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成长•书法篇,成长•艺术篇,成长•哲思篇,成长•传承篇,成长•表达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成长•书法篇(7分)
1.(3分)书法社团举行书写作品展,请你参与,按要求完成。
要求:书写正确,行款整齐,布局合理。
一过夏天,小学生有的成了中学生,中学生有的成了大学生。升级、跳班,快点儿,慢点儿,总是要长。……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
——《夏天里的成长》
2.(4分)有交流就有成长,请你参与进来聊聊吧,恰当地补充对话。
小西:书法是我们民族的瑰宝,需要传承与创新。你知道的书法家都有谁?
我:我知道的书法家有: 、 等。
小西:你认为练习书法有什么益处?
我:
二、成长•艺术篇(13分)
3.(2分)京剧作为国粹,除了表演吸引人,还有许多与它相关的词语,也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下列加点词语用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妈妈对我严格要求,在家里她总是那个唱白脸的人。
B.运动会场上,班长忙前忙后,真是个跑龙套的。
C.别看他个头小,当上小班长在台前领读,却有板有眼,派头十足。
D.在校艺术节上,我们班的节目作为压轴好戏终于上场了。
4.(11分)文学社团和音乐社团联合举行艺术融合探究,请你参与,完成要求。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 (sì shì)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 (像 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xiōng yǒng 的大海。
(1)根据拼音写词语。
(2)选择括号中正确的字音和字形。
(3)皮鞋匠听了贝多芬的音乐仿佛看到了三幅画面,可以概括为:① ② ③ 。
(4)依据三幅画面推测《月光曲》的旋律变化过程是
A.明快有力 高亢激昂 轻柔舒缓
B.轻柔舒缓 明快有力 高亢激昂
C.高亢激昂 明快有力 轻柔舒缓
(5)文段中运用了由音乐产生联想的方法,我能想到的有关音乐的成语有: 、 、 。
三、成长•哲思篇(29分)
5.(10分)文学社对非连续文本进行探究,请你参与,完成要求。
材料一:什么是人工智能呢?人工智能(AI)是在计算机辅助下模拟、延伸甚至拓展人类智能的一种技术。人的智能主要由大脑掌握,人工智能则由电脑控制。过去,我们总以为人工智能是在复制人的思维方式,也有人觉得它存在于科幻电影中,离我们十分遥远。事实并非如此,生活中很多领域已经采用了人工智能技术。
材料二:怎样让电脑认出一只猫?只要输入100万张甚至更多猫的图片,告诉电脑:这里面有猫,你去认吧!电脑就会根据所给的图片,自行归纳出猫的特征,并准确地认出猫来。给的图片越多,答案越准确。
人工智能怎么诊断病情?科学家把近13万张涵盖2000多种皮肤病的临床图片存储在人工智能系统中,然后让其对这些临床图片进行分析。人工智能系统通过深度学习掌握各种皮肤病的典型特征,也能迅速成为皮肤科“专家”。2017年美国出版的《自然》杂志介绍了人类与机器的一场“较量”。人工智能与21名资深皮肤科医生开始了同场竞技,比试区分鳞状上皮细胞癌和良性脂溢性角化病,以及区分黑色素瘤和良性痣。在这场比试中,人类败下阵来。
21世纪以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大数据的收集,人工智能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网上商业通过人工智能分析用户的消费记录能推送用户喜欢的商品。警察利用智能摄像机发现、定位、跟踪犯罪嫌疑人,执行精确和迅速的抓捕。人工智能教室、人工智能家居、人工智能无人汽车驾驶,在不久的将来就会融入我们的生活。
材料三:人工智能是21世纪引领世界未来科技发展和生活方式转变的风向标,它渗透在各行各业中。(如图)
(1)从材料一中我们了解到什么是人工智能,我知道的生活中已经用到的人工智能技术有:
(2)从材料二中可以知道人工智能医生诊断病情需要
A.引进先进的医疗检查设备
B.提供100万张甚至更多猫的图片
C.输入大量的病例诊断资料
D.为电脑医生配备一位有经验的助手
(3)阅读以上材料,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画上“√”,错的画上“×”。
①人工智能就是复制人的思维方式。
②人工智能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网上商业通过人工智能分析用户的消费记录能推送用户喜欢的商品。
③在中国,互联网领域受人工智能的渗透最为明显,对教育的渗透相对较少。
④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工智能对我国各行各业的渗透逐年降低。
(4)六年级的同学围绕“人工智能与未来发展”进行一场辩论赛:观点一,我认为要一定程度限制人工智能的发展。观点二,我认为人工智能发展利大于弊。选择一个观点,有理有据地表达你的看法。
6.(13分)文学社对下面小说进行探究,请你参与,完成要求。
悠长的铃声
毕淑敏
雨天,是城市的忌日。
花花绿绿的伞,填满每条街道,到处堵车。我大清早出门,赶到读书的学院,还差一分钟就要上课了。
“今天你晚了。”看大门兼打铃的老师傅说。他瘦而黑,像一根铁钉。别的同学都住校,唯我走读。开学才几天,他这是第一次同我讲话。
“不晚。”我撒腿就跑。从大门口到教室的路很长,就是有离弦之箭的速度,也来不及。课堂纪律严格,我只是想将损失减少到最小。
上课的铃声在我背后响起来了,像一条鞭子,抽我的双腿。有一瞬,几乎想席地坐下,喉咙里发咸,健康还是最重要的!
我的脚步迟缓下来,仿佛微风将息的风车。然而铃声还在宁静而悠远地响着,全然没有即将沉寂的细弱。
“只要铃声响着,我就不该停止奔跑!”我对自己说。终于,到了。
老师和同学们都在耐心地倾听着,等待铃声的完结。
放学时,我走过大门,很想向老人表示感谢。可是,说什么好呢?说谢谢您把铃绳拽得时间那么长吗?我想在学府里,最好的谢意莫过于知识者对普通人的尊敬,便很郑重地问:“老师傅,您贵姓?”
“免贵。”然后,他告诉我姓氏。
我的脑筋里管记忆一般人姓氏的区域,似乎被虫蛀过,总是容易搞错。不过这难不住我,我创造了联想方式。比如,听了看门师傅的姓氏,我脑海中就幻化出花果山水帘洞的景象。这法子秘不传人,却是百试百灵的。
上学三年,我认真称呼他的机会并不多。唯有恰恰赶在上课铃响之时,我经过校门,才会恭恭敬敬地称他一声:“侯师傅好!”若是他一个人,会冲着我宽厚地笑笑。有时围着做饭、植花的其他师傅,我便格外响亮地招呼他,表示我对他的尊重。周围的人看着他嬉笑,他就不好意思地低下头。其后,便会有悠长的铃声响起,像盘旋的鸽群,陪伴我走进教室。
当我伸直双腿安稳地坐在课桌前,铃声才像薄雾一般散去。“看门的老头拽着铃绳睡着了。”同桌说。
只有我知道这秘密,但我永远不会说。说出来,便破坏了这一份温情,这一番默契。
终于,我以优异的成绩、良好的品行,从学院毕业。我拎着沉重的书包走出校门最后一次对铁钉样的老人说:“侯师傅好!”他瞅瞅四周无人,靠近我:“你就要走了我想同你说一件事。”
“你不要放在心上……”他又踌躇了,“我只是想告诉你………唉,不说了……不说了……”他苍老的头颅在秋风中像芦花一般摆动着,脸色因为窘迫,像生了红锈。
“到底是什么事呢?”我的好奇心发作了。
“他们说你是成心的,我说不是……”老人舔了一下嘴唇,好像那里粘着一粒砂糖,慈善地看着我。
“您快说嘛!侯师傅!”听这口气,与我有关,忙不迭地追问。
“你千万别介意……我不是姓侯,我姓孙……”
(1)联系全文内容,你对《悠长的铃声》这个题目的理解是:
(2)这篇文章主要讲的两个情节是:① ②
(3)文中画“_____”的句子在文中是 描写,它的作用是: 。
(4)再读读打铃老师傅和我的对话,可以感受到打铃老师傅是一个 的人。
(5)文中画“ ”的句子是对作者 描写,可以感受到“我” 。我能仿照这句话写一写自己“忐忑不安”时的内心世界:
7.(6分)文学社团对多本小说进行探究,请你参与,完成问题。
(1)《童年》中的外祖母是俄罗斯文学中最光辉的女性形象之一,她的特点是 ,结合具体事例简要说明她的这个特点: 。
(2)优秀的小说往往会塑造出一个个鲜明的人物形象。下列有关“小说人物形象”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穷人》通过环境描写和气氛烘托,塑造了一个勤劳而善良的渔家妇女形象。
B.《小英雄雨来》中的雨来活泼开朗、机智勇敢,是我们心中的“小英雄”。
C.《爱的教育》中的亚米契斯,他虽然身世悲惨,但勤劳善良,赢得了大家的喜爱。
D.《童年》中的阿廖沙虽然经历了父亲病逝、祖父毒打等磨难,但他最终还是成为了坚强、勇敢、自信的人。
四、成长•传承篇(16分)
8.(8分)国学社团对传统文化的积累运用进行探究,请你参与,完成要求。
(1)过年时,我们经常在春联中看到“五谷丰登”,其中“五谷”指的是 。中国古代思想家用“金、木、水、火、土”来解释世间万物的起源,“金、木、水、火、土”被称为“ ”。
(2)狼牙山五壮士胜利完成任务,他们昂首挺胸英勇跳崖的伟大壮举深深地打动了我,正如曹植所说:“ , 。”
(3)“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出自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这两句诗巧妙运用比喻,分别用“ ”和“ ”描绘云和雨的特点。读这两句诗,我看到的画面是: 。
9.(8分)国学社进行文言文探究,请你参与,完成要求。
欧阳修苦读
欧阳公四岁而孤①,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②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③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注释】①孤:幼年失去父亲。②荻(dí):草本植物,形状像芦苇。③闾(lǘ),乡里。
(1)“书”的意思有:①教材、书本;②写字、书写。请为下面句子中的“书”选择合适的解释。(填序号)
①太夫人以获画地,教以书字
②而家无书读
③惟读书是务
(2)“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这句话的意思是: 。
(3)欧阳修和他的母亲“太夫人”为欧阳修的学习做了很多努力,没有纸笔就 , 。没有书读就 , 。所以他取得了 , 的成果。
五、成长•表达篇(30分)
10.(30分)习作与表达。
袁隆平爷爷曾在给母亲的一封信中这样写道:“每当我在国际讲台上谈笑风生,每当我接过一座又一座奖杯,我总对人说,这辈子对我影响最深的人就是妈妈您啊!……他们说我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我知道,这粒种子,是妈妈您在我幼年时种下的!”同学们,在你的成长路上,也一定有一个对你产生过巨大影响的人,请结合具体事例写一写,并向他(她)表这你的感激之情。
要求:(1)题目自拟。(2)把印象深刻的内容写具体,详略得当,把真情实感表达出来,如果情感有所变化,要把情感的变化也写清楚。(3)书写工整、规范。(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参考答案
一、成长•书法篇(7分)
1.【答案】 一过夏天,小学生有的成了中学生,中学生有的成了大学生。升级、跳班,快点儿,慢点儿,总是要长。……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
——《夏天里的成长》
2.【答案】王羲之、欧阳询。
书法能养神、书法能养心、书法能养勤。
二、成长•艺术篇(13分)
3.【答案】B
4.【答案】(1)汹涌;
(2)shì 象;
(3)月亮升起,海面平静。月亮升高,风起浪涌。月光照耀,波涛汹涌
(4)B;
(5)曲高和寡 余音绕梁 高山流水。
三、成长•哲思篇(29分)
5.【答案】(1)人脸识别技术;
(2)C;
(3)①×;
②√;
③√;
④×;
(4)我认为要—定程度限制人工智能的发展。如果毫无节制地发展人工智能,一旦失控,遭罪的还是我们人类自己。未来的地球很可能像灾难片中描绘的那样,变成被超人工智能机器人统治的世界。为此,我们要加强研究,把对机器人的控制力牢牢地把握在人类的手里,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人与机器人的和谐相处。
6.【答案】(1)打铃老师傅为不让“我”迟到而长时间打铃。“悠长的铃声”传递的是一份善意,串起的是一生的记忆。
(2)①在一个雨天,学校打铃的老大爷为帮助上学迟到的“我”,故意延长上课铃响的时间。
②“我”在知道他的姓氏之后一直叫错他的姓氏,别人以为“我”是嘲笑他,可他却毫不在意。最后他告诉了“我”他正确的姓氏。
(3)环境 表现了城市的拥堵;
(4)善良、宽厚;
(5)心理 矛盾的心理 早上上学时,我看了看表,还有几分钟就要迟到了。我快速地冲向学校,忽然一个小朋友摔倒了,我第一反应是要不要扶……如果扶的话我可能就会迟到,而且我也不好意思……不扶的话别人就会说我没良心,可能还会说我把他撞倒的……怎么呀?到底扶,不扶……算了,还是扶吧!
7.【答案】(1)勇敢和智慧 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她能够沉着冷静地应对,如在火灾中勇敢地救火并指挥他人灭火。
(2)C。
四、成长•传承篇(16分)
8.【答案】(1)稻、麦、黍、菽、稷 五行;
(2)捐躯赴国难 视死忽如归;
(3)打翻的墨汁 跳动的珍珠 雨下得很急,乌云还没有完全遮住天空,白花花雨点便好似珍珠一般乱蹦乱跳地窜上了船。
9.【答案】(1)①②;
②①;
③①;
(2)他从小时候起所写的诗歌文章,就能与大人一样有文采。。
(3)以荻画地,教以书字 多诵古人篇章 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 因而抄录 自幼所作诗赋文字 下笔已如成人。
五、成长•表达篇(30分)
10.【答案】
我最敬佩的人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敬佩的人,当然我也不例外。我最敬佩的人,是我们班主任张老师。
张老师身材高挑苗条,眼睛大而有神,声音如流淌的细泉,平和而具有亲和力。她从我们一年级起就一直给我们代语文课,是我入校以来最熟悉、最亲密的老师。
张老师是一位非常认真,特别有责任心的老师。她批改我们的作业一丝不苟。小小的错误都逃不过她的“火眼金睛”。记得一年级的时候,生字本上,我把“前”字中的“竖”误写成“撇”,就连妈妈给本子上签字都没看出来,张老师却看出来了,本子上多了老师的红圈圈。
她学识渊博,每次上课引经据典,让我们觉得是一种享受,她的每一课都讲得生动感人,浅显易懂,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张老师为了我们简直是煞费苦心。为了纠正我们上课的不良坐姿,张老师还把照相机请进了课堂,一声“拍照了”,我们立刻由东倒西歪、坐姿不正的状态变得腰板笔直。我们不但坐姿正了,上课时精神也更集中了。
张老师对我们的爱像点点春雨,每时每刻都在滋润着我们健康地成长。她不但教我们知识,还引导我们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就拿最小的事情说吧。我们这些00后一个个娇生惯养,初到学校,连如何扫地都不会。张老师手把手,亲自给我们做示范,教会了我们扫地、拖地、如何扫楼梯等等,事无巨细地指点着我们,照顾着我们。
我最敬佩的人不是文学巨匠,也不是时代达人,就是这样一个工作认真、充满爱心的人。张老师,您永远是我最敬佩的人!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共7页。
这是一份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共7页。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河南省郑州市管城区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根据拼音,写出字词,初识黄河,综合,材料一,感悟郑州•情感融入文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