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中考一轮复习 鲁教版化学 教材基础复习 第五单元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2024中考一轮复习 鲁教版化学 教材基础复习 第五单元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知识清单·理脉络,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类型,五氧化二磷分子,S+O2,考点突破·释疑难,实验探究·培素养,白磷足量,五四制地区5年真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易错辨析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10克的水受热蒸发得到10克水蒸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2)10克高锰酸钾加热,剩余固体的质量小于10克,所以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 )(3)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种类、化合价一定不变。( )(4)从化学方程式中可获知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间的质量关系。( )(5)从化学方程式中可获知反应体系中微观粒子的数量关系。( )(6) 从化学方程式中可获知反应速率。( )
追根溯源(教材习题变式)1.蜡烛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下列关于该化学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燃烧前后蜡烛质量不变B.蜡烛减少的质量等于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C.蜡烛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之和等于蜡烛减少的质量与消耗氧气的质量之和D.燃烧前蜡烛的质量与消耗氧气质量之和等于生成的二氧化碳与水的质量之和
2.“宏观和微观相结合”“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是研究化学反应的重要方法。以下是运用上述方法认识红磷燃烧反应的过程,请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2)定性认识,从宏观角度讲,该反应产生了新的物质五氧化二磷;从微观角度讲,该反应产生了新的分子,即____________________; (3)定量认识,从宏观角度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后生成的P2O5的质量;从微观角度讲,磷、氧__________的总个数在反应前后保持不变; (4)现有62 g红磷,要使其完全燃烧,至少需要________g氧气。
参加反应的红磷和氧气
3.(1)我国古代文献中记载有“投泥泼水愈光明”,其意是指高温条件下,投入的炭与灼热的水蒸气发生反应,得到两种可燃性气体而使燃烧更旺。试写出炭与灼热的水蒸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酸两碱”的产品质量和产量代表一个国家的化工水平。“两碱”中的烧碱在化学工业上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制得,同时得到一种最轻的气体和一种可用于自来水消毒的单质气体。请写出该变化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黑火药中含有硫。写出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4)氢氧燃料电池是极具发展前途的新动力电源,它的应用领域是多方面的,工作原理类似于氢气燃烧的反应。写出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6克镁与30克氧气充分反应,能否生成66克氧化镁呢?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吗?(相对原子质量:Mg:24 O:16)
考点一 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与应用【示范题1】(2023·自贡中考)中国计划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彰显了大国担当。资源化利用CO2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如图是CO2转化为甲醇(CH3OH)的微观示意图,关于该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体系中共有4种化合物B.该反应体现了无机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有机物C.参加反应的CO2、H2分子个数比为1∶3D.参加反应的CO2与H2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的CH3OH与H2O的总质量
【特别提醒】 书写化学方程式应注意的问题1.要以客观事实为基础,不要臆造。2.要分清反应物和生成物,不要将反应物和生成物“调位”。3.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不要忘记配平,不要为了配平而改变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化学式。4.要正确使用“↑”“↓”。反应物中有气体参与反应,生成的气体不需标“↑”;在溶液中的反应,如果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固体,固体生成物也不标“↓”。5.要正确注明反应条件。
考点三 依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示范题3】(2023·黄冈中考)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测定实验室里一瓶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请计算:(1)生成氧气________g。 (2)此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特别提醒】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三要领、三关键及三注意1.三要领:(1)步骤要完整。(2)格式要规范。(3)得数要准确。2.三关键:(1)准确书写化学式。(2)化学方程式要配平。(3)准确计算化学式量×化学计量数。3.三注意:(1)计算中注意单位统一(必须是质量单位)。(2)若给出体积需换算成质量。公式:气体质量=气体体积×密度。(3)题目中所给物质若含有杂质,应先求出其中纯净物的质量,然后再代入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公式:纯净物的质量=不纯物的质量×物质的纯度。
实验 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验证1.实验方案及实验装置:
2.实验原理及现象:(1)盐酸和大理石①原理:CaCO3+2HCl===CaCl2+H2O+CO2↑②现象:有大量气泡产生,气球膨胀,反应前后天平均保持平衡。③气球的作用:a.调节锥形瓶内的压强,起缓冲作用;b.起密封作用,防止实验时锥形瓶内外发生物质交换。(2)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①原理:2NaOH+CuSO4===Cu(OH)2↓+Na2SO4②现象:有蓝色沉淀生成,反应前后天平均保持平衡。
3.实验结论: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4.其他实验方案:(1)该实验方案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因为大理石与盐酸反应后有气体生成并逸散到空气中,当盐酸与大理石反应完后,天平会发生偏转。(2)方案改进:①若不改变装置,则可将药品换为没有气体生成的物质,如氢氧化钠和硫酸铜溶液等。②若不改变药品,可将装置改为密闭容器,如可以用气球将产生的二氧化碳收集起来,形成密闭环境。
5.实验反思:(1)实验所选药品或试剂之间要发生化学反应,且反应现象要明显。注意: 物理变化过程不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2)实验中若反应前后天平不平衡,可能的原因是反应中有气体参加或生成。(3)若所选反应中有气体参加或生成,则反应必须在密闭容器中进行。若不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则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但反应本身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示范题】(2023·泸州中考)老师组织同学们对质量守恒定律进行了实验探究。回答相关问题:(1)第1小组设计甲图的实验方案,用电子秤称量、读取加入盐酸前后的质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较读数发现反应前后的质量并不相等,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a2CO3+2HCl===2NaCl+H2O+CO2↑
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逸出装置
(2)第2小组设计了乙图方案,以解决第1小组遇到的问题。但有同学认为会产生误差,他的理由是气球膨胀后不可忽略__________的影响。老师肯定了该同学勇于质疑、精益求精的科学精神。 (3)第3小组善于创新,设计了丙图方案,既达成本实验目的,还可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①连接好装置后,打开弹簧夹,推或拉注射器活塞,松开手后活塞回到原位,说明气密性________(选填“好”或“不好”)。 ②关闭弹簧夹,记录注射器初始读数,强光引燃白磷,冷却后打开弹簧夹。为保证锥形瓶内氧气完全反应,实验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任答1点);实验中需要测定的数据是锥形瓶(含导管)的容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射器内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
命题点一 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与应用1.(2019·淄博中考)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装置,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是否守恒。应选用的药品是( ) A.铁粉和稀盐酸B.硝酸钾晶体和水C.碳酸钡粉末和稀硫酸D.铜粉和硝酸银溶液
2.(2020·淄博中考)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能转化成以下哪种粒子( )A.带正电荷的离子 B.新的原子C.带负电荷的离子D.新的分子
4.(2023·济宁中考)常温下,X和Y反应生成Z和W,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B.1个X分子中含有3个原子C.4种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有3种D.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NH3+2Cl2===N2+6HCl
5.(2023·烟台中考)我国科学家实现了二氧化碳到葡萄糖和油脂的人工合成,其中一步关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丙和丁都属于化合物B.该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不变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D.该反应中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6.(2023·威海中考)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B.该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不发生改变C.该反应前后涉及的化合物有3种D.参加反应的甲、乙的质量比等于生成的丙、丁的质量比
7.(2023·泰安中考)在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纯净物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和乙是反应物B.丙一定是化合物C.x=0.4 gD.反应前后乙、丁改变的质量比是4∶1
8.(2022·东营中考)中国芯片蚀刻技术国际领先。NF3进行硅芯片蚀刻时的产物均为气体,在蚀刻物表面不留任何残留物。该反应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上述四种物质均由分子构成B.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C.空气中物质丁的质量分数为78%D.反应生成的丙和丁微粒数之比为3∶2
9.(2021·泰安中考)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两种化合物的质量比为1∶2B.反应物中化合物与单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C.此反应属于置换反应D.反应前后催化剂的物理性质保持不变
10.(2021·淄博中考)某样品在纯氧中完全燃烧,消耗氧气4.8 g。实验过程中,倒扣在火焰上方干燥的烧杯中有水雾生成,测得水的质量为2.7 g;同时生成4.4 g气体,将该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该样品的成分是( )A.一定含有C、H、O三种元素B.一定有C、H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C.一定有C、O元素,可能含有H元素D.一定有C元素,可能含有H、O元素
4.(2023·济宁中考)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铜与硝酸银溶液的反应Cu+2AgNO3===2Ag+Cu(NO3)2B.高锰酸钾分解制取氧气2KMnO4===K2MnO4+MnO2+O2C.铁粉与稀硫酸的反应2Fe+3H2SO4===Fe2(SO4)3+3H2↑D.制取氨气的反应NH4Cl+Ca(OH)2===CaCl+NH3↑+H2O
6.(2020·东营中考)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是_______。 请结合图示,从微观的角度谈一下对化学反应的认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均
7.(2019·淄博中考)央视综艺节目《国家宝藏》,在重温华夏文明中让我们感受到文化传承背后的科学温度——文化自信、民族自豪。展出的文物绚丽多彩,这些色彩的颜料主要来源于矿物和植物。如:彩陶罐的色彩用到的矿物颜料有蓝铜矿[主要成分CuCO3·Cu(OH)2]。温度达200℃时,蓝铜矿可生成氧化铜等物质,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反应类型属于______________。
8.(2021·淄博中考)防止金属锈蚀是科研人员研究的重要课题。小明发现金属铜制作的眼镜架,时间久了表面形成一层绿色的锈渍,其化学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该锈渍是通过化合反应生成的,反应物除金属铜外,还有①氮气 ②氧气 ③二氧化碳 ④水 ⑤二氧化硫中的( )A.两种 B.三种 C.四种 D.五种【拓展】(1)请写出生成碱式碳酸铜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受热可分解成三种氧化物,请写出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u+H2O+CO2+O2===Cu2(OH)2CO3
H2O+CO2↑+2CuO
命题点三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1.(2018·淄博中考)小苏打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其中往往含有少量的氯化钠,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要通过实验来测定某品牌小苏打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1)准确称取9.0 g小苏打样品放入烧杯中,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5%的稀盐酸至恰好不再产生气泡为止,共消耗稀盐酸73.0 g,烧杯中没有残留不溶物。计算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2)请你设计一个与上述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均不相同的实验,测定小苏打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
(2)准确称取n g小苏打样品放入试管中,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准确称量剩余固体(Na2CO3)质量为m g,利用方程式可计算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及质量分数。(方案合理即可)
2.(2022·淄博中考)造纸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极大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造纸厂产生含氢氧化钠的碱性废水,需达标处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废水进行抽样检测,请你参与他们的活动。(1)对废水进行过滤处理。过滤时,下列仪器不需要的是______(填字母)。
(2)测定滤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取一定量滤液(滤液中的主要污染物是氢氧化钠)于烧杯中,再向烧杯中逐滴滴入溶质质量分数为0.5%的稀盐酸(滤液中的其他成分均不与盐酸反应),用pH传感器实时监测反应过程中混合液pH的变化情况,当pH=7时,停止滴加。测得消耗稀盐酸的质量为146 g,反应后烧杯内溶液的质量为186 g。计算滤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基础达标1.下列实验能够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3.(2023·宜昌中考)下列现象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A.蔗糖溶于水后总质量不变B.浓硫酸敞口放置质量增加C.饱和硝酸钾溶液升温,溶液质量不变D.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溶液质量减小
4.孔雀石[主要成分为Cu2(OH)2CO3]可作为提炼铜的矿物原料,亦用于工业石材和颜料。Cu2(OH)2CO3受热易分解。下列物质不可能是其分解产物的是( )A.H2O B.CuO C.CO2 D.NO2
5.(2023·绥化中考)在化学反应A+2B===C+2D中,已知C和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是22∶9,当6.4 g B与足量A完全反应后,生成3.6 g D。则在此反应中,B和C的质量比是( )A.8∶11 B.2∶11C.16∶11D.16∶9
6.(2023·衡阳中考)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14B.乙一定是催化剂C.甲可能是单质D.丙和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一定是9∶8
8.(2023·陕西中考A卷)我国科学家首次突破以二氧化碳为原料获得淀粉的人工合成工艺技术。其中关键一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有关上述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涉及6种物质B.反应前后各类原子的数目不变C.反应有利于“低碳”目标的落实D.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分子数目比为1∶3
9.(2023·吉林中考)化学兴趣小组用气密性良好的不同装置进行下列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1)实验一:称量装置和药品的总质量为m1,保持装置密闭。使红磷燃烧,待装置冷却后。再次称量装置和药品的总质量为m2,m1与m2的大小关系是m1_______m2; (2)实验二:将气球中的碳酸钠粉末倒入锥形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胀,电子天平示数减小
(3)为克服实验二中气球受浮力的影响。在实验三中利用硬塑料瓶改进实验装置,用电子天平称量装置和药品的总质量,接下来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待反应结束后,再次称量装置和药品的总质量,电子天平示数不变; (4)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其微观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倾斜瓶子,使稀盐酸和碳酸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个数和质量都
能力提升1.(2022·沂源模拟)化学中常常出现“1+1≠2”的有趣现象,下列符合“1+1=2”的事实是( )A.在常温下,1 L水与1 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等于2 LB.在密闭容器中,1 g硫和1 g氧气完全反应生成2 g二氧化硫C.20 ℃时,向1 g饱和食盐水中加入1 g食盐,可得到2 g饱和溶液D.常温下,1 g碳酸钠溶液和1 g氢氧化钙溶液混合,得到2 g溶液
3.(2022·铜仁中考)从不同的角度认识NaOH+HCl===NaCl+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基本反应类型:反应为中和反应B.反应实质: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C.反应物:氢氧化钠可以用来治疗胃酸过多D.读法:氢氧化钠加氯化氢完全反应生成氯化钠加水
4.(2022·河北模拟)将8 g纯净物M在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22 g二氧化碳和18 g水。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消耗氧气16 gB.M只含碳、氢元素C.M含碳、氢、氧三种元素D.M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0%
5.(2023·怀化中考)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在密闭容器内反应一段时间,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关系如下表:
根据上表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a=10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C.Z为化合物D.反应中Y、W两种物质发生改变的质量比为22∶9
7.(2023·滨州中考)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甲是生成物B.反应后乙物质的质量分数是18%C.该化学反应中甲、乙两物质的质量比是14∶3D.物质丁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8.(2023·江西中考)兴趣小组对“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进行探究,实验方案如下:【分析交流】方案A中红磷燃烧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案B中铁与硫酸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个方案反应前后天平均保持平衡,说明上述两个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剧烈燃烧,产生白烟,放热
Fe+CuSO4===FeSO4+Cu
【发现问题】方案A中因有氧气参加反应,采用密闭装置。但方案B中铁与硫酸铜反应,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没有气体,为什么也要用密闭装置呢?于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小组同学再次实验,并使用pH传感器测定锥形瓶内溶液pH,其数据如图。分析图像可知,反应开始阶段溶液的酸性逐渐__________(填“增强”或“减弱”),那么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又是什么?
【提出猜想】猜想甲:硫酸铜溶液和铁作用所致;猜想乙:硫酸铜溶液和空气作用所致;猜想丙:硫酸铜溶液、铁及空气共同作用所致。【进行实验】为验证上述猜想,现提供如下用品:用煮沸并迅速冷却的蒸馏水配成4%的硫酸铜溶液、洁净的铁钉、pH传感器等,实验过程如下表,请完成表格中①②两处填空。
【反思拓展】(1)通过以上探究活动,请分析方案B中用橡胶塞形成密闭装置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蜡烛燃烧后固体质量减小,请设计实验验证该反应是否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写出你的简明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把一定质量的蜡烛放入盛有一定质量氧气的容器中,称量、点燃,把气
体依次通入氢氧化钠溶液、浓硫酸中,一段时间后熄灭蜡烛,称量容器中的物质总质
量、氢氧化钠溶液和浓硫酸反应前后的质量差,容器中减少的质量等于氢氧化钠溶液
和浓硫酸增加的质量的和,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9.(2023·淄博博山二模)博山多山,石灰石储量丰富。小明为测定石灰石中碳酸钙的含量进行实验。取石灰石26 g,取稀盐酸分3次加入(石灰石中杂质不与盐酸反应),实验所得数据如下表:
(1)数据中n=________g。 (2)求该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2024中考一轮复习 鲁教版化学 教材基础复习 第九单元 金属 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知识清单·理脉络,金属材料,金属的化学性质,使碳充分反应,作还原剂,3∶4,考点突破·释疑难,实验探究·培素养,气密性,酒精喷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中考一轮复习 鲁教版化学 教材基础复习 微专题一 化学用语 课件,共1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Na+,Mg2+,Ca2+,Fe3+,Fe2+,Ba2+,Cu2+,Ag+,Zn2+,Cl-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中考一轮复习 鲁教版化学 教材基础复习 第十单元 化学与健康 课件,共1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知识清单·理脉络,人类重要的营养素,蛋白质,维生素C,五四制地区5年真题,维生素,梯级训练·提素能,混合物,3∶16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