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科版 (2017)5.里面是怎样连接的教学设计
展开课型
实验探究课
课时
1
学情分析
在前面几课一直帮助学生建立电路的概念,而闭合的通路是电路概念的核心。本课将 通过实践活动检验学生对电路知识的理解水平,电路中各个部件都是以不同的方式连接的。 如果看不到电路,我们能知道各个部件是怎样连接的吗?学生将怀着对此问题的疑问进行 探究。只有在全面理解电路概念,熟悉使用电路检测器这一工具的基础上,他们才能完成本
课的探究任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如果电能从一点流到另一点,这两点之间一定构成一个电的通路。
*可以用不同的连接方法组成电路。
科学探究目标
*能用电路检测器检测接线盒内电路的连接情况。
*乐于思考,使用科学方法进行测试活动,运用比较、分析、推理解决问题。
科学态度目标
*培养勇于挑战、缜密推断的态度。
*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观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发现电器内部多种的电路连接,感受科学技术应用的复杂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用电路检测器检测接线盒内电路的连接情况。
难点
根据检测的结果推测接线盒内电路的连接情况。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班级记录表、教学课件等。
学生准备
1个电路检测器、2个带有4个接线柱的接线盒(其中一个只有1组通路,另一个
有3组通路)、实验记录单,学生活动手册。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指导与评价
设计意图
一、聚焦
1.用课件展示一个盲盒,请学生猜猜里面是什么。
2.在一个真正的电路中,各个部件都是以不同的方式连接的。在 看不到电路的情况下,电工怎么判断里面的连接,排除故障呢?
用课件展示并介绍“黑匣子”。
3.如何检测“黑匣子”里面的连接方式呢?
将注意力集中到对“黑匣
子”的探索。
【活动手册使用说明】
1. 第一部分要求学生先思考如何检测,再来看表格,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填写。
2.第二部分是根据检测结果推断连接方式,让学生讨论并实践验证后填写。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学生经历了“猜测—检测— 推理— 验证”的过程。在教学活动中,我注重以学生的 自主探究活动为主,教师辅助、引导,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实实在在地进行研究,体现了以学生为主的
教学思想。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指导与评价
设计意图
二、探索
活动一:用电路检测器检测接线柱之间是通路还是断路。
1.回顾电路检测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2.学生讨论这个接线盒需要检测多少次,如何检测。按照怎样的 顺序去检测才能做到把4个接线柱之间所有可能的连接都检
测到?
3.学生实际操作,检测接线盒,并记录检测结果。
注意:每两个接线柱之间至少检测3次,提高准确性。
活动二:推测接线盒内是怎样连接的。
1.各小组根据前面检测结果,分析接线盒内的连接方式。
2.用画图的方式表示接线盒内的接线方式,再根据推测重新检
测,看是否符合:
学生自主思考并分析如
何检测,激发学习积
极 性 。
三、研讨
如果是5个或6个接线柱的接线盒,怎样才能毫无遗漏地检测任
意两个接线柱之间的通断情况?
1.引导学生根据前面操作中4个接线柱的接线盒的检测方法,推 测出可以按照两两之间有序检测的方法来检测两个接线柱之
间的通断情况。
2. 以1号开头,先逐个和2~5相结对检测,再用2号开头,依次
逐个和3~5相结对检测,以此类推。
板书设计
里面是怎样连接的
灯泡亮,有导线相连
灯泡不亮,没有导线相连
通路
断路
小学科学5.里面是怎样连接的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a href="/kx/tb_c161673_t8/?tag_id=27" target="_blank">5.里面是怎样连接的教学设计</a>,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四年级下册5.里面是怎样连接的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四年级下册<a href="/kx/tb_c161673_t8/?tag_id=27" target="_blank">5.里面是怎样连接的教案设计</a>,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探索,研讨,课堂练习,拓展提高,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四年级下册5.里面是怎样连接的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四年级下册5.里面是怎样连接的教学设计及反思,共2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材料准备,教学流程图,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生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