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福建省高考三模地理试题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5526294/0-171117990831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届福建省高考三模地理试题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5526294/0-1711179908348/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届福建省高考三模地理试题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5526294/0-171117990837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届福建省高考三模地理试题
展开注意事项:
1. 本试题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相对应题目的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 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第Ⅰ 卷(选择题共 48 分)
一、选择题:共 16小题,每小题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
莆田市地处东南沿海, 水产养殖业发达。2022年,福建省首个工厂化循环水“楼房养虾”基地在莆田市建成,其核心理念是用最少的地、最省的水,养出最优质的水产品养殖大楼里四季恒温,每日养殖用水通过微滤机等设备进行循环“自洁”,养殖密度可提高到常规池塘养殖的 10倍以上。部分养殖用水被输送到楼顶的微藻类培养池中,经过微菜类的作用后,连同微藻类直接输回到各层养殖池内。据此完成据下面小题。
1.该“楼房养虾”基地能够实现高密度养殖的主导条件是( )
A.养殖经验丰富 B.市场需求旺盛 C.养殖品种优良 D.养殖环境优越
2.培养的微藻类可以( )
①补充天然饵料 ②降低池水溶氧量 ③净化养殖用水 ④减少养殖用水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楼房养虾”模式可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推广的最主要优势是 ( )
A.建设投资少 B.技术难度低 C.土地利用率高 D.水资源消耗少
隐含耕地是指在商品和服务的生产交易过程中所需要的耕地资源。长江经济带耕地质量和数量区域差异大,是隐含耕地主要流入区,且内部隐含耕地差异显著。 图为长江经济带隐含耕地空间流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高三地理 第 1 页 共 8 页
4. 长江经济带内部隐含耕地的流动特征主要是( )
A. 邻近省区间流动较显著 B. 均向沿海省区流动
C. 西部省区为净输出省区 D. 中部省区为净输出省区
5.长江经济带的隐含耕地主要来自东北地区,主要是由于( )
A. 两区域相距较近 B. 东北地区土壤肥沃
C. 东北地区人均耕地多 D. 现代化交通运输的发展
6. 隐含耕地净流动对浙江粮食安全的影响是( )
A. 增加当地粮食产量 B. 提升当地粮食品质
C. 增加当地粮食消费量 D. 增加当地粮食供给
植被线形沙丘是风积地貌中常见的沙丘类型,有植被盖度较高、稳定性高的特点。在植被盖度较高的内陆沙漠区,单向风或呈锐角相交的双向风作用下可形成植被线形沙丘。其演化可概括为下图几个阶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高三地理 第 2 页 共 8 页
6.下图能正确表示植被线性沙丘形成过程中风力作用的是(注:箭头表示风向、风速)( )
7. 植被线形沙丘形成过程中( )
A.第一阶段,沙丘形式简单、高度低,植被盖度低, 以小型新月形灌丛沙丘为主
B.第二阶段,风沙在灌丛的迎风处持续堆积,沙丘在不断增长,开始相互叠加
C.第三阶段,植被的覆盖度增加,沙丘表层物质积累速度加快,形成垄状沙链
D.第四阶段,沙丘主体依旧在变宽增高,季节变化不再影响其内部的层理结构
冻土湿地是在高纬度或高海拔冷湿环境下形成的一种特殊的森林、沼泽湿地类型,分布于多年冻土分布带上,植被层下是难以被微生物分解的植物残体堆积成的泥炭层,也是全球重要的碳汇区,近30年来,由于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冻土退化严重,冻土湿地出现了原有高处湿地萎缩和新生湿地扩张的现象。下图为我国大兴安岭地区某地多年冻土南界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高三地理 第 3 页 共 8页9. 沼泽湿地的植被层和下覆泥炭层对冻土起保护增生作用,该作用主要是指( )
A. 隔热和保储水分
B. 降温和增厚功能
C. 储存大量有机碳
D. 缓解气候的变暖
10.图中冻土界线的变化可能导致冻土湿地( )
A. 融化区域的面积缩小
B. 向大气释放更多的碳
C. 土壤的温度和湿度下降
D. 微生物分解有机碳减弱
天山山系山脊平均海拔约4000米, 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受西风环流和独特地形影响,冰川、积雪及冻土分布广泛,成为新疆及中亚地区的水塔。下图示意天山四季(1、4、7、10月) 地表温度和积雪覆盖率在不同海拔带的分布特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表示天山7月积雪覆盖率和地表温度的曲线是( )
A. 甲、 戊 B. 甲、 辛 C. 丁、 戊 D. 丁、 辛
12. 在4200米以上,甲曲线远低于乙、丙、丁的影响因素是 ( )
A. 温度 B. 坡度 C. 日照 D. 风力
13. 符合天山积雪垂直分布特征的是 ( )
高三地理 第 4 页 共 8页 A. 冬季天山的平均积雪覆盖率最高 B. 随海拔上升积雪覆盖率上升
C. 夏季各海拔带的积雪覆盖率最低 D. 随地表温度上升积雪覆盖率降低
青龙县城处于燕山山脉一侧的山谷中,青龙县气象站距谷底中心约500m,可以较好地观测风向的变化特征。 图为“该地区4个季节山谷风逐时最多风向频率折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 判断青龙县所处山谷的走向及气象站所在的方位分别是( )
A. 南北走向 山谷西侧 B. 东西走向 山谷北侧
C. 南北走向 山谷东侧 D. 东西走向 山谷南侧
15. 图中序号和季节对应正确的是( )
A. ①——冬季 B. ②——春季 C. ③——夏季 D. ④——秋季
16. 在晴朗、微风的情况下,山谷风的日变化对污染物输送有明显影响,该县城空气污染物 ( )
A. 夜里浓度总体低于白天 B. 浓度最大值在午夜前后
C. 白天浓度总体低于夜里 D. 浓度最小值在日出前后
高三地理 第 5 页 共 8 页第Ⅱ卷(综合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 小题,共52分。
1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10分)
研究表明,中东沙尘与热带北大西洋海温在 2000—2019年都表现为相似的“先升高后降低”的年代际趋势转变,中东沙尘趋势的转变很可能与热带北大西洋海温变率有关。图示意热带北大西洋海温—中东沙尘相关机制。
(1)分析热带北大西洋异常增温导致中东沙尘活动增加的过程。 (6分)
(2)有人认为中东局部灌溉面积的变化对沙尘活动影响更显著,但也有人并不认同。基于所给材料,请表明你支持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4分)
高三地理 第 6页 共 8 页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分)
锗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在通信、航天航空、军事武器和新能源领域应用广泛。查明的锗资源储量约一半与煤矿伴生,称为煤层型锗矿。产自于煤系沉积物中的锗矿,其中一部分由富含锗的岩石在一系列外力作用下,形成于泥炭沼泽、湖滨等环境中。我国锗储量居世界第二,是全球锗矿产品生产大国,也是全球最大的锗出口国。2023年7月,我国宣布对锗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下图为2011--2020年世界锗产量和中国锗产量占世界比例变化示意图。表为 2017—2021年我国锗供需情况和产量结构。
(1)据材料,从外力作用角度说明煤系沉积物中锗矿的富集过程。 (4分)
(2)根据数据分析我国锗矿在开发和利用中可能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可行性措施。 (10分)
(3)从国家安全角度分析我国对锗进行出口管制的原因。 (6分)
高三地理 第 7 页 共 8 页
原生锗产量
国内消费量
净出口量
原生锗供需平衡
二次回收锗产量
2017
79100
59650
18646
804
1200
2018
94900
75050
13262
6588
28000
2019
85700
78230
17854
-10384
21000
2020
97000
115000
-192
-17808
—
2021
110000
130000
29308
-49308
-
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2分)
距今100多万年前,黄河流域内只有一些互不连通的湖盆,各自形成独立的内流水系。随着青藏高原的强烈抬升,我国地势从西低东高演变为西高东低,青藏高原出现大面积冰川,为黄河的贯通和形成创造了条件。第四纪末次间冰期气候变暖,黄河上、 中游各自独立的内流水系和古三门湖逐步相互连通,巨大的水量汇集于古三门湖,使得古湖水位升高,湖水开始从东部三门峡的低缓垭口向东溢流,并不断下切,贯通三门峡,最终形成东流入海的黄河水系。
受古三门湖的影响该区域形成了独特的沉积地层,研究表明此处古湖相沉积厚度受沉积时长影响最大。下图为古三门湖的位置及典型地质剖面略图。
(1)从湖水矿化度角度判断间冰期时古三门湖的类型,并说明判断依据。 (6分)
(2)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角度,分析古三门湖消失对黄土高原的影响。 (8分)
(3)推测从甲到乙古湖相沉积层厚度变化规律,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8分)
高三地理 第 8 页 共 8 页
2024届福建省高考三模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届福建省高考三模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2024届福建省高考三模地理试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2024届福建省高考三模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福建省高考三模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2024届福建省高考三模地理试题,共8页。
2024届福建省高考三模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2024届福建省高考三模地理试题,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