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总复习优化设计一轮用书地理配人教版(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word课时规范练20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含湖泊)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总复习优化设计一轮用书地理配人教版(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word课时规范练20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含湖泊),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流的主要补给水源是,推测上述沙漠湖泊最终会,该水系,该地夏季土壤水主要来源于,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注:TP负荷量是指一定时段内由污染源进入水体的磷总量。
1.基流的主要补给水源是( )
A.雨水
B.湖泊水
C.地下水
D.积雪融水
2.基流径流量3月份比4月份大的原因可能有( )
①植被需水量较多 ②农业生产灌溉用水量较多 ③植被需水量较少 ④农业生产灌溉用水量较少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3.8月份比3月份基流TP负荷量低的原因可能是( )
A.8月份地表径流量大
B.8月份植物快速生长需肥量大
C.3月份地表径流量小
D.3月份植物返青需肥量大
(2023·广东梅州一模)2022年夏季以来,多地气候异常。塔克拉玛干沙漠竟然出现众多新湖泊。下图为塔里木河畔罗布人村寨一带的沙漠湖泊景观图。据此完成4~5题。
4.新出现的沙漠湖泊中的湖水主要直接来源于( )
A.高山积雪融水
B.河流水
C.地下水
D.雨水
5.推测上述沙漠湖泊最终会( )
A.变大B.保持不变
C.变小D.消失
(2023·山东济南实验中学一模)气候暖湿化背景下,青藏高原某内流区因湖泊快速扩张发生水系重组(邻近湖泊因湖水溢出而形成上下游汇流关系),重组后,甲、丙两湖盐度明显降低,乙湖盐度变化不大。图1示意该内流区重组后的水系。图2是水系重组前后甲、乙、丙三湖的水位变化情况(与2000年的水位差)。据此完成6~7题。
图1
图2
6.图2中水位变化曲线①②③分别对应( )
A.甲湖、乙湖、丙湖
B.甲湖、丙湖、乙湖
C.乙湖、丙湖、甲湖
D.丙湖、乙湖、甲湖
7.该水系( )
A.重组前甲湖水汇入乙湖
B.重组前乙湖水汇入丙湖
C.重组后甲湖流域面积扩大
D.重组后丙湖盆容积缩小
(2023·广东中山三模)毛乌素沙地东南缘不同类型沙丘的土壤水分有明显的时空变化,该地地下水埋深约3米。下图示意毛乌素沙地所在区域,下表示意该地8月土壤水分监测数据。据此完成8~9题。
8.该地夏季土壤水主要来源于( )
A.大气降水B.积雪融水
C.地下径流D.地表径流
9.与流动沙丘相比,夏季固定沙丘土壤含水量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A.地表起伏较小
B.太阳辐射强烈
C.下渗作用显著
D.植被覆盖率高
10.(2023·山东菏泽二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第二松花江畔一处傍河区是某生物科技企业的水源地(图1),海拔约150米。为增加水源供应,研究人员对其进行勘测、分析,发现:该地采水井的井间距和井与井之间的干扰度有明显相关性(图2);各采水井之间干扰度控制在25%以下,开采井可正常采水。研究人员规划了井河距离50米、200米的两种新增开采方案。
图1
图2
(1)说明该企业水源地潜水的优势。
(2)指出新增开采井方案二与方案一的差异,并分析方案二更合理的原因。
参考答案
课时规范练20 陆地水体及其
相互关系(含湖泊)
1~3.1.C 2.D 3.B 解析 第1题,结合材料中“基流又称底水,即枯水期河流所能维持的最小水流”可知,基流在枯水期仍然有水源补给,说明其主要补给水源是常年性的,可以常年大范围补给整个流域的只有地下水。第2题,结合材料,基流径流量3月份比4月份大主要是由于此时刚进入春季,气温低,植被需水量较少;加上大部分农作物才刚刚播种,农业生产灌溉用水量较少,③④正确,①②错误。第3题,结合材料“TP负荷量是指一定时段内由污染源进入水体的磷总量”,其主要来源是农业活动中施肥过量产生的污染,8月份比3月份基流TP负荷量低的原因可能是8月植物生长旺盛,吸收肥料的数量大于3月;径流量可以改变水体中磷含量的浓度,但不能改变TP负荷量。
4~5.4.B 5.D 解析 第4题,高山积雪融水补给当地河流,不直接补给沙漠湖泊;位于塔里木河畔,河流泛滥形成湖泊;地下水属于稳定补给,不会突然出现;深居内陆,气候干旱,降水稀少。第5题,根据材料可知,湖泊出现只是偶然,由于塔克拉玛干沙漠深居内陆,夏季高温、干旱,理论蒸发量大,沙漠里的湖泊最终只能被蒸发殆尽。
6~7.6.B 7.B 解析 第6题,气候暖湿,青藏高原的冰川融水和降水增加,湖泊面积总体增加,依据题意甲、丙两湖盐度明显降低,说明两湖的淡水注入量明显增加,湖泊水位应显著上升,由于甲湖面积相对丙湖小,所以在相似的水量下,甲湖水位上升幅度更快,所以①是甲湖,②是丙湖;乙湖盐度变化不大,说明其补给水量稳定,湖泊水位稳定,③是乙湖。第7题,由题干信息“邻近湖泊因湖水溢出而形成上下游汇流关系”得知原有邻近的湖泊是相对孤立的,如图示甲、乙两湖邻近,所以重组前甲湖水并未汇入乙湖;乙湖远离丙湖,现有的河道应是在重组之前就存在的,所以重组前乙湖水汇入丙湖;湖泊流域面积与汇水区域有关,而汇水区域与地形直接相关,地形并未发生变化,所以甲湖流域面积并未扩大;丙湖面积会扩大,湖盆的容积不会缩小。
8~9.8.A 9.D 解析 第8题,毛乌素沙地位于东部季风区的边缘,夏季受东南季风影响,降水量较大,且该地位于毛乌素东南缘,故夏季土壤水主要来源于东南季风带来的大气降水;积雪融水发生在春季,夏季无积雪融水补给;该区域地下水埋深约3米,对表层土壤水影响微弱;黄河支流无定河上游流经毛乌素沙地东南缘,但是流量小,且无定河的部分支流发源于沙地,地表径流对土壤水影响微弱。第9题,读图可知,固定沙地夏季土壤含水量明显小于流动沙地,这是因为固定沙丘的植被覆盖率较高,而夏季为植物生长期,草类植物根系在一定深度吸收表层土壤水,植物生长耗水且蒸腾作用强烈,进而导致土壤水分含量低,夏季尤其低;地表起伏大小、太阳辐射强弱与沙地类型无关,不是造成两者差异的原因;流动沙地植被覆盖率低、下渗作用更加强烈,但其含水量高。
10.答案 (1)距第二松花江近,江水渗流补给量大,水体更新快,能满足地下水的开采需求;地下水受外部环境直接干扰小,水质较好且稳定;地下水埋藏浅,适宜集中开采。
(2)方案二井河距离远,井间距大(或方案一井河距离近,井间距小);距补给源地第二松花江较远,渗水得到更多过滤净化,水质更好;方案二井间距大于220米时,相互干扰度小于25%,各井之间采水相互影响小;井河距离较大,能有效防止该水源地的开采井被洪水淹没。
解析 第(1)题,结合图文材料可知,水源地位于第二松花江沿岸,江水渗流对潜水补给量大,潜水更新快,能够满足开采需求;位于河流附近且无工农业生产活动,受外部环境干扰较小,地下水水质好且水量稳定;该地海拔在150米左右,潜水位线在140米以上,地下水埋藏浅,利于开采。第(2)题,结合图1可知,方案二距河更远,井间距更大。方案二的优势体现在:距第二松花江较远,河水渗流补给到该地,土壤等对水的净化作用更好,水质好;井间距大于220米时,井间相互干扰度小于25%,水井之间采水相互影响较小;水井距河流较远,发生洪水时,水位上升开采井被淹没的可能性明显降低。
月份
降雨量/mm
蒸发量/mm
基流深度/mm
基流TP负荷量/kg
3
207.4
39.8
84.74
231.46
4
84.9
65.1
47.33
133.22
8
215
96.2
51.54
69.54
类型
土壤含水量/%
0~20 cm
20~40 cm
40~80 cm
流动沙丘
15.28
24.50
48.90
固定沙丘
6.58
6.66
31.04
错题题号
易错要语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考总复习优化设计一轮用书地理配人教版(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word课时规范练29植被,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与枯落物厚度呈明显正相关的是,四地中,人工林综合效益最低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总复习优化设计一轮用书地理配人教版(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word课时规范练25地质构造与地貌,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关于图中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甲、乙两地地表形态的差异反映了,该山最有可能位于,该地质构造通常被用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总复习优化设计一轮用书地理配人教版(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word课时规范练24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地层界面为不整合面的是,深色细颗粒纹层沉积物主要来源于,图示地貌形成演化阶段的顺序为,该地支撑砾岩形成的先后顺序是,与①阶段相比,③阶段河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