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展开这是一份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综合读图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北京时间2024年2月26日6点整,双鸭山市(约131°E、46°N)正好日出。完成下面小题。
1.该日双鸭山市日出时( )
A.我国杭州市(120°E、30°N)还未日出
B.与双鸭山市同一日期的范围超过全球一半
C.美国旧金山(122°W、38°N)正值正午
D.阿根廷某城市(60°W、35°S)已经日落
2.该日( )
A.双鸭山市昼长为12小时
B.海南省三沙市(112°E、17°N)正午日影朝北
C.北极黄河站(12°E、79°N)正午太阳高度为18°
D.南极中山站(76°E、69°S)正值极夜阶段
3.双鸭山市在该日过后的三个月内( )
A.昼长先变长再变短B.正午太阳高度变大
C.日出在东偏北方向D.日落在西偏南方向
石棉主要形成于原有岩石与侵入岩的接触带,因其优越的耐热性和绝缘性,被广泛应用在各行各业,后发现对人体危害巨大,逐渐被人造岩棉替代。人造岩棉是将玄武岩高温熔化后通过离心机制取。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甲乙丙丁代表不同岩石类型,数字代表地质作用。完成下面小题。
4.石棉所属的岩石类型是( )
A.甲B.乙C.丙D.丁
5.人造岩棉原材料形成的地质作用( )
A.①B.②C.③D.④
内力和外力作用共同影响地表形态的变化。图为某区域地质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6.图中山地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
A.岩浆活动B.变质作用C.地壳运动D.褶皱
7.图示平原在成因类型上,属于( )
A.地堑谷B.山谷C.曲峡谷D.河谷
8.平原地带的黄土主要源于( )
①风力搬运
②冰川侵蚀
③流水搬运
④流水侵蚀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不同的气压带、风带都有不同的物理性质(温度、湿度),气候的形成、分布规律、特征都与气压带、风带息息相关。下图为①②③④⑤五地受气压带和风带影响时间长短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若五地均在北半球,则五地由低纬到高纬排序正确的是( )
A.⑤④③②①B.④③②①⑤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④③⑤
10.③④为同一种气候类型,其年降水量( )
A.③>④B.③<④C.③=④D.无法确定
海洋锋是指海洋中特性明显不同的两种或几种水团之间形成的狭窄交界面。日本暖流在日本群岛以东海域流入北太平洋的续流部分称为黑潮延伸体,其北侧存在明显的海洋锋区。海洋锋区附近的海—气相互作用十分强烈。下图示意海域黑潮延伸体的位置。完成下面小题。
11.与海洋锋区比,黑潮延伸体分布的海域( )
A.渔业资源较多B.海水盐度较低C.海水蒸发较弱D.污染扩散较快
12.影响黑潮延伸体延伸方向的主要因素是( )
A.海水密度B.海陆轮廓C.盛行西风D.东南季风
13.图示海域海洋锋区两侧海水温度差异较大的时段是( )
A.2~3月B.5~6月C.8~9月D.11~12月
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气候、风俗、信仰各异,民居样式千差万别。《中国民居》邮票是了解我国民风民俗的一个重要窗口。如图示意四幅《中国民居》邮票票样。完成下面小题。
14.如图中邮票票样展示滇的传统民居邮票是( )
A.甲B.乙C.丙D.丁
15.能正确反映以上民居所在地的诗句是( )
A.甲—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B.乙—黄天厚土大河长,沟壑纵横风雨狂
C.丙—高空低瞰山成浪,个个峰蒙白玉中
D.丁—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
16.丁民居反映了当地( )
A.森林广布B.地形崎岖C.气候湿热D.河网密布
某团队对青藏高原念青唐古拉山南坡的高寒草原、高寒草甸以及流石滩三种典型植物群落在短期增温(增温幅度为2.2~3.2℃)后的变化进行研究。下图示意同一坡向上对照样地(不处理)和短期增温试验样地三种典型群落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相关数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随海拔高度的上升,三种典型植物群落的空间分布序列为( )
A.高寒草原——高寒草甸——流石滩B.高寒草甸——高寒草原——流石滩
C.高寒草甸——流石滩——高寒草原D.流石滩——高寒草原——高寒草甸
18.短期增温下高寒草原地上生物量显著减少的原因是( )
A.风力增强B.蒸发变旺C.降水变多D.光照变弱
19.短期增温下高寒草原、高寒草甸地下生物量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高寒草原土壤增温不明显B.高寒草甸土壤增温不明显
C.高寒草原土壤水分条件好D.高寒草甸土壤水分条件好
我国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对植物落叶现象展开调查,统计绘制了两种典型树种的凋落物数量逐月变化示意图(图左),并拍摄了甲、乙树种凋落物照片(图右)。通过调查他们发现,甲树种凋落的叶片多为青绿或黄色、褐色的老叶,同时树上也在长新叶;乙树种凋落的叶片多为黄叶,集中大量落叶,仅存枝干。完成下面小题。
20.甲树种广泛分布的地区,最可能位于我国的( )
A.珠江三角洲平原B.华北平原C.内蒙古高原D.东北平原
21.乙树种对应的植被类型是( )
A.热带雨林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温带落叶阔叶林D.亚寒带针叶林
22.乙树种种植区推出部分道路“落叶不扫”的模式,其主要目的有( )
①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②方便市民游客观叶赏景
③有效截留雨水
④增加土壤矿物质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957年1月开始,以气象和地理学家竺可桢、地理学家黄秉维为正副主任的“综合自然区划”工作组成立。数年之后,《中国综合自然区划》诞生,其成果之一就是划出了中国气候带(如图)。这份《中国综合自然区划》时至今日,都是科学、理性的典范。完成下面小题。
23.制订《中国综合自然区划》的目的是( )
A.为农业服务B.为工业服务C.为旅游服务D.为军事服务
24.热带季风气候区分布的纬度位置甲地高于乙地,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海陆分布B.地形C.大气环流D.太阳辐射
25.从植被看,柴达木盆地的植被与新疆、甘肃、内蒙古干旱区的植被很相似,都是属于干旱荒漠型的植被,但在《中国综合自然区划》中,柴达木盆地没有划到西北干旱区,而是划到了青藏高原区,这主要考虑到柴达木盆地的( )
A.多样性B.独特性C.干湿性D.高寒性
“渝新欧”中欧班列是重庆至欧洲国际铁路大通道,该班列从重庆团结村站始发,由阿拉山口出境,途经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至德国杜伊斯堡站,全程约11179公里,运转时间约13天,货物首要是本地出产的IT商品,同时也吸引了更多的欧洲高端消费品进入我国。下图示意“渝新欧”铁路线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6.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渝新欧”中欧班列( )
A.运费比海运低,安全性高B.运时比航空短,效率更高
C.灵活性比公路差,运费低D.货物比管道单一,占地广
27.“渝新欧”中欧班列( )
A.途径国家经济水平差距小B.运输方向大致为南北方向
C.沿线经过的地形区较单一D.沿线自然带植被差异明显
28.“渝新欧”中欧班列的开通,对重庆的主要影响是( )
A.带动旅游业的发展B.促进贸易量的增加
C.便于人才信息交流D.引进欧洲先进技术
位于甘肃省东南部的西和县,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均海拔1692米。近年来,西和县重视发展特色产业,助力蔬菜种植业发展,推广标准化种植,打造西和蔬菜品牌,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9.西和县选择蔬菜作为特色产业的主要目的是( )
A.依靠便利交通,扩大销售渠道B.满足周围城镇对蔬菜产品需求
C.鼓励农民回乡,振兴乡村经济D.提高有限耕地的单位面积产值
30.西和县发展蔬菜种植业的有利气候条件有( )
①雨热同期
②冬季寒冷,病虫害少
③夏季日照时间长
④无霜期长达全年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
3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长白山苔原带的环境特征与极地苔原相似。研究发现,其北坡苔原带原以灌木和苔藓地衣为主,很少有草本植物。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草本植物不断上侵,苔原带下部的灌木开始萎缩退化。下图示意长白山垂直带谱及草本植物入侵程度与海拔、坡度的关联性。
(1)分析长白山北坡苔原带分布海拔低于南坡的原因。
(2)指出遭草本植物重度入侵区域的海拔和坡度特征,并分别阐释原因。
(3)推测草本植物入侵对苔藓地衣的影响。
3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海砂主要是由海里的石头在地质作用下形成的颗粒。建筑用海砂是指分布于海岸和近海的以中砂和粗砂为主,包括部分细砂和砾石的砂质堆积物。分选良好、品质优良、经脱盐、脱氯、脱壳合格后的海砂,广泛应用于城市建设、公路、铁路和桥梁等混凝土结构建筑。日本在20世纪40年代就已经开始利用海砂配制混凝土,其海砂主要依靠进口,进口量逐年攀升,中国是其主要供应国。近些年来,我国不断扩大海砂的生产规模。下面图1为渤海、黄海部分海域等深线分布示意图,图2为日本附近海域等深线分布图。
(1)图1中某处海域的海砂主要由花岗岩发育而成,描述从花岗岩到形成海砂的主要地质作用过程。
(2)对比图中①②③三处,哪一处的海砂开发条件最好?试说明理由。
(3)分析海域辽阔的日本从我国大量进口海砂的原因。
三、综合读图题
33.下图为2023年11月16日8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甲处中心气压值的范围_________。
(2)判断乙处锋线可能形成的天气系统,并说明理由。
11月16日气象台消息:今明两天,东北降雪进入最强时段,局地有特大暴雪,并发布暴雪橙色预警。预计到11月18日,黑龙江和吉林部分地区新增积雪深度将有15—20厘米,局地25厘米以上。
(3)从天气系统的角度,解释此次暴雪的成因。
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120°E经线的地方时是北京时间,2月26日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地方时6时后日出,故6时杭州尚未日出,A正确;此时东八区是2月26日6时整,则东二区是2月26日0时,与双鸭山市同一日期的范围是从东二区向东到东十二区,不到全球一半,B错误;美国旧金山(西八区)比北京时间(东八区)晚16小时,此时大约下午2时,C错误;阿根廷该城市(60°W)位于西四区,比北京时间(东八区)晚12小时,此时地方时为18时,因为该日为南半球夏季,昼长夜短,故18点时还没有日落,D错误。故选A。
2.答案:B
解析:该日为2024年2月26日,北半球冬半年,双鸭山市昼长小于12小时,A错误;该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海南省三沙市(17°N)正午日影朝北,B正确;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90°-|当地纬度-太阳直射点纬度|估算可知,北极黄河站该日正午太阳高度小于18°,C错误;此日太阳直射南半球,南极中山站(69°S)不是极夜,D错误。故选B。
3.答案:B
解析:该日过后的三个月是从2月26日——5月26日,该时段太阳直射点由南半球向北半球一直向北移动,所以地处北半球的双鸭山市昼长一直变长;正午太阳高度一直变大;日出先在东偏南方向,后移到东偏北方向;日落先在西偏南方向,后移到西偏北方向,B正确,ACD错误。故选B。
4.答案:C
解析:根据图中信息可知,甲由岩浆喷出(①)形成,应为喷出型岩浆岩,乙为岩浆侵入地下岩层通过冷却凝固形成的,为侵入型岩浆岩,丁与沉积物之间相互转化,沉积物通过固结成岩(③)形成沉积岩,丙是变质作用(②)下形成的变质岩,甲、乙、丙都可通过风化、侵蚀、搬运、沉积等外力作用(④)形成沉积物,由材料可知,石棉主要形成于原有岩石与侵入岩的接触带,故为通过变质作用形成的变质岩,对应图中丙,C正确,排除ABD。故选C。
5.答案:A
解析:结合上题可知,①为冷却凝固、②为变质作用、③为固结成岩、④为外力作用。由材料可知,人造岩棉是将玄武岩高温熔化后通过离心机制取,玄武岩属于喷出型岩浆岩,由岩浆喷出冷却凝固(①)形成,A正确,排除BCD。故选A。
6.答案:C
解析:据图中断层的移动方向可知,山地为向上移动的岩块形成的块状山地——地垒山,而地垒构造是由地壳相对上升运动形成的,C正确;岩浆活动一般形成火山,A错误;变质作用与山地成因无关,B错误;根据图中断层线分布可知,该山地不属于褶皱山,D错误。故选C。
7.答案:A
解析:由图可知,平原位于地壳下陷地带,属于地堑构造,后由于黄河携带泥沙的沉积,形成地势平缓的平原。山谷、峡谷、河谷一般比较狭窄,与图中宽阔的平原不符,BCD错误,A正确。故选A。
8.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冬季风将西北内陆的粉砂等搬运于此沉积,同时黄河将黄土高原的黄土搬运至此沉积的,①③正确;平原属于沉积地貌而不是侵蚀地貌,②④错误。故选A。
9.答案:C
解析:①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8个月,受信风,带控制4个月,说明该地是靠近信风带的热带沙漠气候;②地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说明该地是热带沙漠气候;③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7.5个月,受西风带控制3.5个月,说明该地是靠近副高的地中海气候;④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4个月,受西风带控制8个月,说明该地是靠近西风带地中海气候;⑤地常年受西风带控制,说明该地是温带海洋性气候。五个不同地区从低纬到高纬排序是①②③④⑤,C正确,ABD错误。所以选C。
10.答案:B
解析:③地受西风带控制3.5个月,④地受西风带控制8个月,西风会带来充沛的水汽,受西风带控制时间更长,降水量更多,所以③④两地,降水量③<④,B正确,ACD错误。所以选B。
11.答案:D
解析:海洋锋位于不同特性水体的过渡地带,海洋锋附近形成水障,促使来自不同方向的鱼类在此停留聚集,导致海洋生物种类和数量较多,A错误;黑潮延伸体是日本暖流在日本群岛以东海域流入北太平洋的续流部分,性质是暖流,与海洋锋区相比,海水蒸发较强,海水盐度较高,BC错误;海洋锋附近形成海水障,海水流速较黑潮延伸体慢,因此,黑潮延伸体分布的海域污染扩散较快,D正确。故选D。
12.答案:C
解析:据材料可知,日本暖流在日本群岛以东海域流入北太平洋的续流部分称为黑潮延伸体,流向与盛行西风基本一致,因此延伸体延伸方向的主要因素是盛行西风,与海水密度、海陆轮廓关系不大,AB错误,C正确;黑潮延伸体全年存在,而东南季风是夏季风,D错误。故选C。
13.答案:A
解析:由所学知识可知,北半球冬季时,高纬度海区,太阳高度小,昼长短,获得太阳辐射少,水温低,海洋锋区南侧受日本暖流影响,冬季时增温作用显著,故冬季时图示海域海洋锋区两侧南北温差大,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4.答案:D
解析:结合图中信息可知,图中甲邮票票样反映的传统民居是窑洞,位于黄土高原;乙邮票票样反映的传统民居是蒙古包,位于内蒙古高原地区;丙邮票票样反映的传统民居是四合院,主要分布于北方地区,丁邮票票样反映的传统民居是竹楼,主要分布在我国云南,云南简称为滇,D正确,排除ABC。故选D。
15.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内蒙古高原,A错误;黄天厚土大河长,沟壑纵横风雨狂是黄土高原,B错误;高空低瞰山成浪,个个峰蒙白玉中为青藏高原,C错误;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反映四季如春,为云南,D正确。故选D。
16.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云南地处我国南方亚热带地区,气候湿热,由图可知,竹楼两到三层,四面通透,有利于防潮湿和散热通风,C正确;森林广布说明本地建造竹楼的原料丰富,影响的是建筑的用材,A错误;竹楼的结构不是为了适应地形崎岖所设计的,B错误;河网密布是河流中下游平原的特征,不是云南,D错误。故选C。
17.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三种典型植被类型植被覆盖度由高到低依次为高寒草原、高寒草甸、流石滩。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热量条件逐渐变差,植被生长条件变差,植被覆盖度降低,所以随海拔高度的上升,三种典型植物群落的空间分布为高寒草原——高寒草甸——流石滩,A正确,BCD错误。所以选A。
18.答案:B
解析:短期增温下高寒草原热量条件变好,水分蒸发加剧,导致土壤含水量降低,地上生物量显著减少,B正确;短期增温对于风力影响较小,A错误;降水增多,会导致土壤水分增多,地上生物量增加,C错误;短期增温对于光照条件影响较小,D错误。所以选B。
19.答案:D
解析:低温是高海拔地区植物生长的主要限制性因素。由图可知,在短期增温条件下,高寒草原和高寒草甸优势物种地下生物量都呈增长态势,但高寒草原增长幅度较小,高寒草甸增长显著。这可能是因为高寒草原分布海拔相对较低,土壤水分条件不如高寒草甸,短期增温在一定程度上会加剧水分蒸发而导致土壤水分减少,使其地下生物量增长较少;高寒草甸海拔高、气温较低,土壤水分较充足增温可以缓解低温对于植物生长的胁迫,为其提供更适宜的生长环境,促进植被根系生长,导致其地下生物量增长较多,C错误,D正确;高寒草原土壤增温与高寒草甸土壤增温差异较小,AB错误。所以选D。
20.答案:A
解析:读图可知,甲树种全年都有落叶现象,且春季凋落多。根据材料信息,甲树种春季凋落的叶片多为青绿或黄色、褐色的老叶,此时树上开始出嫩芽、长新叶,结合已学知识可知,因为春季气温回升有新叶长出,同时部分老叶要脱落,所以春季凋落多,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甲树种应该属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珠江三角洲平原即位于我国南方地区,A对;而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内蒙古高原为我国北方地区,树种凋落物主要集中在秋季,排除BCD。故选A。
21.答案:C
解析:从图可知,乙树种主要在秋季凋落,乙树种凋落的叶片多为黄叶,集中大量落叶,仅存枝干。为温带落叶阔叶林,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地区,C正确。热带雨林枝繁叶茂,生产力旺盛,全年常绿分布在热带地区A错,亚热带常绿林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B错,亚寒带针叶林分布在纬度较高的地区,且叶片为针叶,不符图片,D错。故选C。
22.答案:B
解析:“落叶不扫”并不会缓解城市热岛效应①错,AD错误。落叶会增加土壤肥力,有效截留雨水,减少对土壤的侵蚀作用,③正确,④错误,C错。“落叶不扫”利于市民,游客出行观赏,②正确。故选B。
23.答案:A
解析:据材料可知,《中国综合自然区划》诞生,其成果之一就是划出了中国气候带,不同的气候带气温和降水差异较大,可以为农业发展提供参考,目的是为农业服务,A正确;气候条件对工业生产的影响较小,B错误;旅游服务和军事服务都不是主要的目的,CD错误。故选A。
24.答案:B
解析:乙地位于我国东部地势的第三级阶梯,冬季,西伯利亚冷高压比较强,冷空气南下,导致乙地以北冬季气温相比偏低一些,虽然气候上依旧是热带季风气候区,但分布的纬度偏低。甲地位于云高高原以南地区,受北部高原地形的阻挡,冷空气影响较小,形成热带季风气候,B正确;甲地距海并不远,海陆分布对两地气候分布的影响较小,A错误;两地都受季风环流的影响,所以大气环流不是影响两地气候分布的主要因素,C错误;甲和乙纬度相差不大,太阳辐射分布差异小,D错误。故选B。
25.答案:D
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柴达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地区,海拔高,气温低,与西北干旱区的气温特征有较大差异,考虑到柴达木盆地的高寒性,与青藏高原气温相似,所以划分到了青藏高原区,D正确;多样性、独特性和干湿性都不是主要考虑的因素,ABC错误。故选D。
26.答案:C
解析:铁路运输运费比海运高,安全性更高,海上有风浪,海盗等不安全因素,A项错误;铁路运输比航空运费便宜,但效率没航空高,B项错误;公路运输的灵活性最强,但长途运输的运费高,C项正确;管道运输适合运输气体和液体,铁路运输的货物样式更多,但占地比管道运输多,D项错误。故选C项。
27.答案:D
解析:“渝新欧”中欧班列途径国家经济水平差距较大,A项错误;“渝新欧”中欧班列大致为东西走向,体现的是经度地带性,纬度地带性差异不显著,B项错误;沿线经过的地形区有高原、盆地、平原,地形较为复杂,C项错误;沿线经度地带性差异显著,自然带植被呈现出森林—草原—荒漠—草原—森林的变化,D项正确。故选D项。
28.答案:B
解析:读材料可知,“渝新欧”中欧班列从重庆团结村站始发,货物首要是本地出产的IT商品,可以促进贸易量的增加,B项正确;与先进技术引进,人才、信息、科技的交流,旅游业的发展关系较小,ACD错误。故选B项。
29.答案:D
解析:由材料“……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均海拔1692米”推知,西和县山地多,平地少,耕地少,仅依靠种植粮食,经济收入太低。蔬菜生长周期短,一年可收获多次,且销售价格高,故发展蔬菜种植业可提高耕地单位面积产值,振兴乡村经济,D正确;该地区地处甘肃省东南部,且以山地丘陵为主,其交通不是很便利,A错误;当地推广标准化蔬菜种植,并且打造蔬菜品牌,说明该地区蔬菜不仅是满足周围城镇的需求,更多的是向区域外的市场进行销售,B错误;鼓励农民回乡并振兴经济可以选择其他经营方式,不是当地选择蔬菜作为特色产业的原因,C错误。故选D。
30.答案:C
解析:由材料“……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可知,这里雨热同期,利于蔬菜生长,①正确;该地区冬季受冬季风影响大,气候寒冷,能够杀灭病虫害,②正确;该地区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均海拔1692米,海拔高,大气透明度高,且地处中纬度地区,夏季白昼时间较长,日照时间长,③正确;该地地处暖温带地区,冬季气候相对寒冷,无霜期不可能长达全年,④错误。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故选C。
31.答案:(1)相较于南坡,北坡为阴坡,光照较少、气温相对较低;北坡为东南季风的背风坡,降水相对较少。
(2)海拔低;原因:草本植物入侵是由较低海拔(岳桦林带)向上扩展的,受到种子传播距离的限制;随着海拔升高,气温下降,草本植物种子萌发及生长受限。
坡度大;原因:坡度大,土层薄,灌木植物不易着生和定植,而草本植物的种子传播方式具有一定的定植优势(较利于草本植物生长)。
(3)苔藓地衣退缩到更高海拔;生物(物种)多样性减少;分布面积变小。
解析:(1)该地位于我国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故长白山南坡为阳坡,北坡为阴坡。南坡相较于北坡能接受到更多的太阳光照,气温较同海拔的北坡高;该地位于温带季风区,降水主要来自于夏季风东南季风从海洋上携带来的水汽形成,而北坡处于东南季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南坡少,所以北坡的水热条件较南坡差,使得长白山北坡苔原带分布海拔低于南坡。
(2)根据右图可知遭草本植物重度入侵区域的海拔相对较低,坡度大。根据材料可知草本植物入侵是由较低海拔(岳桦林带)向上扩展的,草本植物的种子传播方式多种多样,如风力、动物携带等。但每种传播方式都有其局限性,导致种子不能无限远地传播。因此,种子传播距离的限制是影响草本植物入侵范围和速度的关键因素之一。随着海拔升高,气温逐渐降低,由于温度较低,可能导致草本植物种子的萌发率降低,即使萌发,植物的生长速度也可能会变慢,从而影响其正常生长和发育。由于坡度大、土层薄,灌木植物在这样的环境中难以稳定生长。灌木需要更深和更肥沃的土壤来支持它们的根系,而这在坡度大的地方可能难以满足,与灌木植物相比,草本植物通常具有更强的适应性。它们的种子可以通过风、水或动物等多种方式传播,这使得它们在定植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即使在土壤贫瘠、坡度大的地方,一些草本植物的种子也能成功萌发并生长。
(3)草本植物的入侵通常是由较低海拔向较高海拔扩展的过程。随着草本植物向较高海拔处扩散,它们可能会占据苔藓地衣原有的生境,导致苔藓地衣被逐渐排挤,向更高海拔的地区退缩,使苔藓地衣的分布面积变小。在这种竞争关系中,由于草本植物通常具有较强的生长和繁殖能力,它们可能更容易占据更多的资源,从而迫使苔藓地衣向更高海拔退缩。苔藓地衣和草本植物在生态功能和食物链中的位置不同,草本植物的入侵可能会影响到其他生物的生存,从而导致整个生态系统变得更加单一,物种多样性降低。
32.答案:(1)花岗岩成岩后地壳上升,表层堆积物被风化、侵蚀后,花岗岩露出地表,外力作用进一步使花岗岩被风化、侵蚀形成碎屑,岩石中易溶解的矿物被水溶解,不易溶解的部分在波浪和沿岸流不断冲击下形成颗粒状海砂。
(2)①处的海砂开发条件最好。②地在淤泥质海岸附近,海砂中含泥量大,海砂粒径小,不适宜开采。③地海水深度大,开采成本高、难度大;距海岸较远,海砂运输成本高。①地海水较浅,开采成本低、难度小。非淤泥质海岸,海砂相对丰富。
(3)日本海岸线密集,海水深度大,开采成本高;浅海大陆架面积小,不利于海砂的沉积,海砂储量小;日本使用海砂的历史悠久,经验丰富,技术水平高且对砂石的需求量大。中国海砂资源丰富,国内使用量小,价格低;中国与日本邻近,运输成本低。
解析:(1)结合题干信息可知,图1中某处海域的海沙是由花岗岩发育而成,花岗岩属于侵入岩。因此,该地区海砂形成主要是由于岩浆侵入岩层后形成花岗岩,花岗岩随地壳抬升隆起,由于表层的堆积物不断被风化侵蚀,花岗岩裸露;裸露的花岗岩受外力作用进一步使花岗岩被风化侵蚀,形成碎屑物质;岩石中易溶解的矿物被水溶解,不易溶解的矿物在海浪以及沿岸流的不断冲击之下,形成颗粒状的海砂。
(2)结合图1中信息可知,①处位于沿海地区,海水相对较浅,开发利用海砂成本较低,难度较小,且该地区不属于淤泥质海岸,海砂较为丰富。②处属于淤泥质海岸,海砂中含泥量较大,且淤泥质海岸中,海砂颗粒较小,不适宜开采。③处距离海岸较远,海水深度较大,开采难度较大,成本较高,如果在该地进行开采,海砂运输成本较高。因此①处海砂开发条件最好。
(3)结合材料信息可知,日本在20世纪40年代就已经开始利用海砂配置混凝土,且海砂主要依靠进口,且进口量逐年攀升。日本从我国大量进口海砂的主要原因在于,日本沿海地区海岸线较为密集,因此海水深度较大,海砂开发成本较高;且该国浅海地区大陆架面积较少,海砂沉积量较小,储量较少;同时日本使用海砂较早,开发历史较为悠久,经验丰富且需求量较大。而中国海砂资源较为丰富,国内使用量较小,价格较为便宜;且距离日本较近,运输成本较低。因此,日本从我国大量进口海砂。
33.答案:(1)1015—1017.5hpa
(2)冷锋。低压(气旋)水平气流呈逆时针运动;冷气团推动暖气团,自西向东运动,形成冷锋。
(3)低压(气旋)水平气流带来暖湿空气;冷气团势力强,移动速度快;暖气团湿度大,被迫抬升,产生大量降水;伴随温度下降,降水发生雨转雪的相态变化,形成暴雪天气。
解析:(1)结合图中信息可知,图中等压距为2.5hpa,甲处属于低压中心,因此,其气压值范围为1015-1017.5hpa。
(2)结合图中信息可知,乙处位于低压槽附近,北半球气旋呈现逆时针方向运动,锋线西侧吹西北风,来自高纬的冷气团推动暖气团自西向东运动,冷气团势力较强因此该地形成冷锋。
(3)结合材料信息可知,东北地区局部出现特大暴雪,主要原因在于该地区受低压系统控制,水平方向上带来低纬度的暖湿气流,但由于该地区冷气团势力较强,且移动速度较快,使得该地区暖气团被迫抬升,产生大量降水;由于气温下降,降水发生雨转雪的变化,因此形成暴雪天气。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民勤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府谷县府谷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卷(Word版附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图中表示地幔与地核界面的是,喀斯特地貌景观隶属的圈层是,荆江段河道裁弯取直可以,曾经位于长江南岸的是,图示阶地的形成过程是,该河段在阶地形成过程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