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中考数学二轮重难点复习讲义专题66 反比例函数中的动点最值问题(2份打包,原卷版+解析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中考数学二轮重难点复习讲义专题66 反比例函数中的动点最值问题(原卷版) .doc
    • 解析
      中考数学二轮重难点复习讲义专题66 反比例函数中的动点最值问题(解析版) .doc
    中考数学二轮重难点复习讲义专题66 反比例函数中的动点最值问题(原卷版) 第1页
    中考数学二轮重难点复习讲义专题66 反比例函数中的动点最值问题(原卷版) 第2页
    中考数学二轮重难点复习讲义专题66 反比例函数中的动点最值问题(原卷版) 第3页
    中考数学二轮重难点复习讲义专题66 反比例函数中的动点最值问题(解析版) 第1页
    中考数学二轮重难点复习讲义专题66 反比例函数中的动点最值问题(解析版) 第2页
    中考数学二轮重难点复习讲义专题66 反比例函数中的动点最值问题(解析版) 第3页
    还剩1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中考数学二轮重难点复习讲义专题66 反比例函数中的动点最值问题(2份打包,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中考数学二轮重难点复习讲义专题66 反比例函数中的动点最值问题(2份打包,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中考数学二轮重难点复习讲义专题66反比例函数中的动点最值问题原卷版doc、中考数学二轮重难点复习讲义专题66反比例函数中的动点最值问题解析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1页, 欢迎下载使用。
    【例1】.如图,直线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A和点B,点C、D分别为线段AB、OB的中点,点P为OA上一动点,PC+PD值最小时点P的坐标为________
    解:当x=0时,y=×0+4=4,
    ∴点B的坐标为(0,4);
    当y=0时,x+4=0,
    解得:x=﹣6,
    ∴点A的坐标为(﹣6,0).
    ∵点C、D分别为线段AB、OB的中点,
    ∴点C的坐标为(﹣3,2),点D坐标为(0,2).
    作点C关于x轴的对称点C′,连接C′D交x轴于点P,此时PC+PD的值最小,如图所示.
    ∵点C的坐标为(﹣3,2),
    ∴点C′的坐标为(﹣3,﹣2).
    设直线C′D的解析式为y=kx+b(k≠0),
    将C′(﹣3,﹣2),D(0,2)代入y=kx+b得:,
    解得:,
    ∴直线C′D的解析式为y=x+2.
    当y=0时,x+2=0,
    解得:x=﹣,
    ∴点P的坐标为(﹣,0),
    即点P的坐标为(﹣1.5,0).
    变式训练
    【变1-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是x轴正半轴上的一个定点,点P是双曲线y=(x>0)上的一个动点,PB⊥y轴于点B,当点P的横坐标逐渐增大时,四边形OAPB的面积将会( )
    A.逐渐增大B.不变
    C.逐渐减小D.先增大后减小
    解:设点P的坐标为(x,),
    ∵PB⊥y轴于点B,点A是x轴正半轴上的一个定点,
    ∴四边形OAPB是个直角梯形,
    ∴四边形OAPB的面积=(PB+AO)•BO=(x+AO)•=+=+•,
    ∵AO是定值,
    ∴四边形OAPB的面积是个减函数,即点P的横坐标逐渐增大时四边形OAPB的面积逐渐减小.
    故选:C.
    【变1-2】.如图,一次函数y=2x与反比例函数y=(k>0)的图象交于A,B两点,点M在以C(2,0)为圆心,半径为1的⊙C上,N是AM的中点,已知ON长的最大值为,则k的值是 .
    解:方法一、联立,
    ∴,
    ∴,
    ∴A(),B(),
    ∴A与B关于原点O对称,
    ∴O是线段AB的中点,
    ∵N是线段AM的中点,
    连接BM,则ON∥BM,且ON=,
    ∵ON的最大值为,
    ∴BM的最大值为3,
    ∵M在⊙C上运动,
    ∴当B,C,M三点共线时,BM最大,
    此时BC=BM﹣CM=2,
    ∴(,
    ∴k=0或,
    ∵k>0,
    ∴,
    方法二、设点B(a,2a),
    ∵一次函数y=2x与反比例函数y=(k>0)的图象交于A,B两点,
    ∴A与B关于原点O对称,
    ∴O是线段AB的中点,
    ∵N是线段AM的中点,
    连接BM,则ON∥BM,且ON=,
    ∵ON的最大值为,
    ∴BM的最大值为3,
    ∵M在⊙C上运动,
    ∴当B,C,M三点共线时,BM最大,
    此时BC=BM﹣CM=2,
    ∴=2,
    ∴a1=或a2=0(不合题意舍去),
    ∴点B(,),
    ∴k=,
    故答案为:.
    【例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反比例函数y=(x>0)的图象与边长是6的正方形OABC的两边AB,BC分别相交于M,N 两点.△OMN的面积为10.若动点P在x轴上,则PM+PN的最小值是 2 .
    解:∵正方形OABC的边长是6,
    ∴点M的横坐标和点N的纵坐标为6,
    ∴M(6,),N(,6),
    ∴BN=6﹣,BM=6﹣,
    ∵△OMN的面积为10,
    ∴6×6﹣×6×﹣×6×﹣×(6﹣)2=10,
    ∴k=24,
    ∴M(6,4),N(4,6),
    作M关于x轴的对称点M′,连接NM′交x轴于P,则NM′的长=PM+PN的最小值,
    ∵AM=AM′=4,
    ∴BM′=10,BN=2,
    ∴NM′===2,
    故答案为2.
    变式训练
    【变2-1】.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两点A(0,1),B(﹣1,0),动点P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运动,当线段PA与线段PB之差的绝对值最大时,点P的坐标为 (1,2)或(﹣2,﹣1) .
    解:如图,
    设直线AB的解析式为y=kx+b,
    将A(0,1)、B(﹣1,0)代入,得:

    解得:,
    ∴直线AB的解析式为y=x+1,
    直线AB与双曲线y=的交点即为所求点P,此时|PA﹣PB|=AB,即线段PA与线段PB之差的绝对值取得最大值,
    由可得或,
    ∴点P的坐标为(1,2)或(﹣2,﹣1),
    故答案为:(1,2)或(﹣2,﹣1).
    【变2-2】.如图,一次函数y1=mx+n(m≠0)的图象与双曲线y2=(k≠0)相交于A(﹣1,2)和B(2,b)两点,与y轴交于点C,与x轴交于点D.
    (1)求双曲线的解析式;
    (2)经研究发现:在y轴负半轴上存在若干个点P,使得△CPB为等腰三角形.请直接写出P点所有可能的坐标.
    解:(1)∵点A(﹣1,2)在双曲线y2=(k≠0)上,
    ∴k=﹣1×2=﹣2,
    ∴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2=﹣,
    (2)∵点B在双曲线y2=﹣上,
    ∴2b=﹣2,
    ∴b=﹣1,
    ∴B(2,﹣1),
    将点A(﹣1,2),B(2,1)代入一次函数y1=mx+n(m≠0)中,得,
    ∴,
    ∴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x+1;
    令x=0,则y=1,
    ∴C(0,1),
    设P(0,p)(p<0),
    ∵B(2,﹣1),
    ∴BC==2,BP=,CP=1﹣p,
    ∵△CPB为等腰三角形,
    ∴①当BC=BP时,2=,
    ∴p=1(舍)或p=﹣3,
    ∴P(0,﹣3),
    ②当BC=CP时,2=1﹣p,
    ∴p=1﹣2,
    ∴P(0,1﹣2),
    ③当BP=CP时,=1﹣p,
    ∴p=﹣1,
    ∴P(0,﹣1),故满足条件的点P的坐标为(0,﹣3)或(0,1﹣2)或(0,﹣1).

    1.如图,点N是反比例函数y=(x>0)图象上的一个动点,过点N作MN∥x轴,交直线y=﹣2x+4于点M,则△OMN面积的最小值是( )
    A.1B.2C.3D.4
    解:设点N的坐标为(,m),则点M的坐标为(2﹣m,m)(m>0),
    ∴MN=﹣(2﹣m)=m+﹣2,
    ∴S△OMN=MN•m=m2﹣m+3=(m﹣2)2+2,
    ∴当m=2时,△OMN面积最小,最小值为2.
    故选:B.
    2.如图,在△ABC中,AB=AC=a,∠BAC=18°,动点P、Q分别在直线BC上运动,且始终保持∠PAQ=99°.设BP=x,CQ=y,则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用图象大致可以表示为( )
    A.B.
    C.D.
    解:∵AB=AC=a,∠BAC=18°,
    ∴∠ABC=∠ACB=(180°﹣18°)=81°,
    ∴∠ABC=∠APB+∠PAB=81°,
    ∵∠PAQ=99°,∠BAC=18°,
    ∴∠PAB+∠QAC=99°﹣18°=81°,
    ∴∠APB=∠QAC,
    同理可得∠PAB=∠AQC,
    ∴△APB∽△QAC,
    ∴=,
    即=,
    整理得,y=,
    ∵x、y都是边的长度,是正数,
    ∴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用图象表示是反比例函数在第一象限内的部分,
    纵观各选项,只有A符合.
    故选:A.
    3.如图,已知A、B是反比例函数y=(k>0,x>0)图象上的两点,BC∥x轴,交y轴于点C,动点P从坐标原点O出发,沿O→A→B→C匀速运动,终点为C,过点P作PM⊥x轴,PN⊥y轴,垂足分别为M、N.设四边形OMPN的面积为S,点P运动的时间为t,则S关于t的函数图象大致为( )
    A.B.
    C.D.
    解:①点P在AB上运动时,此时四边形OMPN的面积S=K,保持不变,故排除B、D;
    ②点P在BC上运动时,设路线O→A→B→C的总路程为l,点P的速度为a,则S=OC×CP=OC×(l﹣at),因为l,OC,a均是常数,
    所以S与t成一次函数关系.故排除C.
    故选:A.
    4.已知点A是双曲线y=在第一象限上的一动点,连接AO并延长交另一分支于点B,以AB为一边作等边△ABC.随着点A的运动,点C的位置也不断变化,但始终在一个函数的图象上运动,则这个函数的表达式为 y=﹣ .
    解:设A(a,),
    ∵点A与点B关于原点对称,
    ∴OA=OB,
    ∵△ABC为等边三角形,
    ∴AB⊥OC,OC=AO,
    ∵AO=,
    ∴CO=,
    过点C作CD⊥x轴于点D,
    则可得∠AOD=∠OCD(都是∠COD的余角),
    设点C的坐标为(x,y),则tan∠AOD=tan∠OCD,即=,
    解得:y=﹣a2x,
    在Rt△COD中,CD2+OD2=OC2,即y2+x2=3a2+,
    将y=﹣a2x代入,(a4+1)x2=3×
    可得:x2=,
    故x=,y=﹣a2x=﹣a,
    则xy=﹣3,
    故可得:y=﹣(x>0).
    故答案为:y=﹣(x>0).
    5.如图,点P是双曲线C:y=(x>0)上的一点,过点P作x轴的垂线交直线AB:y=x﹣2于点Q,连接OP,OQ.当点P在曲线C上运动,且点P在Q的上方时,△POQ面积的最大值是 3 .
    解:∵PQ⊥x轴,
    ∴设P(x,),则Q(x,x﹣2),
    ∴PQ=﹣x+2,
    ∴S△POQ=(﹣+2)•x=﹣(x﹣2)2+3,
    ∵﹣<0,
    ∴△POQ面积有最大值,最大值是3,
    故答案为3.
    6.如图,直线AB与x轴交于点A(1,0),与y轴交于点B(0,2),将线段AB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AC,反比例函数y=(k≠0,x>0)的图象经过点C.已知点P是反比例函数y=(k≠0,x>0)图象上的一个动点,则点P到直线AB距离最短时的坐标为 (,) .
    解:(1)设直线AB的解析式为y=ax+b,
    将点A(1,0),点B(0,2)代入得,
    解得,
    ∴直线AB为y=﹣2x+2;
    ∵过点C作CD⊥x轴,
    ∵线段AB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AC,
    ∴△ABO≌△CAD(AAS),
    ∴AD=OB=2,CD=OA=1,
    ∴C(3,1),
    ∴k=3,
    ∴y=;
    设与AB平行的直线y=﹣2x+h,
    联立﹣2x+h=,
    ∴﹣2x2+hx﹣3=0,
    当△=h2﹣24=0时,h=2或﹣2(舍弃),此时点P到直线AB距离最短,
    解方程﹣2x2+2x﹣3=0得x==,
    ∴P(,),
    故答案为P(,).
    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在反比例函数y=(k≠0)的图象上运动,且始终保持线段AB=4的长度不变.M为线段AB的中点,连接OM.则线段OM长度的最小值是 (用含k的代数式表示).
    解:如图,因为反比例函数关于直线y=x对称,观察图象可知:当线段AB与直线y=x垂直时,垂足为M,此时AM=BM,OM的值最小,
    ∵M为线段AB的中点,
    ∴OA=OB,
    ∵点A,B在反比例函数y=(k≠0)的图象上,
    ∴点A与点B关于直线y=x对称,
    ∵AB=4,
    ∴可以假设A(m,),则B(m+4,﹣4),
    ∴(m+4)(﹣4)=k,
    整理得k=m2+4m,
    ∴A(m,m+4),B(m+4,m),
    ∴M(m+2,m+2),
    ∴OM===,
    ∴OM的最小值为.
    故答案为.
    8.如图,点A是反比例函数y=在第一象限的图象上的一点,过点A作AB⊥y轴于点B.连接AO,以点A为圆心,分别以AB,AO为半径作直角扇形BAC和OAD,并连接CD,则阴影部分面积的最小值是 2π+2 .
    解:如图,过点D作DE垂直于CA的延长线于点E,则∠AED=90°,
    由题意可知,AB=AC,AO=AD,∠BAC=∠DAO=90°,
    ∵AB⊥y轴,
    ∴∠ABO=90°,
    ∴∠BAO+∠OAE=90°,∠DAE+∠OAE=90°,
    ∴∠BAO=∠DAE,
    ∴△BAO≌△EAD(AAS),
    ∴DE=OB.
    ∵点A是反比例函数y=在第一象限的图象上的一点,
    ∴OB•AB=4,
    ∴S△AOB=OB•AB=2,
    ∴S△ACD=AC•DE=OB•AB=2,
    ∴S阴影=S△ACD+S扇形OAD
    =2+
    =2+
    ∵(AB﹣OB)2≥0,
    ∴AB2﹣2AB•OB+OB2≥0,
    ∴AB2+OB2≥2AB•OB,
    ∴S阴影≥2+×2AB•OB=2+2π.
    故答案为:2+2π.
    9.如图,点A是反比例函数y=(k>0)图象第一象限上一点,过点A作AB⊥x轴于B点,以AB为直径的圆恰好与y轴相切,交反比例函数图象于点C,在AB的左侧半圆上有一动点D,连接CD交AB于点E.记△BDE的面积为S1,△ACE的面积为S2,连接BC,△ACB是 等腰直角 三角形,则若S1﹣S2的值最大为1,则k的值为 4+4 .
    解:如图连接BC、O′C,作CH⊥x轴于H.
    由题意⊙O′与反比例函数图象均关于直线y=x对称,
    ∴点A、C关于直线y=x对称,设A(m,2m)则C(2m,m),
    ∴BO′=CH=m,BO′∥CH,
    ∴四边形BHCO′是平行四边形,∵BH=CH,∠BHC=90°,
    ∴四边形BHCO′是正方形.
    ∴∠ABC=45°,
    ∴△ACB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S1﹣S2=S△DBC﹣S△ACB,△ABC的面积是定值,
    ∴△DBC的面积最大时,S1﹣S2的值最大,
    ∴当DO′⊥BC时,△DBC 的面积最大,
    ∴m•(m+m)﹣•2m•m=1,
    ∴m2=2(+1),
    ∵k=2m2,
    ∴k=4+4,
    故答案为:等腰直角三角形,4+4.
    10.如图,正比例函数y=x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k≠0)在第一象限的图象交于A点,过A点作x轴的垂线,垂足为M,已知△OAM的面积为1.
    (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如果B为反比例函数在第一象限图象上的点(点B与点A不重合),且B点的横坐标为1,P为x轴上一点,求使PA+PB的值最小时点P的坐标.
    解:(1)设A点的坐标为(a,b),则由,得ab=2=k,
    ∴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
    (2)由条件知:两函数的交点为,
    解得:,,
    ∴A点坐标为:(2,1),
    作出A点关于x轴对称点C点,连接BC,
    P点即是所求则点C(2,﹣1),
    ∵B(1,2),
    设直线BC的解析式为:y=kx+b,

    解得:,
    ∴直线BC的解析式为:y=﹣3x+5,
    当y=0时,x=,
    ∴点P(,0).
    11.如图,正比例函数y=2x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交于A、B两点,过点A作AC垂直x轴于点C,连接BC,若△ABC面积为 2.
    (1)求k的值
    (2)x轴上是否存在一点D,使△ABD是以AB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点D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解:(1)∵反比例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图象相交于A、B两点,
    ∴A、B两点关于原点对称,
    ∴OA=OB,
    ∴△BOC的面积=△AOC的面积=2÷2=1,
    又∵A是反比例函数y=图象上的点,且AC⊥x轴于点C,
    ∴△AOC的面积=|k|,
    ∴|k|=1,
    ∵k>0,
    ∴k=2.
    故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
    (2)x轴上存在一点D,使△ABD为直角三角形.
    将y=2x与y=联立成方程组得:

    解得:,,
    ∴A(1,2),B(﹣1,﹣2),
    ∵△ABD是以AB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
    ∴∠ADB=90°,如图3,
    ∵O为线段AB的中点,
    ∴OD=AB=OA,
    ∵A(1,2),
    ∴OC=1,AC=2,
    由勾股定理得:OA==,
    ∴OD=,
    ∴D(,0).
    根据对称性,当D为直角顶点,且D在x轴负半轴时,D(﹣,0).
    故x轴上存在一点D,使△ABD以AB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点D的坐标为(,0)或(﹣,0).
    12.如图,一次函数y=x+2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交于点A(1,a),B两点.
    (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及点B的坐标;
    (2)在x轴上找一点C,使|CA﹣CB|的值最大,求满足条件的点C的坐标及△ABC的面积.
    解:(1)∵直线y=x+2经过点A(1,a),
    ∴a=3,
    ∵反比例函数y=经过A(1,3),
    ∴k=3,
    ∴y=,
    由,解得或,
    ∴B(﹣3,﹣1).
    (2)作点B关于x轴的对称点B′,连接AB′,延长AB′交x轴于点C,点C即为所求;
    ∵A(1,3),B′(﹣3,1),
    ∴直线AB′的解析式为y=x+,
    ∴C(﹣5,0),
    ∴S△ABC=S△CBB′+S△BB′A=×2×2+×2×4=6.
    13.如图,一次函数y=2x﹣3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相交于点A(﹣1,n),B两点.
    (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与点B的坐标;
    (2)连接AO、BO,求△AOB的面积;
    (3)点D是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一点,当∠BAD=90°时,求点D的坐标.
    解:(1)∵点A(﹣1,n)在一次函数y=2x﹣3的图象上,
    ∴n=﹣5,
    ∴点A(﹣1,﹣5),
    ∵点A(﹣1,﹣5)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
    ∴k=﹣1×(﹣5)=5,
    ∴;
    联立,
    解得:,,
    ∴点;
    (2)设y=2x﹣3与y轴的交点为点E,则点E(0,﹣3),
    ∴OE=3,
    ∴S△AOB=S△AOE+S△BOE=×3×1+×3×=;
    (3)设点,
    如图,分别过点D,B作y轴的平行线DM,BN,过点A作MN⊥DM于M,交BN于N,则MN⊥BN,
    ∴∠M=∠N=90°,
    ∴∠DAM+∠ADM=90°,
    ∵∠BAD=90°,
    ∴∠BAN+∠DAM=90°,
    ∴∠BAN=∠ADM,
    ∴△BAN∽△ADM,
    ∴=,即=,
    解得:a1=﹣10,a2=﹣1(舍),
    ∴.
    14.如图,直线y=2x+3与y轴交于A点,与反比例函数y=(x>0)的图象交于点B,过点B作BC⊥x轴于点C,且C点的坐标为(1,0).
    (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点D(a,1)是反比例函数y=(x>0)图象上的点,在x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PB+PD最小?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1)∵BC⊥x轴于点C,且C点的坐标为(1,0),
    ∴在直线y=2x+3中,当x=1时,y=2+3=5,
    ∴点B的坐标为(1,5),
    又∵点B(1,5)在反比例函数y=上,
    ∴k=1×5=5,
    ∴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
    (2)将点D(a,1)代入y=,得:a=5,
    ∴点D坐标为(5,1)
    设点D(5,1)关于x轴的对称点为D′(5,﹣1),
    过点B(1,5)、点D′(5,﹣1)的直线解析式为:y=kx+b,
    可得:,
    解得:,
    ∴直线BD′的解析式为:y=﹣x+,
    根据题意知,直线BD′与x轴的交点即为所求点P,
    当y=0时,得:﹣x+=0,解得:x=,
    故点P的坐标为(,0).
    15.如图,在矩形OABC中,OA=3,OC=2,F是AB上的一个动点(F不与A,B重合),过点F的反比例函数y=(x>0)的图象与BC边交于点E.
    (1)当F为AB的中点时,求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和点E的坐标.
    (2)设过(1)中的直线EF的解析式为y=ax+b,直接写出不等式ax+b<的解集.
    (3)当k为何值时,△AEF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是多少?
    解:
    (1)∵四边形OABC为矩形,OA=3,OC=2,
    ∴AB=2,BC=3,
    ∵F为AB的中点,
    ∴点F坐标为(3,1),
    ∵点F在反比例函数y=(x>0)的图象上,
    ∴k=3×1=3,
    ∴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
    ∵点E在BC上,
    ∴E点纵坐标为2,
    在y=中,令y=2,可求x=,
    ∴E点坐标为(,2);
    (2)不等式ax+b<的解集即直线在反比例函数下方时对应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由(1)可知点E、F两点的横坐标分别为、3,
    ∴不等式ax+b<的解集为:0<x<或x>3;
    (3)由题意可知点E的纵坐标为为2,点F的横坐标为3,且E、F在反比例函数y=(x>0)的图象上,
    ∴可设E(,2),F(3,),
    ∴AF=,CE=,
    ∴BE=BC﹣CE=3﹣,
    ∴S△AEF=AF•BE=••(3﹣)=﹣k2+=﹣(k﹣3)2+,
    ∵﹣<0,
    ∴S△AEF是关于k的开口向下的抛物线,
    ∴当k=3时,S△AEF有最大值,最大值为,
    即当k的值为3时,△AEF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为.
    16.如图,直线OA:y=x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k≠0)在第一象限的图象交于A点,过A点作轴的垂线,垂足为M,已知△OAM的面积为1.
    (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如果B为反比例函数在第一象限图象上的点(点B与点A不重合),且B点的横坐标为1,在x轴上求一点P,使PA+PB最小.
    解:(1)设点A的坐标为(a,b),
    则,解得:k=2.
    ∴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
    (2)联立直线OA和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得:
    ,解得:.
    ∴点A的坐标为(2,1).
    设A点关于x轴的对称点为C,则C点的坐标为(2,﹣1),连接BC较x轴于点P,点P即为所求.如图所示.
    设直线BC的解析式为y=mx+n,
    由题意可得:B点的坐标为(1,2),
    ∴,解得:.
    ∴BC的解析式为y=﹣3x+5.
    当y=0时,0=﹣3x+5,解得:x=.
    ∴P点的坐标为(,0).
    17.已知:如图,一次函数y=﹣2x+10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相交于A、B两点(A在B的右侧),点A横坐标为4.
    (1)求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及点B的坐标;
    (2)观察图象,直接写出关于x的不等式﹣2x+10﹣>0的解集;
    (3)反比例函数图象的另一支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PAB是以AB为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1)把x=4代入y=﹣2x+10得y=2,
    ∴A(4,2),
    把A(4,2)代入y=,得k=4×2=8.
    ∴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
    解方程组,得,或,
    ∴点B的坐标为(1,8);
    (2)观察图象得,关于x的不等式﹣2x+10﹣>0的解集为:1<x<4或x<0;
    (3)存在,
    理由:①若∠BAP=90°,
    过点A作AH⊥OE于H,设AP与x轴的交点为M,如图1,
    对于y=﹣2x+10,
    当y=0时,﹣2x+10=0,解得x=5,
    ∴点E(5,0),OE=5.
    ∵A(4,2),
    ∴OH=4,AH=2,
    ∴HE=5﹣4=1.
    ∵AH⊥OE,
    ∴∠AHM=∠AHE=90°.
    又∵∠BAP=90°,
    ∴∠AME+∠AEM=90°,∠AME+∠MAH=90°,
    ∴∠MAH=∠AEM,
    ∴△AHM∽△EHA,
    ∴,即,
    ∴MH=4,
    ∴M(0,0),
    可设直线AP的解析式为y=mx,
    则有4m=2,解得m=,
    ∴直线AP的解析式为y=x,
    解方程组,得,,
    ∴点P的坐标为(﹣4,﹣2).
    ②若∠ABP=90°,
    同理可得:点P的坐标为(﹣16,﹣).
    综上所述:符合条件的点P的坐标为(﹣4,﹣2)、(﹣16,﹣).
    18.反比例函数(k为常数.且k≠0)的图象经过点A(1,3),B(3,m).
    (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及B点的坐标;
    (2)在x轴上找一点P,使PA+PB的值最小,
    ①求满足条件的点P的坐标;
    ②求△PAB的面积.
    解:(1)把A(1,3)代入y=得,k=3,
    ∴反比例函数的关系式为:y=;
    把B(3,m)代入y=得,m=1,
    ∴点B的坐标为(3,1);
    (2)①如图所示,作点B关于x轴的对称点B′,则B′(3,﹣1),连接AB′交x轴于点P,此时PA+PB最小.
    设直线AB′的关系式为y=kx+b,把A(1,3),B′(3,﹣1)代入得,
    ,解得,,
    ∴直线AB′的关系式为y=﹣2x+5,
    当y=0时,x=,即:P(,0),也就是,OP=,
    ②S△PAB=S梯形ABNM﹣S△AMP﹣S△BPN=(1+3)×2﹣(﹣1)×3﹣(3﹣)×1=.
    19.如图,一次函数y=﹣x+4的图象与反比例y=(k为常数,且k≠0)的图象交于A(1,a),B两点.
    (1)求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及点B的坐标;
    (2)①在x轴上找一点P,使PA+PB的值最小,求满足条件的点P的坐标;
    ②在x轴上找一点M,使|MA﹣MB|的值为最大,直接写出M点的坐标.
    解:(1)把点A(1,a)代入一次函数y=﹣x+4,得a=3,
    ∴A(1,3),
    把点A(1,3)代入反比例y=,得k=3,
    ∴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y=,
    解得或,
    故B(3,1).
    (2)作点B关于x轴的对称点D,连接AD,交x轴于点P,此时PA+PB的值最小
    ∴D(3,﹣1)
    设直线AD的解析式为y=mx+n,则,解得,
    ∴直线AD的解析式为y=﹣2x+5,令y=0,则x=,
    ∴P点坐标为(,0);
    (3)直线y=﹣x+4与x轴的交点即为M点,此时|MA﹣MB|的值为最大,
    令y=0,则x=4,
    ∴M点的坐标为(4,0).
    20.如图,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点A的坐标是(0,1),点B的坐标是(0,﹣2),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经过点C,一次函数y=ax+b的图象经过A、C两点,两函数图象的另一个交点E的坐标是(m,3).
    (1)分别求出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求出m的值,并根据图象回答:当x为何值时,一次函数的值大于反比例函数的值.
    (3)若点P是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一点,△AOP的面积恰好等于正方形ABCD的面积,求点P坐标.
    解:(1)∵点A的坐标为(0,1),点B的坐标为(0,﹣2),
    ∴AB=1+2=3,
    ∵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
    ∴BC=AB=3,
    ∴C(3,﹣2),
    把C(3,﹣2)代入y=,得k=3×(﹣2)=﹣6,
    ∴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
    把C(3,﹣2),A(0,1)代入y=ax+b,
    得,解得,
    ∴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x+1;
    (2)∵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过点E(m,3),
    ∴m=﹣2,
    ∴E点的坐标为(﹣2,3);
    由图象可知,当x<﹣2或0<x<3时,一次函数落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方,
    即当x<﹣2或0<x<3时,一次函数的值大于反比例函数的值;
    (3)设P(t,﹣),
    ∵△AOP的面积恰好等于正方形ABCD的面积,
    ∴×1×|t|=3×3,解得t=18或t=﹣18,
    ∴P点坐标为(18,﹣)或(﹣18,).
    21.如图,点A是反比例函数y=(x>0)的图象上的一个动点,AC⊥x轴于点C;E是线段AC的中点,过点E作AC的垂线,与y轴和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分别交于点B、D两点;连接AB、BC、CD、DA.设点A的横坐标为m.
    (1)求点D的坐标(用含有m的代数式表示);
    (2)判断四边形ABCD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3)当m为何值时,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并求出此时AD所在直线的解析式.
    解:(1)∵点A的横坐标为m,
    ∴点A的纵坐标为,
    ∵E是AC的中点,AC⊥x轴,
    ∴E(m,),
    ∵BD⊥AC,AC⊥x轴,
    ∴BD∥x轴,
    ∴点B,E,D的纵坐标相等,为,
    ∴点D的横坐标为2m,
    ∴D(2m,);
    (2)四边形ABCD是菱形,
    ∵B(0,),E(m,),D(2m,),
    ∴EB=ED=m,
    ∵AE=EC,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BD⊥AC,
    ∴平行四边形ABCD是菱形;
    (3)∵平行四边形ABCD是菱形,
    ∴当AC=BD时,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2m=,
    ∴m=2,或m=﹣2(舍),
    ∴A(2,4),D(4,2),
    设直线AD的解析式为y=kx+b,
    ∴,
    ∴,
    ∴直线AD解析式为y=﹣x+6,
    ∴当m=2时,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此时直线AD解析式为y=﹣x+6.
    22.如图,一次函数y=﹣x+2的图象与两坐标轴分别交于A,B两点,与反比例函数y=交于点C、D,且点C坐标为(﹣2,m).
    (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若点M在y轴正半轴上,且与点B,C构成以BC为腰的等腰三角形,求点M的坐标.
    (3)点P在第二象限的反比例函数图象上,若tan∠OCP=3,求点P的坐标.
    解:(1)∵点C(﹣2,m)在一次函数y=﹣x+2的图象上,
    ∴m=﹣(﹣2)+2,
    解得:m=4,
    ∴C(﹣2,4),
    将C(﹣2,4)代入y=,得k=﹣8,
    ∴反比例函数为y=﹣;
    (2)如图1,过点C作CH⊥y轴于H,
    在直线y=﹣x+2中,当x=0时,则y=2,
    ∴B(0,2),
    由(1)知,C(﹣2,4),
    ∴BC==2,
    当BM=BC=2时,OM=2+2,
    ∴M(0,2+2),
    当BC=MC时,点C在BM的垂直平分线,
    ∴M(0,6),
    综上所述,点M的坐标为(0,2+2)或(0,6)
    (3)作OQ⊥PC于Q,过Q作HG⊥x轴于G,CH∥x轴,交HG于H,
    则△CHQ∽△QGO,
    ∴,
    ∵tan∠OCP=3,
    ∴,
    设CH=x,则GQ=3x,HQ=4﹣3x,
    ∴OG=3HQ=12﹣9x=x+2,
    解得x=1,
    ∴Q(﹣3,3),
    ∴直线CQ的解析式为y=x+6,
    ∴x+6=﹣,
    解得x1=﹣2,x2=﹣4,
    ∵点P与C不重合,
    ∴P(﹣4,2).

    相关试卷

    中考数学二轮重难点复习讲义模型17 阿氏圆最值问题(2份打包,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中考数学二轮重难点复习讲义模型17 阿氏圆最值问题(2份打包,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中考数学二轮重难点复习讲义模型17阿氏圆最值问题原卷版doc、中考数学二轮重难点复习讲义模型17阿氏圆最值问题解析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1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66 反比例函数中的动点最值问题(讲+练)-备战2023年中考数学解题大招复习讲义(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专题66 反比例函数中的动点最值问题(讲+练)-备战2023年中考数学解题大招复习讲义(全国通用),文件包含专题66反比例函数中的动点最值问题原卷版docx、专题66反比例函数中的动点最值问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1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数学二轮复习几何模型专题18 瓜豆原理中动点轨迹直线型最值问题(2份打包,原卷版+教师版):

    这是一份中考数学二轮复习几何模型专题18 瓜豆原理中动点轨迹直线型最值问题(2份打包,原卷版+教师版),文件包含中考数学二轮复习几何模型专题18瓜豆原理中动点轨迹直线型最值问题原卷版doc、中考数学二轮复习几何模型专题18瓜豆原理中动点轨迹直线型最值问题教师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