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内蒙古赤峰市2021年中考化学试题(含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内蒙古赤峰市2021年中考化学试题(含解析)第1页
    内蒙古赤峰市2021年中考化学试题(含解析)第2页
    内蒙古赤峰市2021年中考化学试题(含解析)第3页
    还剩1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内蒙古赤峰市2021年中考化学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内蒙古赤峰市2021年中考化学试题(含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实验与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序号,在答题卡的对应位置上按要求涂黑。每小题2分,共28分)
    1. 一种气体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约为21%,该气体是
    A. 二氧化碳B. 氧气C. 氮气D. 水蒸气
    【答案】B
    【解析】
    【详解】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21%,故选:B。
    2. 下列化学式表示的物质是某化学肥料的主要成分,其中属于氮肥的是
    A. K2CO3B. NH4NO3C. Ca(H2PO4)2D. K3PO4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
    A、K2CO3属于钾肥,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NH4NO3属于氮肥,此选项符合题意;
    C、Ca(H2PO4)2属于磷肥,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K3PO4属于磷肥,选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 化学家为化学学科的发展付出了毕生精力,其中提出元素周期表的是
    A. 门捷列夫B. 拉瓦锡C. 道尔顿D. 侯德榜
    【答案】A
    【解析】
    【详解】A、门捷列夫提出了元素周期表,A正确。
    B、拉瓦锡通过实验证明了空气由氮气和氧气组成,B错误。
    C、道尔顿提出了原子学说,C错误。
    D、侯德榜提出了侯氏制碱法,D错误。
    故选:A。
    4. 下列微粒结构示意图表示阳离子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
    A、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故选项错误;
    B、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故选项错误;
    C、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故选项错误;
    D、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故选项正确。
    故选:D。
    5.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错误的是
    A. 加热液体B. 检查气密性
    C. 读取液体体积D. 蒸发结晶
    【答案】A
    【解析】
    【详解】A、加热液体时,试管内液体的量不能超过试管总容积的三分之一,此操作错误;
    B、检查装置气密性时,用手捂住试管,若看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则说明气密性良好,此操作正确;
    C、读取液体体积时,视线应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此操作正确;
    D、蒸发结晶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此操作正确。
    故选A。
    6. 在探究金属X、Y、Cu的活动性顺序时,将铜片分别插入X和Y的盐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发现:插入X的盐溶液的铜片表面有黑色固体析出,插入Y的盐溶液的铜片表面无明显变化,那么上述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A. X>Y>CuB. X>Cu>YC. Cu>X>YD. Y>Cu>X
    【答案】D
    【解析】
    【详解】活动性强的金属,可以置换活动行弱的金属,铜插入X的盐溶液的铜片表面有黑色固体析出,活动性铜大于X,插入Y的盐溶液的铜片表面无明显变化,活动性铜小于Y,故填:D。
    7. 向图所示烧杯内加入一种物质,轻轻搅拌溶解后,发现粘水的塑料片和烧杯底部冻结在一起,则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A. 氢氧化钠B. 氧化钙C. 硝酸铵D. 浓硫酸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氢氧化钠溶于水时放出热量,不能够使沾水的塑料片和烧杯底部冻结,此选项说法不符合题意;
    B、氧化钙与水反应时放出热量,不能使沾水的塑料片和烧杯底部冻结。此选项说法不符合题意;
    C、硝酸铵溶于水时能够从周围环境中吸收热量,使沾水的塑料片和烧杯底部的水变成冰,而使两者冻结在一起,此选项说法符合题意;
    D、浓硫酸溶于水能够放出大量的热,不能使沾水的塑料片和烧杯底部冻结,此选项说法不符合题意;
    故选择C。
    8. 下列有关原子、分子和元素的认识,说法正确的是
    A. 分子可分,原子不能再分
    B. 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C. 元素的种类由原子的质子数决定
    D. 分子的质量一定比原子的质量大
    【答案】C
    【解析】
    【详解】A、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此选项不正确;
    B、氢原子的原子核内只有一个质子,没有中子,此选项不正确;
    C、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此选项正确;
    D、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故原子或分子的质量大小主要取决于微粒内的质子数和中子数,故分子的质量不一定比原子的质量大,此选项不正确。
    故选C。
    9. 宏观、微观、符号相结合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物质甲和乙均由氧、氢两种元素组成
    B. 物质丙中碳、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3:4
    C. 物质丁由两个原子构成
    D. 该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的种类、个数都没有发生变化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由图可知,物质甲是碳,由碳元素组成,A错误。
    B、由图可知,物质丙是一氧化碳,物质丙中碳、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6=3:4,B正确。
    C、物质丁分子由两个原子构成,C错误。
    D、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没有发生变化,D错误。
    故选:B。
    10. 下面鉴别物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A. 铁片和铜片—观察颜色
    B. 羊毛和合成纤维—灼烧闻气味
    C. 氯化铵和氯化钾一加入氢氧化钙研磨闻气味
    D. 氯化镁溶液和硫酸钠溶液—滴加氢氧化钡溶液观察现象
    【答案】D
    【解析】
    【详解】A、铁片是银白色,铜片是紫红色,颜色不同,观察颜色可以区分,A正确。
    B、羊毛燃烧有烧焦羽毛味,合成纤维燃烧没有烧焦羽毛味,灼烧闻气味可以鉴别,B正确。
    C、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生成氯化钙氨气和水,氨气有刺激性气味,氯化钾和氢氧化钙不反应,现象不同可以鉴别,C正确。
    D、氯化镁和氢氧化钡生成氢氧化镁白色沉淀和氯化钡,硫酸钠和氢氧化钡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和氢氧化钠,现象相同无法鉴别,D错误。
    故选:D。
    11. 下列关于灭火的措施,不合理的是
    A. 正在使用的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
    B. 炒菜的油锅着火,立即益上锅盖并关闭火源
    C. 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失火,立即用湿布盖灭
    D. 扑灭森林火灾,铲除火路走势前方树木设置隔离带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A、正在使用的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此时电器正在通电可能引发危触电危险,此选项说法不合理,符合题意;
    B、炒菜的油锅着火,立即益上锅盖并关闭火源,可以隔离空气,降低温度,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此选项说法合理,不符合题意;
    C、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失火,立即用湿布覆盖,可以隔离空气,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此选项说法合理,不符合题意;
    D、扑灭森林火灾,铲除火路走势前方树木设置隔离带,可以使大火没有了可燃物,而不能四处蔓延而得到控制,此选项说法合理,不符合题意;
    故选择A。
    12. 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和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 甲的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的乙,可以用冷却结晶方法提纯甲物质
    C. t2℃时,将25g甲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质量为75g
    D. 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温度由t2℃降到t1℃,都有晶体析出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未指明温度,无法比较两物质的溶解度大小,此选项不正确;
    B、甲、乙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大,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小,故在冷却甲的热饱和溶液时,大部分甲会析出,乙会留在滤液中,从而达到提纯甲的目的,故甲的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的乙,可以用冷却结晶方法提纯甲物质,此选项正确;
    C、t2℃时,甲的溶解度是25g,即在该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25g甲物质,50g水中最多能溶解12.5g甲物质,故将25g甲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质量为62.5g,此选项不正确;
    D、甲、乙两种物质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故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由t2℃降到t1℃时,甲和乙有晶体析出,丙不析出晶体,此选项不正确。
    故选B。
    13.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选试剂及操作方法不正确的是
    A. 氮气中混有的少量氧气—将气体通过炽热的铜网
    B. 铜粉中混有的少量氧化铜—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C. 氯化钠固体中混有少量泥沙—溶解,加入硝酸银溶液,过滤
    D. 硫酸锌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硫酸铜—加入足量的锌粉,过滤
    【答案】C
    【解析】
    【详解】A、将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铜和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铜,铜和氮气不反应,可除去杂质,不符合题意;
    B、加入过量的稀盐酸,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铜和稀盐酸不反应,过滤、洗涤、干燥可得铜,不符合题意;
    C、溶解,加入硝酸银,硝酸银和氯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银和硝酸钠,除去了原物质,符合题意;
    D、加入足量的锌粉,锌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过滤、除去过量的锌和反应生成的铜,可得硫酸锌溶液,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4. 向盐酸和氯化铜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点溶液中的pH

    相关试卷

    2023年内蒙古赤峰市中考化学真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内蒙古赤峰市中考化学真题(含解析),共16页。

    2023年内蒙古赤峰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内蒙古赤峰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解析,文件包含精品解析2023年内蒙古赤峰市中考化学真题解析版docx、精品解析2023年内蒙古赤峰市中考化学真题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内蒙古赤峰市中考模拟练习化学试题(二):

    这是一份2023年内蒙古赤峰市中考模拟练习化学试题(二),共6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