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江津区12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5月定时作业生物试卷(含答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11/15546482/0-171158399303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重庆市江津区12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5月定时作业生物试卷(含答案)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11/15546482/0-171158399308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重庆市江津区12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5月定时作业生物试卷(含答案)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11/15546482/0-1711583993109/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重庆市江津区12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5月定时作业生物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重庆市江津区12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5月定时作业生物试卷(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读图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我国民间有许多传统的食物,如“腊八粥”“鱼肉粥”“八宝粥”“荤素饺”等,从营养学角度看,这些食物的共同特点是( )
A.营养成分单一B.营养成分全面C.色、香味美D.烹饪精良
2.一个O型血的战士失血后需要输血,只能输( )
A.O型血B.A型血C.B型血D.AB型血
3.下列关于神经元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神经元是神经细胞
B.具有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的功能
C.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
D.神经元细胞体上的树突就是神经末梢
4.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第一“杀手”是( )
A.食物中毒B.艾滋病C.肠道癌D.心血管疾病
5.在有油渍的试管中,我们尝试分别加入下列物质,能使油渍消失最快的是( )
A.唾液、胃液、肠液B.胃液、胆汁、唾液
C.胆汁、胰液、肠液D.胰液、肠液、胃液
6.吞咽食物和呼吸空气时都经过的器官是( )
A.咽B.鼻腔C.口腔D.喉
7.为防止购买过期食品,应当关注食品包装上的( )
A.营养成分B.生产厂家C.食品价格D.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8.下列疾病,与吸烟没有直接联系的是( )
A.冠心病、高血压B.慢性支气管炎、肺癌
C.动脉硬化、肺气肿D.肠胃炎
9.对“脑子越用越灵”这句话的理解,错误的是( )
A.勤用脑可以充分发挥大脑功能B.勤用脑可以使思维敏捷
C.长时间持续用脑可提高记忆力D.勤用脑可以提高脑容量
10.血红蛋白的特性是( )
①在氧浓度高时与氧容易分离
②在氧浓度低时与氧容易结合
③在氧浓度高时与氧容易结合
④在氧浓度低时与氧容易分离
A.①②B.③④C.以上都对D.以上都不对
11.下图中,甲、乙、丙是人体内的三种血管,乙中血流的速度最快,据此判断,血液在这三种血管中的流动方向是( )
A.甲→乙→丙B.乙→甲→丙C.丙→乙→甲D.乙→丙→甲
12.小张中午吃了西红柿炒鸡蛋、红烧牛肉和米饭等食物,同时还喝了一杯红葡萄酒。那么在他的血液中最早出现的是( )
A.维生素B.酒精C.葡萄糖D.氨基酸
13.观察人的血涂片时看到数量最多、无细胞核、呈两面凹圆饼状的是( )
A.血细胞B.红细胞C.白细胞D.血小板
14.李奶奶最近一到晚上就看不清东西,医生说李奶奶患了夜盲症。在下列食物中,她应多吃一些( )
A.豆类、糙米、全粒谷物B.胡萝卜、黄玉米
C.肉、蛋、奶D.新鲜的蔬菜、水果
15.听觉形成的正确途径是( )
A.声波→鼓膜→耳蜗内听觉感受器→听神经→听小骨→大脑
B.声波→鼓膜→听小骨→耳蜗内听觉感受器→听神经→大脑
C.声波→鼓膜→听神经→大脑→耳蜗内听觉感受器
D.声波→鼓膜→耳蜗内听觉感受器→听小骨→听神经→大脑
16.脊髓的主要功能是( )
A.感觉和传导B.感觉和反射C.反射和传导D.感觉和运动
17.有的人乘车、乘船时会晕车、晕船,这一现象与以下哪个结构有关( )
A.听小骨和鼓室B.前庭和半规管C.鼓膜和耳蜗
18.杂技演员表演走钢丝节目时,协调身体平衡动作的器官主要是( )
A.大脑B.小脑C.脊髓D.脑干
19.手偶尔碰到了火,立刻缩回来,这种反应叫做( )
A.运动B.兴奋C.反射D.冲动
20.保护好眼睛和耳有利于青少年准确地获取信息,下列有关眼睛和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近视眼可以佩戴凹透镜加以矫正B.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
C.人的视觉是在视网膜上形成的D.听小骨的作用是将振动放大,传至内耳
二、填空题
21.小明同学的某一天是这样开始的:
(1)闹铃响起,他匆匆起床,这属于__________反射。
(2)经过了一夜,他感到尿急了,储存在膀胱中的尿液是由________产生的。
(3)洗漱时,他从镜子里发现牙龈出血了,这是由于他体内缺乏_______引起的。
(4)他吃完牛奶和面包,背上书包出门,那么这些早餐在消化道的_______里被彻底消化,并吸收进入血液的。
(5)他一路小跑,大口喘气,吸入的空气迅速在他的呼吸系统的________中发生了气体交换。交换的结果,使血液中氧的含量_________。
(6)到校时,他心跳加速,_________和________正忙碌着,将有机物和氧随着血液源源不断地运往全身组织细胞。
(7)他迅速进入明亮有教室,这时他的瞳孔会___________(填“变大或变小”),同时他眼球中的_________曲度也发生变化,使他能看清楚教室里近处的同学。
22.取某健康人肾动脉中的血浆、肾小囊中的液体和尿液进行分析得到如下数据。请分析这些数据,回答问题。
(1)你认为尿中主要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血浆和肾小囊中液体成分的变化,说明肾小球和肾小囊壁有__________作用。
(3)在肾小囊中出现的葡萄糖而在尿液中并没有,这说明肾小管有_____________作用。
三、读图填空题
23.如图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及心脏示意图,a~e表示生理过程,请分析作答:
(1)在图甲中,蛋白质在消化道的_______器官彻底分解为________,吸收进入循____环系统。
(2)在图甲中,空气进入A系统是通过__________实现的,该过程称为肺通气。
(3)当人体发生煤气中毒时,血液中的一氧化碳首先通过图乙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进入心脏。
(4)在图乙心脏的四个腔中,[__]___________的壁最厚,里面流动着________血。
(5)在图乙中,某人患感冒,若手臂静脉注射药物,则该药物经心脏各腔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___(填数码)
(6)环保志愿者捡起废弃的塑料瓶并放入分类垃圾桶中,这一系列活动的完成主要靠的是___________的调节作用。
四、实验题
24.为了研究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会受哪些因素的影响,某实验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分析后回答问题:
(1)试管1和2比较,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初步消化淀粉为___________。
(2)试管2和3比较,说明消化酶的催化作用受__________的影响。
(3)试管_______和_______比较,说明消化酶的催化作用要受pH值的影响。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我们要注意均衡膳食、合理营养,合理营养就是指膳食中所含的营养素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适当,并与身体的需要保持平衡。平衡膳食是合理营养的核心。健康食谱,要合理营养、均衡膳食,食物应多样化,荤素搭配要合理,营养全面合理。我们所吃的“腊八粥”、“鱼肉粥”、“八宝饭”、“荤素饺”等中国传统美食,能为人体提供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等,营养较为全面,有利于身体健康,故B正确,ACD错误。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2.答案:A
解析: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例如:正常情况下A型人输A型血,B型血的人输B型血,但在紧急情况下,如果实在没有同型血,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但输的时候要慢而少。如果异血型者之间输血输得太快太多,输进来的凝集素来不及稀释,也可能引起凝集反应。战士需大量输血,因此应输同型的O型血。
故选:A。
3.答案:D
解析:A、神经细胞又叫神经元,A正确;
B、神经元能够接受外界刺激、产生神经冲动并传导兴奋,B正确;
C、神经系统的基本组成单位是神经元,C正确;
D、神经元树突和轴突上的细小分枝称为神经末梢,D错误。
故选:D。
4.答案:D
解析:过去传染病曾一度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目前,在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中,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已经不再是传染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对人类健康和生命威胁最大的一类非传染性疾病,被称为现代文明病。影响心脑血管疾病的因素,除了遗传和先天性因素外,还包括人们的生活方式,如吸烟、喝酒、营养过剩、熬夜、压力过大等,因此这类疾病又称为生活方式病。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5.答案:C
解析:唾液中只含有唾液淀粉酶,胃液中只含胃蛋白酶,不含有消化脂肪的酶,故植物油不会消失;A错误;唾液中只含有唾液淀粉酶,胆汁对脂肪起乳化作用,不含消化酶,故植物油不会消失;B错误;既有胆汁的乳化作用,胰液和肠液中还含有消化脂肪的酶,故植物油最先消失;C正确;少了胆汁的乳化作用,植物油得不到彻底的消化,故植物油不会消失;D错误。
6.答案:A
解析:咽是呼吸道和消化道的共同器官,是食物进入消化道和气体进入肺的共同通道,人体在进食时食物之所以不能进入气管是会厌软骨在起作用。
7.答案:D
解析:购买食品时,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尽量购买绿色、天然的产品。购买商品时如有“三包”卡,一定要保存好“三包”卡,以便维修和退换。购物时,要尽量选择正规厂家的产品。总之,要注意产品有无质量检验合格证、商标、生产厂名、厂址和生产日期、有效期。为了防止买到过期食品,我们需要关注食品包装袋上生产日期、有效期。D符合题意。
故选:D。
8.答案:D
解析:
9.答案:C
解析:
10.答案:B
解析:血液的组成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红细胞之所以呈红色,就是因为红细胞里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的特性: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容易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与氧容易分离。所以具有运输氧的功能。
11.答案:D
解析: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动脉的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快;静脉是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静脉的管壁薄、弹性小、管腔大,管内血流速度慢;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根据以上特点可判定图示中的三种血管:甲是静脉,乙是动脉,丙是毛细血管,其流动方向是:乙→两→甲。
故选:D。
12.答案:B
解析:人类需要的六大营养物质有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水和无机盐.其中,水和无机盐是小分子物质,可直接被人体吸收,而糖类、脂肪、蛋白质是大分子物质,必须经过消化后变为小分子物质葡萄糖、脂肪酸和甘油、氨基酸才能被人体吸收,小肠是主要的吸收场所,能够吸收大部分的水、无机盐、维生素和全部的氨基酸、葡萄糖、甘油和脂肪酸。胃只能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酒精.大肠是形成粪便的场所,能够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其他的消化道基本上没有吸收功能。红烧鱼和炒鸡蛋可为老王提供蛋白质;米饭为我们提供糖类;老王中午吃了米饭、西红柿炒蛋、红烧鱼等食物,同时还喝了一杯葡萄酒,那么在他的血液中最早出现的是可直接被胃吸收的酒精。
故选:B。
13.答案:B
解析:血浆约占血液的55%,是一种淡黄色的液体,血浆中90%以上是水,其余是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等,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其中红细胞数量最多,没有细胞核,呈双面凹的圆饼状,其主要功能是运输氧;白细胞体积最大,呈圆球状,唯一有细胞核的血细胞,功能是防御疾病;血小板最小,形状不规则且无细胞核,具有止血和凝血的作用.故在观察人血涂片时,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数量最多的血细胞是红细胞。
故选:B。
14.答案:B
解析:A、豆类、糙米、全粒谷物富含维生素B1。
B、猪肝富含维生素A,胡萝卜、黄玉米中含有胡萝卜素,到人体内可以转化成维生素A。
C、肉、蛋、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D、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中含有维生素C。
故选:B。
15.答案:B
解析: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
故选:B。
16.答案:C
解析:脊髓具有反射和传导功能。脊髓是感觉和运动神经冲动传导的重要通路,全身的深、浅感觉和大部分内脏的感觉冲动,都经脊髓白质的上行纤维束才能传到脑。由脑发出的冲动,也要通过脊髓白质的下行纤维束才能调节躯干、四肢骨骼肌以及部分内脏的活动;脊髓可执行一些简单的反射活动,包括躯体反射和内脏反射,脊髓各种反射都是通过脊髓节内和节间的反射弧完成的。故选C。
17.答案:B
解析:A.听小骨能把鼓膜的振动传给内耳,传导过程还像放大器一样,把声音信号放大数倍,所以即使很轻微的声音人们也能听到;鼓室作用是将声音传入内耳,放大声音,调节声音大小,保持鼓膜内外大气压的平衡,A不符合题意。
B.内耳包括前庭、半规管和耳蜗三部分,前庭和半规管是味觉感受器的所在处,与身体的平衡有关。前庭可以感受头部位置的变化和直线运动时速度的变化,半规管可以感受头部的旋转变速运动,这些感受到的刺激反映到中枢以后,就引起一系列反射来维持身体的平衡。因此当人体的半规管和前庭过度敏感,就易出现晕车、晕船,B符合题意。
C.鼓膜是在外耳道和中耳之间,可以保护中耳和内耳;耳蜗作为内耳的一个解剖结构,它和前庭迷路一起组成内耳骨迷路,是传导并感受声波的结构,C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8.答案:B
解析:脑位于颅腔内,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大脑由两个大脑半球组成,大脑半球的表层是灰质,叫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脑干位于大脑的下方和小脑的前方,它的最下面与脊髓相连,脑干的灰质中含有一些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脊髓位于脊柱的椎管内,上端与脑相连,下端与第一腰椎下缘平齐,脊髓有反射和传导的功能。因此在表演走钢丝时,协调身体平衡动作的主要器官是小脑。
故选:B。
19.答案:C
解析: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做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如传出神经受损,即使有较强的刺激人体也不会作出反应,因为效应器接收不到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手偶尔碰到了火,立刻缩回来,是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反应,属于非条件反射。
故选C。
20.答案:C
解析:A、近视眼是因为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厚度过大,可以佩戴凹透镜加以矫正,不合题意。
B、人眼通过睫状体调节晶状体曲度的大小就能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不合题意。
C、人的视觉是在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的。所以人的视觉是在视网膜形成的是错误的,符合题意。
D、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可以把振动转化为神经冲动,不合题意。
故选:C。
21.答案:(1)条件
(2)肾脏
(3)维生素C
(4)小肠
(5)肺;增加或增多
(6)体循环;肺循环(顺序可调换)
(7)变小;晶状体
解析:
22.答案:(1)水;无机盐;尿素(顺序可调换)
(2)滤过;
(3)重吸收
解析:(1)根据分析可知:尿的主要成分是水,此外还有无机盐和尿素。
(2)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因此原尿和血浆相比,不含有大分子蛋白质。
(3)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因此尿液中不含葡萄糖,被肾小管全部重吸收了。
23.答案:(1)小肠;氨基酸
(2)呼吸运动
(3)②;肺静脉
(4)⑤;左心室;动脉
(5)⑦⑨③⑤
(6)神经系统
解析:
24.答案:(1)唾液淀粉酶或唾液;麦芽糖
(2)温度
(3)2;4(顺序可调换)
解析:
主要成分
血浆中
(g/100 mL)
肾小囊中
(g/100 mL)
尿液中
(g/100 mL)
水
90
98
96
蛋白质
8.00
0.03
0.00
葡萄糖
0.10
0.10
0.00
无机盐
0.72
0.72
1.10
尿素
0.03
0.03
1.80
试管编号
加入物质
温度
pH值
滴加碘液后颜色变化
1
2ml淀粉糊,2ml蒸馏水
37℃
7
变蓝色
2
2ml淀粉糊,2ml唾液
37℃
7
不变色
3
2ml淀粉糊,2ml唾液
45℃
7
变蓝色
4
2ml淀粉糊,2ml唾液
37℃
1.8
变蓝色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重庆市江津区五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重庆市大足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重庆市南川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