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青岛版(六三)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数学二年级下册四 勤劳的小蜜蜂---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一)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数学二年级下册四 勤劳的小蜜蜂---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一)教学设计,共12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能正确口算得数是百以内数的两位数加减法。
2、能利用所学知识,自主探究两位数加减法的口算方法。
3、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利用迁移规律探索,掌握口算的方法。
教学过程:
【导入】
一.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对,春天是一个春暖花开的季节,勤劳的小蜜蜂又开始忙碌了。你瞧:(出示课件)欢迎大家来到蜜蜂王国,这就是蜜蜂生活的家园。请大家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出示课件)学生交流发现的信息。有32只侍从,45只卫兵。
师:你能根据刚才发现的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
生交流
侍从和卫兵一共有多少只?
卫兵比侍从多多少只?
师板书有价值问题:1、侍从和卫兵一共有多少只? 卫兵比侍从多多少只?
师:同学们提的问题都很有价值。(设计意图: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激发求知欲。让学生自主发现图中信息,并根据信息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讲授】二. 探究新知,解决问题
今天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应该怎样列式?(板书算式)生:32+45
师:为什么要用加法算?[来源:学&科&网]
生:因为要求侍从和卫兵一共有多少只,就要把32只和45只合起来,合起来就要用加法算。
师:看来加法的意义大家掌握得非常好,把两个数合起来就要用加法算。那么32+45该怎样口算呢?请把你的想法在小组里说一说。
生小组合作交流想法。
指名交流,可能有:
30+40=70 2+5=7 70+7=77
先算32+40=72;再算72+5=77。
先算30+45=75,再算75+2=77.
……
(设计意图:让学生能对算式的算法有自由充分的思考空间,组内交流使得不同学生的不同想法得到充分交流,实现思维碰撞。)
师:同位互相说一说你听到的想法。
生同位交流。
师:你最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学生交流
(课件出示总结的两种口算方法,引导学生读)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一个知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板书)
试一试:23 + 15= 47 + 32= 学生说自己是怎样算的。
同学们像小蜜蜂一样,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来看第2个问题,看看应该怎样列式?
“卫兵比侍从多多少只?”生:45-32
为什么要用减法算?生:要求卫兵比侍从多多少只,就求45比32多几,所以用减法算。师:回答真棒!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要用减法算。该怎样口算呢?你是怎样想的?把你的想法在小组里说一说。
指名交流,可能有:
1、40-30=10 5-2=3 10+3=13
2、45-30=15,15-2=13
(设计意图:对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让学生积极地思考不同的算法,通过组内的交流,实现算法的多样化。)
同位互相说说你听到的想法。
师:你最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课件出示总结的两种口算方法,引导学生读)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二个知识: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板书)试一试:49-24= 74-52=
学生说自己是怎样算的。
【练习】三. 巩固练习 [来源:学*科*网Z*X*X*K]
师:现在你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了吗?小蜜蜂看到同学们学得这么好,想出题考考大家,你们敢来接受挑战吗?
第一题:算出得数才能采蜜‘ (学生说口算过程)
第二题:送蜜蜂回家(连线题)师:小蜜蜂采完花蜜该回家了,你能帮它找到回家的路吗?(学生说得数)
第三题:帮小蜜蜂判断
学生用手势判断,并指出错误。
指生回答。
第四题:出示自主练习第4题
第五题:出示自主练习第2题
师:请同学们读一读题,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自己做到练习本上。
第六题:玩具商店
同学们真厉害!顺利通过了考验,小蜜蜂想奖励一下你们,你们瞧,它带来了什么?(课件出示蜂蜜)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使学生对口算方法掌握的更为熟练。)
【作业】课堂总结
同学们,你们今天都学会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收获吗?(课件出示)
学生: 学会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
我学会了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
我会用两种方法口算。
师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希望同学们今后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快速地解决这类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做小结,使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对本节课的数学知识有一个大体的掌握。)[来源:Zxxk.C
m]
信息窗3 三位数加减法(不连续进位、退位)的笔算
教学目标:
学生们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万以内进退位加减法的学习,能解释估算的过程,培养估算意识。
教学重难点:
学生们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万以内进退位加减法的学习,能解释估算的过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计数器、投影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蜜蜂王国今天又有新的行动啦,让们一起跟着他们看一看好吗?
二、出示挂图,引导学生观察,提出问题
该信息窗呈现的是一幅蜜蜂王国豪华皇宫的情境图。
通过王国各种不同的岗位分工,呈现了丰富的数学信息,由此引发学生提出有关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问题。
组织学生看图,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弄清图意,提出数学问题。
果园到花园有多远?
第二队比第一队少多少只?
第一个问题解决的是不连续进位的三位数加三位数,第二个为题解决的是不连续退位的三位数减三位数。
在带领学生解决第一个问题时,可以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然后交流各组的算法。
有的可能用估算,592≈600,374≈370,594+374≈970或592≈600,374≈400,594+374≈1000。
出现不同的估算方法时,引导学生比较体会,把374看作370比看作400(比信息窗2的要求有所提高)更接近准确值;有的学生可能想到用学具摆摆;有的学生想到用竖式计算,竖式计算时,要让学生明白十位上的数如何相加。
理解满十向前一位进1,同时百位上的数相加时不要忘了加上进位的1得9。
最后要引导学生对不同算法的特点进行比较,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
在解决学生提出的第二个问题时,要重点让学生理解三位数减三位数的竖式计算中,被减数十位上的数不够减怎么办?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着重理解十位1减2不够减要从百位退1当10,十位上是11-2得9,百位上是4-2得2,结果291。学生也可以用学具摆一摆计算。不强求统一算法,学生不管用什么方法,只要算得正确都应给予肯定,让学生在不断交流与体验中选择计算方法。由于三位数的不连续进位、退位加减法,与前面学过的两位数的进位、退位加减法相同,所以在这里应启发学生联系已学知识,自己想出解决计算中遇到的问题的办法。
“自主练习”第1题是利用计数器练习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题目。
练习时要让学生充分利用计数器,进行加或减。
注意引导学生要将实际操作同理解算理紧密结合起来,达到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算理的目的。
第3题是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题目。
练习时,先引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策略,即要解决哪几个年级安排一场合适的问题,需要考虑每场安排的人数和不能超过500人,可以通过估算过计算,选择合理的方法安排场次。
该题安排两场比较合适,可以二三年级一场、四五年级一场,也可以二五年级一场、三四年级一场。
第6题是通过分析统计图所呈现的数据,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题目。
该题以条形统计图的形式呈现了自然保护区1998~2002年长臂猴数量变化情况,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练习时先让学生读懂图意,然后解答第(1)题的问题。
对于第(2)题学生只要根据长臂猴数量变化趋势和大致增长范围,说出2004年的只数比2002年多,并且多的只数在大致的增长范围内就可以了。结合练习向学生渗透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
信息窗4 不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验算
教学目标:
学会验算是学习的重点。培养学生建立验算的意识,有意识的锻炼学生的验算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学会验算是学习的重难点。
教学准备: 课件、计数器、挂图
教学过程:
一、进行导课。
同学们,今天蜜蜂王国的国王要进行查账了,让我们一起去看看他是怎样进行查账的,好吗?
二、新授
1、出示图片,看图,谁能来说说这幅图?(引导学生把图说完整注意图中的数学信息)
(蜜蜂王国里蜂王派他的属下小蜜蜂,去检查蜂蜜生产和使用情况记录的情境。)
2、你能提出什么问题?(随机板书学生提出的问题)
我们一起来解决刚才提出的问题吧。
1)蜜蜂生产记录对吗?怎样检查?
小组讨论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2)算算试试。在小组里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3)交流算法:
a 把573和318交换位置
b 和减去其中一个加数,等于另外一个加数
你认为那种算法更方便呢?
三、游戏巩固
1、大树生病了,哪位啄木鸟医生可以为大树治病呀?用你喜欢的方式解决这个问题。
2、学生解决,教师巡视。
四、练习巩固
1、“我来逛商店”
快看,有这么多的商品,你想买什么呀?
生提问题,全班解决
同位间提问题,互相合作解决
2、在小组里说一说你是怎么验算的。
学生交流,教师巡视
指生介绍:
3、“火车提速”
出示课件:可按谁在相同时间内,计算的算式最多,最准
用我们学过的方法解决你想解决的其他问题。
验算练习:
209+198 298+403 354+214
4、在以后的计算中,我们可以用验算的方法来检验
"自主练习"第1题是填空题。练习的目的一方面巩固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计算,另一方面渗透了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练习时,可让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具体题目的计算、填空了解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完成后可以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验算。
第2题、第4题是判断对错和计算题。
通过这个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计算和验算的方法,培养良好的计算和验算习惯。
第3题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
要知道440个学生,每人1袋够不够,可以有多种方法,可以笔算,也可以估算;可以用加法计算,也可以通过减法判断。
请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交流,找到最好的方法,并在全班交流。
第5题,通过给出的3、1、2和4、0、5这六个数字,让学生任意拼摆组成不同的三位数,并算出它们相加减的结果。
练习时请学生利用学具或卡片小组合作摆一摆、算一算。
第6题呈现的是生活中常见的买衣服的情境。
通过小红和妈妈在商场里的对话,引导学生分析要算出一件上衣和一条裤子需要的钱数,需要先选择与裤子搭配的上衣,然后再计算。
该题有三种不同的搭配方法,因此有三种不同的答案。
请学生现自己思考,然后再小组内交流。
看看谁的答案最多。
第7题是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体、解决问题的题目。
题中给出了一所小学一年级新生患龋齿人数统计数据,通过解决“2002年比2001年患龋齿人数减少多少人”,以及学生自己提出的感兴趣的问题,提高三位数加减三位数计算的正确率和熟练程度,同时渗透爱护自己牙齿的意识。
“我学会了吗?”
教学目标:
能利用所学知识,在教师的指导下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知道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知道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教学准备:
课件、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口算
700+40= 150-50= 450-400= 200+80=
160-70= 80+60= 130-50= 2300-200=
二、“我学会了吗?”
这是一幅葡萄丰收情境图。图中呈现了葡萄的样数,和所数葡萄的箱数等数学信息。练习时,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图意自己提出问题并解答。完成后,要组织好小组的交流与评价,为"丰收园"栏目的全面评价提供依据。
三、补充练习
每张卡片上两个数的和是多少?差是多少?先估一估再计算出来。
792 185 412 392 382 215
620 308 652 128 179 13
和:
差:
3、列式计算。
(1)两个加数都是345,和是多少?
(2)765比356多多少?
(3)一个数比720少180,这个数是多少?
(4)650比一个数多302,这个数是多少?
4、实践应用。
(1)水果店第一天卖出苹果70千克,第二天卖出80千克,还剩下100千克。水果店原有多少千克苹果?
(2)这个月爸爸工资2000元,给爷爷 400元,还剩多少元?
5、不计算,你能直接说出哪张卡片上3个数的和最大?为什么?
15 22 58
56 18 25
三、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和练习,你有什么收获?
期中复习
1、13个萝卜,平均分给4只小兔,每只小兔分( )个,还余( )个。
算式是 ÷ = (个)…… (个)
如果每只小兔分3根萝卜,能分给( )只小兔,还余( )个。
算式是 ÷ = (只)…… (个)
2、在 ÷6=4…… 中,余数最大是( )。
3、有一个数,百位上是2,个位上是4,十位上是0,这个数是( )。
4、8002读作( ),三千九百写作( )。
5、按规律填数:
(1)2080、2090、( )、( )
(2)4010、4005、( )、( )
6、50厘米=( )毫米 400分米=( )米
7、在括号里填上“>”、“<”、“=”。
2000千米○2米 40米○400分米 4千米○500毫米
500厘米○50分米 9厘米○1分米 5千米○50米
8、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你的数学课本大约长2( ) 教室的门大约高2( )
你的课桌大约高70( ) 你的身高大约是130( )
茌平到济南的距离大约是90( ) 你一步的大约长5( )
9、4米-15分米=( )分米 7米-16厘米=( )厘米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课 题
信息窗2 三位数加减三位数和两位数的笔算和估算方法(第一课时)
课型
新授
总课时数[来源:Z#xx#k.Cm]
教 学
目 标
1. 使学生能够正确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和不进位的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笔算。
2. 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 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将学习过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知识迁移到本节课学习的内容上来,并引导学生总结方法。
重 点
难 点
能熟练地用竖式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不进位算式。
教学
媒体
课件
是否
详案
是
教学过程设计
修改补充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上节课我们通过参观蜜蜂王国学习了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小蜜蜂很勤劳,这节课咱们去看看小蜜蜂准备出发采花蜜的情境,看看这次它们又带给我们哪些新知识好吗?
(出示情境图)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情境图,说说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
并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板书问题:
1、一队和二队一共有多少只?
2、二队比一队少多少只?
3、二队和三队共有多少只?
……
二、探究新知,解决问题
(一)一队和二队一共有多少只?
1、学生独立思考列出算式。
2、学生小组交流计算的过程,全班汇报。
师板书竖式:320+210=530
320
+ 210
530
师:你们认为哪种方法更容易理解?说说你的想法。
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3、小结:用竖式计算要注意什么?
(明确: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二)解决“二队比一队少多少只?”[来源:Z#xx#k.Cm]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师巡视指导有困难的学生。
交流自己的计算方法,重点掌握竖式的书写格式。
(三)解决“二队和三队共有多少只?”
师:同学们能自己解决这个问题吗?
先让学生独立列出算式,再尝试用竖式计算。
全班交流。学生说说用竖式计算应注意的问题。
三、巩固练习
1、自主练习第1题:在计数器上拨珠计算。让学生说出计算方法,理解体会算理。
2、小测试:用竖式计算:
324+153= 29+540=
465-132= 857-37=
四、总结收获
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交流自己的收获,并进行自评。
教学反思: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青岛版 (六三制)六 田园小卫士——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二)教案,共2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课堂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二年级下数学教案勤劳的小蜜蜂 万以内的加减法(一)_青岛版,共6页。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青岛版 (五四制)二年级下册三 勤劳的小蜜蜂——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一)教案,共3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利用旧知,学习新知,掌握方法,巩固应用,梳理知识,总结升华,比一比,填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