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教材高三化学一轮复习35 课时作业(三十五)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5537996/0-171137452343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新教材高三化学一轮复习35 课时作业(三十五)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5537996/0-1711374523487/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新教材高三化学一轮复习35 课时作业(三十五)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5537996/0-1711374523513/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新教材高三化学一轮复习35 课时作业(三十五)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新教材高三化学一轮复习35 课时作业(三十五),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晶体分类中正确的一组是,下列数据是对应物质的熔点,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①a是晶体 ②a是非晶体 ③b是晶体 ④b是非晶体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A [晶体有固定的熔点,由图a来分析,中间有一段温度不变但一直在吸收能量,这段对应的温度就代表a晶体的熔点;由b曲线可知,温度一直在升高,没有一个温度是停留的,所以找不出固定的熔点,b为非晶体。]
2.下列晶体分类中正确的一组是( )
C [A项中固态Ar为分子晶体;B项中H2SO4为分子晶体、石墨是混合型晶体;D项中玻璃是非晶体。]
3.下列数据是对应物质的熔点(℃):
据此做出的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 )
A.铝的化合物的晶体中有的是离子晶体
B.表中只有BCl3和干冰是分子晶体
C.同族元素的氧化物可形成不同类型的晶体
D.不同族元素的氧化物可形成相同类型的晶体
答案: B
4.下列变化需克服相同类型作用力的是( )
A.碘和干冰的升华
B.Na2O2和C60的熔化
C.氯化氢和氯化钾的溶解
D.溴的汽化和NH4Cl加热分解
A [A项的变化克服的都是分子间作用力,正确;Na2O2和C60的熔化分别克服的是离子键和分子间作用力,B项错误;氯化氢和氯化钾的溶解分别克服的是共价键和离子键,C项错误;溴的汽化克服的是分子间作用力,NH4Cl分解破坏的是离子键和共价键,D错误。]
5.下列有关离子晶体的数据大小比较不正确的是( )
A.熔点:NaF>MgF2>AlF3
B.晶格能:NaF>NaCl>NaBr
C.阴离子的配位数:CsCl>NaCl>CaF2
D.硬度:MgO>CaO>BaO
A [由于r(Na+)>r(Mg2+)>r(Al3+),且Na+、Mg2+、Al3+所带电荷依次增大,所以NaF、MgF2、AlF3的离子键依次增强,晶格能依次增大,故熔点依次升高。r(F-)MgO>CaO>KCl 12
11.下图为CaF2、H3BO3(层状结构,层内的H3BO3分子通过氢键结合)、金属铜三种晶体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Ⅰ所示的CaF2晶体中与Ca2+最近且等距离的F-数为__________,图Ⅲ中未标号的铜原子形成晶体后周围最紧邻的铜原子数为____________。
(2)图Ⅱ所示的物质结构中最外能层已达8电子结构的原子是________,H3BO3晶体中B原子个数与极性键个数比为________。
(3)三种晶体中熔点最低的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其晶体受热熔化时,克服的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CaF2晶体的晶胞示意图,已知,两个距离最近的Ca2+核间距离为a×10-8 cm,计算CaF2晶体的密度为____________。
解析: (1)CaF2晶体中Ca2+的配位数为8,F-的配位数为4,Ca2+和F-个数比为1∶2,铜晶体中未标号的铜原子周围最紧邻的铜原子为上层1、2、3,同层的4、5、6、7、8、9,下层的10、11、12,共12个。(2)H3BO3中B原子,最外层共6个电子,H是2电子结构,只有氧原子形成二个键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H3BO3晶体是分子晶体,相互之间通过氢键相连,每个B原子形成3个B-O极性键,每个O原子形成3个O-H共价键,共6个键。(3)H3BO3晶体是分子晶体,熔点最低,熔化时克服了范德华力和氢键。(4)一个晶胞中实际拥有的离子数:较小的离子数为8× eq \f(1,8) +6× eq \f(1,2) =4,而较大的离子为8个,从而确定晶胞顶点及六个面上的离子为Ca2+,晶胞内部的离子为F-,1个晶胞实际拥有4个“CaF2”,则CaF2晶体的密度为4×78 g·ml-1÷[( eq \r(2) a×10-8cm)3×6.02×1023 ml-1]≈ eq \f(183.2,a3) g·cm-3。
答案: (1)8 12 (2)O 1∶6 (3)H3BO3 范德华力和氢键 (4) eq \f(183.2,a3) g·cm-3
12.铜镍合金的立方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其中原子A的坐标参数为(0,1,0)。
(1)原子B的坐标参数为________;
(2)若该晶体密度为d g·cm-3,则铜镍原子间最短距离为______________pm。
解析: (1)根据A点的坐标,可以判断晶胞底面的面心上的原子B的坐标参数为 eq \b\lc\(\rc\)(\a\vs4\al\c1(\f(1,2),0,\f(1,2))) 。(2)处于面对角线上的Ni、Cu原子之间距离最近,设二者之间距离为a pm,晶胞面对角线长度等于Ni、Cu原子距离的2倍,而面对角线长度等于晶胞棱长的 eq \r(2) 倍,故晶胞棱长=2a pm× eq \f(\r(2),2) = eq \r(2) a pm,晶胞质量= eq \f(59+64×3,NA) g,故( eq \r(2) a×10-10 cm)3×d g·cm-3= eq \f(59+64×3,NA) g,解得a= eq \f(\r(2),2) × eq \r(3,\f(251,dNA)) ×1010。
答案: (1) eq \b\lc\(\rc\)(\a\vs4\al\c1(\f(1,2),0,\f(1,2))) (2) eq \f(\r(2),2) × eq \r(3,\f(251,dNA)) ×1010
13.CaF2的晶胞为立方晶胞,结构如下图所示:
(1)CaF2晶胞中,Ca2+的配位数为________。
(2)“原子坐标参数”可表示晶胞内部各原子的相对位置,已知A、B两点的原子坐标参数如图所示,则C点的“原子坐标参数”为 eq \b\lc\(\rc\)(\a\vs4\al\c1( , ,\f(1,4))) 。
(3)晶胞中两个F-的最近距离为273.1 pm,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则晶胞的密度为______________g·cm-3(列出计算式即可)。
解析: (1)以面心Ca2+为研究对象,在一个晶胞中连接4个F-,通过该Ca2+可形成2个晶胞,所以与该Ca2+距离相等且最近的F-共有8个,因此Ca2+的配位数是8。(2)观察A、B、C的相对位置,可知C点的x轴坐标是 eq \f(3,4) ,y轴坐标是 eq \f(3,4) ,z轴坐标是 eq \f(1,4) 。(3)根据晶胞结构可知,在一个晶胞中含有Ca2+: eq \f(1,8) ×8+ eq \f(1,2) ×6=4,含有F-:1×8=8,即一个晶胞中含有4个CaF2,根据C点的坐标可知:晶胞中F-之间的距离为晶胞边长的一半,所以晶胞参数L=2×273.1 pm=546.2 pm,则该晶胞的密度为ρ= eq \f(m,V) = eq \f(4×78 g,NA×(546.2×10-10 cm)3) = eq \f(4×78,NA×(546.2×10-10)3) g·cm-3。
答案: (1)8 (2) eq \f(3,4) eq \f(3,4) (3) eq \f(4×78,NA×(546.2×10-10)3)
14.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建立起的沼气发酵池,其生产的沼气用作燃料,残渣(沼渣)中除含有丰富的氮、磷、钾等常量元素外,还含有对作物生长起重要作用的硼、铜、铁、锌、锰、铬等微量元素,是一种非常好的有机肥。请回答下列问题:
(1)现代化学中,常利用________上的特征谱线来鉴定元素。
(2)下列微粒基态的电子排布中未成对电子数由多到少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Mn2+ b.Fe2+ c.Cu d.Cr
(3)P4易溶于CS2,难溶于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铜离子易与氨水反应形成[Cu(NH3)4]2+配离子。
①[Cu(NH3)4]2+中提供孤电子对的成键原子是________。
②研究发现NF3与NH3的空间构型相同,而NF3却难以与Cu2+形成配离子,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某晶胞中各原子的相对位置可用如图所示的坐标系表示:
在铁(Fe)的一种立方晶系的晶体结构中,已知2个Fe原子坐标是(0,0,0)及 eq \b\lc\(\rc\)(\a\vs4\al\c1(\f(1,2),\f(1,2),\f(1,2))) ,且根据均摊法知每个晶胞中有2个Fe原子。
①根据以上信息,推断该晶体中原子的堆积方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已知晶体的密度为ρ g·cm-3,Fe的摩尔质量是M g·ml-1,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晶体中距离最近的两个铁原子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_________ pm(用代数式表示)。
解析: (1)核外电子跃迁时会吸收或释放能量,通过光谱仪器可获取其特征谱线,这些特征谱线即原子光谱;(2)电子排布中未成对电子会出现在价电子中。基态Mn2+的价电子排布为3d5,有5个未成对电子;基态Fe2+的价电子排布为3d6,有4个未成对电子;基态Cu的价电子排布为3d104s1,有1个未成对电子;基态Cr的价电子排布为3d54s1,有6个未成对电子。故排序为d>a>b>c;(3)白磷(P4)为正四面体结构,为非极性分子,CS2为直线形结构,为非极性分子,H2O为Ⅴ形结构,为极性分子。根据相似相溶原理,白磷易溶于CS2而难溶于水;(4)②根据分子中价态特点,NF3的氮原子显正电性,与带正电荷的Cu2+相互排斥,所以难以形成配位键;(5)①由题干信息可知,该晶胞中铁原子位于顶角和体心,则该晶体中原子的堆积方式为体心立方堆积;②每个晶胞中含有两个铁原子,则晶胞体积V=a3= eq \f(2M,ρNA) cm3,所以立方体的棱长a= eq \r(3,\f(2M,ρNA)) cm;距离最近的两个铁原子的坐标分别为(0,0,0)和 eq \b\lc\(\rc\)(\a\vs4\al\c1(\f(1,2),\f(1,2),\f(1,2))) ,则该两原子之间的距离为体对角线的一半,即为 eq \f(\r(3),2) a= eq \f(\r(3),2) × eq \r(3,\f(2M,ρNA)) ×1010pm。
答案: (1)原子光谱 (2)d>a>b>c
(3)P4和CS2均为非极性分子,H2O为极性分子,根据相似相溶原理,故P4易溶于CS2,而难溶于水
(4)①N ②NH3中氮原子显负电性,易与Cu2+结合,NF3的氮原子显正电性,与带正电的Cu2+相排斥,难以结合
(5)①体心立方堆积 ② eq \f(\r(3),2) × eq \r(3,\f(2M,ρNA)) ×1010选项
离子晶体
共价晶体
分子晶体
A
NaOH
Ar
SO2
B
H2SO4
石墨
S
C
CH3COONa
水晶
D
Ba(OH)2
金刚石
玻璃
BCl3
Al2O3
Na2O
NaCl
AlF3
AlCl3
干冰
SiO2
-107
2 073
920
801
1 291
190
-57
1 723
离子晶体
NaCl
KCl
CaO
晶格能/(kJ·ml-1)
786
715
3 401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新教材高三化学一轮复习5 课时作业(五),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已知在碱性溶液中可发生如下反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新教材高三化学一轮复习7 课时作业(七),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新教材高三化学一轮复习8 课时作业(八),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