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4省大庆大庆中学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含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4省大庆大庆中学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含解析第1页
    2024省大庆大庆中学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含解析第2页
    2024省大庆大庆中学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含解析第3页
    还剩2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4省大庆大庆中学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4省大庆大庆中学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含解析,共3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42,90,12,29,97,27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说明: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单选题(共30分)
    1. 2023年1月7日,合成生物学国际论坛在杭州召开。合成生物学是生物科学的一个新兴分支学科,其研究成果有望破解人类面临的健康、能源、环境等诸多问题,比如为食品研发赋能:开发多种功能的替代蛋白、糖类和脂质等。下列有关蛋白质、糖类和脂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脂肪分子中C、H的比例高,O的比例低,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
    B. 糖原和淀粉的功能不同是因为其单体的排列顺序不同
    C. 细胞中各种蛋白质的合成过程都需要核糖体和线粒体参与
    D. 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中均含有由糖类参与形成的化合物
    2. 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生命科学的基本观点之一。如有氧呼吸最后一个阶段需要在生物膜上进行,溶酶体内含有多种酸性水解酶,可以分解侵入的病原体和自身衰老或受损的细胞器等。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溶酶体膜上具有主动运输H+的载体蛋白
    B. 叶绿体内膜上分布着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
    C. 好氧细菌的细胞膜上可能含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
    D. 细胞骨架能维持细胞形态和细胞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3. 生物科学的发展过程就是科学家们实验探索、细致观察、寻找真相的过程。下列物质的鉴定与所用试剂、实验手段、实验现象搭配,正确的是( )
    A. 脂肪——苏丹Ⅲ染液——显微镜观察——染成红色的脂肪颗粒
    B. 葡萄糖——斐林试剂——直接观察——砖红色沉淀
    C. 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直接观察——紫色反应
    D. 酒精——溴麝香草酚蓝溶液——观察——灰绿色反应
    4. 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是高中学生常做的实验。某同学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为材料进行实验,探究蔗糖溶液,清水处理外表皮后,外表皮细胞原生质体和液泡的体积及细胞液浓度的变化。图中所提到的原生质体是指植物细胞不包括细胞壁的部分。下列示意图中能够正确表示实验结果的是( )
    A. B.
    C. D.
    5. 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主要为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它们共有的特征是
    A. 进行DNA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B. 发生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和分离
    C. 亲、子代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相同D. 出现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6. 已知控制玉米某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在同一染色体上。但偶然发现这两对基因均杂合的某玉米植株,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 9:3:3:1。出现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是,该染色体上其中一对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片段( )
    A. 发生 180°颠倒B. 重复出现
    C. 移至非同源染色体上D. 发生丢失
    7. 叶色变异是由体细胞突变引起的芽变现象。红叶杨由绿叶杨芽变后选育形成,其叶绿体基粒类囊体减少,光合速率减小,液泡中花青素含量增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红叶杨染色体上的基因突变位点可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识别
    B. 两种杨树叶绿体基粒类囊体的差异可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
    C. 两种杨树叶光合速率可通过“探究光照强弱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实验作比较
    D. 红叶杨细胞中花青素绝对含量可通过“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测定
    8. 下列关于人体内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胰岛素在胰岛B细胞中合成,胰高血糖素在胰岛A细胞中合成
    B. 胰岛素是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胰高血糖素不是唯一升高血糖的激素
    C. 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高血糖素分泌过多均可能导致糖尿病的发生
    D. 胰岛素激活胰岛素受体后,葡萄糖通过胰岛素受体进入细胞内
    9.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可对哺乳动物生长发育造成严重影响。以大鼠为实验材料,检测甲减仔鼠及补充甲状腺激素的甲减仔鼠的各项指标,结果见下表。
    结合上表分析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及其与心肌生长的关系,错误的是( )
    A. TSH 的增加抑制了甲状腺激素的分泌
    B. 补充甲状腺激素后 TSH 的分泌减少
    C. 甲状腺激素可促进心肌的生长
    D. 补充甲状腺激素可用于治疗甲减
    10. 常规稻作指田间仅种植水稻,稻蟹共作指利用稻田养蟹。水稻田为河蟹提供了栖息场所,河蟹通过取食稻田虫子,减轻稻田虫害,河蟹的粪便可以作为肥料利于水稻生长。与常规稻作相比,从生态学角度对稻蟹共作模式的分析,错误的是
    A. 使水稻和河蟹之间建立合作关系B. 使水稻和河蟹之间的能量循环流动
    C. 改变了稻田群落的物种组成D. 改变了稻田中食物网的结构
    11. 为减少某自然水体中N、P含量过高给水生生态系统带来的不良影响,环保工作者拟利用当地原有水生植物净化水体。选择其中3种植物分别置于试验池中,90天后测定它们吸收N、P的量,结果见下表。
    结合表中数据,为达到降低该自然水体中N、P的最佳效果,推断应投放的两种植物及对该水体的生态影响是
    A. 植物a和b,群落的水平结构将保持不变
    B. 植物a和b,导致该水体中的食物链缩短
    C. 植物a和c,这两种植物种群密度会增加
    D. 植物a和c,群落中能量流动方向将改变
    12. 番茄根尖经过植物组织培养过程可以获得完整的番茄植株,有关此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此过程中发生了细胞的脱分化、再分化
    B. 植物激素在此过程中起调节作用
    C. 此过程中若发生杂菌污染则难以获得目的植株
    D. 根尖细胞最终发育为无叶绿体植株
    13. 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是一种只在细胞核中独立存在的蛋白质,PCNA可附着在DNA双螺旋结构上,同时又可在DNA链上自由移动。PCNA能与DNA聚合酶相互作用,确保DNA聚合酶在复制过程中不会从DNA链上滑落。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DNA聚合酶与PCNA结合后才可使DNA解旋
    B. DNA复制过程中,PCNA可结合到DNA两条链上发挥作用
    C. PCNA在母链上移动的方向是5'向3'
    D. 细胞中DNA的复制一定需要PCNA参与
    14. 生态恢复是指停止对生态系统的人为干扰,以减轻其负荷压力,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与自组织能力使其向有序的方向进行演化,或者利用生态系统的这种自我恢复能力,辅以人工措施,使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逐步恢复或使生态系统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为恢复某河段流域的“水体—河岸带”的生物群落,环保人员选择该流域常见的植物进行栽种,植物种类、分布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甲、乙、丙、丁的分布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
    B. 该河段生态恢复的过程中群落发生了次生演替
    C. 在水体一河岸带不同位置上选择不同的植物,主要体现了生态工程的循环原理
    D. 该河段生态恢复的尽快实现离不开环保人员的管理,也离不开河段自身的调节能力
    15. 人们在酿造果醋时,往往要先酿造果酒,其原因不包括( )
    A. 果酒发酵液能抑制杂菌的生长,有利于提高果醋的产率
    B. 醋酸菌能以果酒中的乙醇为底物来产生乙酸
    C. 果酒有利于溶解水果中的风味物质并保留在果醋中
    D. 酿制果酒和果醋时的最适发酵温度接近,均为30~35℃
    二、不定项选择(共15分)
    16. 如图表示在温度适宜、CO2浓度一定的密闭条件下,测得的光照强度对某植株光合作用影响的曲线。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自然条件下,影响P点上下移动的主要外界因素是温度
    B. 图中M点时,细胞中能够产生ATP的部位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
    C. 若将该植物从L点条件下突然转移至M点条件下,则短时间内C3含量将下降
    D. 若每天光照8h,植株能够正常生长,则平均光照强度应大于2klx
    17. 曲线图是生物学研究中数学模型建构的一种表现形式。下图中的曲线可以表示相应生命活动变化关系的是( )
    A. 曲线a可表示自然状态下,某植物CO2吸收速率随环境CO2浓度变化的关系
    B. 曲线a可表示葡萄糖进入红细胞时,物质运输速率随膜两侧物质浓度差变化的关系
    C. 曲线b可表示自然状态下,某池塘草鱼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关系
    D. 曲线b可表示在晴朗的白天,某作物净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关系
    18. 为培育具有市场竞争力无籽柑橘,研究者设计如下流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过程①需使用胰蛋白酶处理
    B. 实现过程②依赖膜的流动性
    C. 过程③需应用植物组培技术
    D. 三倍体植株可产生无籽柑橘
    19. 图1为某神经元网络的部分结构,图2为图1中的电表在某个时间段内的电位变化,图3为图1中某突触的放大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图1中各突触生理性质一致,则施加适宜刺激后电表中指针偏转两次,且方向相反
    B. 图2中B点之后Na+通道多处于关闭状态,K+通道多处于开放状态
    C. 图2中A点和B点处,膜外Na+浓度均高于膜内
    D. 图3中,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通过进入突触后膜来改变突触后膜的膜电位
    20. 图1为某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丁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A、B、C、D是丙中关系密切的四种生物。图2为某生态系统的某种金字塔简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图1中有A→B→D、A→C、A→D三条食物链
    B. 图1中的D处于图2中的③、④营养级
    C. 若图1生态系统存在富集现象,则丁中富集物含量最高
    D. 图2中的金字塔可以表示能量金字塔,但不能表示生物量金字塔
    三、综合题(共55分)
    21. 图中①~⑦表示代谢途径。Rubisc是光合作用的关键酶之一,CO2和O2竞争性地与其结合,使其可分别催化C5(RuBP)的羧化与氧化。C5羧化固定CO2最终合成糖,C5氧化则产生乙醇酸(C2),C2在过氧化物酶体和线粒体协同下,释放CO2,形成C3,完成光呼吸碳氧化循环C2循环)。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类囊体膜参与的代谢途径有___________(填选①~⑦);在红光下,参与这些途径的主要色素是___________,如果用纸层析法将这些色素进行分离后,在纸条上所呈现的颜色是___________。
    (2)Rubisc酶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中,③过程Rubisc酶催化反应的产物为___________。
    (3)当环境中O2与CO2含量比值偏高时,叶片容易发生光呼吸碳氧化循环的原因是___________。
    (4)从能量代谢的角度分析,光呼吸碳氧化循环与有氧呼吸最大的区别是___________。
    22. 水稻的高秆和矮秆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位于6号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E/e控制,其中高秆对矮秆为显性。研究人员先用纯合高秆水稻与矮秆水稻进行杂交得到F₁,然后通过基因工程将一个能表达抗虫特性的基因A转入某F₁植株中一条染色体上,得到抗虫的水稻植株。回答下列问题:
    (1)在生产上,杂交水稻(杂种子一代)因具有杂种优势常作为种子被直接利用,但是种子只能用一年,需年年制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2)现利用题干涉及的材料设计实验探究转入了基因A的染色体是否为6号染色体,实验思路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后代的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则基因A没有转入6号染色体;若后代的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则基因A转入了6号染色体。
    (3)若已证明基因A没有转入6号染色体。现让转入了基因A的F1植株与未转入基因A的F1植株杂交,后代出现抗虫矮秆植株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___。为了获得纯合的抗虫矮秆植株,可将转入了基因A的F1植株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直接获得的植株本身在生产上没有任何经济价值的原因是_________,所以通常用__________处理以获得染色体数目正常的水稻植株。
    23. 糖尿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常见病,主要表现为高血糖和尿糖,可导致多种器官功能损害。人类的糖尿病分为1、2两种类型,1型糖尿病由胰岛B细胞受损,胰岛素分泌不足所致。2型糖尿病很常见,但确切发病机理目前仍不明确,所以2型糖尿病的成因和治疗是近年的研究热点。
    (1)检测血糖最好在空腹时进行,其目的是___________。
    (2)由于2型糖尿病患者常常较肥胖,有人提出2型糖尿病是一种肠道疾病,是因高糖高脂饮食,导致肠道内的一些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发生变化。为研究其成因,某研究组对小鼠进行高糖高脂饮食等诱导制造糖尿病模型鼠,并检测其体内的一种肠源性激素(GLP-1)的水平,GLP-1作用机理如下图所示。GLP-1分泌后,一方面可以___________;另一方面可以促进肝细胞分泌FGF21,抑制___________来维持血糖含量的相对稳定。
    (3)据此研究人员提出假说,认为回肠中的内分泌细胞L细胞分泌的GLP-1对血糖的控制至关重要。为验证该假说,研究者选择生理状况良好的同种小鼠若干,随机平均分为4组,检测各组小鼠餐后血糖变化。部分实验方案如下。
    请将上述实验方案补充完整,4号:________。若以上四组小鼠的餐后血糖水平高低顺序为_______(用“>、=、细胞液浓度;内因: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
    【详解】AB、用30%蔗糖处理之后,细胞失水,原生质体和液泡的体积都会减小,细胞液浓度上升;用清水处理之后,细胞吸水,原生质体和液泡体积会扩大,细胞液浓度下降,AB错误。
    CD、随着所用蔗糖浓度上升,当蔗糖浓度超过细胞液浓度之后,细胞就会开始失水,原生质体和液泡的体积下降,细胞液浓度上升,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点睛】外界溶液浓度高,细胞失水,细胞体积减小,细胞液浓度增大。
    5. 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主要为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它们共有的特征是
    A. 进行DNA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B. 发生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和分离
    C. 亲、子代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相同D. 出现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答案】A
    【解析】
    【分析】有丝分裂过程的特点: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亲子代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相同;
    减数分裂过程的特点: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形成的成熟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
    【详解】A、在有丝分裂的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都会进行 DNA 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A正确;
    B、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和分离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发生,B错误;
    C、经有丝分裂后子代细胞与亲代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相同,经减数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亲代细胞的一半,C错误;
    D、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发生,D错误。
    故选A。
    6. 已知控制玉米某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在同一染色体上。但偶然发现这两对基因均杂合的某玉米植株,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 9:3:3:1。出现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是,该染色体上其中一对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片段( )
    A. 发生 180°颠倒B. 重复出现
    C. 移至非同源染色体上D. 发生丢失
    【答案】C
    【解析】
    【分析】1.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由于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其上的等位基因分离;同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导致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2.染色体结构的变异的类型:(1)缺失是指染色体中某一片段的缺失;(2)重复是指染色体中增加了某一片段;(3)倒位是指染色体中某一片段的位置颠倒了180°;(4)易位是指染色体中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
    3.根据题意分析可知,控制玉米某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在同一染色体上,正常情况下符合基因的连锁互换定律,假设这两对基因用A、a和B、b表示,而偶然发现这两对基因均杂合的某玉米植株(AaBb),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 9:3:3:1,说明符合自由组合定律F1自交的结果。
    【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可知,两对基因均杂合的某玉米植株,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 9:3:3:1,符合自由组合定律F1自交的结果,说明控制这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布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而根据题意可知,控制玉米某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在同一染色体上,那么说明在上述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易位的现象,且原来染色体上其中一对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片段易位到了非同源染色体上,因此符合自由组合定律的结果。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7. 叶色变异是由体细胞突变引起的芽变现象。红叶杨由绿叶杨芽变后选育形成,其叶绿体基粒类囊体减少,光合速率减小,液泡中花青素含量增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红叶杨染色体上的基因突变位点可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识别
    B. 两种杨树叶绿体基粒类囊体的差异可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
    C. 两种杨树叶光合速率可通过“探究光照强弱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实验作比较
    D. 红叶杨细胞中花青素绝对含量可通过“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测定
    【答案】C
    【解析】
    【分析】1、光学显微镜下能观察到的结构有:细胞壁、叶绿体、大液泡和经染色的细胞核和线粒体;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不能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但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变异)可以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
    2、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外界因素: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土壤中水分的多少,光照的长短与强弱、光的成分以及温度的高低等,都是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外界因素。光合作用强度可以通过测定一定时间内原料消耗量或产物生成的数量来定量地表示。
    3、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的观察指标:中央液泡大小、原生质层的位置和细胞大小。
    【详解】据分析可知,基因突变不可以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识别,因为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DNA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A错误;叶绿体基粒类囊体由生物膜构成,不可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B错误;由题干信息可知,要使红叶杨和绿叶杨的光合作用强度相等,红叶杨需要更强的光照,原因是红叶杨比绿叶杨的叶绿体基粒类囊体少,光合速率小,因此,两种杨树叶光合速率可通过“探究光照强弱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实验作比较,C正确;红叶杨细胞中花青素的相对含量可通过“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测定,若要测定花青素的绝对含量需要进一步实验,D错误;因此,本题答案选C。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光学显微镜下能观察到的细胞结构和可遗传变异类型,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外界因素,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实验的应用,再根据题意作答。
    8. 下列关于人体内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胰岛素在胰岛B细胞中合成,胰高血糖素在胰岛A细胞中合成
    B. 胰岛素是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胰高血糖素不是唯一升高血糖的激素
    C. 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高血糖素分泌过多均可能导致糖尿病的发生
    D. 胰岛素激活胰岛素受体后,葡萄糖通过胰岛素受体进入细胞内
    【答案】D
    【解析】
    【分析】胰岛B细胞能分泌胰鸟素,其作用是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胰鸟A细胞能分泌胰高血糖素,其作用是促进糖原分解,并促进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
    【详解】A、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即胰岛素在胰岛B细胞中合成,胰高血糖素在胰岛A细胞中合成,A正确;
    B、胰岛素是唯一降血糖的激素,升高血糖的激素除了胰高血糖素还有肾上腺素等,B正确;
    C、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高血糖素分泌过高,使血糖含量增多,可能会导致糖尿病,C正确;
    D、胰岛素受体具有特异性,接受胰岛素进行信息的传递,但不能使葡萄糖进入细胞,D错误。
    故选D。
    9.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可对哺乳动物生长发育造成严重影响。以大鼠为实验材料,检测甲减仔鼠及补充甲状腺激素的甲减仔鼠的各项指标,结果见下表。
    结合上表分析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及其与心肌生长的关系,错误的是( )
    A. TSH 的增加抑制了甲状腺激素的分泌
    B. 补充甲状腺激素后 TSH 的分泌减少
    C. 甲状腺激素可促进心肌的生长
    D. 补充甲状腺激素可用于治疗甲减
    【答案】A
    【解析】
    【分析】1.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是由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TSH)是由垂体分泌的,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存在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机制。正常人的下丘脑可以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作用于全身细胞,可以促进细胞代谢,同时,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升高可以反馈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反之,则促进其分泌。
    2.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知,正常仔鼠是对照组,甲减仔鼠及补充甲状腺激素的甲减仔鼠是实验组,根据数据情况分析可知,甲减仔鼠由于甲状腺功能减退,分泌的甲状腺激素明显少于对照组和补充甲状腺激素的甲减仔鼠组,由于甲状腺激素较少,因此甲减仔鼠组的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意图促进甲状腺的分泌功能,且甲减仔鼠组心肌重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和补充甲状腺激素的甲减仔鼠组。综上所述,可见补充甲状腺激素可以用于治疗甲减。
    【详解】A、TSH(促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是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A错误;
    B、由表可知,补充甲状腺激素后,TSH的分泌减少,B正确;
    C、由表可知,正常仔鼠和补充甲状腺激素的甲减仔鼠心肌重量都比甲减仔鼠的重,所以甲状腺激素可促进心肌的生长,C正确;
    D、由表可知,补充甲状腺激素可用于治疗甲减,D正确。
    故选A。
    10. 常规稻作指田间仅种植水稻,稻蟹共作指利用稻田养蟹。水稻田为河蟹提供了栖息场所,河蟹通过取食稻田虫子,减轻稻田虫害,河蟹的粪便可以作为肥料利于水稻生长。与常规稻作相比,从生态学角度对稻蟹共作模式的分析,错误的是
    A. 使水稻和河蟹之间建立合作关系B. 使水稻和河蟹之间的能量循环流动
    C. 改变了稻田群落的物种组成D. 改变了稻田中食物网的结构
    【答案】B
    【解析】
    【分析】1、生物种间关系包括捕食、竞争、寄生、互利共生。
    2、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详解】A、水稻田为河蟹提供了栖息场所, 河蟹通过取食稻田虫子,减轻稻田虫害,说明水稻和河蟹之间有合作关系,A正确;
    B、能量只能单向流动、不能循环流动,B错误;
    C、与常规稻作相比,稻蟹共作模式中生物种类增加,改变了稻田群落的物种组成,C正确;
    D、稻蟹共作模式中物种组成改变,从而使食物链和食物网的结构发生改变,D正确。
    故选B。
    11. 为减少某自然水体中N、P含量过高给水生生态系统带来的不良影响,环保工作者拟利用当地原有水生植物净化水体。选择其中3种植物分别置于试验池中,90天后测定它们吸收N、P的量,结果见下表。
    结合表中数据,为达到降低该自然水体中N、P的最佳效果,推断应投放的两种植物及对该水体的生态影响是
    A. 植物a和b,群落的水平结构将保持不变
    B. 植物a和b,导致该水体中的食物链缩短
    C. 植物a和c,这两种植物种群密度会增加
    D. 植物a和c,群落中能量流动方向将改变
    【答案】C
    【解析】
    【分析】由图可知,植物a单位水体面积氮的吸收量最大,植物c单位水体面积P的吸收量最大,a、b、c均为生产者。
    【详解】三种植物中,a对N的吸收量最大,c对P的吸收量最大,故为达到降低自然水体中的N、P的最佳效果,应该投放植物a和c,投放后生物的种类有所增加,会改变群落的水平结构和食物链的数目,而这两种植物吸收N、P,其种群密度会增大,但不会改变群落中能量流动的方向。综上所述,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因此,本题答案选C。
    12. 番茄根尖经过植物组织培养过程可以获得完整的番茄植株,有关此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此过程中发生了细胞的脱分化、再分化
    B. 植物激素在此过程中起调节作用
    C. 此过程中若发生杂菌污染则难以获得目的植株
    D. 根尖细胞最终发育为无叶绿体的植株
    【答案】D
    【解析】
    【分析】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外植体愈伤组织 胚状体或丛芽幼苗植株。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需要添加植物激素,常见的包括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二者的配比不同,作用的效果不同,当二者比例相等时有利于愈伤组织的形成,当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的比值大于1时,有利于生根,反之有利于芽的形成。
    【详解】A、番茄根尖经过植物组织培养需要经过脱分化、再分化过程才形成胚状体,从而形成植株,A正确;
    B、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在组织培养过程起到了调节作用,B正确;
    C、植物组织培养整个过程需要在无菌环境下操作,如果有杂菌污染则难以获得目的植株,C正确;
    D、根尖细胞含有植株的整套遗传信息,分化出根、茎、叶,基因选择性表达可以出现含有叶绿体的植株,D错误。
    故选D。
    13. 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是一种只在细胞核中独立存在的蛋白质,PCNA可附着在DNA双螺旋结构上,同时又可在DNA链上自由移动。PCNA能与DNA聚合酶相互作用,确保DNA聚合酶在复制过程中不会从DNA链上滑落。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DNA聚合酶与PCNA结合后才可使DNA解旋
    B. DNA复制过程中,PCNA可结合到DNA两条链上发挥作用
    C. PCNA在母链上移动的方向是5'向3'
    D. 细胞中DNA的复制一定需要PCNA参与
    【答案】B
    【解析】
    【分析】DNA复制发生在间期,需要DNA聚合酶的参与,DNA复制时子链的延伸方向是5'向3'。
    【详解】A、DNA复制过程中使DNA解旋的是解旋酶,A错误;
    B、DNA复制时以DNA两条链为模板,而PCNA可与DNA聚合酶结合发挥作用,所以DNA复制过程中PCNA可与DNA两条链结合,B正确;
    C、DNA复制时子链的延伸方向是5'向3',C错误;
    D、PCNA只在细胞核中存在,但DNA除在细胞核中进行复制外,还能在线粒体、叶绿体中进行复制,D错误。
    故选B。
    14. 生态恢复是指停止对生态系统的人为干扰,以减轻其负荷压力,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与自组织能力使其向有序的方向进行演化,或者利用生态系统的这种自我恢复能力,辅以人工措施,使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逐步恢复或使生态系统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为恢复某河段流域的“水体—河岸带”的生物群落,环保人员选择该流域常见的植物进行栽种,植物种类、分布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甲、乙、丙、丁的分布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
    B. 该河段生态恢复的过程中群落发生了次生演替
    C. 在水体一河岸带不同位置上选择不同的植物,主要体现了生态工程的循环原理
    D. 该河段生态恢复的尽快实现离不开环保人员的管理,也离不开河段自身的调节能力
    【答案】C
    【解析】
    【分析】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包括扺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两个方面。营养结构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越强,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而恢复力稳定性越差,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详解】A、甲、乙、丙、丁分布是由地形的起伏导致的,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A正确;
    B、该河段具有土壤条件及繁殖体,所以该河段生态恢复的过程中群落发生了次生演替,B正确;
    C、在水体一河岸带不同位置上选择不同的植物,主要体现了生态工程的协调原理,C错误;
    D、该河段生态恢复的尽快实现离不开环保人员的管理,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通杀也离不开河段自身的调节能力,恢复生物群落,D正确。
    故选C。
    15. 人们在酿造果醋时,往往要先酿造果酒,其原因不包括( )
    A. 果酒发酵液能抑制杂菌的生长,有利于提高果醋的产率
    B. 醋酸菌能以果酒中的乙醇为底物来产生乙酸
    C. 果酒有利于溶解水果中的风味物质并保留在果醋中
    D. 酿制果酒和果醋时的最适发酵温度接近,均为30~35℃
    【答案】D
    【解析】
    【分析】在葡萄酒的自然发酵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醋酸菌是好氧菌,最是生长温度为30~35℃。
    【详解】A、酒精发酵产生的酒精能抑制杂菌的生长,有利于提高果醋的产率,A正确;
    B、缺少糖源时,醋酸能将乙醇转化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乙酸(醋酸),B正确;
    C、果酒有利于溶出水果中的风味物质并保留在果醋中,增加果醋风味,C正确;
    D、酿制果酒和果醋时的最适发酵温度不同,前者为18~30℃,后者为30~35℃,D错误。
    故选D。
    二、不定项选择(共15分)
    16. 如图表示在温度适宜、CO2浓度一定的密闭条件下,测得的光照强度对某植株光合作用影响的曲线。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自然条件下,影响P点上下移动的主要外界因素是温度
    B. 图中M点时,细胞中能够产生ATP的部位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
    C. 若将该植物从L点条件下突然转移至M点条件下,则短时间内C3含量将下降
    D. 若每天光照8h,植株能够正常生长,则平均光照强度应大于2klx
    【答案】CD
    【解析】
    【分析】图甲中M点时,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P点表示呼吸作用速率,其大小主要受温度影响,L点达到光饱和点。
    【详解】A、P点没有光照,吸收O2代表的是呼吸作用速率,则自然条件下,影响P点上下移动的主要外界因素是温度,A正确;
    B、图中M点时,O2释放速率为0,说明此时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则能够产生ATP的部位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B正确;
    C、若将该植物从L点条件下突然转移至M点条件下,光照变弱,则短时间内光反应产生的NADPH和ATP减少,还原C3的量减少,则C3含量将增多,C错误;
    D、由图可知,光照强度为0时,该植株只进行呼吸作用,每小时消耗的氧气为2 mml,该植株一天通过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为2×24=48 mml。实验条件下,每天进行8小时光照,每小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氧气必须大于48÷8=6 mml,净光合作用氧气释放速率应该大于6-2=4 mml,植株才能积累有机物,正常生长,则光照强度应该大于6 klx,D错误。
    故选CD。
    17. 曲线图是生物学研究中数学模型建构的一种表现形式。下图中的曲线可以表示相应生命活动变化关系的是( )
    A. 曲线a可表示自然状态下,某植物CO2吸收速率随环境CO2浓度变化的关系
    B. 曲线a可表示葡萄糖进入红细胞时,物质运输速率随膜两侧物质浓度差变化的关系
    C. 曲线b可表示自然状态下,某池塘草鱼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
    D. 曲线b可表示在晴朗的白天,某作物净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关系
    【答案】C
    【解析】
    【分析】净光合速率等于光合作用的速率减去呼吸作用的速率,当夜晚或光照较弱等条件下,呼吸强于光合,净光合速率小于0。
    【详解】A、自然状态下,环境CO2浓度变化情况,达不到抑制光合作用的程度,不可能造成曲线下降,不能用a曲线表示自然状态下,某植物CO2吸收速率随环境CO2浓度变化的关系,A错误;
    B、葡萄糖以协助扩散的方式进入红细胞,膜两侧葡萄糖浓度差越大,运输速率越大,但是最终受到细胞膜上葡萄糖载体数量的限制,曲线达到最高点后维持水平,a曲线与其不符,B错误;
    C、自然状态下,某池塘草鱼种群数量呈S形增长,其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先上升后下降至零,曲线b可表示其变化,C正确;
    D、在晴朗的白天,某作物净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变化,清晨或傍晚可能小于零,b曲线与其不符,D错误。
    故选C。
    18. 为培育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无籽柑橘,研究者设计如下流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过程①需使用胰蛋白酶处理
    B. 实现过程②依赖膜的流动性
    C. 过程③需应用植物组培技术
    D. 三倍体植株可产生无籽柑橘
    【答案】BCD
    【解析】
    【分析】分析图示可知,①过程为原生质体的制备过程,需要纤维素酶和果胶酶,②过程为原生质体的融合过程,需要诱导剂诱导融合,③过程为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
    【详解】A、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所以过程①需使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A错误;
    B、②过程为细胞融合过程,该过程依赖膜的流动性,B正确;
    C、过程③以杂种细胞为外植体,需应用植物组培技术将杂种细胞培养形成个体,C正确;
    D、三倍体植株含有三个染色体组,减数分裂时联会紊乱,可产生无籽柑橘,D正确。
    故选BCD。
    19. 图1为某神经元网络的部分结构,图2为图1中的电表在某个时间段内的电位变化,图3为图1中某突触的放大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图1中各突触生理性质一致,则施加适宜刺激后电表中指针偏转两次,且方向相反
    B. 图2中B点之后Na+通道多处于关闭状态,K+通道多处于开放状态
    C 图2中A点和B点处,膜外Na+浓度均高于膜内
    D. 图3中,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通过进入突触后膜来改变突触后膜的膜电位
    【答案】B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图分析,图1是神经元之间形成的一种环状连接方式。图2是在图1所示位置给予一定强度的刺激后,测得膜内外电位随时间变化图,分析可知B点表示产生的动作电位最大值。图3代表两个神经元的局部(突触)放大。
    【详解】A、图1中,在图示的位置给予适宜的刺激,由于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是从轴突传到树突或胞体,因此图中C所在神经元会持续兴奋,指针会多次偏转,A错误;
    B、图2中B点之后是动作电位恢复到静息电位的过程,该过程中Na+通道多处于关闭状态,K+通道多处于开放状态,B正确;
    C、当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动作电位的产生是Na+内流的结果,A点和B点时Na+均内流,Na+内流的方式为协助扩散,故A点和B点膜外的Na+浓度均高于膜内的Na+浓度,C正确;
    D、在图3中,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通过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来改变突触后膜的膜电位,D错误。
    故选BC。
    【点睛】
    20. 图1为某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丁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A、B、C、D是丙中关系密切的四种生物。图2为某生态系统的某种金字塔简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图1中有A→B→D、A→C、A→D三条食物链
    B. 图1中的D处于图2中的③、④营养级
    C. 若图1生态系统存在富集现象,则丁中富集物含量最高
    D. 图2中的金字塔可以表示能量金字塔,但不能表示生物量金字塔
    【答案】ACD
    【解析】
    【分析】题图分析,图一中甲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乙是生产者、丙代表各级消费者,丁代表分解者。图二表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简图,①表示生产者,为第一营养级,②③④表示消费者,②为第二营养级,③为第三营养级,④为第四营养级。
    【详解】A、食物链应该从生产者乙开始,A错误;
    B、图1中的D可以A为食,也可以B为食,因此D处于图2中的③、④营养级,B正确;
    B、丁是分解者,D处于最高营养级,生物富集作用在高营养级生物体内富集,应该是D中富集物的含量最高,C错误;
    D、图2中的金字塔可以表示能量金字塔、生物量金字塔和数量金字塔,因为生物量金字塔和数量金字塔多数情况下是正置的,D错误。
    故选ACD。
    三、综合题(共55分)
    21. 图中①~⑦表示代谢途径。Rubisc是光合作用的关键酶之一,CO2和O2竞争性地与其结合,使其可分别催化C5(RuBP)的羧化与氧化。C5羧化固定CO2最终合成糖,C5氧化则产生乙醇酸(C2),C2在过氧化物酶体和线粒体协同下,释放CO2,形成C3,完成光呼吸碳氧化循环C2循环)。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类囊体膜参与的代谢途径有___________(填选①~⑦);在红光下,参与这些途径的主要色素是___________,如果用纸层析法将这些色素进行分离后,在纸条上所呈现的颜色是___________。
    (2)Rubisc酶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中,③过程Rubisc酶催化反应的产物为___________。
    (3)当环境中O2与CO2含量比值偏高时,叶片容易发生光呼吸碳氧化循环的原因是___________。
    (4)从能量代谢的角度分析,光呼吸碳氧化循环与有氧呼吸最大的区别是___________。
    【答案】(1) ①. ①⑥ ②. 叶绿素 ③. 蓝绿色和黄绿色
    (2) ①. 叶绿体基质 ②. C3(PGA)
    (3)O2竞争性地结合到卡尔文循环关键酶Rubisc上
    (4)光呼吸净消耗ATP,有氧呼吸净产生ATP
    【解析】
    【分析】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水的光解产生NADPH与氧气,以及ATP的形成。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基质中):CO2被C5固定形成C3,C3在光反应提供的ATP和NADPH的作用下还原生成有机物。
    【小问1详解】
    图中类囊体膜上含有光合色素,能参与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光反应的产物是氧气、NADPH和ATP,因此,类囊体薄膜上发生的代谢途径有①⑥;在红光下,参与这些途径的主要色素是叶绿素,因为叶绿素能吸收红光,而类胡萝卜素不能吸收红光,如果用纸层析法将这些色素进行分离后,在纸条上所呈现的颜色是蓝绿色和黄绿色,分别是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颜色。
    【小问2详解】
    环境中O2与CO2含量比值会影响光呼吸过程,当环境中O2与CO2含量比值偏高时,O2竞争性地结合到卡尔文循环关键酶Rubisc上,叶片容易发生光呼吸碳氧化循环,卡尔文循环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据此可推测Rubisc酶主要分布在叶绿体基质中,③过程为二氧化碳的固定,因此,Rubisc酶催化反应的产物为C3(PGA)。
    【小问3详解】
    当环境中O2与CO2含量比值偏高时,O2竞争性地结合到卡尔文循环关键酶Rubisc上,叶片容易发生光呼吸碳氧化循环。
    【小问4详解】
    结合图示可以看出,光呼吸与有氧呼吸最大的区别是光呼吸净消耗ATP,有氧呼吸净产生ATP。
    22. 水稻的高秆和矮秆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位于6号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E/e控制,其中高秆对矮秆为显性。研究人员先用纯合高秆水稻与矮秆水稻进行杂交得到F₁,然后通过基因工程将一个能表达抗虫特性的基因A转入某F₁植株中一条染色体上,得到抗虫的水稻植株。回答下列问题:
    (1)在生产上,杂交水稻(杂种子一代)因具有杂种优势常作为种子被直接利用,但是种子只能用一年,需年年制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2)现利用题干涉及的材料设计实验探究转入了基因A的染色体是否为6号染色体,实验思路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后代的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则基因A没有转入6号染色体;若后代的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则基因A转入了6号染色体。
    (3)若已证明基因A没有转入6号染色体。现让转入了基因A的F1植株与未转入基因A的F1植株杂交,后代出现抗虫矮秆植株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___。为了获得纯合的抗虫矮秆植株,可将转入了基因A的F1植株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直接获得的植株本身在生产上没有任何经济价值的原因是_________,所以通常用__________处理以获得染色体数目正常的水稻植株。
    【答案】22. 杂合子自交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导致子代性状不全是所需的优良性状
    23. ①. 选择转入了基因A的F1植株进行自交,统计后代的表型及比例 ②. 抗虫高秆:抗虫矮秆:非抗虫高秆:非抗虫矮秆=9:3:3:1 ③. 抗虫高秆:非抗虫矮秆=3:1或抗虫高秆:抗虫矮秆:非抗虫高秆=2:1:1
    24. ①. 1/8 ②. 单倍体植株长得弱小,而且高度不育 ③. 秋水仙素或低温
    【解析】
    【分析】基因A转入某F1植株的一条染色体上,说明转基因后得到的植株为AO。
    由于杂合子形成种子时会发生性状分离,导致子代性状不全是所需的优良性状。
    【小问1详解】
    杂交水稻为杂合子,其自交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导致子代性状不全是所需的优良性状,所以作为种子的杂交水稻不能连续使用,需年年制种。
    【小问2详解】
    欲设计实验探究转入了基因A的染色体是否为6号染色体,可选择转入了基因A的F1植株进行自交,统计后代的表型及比例,若基因A没有转入6号染色体上,则相当于自由组合,后代的表型及比例为抗虫高秆:抗虫矮秆:非抗虫高秆:非抗虫矮秆=9:3:3:1;若基因A转入了6号染色体上,则相当于连锁,有两种可能:一是转入了基因E所在的染色体上,二是转入了基因e所在的染色体上,故后代的表型及比例可能为抗虫高秆:非抗虫矮秆=3:1或抗虫高秆:抗虫矮秆:非抗虫高秆=2:1:1。
    【小问3详解】
    若基因A没有转入6号染色体上,则转入了基因A的F1植株(AEe)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为AE:Ae:E:e=1:1:1:1,未转入基因A的F1植株(Ee)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为E:e=1:1,所以转入了基因A的F1植株与未转入基因A的F1植株杂交,后代出现抗虫矮秆植株(Aee)的概率为1/4×1/2=1/8。水稻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植株为单倍体,单倍体植株长得弱小而且高度不育,因此单倍体植株本身在生产上没有任何经济价值。秋水仙素和低温均会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正在分裂的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故用秋水仙素或低温处理单倍体幼苗可以获得染色体数目正常的水稻植株。
    23. 糖尿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常见病,主要表现为高血糖和尿糖,可导致多种器官功能损害。人类的糖尿病分为1、2两种类型,1型糖尿病由胰岛B细胞受损,胰岛素分泌不足所致。2型糖尿病很常见,但确切发病机理目前仍不明确,所以2型糖尿病的成因和治疗是近年的研究热点。
    (1)检测血糖最好在空腹时进行,其目的是___________。
    (2)由于2型糖尿病患者常常较肥胖,有人提出2型糖尿病是一种肠道疾病,是因高糖高脂饮食,导致肠道内的一些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发生变化。为研究其成因,某研究组对小鼠进行高糖高脂饮食等诱导制造糖尿病模型鼠,并检测其体内的一种肠源性激素(GLP-1)的水平,GLP-1作用机理如下图所示。GLP-1分泌后,一方面可以___________;另一方面可以促进肝细胞分泌FGF21,抑制___________来维持血糖含量的相对稳定。
    (3)据此研究人员提出假说,认为回肠中的内分泌细胞L细胞分泌的GLP-1对血糖的控制至关重要。为验证该假说,研究者选择生理状况良好的同种小鼠若干,随机平均分为4组,检测各组小鼠餐后血糖变化。部分实验方案如下。
    请将上述实验方案补充完整,4号:________。若以上四组小鼠的餐后血糖水平高低顺序为_______(用“>、=、4>2=1(或3>2=1>4)
    【解析】
    【分析】当血糖浓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胰岛B细胞的活动增强,胰岛素分泌量明显增加。体内胰岛素水平的上升,一方面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进行氧化分解,进入肝、肌肉合成糖原,进入脂肪组织细胞转变为甘油三酯;另一方面又能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变葡萄糖。当血糖浓度降低时,胰岛A细胞的活动增强,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量增加。胰高血糖素主要作用于肝,促进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进入血液,促进非糖物质转变为糖,使血糖浓度回升正常水平。
    【小问1详解】
    检测血糖最好在空腹时进行,要排除进食引起血糖升高的干扰。
    小问2详解】
    图中“+”表示促进,“-”表示抑制,可以看出GLP-1分泌后,可以促进胰岛素的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FGF21会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阻止血糖上升,维持血糖稳定。两者的作用都是降低血糖,因此具有协同作用。
    【小问3详解】
    本实验的目的是验证回肠中的内分泌细胞L细胞分泌的GLP-1对血糖的控制至关重要,3与1正常小鼠、2正常小鼠+假手术对比只能说明回肠对血糖的控制至关重要,为了进一步证明是回肠中的内分泌细胞L细胞分泌的GLP-1的作用,需要设置4正常小鼠+切回肠手术+GLP-1。GLP-1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3切回肠手术无GLP-1,因此血糖浓度最高,1和2均有回肠,则血糖浓度较3低,4切回肠手术+GLP-1,若GLP-1用量较少,则血糖浓度比1、2高,若用量较多,则血糖浓度比1、2低,因此是3>4>2=1或3>2=1>4。
    24. 生态农业系统设计中,稻—鸭—萍共作是其模式之一,萍可作为鸭的饲料,鸭控制稻田中的杂草和害虫,鸭粪用作稻的肥料,鸭蛋等禽制品为人所用。如图为相关能量流动示意图,序号表示该系统内部分能量的输入或输出过程。

    (1)稻—鸭—萍共作模式中鸭所处的营养级为第____________营养级,被鸭摄入但没有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包含在____________(填数字)中。
    (2)图中输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指____________,图中____________(填数字)所示能量最终不可能被人利用。
    (3)研究人员统计了一定时期内与图中害虫和鸭有关的能量,如下表所示:
    具上表分析,该时期害虫到鸭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__%。箭头⑧⑨所示能量之和比③⑥⑦之和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答案】(1) ①. 二、三 ②. ⑧⑤④
    (2) ①. 水稻、杂草和萍等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能量和饲料中的能量 ②. ②⑧⑩⑪
    (3) ①. 5 ②. 部分能量流向人类,还有未利用的部分
    【解析】
    【分析】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称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输入第一营养级的能量,一部分在生产者的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了;另一部分用于生产者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储存在植物体的有机物中。构成植物体的有机物中的能量,一部分随着残枝败叶等被分解者分解而释放出来;另一部分则被初级消费者摄入体内,这样,能量就流入了第二营养级。流入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一部分在初级消费者的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另一部分用于初级消费者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其中一些以遗体残骸的形式被分解者利用。
    【小问1详解】
    鸭能吃害虫和杂草等,鸭为第二、三营养级;摄入量=粪便量+同化量,而同化量=呼吸消耗的能量+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因此被鸭摄入但没有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应为粪便量和呼吸消耗的能量,而鸭的粪便量应为上一营养级的能量,即⑧⑤④。
    【小问2详解】
    在生态农业系统中,输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为水稻、杂草和萍等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能量和饲料中的能量;生物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最终不能被人体所利用,即②⑧⑩⑪。
    【小问3详解】
    害虫到鸭的能量传递效率等于鸭从害虫中获得的能量与害虫的同化量之比,即③/①×100%=200/4000×100%=5%。③⑥⑦的能量除流向分解者(⑨)、呼吸作用(⑧)之外,部分能量流向人类,还有未利用的部分。
    25. 基因工程是花卉培养中的一种重要技术手段,这能够培养出不少新品种的花卉。如图为利用矮牵牛花中编码3,5-羟氧化酶的基因(HE)改造玫瑰,培育能够产生蓝色花冠玫瑰的新品种的技术流程图。图中TetR、AmpR、NPTⅡ分别表示四环素抗性基因、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氨基糖苷类-3-磷酸转移酶基因。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是____________。
    (2)从矮牵牛花细胞中获得目的基因后,对其扩增的技术叫____________,这种技术手段需要用到的一种特殊工具酶是____________。若初始加入1个目的基因,则历经4次PCR循环需要消耗引物数量为______________个。
    (3)根据图示分析,为了便于后期筛选成功导入大分子A的农杆菌,选择的限制酶的种类是____________,农杆菌侵染玫瑰茎尖愈伤组织细胞后在转化过程中表现出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一般将目的基因插在启动子和终止子之间,其中启动子的作用是作为____________酶识别和结合的部位,有了它才能驱动基因转录出mRNA,最终表达出人类所需蛋白质。
    (5)成功导入大分子A的农杆菌在含四环素培养基、含氨苄青霉素培养基、同时含两种抗生素的培养基上的生存状况应是____________。
    (6)检测HE是否成功插入到染色体DNA上,检测方法是采用____________。
    【答案】(1)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2) ①. PCR ②. Taq DNA聚合酶(或耐高温的DNA聚合酶) ③. 30
    (3) ①. Sal Ⅰ、EcR Ⅰ ②. 能将Ti质粒上的T-DNA转移到被侵染的细胞,并且将其整合到该细胞的染色体DNA上
    (4)RNA聚合 (5)能在含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生存,但是不能在含四环素培养基和同时含两种抗生素的培养基上生存
    (6)PCR技术
    【解析】
    【分析】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流程是:获取目的基因→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基因工程的核心)→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小问1详解】
    基因工程是指按照人们的愿望,通过转基因等技术,赋予生物新的遗传特性,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在转基因操作过程中,其核心步骤是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小问2详解】
    对目的基因进行扩增的技术叫PCR,中文名称是聚合酶链式反应。因为该技术在较高的温度下进行,因此需要用到一种特殊的工具酶,即耐高温的DNA聚合酶,即Taq DNA聚合酶。若初始加入1个目的基因,则历经4次PCR循环可形成16个DNA分子,其中原有2条母链的没有引物,其余子链都有引物,故需要消耗引物数量为15×2 = 30个。
    【小问3详解】
    为了防止破坏目的基因,不能选择BamH I,则适合的酶切位点为EcR Ⅰ、Sal I或Pst Ⅰ、Sal I,如果以Pst Ⅰ、Sal I作为酶切位点,则TetR和AmpR都会被破坏,若以EcR Ⅰ、Sal I为酶切位点,破坏了TetR,但保留了AmpR抗性基因,所以选择EcR Ⅰ、Sal I为酶切位点。农杆菌细胞内含有Ti质粒,当它侵染植物细胞后,能将 Ti质粒上的T-DNA(可转移的DNA)转移到被侵染的细胞,并且将其整合到该细胞的染色体DNA上。
    【小问4详解】
    启动子是一段有特殊序列结构的DNA片段,位于基因的上游,紧挨转录的起始位点,它是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部位,有了它才能驱动基因转录出mRNA,最终表达出人类需要的蛋白质。
    【小问5详解】
    由于在该过程中四环素抗性基因被破坏,而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正常,故成功导入大分子A的农杆菌在含四环素培养基、含氨苄青霉素培养基、同时含两种抗生素的培养基上生存状况应该是能在含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生存,但是不能在含四环素培养基和同时含两种抗生素的培养基上生存。
    【小问6详解】
    目的基因是否成功插入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DNA上,可采用PCR技术进行检测。
    指标
    正常仔鼠
    甲减仔鼠
    补充甲状腺激素的甲减仔鼠
    甲状腺激素总量(pml/L)
    20.42
    5.90
    15.92
    促甲状腺激素(TSH,mIU/L)
    3.12
    9.29
    4.97
    心肌重量(mg)
    68.27
    41.29
    65.66
    植物种类
    单位水体面积N吸收量(g/m2)
    单位水体面积P吸收量(g/m2)
    浮水植物a
    22.30
    1.70
    浮水植物b
    8.51
    0.72
    沉水植物c
    14.61
    2.22
    组别
    对照组
    实验组
    编号
    1
    2
    3
    4
    小鼠种类及处理
    正常小鼠
    正常小鼠+假手术
    正常小鼠+切回肠手术
    编号








    能量相对值
    4000
    300
    200
    100
    1000
    100
    300
    100

    相关试卷

    2024省大庆大庆中学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省大庆大庆中学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含解析,共3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不定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庆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庆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文件包含精品解析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庆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庆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省大庆大庆中学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省大庆大庆中学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含解析,共3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关于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