积,同时也便于蒸料 11. 杀死原料中的杂菌
12. ①. 酵母菌 ②. 发酵罐先通气,让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促进酵母菌大量繁殖,然后密闭,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有利于获得更多的酒精产物. 13. 氧气浓度、pH
14. ①. 稀释涂布平板法 ②. 1.71×108个
【解析】
【分析】参与果酒制作微生物是酵母菌,其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果酒制作的原理:(1)在有氧条件下,反应式如下:C6H12O6+6H2O+6O2 →6CO2+12H2O+能量;(2)在无氧条件下,反应式如下:C6H12O6→2CO2+2C2H5OH+能量。
2、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果醋制作的原理: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果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
【小问1详解】
麸皮、糯米、小麦等粮食中富含淀粉,蒸料前对麸皮、糯米、小麦等粮食进行适当粉碎,既可以增加淀粉与菌种的接触面积,同时也便于蒸料。
【小问2详解】
在按配方加入原料后高温蒸汽条件下蒸一段时间,其目的是杀死原料中的杂菌。
【小问3详解】
果酒发酵利用是酵母菌的无氧呼吸,无氧呼吸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在酿酒过程中,发酵罐先通气,让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促进酵母菌大量繁殖,然后密闭,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有利于获得更多的酒精产物。
【小问4详解】
醋酸发酵阶段,为了增加醋酸杆菌的密度,需要对发酵液定期翻动,由此推测,影响醋酸杆菌密度变化的环境因素是氧气浓度.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果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醋酸发酵产生醋酸,pH下降,因此影响醋酸菌种群密度变化的环境因素还有pH。
【小问5详解】
为了测定醋酸杆菌活菌的数量,可以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在每一个梯度浓度内,至少要涂布3个平板,选择菌落数在30~300的进行计数,求其平均值,每毫升样品中的细菌数量=(156+175+182)÷3÷0.1×105=1.71×108个。
[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11. 干扰素是动物体内合成的一种糖蛋白,可用于治疗病毒感染和癌症。请回答问题:
(1)若想建立乳腺生物反应器大量生产干扰素,需借助基因工程的方法,常以哺乳动物的____________为受体细胞。为了保证干扰素基因只在乳腺细胞内表达,构建表达载体时必须在目的基因的前端加上____________。基因工程不以原核细胞为受体细胞的原因是有活性的干扰素需要____________(填细胞器)的加工。
(2)干扰素体外保存相当困难,若将其分子上的一个半胱氨酸变成丝氨酸,就可在-70℃条件下保存半年。对蛋白质进行改造,一般通过对基因的操作来实现,原因是___________。
(3)科学家正试图利用基因工程对猪的器官进行改造以便获得对人无免疫排斥的可供移植的器官,所使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4)试管婴儿技术与母亲正常怀孕生育过程的相同之处是都是以___________为发育起点,不同之处在于试管婴儿是在体外进行受精后,在试管中进行胚胎培养。如果需要设计试管婴儿,还可以对胚胎进行________,最后选取健康的胚胎进行___________保证生出健康的孩子。
【答案】11. ①. 受精卵 ②. 乳腺蛋白基因的启动子 ③. 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12. ①蛋白质结构由基因编码,蛋白质不能复制,基因可以遗传;②对基因的改造比对蛋白质的改造要容易操作。
13. 在器官供体的基因组中导入某种调节因子,以抑制抗原决定基因的表达,或设法除去抗原决定基因,再结合克隆技术,培育出不会引起免疫排斥反应的转基因克隆猪器官。
14. ①. 受精卵 ②. 基因检测 ③. 胚胎移植
【解析】
【分析】①科学家将药用蛋白基因与乳腺中特异表达的基因的启动子等调控元件重组在一起,通过显微注射的方法导入哺乳动物的受精卵中,由这个受精卵发育成的转基因动物在进入泌乳期后,可以通过分泌乳汁来生产所需要的药物,这称为乳腺生物反应器。②设计试管婴儿技术是通过体外受精获得许多胚胎,在植入前对胚胎进行遗传学诊断,然后从中选择符合要求的胚胎,再经移植产生后代的技术。
【小问1详解】
若想建立乳腺生物反应器,可以借助基因工程,用显微注射的方法将目的基因(干扰素基因)导入到受精卵中。启动子是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位点,用于驱动基因的转录,为保证干扰素基因只在乳腺细胞内表达,在构建表达载体时,需在干扰素基因前端加上在乳腺中特异性表达的乳腺蛋白基因的启动子。干扰素需要依次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中进行加工后才具有生物活性,原核细胞中没有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所以一般不选择原核细胞作为受体细胞来生产干扰素。
【小问2详解】
对干扰素进行改造,应该通过对干扰素基因的操作来实现,原因是:①蛋白质的结构都是由基因编码的,改造了基因也就是对蛋白质进行了改造,蛋白质不能复制,基因可以遗传。②对基因进行改造比对蛋白质直接进行改造要容易操作,难度小。
【小问3详解】
为了获得对人无免疫排斥的可供移植的器官,科学家利用基因工程方法对猪的器官进行改造,常用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在器官供体的基因组中导入某种调节因子,以抑制抗原决定基因的表达;二是设法除去抗原决定基因,再结合克隆技术,培育出不会引起免疫排斥反应的转基因克隆猪器官。
【小问4详解】
试管动物是通过人工操作使卵子在体外受精,经培养发育为早期胚胎后,再进行移植产生的个体,试管婴儿的培育与试管动物类似。可见,试管婴儿技术和母亲正常怀孕生育过程的相同之处是都是以受精卵为发育起点,不同之处在于试管婴儿是在体外进行受精后,在试管中进行胚胎培养。如果设计试管婴儿,还可以对胚胎进行基因检测,最后选取健康的胚胎进行胚胎移植,保证生出健康的孩子。NaCl浓度(mml/L)
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EBR浓度(uml/L)
0
0
2
4
6
8
10
平均苗长(mm)
75
29
31
55
68
49
22
平均根长(mm)
28
12
13
18
21
15
8
摄入的能量
[kJ/(cm-2·a)]
用于生长、发有和繁殖的量[kJ/(cm-2·a)]
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
[kJ/(cm-2·a)]
粪便中的能量
[kJ/(cm-2·a)]
62.3
2.7
25.1
34.5
紫花宽叶
紫花窄叶
白花宽叶
白花窄叶
雄株(株)
597
608
204
198
雌株(株)
1211
0
404
0
麩皮、糯米、小麦等粮食为原料
→
蒸料
→
酒精发酵
→
按配方拌入生麸皮
→
入窖
↓
成品醋
←
入池浸泡
←
1年以上的自然晒制
←
入坛
←
翻沙(搅拌)发酵
四川省宜宾市2024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测试理科综合试卷及答案: 这是一份四川省宜宾市2024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测试理科综合试卷及答案,共22页。
2024届四川省宜宾市高三下期第二次诊断性考试理科综合试卷: 这是一份2024届四川省宜宾市高三下期第二次诊断性考试理科综合试卷,共8页。
四川省绵阳市2023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理科综合试卷+答案: 这是一份四川省绵阳市2023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理科综合试卷+答案,共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