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读懂诗歌 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读懂诗歌 课件,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2023全国甲卷,2023全国乙卷,2017课标Ⅰ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玉树临风美少年,揽镜自顾夜不眠。
1.每天都被自己帅到睡不着。
3.可,我还是很想你。
4.最后的最后,也没人心疼我。
时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花落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暗示性、含蓄性、跳跃性、凝练性
读懂“诗家语”之一:重要词语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诗经·邶风·静女》)
(《鹊桥仙·纤云弄巧》)
(《桂枝香·金陵怀古》)
(《念奴娇·过洞庭》)
2019年高考(安徽卷)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遂舟行。——刘过《柳梢青·送卢梅坡》
后半夜的相思,心像飞尘一样时时紧跟在友人的马后,又像明月一样处处追随在友人的舟旁。
读懂“诗家语”之二:语序颠倒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念奴娇·赤壁怀古》)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山居秋暝》)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 (《孔雀东南飞》)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归园田居》)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念奴娇京·口北固亭怀古》)
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杜甫《送韩十四江东觐省》
我仿佛听到你途经幽静的黄牛峡时,滩上汹涌的江水发出不绝的回声,而眼前白马江畔寒风吹骨、树影稀疏。
读懂”诗家语”之三:空白省略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蜀相》)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客至》)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菩萨蛮》)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书愤》)
2017年高考江苏卷明朝烟雨桐江岸,且占丹枫系钓舟。——陆游《秋兴》
明天早上(我要去)被烟雨笼罩的桐江岸边,选一株丹枫树系(我的)渔船。
临江仙 晁补之 身外闲愁空满眼,就中欢事常稀。明年应赋送君诗。细从今夜数,相会几多时。 浅酒欲邀谁共劝,深情唯有君知。东溪春近好同归。柳垂江上影,梅谢雪中枝。
看一看(能不能读懂诗歌?)
这世间满眼徒是闲愁,其中欢乐的时常常很少。到明年(我)应该赋诗一首送别你。仔细地从今夜要数一数(到明年分离时)相聚的日子(还有)多少个。 浅酒(我)邀请谁一起劝酒,深情只有你才能知道。东溪春意将近时风景大好,(我们)一同去(观赏)。(去观)杨柳低垂的在江中映出倒影,(去赏)梅花凋零在雪中,留下凌雪的枝条。
这世间满眼徒是闲愁,其中欢乐的时常常很少。到明年(我)应该赋诗一首送别你。从今夜要仔细地数一数(到明年分离时)(还有)多少个相聚的日子。 (我)邀请谁一起劝着喝酒,深情只有你才能知道。春意将近时,东溪风景大好,(我们)一同去(观赏)。(去观)低垂的杨柳在江中映出倒影,(去赏)梅花在雪中凋零,留下凌雪的枝条。
14.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首词真实描写了送别的场景,充分地表现出词人对朋友的眷恋之情。B. 词人时常感到缺乏快乐,而即将到来的离别又会强化这种愁闷的感受。C. 因不忍与朋友分别,词人更珍惜当下,数算还剩下多少时日可以相聚。D. 春天即将到来,词人希望与朋友同归东溪游览,共同欣赏春日的美景。
15. 词的结尾两句被后代评论家称赞为“绝妙”,请简要分析其妙处。①景物描写的画面感强:低垂的柳条在江水中映出倒影,雪中盛开的梅花也开始凋落,正是一派美丽的春日风光;②以虚景写真情:这里的美景并非写实,而是词人心境的外部投射,词人与友人感情深厚,想到能与友人相聚便心生欢喜。
1.落实重要词语,准确释义。2.知晓词语错位,还原语序。3.明白句中省略,补全空白。
读懂“诗家语”,掌握破解方法
破阵子 陆游 看破空花尘世,放轻昨梦浮名,蜡屐登山真率饮,筇杖穿林自在行,身闲心太平。 料峭余寒犹力,廉纤细雨初晴。苔纸闲题溪上句,菱唱遥闻烟外声。与君同醉醒。
试一试(能不能理解诗歌?)
14.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词人以“空花”“昨梦”喻指过往的虚无,“看破”“放轻”宣示自己告别过去。B. 词人着屐拄杖、登山穿林,一个远离尘世、悠游自在的山野隐逸形象跃然纸上。C. 细雨初晴的春日,依然会使人感觉到寒冷,但这并没有影响词人的轻松自得。D. 词人在最后表示,希望远方友人能与自己同饮共醉,表达了真挚的思念之情。
15. 这首词是如何表现人闲适心情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①采用直抒胸臆的表现方法;②开篇即言志,表明自己看轻尘世浮名;③在描写登山、穿林等生活场景时,也直白地表达出感受。
1 . 理解障碍。(意思不理解)2 . 审题障碍。(问题读不懂)3 . 表达障碍。(答题不规范)
(2023新课标Ⅱ卷)
湖上晚归 林 逋卧枕船舷归思清,望中浑恐是蓬瀛。桥横水木已秋色,寺倚云峰正晚晴。翠羽湿飞如见避,红蕖香袅似相迎。依稀渐近诛茅地[注],鸡犬林萝隐隐声。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人描写自己乘船归家途中所见,笔下画面随着行程逐次展开,自然流畅。B. 诗人眼中的景物在秋日余晖的映照之下,有动有静,多姿多彩,令人愉悦。C. 诗人如处仙境的感觉被人居之地的鸡鸣狗吠之声破坏,心情也发生了变化。D. 诗人调动多种感官,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描写,状物生动,笔触鲜活而细腻。
16. 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这一观点在本诗中是如何得到印证的?请简要分析。
答友人论学林希逸 逐字笺来学转难①,逢人个个说曾颜②。那知剥落皮毛处,不在流传口耳间。禅要自参求印可,仙须亲炼待丹还。 卖花担上看桃李,此语吾今忆鹤山③。
【注】①笺:注释。这里指研读经典。②曾颜:孔子的弟子曾参和颜回。③鹤山:南宋学者魏了翁,号鹤山。A. 诗的首联描述了当时人们不畏艰难、努力学习圣人之道的学术风气。B. 诗人认为,“皮毛”之下精要思想的获得,不能简单依靠口耳相传。C. 颈联中使用“自”“亲”二字,以强调要获得真正学识必须亲自钻研。D. 诗人采用类比等方法阐明他的治学主张,使其浅近明白、通俗易懂。
【注】①笺:注释。这里指研读经典。②曾颜:孔子的弟子曾参和颜回。③鹤山:南宋学者魏了翁,号鹤山。16. 诗的尾联提到魏了翁的名言:“不欲于卖花担上看桃李,须树头枝底方见活精神也。”结合本诗主题,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015 .山东卷)风露湿行云,沙水迷归艇。 (张元干《卜算子》)(2014 .四川卷)寒山常带斜阳色,新月偏明落叶时。(赵执信《秋暮吟望》
“湿”字,描写地面浓重的风露水气使得行云也充满湿气而显得厚重凝滞,突出了外在环境的潮湿、阴冷,表现了作者凄凉和沉重的心情。“迷”字,描写水面迷蒙的雾气使归舟迷失了航向,烘托出朦胧、迷茫的氛围,表现了作者内心的迷惘。
”常“强调时间频度,将随朝暮变化的山色写为常着落日之色,“偏”突出情态,将新月照落叶的自然现象视为有意为之。这两个字改变景物的客观性,为情造景,凸显了诗人的心绪和情感。
无哗战士衔枚勇 欧阳修《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
B.该句重点在表现考生们奋勇争先、一往无前,所以把他们比作战士。
正常语序是:勇战士衔枚无哗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如何读懂诗歌 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诗歌鉴赏三步走,读懂的标准,翻译诗句要理解关键词,起承转合,课堂精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如何读懂诗歌 课件,共3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读懂古代诗歌 课件,共3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读懂诗歌六方向,巩固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