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高考理数一轮复习 考点一遍过(全国通用)
最新高考理数考点一遍过讲义 考点02 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展开
这是一份最新高考理数考点一遍过讲义 考点02 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揣摩例题,精练习题,加强审题的规范性,重视错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本上和老师讲解的例题,一般都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要认真研究,深刻理解,要透过“样板”,学会通过逻辑思维,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特别是要学习分析问题的思路、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总结出解题的规律。
2、精练习题
复习时不要搞“题海战术”,应在老师的指导下,选一些源于课本的变式题,或体现基本概念、基本方法的基本题,通过解题来提高思维能力和解题技巧,加深对所学知识的深入理解。在解题时,要独立思考,一题多思,一题多解,反复玩味,悟出道理。
3、加强审题的规范性
每每大考过后,总有同学抱怨没考好,纠其原因是考试时没有注意审题。审题决定了成功与否,不解决这个问题势必影响到高考的成败。那么怎么审题呢? 应找出题目中的已知条件 ;善于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 ;认真分析条件与目标的联系,确定解题思路 。
4、重视错题
“错误是最好的老师”,但更重要的是寻找错因,及时进行总结,三五个字,一两句话都行,言简意赅,切中要害,以利于吸取教训,力求相同的错误不犯第二次。
专题02 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1)理解命题的概念.
(2)了解“若p,则q”形式的命题及其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会分析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
(3)理解必要条件、充分条件与充要条件的意义.
一、命题及其关系
1.命题的概念
在数学中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叫做命题.其中判断为真的语句叫真命题,判断为假的语句叫假命题.
2.四种命题及其关系
(1)四种命题
(2)四种命题间的关系
(3)常见的否定词语
3.四种命题的真假关系
(1)两个命题互为逆否命题,它们有相同的真假性;
(2)两个命题互为逆命题或互为否命题,它们的真假性没有关系.
【提醒】当一个命题有大前提而要写出其他三种命题时,必须保留大前提,也就是大前提不动.
二、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1.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概念
(1)若p⇒q,则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
(2)若p⇒q且qp,则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3)若pq且q⇒p,则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4) 若p⇔q,则p是q的充要条件;
(5) 若pq且qp,则p是q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必记结论
(1)等价转化法判断充分条件、必要条件
①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②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③p是q的充要条件是的充要条件;
④p是q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是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集合判断法判断充分条件、必要条件
若p以集合A的形式出现,q以集合B的形式出现,即p:A={x|p(x) },q:B={x|q(x) },则
①若,则p是q的充分条件;
②若,则p是q的必要条件;
③若,则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④若,则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⑤若,则p是q的充要条件;
⑥若且,则p是q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考向一 四种命题的关系及其真假的判断
四种命题的关系及其真假的判断是高考中的一个热点,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难度一般不大,往往会结合其他知识点(如函数、不等式、三角、向量、立体几何等)进行综合考查.常见的解法如下:
1.判断四种命题间关系的方法
①由原命题写出其他三种命题,关键要分清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将条件与结论互换即得逆命题,将条件与结论同时否定即得否命题,将条件与结论互换的同时进行否定即得逆否命题.
②原命题和逆否命题、逆命题和否命题有相同的真假性,解题时注意灵活应用.
2.命题真假的判断方法
①给出一个命题,要判断它是真命题,需经过严格的推理证明;而要说明它是假命题,则只需举一反例即可.
②由于原命题与其逆否命题为等价命题,有时可以利用这种等价性间接地证明命题的真假.
典例1 设a、,原命题“若,则”,则关于其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的结论正确的是
A.逆命题与否命题均为真命题
B.逆命题为假命题,否命题为真命题
C.逆命题为假命题,逆否命题为真命题
D.否命题为假命题,逆否命题为真命题
【答案】A
【解析】设a、,原命题“若,则”是假命题(取a=−1,b=1可进行验证),
原命题的逆否命题是假命题;
原命题的逆命题:“若,则”是真命题,
原命题的否命题是真命题.故选A.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命题真假的判断,考查不等式的性质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是基础题.解答本题时,判断出原命题是假命题,从而原命题的逆否命题是假命题;再判断原命题的逆命题是真命题,从而原命题的否命题是真命题.
1.能说明“设a,b为实数,若,则直线与圆相切”为假命题的一组a,b的值依次为__________.
典例2 命题“若,则”的逆否命题是
A.若,则 B.若,则
C.若,则 D.若,则
【答案】C
【解析】命题“若,则”的逆否命题是“若,则”,故命题“若,则”的逆否命题是若,则 ,故选C.
【方法点睛】将原命题的条件与结论互换的同时进行否定即得逆否命题.写出一个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及逆否命题的关键是分清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然后按定义来写;在判断原命题、逆命题、否命题以及逆否命题的真假时,要借助原命题与其逆否命题同真或同假,逆命题与否命题同真或同假来判定.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命题“,使”的否定为“,都有”
B.命题“若向量与的夹角为锐角,则”及它的逆命题均为真命题
C.命题“在锐角中,”为真命题
D.命题“若,则或”的逆否命题为“若且,则”
考向二 充分、必要条件的判断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判断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多以选择题形式出现,作为载体,考查知识面广,常与函数、不等式、三角函数、平面向量、立体几何、解析几何等知识综合考查.常见的解法如下:
1.命题判断法
设“若p,则q”为原命题,那么:
(1)原命题为真,逆命题为假时,则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2)原命题为假,逆命题为真时,则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3)当原命题与逆命题都为真时,则p是q的充要条件;
(4)当原命题与逆命题都为假时,则p是q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集合判断法(同必记结论)
3.等价转化法(同必记结论)
典例3 设a,b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是平面,a⊄α,b⊂α,则“a//b”是“a//α”成立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A
【解析】∵a⊄α,b⊂α,∴当a∥b时,一定有a∥α,即充分性成立.反之,当a∥α时,a,b可能平行,可能异面,即必要性不成立,故“a//b”是“a//α”成立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选A.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充要条件的判断,从定义来看,若,则是的充分条件,若,则是的必要条件,若,则是的充要条件;从集合的角度看,若,则是的充分条件,若,则是的必要条件,若,则是的充要条件,若是的真子集,则是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若是的真子集,则是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3.设a,b都是不等于1的正数,则“”是“”的
A.充要条件B.充分不必要条件
C.必要不充分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典例4 若条件,且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可以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若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区间是q的真子集,本题选B.
【名师点睛】有关探求充要条件的选择题,破题关键是:首先,判断是选项“推”题干,还是题干“推”选项;其次,利用以小推大的技巧,即可得结论.
4.已知,下列四个条件中,使成立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是
A.B.
C.D.
考向三 充分、必要条件的应用
充分、必要条件的应用主要涉及根据充要条件求解参数的取值范围,具体解法如下:
1.解决此类问题一般是把充分条件、必要条件或充要条件转化为集合之间的关系,然后根据集合之间的关系列出关于参数的不等式(组)求解.
2.求解参数的取值范围时,一定要注意区间端点值的检验,尤其是利用两个集合之间的关系求解参数的取值范围时,不等式是否能够取等号决定端点值的取舍,处理不当容易出现漏解或增解的现象.
典例5 设,q:x2−2m+1x+m2+m≤0,若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为
A.−2,1 B.−3,1
C.−2,0∪0,1 D.−2,−1∪0,1
【答案】D
【解析】p对应的集合为x|−2≤x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艺术生高考数学专题讲义:考点2 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命题的概念,四种命题及相互关系,四种命题的真假关系,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下列结论错误的是,已知命题p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艺术生高考数学专题讲义:考点2 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命题的概念,四种命题及相互关系,四种命题的真假关系,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下列结论错误的是,已知命题p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高考考点02 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备战2022年高考数学 考点一遍过(1),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