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三年(2021-2023)中考化学模拟题分类汇编-71科学探究题(中档)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5/15508146/0-171072187304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北京市三年(2021-2023)中考化学模拟题分类汇编-71科学探究题(中档)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5/15508146/0-171072187308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北京市三年(2021-2023)中考化学模拟题分类汇编-71科学探究题(中档)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5/15508146/0-1710721873117/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北京市三年(2021-2023)中考化学模拟题分类汇编-71科学探究题(中档)
展开
这是一份北京市三年(2021-2023)中考化学模拟题分类汇编-71科学探究题(中档),共4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科学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科学探究题
1.(2023·北京平谷·二模)某“贴身暖宝宝”的使用说明书(部分)如下图,化学兴趣小组围绕袋内物质展开探究。
【提出问题】袋内是否含有铁粉?
【进行实验】①取出袋内粉末于滤纸上,与磁铁充分接触。②将少量磁铁吸出的粉末加入足量稀硫酸中。
【收集证据】
(1)磁铁吸出的粉末与稀硫酸剧烈反应得到浅绿色溶液,同时观察到有产生 。
【得出结论】袋内含有铁粉
【做出猜想】被磁铁吸出的铁粉能在空气中燃烧。
【获取事实】将少许铁粉撒在酒精灯火焰上,铁粉立即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反思交流】
(2)铁粉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拓展探究1】为探究发热材料中各主要物质所起到的作用,小组成员设计了如下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3)分析 的数据,可证明活性炭能加快铁粉氧化的速率。
(4)分析实验组4与对照组的数据,可证明 。
【拓展探究2】用不同物质燃烧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分别在图甲所示装置的燃烧匙内放置铁粉、红磷(均足量),用电热丝引燃。氧气含量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乙、图丙:
(5)待铁粉熄灭并恢复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进入瓶内的水约占原水面上方空间体积的 。
(6)分析图乙、图丙可知,实验中消耗氧气更彻底的是 (填“铁粉”或“红磷”)。
2.(2023·北京·二模)镁条在空气中久置表面会变黑。某小组同学设计并进行实验,探究镁条变黑的条件。
【查阅资料】常温下,亚硫酸钠(Na2SO3)可与O2发生化合反应。
【猜想与假设】常温下,镁条变黑可能与O2、CO2、水蒸气有关。
【进行实验】通过控制与镁条接触的物质,利用右图装置(镁条长度为3cm,试管容积为20mL)分别进行下列5个实验,并持续观察20天。
【解释与结论】
(1)实验1和2中,NaOH浓溶液的作用是 。
(2)实验3的目的是 。
(3)实验4中,试管内的气体主要含有CO2、 。
(4)得出“镁条变黑一定与CO2有关”的结论,依据的两个实验是 (填编号)。
(5)由上述实验可推知,镁条变黑的条件是 。
(6)欲进一步证明镁条表面的黑色物质中含有碳酸盐,所需试剂是 。
3.(2023·北京平谷·一模)柠檬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柠檬酸。为了得到维生素C含量高的柠檬水,小组同学开展了如下研究。
【查阅资料】
①维生素C易溶于水,具有酸性,能与碘水反应。
②柠檬酸是一种易溶于水的酸,不能与碘水反应。
③柠檬中其他物质不与碘水反应。
④淀粉溶液遇碘水变为蓝色。
实验1:选择测定维生素C含量的试剂。
实验2:用实验1-2的方法, 探究泡制温度、泡制时间对柠檬水中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
柠檬水的泡制过程如下图所示:
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解释与结论】
(1)实验2中,当观察到 时,记录柠檬水滴数。
(2)设计实验2-1和实验2-3目的是 。
(3)由实验2-2、2-3、2-4、2-5得出的结论是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柠檬水中维生素C含量 (填“减小”或“增大”)。
【反思与评价】
(4)实验2中,泡制柠檬水时,除要从同一柠檬中取形状和质量相近的柠檬片外,还应控制泡制温度和 相同。
(5)同学甲认为不能用实验1-1测定柠檬水中维生素C含量,理由是 。
(6)结合上述实验,要提高柠檬水中维生素C的含量,你的建议是 。
4.(2022·北京顺义·模拟预测)将“曼妥思”糖投入碳酸饮料瓶中,会产生大量气泡并带着饮料从瓶口喷出,形成一定高度的“喷泉”。这是由于瓶内气压增大造成的。
【提出问题】瓶内气压增大与什么有关?
【进行实验】
实验 1:25℃时,将 “曼妥思”与 50mL 碳酸饮料混合,
利用压强传感器测量从 0s 至 60s 时增大的压强值(装置如图)。
实验 2:将“曼妥思”与 50mL 碳酸饮料混合,利用压强传感器测量从 0s 至 60s 时增大的压强值。
【解释与结论】
(1)“曼妥思”与碳酸饮料混合后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
(2)实验 1 的目的是 。
(3)通过对比实验 2 中 (填实验序号)可知 “曼妥思”形状会影响 60s 时增大的压强值。
(4)通过对比实验 2 中 2-5 和 2-6,得到的结论是 。
(5)实验 2-3 的压强值大于实验 2-5 的原因是 。
【反思与评价】
(6)依据实验 2 分析,用“曼妥思”和 50mL 碳酸饮料进行“喷泉”实验,为形成明显效果最好选择 37℃和 。
5.(2022·北京西城·二模)用下图装置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说明:甲、乙中均盛有足量药品
实验步骤及现象:
步骤Ⅰ:挤压甲,一段时间后松手,红磷不燃烧;
步骤Ⅱ:挤压乙一段时间后,点燃酒精灯,红磷不燃烧;
步骤III:松开乙, 。
(1)乙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Ⅱ中红磷不燃烧的原因是 。
(3)补全III中的操作及现象 。
6.(2022·北京大兴·二模)实验小组同学对铁生锈的条件和影响因素进行探究。
【进行实验】
实验1:如下图所示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观察到C中铁钉生锈,A、B中铁钉无明显变化。
实验2:为进一步探究影响铁生锈速率的因素,小组同学设计如图所示实验,利用传感器监测过程中氧气浓度的变化来判断铁生锈的情况。
实验记录如下:
【解释与结论】
(1)铁生锈属于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2)由实验1能得出“与H2O接触是铁生锈条件之一”的结论,依据的实验现象是 。
(3)实验2,①中200s时氧气浓度没有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
(4)由实验2得出“食盐能加速铁生锈”的结论,依据的实验是 (填序号)。
(5)实验2,设计②③的目的是 。
【反思与评价】
(6)小明欲进一步探究NaOH稀溶液对铁生锈速率是否有影响,他又补充设计了如下实验:
该实验中水、食盐、稀醋酸的量分别是 。
7.(2022·北京顺义·二模)含氯消毒剂是人类最早使用的化学消毒剂之一,电解食盐水可以制备含氯消毒剂。小组同学利用图1所示装置研究实验条件对消毒剂中有效氯含量的影响。
【查阅资料】该研究中含氯消毒剂的主要成分是NaClO,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
【猜想与假设】食盐水浓度、电压、电解时长可能影响消毒剂中有效氯含量。
【进行实验】在40mm电极长度、10mm电极间距的条件下电解300mL食盐水,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根据上表中的部分数据绘制有效氯含量--时间(电解时长)图,并进行了曲线拟合,所得曲线如图2所示。
【解释与结论】
(1)表中数值a为 。
(2)食盐水浓度对消毒剂中有效氯含量的影响是 。
(3)探究电压对消毒剂中有效氯含量影响的实验是 (填序号)。
(4)餐具消毒液的有效氯含量为0.34~0.46g/L。依据上述实验,制备餐具消毒液的适宜条件为 。
【反思与评价】
(5)实验研究表明,食盐水浓度为50g/L时,能发生如下反应,产生有毒的氯气,配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6)结合以上实验,你还想探究的问题是 。
8.(2022·北京房山·二模)食用油是厨房中常见的食材,小组同学针对食用油的变质问题进行了探究。
【查阅资料】
①食用油不易溶于水,能溶于酒精和醋酸中。白酒和白醋的主要成分分别为酒精和醋酸。
②食用油变质后产生的过氧化物可使碘化钾淀粉试纸由白色变为蓝色。
Ⅰ.检验食用油是否变质
【进行实验】
ⅰ.空白对照组
ⅱ.对比实验组
【解释与结论】
(1)食用油中常含有 C18H34O2、C18H32O2、C16H32O2等,这些物质的相同点是 (写出一点即可)。
(2)依据空白对照组可知,用 52°白酒和白醋作溶剂 (填“会”或“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3)由对比实验组可知,适宜的溶剂为 。
(4)经上述实验检验,已经发生变质的是_____(填序号)。
A.新油B.过期油C.煎炸过的老油
Ⅱ.去除食用油中过氧化物的方法
【进行实验】
【解释与结论】
(5)设计实验 2-1 的目的是 。
(6)由实验 2-2 得到的结论是 。
【反思与评价】
(7)根据上述实验,请从食用油的加工、储存或使用等方面,提出一条合理建议: 。
9.(2022·北京·一模)过氧化氢(H2O2)可用于环境消毒,自身缓慢分解,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能快速分解。
(1)写出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
84消毒液也是生活中常见的消毒剂,其有效成分为NaClO,小明同学为了使消毒效果更好,将84消毒液和H2O2溶液混合使用,发现产生了大量气体。引发了小明的猜想,他边查阅资料边做了以下实验。
资料:一般条件下,氯气是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且不燃烧、不支持燃烧。
猜想I:该气体可能是氧气。
实验1:取少量84消毒液于试管中,再加入H2O2溶液,快速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2)实验现象: 。
结论1:说明猜想I成立,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猜想II:这里的氧气都是由过氧化氢分解产生的。
实验2:向锥形瓶中加入35mL84消毒液,注射器中吸入30mL5%的H2O2溶液,并将其平均分6次推入锥形瓶中,每次推入5mLH2O2溶液,待不再产生气泡后,记录所得气体的体积(见下表)。
(3)结论2:分析表中的数据可以说明,猜想II (填“成立”或“不成立”)。依据是 。
(4)综合分析后推测x的数值是 。
(5)测得第3次反应后溶液中溶质只有氯化钠,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反思:将84消毒液和H2O2溶液混合使用并不能使消毒效果更好,两者发生化学反应反而会使消毒效果变差。
10.(20-21九年级下·北京海淀·阶段练习)某兴趣小组对铁生锈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究。
实验1: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进行实验】
如图所示,取三根洁净无锈的铁钉,分别放置在三个不同环境中,一周后观察铁钉生锈情况并记录如下。
【解释与结论】
(1)对比实验 (填序号),可以得出铁生锈与水有关。
(2)由上述实验可知,铁生锈的条件是 。
实验2:探究NaCl溶液的浓度对铁生锈速率的影响
【进行实验】
室温下,取大小、形状相同的光亮铁丝,用下图装置完成实验并记录如下。
【解释与结论】
(3)导管内液面上升的原因是 。
(4)a= 。
(5)依据实验①~④,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反思与评价】
(6)小组同学重复实验⑤,得到以下数据:
则原实验⑤失败的可能原因是 。
(7)综合上述实验结果,铁制品的防护需尽量避免与水、氧气、 接触。
11.(2019·北京·中考模拟)兴趣小组用稀盐酸除去铁钉表面的铁锈(主要成分是Fe2O3),发现反应开始时铁锈消失,有气泡产生,溶液颜色为黄色,一段时间后变为浅绿色。
【查阅资料】FeCl3的溶液呈黄色
甲同学认为生成的FeCl3可能与试管中的物质继续反应,进行了下列实验。
(1)用盐酸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实验1-1的目的是 。
(3)综合分析实验1,溶液从黄色变浅绿色的可能原因是 。
乙同学用生锈程度相同的锈铁钉、5mL盐酸探究溶液颜色变化的影响因素。
(4)生锈铁钉与盐酸反应时,溶液的颜色变化与 有关。
(5)2-2中始终未观察到溶液变黄色,结合实验1和实验2推测可能的原因为 。
(6)基于上述实验推测,下列关于工业用盐酸除铁锈的说法合理的是 (填字母 序号)。
A 除铁锈时,所用盐酸的浓度越大越好
B 在除锈过程中,生成的FeCl3对铁也有腐蚀作用
C 用盐酸除锈时,应注意控制反应的时间
12.(2021·北京平谷·二模)高锰酸钾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实验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得知,草酸(H2C2O4)可使滴有硫酸的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但不同条件下褪色时间不同,即反应的速率不同。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影响该反应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哪些?
【作出猜想】影响该反应反应速率的因素有温度、催化剂、硫酸的浓度等。
【查阅资料】
硫酸锰(MnSO4)可作该反应的催化剂。
【进行实验】
取A、B、C、D4支试管,每支试管中分别加入4mL0.08%的KMnO4溶液、0.4mL的硫酸、1mL0.09%的H2C2O4溶液。
【实验记录】
【解释与结论】
(1)草酸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请在横线上补全方程式。2KMnO4+5H2C2O4+3H2SO4=K2SO4 +2MnSO4+10CO2↑+8
(2)4支试管中作为对照实验的是 (填序号,下同)。
(3)对比实验A和B可得出的结论是 。
(4)设计实验B和C的目的是 。
(5)探究催化剂对该反应反应速率影响的实验是 。
【反思与交流】
(6)影响该反应反应速率的因素除温度、催化剂、硫酸的浓度外,还可能有 。
13.(2021·北京海淀·二模)CaCl2和NaCl是常用的融雪剂,又称“化冰盐”。小组同学对某融雪剂样品进行研究。
【查阅资料】
i、含某些金属元素的物质在火焰中灼烧时,会使火焰呈现特殊颜色。Na的焰色为黄色,Ca的焰色为砖红色。
ii、CaCl2 + Na2CO3 =2NaCl +CaCO3↓
【进行实验1】按下图步骤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
【解释与结论】
(1)由实验1推知,样品中含有CaCl2,所依据的实验现象是 。
(2)小组同学认为仅通过实验1,无法确定样品中是否含有NaCl,理由是 。
【进行实验2】分别取大小、形状相同的冰块,按①~⑧所示试剂及用量进行实验;90 min时,测定冰融化所得水的质量。实验记录如下:
【解释与结论】
(3)通过实验①~④可探究NaCl溶液的浓度对融冰效率的影响。实验①中,x= 。
(4)由实验①~④可得到的结论是 。
(5)实验⑥中,NaCl与CaCl2的质量 (填“相等”或“不相等”)。
(6)得到结论“其他条件相同时,24%的NaCl溶液的融冰效率高于24%的CaCl2溶液的”,所依据的两个实验是 (填实验序号)。
【反思与评价】
(7)甲同学依据实验2中⑤~⑧得到结论“CaCl2溶液的浓度越大,其融冰效率越低”。乙同学不同意他的观点,理由是 。
14.(2021·北京房山·二模)为探究 NaCl和 CuSO4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某同学进行了实验,实验步骤和结果见表(实验中加入缓冲液的作用是维持反应液中 pH的稳定)。请回答:
(1)分析实验结果可知:对酶活性有影响的离子是 。
(2)各试管放入37℃恒温水浴保温时间太短,可能造成的实验结果是 。
(3)设置3号试管的目的是 。
15.(2021·北京昌平·二模)生活中钢铁腐蚀的基本原理是形成铁-碳原电池,这一原理在人类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比如,铁系脱氧剂和自热暖贴。以生活中糕点中的脱氧剂质量配方(铁粉:活性炭:氯化钠=1:0.15:0.2)为参照,保持铁粉质量固定为5g,在密闭的实验环境中,使用氧气传感器测定铁-碳原电池反应中氧气含量的变化,探究铁-碳原电池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实验1:探究不同种类的炭粉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2:探究不同用量的活性炭粉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3:探究不同用量的氯化钠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解释与结论】
(1)钢铁腐蚀是铁、水和 共同作用。
(2)实验1中使用活性炭粉比石墨粉吸氧效果更好,推测其原因是 。
(3)实验2-3中 a = g。
(4)实验3的结论是 。
【反思与评价】
(5)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铁在氯化钠溶液中比在水中腐蚀速率更快
B在铁—碳原电池中,加入活性炭粉是加快反应速率的关键因素之一
C在铁—碳原电池中,活性炭粉和氯化钠的质量越多越好
D这个实验目的之一可以配制出效果更好的脱氧剂
(6)放置一段时间的脱氧剂,检验其是否完全失效的方法是 。
16.(2021·北京门头沟·二模)化学实验室常用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方法制取氧气。那么,影响过氧化氢分解快慢的因素到底有哪些呢?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此进行如下研究。
(提出问题)影响过氧化氢分解快慢的因素有哪些?
(1)(猜想与假设)假设1: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
假设2:催化剂的质量;
假设3:温度;
假设4: 。
(2)(设计实验)小明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方案进行验证。
a.通过对比实验①和②可知,过氧化氢分解的快慢与 有关。
b.在过氧化氢分解前后,二氧化锰的 不变。
c.请你写出用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
(3)(讨论交流)小红同学认为在这个实验中,必须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理由是 。
(4)小辉同学提出小明的方案无法验证温度对过氧化氢分解快慢的影响,请你帮他说出理由: 。
(5)(拓展延伸)同学们查阅资料得知,FeCl3溶液对过氧化氢分解也有影响。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实验继续探究,向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质量、不同浓度的H2O2溶液,再加入等质量、等浓度的FeCl3溶液,分别用气压传感器测定两试管中气体压力的变化曲线,如图1。
请你从图2曲线中找出FeCl3溶液对H2O2分解影响的结论: 。
17.(2021·北京东城·一模)使燃料充分燃烧是实现“节能减排,低碳生活”的一种重要方法。小组同学探究不同条件下蜡烛燃烧的情况。
【查阅资料】蜡烛燃烧时生成的CO2与CO的浓度比越大,蜡烛燃烧越充分。
【进行实验】利用图装置完成实验(所用传感器分别为O2、CO、CO2浓度传感器)。
【解释与结论】
(1)蜡烛燃烧时生成的CO2与CO,由此判断蜡烛中一定含有 元素。
(2)对比实验2和3,得出的结论是 。
(3)对比 (填实验序号),可得出“其他条件相同时,蜡烛的位置越分散,燃烧越充分”。
(4)实验5、6、7的目的是 。
(5)x 344.9(填“>”、“=”或“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北京市三年(2021-2023)中考化学模拟题分类汇编-71科学探究题(中档),共4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科学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淮安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52科学探究题(中档题),共4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科学探究题,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西各地区2022年中考化学模拟试题汇编-科学探究题(中档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科学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