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真题精练专题七自然灾害第20练自然灾害的成因及防治课件
展开延续性:①知识延续,侧重考查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②考法延续,选择具体的研究区域和研究对象,以自然灾害分布、成因、影响及与人类活动相互关系等问题构建问题链。创新性:①情境创新,跨专题引入新概念,如第20练T9(2022浙江6月·27)的干热风,考查气象灾害;②角度创新,如第20练T8[2021山东·18(1)(3)],考查泥石流的固体物质来源。
第20练 自然灾害的成因及防治 (5年15考)
[2021 浙江1月·1—2,4分,难度★★☆☆☆]2020年7月,湖南常德发生滑坡,因灾前成功预警,未造成人员伤亡。下图为基于地理信息技术的滑坡预警监测系统示意图。完成1—2题。
1.按自然灾害的成因与发生过程划分,滑坡属于( )A.气象灾害 B.生物灾害C.海洋灾害 D.地质灾害
【答案】1.D 按自然灾害的成因和发生过程划分,滑坡属于地质灾害,D正确。
2.对该预警监测系统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运用GPS采集雨量信息②利用BDS(北斗系统)采集滑坡体位移数据③运用RS模拟滑坡动态过程④利用GIS进行数据分析与共享A.①② B.②④C.①③ D.③④
【答案】2.B 全球定位系统(GPS)主要功能是定位和导航,并不能采集雨量信息,①不正确;利用BDS可以精确定位并采集滑坡体位移数据,②正确;遥感(RS)可以对灾害进行监测,但不能模拟滑坡动态过程,③不正确;地理信息系统(GIS)可以对滑坡发展变化进行分析和动态模拟,进行数据的分析与共享,④正确。故选B。
[2019海南·12—13,6分,难度★★☆☆☆]有着“东方好望角”之称的某沿海小镇,迎接了中国大陆新千年的第一缕曙光。这里房屋、道路依地势而建。在方圆四五平方千米的山坳里,房屋多用石块砌成,屋顶瓦片也多压着石块,形成“屋咬山,山抱屋”的石砌建筑群(如图)。据此完成3—4题。
3.该镇位于( )A.海南省B.广东省C.浙江省D.山东省
【答案】3.C 由该镇“迎接了中国大陆新千年的第一缕曙光”,可知其位于我国经度位置相对靠东、纬度位置相对靠南的位置。1月1日中国大陆第一缕曙光的出现与当地的经度、纬度关系密切,经度影响地方时的早晚,纬度影响日出的早晚。该镇石砌建筑群依地势而建,建在山坳,屋顶瓦片也多压着石块,可推断其主要目的是防风。综合以上两方面的分析,推知该镇位于浙江省。
4.该镇石砌建筑主要是为了抵御( )A.寒潮 B.台风C.泥石流D.冰雹
【答案】4.B 浙江省沿海地区夏秋季节多台风,风力强劲,易对建筑物造成破坏。石砌建筑主要是为了抵御台风。
[2021 湖南·6—8,9分,难度★★★☆☆]野火是在自然状态下发生的火。近年来,世界各地野火频发,给人类生命财产安全和自然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影响。蒙古东部地区(见下图)野火发生频率高且区域差异大。据此完成5—7题。
5.该地区主要野火类型是( )A.落叶林火B.针叶林火C.草原火D.荒漠草原火
【答案】5.C 蒙古位于中国北部,主要为温带干旱、半干旱大陆性气候,植被类型以草原、荒漠为主,草原的可燃物较多,容易发生野火,因此该地区主要的野火类型为草原火,A、B错,C对;荒漠草原植被稀疏,一般不会发生大面积火灾,D错。
6.从可燃物及管理角度,推测下列区域野火发生频率最高的是( )A.东方省B.中央省C.南戈壁省D.色楞格省
【答案】6.A 由图可知,蒙古北部河流较多,主要受北冰洋水汽影响,降水较多,加上纬度较高,蒸发较弱,当地水分条件较好,因而可推测北部植物生物量较丰富,可燃物多。而位于南部的南戈壁省河流稀少,气候干旱,植物生长量少,可燃物少,野火发生频率低,C错。北部的东方省、中央省和色楞格省,虽然可燃物都比较多,但东方省远离首都乌兰巴托,管理能力相对较弱,因此野火发生频率最高;中央省和色楞格省靠近首都乌兰巴托,管理能力相对较强,野火发生频率相对较低,A对,B、D错误。
7.该地区野火发生最活跃的年份以3—4年为周期。其最为可能的影响因素是( )A.气温变化 B.降水变化C.植被生物量 D.游牧活动
【答案】7.C 结合上题分析可知,蒙古国发生野火的频率与植物生物量密切相关。该国主要为干旱、半干旱地区,植被生物量不大,经过一次野火后,往往需要3—4年才能恢复并积累一定的植被生物量,形成可燃物,C正确。气温变化、降水变化一般不以3—4年为周期,A、B错;游牧活动一般以一年为周期,也没有明显的3—4年周期,D错。
8.[2021 山东·18(1)(3),10分,难度★★★☆☆]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海巴洛沟流域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横断山脉中段(下图),面积53.4 km2。主沟发源于哈巴雪山西侧,汇入金沙江一级支流冲江河,长度12.8 km。流域自上而下分为高山寒带峰脊区和宽谷区、温带窄谷区、亚热带低谷区。该流域降水量随海拔升高而显著增加,其中海拔4 200 m以上的峰脊区年降水量超过1 100 mm。2019年7月28日,峰脊区6小时降雨量达60.4 mm,激发了特大规模降雨—冰川融水混合型泥石流。
(1)指出海巴洛沟流域形成泥石流的四类固体物质来源。(4分)
【答案】(1)冰碛物(冰川搬运堆积物);风化碎屑物;崩滑体堆积物;断层破碎物。
(2)分析海巴洛沟流域泥石流对当地构成严重威胁的自然原因。(6分)
【答案】(2)丰富的松散固体物源和水源条件,导致泥石流易发;泥石流运动速度快,规模大,冲击力强;峰脊区降水量大,并叠加冰雪融水,使得泥石流多发育在高海拔地区,下游不易察觉,隐蔽性强。
9.[2022浙江6月·27,10分,难度★★★☆☆]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每年的5月中下旬至6月上旬,黄淮地区经常会出现一种高温、低湿并伴有一定风速的干热风灾害天气。这种天气一般是在当地受东移的高压控制,近地面吹西南风时发生。干热风天气出现时间较短。图1为皖、苏两省年平均干热风日数分布图。图2为图1中宿州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材料二 冬小麦喜温、喜凉、耐旱,生长期怕湿涝。4-6月是黄淮地区冬小麦的拔节至成熟时期,需水量较大,期间常遇干热风灾害天气,农民曾用大水漫灌方式进行防治,但带来许多问题。
(1)皖、苏两省干热风灾害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 。(2分)
【答案】(1)位于西北(北)部 日数自西北向东南递减
新考法:引入干热风,考查自然灾害的成因及危害
(2)从天气角度,分析黄淮地区5至6月干热风灾害形成的原因。(4分)
【答案】(2)气流下沉,天气晴朗;气温上升快,风速较大,蒸发旺盛。
中图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7章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与避防课件: 这是一份中图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7章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与避防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必备知识·落实基础性,关键能力·提升综合性,核心素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鲁教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5单元第4节自然灾害的成因与防避课件: 这是一份鲁教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5单元第4节自然灾害的成因与防避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必备知识·落实基础性,人为因素,河道堰塞,风暴潮,地势高低,生态的破坏,自然规律,毁林开荒,过度抽取地下水,城市排水系统的建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鲁教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时质量评价18自然灾害的成因与防避课件: 这是一份鲁教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时质量评价18自然灾害的成因与防避课件,共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