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三次月考(五六单元)综合测试卷(试题+答案)2024年春 部编版
展开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一、基础知识。
1.( )下列各组中多音字的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
A. 一模一样 模仿人的动作 B. 和着琴音 小嘎子和胖墩儿
C. 调换顺序 调皮的孩子 D. 特别扎眼 扎进了海里
2.( )选出与下列词语结构不同的一项。
(1)矛盾( )
A.虚假 B.爱憎 C.动静 D.悲喜
(2)哭笑不得( )
A.悲喜交加 B.改朝换代 C.进退两难 D.是非难辨
3.( )给加点的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手疾眼快( )
A.疾病 B.痛恨 C.极速;猛烈
(2)杀好了腰( )
A.战斗
B.削弱;减少;消除
C.勒
(3)不曾吩咐明白( )
A.内容、意思等使人容易了解,清楚;明确。 B.聪明;懂道理 C.知道;了解
(4)孩子失足摔到甲板上( )
A.行走时不小心跌倒 B.比喻人堕落或犯严重错误
4.( )选出下列句子中破折号的作用。
A.表示解释说明。 B表示语音的延长。 C.表示意思的转换、跳跃或转折。
D.表示意思的递进。 E.表示话语的中断。
(1)“要不——摔跤。” ________
(2)他已经很大很高,虽然肢体还没被年月铸成一定的格局,可是已经像个成人了——一个脸上身上都带出天真淘气的样子的大人。 ________
(3)“你以为师傅的能耐有假,名气有诈,是吧?傻小子,你再仔细瞧瞧吧——”________
(4)想不到眼含泪水的外祖父也随着上了船,递给我一块手绢—— 雪白的细亚麻布上绣着血色的梅花。 ________
5.( )补全下列词语,并按要求分类。(填序号)
(1)①精________ ________擞 ②膀________腰________ ③________信________疑
④________ ________擦掌 ⑤手疾________ ________ ⑥跃跃________ ________
⑦风________浪________ ⑧龇________咧________ ⑨心________胆________
(2)描写人物神态:________
(3)描写人物心理:________
(4)从上述词语中任选两个词语写一段话:________
6.( )按要求完成练习。
(1)①田忌输了,但他不动声色,一点儿都不着急。 ②田忌微微一笑。
这两句话都是对田忌的________描写,从句①中可以看出他________的心理;从句②中可以看出他________的心理。(后两空用四字词语填写)
(2)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话的意思:________。
(3)加上不同的关联词语,将两个句子合并成一句话。
按照我的主意办。 一定让您赢。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7.( )课文内容回顾。
(1)人物欣赏。
①把下列人物与其对应的特点连起来。
小嘎子—— 孙膑—— 船长—— 严监生——
沉着机智 爱财如命 争强好胜 足智多谋
②上述人物中,你最喜欢的是________,因为________。
(2)根据对“年龄称谓”的理解,完成练习。
A.________:指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 B.及笄:________。
C.花甲:________。 D.弱冠:________。
E.________:指人三十岁。“及笄”中的“笄”指________,“弱冠”中的“冠”指________,如果用来比喻弄错事实,认错对象,我可以用成语“________”来表达。
二、阅读感悟
8.(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低头族”是指如今无论何时何地都低头看屏幕的人,其中以年轻人为主。人们在畅快享受手机带来的便利的同时,把越来越多的时间都放在手中发亮的方寸屏幕上,人与人之间的自然交流日渐缺失。时至今日,“低头”一族仍然有增无减。等车、坐车的时候,“低头族”心无旁骛,很容易错过要坐的车;和家人、朋友相聚的时候,“低头族”只顾着玩手机,聊天时心不在焉,彼此像是陌生人。
【材料二】调查发现,中国人平均每天看手机三个小时,仅次于巴西,手机沉迷度位居全球第二。显然,如今的手机已不仅仅是人们手中的工具,俨然变成了身体的“器官”。有人认为,现在的智能手机越来越“聪明”,而手机用户却越来越怠于思考。更有研究发现,如今年轻人的记忆力越来越糟糕,有人甚至患上了类似脑损伤的数字痴呆症。
(1)“现在的智能手机越来越‘聪明’”中“聪明”一词的意思是________。
(2)“低头族”是怎样的人?用“________”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
(3)根据材料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①时至今日,“低头族”有增无减,以年轻人为主。
②最新调查发现,巴西人的手机沉迷度位居全球第二。
③沉迷于手机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导致人与人之间的自然交流日渐缺失,有人甚至患上了数字痴呆症。
(4)观察右图,回答问题。
①图片描述了什么内容?
②如果你是图中的老人,你想说些什么?
(5)请联系实际对“低头族”提出几点合理的建议。(至少两点)
9.( )课外阅读。
苏七块
冯骥才
苏大夫本名苏金散,民国初年在小白楼一带,开所行医,正骨拿环。他人高袍长,手瘦有劲,手下动作更是“干净麻利快”,逢到有人伤筋断骨找他来,他手指一触,隔皮戳肉,里头怎么回事,立时心明眼亮。忽然双手赛一对白鸟,上下翻飞,疾如闪电,只听“咔嚓咔嚓”,不等病人觉疼,断骨就接上了。贴块膏药,上了夹板,病人回去自好。
苏大夫有个各色(注:特别)的规矩,凡来瞧病,无论贫富亲疏,必得先拿七块银圆码在台子上,他才肯瞧病,否则决不搭理。人家骂他认钱不认人,得个挨贬的绰号叫作:苏七块。
一日,苏大夫和两位牌友叫上街北不远的牙医华大夫,凑上一桌打牌。忽然三轮车夫张四闯进来,往门上一靠,右手托着左胳膊肘,脑袋瓜淌汗,脖子周围的小褂湿了一圈,显然摔坏了胳膊,疼得够劲。可他拿不出七块银圆,苏大夫便不理他。牙医华大夫心善,从后门绕出去,悄悄给了张四七块银圆。
一会儿,张四歪歪扭扭走进屋,把七块银圆“哗”地往台子上一码,这下比按铃还快,苏大夫已然站在张四面前,挽起袖子,把张四的胳膊放在台子上,捏几下骨头,跟手左拉右推,下顶上压。张四抽肩缩颈闭眼龇牙,预备重重挨几下,苏大夫却说:“接上了。”当下便涂上药膏,夹上夹板,还给张四几包活血止疼口服的药面子。张四说他再没钱付药款,苏大夫只说了句:“这药我送了。”便回到牌桌旁。
点灯时分大家才散,临出门时,苏大夫唯独拦住华大夫,打自己座位前那堆银圆里取出七块,往华大夫手心一放。在华大夫惊愕中说道:“有句话,还得跟您说。您别以为我这人心地不善,只是我立的这规矩不能改!”
华大夫把这话带回去,琢磨了三天三夜,到底也没琢磨透苏大夫这话里的深意。但他打心眼儿里钦佩苏大夫这事这理这人。 (有删改)
(1)苏大夫之所以被称作“苏七块”是因为:________。
(2)文中哪些地方能体现出苏大夫的医术高明?从文中找出。
(3)苏大夫认为自己是心地善良的,你同意吗?说说理由。
(4)下列对文中画“ ”的句子中的“这事这理这人”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事”指的是苏大夫不肯为张四治病的事情。
B.“这理”是说苏大夫立的治病规矩不能更改的道理。
C.“这人”说的是苏大夫为人处世的原则。
(5)你欣赏苏大夫这样的处世原则吗?为什么?
三、习作天地。
10.( )书中、影视剧中有形形色色的人物,你对哪个人物印象最深?他有什么特点?想一想,写下来吧。400字左右。
11.( )附加题、按要求完成题目。
(1)看图片,连一连。
刻舟求剑 掩耳盗铃 塞翁失马 守株待兔
(2)上面与“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一句所表达的意思相近的成语是________。
答案解析
一、基础知识。
1.【答案】 D
【考点】拼音
【解析】【分析】考查了多音字组词,多音字是指一个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读音,不同的读音表义不同,用法不同,词性也往往不同。读音有区别词性和词义的作用;使用情况不同,读音也就不同。
A:一模(mú)一样 模(mó )仿人的动作
B:和(hè )着琴音 小嘎子和(hé)胖墩儿
C:调(dià)换顺序 调( tiá )皮的孩子
D:特别扎(zhā)眼 扎(zhā)进了海里
故答案为:D
【点评】对于多音字,要根据它的读音来确定它的意思,然后组词。做到认真、细致,如果对某个字
不大熟悉,一定要查字典弄明白。
2.【答案】 (1)A
(2)B
【考点】词形,词义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不同结构形式的词语的积累与应用。
(1)从给出的词语“矛盾”来看,是一对反义词,A“虚假”“虚”、“假”是同义词,B、C、D中的两个字互为反义词。故选A。
(1)从给出的词语“哭笑不得”来看,“哭笑”中的两个字互为反义词,A、B、D与其结构相同,C与其结构不同。故选B。
故答案为:(1)A
(2)B
【点评】分析要给出的词语,从中找出规律,找出规律,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学会积累好词好句,为写作奠定基础。
3.【答案】 (1)C
(2)C
(3)A
(4)A
【考点】字义,词义
【解析】【分析】要求学生结合语境理解字义。
(1)手疾眼快:动作迅速,眼光敏捷。形容机灵敏捷。疾:极速;猛烈。故选C。
(2)杀好了腰:“杀腰”是老北京话,指把腰勒得细一点。杀:扎,勒。故选C。
(3)不曾吩咐明白:没有说清楚。明白:内容、意思等使人容易了解,清楚;明确。故选A。
(4)孩子失足摔到甲板上:孩子行走时不小心跌倒。失足:行走时不小心跌倒。故选A。
故答案为:(1)C
(2)C
(3)A
(4)A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结合语境理解字义的能力。平时要注意理解和识记。
4.【答案】 (1)C
(2)A
(3)B
(4)A
【考点】标点符号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破折号的作用的理解判断能力。做题多读,细读句子,掌握句子意思,进步去分析句子中破折号的作用。
(1)“要不——摔跤。” 句中破折号的作用是表示意思的转换、跳跃或转折。
(2)“他已经很大很高,虽然肢体还没被年月铸成一定的格局,可是已经像个成人了——一个脸上身上都带出天真淘气的样子的大人。”句中破折号的作用是表示解释说明。
(3)“你以为师傅的能耐有假,名气有诈,是吧?傻小子,你再仔细瞧瞧吧——”句中破折号的作用是表示语音的延长。
(4)“想不到眼含泪水的外祖父也随着上了船,递给我一块手绢—— 雪白的细亚麻布上绣着血色的梅花。”句中破折号的作用是表示解释说明。
故答案为:(1)C
(2)A
(3)B
(4)A
【点评】考查学生对破折号的作用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5.【答案】 (1)①神;抖;②大;粗;③半;半;④摩;拳;⑤眼;快;⑥欲;试;⑦平;静;⑧牙;嘴;⑨惊;战
(2)①⑧
(3)③⑥⑨
(4)示例:看着膀大腰粗的对手,我对老师的预言半信半疑:我能战胜这样的对手吗?
【考点】词形,词义
【解析】【分析】(1)考查补写词语,补写词语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和识记,做起来就不难。书写时注意同音字、形近字的区别,要依据词语的意思来记忆。②膀大腰粗:形容长得又高又大,身体健壮。
④摩拳擦掌:形容战斗或劳动之前,人们精神振奋,跃跃欲试的样子。 ⑤手疾眼快:疾:迅速。 动作迅速,眼光敏捷。形容机灵敏捷。 ⑦风平浪静:指没有风浪。比喻平静无事。
(2)本题考查分类掌握成语的能力。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和识记,做起来就不难。书写时注意同音字、形近字的区别,要依据词语的意思来记忆。描写人物神态:①精神抖擞:抖擞:振动,引伸为振作。 形容精神振奋。⑧龇牙咧嘴:龇:露齿。张着嘴巴,露出牙齿。形容凶狠或疼痛难忍的样子。
(3)描写人物心理:③半信半疑:有点相信,又有点怀疑。 表示对真假是非不能肯定。⑥跃跃欲试:跃跃:急于要行动的样子;欲:要。形容急切地想试试。⑨心惊胆战:战:通“颤”,发抖。 形容十分害怕。
(4)考查运用词语的能力,学生要在明确词语意思的前提下,会用词语造句,语言表达要准确,简洁,语句完整、通顺没有错别字。藏獒对着我龇牙咧嘴,把我吓得心惊胆战,险些摔倒。
故答案为:(1)①神、抖、②大、粗、③半、半、④摩、拳、⑤眼、快、⑥欲、试、⑦平、静、⑧牙、嘴、⑨惊、战。
(2)①⑧
(3)③⑥⑨
(4)示例:看着膀大腰粗的对手,我对老师的预言半信半疑:我能战胜这样的对手吗?
【点评】(1)主要是培养学生养成积累成语的好习惯。能够准确的理解成语的意思。学生应该熟读课文,识记常用词语,积累词汇。
(2)、(3)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积累。平时一定要对一些文中的、课外阅读中的词语多做一些摘抄、积累,分类整理,加强背诵,此题会迎刃而解。
(4)要正确使用词语,要从意义和使用习惯两方面准确理解,这也是积累的重要内容之一。
6.【答案】 (1)神态;示例:镇定自若;胸有成竹
(2)示例:有一个卖盾牌和长矛的楚国人,夸耀他的盾牌说:“我的盾牌坚固得什么东西都不能穿透。”
(3)①只要按照我的主意办,就一定让您赢。;②如果按照我的主意办,就一定让您赢。
【考点】句式衔接,课文内容理解,诗文朗读、默写、翻译
【解析】【分析】(1)人物描写方法概括为: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解答时要结合句子抓住关键词语分析作答。①田忌输了,但他不动声色,一点儿都不着急。 ②田忌微微一笑。这两句话都是对田忌的神态描写,从句①中可以看出他镇定自若的心理;从句②中可以看出他胸有成竹的心理。
(2)这是考查对文言文句子的理解和翻译。学生理解和翻译文言文中的句子,要注意句子中关键性词语,了解句子间隐含的语意关系、有关的指代以及与本句有关的文中的其他信息。翻译力求表达准确为好。其中“誉、曰、吾、陷”等重点词语要理解准确。誉:夸耀。曰:说,谈。吾:我的。陷:这里是穿透的意思 , 后面的就有刺的意思。
(3)考查关联词的运用。解答时要先理解分句前后表示的是何种关系,再根据句子的意思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写。①这句话前面提出条件,后面说明在这种条件下会产生的结果,属于条件关系,所以用“只有……才……”②前一个分句表示假设的情况,后一个分句表示假设实现后的结果,属于假设关系。所以用“如果……就……”。
故答案为:(1)1、神态2、示例:镇定自若3、胸有成竹
(2)示例:有一个卖盾牌和长矛的楚国人,夸耀他的盾牌说:“我的盾牌坚固得什么东西都不能穿透。”
(3)①只要按照我的主意办,就一定让您赢。、②如果按照我的主意办,就一定让您赢。
【点评】(1)掌握常用的描写方法。要求平时阅读时会分辨,写作时会应用。
(2)此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翻译能力,要求学生多读文章,掌握文意,尤其是重点句的翻译。
(3)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理解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
7.【答案】 (1)①小嘎子——争强好胜;孙膑——足智多谋;船长——沉着机智;严监生——爱财如命 ②示例:小嘎子;他可爱,争强好胜,经过一次次历练,最终成长为一位名副其实的八路军战士。
(2)A.豆蔻年华;B.指女子年满十五岁;C.指人六十岁;D.指男子二十岁左右的年纪;E.而立(束发用的);簪子;(成人的)帽子;张冠李戴
【考点】文学文化常识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的掌握。解答本题首先要了解课文,知道里面的人物及其主要情节。从小说的情节感受人物的形象。如哈威船长面对死亡,想到的是忠于职守,想到的是履行做人之道,他沉着冷静、临危不惧、舍己救人、果断机智、镇静自若、指挥有方、尽职尽责、大义凛然。
(2)考查文化常识,在于平时的积累和识记。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不直接说出某人多少岁或自己多少岁,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垂髫是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总角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弱冠是男子二十岁。而立是男子三十岁。不惑是男子四十岁。知命是男子五十岁。花甲是六十岁。古稀是七十岁。耄耋指八十岁。鲐背之年指九十岁。期颐指一百岁。
故答案为:(1)1、①小嘎子——争强好胜;孙膑——足智多谋;船长——沉着机智;严监生——爱财如命 ②示例:小嘎子 2、他可爱,争强好胜,经过一次次历练,最终成长为一位名副其实的八路军战士。
(2)1、A.豆蔻年华 2、B.指女子年满十五岁 3、C.指人六十岁 4、D.指男子二十岁左右的年纪 5、E.而立(束发用的) 6、簪子 7、(成人的)帽子 8、张冠李戴
【点评】(1)对于人物性格的掌握,平时要认真阅读,识记文学常识,掌握主要内容,故事情节,主要人物等。
(2)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的掌握,要求学生平时多记多积累。
二、阅读感悟
8.【答案】 (1)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多,越来越智能化
(2)“低头族”是指如今无论何时何地都低头看屏幕的人,其中以年轻人为主。
(3)正确;错误;正确
(4)①子女聚在一起为老人过生日,但是在餐桌上,子女却只顾着玩手机,老人闷闷不乐地离开了。②示例:孩子们,平时你们难得回来一次,这次回来了,陪我唠唠家常多好啊!
(5)示例:①要合理利用手机,把手机作为自己的好帮手,利用其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②注意控制用手机的时间,保护视力。
【考点】语段阅读
【解析】【分析】(1)考查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的能力。“有人认为,现在的智能手机越来越“聪明”,而手机用户却越来越怠于思考。”“聪明”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全,越来越智能化。
(2)解答时要带着问题快速浏览材料内容,锁定相关信息范围材料一第一句话,再按要求找到答案。即“低头族”是指如今无论何时何地都低头看屏幕的人,其中以年轻人为主。
(3)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由材料一第3句“时至今日,“低头”一族仍然有增无减。”可知①正确。由材料二第1句“调查发现,中国人平均每天看手机三个小时,仅次于巴西,手机沉迷度位居全球第二。”可知②正确。由材料二最后1句“更有研究发现,如今年轻人的记忆力越来越糟糕,有人甚至患上了类似脑损伤的数字痴呆症。”可知③正确。
(4)看图写话要通过仔细观察,展开想象,能够写出每幅图“最重要的情节”,并能够用上恰当的语言。别人一看就知道这句话写得就是这幅图的内容,而不是其他图的内容。写话的字数没有限制,只要能把故事写完整就可以。但要写完整。①子女一起回家为老人过生日,但是在餐桌上,子女却只顾着玩手机,忽略了老人,致使老人叹着气地离开了。②示例:孩子们,平时你们都忙于工作,难得回来一次,这次回来了,大家在一起唠唠家常多好啊!
(5)写建议一般先写清楚存在的问题,再说明产生问题的原因,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建议要合理,措辞要恰切,情感要真挚,同时要富于鼓动性。内容要有新的时尚和精神,要切实可行。①放下手机走走,不要浪费美好的青春。②放下手机,多多学习,不要荒废大好的锦绣前程。③放下手机,多和长辈聊聊天,也许哪一天 就来不及了。
故答案为:(1)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多,越来越智能化
(2)“低头族”是指如今无论何时何地都低头看屏幕的人,其中以年轻人为主。
(3)正确;错误;正确
(4)①子女聚在一起为老人过生日,但是在餐桌上,子女却只顾着玩手机,老人闷闷不乐地离开了。②示例:孩子们,平时你们难得回来一次,这次回来了,陪我唠唠家常多好啊!
(5)示例:①要合理利用手机,把手机作为自己的好帮手,利用其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②注意控制用手机的时间,保护视力。
【点评】(1)此题考查在理解材料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2)理解词语的意思时,我们要先找到词语所在的句子,再读一读这个句子,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3)解答此题要从文中找到相关的内容,再读一读这个给出的选项,然后分析判断。
(4)主要考查学生看图写话的能力。发挥合理的想象,运用流畅的语言,写出了图画所展现的中心内容。
(5)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写建议的能力。能做到语意连贯,表述只要合理即可。
9.【答案】 (1)凡来瞧病,无论贫富亲疏,必得先拿七块银圆码在台子上,他才肯瞧病,否则决不搭理
(2)逢到有人伤筋断骨找他来……病人回去自好。 苏大夫已然站在张四面前,……苏大夫却说:“接上了。”
(3)示例:同意,从两个地方可以看出来:一是张四刚去看诊的时候苏大夫不理他,但后来张四刚把华大夫送的银圆放桌上,苏大夫就“比按铃还快”地站到了张四面前,从他的动作中可见,苏大夫一直在关注张四的病情;二是张四说他没钱付药款时,苏大夫只说了句;“这药我送了。”由此可见苏大夫是个心地善良的人,只是碍于自己立下的规矩才不好随便诊治。
(4)B
(5)示例:欣赏。他是一个非常有原则的人,我们也应该如此,不论做任何事都立下规矩,守规矩,有原则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
【考点】记叙文
【解析】【分析】(1) 由第二自然段“苏大夫有个各色(注:特别)的规矩,凡来瞧病,无论贫富亲疏,必得先拿七块银圆码在台子上,他才肯瞧病,否则决不搭理。人家骂他认钱不认人,得个挨贬的绰号叫作:苏七块。”可知答案。
(2)由第一自然段第2句话“逢到有人伤筋断骨找他来,他手指一触,……,病人回去自好。”由第四自然段第1句话“苏大夫已然站在张四面前,挽起袖子,……接上了。”可知答案。
(3)本题考查文章事件的归纳概括。解答此题关键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找准文中的事件,然后根据人物及事件内容概括出切题的答案。一般形式为:什么人在什么情况下做了什么事,结果如何。仔细阅读文章,根据提示梳理情节作答。张四求医无钱,受到华大夫暗中相助,苏七块接骨赠药,不收药钱并退回银元给华大夫,表明自己心意。据此分析填空作答即可。
(4)理解句子:主要指对句子深层意思的领会,对句子修辞方法的理解,对句子作用的分析,对作者用意的解说。理解句子:抓住关键词,撇开表面意思;找到在文章中的深层的意思。“这事这理这人”是说苏大夫立的治病规矩不能更改的道理。
(5)谈自己的看法时需注意两点: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能做到语意连贯,表述只要合理即可。他是一个医术精湛,有原则行医规矩奇特,性格倔强但不失善良的人。我们也应该如此,不论做任何事都立下规矩,守规矩,有原则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
故答案为:(1)凡来瞧病,无论贫富亲疏,必得先拿七块银圆码在台子上,他才肯瞧病,否则决不搭理。
(2)逢到有人伤筋断骨找他来……病人回去自好。 苏大夫已然站在张四面前,……苏大夫却说:“接上了。”
(3)示例:同意,从两个地方可以看出来:一是张四刚去看诊的时候苏大夫不理他,但后来张四刚把华大夫送的银圆放桌上,苏大夫就“比按铃还快”地站到了张四面前,从他的动作中可见,苏大夫一直在关注张四的病情;二是张四说他没钱付药款时,苏大夫只说了句;“这药我送了。”由此可见苏大夫是个心地善良的人,只是碍于自己立下的规矩才不好随便诊治。
(4)“这理”是说苏大夫立的治病规矩不能更改的道理。
(5)示例:欣赏。他是一个非常有原则的人,我们也应该如此,不论做任何事都立下规矩,守规矩,有原则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
【点评】(1)此题考查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2)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按要求找到答案。
(3)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4)此题主要考查对句子的理解能力。要特别注意,这类试题,往往不是要问词句的表面意义,如果简单地理解为词句的表层意思,就容易理解偏差。
(5)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个人的认识,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三、习作天地。
10.【答案】 我最喜欢《西游记》中的人物——孙悟空
我最喜欢的经典作品——《西游记》电视剧《西游记》是我最爱看的节目,同时也喜欢上作品中的人物,洋洋洒洒百余回,不过两个字—取经。
由唐僧领导的取经班子历尽千辛万苦,一路上降妖伏魔,最终取得真经。 按理说,师徒四人中最没用最拖后腿的人应该是唐僧。孙悟空一个筋斗便可将经取回,八戒沙僧虽不及师兄,也只消半个时辰,可唐僧的加入却让取经之路变得遥遥无期。这还不打紧,唐僧肉眼凡胎,不识妖精,给孙悟空的工作带来麻烦,每当孙悟空识破妖精,打死妖精时,他非但不感谢孙悟空,反而还念念那紧箍咒,将“对敌慈悲对友刁”的精神发挥到底。 可我却欣赏这个白面胖和尚。他有目标,并且认准目标坚持到底。孙悟空纵有千般武艺,却经不住打击,动不动就炒自己鱿鱼,让自己打道回山;猪八戒虽比师傅强些,有些本事,但却好吃懒做,爱争功,在诱惑面前立场不坚定。可唐僧却能经住女儿国珠玉锦绣,车迟国一国之主的诱惑,坚强勇敢地面对无底洞女妖的威逼利诱,只为两个字—取经。 应为唐僧目标坚定,所以能稳坐“领导”之位,并取得真经,只有抵住诱惑,才能取回人生的真经。
【考点】写人
【解析】【分析】从文章的题目看,这是一篇写人的作文,写人文章应请注意以下几点:①要抓住人物的特点写,并把人物所做的事具体地写出来,用最能反映人物精神风貌的典型事例去刻画人物;②注意写好
人物的外貌(包括容貌、衣着、神情等),语言,动作,特别是能反映人物特点的语言和行动,更要
准确、细致的描写;③心理活动是指一个人的思想活动。恰当的心理、活动,可以更好地表现人物的
思想品质,突出中心思想;
故答案为:我最喜欢《西游记》中的人物——孙悟空
我最喜欢的经典作品——《西游记》电视剧《西游记》是我最爱看的节目,同时也喜欢上作品中的人物,洋洋洒洒百余回,不过两个字—取经。
由唐僧领导的取经班子历尽千辛万苦,一路上降妖伏魔,最终取得真经。 按理说,师徒四人中最没用最拖后腿的人应该是唐僧。孙悟空一个筋斗便可将经取回,八戒沙僧虽不及师兄,也只消半个时辰,可唐僧的加入却让取经之路变得遥遥无期。这还不打紧,唐僧肉眼凡胎,不识妖精,给孙悟空的工作带来麻烦,每当孙悟空识破妖精,打死妖精时,他非但不感谢孙悟空,反而还念念那紧箍咒,将“对敌慈悲对友刁”的精神发挥到底。 可我却欣赏这个白面胖和尚。他有目标,并且认准目标坚持到底。孙悟空纵有千般武艺,却经不住打击,动不动就炒自己鱿鱼,让自己打道回山;猪八戒虽比师傅强些,有些本事,但却好吃懒做,爱争功,在诱惑面前立场不坚定。可唐僧却能经住女儿国珠玉锦绣,车迟国一国之主的诱惑,坚强勇敢地面对无底洞女妖的威逼利诱,只为两个字—取经。 应为唐僧目标坚定,所以能稳坐“领导”之位,并取得真经,只有抵住诱惑,才能取回人生的真经。
【点评】选定题目后,我们就根据所选内容进行写作,注意内容具体,结构清晰,语句通顺。
11.【答案】 (1)①—— 塞翁失马 ②—— 刻舟求剑 ③—— 掩耳盗铃 ④—— 守株待兔
(2)塞翁失马
【考点】成语
【解析】【分析】(1)在理解图意的前提下筛选成语的诗句。① 图中有两匹马,人们看着马议论着什么,结合给出的成语选择:塞翁失马。②图中有两个人,一人在划船,另一人在船帮上做着记号,结合给出的成语选择:刻舟求剑。③图中有一人用布遮着脸,一只手捂着耳朵,另一只手去偷铃铛,结合给出的成语选择:掩耳盗铃。 ④图中有一人背靠树桩,想着兔子能撞在树桩上结合给出的成语选择:守株待兔。
(2)“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在一定的条件下,好事和坏事是可以互相转换的,坏事可以变成好事,好事可以变成坏事。“塞翁失马”的故事在民间流传了千百年。无论遇到福还是祸,要调整自己的心态,要超越时间和空间去观察问题,要考虑到事物有可能出现的极端变化。依据成语的意思故选塞翁失马。
故答案为: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识图及对成语的理解能力。
(2)此题主要考查对成语的理解及运用能力,在于平时的积累和识记。
2024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五六单元月考测试卷: 这是一份2024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五六单元月考测试卷,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六单元,积累运用,阅读理解,习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三次月考(五六单元)综合测试卷(试题+答案)2024年春 部编版: 这是一份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三次月考(五六单元)综合测试卷(试题+答案)2024年春 部编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阅读感悟,习作天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次月考达标测试卷(第五六单元)附答案: 这是一份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次月考达标测试卷(第五六单元)附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根据语境写词语,下列汉字不属于形声字的一项是,下列对课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