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展开第Ⅰ卷 选择题
一、选择题: 本题共35 小题, 1~30 小题每小题1分, 31~35小题每小题2分, 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天然气是现代社会主要的能源。近年来,西亚北非地区对天然气开发的投资处在世界前列水平。该地区的多个国家在天然气的扩能项目上投入巨大,液化天然气产能也显著提高、 图1为西亚北非及周边区域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 与德法等西欧国家相比,西亚国家液化天然气产能不断扩大的优势在于
A. 技术先进 B. 经济成本低
C. 地域辽阔 D. 劳动力丰富
2. 西亚国家向德国供应石油时需要经过
①直布罗陀海峡 ②土耳其海峡
③霍尔木兹海峡 ④马六甲海峡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茶树喜暖好湿.大部分茶树在弱光条件下生长更好,茶树种植起源于中国江南地区,后被印度成功引种, 印度南部的茶园里还增种了一些遮光的小叶乔木,图2示意印度茶因分布和其南部茶园景观,据此完成3~4题。
3.印度茶园主要分布在丘陵山地,主要原因是
A. 海拔高,光照条件好
B. 多地形雨,水分充足
C. 纬度低,山地气候凉爽
D. 坡地地形,排水良好
4. 与甲茶园相比,乙茶园种植遮光的小叶乔木是因为乙地
①纬度低,光照强度大
②全年干旱,太阳辐射强
③晴天多,日照时数多
(4)地场高,紫外线强烈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中亚国家与我国之间已形成由铁路、公路、航空和管道等多种交通运输方式构成的综合运输体系。2017年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成功举办了以“未来的能源”为主题的世博会。图3为我国与中亚部分地区示意图,据此完成5~7题。
5. 我国与中亚国家之间大力发展铁路运输,主要原因是
①适宜长距离大宗货物运输 ②修建总成本低
③运输快捷,灵活方便 ④陆地相邻,距离近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6. 我国与中亚国家合作能源项目,最不可能的是
A. 太阳能 B. 风能 C. 油气 D. 水能
7. 哈萨克斯坦1997年将首都从阿拉木图迁到阿斯塔纳,分析其原因有
①阿斯塔纳地处平原,地质灾害少 ②阿拉木图地处河谷,发展空间小
③阿斯塔纳受西风影响,气候温和湿润 ④抑制南部经济发展,平衡南北发展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索科特拉岛曾经与非洲的索马里半岛相连,岛上有许多奇特的动植物,图4是素科特拉岛位置图,据此回答8~9题。
8.某年7月,一艘油轮在该岛以东附近海域泄漏大量原油,油污可能最先源向
A. 印度西海岸 B. 澳大利亚西海岸 C. 非洲东海岸 D. 越南东海岸
9. 岛上许多植物有瓶状茎、多刺、硬叶等特点,反映了该岛的气候特征是
A. 温暖湿润 B. 温和干燥 C.高温多雨 D. 高温干燥图5 为芬兰地形水系示意图,据此完成10~11题。
10. 芬兰湖泊众多,其成因与下列地理事物的成因相似的是
A. 海蚀拱桥
B. 风蚀壁龛
C. 挪威峡湾
D. 蜿蜒河道
11. 促使燕麦种植北界线呈现西北一东南走向的主要原因是
A. 西侧受海洋调节,降水多
B. 东侧海拔高,降水多
C. 西侧受海洋调节,气温高
D. 东侧海拔高,光照好
底格里斯河沿扎格罗斯山脉西南侧山麓流动, 沿途形成伊拉克重要的灌溉农业区。在巴格达以下河段,底格里斯河失去水量80%以上。图6为底格里斯河水系分布图,图7为巴格达气候资料图。 据此完成12~14题。
12. 巴格达以上河段河水的主要补给来源为
①雨水 ②高山融雪 ③湖泊水 ④沼泽水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③
13. 在巴格达以下河段,沿河的农业类型主要为
A. 热带种植园农业 B. 绿洲农业
C. 热带雨林迁移农业 D. 林业
14. 巴格达以下河段沼泽密布,这说明沼泽附近
A. 气温低蒸发弱 B. 降水较多 C. 冻土广布 D. 地势低洼图8为非洲尼日尔河流域示意图,读图完成15~16题。
15. 引起M、N两处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 大气环流 B. 海陆分布 C. 地形 D. 植被类型
16. 下列有关尼日尔河P 点至Q 点河段水文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含沙量减小 B. 无明显汛期
C. 水量逐渐增大 D. 流速较平稳
据中科院消息, 中国、尼泊尔、印度和不丹四国科学家首次携手对喜马拉雅山南、北坡进行综合科学考察,本次科考海拔跨度大,从300米或更低的恒河谷地到6000多米的珠穆朗玛峰保护区。图9为南亚区域图,图10为尼泊尔水系图,据此完成17~18题。
17. 观测显示喜马拉雅山雪线在不断上升,长期来看这对当地环境带来的影响有
A. 河流水量越来越小 B. 生物多样性更加丰富
C. 森林向高海拔生长 D. 水汽增多,更加湿润
18. 据图10可知尼泊尔的地理环境特征是
A. 河流多内流,水量小 B. 垂直分异大,植被类型多
C. 高原为主,东高西低 D. 内陆国,海洋水汽到达少图11为某区域年日照时数等值线图,读图完成19~20题。
19. 与乙地相比, 甲地日照时数较多的主要原因是
A. 距海较远 B. 纬度较高 C. 副高控制 D. 海拔较高
20. 丙地发展种植业的限制性因素是
A. 降水少 B. 热量低 C. 沙漠多 D. 平地少
肯尼亚是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基础较好的国家之一,主要出口创汇商品为茶叶、 园艺作物、咖啡、纺织品等。 蒙内铁路连接东非第一大港口蒙巴萨和肯尼亚首都内罗毕,由中国承建运营,是肯尼亚独立以来的第一条现代化铁路,对肯尼亚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超过1.5%。 图12为肯尼亚位置范围示意图,据此完成21~23题。
21. 推测该铁路建设过程中最可能遇到的自然障碍是
A. 台风侵袭 B. 毒蚊瘴气 C. 沙尘漫天 D. 岩层断裂
22.该铁路经过国家生态公园时,采用了修建桥梁的设计,其主要目的是
A. 减少对耕地的占用 B. 便于地面货车通行
C. 设置生物迁徙通道 D. 避免地势起伏过大
23. 蒙内铁路在建设期间对肯尼亚产生的直接影响是
A. 促进人口向外流动 B. 缩小南北地区差距
C.改善区域生态环境 D. 带动当地人口就业图13为俄罗斯局部地区简图,据此完成24~26题。
24. 影响图中勒拿河和叶尼塞河流域人口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 水源 B. 气温 C. 地形 D. 降水
25. 该地区河流下游鲜有农田分布,与其原因不符的是
A. 沼泽广布 B. 冻土面积广 C. 河流凌汛 D. 河流水量小
26. 20世纪后期,叶尼塞河流域人口由南向北迁移,原因是
①河口三角洲发展农业 ②新增不冻港口
③北部旅游业得到发展 ④北部资源开发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亚欧大陆某地区一种适应环境、别具地方特色的民居,称为土拱。这种民居较高大,屋顶为拱顶或平顶,墙体由土坯砌成,厚度很大。图14为土拱景观图,据此回答27~28题。
27. 这种民居风格突出反映的当地地理环境特征为
①降水少 ②昼夜温差大 ③空气湿润 ④全年低温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28. 这种民居最可能分布在下列地区中的
A. 西欧 B. 中亚 C. 北亚 D. 南亚咸海是位于中亚半干旱气候地区的咸水湖。上世纪四十年代前苏联提出了“自然改造计划”,在咸海地区建设防风固沙林、导入牧草轮作,并在该地区修建灌溉水利工程。目前,咸海面积已经比1960年衰退了90%以上。图15 为咸海流域示意图,据此完成29~30题。
29. 根据图文信息推断. 近几十年咸海快速萎缩的主要原因是
①深居内陆,降水量小 ②修建了大量水利工程
③全球变暖,蒸发加剧 ④在咸海周边围湖造田
A. ①(2)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30. 咸海面积变化可能产生的影响有
①周围白风暴活动增强 ②河口三角洲不断向湖泊中心靠近
③湖泊附近昼夜温差变小 ④湖床裸露,湖边水生植物面积扩大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图16为欧洲部分地区略图,图中四条线是重要的地理界线,据此完成31~32题。
31. 图中 条界线可能是 1月 0℃等温线,影响其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 甲: 盛行风、 洋流
B. 乙: 纬度、 地形
C. 丙: 经度、 地形
D. 丁: 盛行风、纬度
32. 图示区域中没有分布的气候类型是
A. 温带季风气候
B. 温带大陆气候
C. 地中海气候
D. 高原山地气候兰萨罗特岛(29°N,13.5°W 附近) 是加那利群岛七大岛之一,是其中距离北非摩洛哥最近的岛屿。岛屿内部气候干旱,植被稀少,但经常受海雾影响,形成了独特的农业种植方式——鱼鳞坑。图17 为鱼鳞坑景观图片,图18 为非洲部分区域及兰萨罗特岛附近海域图,据此完成33~35题。
33. 该岛经常被海雾笼罩,是因为
A. 气温较高 B. 降水较少 C. 光照较强 D. 风力较弱
34. 鱼鳞坑旁立起半圆形石头墙的主要目的是
①增加阴影,减少水分蒸发 ②阻隔风沙,防止农田掩埋
③拦截径流,避免水土流失 ④加大温差,促使水汽凝结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35. 推测鱼鳞坑内的植株最可能是
A. 葡萄 B. 水稻 C. 黄麻 D. 蔬菜第Ⅱ卷 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 小题,共60分。
36.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问题。(22分)
在德国工业化时期,鲁尔区凭借优越的区位条件快速发展成为重要的工业基地,同时也造成莱茵河的严重污染。20世纪80年代以来,鲁尔区经历了综合治理,面貌焕然一新, 重点发展生物制药、现代物流、精细化工、金融商务等部门,昔日被称为“欧洲下水道”的莱茵河变得清澈。图19为欧洲西部局部略图,图中甲区域为欧洲西部著名的小麦产区。
(1) 评价甲区域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 (4分)
(2) 分析莱茵河航运价值高的原因。 (6分)
(3) 说明鲁尔区进行了哪些综合治理措施使莱茵河变得清澈。 (8分)
(4) 指出鲁尔区治理前后,其工业主导区位因素发生的变化。 (4分)37. 阅读图文材料, 元成卜列要求。 (20分)
某科考队8月考察勘察加半岛,考察中发现,该半岛北部发育苔原,南部生长森林:东西向气候区域差异显著。图20示意勘察加半岛的地形。
(1) 描述图示半岛的地形特征。 (6分)
(2) 说明该半岛地形对岛上不同区域气候特征的影响。 (8分)
(3) 分析南北部植被类型差异的原因。 (6分)3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8分)
随着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北移,地中海不断萎缩,大高加索山脉隆起,里海从地中海分离后演变成湖泊。有学者研究表明,里海演变成湖泊后,先经历了末次冰期晚期气候转暖, 此时的里海一度为淡水湖。 当气候进一步转暖, 里海北方的大陆冰川大幅消退后. 里海演化为咸水湖。 图21示意里海所在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
(1)板块运动导致大高加索山脉隆起,分析山脉隆起前后里海沿岸地区气候特征的变化。(8分)
(2) 末次冰期晚期里海一度为淡水湖,对此作出合理解释。 (4分)
(3) 分析里海演化为咸水湖的原因。 (6分)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共10页。
2023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高考一模地理试卷: 这是一份2023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高考一模地理试卷,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测试地理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测试地理试题(解析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