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无锡江阴两校联考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语文含解析
展开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题。
材料一:
明清小说评点家们往往喜欢将小说与《史记》比附,在与《史记》比附的评点过程中,他们开始逐渐认识到两者之间的区别。金圣叹的《第五才子书水浒传》就是一部非常重要的著作,其中著名的理论有“以文运事”说和“因文生事”说。
“以文运事”和“因文生事”中的“事”意思并不完全相同,前者之“事”乃实有之事,系本真之事,后者之“事”乃虚构之事,即逼真之事。“以文运事”是根据“事”而“算计”成文,“因文生事”则要顺着“笔性”“削高补低”。
金圣叹认为《史记》是“以文运事”,《水游传》是“因文生事”。
金在《第五才子书水浒传》第二十八回回评中云:“夫修史者,国家之事也;下笔者,文人之事也。国家之事,止于叙事而止,文非其所务也。若文人之事,固当不止叙事而已。必且心以为经,手以为纬,踌躇变化,务撰而成绝世奇文焉……司马迁之书,是司马迁之文也,司马迁书中所叙之事,则司马迁之文之料也。”
金圣叹认为“史”可以止于“事”,但司马迁不满足于“史”的叙事,而志在“文”,在记录人物言行和事件发展时,他较多地采用生活化的细节以突出人物的性格,使《史记》文采恣肆。“所叙之事”乃“文之料”,“以文运事”即作者算计先生成之事,写成的仍然是“史”,但“以文运事”的加入使“史”带上了“文”的色彩,金圣叹将《史记》与“杜诗”《左传》《西厢》《庄子》“韩文”一起列为“才子书”,说明他是以“文”的眼光看待《史记》的。
史书之“以文运事”,既强调作者要尊重“事”,又强调作者要注意运用“文”的技巧。《史记》之所以没有沦为史实的干巴巴的罗列和编排,全在乎司马迁文才之高,他在史料和史实中融入了自己的情感,让“事”皆着我之色彩。“以文运事”之“运”体现出作者旨在作“文”的主导地位,从“事”的层面上讲,史书在面对史实的时候,只能按照事实本来的样子写,不能将甲事写成乙事,也不能将甲某写作乙某。但当它作为“文”时,便有了独立的文体地位,它不必按照事实发生的前后顺序平铺直叙,对于历史事件,他可以根据自己的见识判断其轻重缓急,对于历史人物,他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在文中赋予情感,历史事件千头万绪,写作者可以以“文”的方式对其加以统摄。
对于小说中的“因文生事”,金圣叹则在“施恩重霸孟州道 武松醉打蒋门神”中说明小说中“文”与“事”之区分:
如此篇武松为施恩打蒋门神,其事也;武松饮酒,其文也;打蒋门神,其料也。饮酒,其珠玉锦绣之心也。……凡若此者,是皆此篇之文也,并非此篇之事也,如以事而已矣,则施恩领却武松去打蒋门神,一路吃了三十五六碗酒,只依宋子京例,大书一行足矣,何为乎又烦耐庵撰此一篇也哉?(第二十八回回前评)金圣叹认为武松饮酒是“文”,他对武松之饮酒大加评论,认为饮酒之时的酒今,酒题等等都是“因文生事”的“文”,而非事,醉后打蒋门神才是所生之“事”。
“事”与“文”的关系相辅相成,在史作中,“事”为“文”之料,在小说中,“事”又因“文”而生发,但两者都有一个共同点,即“文传而事传”,“事”的传世,需借助于作者惨淡经营的“文”,若无“文”,则无“绝世奇文”。
——摘编自曾小霞《“以文运事”与“因文生事”试析》
材料二:
“史书之以文运事,是先有事生成如此如此,却要算计出一篇文字来”金圣叹认为,“虽是史公高才,也毕竟吃苦事”。其中“运”是算计,金圣叹在《水浒传》二十八回回评道:“是故司马迁之为文也,吾见其有事之巨者,而隐括焉;又见其有事之细者,而张皇焉;或见其有事之阀者,而附会焉;又见其有事之全者,而轶去焉;无非为文计,不为事计也。”所谓“张皇”“隐括”“附会”“轶去”等即是对历史事实的加工、算计。绝对客观的史著是不存在的,但历史不管如何代言,虚拟,毕竟难以任意飞翔,仍有一个“真实”的底本在,所以“史公高材,也必定是苦事”,“以文运事”之“运”体现出作者旨在作“文”的主导地位。
小说则不然,它是一种创造。是“顺着笔性,削高补低都由我”且按照“未必然之事而必定然之文”的方法创造一个世界。《水浒传》是因文生事,“因文生事”之“生”就是根据表现文心才华的需要对“文料”按照“笔性”的要求“削高补低”式的虚构创作过程。
这个“笔性”是指什么呢?我们可以看看金圣叹某些章节的具体评论来加以分析。如“鲁达遇着金老,却要转入五台山寺。夫金老则何力致鲁达于五台山乎?故不得已,却就翠莲身上,生出一个赵员外,所以有个赵员外者,故是鲁达入五台山之线索,非代州雁门县有此一个好员外,故在鲁达文中出现也”,赵员外是鲁达向五台山过渡的人物而已。作者对赵员外这个人物的“虚构”就是因文生事的“生”,而此“虚构”又必须遵循“笔性”,这里所谓的“笔性”就是文章情节构造的内在逻辑与张力,也是作者为了某个意图的实现而根据已知现有的情节创造出下一个情节或人物的材料组织安排方式所遵循的原则。这种安排不能超出可理解的范围,须符合情节构造与人物塑造的内在规律。
要之,“以文运事”的“算计”过程与“因文生事”的“削高补低”都不能离开写作主体有目的的加工。在“算计”与“削高补低”这一点上,史书与小说具有一定的共通性。由此我们只能说金圣叹只是部分地解决了小说与史书的区别划界问题。
——摘编自论文《“因文生事”论》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金圣叹在评点小说时已经认识到小说和史书的区别,我们可以从他的“以文运事”“因文生事”的理论中窥见一斑。
B.“以文运事”与“因文生事”中的“事”同名但内容不同,它们只有在事件真实方面才存在着一致性。
C.金圣叹认为《史记》面对史实是按照事实本来的样子写的,但其中也有作者的主观剪裁和虚拟。
D.“以文运事”中运是“算计”,体现出作者旨在作“文”的主导地位,而又受“真实”底本的约束。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史作中,“事”为“文”之料;小说中,“事”因“文”生发;其中“文”的内涵是一致的。
B.金圣叹认识到小说和史书的区别,但只是部分地解决了小说与史书的区别划界问题。
C.酒生李小二夫妻并非真谓林冲有这样一个相识,这是按照“笔性”的原则为林冲逃了一命虚构出来的人物。
D.“以文运事”与“因文生事”不管有多大的区别,两者都离不开作者对“事”进行有目的地加工。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以文运事”观点的一项是( )(3分)
A.史书中写奴婢言语,“开口即之乎者也,非文即理”,说出不近情理之言。
B.冯梦龙云:“人不必有其事,事不必丽(依附)其人”,小说的问题不在于事真事假,而在于理真。
C.钱锺书云:“史家追叙真人实事,须遥体人情,悬想事势,设身局中付度之,揣摩之,入情合理。”
D.金圣叹认为《三国演义》太拘泥于史实,实是“官府传话奴才”,虚构上远不如《水浒传》。
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4分)
5.文本一和文本二都提到“以文运事”与“因文生事”这一理论,请结合文本分析两则材料阐述的侧重点。(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西厢记妙词通戏语 牡丹亭艳曲警芳心
那一日正当三月中浣①,早饭后,宝玉携了一套《会真记》,走到沁芳闸桥边桃花底下一块石上坐着,展开《会真记》,从头细玩。正看到“落红成阵”,只见一阵风过,把树头上桃花吹下一大半来,落的满身满书满地皆是。宝玉要抖将下来,恐怕脚步践踏了,只得兜了那花瓣,来至池边,抖在池内。那花瓣浮在水面,飘飘荡荡,竞流出沁芳闸去了。
回来只见地下还有许多,宝玉正踟蹰间,只听背后有人说道:“你在这里作什么?”宝玉一回头,却是林黛玉来了,肩上担着花锄,锄上挂着花囊,手内拿着花帚。宝玉笑道:“好,好,来把这个花扫起来,撂在那水里。我才撂了好些在那里呢。”林黛玉道:“撂在水里不好。你看这里的水干净,只一流出去,有人家的地方脏的臭的混倒,仍旧把花糟蹋了。那畸角上我有一个花冢,如今把他扫了,装在这绢袋里,拿土埋上,日久不过随土化了,岂不干净。”
宝玉听了喜不自禁,笑道:“待我放下书,帮你来收拾。”黛玉道:“什么书?”宝玉见问,慌的藏之不迭,便说道:“不过是《中庸》《大学》。”黛玉笑道:“你又在我跟前弄鬼。趁早儿给我瞧,好多着呢。”宝玉道:“好妹妹,若论你,我是不怕的。你看了,好歹别告诉别人去。真真这是好书!你要看了,连饭也不想吃呢。”一面说,一面递了过去。林黛玉把花具且都放下,接书来瞧,从头看去,越看越爱看,不到一顿饭工夫,将十六出俱已看完,自觉词藻警人,余香满口。虽看完了书,却只管出神,心内还默默记诵。
宝玉笑道:“妹妹,你说好不好?”林黛玉笑道:“果然有趣。”宝玉笑道:“我就是个‘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貌’。”林黛玉听了,不觉带腮连耳通红,登时直竖起两道似蹙非蹙的眉,瞪了两只似睁非睁的眼,微腮带怒,薄面含嗔,指宝玉道:“你这该死的胡说!好好的把这淫词艳曲弄了来,还学了这些混话来欺负我。我告诉舅舅舅母去。”说到“欺负”两个字上,早又把眼睛圈儿红了,转身就走。宝玉着了急,向前拦住说道:“好妹妹,千万饶我这一遭,原是我说错了。若有心欺负你,明儿我掉在池子里,教个癞头鼋吞了去,变个大王八,等你明儿做了‘一品夫人’病老归西的时候,我往你坟上替你驮一辈子的碑去。”说的林黛玉嗤的一声笑了,揉着眼睛,一面笑道:“一般也唬的这个调儿,还只管胡说。呸,原来是苗而不秀,是个‘银样镴枪头’。”宝玉听了,笑道:“你这个呢?我也告诉去。”林黛玉笑道:“你说你会过目成诵,难道我就不能一目十行么?”
宝玉一面收书,一面笑道:“正经快把花埋了罢,别提那个了。”二人便收拾落花,正才掩埋妥协,只见袭人走来,说道:“那里没找到,摸在这里来。那边大老爷身上不好,姑娘们都过去请安,老太太叫打发你去呢。快回去换衣裳去罢。”宝玉听了,忙拿了书,别了黛玉,同袭人回房换衣不提。
这里林黛玉见宝玉去了,又听见众姊妹也不在房,自己闷闷的。正欲回房,刚走到梨香院墙角上,只听墙内笛韵悠扬,歌声婉转。林黛玉便知是那十二个女孩子演习戏文呢。只是林黛玉素习不大喜看戏文,便不留心,只管往前走。偶然两句吹到耳内,明明白白,一字不落,唱道是:“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林黛玉听了,倒也十分感慨缠绵,便止住步侧耳细听,又听唱道是:“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听了这两句,不觉点头自叹,心下自思道:“原来戏上也有好文章。可惜世人只知看戏,未必能领略这其中的趣味。”想毕,又后悔不该胡想,耽误了听曲子。又侧耳时,只听唱道:“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林黛玉听了这两句,不觉心动神摇。又听道:“你在幽闺自怜”②等句,越发如醉如痴,站立不住,便一蹲身坐在一块山子石上,细嚼“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八个字的滋味。忽又想起前日见古人诗中有“水流花谢两无情”之句,再又有词中有“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之句,又兼方才所见《西厢记》中“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之句,都一时想起来,凑聚在一处。仔细忖度,不觉心痛神痴,眼中落泪。
(节选自《红楼梦》第二十三回)
注:①中浣指每月的中旬。②“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你在幽闺自怜”等句见《牡丹亭·惊梦》。
6. 下列各项关于《红楼梦》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红楼梦》是章回体长篇小说,原名《石头记》,又名《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一般认为前八十回为曹雪芹所作。
B. 《红楼梦》中的诗词往往与人物的命运和性格相合,如“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两句就堪称黛玉性格的写照。
C. 《红楼梦》中警幻仙姑请宝玉品茶饮酒,这茶和酒分别是万艳同杯和千红一窟。
D. 《红楼梦》不仅塑造了众多鲜活的人物形象,而且它突破了以往小说单线发展的情节结构,使艺术结构更加宏大完整。
7. 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本章回中的《会真记》又名《莺莺传》,元代改为杂剧《西厢记》,和《牡丹亭》都是表现青年男女反抗封建礼教束缚,追求自由爱情的杰作。
B. 《林黛玉进贾府》中《西江月》说宝玉“愚顽怕读文章”,此文却写了宝玉读《西厢记》,“怕读”的是四书五经,一“怕”一“爱”体现了宝玉天生叛逆的性格。
C. 宝玉笑道:“我就是个‘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貌’。”宝玉将自己和黛玉比作《西厢记》中的张生和崔莺莺,并非调笑之语,而是心意的流露。
D. 宝玉惜花,将花瓣抖落池内,随流水而去;黛玉惜花,以土掩埋,不让被外面的污水糟蹋。两人做法不同,体现的是两人观点分歧和性格差异。
8. “只见一阵风过,把树头上桃花吹下一大半来,落的满身满书满地皆是”, 这里的景物描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9. 结合节选的这一段文字,概括并分析黛玉的形象特点。(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甲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节选自《烛之武退秦师》)
乙
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秦、晋连兵而伐郑,郑将亡矣。烛之武出说秦穆公,立谈之间存郑于将亡,不惟退秦师,而又得秦置戍而去,何移之速也!烛之武一言使秦穆背晋亲郑,弃强援、附弱国;弃旧恩、召新怨;弃成功、犯危难。非利害深中秦穆之心,讵能若是乎?秦穆之于晋相与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结之厚也一怵于烛之武之利弃晋如涕唾亦何有于郑乎?他日,利有大于烛之武者,吾知秦穆必翻然从之矣!
(节选自吕祖谦《东莱〈左传〉博议》)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秦穆之于晋相/与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结之厚/也一怵于烛之武之利/弃晋如涕唾/亦何有于郑乎
B.秦穆之于晋相/与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结之厚也/一怵于烛之武之利/弃晋如涕/唾亦何有于郑乎
C.秦穆之于晋/相与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结之厚/也一怵于烛之武之利/弃晋如/涕唾亦何有于郑乎
D.秦穆之于晋/相与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结之厚也/一怵于烛之武之利/弃晋如涕唾/亦何有于郑乎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伯,春秋时期的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之一,今天欧洲仍有这样的称谓。
B.礼,指礼节、仪式等道德规范,先秦有《周礼》《仪礼》《礼记》等流传于后世。
C.寡人,指寡德之人,古代的诸侯、君主在失德后的自称,后来成了他们的谦称。
D.执事,指做事情,主持工作,也指办事的官吏,后来也用于表示对对方的敬称。
12.下列对甲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烛之武顾全大局。面对郑国危亡的局面,他放下不被重用的个人恩怨,毅然担负起出使秦国的重任。
B.烛之武反客为主。他对秦穆公说,灭亡郑国是让秦赔上自己的邻国来增加晋国的势力并削弱自己。
C.烛之武富于谋略。他一面向秦穆公许诺,愿为秦国提供好处;一面利用秦、晋矛盾,施行离间之计。
D.烛之武不辱使命。他在国家危亡之时出使,不卑不亢,从容辞令,说服秦国退兵护郑,不失本国尊严。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4分)
(2)不惟退秦师,而又得秦置戍而去,何移之速也!(4分)
14.请结合乙文中的观点分析秦穆公退兵的原因。(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两首曲,完成小题。
窦娥冤(节选)
关汉卿
【滚绣球】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游园(节选)
汤显祖
【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15.下列对两首曲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滚绣球”直接指责天地,蕴含悲愤之情,具有反抗精神,体现了窦娥初步而又朴素的觉醒意识。
B.“天地也”一声浩叹,蕴蓄无限感慨:有愤激和委屈,有埋怨和抗争,更有指责和期待。
C.《游园》中,杜丽娘因良辰美景空流逝而惊异和惋惜,抒发了对美好青春年华的赞叹、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D.《游园》中“锦屏人”指幽禁在深闺中的女子,即杜丽娘自指,杜丽娘在想象中把眼光从自己家的深宅大院转向了外面的世界。
16.这两首曲在表达情感的手法上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⑴《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 ”一句传神的表现出孔子含蓄委婉的表态,既以微笑表示对子路的政治抱负的认可,又含而不露地批评了“ ”。
⑵《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公西华认为自己能力不足仍需要学习,在宗庙祭祀、诸侯会盟这方面,他的志向是“ , 。”
⑶《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中的冉有表示,治理一个小国,他用三年时间, ”;至于礼乐教化则“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1934 年,曹禺发表其成名剧作《雷雨》,此后他又创作了《日出》《原野》《北京人》《家》等剧作,这些 ①_____________的戏剧名作具有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曹禺走上戏剧创作之路,与他加入南开新剧团、阅读《易卜生全集》的经历分不开,更与他个人的生命体验 ②____________。
曹禺关注现实,也注重艺术的旨趣。他描写现实,却不拘泥于写实,表现出对发展趋向充满理想主义的憧憬。 《日出》中漫天红霞里回响的雄壮夯歌,《北京人》中愫方、瑞贞奔向自由的步伐,都是沉郁、幽暗背景中绚丽的曙光。曹禺的戏剧的叙事方式是中国观众 ③____________的,深受观众欢迎。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19.下列句子中的“其”和文中加点的“其”,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人的正确思想从哪里来?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这话说得何其好哇!
B.《烛之武退秦师》中,晋文公经过权衡,最终说“吾其还也”,晋军就离开了郑国。
C.《齐桓晋文之事》中,孟子解说“君子远庖厨”原因是“闻其声,不忍食其肉”。
D.《师说》中,作者韩愈在批判社会不从师的风气时,将“圣人”与“愚人”行为作对比,进而指出“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2~23题。
莎士比亚是英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戏剧家,他在戏剧史上的重要性不在于他写了什么, ① 。他打破了传统古希腊古罗马悲喜剧的界限,叙事方法上不再拘泥于“三一律”原则,使得戏剧情节更加丰富。并且在剧本中 ② ,例如《哈姆雷特》的主线是哈姆雷特为父报仇,两条辅线是雷欧提斯和小福丁布拉斯为父复仇,辅线补充主线,共同叙述悲剧故事。此外,莎翁还善于外化人物的内心,多运用独白、事件、动作等来展示人物内心。莎士比亚的戏剧 ③ ,他常常以诗人般的激情、抒情的笔调和天才的想象力,歌颂人文主义理想中的社会和人际关系。同时,因为莎士比亚具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和细致入微的观察力,现实主义风格也是始终贯穿其中的。
21.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三一律”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明代著名戏曲家汤显祖被称为“东方莎士比亚”。
B.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C.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
D.对于世间,庄子既是“热肠挂住”,为何却又“冷眼看穿”?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材料一: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论语》
材料二: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清·魏源《默觚·治篇八》
材料三: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韩愈《师说》
读了以上三则材料,作为当代青年,你对“从众”和“逆众”有怎样的认识,请结合自身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高一语文阶段检测答案
1.B 【解析】“存在着一致性”错误。“以文运事”的“事”指的是本真之事,“因文生事”的“事”是虚构,是逼真之事。可见,它们在事件真实方面不是一致的。
2.A 【解析】“内涵是一致的”错误。史作和小说中“文”的内涵不一致,史作中的文指的是文采,小说中的文指的是小说创作中的艺术构思。
3.C 【解析】 A.不符合“以文运事”内涵中要按照事实本来的样子写;B.体现“因文生事”的内涵;D.谈的是《三国演义》在虚构艺术上不如《水浒传》。
4.①首先提出“以文运事”说和“因文生事”说并阐释其内涵;(2分)②接着以《史记》《水浒传》为例,阐释“以文运事”“因文生事”中“事”与“文”的区别;(1分)③最后指出“事”与“文”的关系。(1分)
5.①材料一侧重阐释“以文运事”和“因文生事”中的“事”与“文”的区别,(2分)并指出“事”与“文”的关系;(1分)②材料二侧重讲“以文运事”和“因文生事”中“运”和“生”的含义,(2分)并指出两者都离不开写作主体有目的的加工。(1分)
6. C 【解析】“这茶和酒分别是万艳同杯和千红一窟”错。应当是,这茶是“千红一窟”, 酒是“万艳同杯”。
7. D 【解析】 从文中看宝玉和黛玉都惜花,只是两人做法不同。从后文看,黛玉讲了为何不把花放到水中而是选择装在绢袋里拿土埋上的原因。宝玉听了不仅“喜不自禁”,而且还要帮黛玉收拾,他是赞同黛玉做法的,只是以前没有想到黛玉讲的情况。可见两人并没有观点分歧和性格差异。
8.①营造了宝玉读西厢时“落红成阵”的凄美意境。②引入了下文宝黛关于葬花的讨论和葬花的情节。③与下文黛玉听《牡丹亭》的唱词“水流花谢”和想起词中的“流水落花”遥相呼应。 (答出一点得2分)
【解析】“把树头上桃花吹下一大半来,落的满身满书满地皆是”,用“桃花”意象,照应前面《会真记》里的“落红成阵”,营造了一种凄美意境。桃花“落的满身满书满地皆是”,才有后面的“抖将下来”,才有“恐怕脚步践踏”,“兜了那花瓣”抖在池内的行动,才有宝黛关于葬花的讨论和葬花的情节,从情节上看,这句景物描写起到了引起下文的作用。此外,文章结尾处,写黛玉听戏文,听“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已有自怜意,写及“水流花谢"和“流水落花”句,以及方才所见《西厢记》中“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之句给黛玉带来的“心痛神痴,眼中落泪”,这里的流水落花是和前面景物描写内容遥相呼应的,既体现了内容关联,也突出人物的心理特征。
9. ①多情而自尊:爱宝玉,但对于宝玉的唐突和表白是对自己的轻浮又薄面含嗔。
②多愁善感:见花落而葬花,听《牡丹亭》心痛神痴,眼中落泪。③聪明颖悟:看书能过目成诵,有很高的文学感悟能力。(每点2分)
【解析】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阅读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人物身份,其次从文中找到人物的各种描写,通过人物所做的事、所说的话等看人物的性格、品质,再次,对照人物关系看所给人物的特点,综合来分析。
分析之前,要了解黛玉的大致情况。在贾府寄居,她处境尴尬,有些寄人篱下的悲伤和无奈,敏感多疑而刻薄。再结合认识,对节选内容具体分析,分点概括其形象特点。如面对宝玉的“我就是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貌”的表白,作者描写了林黛玉的肖像和语言,“带腮连耳通红”说明她多情,对宝玉早有爱意。“微腮带怒,薄面含嗔”,对宝玉的“怒”和“嗔”的一番话语,表达了对宝玉说话略显唐突和轻浮的不满,表现了她的敏感和自尊。再如后面写见花落而葬花,听唱词心动神摇,联想之前所读“不觉心痛神痴,眼中落泪”,表现她的心思细腻、多愁善感。此外,在读诗文方面,面对宝玉,林黛玉笑道:“你说你会过目成诵,难道我就不能一目十行么!”说明她有很高的文学领悟力,表现她的聪明颖悟。
10.D 【解析】句意:秦穆公与晋国,相互结交很长时间了,相互信任很深了,相互结盟很厚了,一旦恐惧于烛之武(所说)的利益,抛弃晋国(都)如同鼻涕唾沫,对于郑国又有什么(不能抛弃的)呢?
从句法结构和断句的标志看,“相与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结之厚也”是并列关系,句式应对称,应各自独立,“厚”后面不应停顿,排除AC;“如涕唾”是“像鼻涕唾沫”,是介宾结构,是“弃晋”的后置状语,中间不可断开,
11.C 【解析】“古代的诸侯、君主在失德后的自称”理解错误,“寡人”即为寡德之人,意为在道德方面做得不足的人,是古代君主、诸侯王对自己的谦称,中国古代讲究“以德治国”,“以德配天”,就是说君主、诸侯王的权位是上天赋予的,但上天只会把天下给有德的人,君主、诸侯王如果失德就会失去尊贵的权位,所以君主、诸侯王就谦称自己是“寡人”。
12.B 【解析】“烛之武反客为主”理解错误,结合文本内容“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分析可知,围绕着秦、晋、郑三国的利害关系,离间晋国的联合行动,他先坦言郑国亡定了,接着指出,若亡郑只对晋国有利,因为秦、郑相隔遥远,晋、郑却是近邻,灭掉郑国无形中增加了晋国的土地和实力,而相对削弱了秦国,这不能不让秦穆公对伐郑是否将损害自己的利益有所疑问,从自己利益出发,秦国不会帮助晋国成就霸业而使自己国力相对削弱。没有“反客为主”,而是完全站在秦国的立场分析。
13.(1)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它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之后,又想要扩张它西边的疆界,如果不使秦国土地减少,将从哪里取得它所贪求的土地呢?(得分点:“厌”,满足;“东”,名词作状语,在东边;“阙”,使动,侵损、削减;“焉”,哪里)
(2)不只是使秦国军队撤兵,并且又得到秦国帮助设置戍守才离去。(秦国)改变得多么快啊!(得分点:“惟”,只;“退”,使……撤退;“置戍”,设置戍守;“移”,改变。)
14.吕祖谦认为,诸侯国之间的关系实质上就是利益关系,(1分)诸侯国之间因有共同利益而合作,也会为利益不同而背弃。秦穆公退兵的原因就是因为利益。(2分)
【解析】乙文是吕祖谦《东莱〈左传〉博议》一文的节选。从“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可知作者认为诸侯国之间的结盟或争斗,其根本原因是一个“利”字。即为共同利益而合作,也会因为利益的不同分道扬镳,甚至干戈相向。乙文中“非利害深中秦穆之心,讵能若是乎?”正是这个道理。考生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参考译文:
乙
天下的事因为利益而合作的,必然会因为利益而分离。秦国、晋国联合出兵讨伐(或“攻打”)郑国,郑国就要灭亡了。烛之武出城游说秦穆公,站着说会话的工夫就在(郑国)将要灭亡的时候保全了郑国,不只是使秦国军队撤兵,并且又得到秦国帮助设置戍守才离开,(秦国)改变得多么快啊!烛之武一席话就让秦穆公背叛了晋国而亲近郑国,舍弃强大的援军,而依附弱小的国家;抛弃(与晋国)旧日的恩情,召来(晋国)新的怨恨;舍弃成功,触犯危险。不是(烛之武所说的)利益与危害深深击中了秦穆公的心,怎么能像这样呢?秦穆公与晋国,相互结交很长时间了,相互信任很深了,相互结盟很厚了,一旦恐惧于烛之武(所说)的利益,抛弃晋国(都)如同鼻涕唾沫,对于郑国又有什么(不能抛弃的)呢?如果哪天有比烛之武所说的更大的利益,我明白秦穆公一定会很快转变去寻求那更大的利益了!
15.C 【解析】“抒发了对美好青春年华的赞叹”错。杜丽娘发现万紫千红与破井断墙相伴,无人欣赏,良辰美景空自流逝,感到惊异和惋惜,抒发了对美好青春被禁锢、被扼杀的叹息,并非“对美好青春的礼赞”。
16.①“滚绣球”用对比手法,直接抒情。(1分)窦娥指责天地鬼神不分清浊,混淆是非,致使恶人横行,良善衔冤,体现了对封建秩序的怀疑和控诉,富有反抗精神。(2分)②《游园》融情于景,间接抒情。(1分)盛开的百花,绚烂的色彩,开启了杜丽娘的心扉,诧异春景如画,感叹春光易逝,哀伤春光寂寞,渴望自由幸福的生活,强烈要求身心解放。(2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滚绣球》:“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运用对比,铿锵直指现实的不公,坏人得志,好人受欺,这与应有的公理形成鲜明对比。“天地也!”一声浩叹,蕴蓄无限感慨:有愤激和委屈,有埋怨和抗争,更有指责和期待。下一句“只合”“可怎生”是对天地强烈的质问:主宰万物、维持秩序的统治者——本应公正无私地廓清世界,却为何是非不分、曲直不明?“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这句指责,对天地在人们心中的崇高地位做了深刻颠覆。接下来,悲愤之极的窦娥,便直接指责和痛斥代替上天来行使统治权的“天子”:“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末句“哎,只落得两泪涟涟”是愤怒致极后的转折,是悲愤到底的叹息。这段曲词直抒胸臆,自然流畅,气势充沛,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游园》此曲描写贵族小姐杜丽娘游览自己家的后花园,发现万紫千红与破井断墙相伴,无人欣赏,良辰美景空自流逝,感到惊异和惋惜,抒发了对美好青春被禁锢、被扼杀的叹息。这段【皂罗袍】既是景语,也是情语。句句写景,又句句融情,人物的感情和景色交织在一起,映衬了杜丽娘的对景自怜的伤感,其内心深处顾影自怜的哀愁在美好春光的感召下喷薄而出。
⑴夫子哂之,其言不让 ⑵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⑶可使足民,以俟君子
18. ①脍炙人口 ②息息相关 ③喜闻乐见
【解析】 ①处,形容曹禺的作品,结合后文的“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可知,曹禺的作品为人所赞美,故可填“脍炙人口”之类的成语。脍炙人口:美味人人都爱吃,比喻好的诗文或事物,人们都称赞。②处,和“与……的经历分不开”对应,指曹禺走上戏剧创作之路与他个人的生命体验关系密切,故可填“息息相关”之类的成语。息息相关:呼吸相关联,形容关系密切。③处,结合“深受观众欢迎”可知,是说曹禺的戏剧的叙事方式受到观众喜爱,故可填“喜闻乐见”之类的成语。喜闻乐见:喜欢听,乐意看。
19.C【解析】文中加点的“其”为代词。A.语气词,常与“何”连用,理解为“多么”。B.副词,表示委婉地商量,可译为“还是”。C.代词,与原文一致。D. 副词,表示推测,译为“大概”。
20. ①将“漫天红霞里回响的雄壮夯歌”“奔向自由的步伐”比作“沉郁、幽暗背景中绚丽的曙光”,(1分)②化抽象为具象,形象贴切,(1分)③不仅表现了《日出》《北京人》中人物积极向上、勇往直前的形象特点,(1分)而且彰显了曹禺作品对未来充满期许的主题。(1分)
【解析】 画波浪线的句子中,本体是“雄壮夯歌”“步伐”,喻体是 “曙光”,比喻词为“是”。“曙光”代表光明和希望,句子以“沉郁、幽暗背景中绚丽的曙光”比喻“漫天红霞里回响的雄壮夯歌”“奔向自由的步伐”,化抽象为具象,形象贴切,不仅表现了《日出》《北京人》中的人物积极向上、勇往直前的形象特点,而且彰显了曹禺作品对未来充满期许的主题。
21.A【解析】文中“三一律”的引号表特定称谓。
A.特定称谓。 B.讽刺否定。 C.突出强调。 D.引用。
22.①而在于他怎么写 ②往往设计多条叙事线索 ③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解析】
①由“不在于他写了什么”的句式、关联词语及后文内容可知,此处应从肯定的角度表述如何写,可填:而在于他怎么写。
②由“例如《哈姆雷特》的主线是哈姆雷特为父报仇,两条辅线是雷欧提斯和小福丁布拉斯为父复仇,辅线补充主线,共同叙述悲剧故事”的语境可知,此处是说叙事线索多,可填:往往设计多条叙事线索。
③结合“常常以诗人般的激情、抒情的笔调和天才的想象力”的内容及后文“现实主义风格也是始终贯穿其中的”可知,此处是说莎士比亚的戏剧有浪漫主义色彩,可填: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23.参考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立意:
1.亦步亦趋失自我,以智相从自从容。
2.从众或逆众,顺时而为。
3.学会独立思考,拒绝随波逐流。
4.保持清醒的头脑,方能明辨是非。
2024山东省大联考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语文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山东省大联考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语文含解析,共12页。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两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 语文 Word版含解析: 这是一份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两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 语文 Word版含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可能用到的数据,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无锡江阴两校联考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语文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无锡江阴两校联考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语文含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可能用到的数据,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