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山东省菏泽市化学中考模拟试题
展开【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
【详解】A、反应前有6个分子,反应后也有6个分子,因此反应前后分子的总数不变,故说法正确;
B、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只有二氧化碳和水两种物质是氧化物,故说法错误;
C、二氧化碳和水是无机物,甲烷是有机物,因此通过该反应可实现无机物向有机物转化,故说法正确;
D、该反应可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烷,因此该反应能获取清洁能源,延缓温室效应,故说法正确。
故选:B。
2.D
【详解】A、钢铁生锈,是铁在空气中被氧化生成了氧化铁,生成了新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B、木炭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发生了化学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C、食物变质,生成了新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D、石蜡熔化,是由石蜡的固态变成了液态,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3.C
【详解】A、丙氨酸由丙氨酸分子构成,A错误。
B、丙氨酸分子中含有碳、氢、氧、氮四种原子,B错误。
C、一个丙氨酸分子中有13个原子,有13个原子核,C正确。
D、一个丙氨酸分子质子数,中子数 ,个数比不是1:1,D错误。
故选:C。
4.C
【详解】A、物质的溶解过程通常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如氢氧化钠溶于水时会放热,氯化铵溶于水时吸热,故A正确;
B、搅拌和升温能加快溶质的溶解,是因为加快微粒的扩散速度和运动速率,故B正确;
C、溶液具有均一、稳定的性质,泥沙水不均一、不稳定,故不是溶液,故C错误;
D、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对颜色和透明没有要求,如硫酸铜溶液呈蓝色,故D正确;
故选C。
5.B
【详解】A、甲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CH4→H2O能通过一步化学反应就得以实现;
B、铁与盐酸、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不是生成FeCl3,Fe→ FeCl3不能由一步反应实现;
C、Fe2O3与一氧化碳反应生成Fe与二氧化碳,Fe2O3→Fe能由一步反应实现;
D、铜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Cu→Cu(NO3)2能由一步反应实现。故选B。
6.D
【详解】A、由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钠元素和硫元素左上角的数字分别为 11、16,表示原子序数分别是 11 和 16,说法正确;
B、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钠元素和硫元素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23、32,根据相对原子质量概念可知,相对原子质量越大,原子的真实质量越大,1个钠原子的质量小于1个硫原子的质量,说法正确;
C、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离圆圈最远的弧线表示最外层;由钠元素和硫元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钠元素和硫元素的原子核外都有 3 个电子层,说法 正确;
D、钠元素和硫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 1、6,分别容易失去1个电子、得到2 个电子,形成带 1 个单位正电荷、2 个单位负电荷的离子;化合价的数值等于离子所带电荷的数值,且符号一致;则钠元素显 +1 价,硫元素显 −2 价,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Na2S,说法错误。
故选 D。
7.B
【分析】由图可知,反应为氮气和氢气生成氨气,化学方程式为:N2+3H22NH3。
【详解】A、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错误;
B、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分子个数比为1:3,正确;
C、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零,H2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0,错误;
D、由分析可知,该反应方程式书写错误。
故选B。
8.D
【分析】20℃时,500mL水的质量为500g。
【详解】A、①中加入的白糖全部溶解,所得白糖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 10g:(500g+10g)=1:51 ,故A不符合题意;
B、20℃时,碳酸氢钠的溶解度为10.35g,则20℃时500g水中加入1.5g碳酸氢钠,所得溶液为碳酸氢钠的不饱和溶液,故B不符合题意;
C、③中加入的柠檬酸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故C不符合题意;
D、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大,则⑤摇匀放入冰箱后温度降低气泡减少,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9.D
【详解】A、①空气、液氧中含有氧分子,过氧化氢中没有氧分子,1个过氧化氢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②原子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不是所有的原子都含有中子,例如氢原子中不含中子;A选项两种说法都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B、①实验室高锰酸钾制氧气结束后,先将水中导管取出,再熄灭酒精灯;②制气体前先检查气密性,再装药品;B选项只有一种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①拉瓦锡测定了空气中氧气的含量;②张青莲主持测定了相对原子质量;C选项两种说法都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D、①鉴别O2和CO2用燃着的小木条,燃着的木条在氧气中燃烧的更旺,在二氧化碳中立即熄灭;②鉴别H2O2和H2O用CuSO4溶液,硫酸铜加入到双氧水中产生气泡,加入到水中不会产生气泡;D选项两种说法都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
10.A
【详解】A、分别用玻璃棒蘸取在酒精灯上灼烧,有固体残留的是氯化钠溶液,无残留的是蒸馏水,符合题意;
B、加热至固体质量不再发生变化,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除去了高锰酸钾,但是引入了新的杂质二氧化锰,不符合题意;
C、甲烷燃烧会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氢气燃烧仅生成水,二氧化碳能使得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甲烷燃烧涂有石灰水的烧杯内壁会有白色固体生成,而氢气燃烧其没有明显现象,氢气的有无对实验现象无明显干扰,难以检验氢气是否存在,不符合题意;
D、氯化钙和氯化钠都溶于水,溶解、过滤、蒸发、洗涤、干燥后得到的依然是两者的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1. 53 五 碘酸钾受热易分解 都含有碘分子,相同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同(合理即可) AB
【详解】(1)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在数值上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故碘原子的核电荷数是53,原子核外有几个电子,该元素就位于第几周期,碘原子核外有5个电子层,故在元素周期表中碘元素位于第五周期;
(2)根据“在我们日常食用的加碘盐中常加入的补碘剂为碘酸钾(KIO3),碘酸钾受热易分解”可知,碘酸钾受热易分解,故炒菜时要最后加含碘盐。
(3)固体碘、碘蒸气都含有碘分子,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同,故固体碘、碘蒸气遇淀粉都会变蓝。
(4)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个数相同,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故选AB。
12.(1) 过滤 漏斗 引流
(2) 广口瓶 药匙(或镊子)
(3)MgCl2·6H2OMgO+HCl+H2O
(4)豆腐产率先增大后减小
(5)AB
【详解】(1)图1中的X操作是将固体与液体进行分离,因此操作名称为过滤;过滤操作所需的仪器有铁架台、玻璃棒、烧杯和漏斗;此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2)氯化镁是固体药品,应保存在广口瓶中;取用氯化镁固体药品时,用药匙或镊子取用;
(3)MgCl2·6H2O加热会分解生成氧化镁、氯化氢和水,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MgCl2·6H2OMgO+HCl+H2O;
(4)由图2可知,豆腐产率与MgCl2添加量的关系为:其他条件相同时,MgCl2添加量在0.35%~0.71%之间时,随着MgCl2添加量的增加,豆腐产率先增大后减小,0.55时最大;
(5)A、由图示信息可知,其他条件相同时,MgCl2添加量在0.35%~0.71%之间时,随着MgCl2添加量的增加,保水性先增大后减小,故并不是MgCl2添加的越多,豆腐的保水性越好,故A说法错误;
B、石膏中含多种物质,主要成分为硫酸钙,属于混合物,故B说法错误;
C、虽然豆腐营养丰富,但仍不宜多吃,因为过量食用,会阻碍人体对铁的吸收,而且容易出现腹胀、腹泻等症状,故C说法正确;
故选:AB。
13.(1)
(2)导管口的气泡连续且均匀冒出时
(3)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4) 白磷在密闭装置内燃烧,不污染空气 C
【详解】(1)实验室中用A装置制氧气,采用固体加热型装置,试管口有一团棉花,则反应原理是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
(2)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当导管口的气泡连续且均匀冒出时,排出的氧气较纯净,才开始收集氧气,故填:导管口的气泡连续且均匀冒出时。
(3)C实验中,没有加热的硫不燃烧,加热的硫能燃烧,由此得出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故填: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4)白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D实验白磷在密闭装置内燃烧,不污染空气,为使实验数据准确,操作中,应在装置冷却至室温后打开止水夹,故填:白磷在密闭装置内燃烧,不污染空气;C。
14.(1)温室效应、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等
(2) 吸附
(3) CO2的溶解性随温度的升高面逐渐减弱
(4)变小
(5)制成干冰,作制冷剂等,合理即可
【详解】(1)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高会导致的环境问题是:温室效应、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等;故答案为:温室效应、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等
(2)碳酸钙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及气体符号,所以化学方程式为;
生成的氧化钙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特点,与活性炭相似,活性炭具有良好的吸附性,所以该氧化钙可以吸附二氧化碳,具有良好的吸附性;
故答案为:;吸附。
(3)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碳酸,海洋封存CO2会导致海水酸化的原因是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海水温度升高,海水吸收二氧化碳的吸收率在下降,其原因是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温度越高,溶解度越小。故答案为: ;CO2的溶解性随温度的升高面逐渐减弱
(4)将二氧化碳压入特定的地质构造中地质封存时,压强增大,二氧化碳分子之间的间隔会减小。故答案为:变小
(5)二氧化碳溶于水产生碳酸,可以制碳酸饮料等,另外还可以做制冷剂、人工降雨等.故答案为:制成干冰,作制冷剂等,合理即可
15.(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铜锈的主要成分是Cu2(OH)2CO3,含有铜元素、碳元素、氧元素和氢元素,空气中O2、CO2、H2O中含有碳元素、氧元素和氢元素,因此铜生锈可能是铜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和二氧化碳共同作用的结果
(2) 二氧化碳/CO2 操作简便,安全
(3)氧气
(4)与氧气隔绝/充入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等
(5)稀盐酸
【详解】(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铜锈的主要成分是,是由铜元素、碳元素、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而空气中中含有碳元素、氧元素和氢元素,因此铜生锈可能是铜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和二氧化碳共同作用的结果。
(2)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所以氢氧化钠用来吸收二氧化碳。实验三中,铜片只与水、氧气接触,故控制的因素是二氧化碳;
过氧化氢在常温下就可以生成氧气,而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气,所以与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方法相比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具有的优点是操作简便,安全;
铜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和二氧化碳共同作用生成铜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金属生锈和食物腐败均是氧化反应,所以都有氧气的参加。
(4)食物腐败是氧化反应,有氧气的参加,所以延长食品保质期可用隔绝氧气储存的方法或充入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等。
(5)铜绿可以和酸反应,所以要除去眼镜框表面的铜绿,应选用的药品是稀盐酸。
16.(1) 14 61.1%
(2)解:设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x
x≈8.2%
答: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8.2%
(3)
【详解】(1)由表中数据可知,第1次加入稀硫酸,消耗固体的质量为:18g-16g=2g,第3次加入稀硫酸,消耗固体的总质量为:18g-12g=6g,即每加入30g稀硫酸,消耗固体的质量为2g,故第2次加入稀硫酸,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8g-4g=14g,即a的值为14;
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铜和稀硫酸不反应,故最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为铜的质量,故混合物中铜的质量分数为:;
(2)见答案;
(3)由表可知,加入30g稀硫酸,消耗固体的质量为2g,剩余固体16g,设氧化铜恰好完全反应时,加入稀硫酸的质量为y
,y=105g,即加入稀硫酸的质量为105g时,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1g,之后,继续加入稀硫酸,剩余固体的质量不变,以加入稀硫酸的质量为横坐标,以剩余固体的质量为纵坐标,作图为: 。
2024年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2024年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中考模拟化学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山东省菏泽市中考模拟质量检测化学试题(word版无答案): 这是一份2022年山东省菏泽市中考模拟质量检测化学试题(word版无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Cu 64 Zn 65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山东省菏泽市曹县中考化学模拟试卷(word版无答案): 这是一份2022年山东省菏泽市曹县中考化学模拟试卷(word版无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简答题,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