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部分地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语文试卷汇编:语言文字运用Ⅱ
展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本题共3小题,12分)
《红楼梦》就是以元春省亲、宝玉挨打、抄检大观园、黛死钗嫁等重大事件为分水岭,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刘姥姥三进大观园,贾府里宝钗、凤姐、宝玉、贾母四个生日的安排,都起了重要作用,标志着爱情婚姻悲剧和家庭衰败的过程。甚至整个大观园的景色,也随着贾府的盛衰和宝黛爱情悲剧的发展而变化。
19.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3分)
①几乎没有任何一个线索可以从这幅天然的织锦中抽得出来
②条理清晰,首尾连贯
③各个事件互为因果,连环勾牵,毫不间断
④把大大小小的事件和人物组织起来
A.④③②① B.③①②④ C.②①④③ D.④②③①
20.树德中学话剧社准备在艺术节表演《红楼梦》,拟在《红楼梦》剧中编入能体现“差序格局”典型场景的几出戏。下列是负责编剧的同学打算选编的场景,不符合要求的一项是(3分)
A.雨村判案 B.元春省亲 C.香菱学诗 D.探春理家
21.近日“林黛玉发疯文学”走红,《红楼梦》里林黛玉的一些俏皮话和慰人的话被广大网友挑选出来进行模仿创作。以下是部分网友的仿林式创作:
①平日里我和你说的,全当耳旁风了,怎么别人说了你就依,比圣旨还快。
②你的关心,是独我一份的,还是他人都有的,若不是独我一份的,那这份关心不要也罢。
③迟到五分钟站在教室门口:“哟,已经上课了啊,是我来的不巧了。”
④早上公司遇到老板:“早知你今个儿要来,我便不来了。”
请选择以上仿作中的一句,简要说说该句是出自《红楼梦》中的哪个场景,并概括当时林黛玉的心理。(6分)
19.D
20.C(A.“雨村判案”故事梗概:冯家和薛家因为争买一个丫头而发生争执,拐子收了冯家钱又把丫头卖给薛家,薛蟠便喝令手下人把冯家公子冯渊打死了。贾雨村正要判案的时候一个幕僚拦住他,给他看“护身符”,贾雨村便改了结果,借此拉拢薛家。“雨村判案”中,贾雨村从自身的利益出发,着意讨好四大家族,体现了每个人以自我为中心的差序格局。“四大家族”构成的权力结构也是由内到外一层层递减,内圈紧密的四大家族一荣俱荣,外圈薄弱的毫无关系的贾雨村也能借此与他们攀上关系。以贾雨村为中心,这充分体现了能放能收,能伸能缩的“差序格局”。
B.“元妃省亲”,元妃省亲时先看到大观园,暗叹过于奢华。后来与贾母等人相遇,都哭了一场。接着见了林黛玉、薛宝钗和薛姨妈,又见了贾宝玉,然后看了匾额,她着各人选一首题诗,薛、林二人得到赞誉。“元妃省亲”发生在贾家内部,是一种以亲属关系为主轴的网络关系。以贾元春为中心,体现了“差序格局”。
C.“香菱学诗”故事梗概:香菱学诗可以分为黛玉指导读诗和香菱练习写诗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写黛玉指导香菱读诗。第二部分主要写香菱在黛玉的指导下练习写诗的过程。“香菱学诗”中,香菱本来与宝钗的亲属关系更近,但宝钗不愿意指导她,反而是与她关系较远的黛玉愿意指导。涉及的人物较多,香菱不是中心人物,所以这则故事中没有体现“差序格局”。
D.“探春理家”故事梗概:探春理家一回实际上是贾探春、李纨和薛宝钗三个人共同管理荣国府,王夫人就叫贾探春出来帮助管理,然后又请上了薛宝钗。探春先拿自己母亲开刀,狠狠驳回了她要破坏祖宗旧例的野心;接着,她又把目光瞄准了凤丫头和贾宝玉,把前者的面子驳得分毫不剩,把后者不该花的钱一刀给裁得干干净净;最后,她又不惜得罪贾府内外众多的买办,把他们平日能搜刮得到的脂粉钱给夺了回来。这种种举措下来,虽说没能节省多少银子,但却杀倒了很多人的威势。“探春理家”发生在亲属关系之中,以“探春”为中心结成网络,体现了“差序格局”。)
21.示例①:宝玉和黛玉在探望在家养病的薛宝钗时,黛玉的小丫鬟雪雁受紫娟吩咐来给黛玉送小手炉,此话表面上看黛玉是对雪雁说的,实际上借机奚落宝玉。体现了当时黛玉对于宝玉、宝钗关系亲密的醋意心理。
示例②:此句是薛姨妈让周瑞家的给贾家三姐妹、黛玉、凤姐送宫制堆纱新巧的假花儿,黛玉在看到周瑞家送来的最后两支时的刁钻发问。流露出黛玉当时的敏感、唯恐不受重视,缺乏安全感的心理。
示例③:黛玉前去探望在家养病的薛宝钗时,发现贾宝玉已经在宝钗房中,便酸溜溜说道:“吆,我来的不巧了,早知他来,我就不来了。”流露出黛玉的拈酸吃醋的心理。
示例④:宝钗身体有恙,宝玉前去探望。片刻功夫后,黛玉也来看望宝钗。一看见宝玉,黛玉就笑着嚷嚷:“哎呦,我来的不是时候了!”宝钗不解其意,黛玉说:“早知他来,我便不来了。”此句本就是含酸之语,流露出林黛玉当时对宝玉积极探望宝钗的嫉妒以及敏感的心理。
四川省达州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下学期3月月考高一语文试卷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小题。
植物所需要的水分,主要是依靠根从土壤中吸收的。因此,植物从发芽到生长发育,直至死亡前,____①_____ 。根据计算,一株玉米在整个生长期内,一共要吸收200千克左右的水。可是,由于植物生长的环境各不相同,有的地方潮湿些,有的地方干旱些, 就使得____②_____。长在干旱地方植物的根,为了吸收到足够的水分,必须长得很深很深;在土壤潮湿、水分充足的地方,____③_____。如柳树,在靠水的地方,它的根部都生长较浅,如把柳树移栽在干旱的环境中,它的根将会改变它原有的形状, 变成较深的根系。一般来说,同一种植物,生长在干旱的地方扎根深,生长在潮湿的地方扎根浅。
21.下列句子中的“它"和文中画横线处的“它",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到了华山脚下,它的高大陡峭令我望而生畏。
B.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C.有腊肉了,今天可以美美地吃它顿!
D.讲武储粮图再举,它年六国一齐休。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21.答案A
A项与文中画线处的“它"代指大以外的事物。B.表示指称,相当旺于“别的”“其他的”。C.虚指,无意义。D.表示指称,相当于“别的”“其他的”。
22.答案 ①都需要从土壤中吸收水分 ②植物的根系发达程度有了差别 ③根就不必扎得很深
①处,前文说到植物所需要的水分,主要依靠根从土壤中吸收,出所以植物从发芽一直到死亡前都需要依靠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故可填“都需要从土壤中吸收水分”之类的内容。
②处,根据后文柳树的例子可知,生长环境的潮湿或干旱使得植物的根系发达程度不同,故可填“植物的根系发达程度有了差别"之类的内容。
③处,根据前文可知,长在干旱地区的植物的根必须扎得很深,相对而言,长在土壤潮湿、水分充足的地方的植物的根就不必扎得很深,故可填“根就不必扎得很深"之类的内容。
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1题。
嗅觉是人体最早形成的感官之一。鼻子像一个高度灵敏的检测器,通过数以百万计的嗅觉神经,我们能够感知和区分各种具有不同结构特性的气味分子。
随着科技不断发展,模仿人类嗅觉感知的人工智能(AI)嗅觉识别技术得到快速发展。
① ?AI“闻到”气味就像是一场根据分子结构进行的“猜谜游戏”。气味来源于特定结构分子,这些分子就像一个个的“信使”,携带着气味的信号。因此,要预测某种物质所带来的气味,关键在于辨析分子的结构。在这一过程中,AI依赖于一个庞大且被精细整理过的数据库。这个数据库可被视为一本高级的“气味分子翻译词典”,其中详尽地列出了已知分子结构与其相应气味之间的联系。每一种分子与气味的关联都被细致地记录与归档。当面临一个新分子的气味预测任务时, ② ,寻找与新分子结构相近的已知分子,并从中推测可能的气味属性。
尽管AI在嗅觉科技方面展示出了令人瞩目的潜能,并已经在某些领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③ 。两者各自拥有不同的优势和局限性。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有理由期待 AI在嗅觉方面将会实现更多的突破。
21.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
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22.AI嗅觉识别技术主要是从数据库中寻找与新分子结构相近的已知分子,从而推测可能的气味属性。请根据材料,写出此工作原理的两个前提条件。(2分)
21.①Al 如何“闻到”气味;②Al 会快速检索这个专业“词典”;③但其尚未全面超越人类
22.①气味源于特定的分子结构。②有一个庞大的被精细整理过的“气味分子”数据库
四川省绵阳市三台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
(二)语言文字运用 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吟诵包括“吟”和“诵”两种主要方式。“吟”是将古诗文的语音长短有致地延长,听上去有种接近于歌唱的旋律感,所以有人将其称之为“①”。“诵”是在口语基础上强化语音张力和节奏感,产生一种抑扬顿挫的效果。
吟诵之所以成为古人喜爱的诗文口传方式,主要是基于两点:②;二是古诗文本身所具有的节奏韵律。通过汉语四声的高低和发声的长短,再配合古诗文本身内在的节奏韵律,自然就会形成具有优美旋律的声音形式。而这个声音形式③是无法体现的,只有通过有声的吟诵才能表达出来。所以说,声音既是古诗文意义得以表现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古诗文外在形式之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吟诵( )。
21. 在语段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文字,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6分)
22.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恰恰能证明这一点
B. 恰恰是表现古诗文声音之美的最好方式
C. 恰恰是表现古诗文的美的最好方式
D. 恰恰最能表现古诗文的美
21. ①“吟唱”(或“吟咏”)
②一是汉语言文字有平上去入的声调
③只靠默读的方式(或:只靠眼睛来看)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空,依据前文“听上去有种接近于歌唱的旋律感”,这里可填“吟唱”或“吟咏”。第二空,所填句子对应后文的“通过汉语四声的高低和发声的长短”,再结合“二是古诗文本身所具有的节奏韵律”的句式,这里可填“一是汉语言文字有平上去入的声调”。第三空,结合后文“只有通过有声的吟诵才能表达出来”可知,这里是说“无声不行”,所以可填“只靠默读的方式”或“只靠眼睛来看”。
22. B本题考查学生衔接连贯、准确的能力。
依据前文“声音既是……”可知,这里是强调吟咏是表现古诗文“声音之美”的最好方式。四个选项中 B最为准确。故选 B。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阶段一考试语文试卷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1题。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即将到来,复兴中学记者团计划在校刊上推出一篇以“快时代的读书文化”为主题的访谈录。以下是学生记者对某出版社主编的采访实录。
记者:有同学说,这是一个深度阅读消亡的时代。 ① ?
主编:这种说法是不是太消极了?快时代的人们更倾向于轻阅读、碎片式的阅读,确实会让功能性文盲(缺少探究习惯和自我批判能力的读者)越来越多,但人性中自有对知性完善(追求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和智性完满(追求对人生的整全性理解)的渴求,与娱乐性书籍相比,非娱乐性书籍可以更好地满足人们这种向上向善的渴求。所以我一直相信,无论世界如何浮躁喧嚣,总有人愿意阅读非娱乐性书籍,这些读者的阅读偏好代表了这个时代饱满深沉的思想内涵。
记者:近几年, ② ,像有声书、视频荐书等。这些现象对读者有哪些影响?
主编:有声书和视频荐书都属于数字时代的媒介融合带给图书领域的灵感。前者让快时代的读者能见缝插针地听“书”,获得另一种读书体验;后者算得上是书评的推陈出新,如果真是用心甄别而不是出于商业目的的“王婆卖瓜”,那就能让优秀的图书脱颖而出、传久传远,也能帮助读者降低选书的试错成本。
记者:最近,亚马逊宣布Kindle电子书店将于2023年6月30日退出中国大陆市场。这让电子书的用户心生疑惑: ③ ?请您解答一下这个疑惑。
主编:这要依靠两方面的力量来推动。一方面,只有我们的学校和社会培养出了优秀的作者、译者和读者,电子书才会有越来越广阔的市场,才会有长久的未来;另一方面,如果出版业对电子书的内容进行内涵式发展,让优质电子书的供给不断绝,电子书也会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21.复兴中学不少同学在观看了某电商平台的荐书短视频后,购买了《额尔古纳河右岸》《活着》等非娱乐性书籍。请根据以上访谈实录的内容,用三个动宾短语概括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要求:每个短语不超过10个字。(5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10分)
20.(5分)
(1)您是否同意这种说法? 或:您能否评价一下这种说法?(关键词:同意/评价 这种说法 )
(2)图书领域出现了许多新现象(关键词:图书领域/图书界 新现象)
(3)怎样才能让电子书有好的未来?或:电子书如何才能有好的未来?
(关键词:怎样/如何 好的未来)
(评分规则:一句1分,两句3分,三句5分。)
21.(5分) 参考答案:采用新颖的荐书形式 降低试错成本 满足向上向善的渴求
(必须从视频、读者、书籍三个角度来分析。评分规则:一点1分,两点3分,三点5分。)
湖北省部分地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语文试卷汇编:语言文字运用Ⅱ: 这是一份湖北省部分地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语文试卷汇编:语言文字运用Ⅱ,共10页。
湖北省部分地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语文试卷汇编:语言文字运用Ⅰ: 这是一份湖北省部分地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语文试卷汇编:语言文字运用Ⅰ,共10页。
四川省部分地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汇编:语言文字运用Ⅱ: 这是一份四川省部分地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汇编:语言文字运用Ⅱ,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