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2024年中考生物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
专题15 健康地生活(课件)+-2024年中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全国通用)
展开这是一份专题15 健康地生活(课件)+-2024年中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全国通用),共3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专题15健康地生活,知识建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要把握四个点:注重根底,贴近生活,突出能力,关注情感。教师要结合教学实际,积极探索适合学情的教学模式,从而提高复习的有效性。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初中生物中考复习策略,希望大家喜欢! 一、注重根底,回归教材 1.紧扣《课标》和《考试说明》。 2.帮助学生建构生物学的知识结构和知识体系。教材是有编写体系的,各单元、章、节之间也是有联系的。二、关注生活,学以致用 1.关注生活中的社会问题。教师一定要关注与生物科学相关的新闻事件、科学技术开展的成果,关注社会热点问题。2.注重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三、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1.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2.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初中生物学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师要帮助学生归纳和思路,掌握要点和规律。
中考生物一轮复习策略(仅供参考)
要把握四个点:注重根底,贴近生活,突出能力,关注情感。教师要结合教学实际,积极探索适合学情的教学模式,从而提高复习的有效性。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初中生物中考复习策略,希望大家喜欢! 一、注重根底,回归教材 1.紧扣《课标》和《考试说明》。 2.帮助学生建构生物学的知识结构和知识体系。教材是有编写体系的,各单元、章、节之间也是有联系的。二、关注生活,学以致用 1.关注生活中的社会问题。教师一定要关注与生物科学相关的新闻事件、科学技术开展的成果,关注社会热点问题。2.注重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三、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1.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2.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初中生物学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师要帮助学生归纳和思路,掌握要点和规律。
考点一 传染病及其预防【基础知识梳理+能力培优】【必考考向与题型归纳】 考向1 辨别传染病 考向2 区分传染病的流行环节及预防措施 考点二 人体的免疫功能【基础知识梳理+能力培优】【必考考向与题型归纳】 考向1 人体的三道防线 考向2 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 考向3 辨别抗原和抗体 考向4 免疫的概念和功能 考点三 用药和急救【基础知识梳理+能力培优】【必考考向与题型归纳】 考向1 安全用药 考向2 急救措施 考点四 健康地生活【基础知识梳理+能力培优】【必考考向与题型归纳】 考向1 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 考向2 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考向3 实验探究---酒精或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
考点一 传染病及其预防
引起人或动物患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称为病原体
由病原体(如病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如患病的人或动物、携带者、无症状感染者
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未患病的健康的人
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的途径。如空气、饮食、生物媒介
焚烧、杀死、深埋动物,隔离、治疗病人,打针吃药
指加强锻炼、使健康的人远离病区、注射疫苗、合理营养、增强抵抗力等等。
指对病人用过的器具进行消毒,打扫卫生,消灭蚊、蝇等传播疾病的媒介生物,开窗通风。卫生工作(常洗 手、戴口罩等)
蚊子、苍蝇、毛蚶体内携带病原体,但蚊子、苍蝇、毛蚶本身不会生病,所以它们只是传播途径,而不是传染源。
传染源不仅包括人,还包括能散播病原体的动物
传染源≠病原体:传染源是患病者或病原体携带者;病原体主要是致病的微生物,是传染病的“罪魁祸首”
蛔虫病是由蛔虫引起的一种消化道传染病,传染源是携带蛔虫的动物或人。病原体是蛔虫。
区分保护易感人群和控制传染源主要是看对谁采取措施。 对病人采取措施就是控制传染源,如隔离病人; 如果是对易感人群采取措施,就是保护易感人群,如不让其他人进入传染病医院。
媒介生物只携带和传播病原体而不患传染病,它们属于传播途径。 例如,疟疾是由按蚊传播的一种血液传染病,疟疾患者属于传染源,疟原虫是病原体,而按蚊属于传播途径。
考向分析:根据疾病原因判断疾病是否是传染病。【例1】(2023·湖北黄石·中考真题)由病原体引起的、具有传染性的疾病叫做传染病。下列不属于传染病的是( ) A.贫血 B.肺结核 C.水痘 D.乙型肝炎
缺铁、缺血红蛋白、缺红细胞
考向分析:区别病原体和传染源;区分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区分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例2】(2023·山东滨州·中考真题)流行性感冒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性感冒病毒具有较强的变异能力,因此流行性感冒容易大规模流行。分析下图,甲、乙、丙分别表示流行性感冒传播过程中的( ) A.病原体、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B.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C.传染源、传播途径、传染源 D.易感人群、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考点二 人体的免疫功能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病原体侵入人体后,能够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抵抗这种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如淋巴细胞产生的蛋白质、抗毒素血清是抗体。
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如病原体(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疫苗、移植器官、过敏原、蛇毒、输入的他人血液等“非己”成分及体内衰老、死亡的细胞都是抗原。
抗体具有专一性,只对相应的抗原起作用。 如打了水痘疫苗后,机体会产生水痘病毒的抗体,这种抗体不能抵御流感病毒。
从传染病的角度来看,细菌、病毒属于病原体。 从免疫的角度来看,细菌、病毒属于抗原。
2、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对多种病原体有效,无专一性
被狗咬伤后,需在24小时内注射狂犬疫苗得过麻疹的人不再患麻疹。
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的发生
消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
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
考向分析:区分实例是人体的哪一道防线。 【例1】(2023·黑龙江绥化·中考真题)人体具有保卫自身的三道防线。其中第一道防线是( ) A.皮肤和黏膜 B.免疫器官 C.免疫细胞 D.体液中的杀菌物质
考向分析:分析具体实例属于特异性免疫或非特异性免疫。【例2】(2023·湖南株洲·中考真题)下列叙述中,属于人体特异性免疫的是( ) A.皮肤对多种病原体的防御屏障作用 B.唾液中溶菌酶的抗菌作用 C.呼吸道黏膜上纤毛清扫异物的作用 D.患过水痘的人只获得对水痘病毒的免疫力
考向分析:判断抗原抗体的实例。抗原:病原体(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疫苗、移植器官、过敏原等。抗体:淋巴细胞产生的抵抗抗原的一种特殊蛋白质。【例3】(2023·湖北宜昌·中考真题)某种链球菌表面的物质甲和心脏瓣膜上的某物质相似。该链球菌侵入人体后,其表面的物质甲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物质乙,物质乙在抵御该菌时,也向心脏瓣膜发起进攻,引起某种心脏病。物质甲和物质乙分别是( ) A.抗体和抗原 B.抗原和溶菌酶 C.溶菌酶和抗体 D.抗原和抗体
考向分析:判断免疫的概念以及对应免疫的功能。【例4】(2023·湖北荆州·中考真题)随着免疫学的不断发展,人类对免疫的认识也越来越高。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已”成分B.免疫并不总是对人体有益,比如器官移植时的免疫排斥C.我们注射的疫苗相当于抗原,能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D.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不能靠免疫来清除
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能靠免疫来清除
是指根据病人的病情、体质和药物的作用适当选择药物的品种,以适当的方法、剂量和时间准确用药,充分发挥药物的最佳效果,尽量减少药物对人体所产生的不良影响或危险。
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了解药物的名称、主要成分、作用与用途(功能与主治)、不良反应(副作用)、注意事项、用法与用量、制剂与规格以及生产日期和有效期等,以确保用药安全。
分为处方药(RX)和非处方药(OTC)
按压速度:每分钟至少100次
按压位置:胸骨下段约1/3处
先做30次心脏按压,再做两次人工呼吸(30:2)
2、急救措施--出血症状及止血方法
血色鲜红,呈喷射状。止血方法是在伤口的近心端指压止血或止血带压迫止血。
血色暗红,出血时一股一股往外冒。止血方法是在伤口的远心端指压止血或止血带压迫止血。
抽血、输液时,用橡胶管捆扎手臂的近心端。
使血管鼓起,便于针刺入
一点一点往外渗,止血方法是把伤口处理干净后,自然止血或贴创可贴。
被毒蛇咬伤的伤口,用绷带捆扎伤口的近心端。
考向分析:安全用药注意事项,区分处方药和非处方药。【例1】(2023·重庆·中考真题) 某药品生产日期为2022年3月,说明书如下图。叙述正确的是( )A. 成人服用该药每日2次,每次75毫克B. 可用于治疗甲型、乙型等各种流感C. 目前该药品已经过期,不能再服用D. 该药是非处方药,不需要凭借医师处方就可购买
用于成人和1岁及1岁以上儿童的甲型和乙型流感治疗
生产日期为2022年3月,有效期为24个月,可以正常服用
处方药,需要凭借医师处方购买
考向分析:拨打急救电话注意事项,心肺复苏具体操作步骤,止血措施。【例2】(2023·湖南永州·中考真题)日常生活中,掌握一些常用的急救方法很有必要,下面是一些常用的医用急救方法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①中拨打的电话号码是119 B. 进行图②前应先对环境进行消毒 C. 进行图③的频率一般为每分钟100—120次 D. 若大动脉出血,用止血带在图④中的b点进行止血
在人工呼吸时为避免交叉感染,可使用人工呼吸膜进行防护或对口鼻消毒,一般不需要对环境进行消毒
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是心情愉快
健康: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者不虚弱。
影响人们健康的主要是慢性、非传染病,如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这些疾病也被称为“生活方式病”或“现代文明病”。
不吸烟,不喝酒,拒绝毒品
合理安排上网、看电视时间
4、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人体的危害
烟草中含有尼古丁、焦油、等有害物质,抽烟会引起多种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还有可能诱发肺癌等。
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和心脏疾病,增加患癌危险等
损害人的神经系统,降低人体的免疫功能,使心肺受损、呼吸麻痹
导致免疫力低下,出现心理疾病等
考向分析:健康的概念,区别健康的三个方面。【例1】(2023·湖南岳阳·中考真题)健康是人们永远追求的美好愿望。以下不属于良好健康状态的是( ) A. 心情愉悦 B. 任意发泄情绪 C. 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D. 发育正常,器官功能良好
考向分析:区别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病。【例2】(2023·湖北恩施·中考真题)“珍爱生命,关注健康,健康的生活对每个人都至关重要。下列有关健康生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吸食毒品极易成瘾,严重危害人体身心健康,我们一定要远离毒品 B.艾滋病是一种传染病,为了保护自己,不要与艾滋病人握手交谈 C.酒精能兴奋神经,增强心血管功能,因此青少年饮酒能强身健体增强智力 D.小敏接种过乙肝疫苗,体内有抗体,在一定时期内不再会患上甲肝传染病调节能力
长期吸毒对人体的毒害主要表现在中枢神经系统, 同时伴有机体其他器官功能失调和组织病理变化
传播途径: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与艾滋病病人握手交谈不会感染艾滋病病毒
酒精使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会使注意力、记忆力下降,平衡功能失调,精神亢奋
抗体具有特异性,特定的抗体只针对特定的抗原起作用,小敏接种过乙肝疫苗,体内的抗体只能消灭乙肝病毒,对甲肝病毒无效
考向分析:1、确定实验变量:如不同浓度酒精或不同浓度烟草浸出液。2、区分实验组和对照组,一直水蚤最多只能测两次,先清水后某一浓度酒精或烟草浸出液。3、分析实验现象描述实验结论,说出其对生物的影响是促进作用、抑制作用或无影响。【例3】(2023·内蒙古包头·中考真题)为模拟观察香烟烟雾对气管的危害,某同学用图装置模拟吸烟动作进行如下实验:打开止水夹,用洗耳球抽取排水管中的空气使空气泵中的液面下降,烟雾就会持续进入烟雾收集器的培养液中。使用显微镜观察发现草履虫运动明显变慢,进一步观察发现其纤毛被香烟烟雾中的焦油黏结。关于该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过程模拟了人的呼吸运动 B.实验结果表明香烟烟雾影响草履虫纤毛摆动 C.草履虫的纤毛模拟了气管中的纤毛 D.根据实验结果可推测香烟烟雾对气管有危害
草履虫的纤毛起运动作用,不能对空气起清洁作用,不能模拟气管的纤毛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专题15 健康地生活(练习,4大考点)-2024年中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讲义+练习 全国通用),文件包含专题15健康地生活练习原卷版docx、专题15健康地生活练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09 人的由来(课件) -2024年中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练习+测试(全国通用),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中考生物一轮复习策略,知识建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15+健康地生活(练习,4大考点)-2024年中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练习+测试(全国通用),文件包含专题15健康地生活练习原卷版docx、专题15健康地生活练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