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蚕长大了》教案 教科版三下科学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5/15526436/0-171110611473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 2.1《迎接蚕宝宝的到来》教案 教科版三下科学 教案 1 次下载
- 2.2《认识其他动物的卵》教案 教科版三下科学 教案 1 次下载
- 2.4《蚕变了新模样》教案 教科版三下科学 教案 1 次下载
- 2.5《茧中钻出了蚕蛾》教案 教科版三下科学 教案 1 次下载
- 2.6《蚕的一生》教案 教科版三下科学 教案 1 次下载
教科版 (2017)三年级下册3.蚕长大了教案
展开《蚕长大了》是第一节课——了解蚕的一生内容的延续。本单元从观察蚕宝宝开始,正式开始进行饲养蚕的活动,截止本节课,学生也观察了一段时间蚕的生长变化。我们对四龄阶段的蚕进行观察、记录,共享这一段时间学生的观察结果和记录内容,适当引入新知,同时对下一阶段的观察提出一定要求,明确后续饲养方法。
在本节课,我们将对蚕的进食情况、排便、活动情况进行总结,同时对蚕的身体结构进行了解。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孩子良好的观察、记录习惯,呼唤对待小动物的爱心和耐心,锻炼在实践中学习的能力,在学习中不断改进实践的态度。
【教学目标】
一、科学概念目标
1. 蚕的幼虫生长在过程中会出现“眠”和蜕皮现象。。
2. 认识到蚕的生长过程需要适宜的温度、水分、氧气和食物。
3. 了解蚕的身体结构可以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身体有口、眼、足、气孔等结构,这些结构分别与取食、运动、呼吸等功能相适应。
二、科学探究目标
1. 能通过查阅资料和积累经验,掌握正确的养蚕方法。
2. 借助放大镜、尺子等观察幼虫,掌握用文字和画图描述蚕的幼虫的形态特征。
2. 能够基于观察到的现象推测幼蚕身体变化及生命活动现象。
三、科学态度目标
1. 对养蚕活动研究蚕的生长变化保持浓厚的兴趣。
2. 可以领悟到生命的可爱和可贵,懂得珍爱生命。
3. 明白坚持做好观察记录的重要性,在坚持中获得成就感。
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 能体会到动物健康生活需要适宜的环境,人类行为影响动物生存。
2. 知道蚕丝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体会到人类生活与动物息息相关。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图画、文字,记录蚕的幼虫的变化。组织语言描述养蚕过程中的发现,认识蚕的幼虫的身体结构及对应的功能。
难点:区别即将吐丝的蚕,为蚕的吐丝结茧做好准备,为它营造结茧的场所,坚持饲养活动。
【教学准备】
四龄的蚕幼虫、新鲜桑叶、玻璃片、直尺、棉签、放大镜等。
【教学过程】
课前回顾: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大家发现蚕宝宝有哪些变化呢?一起来分享吧。
一、聚焦
1. 教师展示蚕宝宝的照片。引出蚕的幼虫的概念。提问:刚出生的幼虫是什么样的?长大些的幼虫是什么样的?邀请学生交流分享。对于观察记录详细认真的学生提出表扬。对其他学生提出鼓励。
2. 教师出示不同时期的幼虫图片。汇总梳理学生发言。刚出生蚕的幼虫:黑色,很小,身上有细毛,像蚂蚁一样,所以成为蚁蚕。长达一些蚕的幼虫:身体变白、变大了,会吐丝和蜕皮。
二、探索
1. 教师出示探索主题一:观察蚕房中蚕的生活
1)明确观察的内容:观察幼虫进食、排便的情况;观察幼虫在蚕房中怎样活动。提出思考问题:该怎样知道蚕还活着呢;观察蚕房出现了怎样的变化。教师需提醒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不能用手触摸蚕。
2)小组观察交流,填写表格。
3)班级汇总。教师梳理。
4)思考问题:蚕吃桑叶的视频。该怎样知道蚕还活着呢?蚕房出现了怎样的变化?邀请学生回答。(蚕在活动、蚕房里丝变多了)
2. 教师播放视频并提问,蚕的幼虫用什么吃东西? 组织学生借助放大镜、玻璃片等观察蚕的身体。用图画记录我们看到的蚕的幼虫和它的食物。
1)蚕的身体可以分为头部、胸部、腹部三部分组成。
2)蚕的头部位于身体最前方,圆形。蚕吃食物部位叫做的口器,属于咀嚼式口器,非常适合咀嚼桑叶。
3)蚕有3对胸足。能帮助蚕把持桑叶进食取食,辅助爬行。腹足用来挟持他物,固定身体,是蚕的运动器官。蚕的气门共有9对,是体内外气体交换的通道。蚕的尾角可用来分辨性别。雌蚕尾角前翘且有黑点,雄蚕尾角上翘且无黑点。
4),用棉签轻轻触碰蚕身体的各个部分,看它有什么反应?蚕的幼虫行动缓慢,皮肤很薄,无法保护自己。当用棉签轻轻触碰蚕时,蚕的身体会扭动起来。
三、研讨
1. 小组交流汇报,整理思路,围绕以下问题展开讨论:
1)蚕的身体结构是怎样的?
蚕刚孵化出的样子:黑色,很小,身上有细毛,称为蚁蚕。之后身体由短变长,由细变粗,体色由黑色变成白色,体表逐渐变光滑。
2)蚕用身体的哪些部分感知周围的环境?
蚕宝宝头上有6个单眼。视力不好,靠嗅觉和味觉器官来寻找和辨认食物。
3)蚕的幼虫在生长过程中需要什么?
干净的环境,新鲜的桑叶,清新的空气
四、拓展
1. 教师补充蚕蜕皮相关资料:
蚕生长到一定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叫蜕皮。蚕蜕皮前不吃也不动,好像睡着了一样,称作“眠”,从蚁蚕到吐丝结茧,蚕共需蜕4次皮。
2. 饲养提示:在蚕房中搭些小架子或者用纸做些小格子,为蚕结茧做准备。观察蚕吐丝的过程,用图画记录下来。
【板书设计】
2.3 蚕长大了
观察对象
进食情况
排便情况
活动情况
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三年级下册3.蚕长大了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三年级下册<a href="/kx/tb_c161564_t8/?tag_id=27" target="_blank">3.蚕长大了教学设计</a>,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科版 (2017)三年级下册3.蚕长大了第3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教科版 (2017)三年级下册<a href="/kx/tb_c161564_t8/?tag_id=27" target="_blank">3.蚕长大了第3课时教案</a>,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聚焦,探索,研讨,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三年级下册3.蚕长大了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三年级下册<a href="/kx/tb_c161564_t8/?tag_id=27" target="_blank">3.蚕长大了教案设计</a>,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