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6酸碱盐与金属-2024年中考科学【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浙江专用).zip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5/15549914/1-171162662546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6酸碱盐与金属-2024年中考科学【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浙江专用).zip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5/15549914/1-171162662549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6酸碱盐与金属-2024年中考科学【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浙江专用).zip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5/15549914/1-171162662552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6酸碱盐与金属-2024年中考科学【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浙江专用).zip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5/15549914/0-171162662259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6酸碱盐与金属-2024年中考科学【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浙江专用).zip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5/15549914/0-171162662264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6酸碱盐与金属-2024年中考科学【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浙江专用).zip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5/15549914/0-171162662267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6酸碱盐与金属-2024年中考科学【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浙江专用).zip
展开知识点一、酸
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酸的通性:
酸能使紫色的石蕊变红,无色酚酞不变色
酸+金属=盐+氢气
酸+金属氧化物=盐+水
酸+碱= 盐+水
酸+盐 =新盐+新酸
知识点二、碱
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碱的通性:
1)碱性物质能使紫色石蕊变蓝,无色酚酞变红.
2)碱跟酸作用生成盐和水,这种反应也叫中和反应。NaOH+HCl=NaCl+H2O
3)非金属氧化物+碱反应=盐+水:CO2+2NaOH=Na2CO3+H2O
4)盐+碱=另一种碱+另一种盐:Na2CO3+Ca(OH)2=CaCO3↓+2NaOH
中和反应的定义: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中和反应。中和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中和反应的应用:(1)改变土壤的酸碱性 (2)处理工厂的废水 (3)用于医药
知识点三、盐
①盐的含义:由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NH4+)和酸根离子形成化合物。
②盐的分类
1)正盐:正盐是酸跟碱完全中和的产物,如NaCl、Na2CO3。
2)酸式盐:酸式盐是酸中的氢部分被中和的产物,如NaHCO3、KHSO4。
3)碱式盐:碱式盐是碱中的氢氧根离子部分被中和的产物,如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盐的通性
(1)盐+金属―→另一种盐+另一种金属(置换反应)
规律:反应物中盐要可溶,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前面的金属能将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K、Ca、Na除外)。如:Fe+CuSO4===Cu+FeSO4。
应用:判断或验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和反应发生的先后顺序。
(2)盐+酸―→另一种盐+另一种酸(复分解反应)
规律:初中阶段,反应中的酸一般指盐酸、硫酸、硝酸。盐是碳酸盐时可不溶,若不是碳酸盐,则要求可溶。如:H2SO4+BaCl2===BaSO4↓+2HCl;CaCO3+2HCl===CaCl2+H2O+CO2↑。
应用:制取某盐,制取CO2气体等。
(3)盐+碱―→另一种盐+另一种碱(复分解反应)
规律:反应物都可溶,若反应物中盐不为铵盐,生成物中其中之一必须为沉淀;若反应物中盐为铵盐,则生成物中可无沉淀。如:CuSO4+2NaOH===Cu(OH)2↓+Na2SO4;NH4Cl+NaOHeq \(=====,\s\up7(△))NaCl+NH3↑+H2O。
应用:制取某些碱,如:Na2CO3+Ca(OH)2===CaCO3↓+2NaOH。
(4)盐+盐―→另一种盐+另一种盐(复分解反应)
规律:反应物都可溶,生成物至少有一种不溶于水。如:NaCl+AgNO3===AgCl↓+NaNO3。
应用:检验某些离子或物质。如:Na2SO4+BaCl2===BaSO4↓+2NaCl(可用于鉴别SOeq \\al(2-,4))。
知识点四、金属
1、金属的化学性质
= 1 \* GB3 ①有些金属能在空气中燃烧,如镁;有些金属能在纯氧中燃烧,如铁;有些虽不能燃烧,但也会反应,生成氧化物,如铜、铁、铝等分别能生成氧化铜、氧化铁、氧化铝。氧化铝是一层致密的保护膜。
= 2 \* GB3 ②金属跟酸的反应:Mg + 2HCl== MgCl+H2 Zn + 2HCl== ZnCl+H2
= 3 \* GB3 ③金属跟某些盐溶液的反应:Fe + CuSO4 == FeSO4 +Cu Cu + 2AgNO3== 2Ag+Cu(NO3)2
2、金属活动性顺序:
经过许多实验,人们总结出一些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如下:
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规律:
= 1 \* GB3 ①金属跟酸反应: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只有排在氢前面的金属可以把酸中的氢置换出来。
②金属跟盐溶液的反应: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只有一种活动性较强的金属才能把另一种活动性较弱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3、合金
(1)合金是指一种近似于其他一种或几种金属(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2)铁的两种合金
(建议用时:30分钟)
A组中考真题
(2023•杭州)有一瓶标签无法辨认的试剂,是碳酸钠溶液或硫酸钠溶液中的一种。仅用下列试剂无法进行鉴别的是( )
A.pH试纸B.酚酞试液
C.稀硫酸D.硝酸钡溶液
(2023•绍兴)小敏阅读教材得知:将铜片和锌片同时插入稀H2SO4,可以组成一个电池(图甲)。那么该电池的正负极与什么有关呢?对此,小敏做了三组实验,并借助灵敏电流表进行判断(图乙)。发现该电池的正负极与金属活动性强弱有关,且存在一定规律。据此判断,下列金属片组合可以使电流表指针向左偏转(图丙)的是( )
A.a铝片、b镁片B.a铁片、b锌片
C.a铁片、b铜片D.a铜片、b银片
(2023•宁波)室外的铁制栏杆在多雨季节易生锈,小宁对铁生锈的条件进行了探索,实验装置如图。3天后,发现只有装置C中的铁丝生锈了。
(1)装置A中生石灰的作用是 。
(2)装置B、C中的实验现象说明与 接触是铁生锈的条件之一。
(2023•绍兴)在配制硝酸钾(KNO3)营养液时,小敏操作过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硝酸钾能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养料,属于 (选填“钾”、“氮”或“复合”)肥。
(2)上述溶液中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填序号)。
(3)现要配制20%的硝酸钾营养液,需向烧杯③溶液中加水 克。
B组模拟提高
(2023•吴兴区校级一模)盐酸是实验室的重要物质,能与许多物质反应。如图有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
A.X可能是H2O
B.Y可能是硝酸钡
C.若W呈无色,指示剂可能是酚酞
D.碱可以是可溶性碱,也可以是难溶性碱
(2023•上城区二模)为了研究稀硫酸的性质,小金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分别将过量的稀硫酸滴入盛有Zn粒、Fe2O3粉末、Cu(OH)2固体和Ba(NO3)2溶液的4支试管中。关于实验现象和分析正确的是( )
A.反应后4支试管中均得到无色溶液
B.Fe2O3粉末与稀硫酸反应会生成FeSO4
C.反应后的物质全部倒进废液缸不再发生新的反应
D.改成稀盐酸进行实验,实验现象都与稀硫酸相同
(2023•拱墅区校级三模)稀盐酸、稀硫酸以及其他的酸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所以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这就是酸的通性。为了验证酸的通性小明进行了以下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试管①无明显现象
B.试管②能验证酸的通性
C.将试管③中的铁粉换成铜粉也能验证酸的通性
D.试管④中的溶液变红
(2023•江北区模拟)向硫酸镁溶液中逐滴滴入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硫酸钠溶液,溶液的总质量与滴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时溶液中的溶质为NaOH、Na2SO4
B.B点时溶液的pH=7
C.原溶液中硫酸镁的质量分数为7.5%
D.A点时锥形瓶内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2.4%
(2023•上城区模拟)小金搜集了一些日常生活用品并分析了其有效成分,如表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生活中可用洁厕灵清除水垢[水垢主要成分为CaCO3和Mg(OH)2]
B.若洁厕灵与炉具清洁剂混合后呈碱性,则溶液中阴离子都是OH﹣
C.食品干燥剂在吸水过程中会放热
D.苏打粉溶于水后所得溶液呈碱性
(2022•上虞区一模)向盐酸和氯化铜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点溶液中的pH<7
B.bc段(不含b、c点)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Cl2+2NaOH═Cu(OH)2↓+2NaCl
C.c点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
D.整个变化过程中氯离子的数目没有改变
(2023•余杭区一模)生物检索表常用来鉴定生物的种类,同样化学物质也可以用检索表来鉴定。现有氯化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稀盐酸、稀硫酸五种溶液,并设计如表所示的二岐分类检索表来分辨这五种溶液。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
A.甲表示的是氯化钠溶液
B.戊表示的是氢氧化钠溶液
C.横线上应该填写“溶液呈碱性”
D.可以用硝酸银溶液来分辨乙和丙
(2023•镇海区模拟)碳酸钠溶液中滴入少量盐酸并不会产生气体,原因是先发生如下反应:Na2CO3+HCl═NaHCO3+NaCl,当加入一定量盐酸时才会产生气体。某锥形瓶内盛有100g碳酸钠溶液,现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3.65%的盐酸溶液,产生的气体质量m1与加入的盐酸溶液质量m2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至A点时,锥形瓶内溶液中的溶质为碳酸氢钠和氯化钠
B.b的数值为100g
C.碳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6%
D.反应至B点时,产生的气体质量为2.2g
(2023•宁波模拟)小宁分别将不同质量的锌粉加入一定量的Cu(NO3)2和AgNO3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以下是在不同情况下对滤渣或滤液成分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若滤液中只含一种溶质,滤渣一定含有Ag、Cu,可能含有Zn
B.当滤液含两种溶质时,滤渣一定含有Ag,可能含有Cu,一定不含Zn
C.若滤渣中有红色固体,滤液一定含有Zn(NO3)2,一定不含Cu(NO3)2
D.若向所得滤液中滴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滤渣一定只含有Ag
(2023•宁波模拟)将ag锌粉和铜粉的混合物加到一定质量的AgNO3和Fe(NO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若干燥后滤渣质量小于ag,滤液可能是无色的
B.若干燥后滤渣质量小于ag,滤渣中一定有Fe、Cu、Ag
C.若干燥后滤渣质量大于ag,滤液中可能没有Ag+
D.若干燥后滤渣质量大于ag,滤渣中一定没有Fe
(2023•杭州模拟)人类对科学规律的认识常需经历漫长的探索过程,对金属活动性规律的认识也是如此。
(1)1625年格劳贝尔发现将金属放入稀盐酸中会“消失”,这为发现金属活动性顺序奠定了基础,小嘉选用锡、铜、锌三种金属重温实验,则会“消失”的金属有 。
(2)1766年卡文迪许用金属与酸反应制取了一种可燃性气体,他称之为“可燃空气”,其实该气体就是 。从此为探索金属活动性打开了新思路。
(3)1865年贝开托夫经过大量的实验得出了金属活动性规律。小嘉运用该规律开展实验,向硝酸铜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铁粉,溶液质量变化如图所示,则B点时溶液中所含的金属阳离子有 。
(2023•拱墅区校级二模)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经过长期实践,摸索出一套炼铜工艺。
(1)其中碳还原氧化铜的原理可以用实验装置如图甲、乙表示。
[提出问题]碳燃烧时可能生成CO2也可能生成CO,那么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气体是否也有多种可能?
[作出猜想]猜想①:CO;猜想②:CO2;猜想③:CO和CO2。
[设计方案]实验装置如图乙。打开K,缓缓通入干燥的氮气一段时间,关闭K,点燃酒精喷灯和酒精灯,充分反应后,熄灭酒精喷灯和酒精灯,打开K,再通一段时间氮气。
方案一:从定性观察角度判断:猜想①成立的实验现象是 。
方案二:从定量计算角度判断。
取一定量炭粉和4g氧化铜的混合物进行实验,并测定表格中的四个数据。
(2)若猜想②成立,则理论上(m4﹣m3 ) (填“<”“=”或“>”)( m1﹣m2)。
(3)若猜想③成立且CuO全部转化成Cu,则参加反应的碳的质量m的取值范围是 。
(2023•拱墅区二模)已知碳酸亚铁(FeCO3)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受热易分解生成氧化亚铁和二氧化碳。小金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模拟炼铁过程(装置气密性良好,B中氢氧化钠溶液足量)。实验过程中,先打开K通入一氧化碳再加热;装置A中固体质量不再减少时停止加热,待装置A冷却到室温后关闭K。实验测得装置A中固体减少了mg,装置B中液体质量增加了ng。回答下列问题:
(1)能判断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被装置B吸收的依据是:装置B中质量增加且C中的现象为 。
(2)若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被装置B吸收,不考虑水的蒸发且该样品中所含杂质不参加反应,则m n(填“>”“=”或“<”)。
(3)D处为收集尾气的装置,应选择装置 (填“甲”“乙”或“丙”)。
(2022•绍兴模拟)小明在厨房里找到了一包使用纯碱,包装袋上写有:主要成分是碳酸钠(质量分数>98%),杂质为氯化钠。他利用该纯碱进行如下实验:
(1)为了解使用纯碱的溶解性,小明取了三个洁净的烧杯,编号为A、B、C,分别加入40g该纯碱,再加入一定量的水,充分溶解,得到溶液的质量如下表,整个过程温度不变。小明判断 烧杯(填“A”“B”或“C”)所得溶液是该温度时的碳酸钠不饱和溶液。
(2)小明零取一个洁净的烧杯D,将32g该纯碱样品放入其中,加水完全溶解,将其放在电子秤上(如图甲),逐渐往杯中滴加稀盐酸,电子秤的示数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乙所示。
①通过计算说明:该食用纯碱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否与包装袋信息相符。(计算结果精确到0.1%)
②有同学认为小明测定的食用纯碱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会偏大,请分析造成碳酸钠质量分数偏大的主要原因是: 。
备考方向
常见题型
常见的酸和碱的化学性质是重点内容。题型多以选择、填空、实验探究等题型出现,题型灵活且与工农业生产、生活联系紧密。考查酸和碱的化学性质和用途或实验主要事项,有综合性,有一定难度。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变质探究是中考常见的考点,常以文字叙述出现在探究题中,常见的考査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是否变质以及变质的程度、如何除杂等。
常见盐的性质和用途,及离子的检验,结合有关化学方程式,常见以实验探究的形式考查;题型主要有选择题、推断题和探究题等,主要结合生产和生活实际考査,难度较大,也是中考的热点。
金属的化学性质是中考的热点和重点,考查形式多样;金属性质的考査常与酸碱盐综合考查.
选择题、实验题、解答题
比较
生铁
钢
碳的含量
2%~4.3%
0.03%~2%
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20
30
40
50
溶解度/克
31.6
45.8
63.9
85.5
物品名称
洁厕灵
炉具清洁剂
食品干燥剂
苏打粉
有效成分
盐酸
氢氧化钠
氧化钙
碳酸钠
反应前的质量
反应后的质量
A(玻璃管+固体)
m1
m2
B+C(广口瓶+混合液)
m3
m4
烧杯编号
A
B
C
加水的质量/克
80
100
120
溶液的质量/克
113
140
160
(浙江专用)2024年中考科学【热点·重点·难点】 专题5物质的检验、鉴别、除杂+离子共存问题-专题训练.zip: 这是一份(浙江专用)2024年中考科学【热点·重点·难点】 专题5物质的检验、鉴别、除杂+离子共存问题-专题训练.zip,文件包含专题5物质的检验鉴别除杂离子共存问题原卷版-2024年中考科学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浙江专用docx、专题5物质的检验鉴别除杂离子共存问题解析版-2024年中考科学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浙江专用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专用)2024年中考科学【热点·重点·难点】 专题4气体的制备与性质-专题训练.zip: 这是一份(浙江专用)2024年中考科学【热点·重点·难点】 专题4气体的制备与性质-专题训练.zip,文件包含专题4气体的制备与性质原卷版-2024年中考科学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浙江专用docx、专题4气体的制备与性质解析版-2024年中考科学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浙江专用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专用)2024年中考科学【热点·重点·难点】 专题1人体健康+传染病-专题训练.zip: 这是一份(浙江专用)2024年中考科学【热点·重点·难点】 专题1人体健康+传染病-专题训练.zip,文件包含专题1人体健康传染病原卷版-2024年中考科学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浙江专用docx、专题1人体健康传染病解析版-2024年中考科学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浙江专用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