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题:生物(遵义卷)(教师用)
展开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24分)
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下列哪项能说明生物对环境是有影响的( )
A.蚯蚓使土壤疏松,肥力增强
B.海豹胸部的脂肪厚达60毫米
C.沙漠中的植物在大雨后迅速生长发育
D.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
【答案】A
【分析】环境影响生物的生活,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去,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
【解析】A.蚯蚓使土壤疏松,肥力增强,说明生物对环境是有影响的,A正确。
B.海豹胸部的脂肪厚达60毫米,说明生物适应环境,B错误。
C.沙漠中的植物在大雨后迅速生长发育,说明环境影响生物,C错误。
D.炎热荒漠中缺水,骆驼尿液非常少,是对干旱沙漠的适应,D错误。
2.调查法是生物学常用的科学方法,下列各项中没有用到调查法的是( )
A.对全国人口进行普查
B.显微镜下观察洋葱内表皮细胞
C.统计全市中学生的近视发病率
D.调查校园的植物种类
【答案】B
【分析】1、调查法是为了达到设想的目的,制定某一计划全面或比较全面地收集研究对象的某一方面情况的各种材料,并作出分析、综合,得到某一结论的研究方法。
2、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
【解析】A、对全国人口进行普查运用的是调查法,A不符合题意;
B、显微镜下观察洋葱内表皮细胞运用的是观察法,B符合题意;
C、统计全市中学生的近视发病率运用的是调查法,C不符合题意;
D、调查校园的植物种类运用的是调查法,D不符合题意。
3.遗传病就在我们身边,它是由基因或染色体等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降低人口素质。下列各组中,全部属于遗传病的是( )
A.色盲、白化病B.血友病、关节炎
C.坏血病、唇裂D.艾滋病、先天性愚型
【答案】A
【分析】(1)遗传病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疾病,如色盲、皮肤白化、先天性愚型和血友病等。
(2)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生物体之间传播的一种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等特点。
【解析】A、白化病、色盲是由于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属于遗传病,A符合题意。
B、血友病是由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的,属于遗传病,关节炎是主要是由病菌感染引起的,不属于遗传病,B不符合题意。
C、坏血病是由于缺乏维生素C引起的,不属于遗传病;唇裂是由于遗传因素,营养因素,感染和损伤等因素导致的,不一定属于遗传病,C不符合题意。
D、艾滋病是由病毒引起的,属于传染病;先天性愚型是由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的,属于遗传病,D不符合题意。
4.河蚌、三角帆蚌等常被人们用来培育珍珠,美丽的珍珠做成饰品,备受女士们青睐。下列结构中,与珍珠的形成有关的是( )
A.贝壳B.外套膜C.外骨骼D.疣足
【答案】B
【分析】软体动物的特征: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
【解析】河蚌、三角帆蚌等属于软体动物,体外有外套膜,外套膜能够分泌珍珠质。天然珍珠一般是由于一些小沙粒之类的东西进入河蚌、三角帆蚌等的外套膜,外套膜受到刺激后会不断的分泌珍珠质来包裹这些小沙粒,时间久了就形成珍珠,因此,河蚌、三角帆蚌等体内与珍珠形成有关的结构是外套膜。
5.假设你是一名营养师,请判断以下针对特定人群设计的饮食方案中,不合理的是( )
A.高血压患者的饮食要少盐、忌油腻
B.佝偻病患者要多补充水果和蔬菜
C.青少年要多摄入鸡蛋、牛奶等高蛋白食物
D.献血后的人适量补充富含蛋白质和铁的食物
【答案】B
【分析】合理营养是指全面而平衡的营养。“全面”是指摄取的营养素种类要齐全;“平衡”是指摄取的各种营养素的量要适合,与身
体的需要保持平衡。
【解析】A、食盐的摄入量过多,将会导致钠离子在血管内的浓度过高,从而使渗透压升高,导致血压升高;油腻的食物会经过肠胃的消化吸收最终达到血管,使得高血压的症状上升。因此,高血压患者的饮食要少盐、忌油腻,A正确。
B、佝偻病由于人体内缺维生素D或者缺钙引起的,应多吃含维生素D和含钙量多的食物,B错误。
C、蛋白质是人体需要的六大类营养物质之一,它是构成组织细胞的基本物质,也是人体生长发育、组织更新、生命活动的调节等的物质基础。另外,蛋白质也能氧化分解为人体提供一部分能量。因此青少年要补充鸡蛋、牛奶等高蛋白食物,C正确。
D、献血后会使红细胞减少,影响氧气的运输,适量补充含蛋白质和铁的食物,可以合成较多的血红蛋白,增强血液运输氧气的能力,D正确。
6.在社区植树节“认领一棵树”的活动中,某家庭认领了一棵树。为补充水和无机盐,该树被“挂吊瓶”。“挂吊瓶”的针头应插入到茎的( )
A.导管B.筛管C.分生组织D.机械组织
【答案】A
【分析】木本植物茎的结构从外到内依次是:树皮、形成层、木质部和髓,体内主要有两条运输管道—导管和筛管。导管是植物体内木质部中把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输送到植株身体各处的管状结构;筛管是植物韧皮部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
【解析】木质部内有木纤维和导管,导管可以运输水分和无机盐,木纤维起支持作用,“挂吊瓶”可以补充水和无机盐,因此“挂吊瓶”的针头应插入木质部中的导管。
7.下列是细胞分裂过程的模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示表示动物细胞分裂过程
B.图一中②内的遗传物质在分裂前进行了复制
C.图二中的细胞膜从细胞的中央向内凹陷缢裂为图三的两个新细胞
D.图三中的③和④内的遗传物质可以不同
【答案】B
【分析】细胞的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分裂时,细胞核先由一个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的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①细胞壁,②③④细胞核。
【解析】A、图示细胞分裂最后,在原来的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是植物细胞分裂的过程,A错误。
B、②细胞核分裂时,染色体的变化最明显,染色体的数量在细胞分裂时已经进行了复制加倍,B正确。
C、动物细胞分裂过程的最后,细胞膜从细胞的中央向内凹陷缢裂成两个细胞,图示是植物细胞的分裂,最后形成新的细胞壁,一个细胞分裂为两个细胞,C错误。
D、细胞核中染色体的数量在细胞分裂时已经加倍,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所以图三中③和④内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D错误。
8.安宁食用玫瑰种植已久,头水玫瑰品质甚好,花型大、花瓣多、花香浓,是食用玫瑰中的佳品。下列措施中不利于提高玫瑰花产量的是( )
A.合理密植B.人工增大昼夜温差
C.适当延长光照时间D.降低二氧化碳浓度
【答案】D
【分析】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量﹣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的量。因此,要想提高作物的产量就要想办法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并抑制植物的呼吸作用。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有光照(强度和时间)、二氧化碳浓度、温度等,影响植物呼吸作用的因素有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温度等。因此,促进光合作用的措施有:增加光照强度、延长光照时间、增加二氧化碳浓度、保证水分充足、合理施肥、适当提高白天的温度。抑制植物呼吸作用的措施有:夜晚适当降低温度。
【解析】A、种植过密,植物叶片相互遮盖,只有上部叶片能充分进行光合作用;种植过稀,部分光能得不到利用,光能利用率低。因此,合理密植有利于农作物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光合作用效率,能提高玫瑰的产量,A正确;
B、在一定范围内,温度越低,植物的呼吸作用就越弱,消耗的有机物就越少,所以人工形成昼夜温差较大的条件,有利于玫瑰的产量越高,B正确;
C、一般情况下,植物光合作用的时间越长合成的有机物就越多,因此适当延长光照时间,能提高玫瑰的产量,C正确;
D、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适当提高二氧化碳浓度,能够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使植物积累更多的有机物,从而提高玫瑰的产量,D错误。
9.如图是测定花生仁和核桃仁能量实验。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可通过水温的变化来比较两种食物所含的能量
B.分别取3粒花生仁和3颗核桃仁作为实验材料
C.要设置重复组,以减少实验的误差
D.实验测出的能量低于实际所含能量
【答案】B
【分析】对照实验是指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解析】A、燃烧同质量的花生仁和核桃仁,可通过水温的变化来比较两种食物所含的能量,A正确。
B、应该取等质量的花生仁和核桃仁作为实验材料,燃烧后比较水温升高的差异,也可分别称量花生仁和核桃仁的质量,测出水温变化后依据1毫升水每升高 1℃,需要吸收 4.2 焦的能量,计算出能量含量进行比较,B错误。
C、设置重复组可以减少实验的误差,C正确。
D、由于燃烧过程中花生仁和核桃仁有部分热量会散失,故实验测出的能量低于实际所含能量,D正确。
10.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患过水痘的人一般不会再患此病。从免疫类型看,下列各项与此相同的是( )
A.皮肤阻挡病原体入侵
B.胃酸杀死食物中的病原体
C.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病
D.白细胞吞噬入侵的病原体
【答案】C
【分析】1、特异性免疫又称获得性免疫或适应性免疫,是一种经由与特定病原体接触后,产生能识别并针对特定病原体启动的免疫反应。
2、非特异性免疫又称先天免疫或固有免疫,人类在漫长进化过程中获得的一种遗传特性是人一生下来就具有的。
3、第一道防线是由皮肤和黏膜构成的,它们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胃酸和酶等)还有杀菌的作用;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白细胞,具有溶解、吞噬和消灭病原体的作用;第三道防线是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4、患过水痘的人一般不会再患水痘,原因是在体内产生了水痘病毒的抗体,属于特异性免疫。
【解析】A、皮肤阻挡病原体入侵,其保护作用属于第一道防线,是非特异性免疫,A不符合题意;
B、胃酸杀死食物中的病原体,属于第一道防线,是非特异性免疫,B不符合题意;
C、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病,属于第三道防线,是特异性免疫,C符合题意;
D、白细胞吞噬入侵的病原体属于第二代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D 不符合题意。
11.“478睡眠呼吸法”是用鼻子吸气4秒后,憋气7秒,接着用嘴呼气8秒,依次重复。这种呼吸方法可使氧气灌满肺部,流通全身,有助于放松身心,更易入睡。下列对这种呼吸方法的正确描述是( )
A.吸气时,气体进入肺依次经过鼻、喉、咽、气管、支气管
B.呼吸肌收缩,肺内气压降低,从而完成吸气
C.憋气时,呼吸肌收缩导致膈顶处于上升状态
D.用嘴吐气时,膈的顶部下降,胸廓容积扩大
【答案】B
【分析】(1)吸气时,肋间外肌收缩,肋骨上提,胸骨向上、向外移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增大。这时,胸廓扩大,肺随着扩张,肺的容积增大,肺内气压下降,外界空气就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动作。
(2)呼气时,肋间外肌舒张,肋骨因重力作用而下降,胸骨向下、向内移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缩小:同时,膈肌舒张,膈顶部回升,使胸廓的上下径缩小。这时,胸廓缩小,肺跟着回缩,肺的容积缩小,肺内气压升高,迫使肺泡内的部分气体通过呼吸道排到体外,完成呼气动作。
【解析】A、鼻子吸气时,气体进入肺依次经过鼻、咽、喉、气管、支气管,A错误。
B、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收缩,胸廓容积扩大,肺内气压下降,B正确。
C、憋气时,呼吸肌收缩,导致膈顶下降,胸廓容积扩大,C错误。
D、用嘴呼气时,肋间肌和膈肌舒张,膈顶部上升,D错误。
12.取某健康人的血浆、原尿和尿液进行分析,其部分成分的含量(克/100毫升)如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肾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等部分组成
B.②是原尿,通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过滤作用形成
C.与②相比,①中不含大分子蛋白质
D.③是尿液,③中没有葡萄糖与肾小管的重吸收有关
【答案】B
【分析】据表中数据分析可知,①原尿、②血浆、③尿液。
【解析】A.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管、肾小球和肾小囊,A正确。
B.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形成原尿,所以①是原尿,通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过滤作用形成,B错误。
C.原尿中不含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血浆中含有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尿液中不含葡萄糖和蛋白质,分析可知,与②血浆相比,①原尿中不含大分子蛋白质,C正确。
D.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剩下的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形成了尿液,所以③是尿液,③中没有葡萄糖与肾小管的重吸收有关,D正确。
13.眼是人体获取外界信息的重要器官。眼睛中常被称为“白眼球”和“黑眼球”的部位分别指的是( )
A.虹膜和角膜B.角膜和巩膜
C.巩膜和虹膜D.巩膜和视网膜
【答案】C
【分析】人的眼球包括眼球壁和内容物。眼球壁包括外膜(角膜、巩膜)、中膜(虹膜、睫状体、脉络膜)、内膜(视网膜)三部分。
【解析】眼球由眼球壁和内容物组成,眼球壁包括外膜、中膜和内膜,外膜由无色透明的角膜和白色坚韧的巩膜组成;中膜由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组成;内膜是含有感光细胞的视网膜;内容物由房水、晶状体、玻璃体组成。晶状体似双凸透镜,有折光作用。虹膜中央有瞳孔,瞳孔的大小可以调节,能够控制进入眼球内的光线。玻璃体是透明的胶状物。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能接受光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眼睛中被称为“白眼球”的部分是巩膜,白色坚韧的巩膜具有保护作用。常被称为“黑眼球”的部分是虹膜,虹膜不透光有黑色素,俗称黑眼球。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14.小明在“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实验中,观察到如图所示的血液流动情况,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可用低倍镜观察尾鳍内血液在血管的流动情况
B.图中①为动脉血管,其管壁最薄、弹性大
C.判断②是毛细血管的依据是红细胞单行通过
D.血管中的血流速度由快到慢依次是①→③→②
【答案】B
【分析】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时,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血液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血液由分支流向主干的血管是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图中①是动脉,②是毛细血管,③是静脉。
【解析】A、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应该用低倍的显微镜,低倍镜比高倍镜的视野亮,看到的视野范围广,正确。
B、图中①为动脉血管,其管壁最厚、弹性大,错误。
C、图中②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最慢,因此②是毛细血管,正确。
D、血管中的血流速度由快到慢依次是①→③→②,正确。
15.如图是某人被玫瑰扎伤后完成缩手反射的示意图,若4处受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感觉,能缩手B.有感觉,但不能缩手
C.无感觉,能缩手D.无感觉,但不能缩手
【答案】B
【分析】图中:2感受器、1传入神经、3神经中枢、4传出神经和5效应器。
【解析】反射的进行必须保证反射弧的完整性,若4传出神经受损,反射弧不完整,人不能完成反射,故不能缩手。但是感受器产生的神经冲动能传导给大脑,人会感觉到疼痛。
16.2023年12月17日,在WTT世界乒联女子总决赛中,中国队选手孙颖莎夺得女单冠军。孙颖莎在伸手接球时,上臂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活动状态分别是( )
A.收缩、舒张B.收缩、收缩C.舒张、收缩D.舒张、舒张
【答案】C
【分析】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
【解析】任何一个动作的完成,都是由骨骼肌、骨、关节三者协调配合,在神经系统的支配和其他系统的辅助下完成的,骨骼肌一般要跨越一个或几个关节,由肌腱附着在相邻的骨上,在做屈肘动作时,肱二头肌收缩状态,肱三头肌舒张状态。孙颖莎在伸手接球时属于伸肘动作,此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C正确。
17.云南省是世界10大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的东喜马拉雅地区的核心区域,是我国乃至世界生物遗传物质的天然库。下列关于遗传物质描述正确的是( )
A.染色体在任何生物的体细胞中都是成对的
B.细胞中的DNA是双链,基因是单链
C.每条染色体都由2个DNA分子组成
D.细胞核解体后被碱性染料染色后显形的就是染色体
【答案】D
【分析】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做染色体,它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它的结构象一个螺旋形的梯子,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包含有很多个基因,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DNA片段。
【解析】A、正常情况下,生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都是成对存在的,而有些体细胞中染色体就不是成对存在,如成熟的红细胞没细胞核,染色体为0,A错误。
B、成对的基因位于成对的DNA上,细胞中的DNA是双链,基因也是双链,B错误。
C、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C错误。
D、细胞核内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是染色体,D正确。
18.下列关于生物的生殖与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马铃薯用块茎繁殖属于有性生殖
B.青蛙的生殖过程需要水,但发育过程可以离开水
C.水温及水质状况会影响到两栖动物受精卵的孵化率
D.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一定经历: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育雏
【答案】C
【分析】1、青蛙的发育过程为:雄蛙先鸣叫吸引雌蛙,雌蛙来后雌雄蛙抱对,促进两性生殖细胞排出,两性生殖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许多受精卵在一起形成卵块,受精卵孵化出小蝌蚪,用鳃呼吸,小蝌蚪先长后肢,再长前肢,最后尾巴逐渐消失,变成小幼蛙,幼蛙逐渐长成成蛙。即: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青蛙的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差异很大,这样的发育属于变态发育,这种受精方式叫做体外受精。
2、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这种生殖方式称为无性生殖。
【解析】A、马铃薯用块茎繁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属于无性生殖,A错误。
B、青蛙属于两栖动物,经过抱对后,分别把生殖细胞排在水中,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发育过程经过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成蛙即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幼体与成蛙在外部形态和生活习性上变化明显,为变态发育,可见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都离不开水,B错误。
C、青蛙的受精卵是在水中孵化的,所以水温及水质状况会影响受精卵的孵化率,C正确。
D、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包括筑巢、求偶、交配、产卵、孵卵、育雏等几个过程。并不是所有的鸟类都有这些繁殖行为,例如,杜鹃就不筑巢、不育雏、不孵化,但鸟类必须具备的繁殖过程有求偶、交配、产卵,D错误。
19.每种生物都具有恒定数目的染色体,人类体细胞中具有23对染色体。人的精子、造血干细胞、成熟的红细胞、肌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依次为( )
A.23条、46条、46条、23条
B.23条、46条、0条、46条
C.23条、23条、23条、46条
D.46条、92条、46条、92条
【答案】B
【分析】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成单。如人类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2N,则其受精卵为2N;精子或卵细胞中染色体的数量为N。
【解析】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是成对存在,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和卵细胞。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一半,成单存在。当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染色体又恢复到原来的水平,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人的体细胞中有46条(23对)染色体,因为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所以没有染色体。因此,人的精子、造血干细胞、成熟的红细胞、肌肉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依次为23条、46条、0条、46条。因此,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20.2023年4月21日,在外旅居20年的大熊猫“丫丫”顺利抵达上海,回到祖国的怀抱。为了让“丫丫”能顺利度过跨洋旅程,饲养员对“丫丫”进行笼箱的适应训练。下列对“丫丫”能适应笼箱生活的这种行为的判断正确的是( )
①先天性行为
②学习行为
③受环境因素影响
④与遗传因素无关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答案】C
【分析】根据动物行为获得的途径可将动物的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而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也称为后天性行为。
【解析】为了让“丫丫”能顺利度过跨洋旅程,饲养员对“丫丫”进行笼箱的适应训练。对“丫丫”能适应笼箱生活的这种行为是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学习行为。故选项C符合题意。
21.2023年4月,科研人员在重庆市发现了野生的荷叶铁线蕨,此次发现证实荷叶铁线蕨在野外尚未灭绝。荷叶铁线蕨(如图)是我国一级保护植物,它的根、茎看起来虽然短,但却直立着,叶呈椭圆形,能通过孢子繁殖后代。荷叶铁线蕨所属的植物类群是( )
A.藻类植物B.苔藓植物C.蕨类植物D.种子植物
【答案】C
【分析】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且体内有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能为植株输送营养物质,以及支持地上高大的部分,因此,蕨类植物一般长的比较高大。
【解析】A、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与题干描述不符合,A不符合题意。
B、苔藓植物一般都很矮小,通常具有类似茎和叶的分化,但是茎和叶结构简单,茎中没有导管,叶中也没有叶脉,根非常简单,称为假根,与题干描述不符合,B不符合题意。
C、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荷叶铁线蕨的根、茎看起来虽然短,但却直立着,叶呈椭圆形,能通过孢子繁殖后代,属于蕨类植物,C符合题意。
D.能产生种子并用种子繁殖的植物,属于种子植物,种子植物是植物界最高等的类群,与题干描述不符合,D不符合题意。
22.如图是某生态系统中形成一条食物链的四种生物的相对数量关系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食物链可表示为丁→丙→乙→甲
B.若丁代表生产者,则丙、乙、甲代表消费者
C.若丙的数量减少,短时间内丁的数量也减少
D.若该生态系统被有毒物质污染,则甲所含的有毒物质最多
【答案】C
【分析】在一个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其数量越少,图中甲的相对数量最多营养级别最低,属于生产者,乙次之属于初级消费者,丙再次之,属于次级消费者,丁属于第三级消费者,据此解答。
【解析】A、食物链表示的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食物联系,由图可知,该食物链可表示为甲→乙→丙→丁,A错误。
B、在一个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其数量越少,图中甲的相对数量最多营养级别最低,属于生产者,乙、丙和丁属于消费者,B错误。
C、丁以丙为食,若丙的数量减少,短时间内,丁因缺少食物数量减少,C正确。
D、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所以有毒物质含量最高的是该生态系统中的最高营养级,即丁含有毒物质最多,D错误。
23.青春期是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如图四位同学有关青春期及卫生保健的看法,你不赞同的是( )
A.AB.BC.CD.D
【答案】D
【分析】青春期是一个生长和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其中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另外,体重增加,神经系统和心、肺等内脏器官的功能也显著增强,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
【解析】A、进入青春期以后,男孩和女孩的性器官都迅速发育,男性的睾丸和女性的卵巢都重量增加,并能够产生生殖细胞和分泌性激素,性激素能促进第二性征的出现,男孩出现遗精,女孩会来月经,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A正确。
B、合理安排作息时间是健康的生活方式,课余时间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保证睡眠,保证生长激素的分泌,促进骨骼生长,B正确。
C、适当增加体育运动,增强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的功能,C正确。
D、青春期是一个生长和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其中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其次是体重增加;另外青春期性器官开始迅速发育,这是青春期的突出特征,不是青春期的显著特点,D错误。
24.2023年5月19日,中国—中亚峰会达成多项绿色低碳相关的合作共识和倡议。低碳发展致力于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下列做法与此主题不相符的是( )
A.使用清洁能源
B.封山育林,提高森林覆盖率
C.垃圾分类处理
D.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
【答案】D
【分析】碳中和,节能减排术语。一般是指国家、企业、产品、活动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
【解析】ABC、使用清洁能源、封山育林,提高森林覆盖率、垃圾分类处理都符合实现“碳中和”的目标,ABC不符合题意。
D、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会破坏生态环境,不利于环境保护,不符合实现“碳中和”的目标,D符合题意。
第 = 2 \* ROMAN II卷(非选择题 共26分)
本题共4小题,共26分。
25.(6分)“发展生态农业,助力乡村振兴”。在乡村振兴农业帮扶工作队的引领下,某村兴起了大量种植经济作物——水果玉米的热潮。因水果玉米营养丰富,口感甘甜而鲜脆,受到不少市民的喜爱。如图为玉米种子结构、萌发和生长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种子经过筛,幼苗长得乖”。如图1,在玉米种植过程中,要想保证种子正常萌发,常选用籽粒饱满的玉米种子播种。还需要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一定的 。
(2)玉米幼苗生长过程中需要的水分和无机盐,主要通过根尖结构中的 从土壤中吸收,吸收的水分有一部分以水蒸气的形式从玉米叶片结构中的 散失到环境中。
(3)农业帮扶队员通过利用低温环境降低玉米种子的 (填生理作用),实现种子的长期保存。
(4)如图2是玉米单株光合作用强度与种植密度的关系曲线图,从图中可以看出,与a点相比,在b点单株光合作用强度明显减弱,原因是 。
【答案】(1)水分(1分)
(2)成熟区(1分) 气孔(1分)
(3)呼吸作用(1分)
(4)叶片相互遮挡,导致光照不足(2分)
【分析】1、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2、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内以水蒸气的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
3、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
图中:A是胚乳、B是子叶、C是胚芽、D是胚轴、E是胚根,据此回答。
【解析】(1)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故玉米萌发需要满足自身条件,保证种子正常萌发,常选用籽粒饱满的玉米种子播种,还需要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一定的水分。
(2)根尖是指从根的最尖端到着生根毛这一段幼嫩部分。一般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其中成熟区,也称根毛区,内部某些细胞已经形成导管,导管具有运输作用。表皮细胞的细胞壁向外突起形成根毛,大大增加了吸水的表面积,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植物体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只有约1%被植物体利用,99%以上的水都通过蒸腾作用以水蒸气的形式从叶片的气孔散发到大气中去了。
(3)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农业帮扶队员通过利用低温环境降低玉米种子的呼吸作用,实现种子的长期保存。
(4)合理密植,有利于农作物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种植过密,植物叶片相互遮盖,只有上部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种植过稀,部分光能得不到利用,光能利用率低。如图2是玉米单株光合作用强度与种植密度的关系曲线图,从图中可以看出,与a点相比,在b点单株光合作用强度明显减弱,原因是叶片相互遮挡,导致光照不足。
26.(8分)科普阅读
长颈鹿和金合欢树是非洲稀树草原生态系统的标志性景色之一,金合欢树是一种高大的豆科植物,它和长颈鹿“相互栽培”。
数百万年前,金合欢只有2﹣3m高,它们根系发达,当其他植物因旱季到来而枯死时,金合欢树还在欢快地生长。因此,金合欢被更多的动物“盯上”。金合欢树在漫长的时光中开始不断地“拔高”自己,许多动物放弃进食金合欢,而长颈鹿的祖先却对其叶子和果实展开了执着的“追求”,“先天不足”的一部分祖先“惨遭淘汰”,“高个儿”基因一代代被保留下来。金合欢树没有通过长高“逃脱”长颈鹿的进食。
金合欢树利用长出坚硬的尖刺来保护自己。而长颈鹿则长出长达50cm的舌头,还在舌头表面进化出一层坚硬的黏膜。最终尖刺也没能完全阻止“吃货”长颈鹿。
金合欢又分泌“化学武器”——单宁酸来保护自己,一旦有叶子受到啃食,整个植株便会大量分泌单宁酸抵达叶子表面。长颈鹿则经多次尝试后,发现了金合欢树的“防守漏洞”——单宁酸抵达叶子需要一定时间。只要在叶子充满毒素前大吃特吃,就不会受到任何影响,等到毒素慢慢散去,长颈鹿们再重新发起新一轮的进攻。
金合欢树也没有“放弃”,它们“团结抗敌”:当一棵金合欢树遭受攻击时,会立即传播一种特殊的气味,当气味信号被其它金合欢树接收后,这些金合欢树便会立即将毒素填充到叶片上。但狡猾的长颈鹿发现,气味信号传播必须依靠风力,只要判断好风向,长颈鹿们仍然能得到美味。
事实上,无论长颈鹿还是金合欢树,在经过数百万年的“相爱相杀”后,都演化成了对方在自然界中最重要的依赖。长颈鹿依靠金合欢树存活,而金合欢树传播种子、减少旱季蒸发量得以成活,也离不开长颈鹿的帮助。
回答下列问题:
(1)维持非洲稀树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的最终来源是 ,丰富的动物促进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 。非洲稀树草原生态系统能长期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能力。在这个生态系统中,文中没有出现的生态系统的成分是分解者和 。
(2)根据文中信息,金合欢树在分类学上属于 (裸子/被子)植物。金合欢树“发明”了多种方法抵抗“吃货”长颈鹿,而长颈鹿则有多种对策:长长的舌头及表面一层坚硬的黏膜是与金合欢树有 相适应的;判断风向并 (顺风向/逆风向)取食金合欢树是与金合欢树散播特殊气味信号“团结抗敌”相适应的。
(3)经过数百万年的“相爱相杀”,长颈鹿和金合欢都得以生存繁衍,演化成对方重要的依赖,这是长期 的结果。
【答案】(1)太阳能(1分) 能量流动(1分) 自动调节(1分) 非生物成分(1分)
(2)被子(1分) 刺(1分) 逆风向(1分)
(3)自然选择(1分)
【分析】1、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
2、自然选择:达尔文把生存斗争中适应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的过程叫作自然选择.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微小的有利变异得到积累而成为显著的有利变异,从而产生了适应特定环境的生物类型。
3、生物的适应性是指生物体与环境表现相适合的现象。
【解析】(1)生产者主要是指绿色植物,它们能进行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不仅供自身生长发育的需要,也是其他生物类群的食物和能源的提供者,太阳能是生态系统的能量的最终来源,通过食物链促进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虽然在不断地变化着,但是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文中没有提到的是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
(2)种子植物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金合欢树的种子没有果皮包被,所以是裸子植物。生物的适应性是指生物体与环境表现相适合的现象,长长的舌头及表面一层坚硬的黏膜是与金合欢树有刺相适应的,判断风向来避免特殊气味的影响,所以是逆风向。
(3)达尔文把生存斗争中适应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的过程叫作自然选择.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微小的有利变异得到积累而成为显著的有利变异,从而产生了适应特定环境的生物类型。长颈鹿和金合欢都得以生存繁衍,演化成对方重要的依赖,这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27.(7分)随着我国“三孩”政策的实施,许多家庭迎来了新的成员。贝贝和弟弟也希望妈妈再生一个妹妹,贝贝利用所学的遗传学知识画出了只包含性染色体的四种细胞,请你帮助贝贝向妈妈解释有关性别等方面的问题。
(1)人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贝贝具有②所示的细胞,由此判断贝贝的性别是 。贝贝从爸爸获得的染色体数量是 条。爸爸具有上图中的哪种细胞 (填数字)。
(2)贝贝和弟弟的性别在受精时已经决定,该时期发生的场所是 。
(3)人眼的虹膜有褐色和蓝色之分,贝贝对家庭成员虹膜颜色进行了调查,结果如图所示(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
①贝贝妈妈的基因组成是 。
②控制贝贝和弟弟褐色虹膜的基因来自 (填字母)。
A.爷爷 B.奶奶 C.姥爷 D.姥姥
③贝贝和弟弟希望第三胎是个蓝色虹膜妹妹的概率是 。
【答案】(1)男性(1分) 23(1分) ②③④(1分)
(2)输卵管(1分)
(3)①aa(1分)
②A(1分)
③25% (1分)
【分析】(1)生物体的某些性状通常是由成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亲代的性状是显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的。
【解析】(1)人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精子的染色体是X或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贝贝具有②XY所示的细胞,由此判断贝贝的性别是男性。人体有23对染色体,精子有23条染色体,贝贝从爸爸获得的染色体数量是23条。爸爸具有上图中的②③④细胞。
(2)贝贝和弟弟的性别在受精时已经决定,精子与卵细胞在输卵管内结合形成受精卵,完成受精。
(3)人眼的虹膜有褐色和蓝色之分,贝贝对家庭成员虹膜颜色进行了调查,结果如图所示(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
①由图可知虹膜的蓝色是隐性性状,基因组成是aa,贝贝妈妈虹膜是蓝色,基因组成是aa。
②根据题意遗传图为:
由此可以看出:控制贝贝和弟弟褐色虹膜的基因来自爷爷,故选:A。
③性别遗传图为:
由遗传图可知:贝贝和弟弟希望第三胎是个蓝色虹膜的概率是50%,蓝色虹膜的妹妹的概率是50%×50%=25%。
28.(5分)珍珠番石榴是我国南方名优水果之一,但其果实极不耐贮运,为了解决番石榴的贮藏保鲜问题,某科研小组研究罗勒涂膜液对番石榴保鲜的效果,选取形态、生理状况相近的珍珠番石榴果实进行分组实验(每组36个),其实验设计如下表:
(1)实验过程中挑选形态、生理状况相近的珍珠番石榴果实目的是: 每组重复实验3次的目的是: 。
(2)实验结果如图,罗勒涂膜液处理对番石榴果实的呼吸强度有明显 (“促进”或“抑制”)作用,浓度为 罗勒涂膜液处理能有效延长番石榴果实的贮藏时间。
(3)生活中我们还可以通过什么方法来延长番石榴的贮藏期呢? 。
【答案】(1)控制单一变量(1分) 减小误差(1分)
(2)抑制(1分) 2.5%(1分)
(3)冷藏法、真空包装法等(1分)
【分析】科学探究的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为了使实验有说服力,实验中一定要设置对照组。在设计对照实验时,要遵循单一变量的原则。
【解析】(1)为了控制单一变量,实验过程中挑选形态、生理状况相近的珍珠番石榴果实,每组重复实验3次减小误差,使实验结果更有说服力。
(2)观曲线图可知,用蒸馏水的一组,呼吸作用强度高,用罗勒涂膜液处理呼吸作用强度弱,说明罗勒涂膜液处理对番石榴果实的呼吸强度有明显抑制作用,浓度为2.5%罗勒涂膜液处理的一组,呼吸作用弱,保存时间长,因此,浓度为2.5%罗勒涂膜液处理能有效延长番石榴果实的贮藏时间。
(3)生活中我们可以用冷藏法、真空包装法等方法进行保存番石榴。
主要成分
①
②
③
蛋白质
0.03
8
0
葡萄糖
0.1
0.1
0
实验组别
实验流程
①
蒸馏水
浸泡三分钟后自然晾干
置于室温下贮藏一段时间,定期观察果皮颜色变化,并定时记录果实的呼吸强度。
每组重复实验3次
②
2.5%罗勒涂膜液
③
5%罗勒涂膜液
④
7.5%罗勒涂膜液
2024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题:生物(遵义卷)(学生用): 这是一份2024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题:生物(遵义卷)(学生用),共8页。
2024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题:生物(贵阳卷)(学生用): 这是一份2024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题:生物(贵阳卷)(学生用),共6页。
2024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题:生物(广西卷)(教师用): 这是一份2024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题:生物(广西卷)(教师用),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