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 4.《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课件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8/15497894/0-171049134313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 4.《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课件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8/15497894/0-1710491343298/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 4.《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课件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8/15497894/0-171049134334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 4.《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课件04](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8/15497894/0-1710491343388/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 4.《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课件05](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8/15497894/0-171049134344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 4.《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课件06](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8/15497894/0-1710491343463/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 4.《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课件07](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8/15497894/0-1710491343505/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 4.《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课件08](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8/15497894/0-1710491343547/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完美版ppt课件
展开1.了解古代劳动工具的改进,以及与此相适应的劳作方式的变化2.理解劳动人民对历史的推动作用,以及生产方式的变革对人类社会发展所具有的革命性意义。
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河姆渡文化
黄河 龙山文化辽河 红山文化长江 良渚文化
生产工具:骨、竹、木、石、蚌
耕作方式:①刀耕火种:距今1万年前,原始农业时就已产生
②锄耕:新石器时代中期产生
③犁耕:新石器时代晚期产生
一、生产工具:经历了三个时代
(1)开始标志:青铜冶炼技术的出现。
◎距今5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已出现小件青铜
(3)青铜农具无法广泛应用的原因: 青铜资源有限,铜的产量少,比较贵重; 硬度不足,不易普及。
(2)最早出现:西亚、北非地区
青铜铸造的农具数量有限。大量的非金属工具依然是农业生产工具的主体。
青铜在当时是珍贵资源,青铜器大多为礼器;
前15-前14世纪,小亚细亚东部的赫梯人率先掌握冶铁技术
传播:传入两河流域、中亚、北非和欧洲
在战国时期, 铁制农具在农业生产中逐步推广
南北朝时期, 出现了以灌钢法制作的农具
与青铜器相比,铁器锋利轻便,易锻制打磨;随着熔炉技术的进步(铁的熔点比铜的熔点要高),铁器大量出现。
耕作方式:④铁犁牛耕: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使用并逐渐推广
历程:①春秋末期,人们已开始用牛耕地。②战国时期,牛耕初步推广。③汉朝以后,铁犁牛耕逐步成为中国传统农业主要耕作方式。④唐代:江东地区出现曲辕犁,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基本定型。
①耕作方式:从刀耕火种、锄耕、犁耕到铁犁牛耕; ②土地制度:井田制下土地国有到土地私有;③经营方式:集体劳作到个体农耕(小农经济);④分配方式:推动税制改革,如鲁国初税亩。
生产工具的进步,逐渐解放了生产力,促进农业精耕细作,推动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推动社会生产关系变革。
牵引动力的变化:由人力 自然力
③东汉末出现,三国时革新,其后广泛使用
①原始社会末期,人类已经能够制造陶器,汲水灌溉。②在古埃及和中国等地,人们己懂得利用杠杆原理进行灌溉。
圈厩(jiù)、马槽等
由骨、木、石到青铜、铁等金属材料
由原始的打制、磨制到金属冶炼、铸造
由人力 畜力 自然力
由单一性走向多样性,包括耕作、灌溉工具等
古代西方: 出现过纺纱用的纺车
元朝棉纺织业迅速发展的原因:棉花的广泛种植;黄道婆改进棉纺织技术;政府重视,设置专门管理机构;将棉花和棉布作为税收的内容。
影响:进一步推动棉花作为经济作物的广泛种植, 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增加了政府税收的来源,提高国家财政收入; 各阶层广泛使用棉织物,丰富了衣着的材质。
陶器——人类创造力的觉醒
③在艺术设计发展的历史上,它告别了人类仅仅依赖于利用自然材料进行艺术设计活动的历史,从而奠定了人类有意识地创造新材质的实践活动的最初基石。
陶器的发明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②它标志着人类已从以采集、渔猎活动为基础的迁徙生活过渡到以农业为基础的定居生活,意味着人类由野蛮状态向文明状态转变的开始。说明了农耕时代的到来和进步。
①陶器的发明, 是人类第一次利用天然物,按照自己的意志,创造出来的一种崭新的东西。
定型,商周时制作青铜器
定型,战国后制作铁农具
水排是我国古代一种冶铁用的水利鼓风装置。人类早期的鼓风器大都是皮囊。一座炉子用好几个囊,放在一起,排成一排,就叫“排囊”用水力推动这些排囊,就叫“水排”。
问题探究 一女必有一针一刀,若其事立。耕者必有一耒一耜一铫,若其事立。行服连轺(ya)拳(ju)者,必有一斤一锯一锥一凿,若其事立。不尔而成事者,天下无有。 ——《管子·海王》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说说战国时期的主要生产部门用铁器作为生产工具的情况。
①反映的是战国时期女工、农者、车工三种行业中的工具已成体系;
②在当事人看成来,没有这些工具,就完成自己从事的工作,可见这些工具的必要性和普及性。
③战国时期铁制工具不仅数量多,而且应用范围也非常广泛。
《群神宴》中的中国瓷器
中世纪以来,欧洲兴起一股收藏中国瓷器的热潮。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威尼斯一位画家的作品《群神宴》上,画有盛水果和汤的三件器皿,都是来自中国明朝的青花瓷。画家把瓷器放在突出的位置,反映出当时欧洲人对中国瓷器格外珍视。
11世纪,我国制瓷技术传到波斯,后又传到阿拉伯等地。1470年传播到意大利威尼斯,欧洲各地才开始生产瓷器。
生产力水平低;生产工具简单;春秋晚期之前的劳动形式。
商周时期,实行土地国有制(井田制)劳动者在田间集体耕作
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中国古代的小农经济古希腊罗马的家庭劳作。
①生产力不够发达; ②国家权力弱而割据权力强; ③生产的社会化程度和市场化程度低; ④劳动者存在人身依附关系。
罗马共和国的奴隶制庄园 欧洲中世纪的庄园 中国魏晋时期的庄园
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分散生产。
手工业者世代传承,或父子相继,或师徒传授;统治者登记造册进行管理。
手工业家庭官营作坊民营作坊
阅读教材概括人类劳作方式发展的史实,并完成表格
历史纵横 P23 男耕女织 中国古代谚语说:“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妇不织,或受之寒。”男耕女织的生产方式,在世界历史上普遍存在,它是古代社会家庭的自然分工方式。男的种田,女的织布,各司其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家庭生产,自给自足,是小农经济的经营方式。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为古代国家提供了赋税和徭役。
1)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出现和推广2)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
3、特点:分散性(以家庭为单位); 封闭性(农业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 自足性; 脆弱性; 稳定性; 落后性
4、评价:①小农经济的自我激励机制,使中国用相对较少的土地面积养活了更多的人口,并创造了传统农业阶段最先进的技术和生产力; ②小农经济导致封建社会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也是向新的生产力阶段发展的严重阻碍,就是说,中国封建社会“锁定”在小农的发展阶段而难以实现新的经济革命。
2、地位:中国封建社会生产生活基本模式; 始终占主导地位; 是封建政府财政主要来源; 关系到封建王朝的兴衰。
中古时期的西欧和中国封建社会庄园经济的比较
9世纪开始逐渐流行,大约11世纪,遍布欧洲各地
以封地为基础,加以兼并自主地农民的土地
很长一段时间内,欧洲庄国主对其地产不具备完全的土地所有权
以劳役地租为主,实物地租为辅
封建主对庄园内的户具有一种法权
往往连成一片,易于统一经营管理
使西欧摆脱了强大帝国组织的渗透,造就了西方文明的多样性
与战国初期土地私有制的形成有关,东汉时在全国形成许多庄园
庄园主对其地产相对而言具有完全的私有权
以实物地租为主,劳役地租为辅
庄因主对依附农民行使的是一种以族权为表现形式的政治权カ
没能摆脱帝国的渗透,具有保守、消权的特点
高中人教统编版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图片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统编版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图片ppt课件,共4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农业工具的变化,手工业工具的进步,青花瓷,釉里红,劳作方式的发展,劳动人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历史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课堂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课堂教学ppt课件,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农业工具的变化,耕作工具的变化,青铜器,耕作方式变化,推动社会生产关系变革,灌溉工具的发展,马槽等,古代畜牧业工具,手工业工具的进步,纺织工具的进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授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授课课件ppt,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二单元学习目标,耕作方式,时空定位,建构整体知识体系,农业工具的变化,原始社会,新石器晚期,春秋时期,战国时期,南北朝时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