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科学试题
展开1.下列选项中与另外两个所描述的光的现象形成原因不同的是( )
A.一叶障目B.手影游戏
C.潭清疑水浅
2.下列物体中,都属于光源的是( )
A.萤火虫、彩虹B.开着的电灯、月亮
C.点燃的火柴、太阳
3.我们所处的滨州市,南高北低,大部分地区海拔在20米以下,是( )
A.高山B.平原C.盆地
4.在塑料瓶中装入200毫升水,在瓶底凿一小孔。如果流出前50毫升水需要15秒钟,那么流出最后50毫升水需要的时间( )
A.等于15秒B.大于15秒C.小于15秒
5.下列最不适合做一分钟计时器的是( )
A.日晷B.沙漏C.水钟
6.做模拟火山喷发实验时,我们用( )模拟熔岩。
A.番茄酱B.土豆泥C.泥沙
7.下列地形中,与风的作用无关的是( )
A.雅丹地貌B.沙漠C.堰塞湖
8.关于简易潜望镜的制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潜望镜的两块镜片都是平面镜
B.镜面与盒底边的角必须是45度角
C.光在潜望镜内,经过了4次反射
9.“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 )
A.情绪对人有积极影响
B.情绪对人有消极影响
C.情绪对人既有积极影响,又有消极影响
10.学习一段时间后要更换学习内容,从脑保健方面来看,目的是( )
A.获得全面知识
B.勤于用脑
C.防止大脑疲劳,提高学习效率
二、知识再现
11.地面的岩石、沙土在 、 、 等作用下,被破坏和搬走的现象叫作侵蚀。
12.人脑包括_ 、 和 等部分,分别控制着人体不同的生命活动。脑与脊髓相连,脑和脊髓联系着的 分布到身体的各个部分。
13. 是古代科学家发明的度量 的一种天文仪器。
14.骨、 、 共同组成了我们的运动系统。
15.潜望镜是利用 原理制造的。
三、实验探究题
16.小科学了“摆的快慢”这一课后,他又找了一些材料(〇代表塑料球,●代表金属球)进行研究。
(1)单摆在摆动时的计数方法应该是 。
A.来回算1次
B.来回算2次
C.摆到最高点算1次
(2)在研究摆锤重量对摆的快慢的影响时,可以选择 号和 号摆进行研究。改变的条件是 ,不变的条件有 、 。通过研究,小科发现摆的快慢与摆锤重量 (填“有关”或“无关”)。
(3)选择 号和 号摆,可以研究摆绳长短对摆的快慢的影响。得出的结论是:摆绳越长,摆摆动越 。
(4)在实验中,小红认为在测摆动次数时只需测一次,但小科认为要多次测量 ,理由: 。
(5)根据研究,小科想要制作一个一分钟摆动100下的摆,在1号摆的基础上 。
A.把摆绳加长
B.把摆绳缩短
C.换成金属球
17.小兰同学看到一则信息——我国某地区植树造林前后水土流失状况对比表。
(1)根据上面的资料,你猜测:引起这个地区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是 。
A.土地坡度大小
B.植物覆盖面积的多少
C.雨量的大小
D.土质
(2)比较植树造林前后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水土流失得越少。
A.土地坡度越小
B.植物覆盖面积越多
C.植物覆盖面积越少
D.雨量越小
(3)如图是小兰对此做的一个模拟实验,探究土地被侵蚀的因素。为了实验的严谨性,小兰在研究时应该控制不变的因素是 、 ,改变的条件是 。
(4)小兰这个实验中,喷水时最先被冲走的是 。
A.细小的泥沙
B.小石子
C.植被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5)小兰这个实验中,甲容器内没有植物覆盖,乙容器内有植物覆盖 。
A.甲比较浑浊,乙比较干净
B.甲比较干净,乙比较浑浊
C.两个都一样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18.如图,这是神经传递示意图。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的问题。
(1)当我们的手指触碰到铁钉的钉尖时,人体会做出缩手的反应。这个反应需要经过 等步骤。
A.1→2→3→4→5
B.5→4→3→2→1
C.3→2→1→4→5
(2)图示中的4指的是 。
A.传入神经
B.传出神经
C.神经中枢
(3)图示中的5是指手指触碰到钉尖时会做出缩手反应,以保护手指不受伤害。这个缩手“指令”是 做出的。
A.传入神经
B.传出神经
C.神经中枢
(4)日常生活中,为了保护神经系统,我们应该怎样做?(三条) 。
四、资料阅读
19.我们已经知道,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其实严格地说,如果介质疏密不均,光线就不会沿直线传播,偶尔会在空中或“地下”出现高大楼台、城郭等幻影,称为海市蜃楼,较热的空气笼罩海面,但海水比较凉,上层的空气比底层的空气稀疏远处物体的光线本来不能进入观察者的眼中,但有一部分射向空中的光线,逐渐弯曲向地面,进入观察者的眼睛。逆着光线望去
(1)光在均匀的介质中是沿 传播的。
(2)由上述资料可以看出,产生海市蜃楼的光学原因是 。
A.光的折射
B.光沿直线传播
C.光的斜射
(3)海市蜃楼的产生主要与下列哪个条件有关 。
A.地区
B.温差
C.湿度
(4)如图哪种情况不属于光的折射现象 。
(5)还有哪些例子可以证明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写出2点)
① ;
② 。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五年级(上)期末科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精挑细选
1.下列选项中与另外两个所描述的光的现象形成原因不同的是( )
A.一叶障目B.手影游戏
C.潭清疑水浅
【答案】C
【解答】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当光照到不发光。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一叶障目”,“潭清疑水浅”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故选:C。
2.下列物体中,都属于光源的是( )
A.萤火虫、彩虹B.开着的电灯、月亮
C.点燃的火柴、太阳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彩虹是一种光学现象;月亮本身不发光;只有选项C全部符合。
故选:C。
3.我们所处的滨州市,南高北低,大部分地区海拔在20米以下,是( )
A.高山B.平原C.盆地
【答案】B
【解答】地表形态分为五种基本地形形态,分别是平原、山地、盆地,多在200米以下,称为平原,南高北低,主要是平原地形。
故选:B。
4.在塑料瓶中装入200毫升水,在瓶底凿一小孔。如果流出前50毫升水需要15秒钟,那么流出最后50毫升水需要的时间( )
A.等于15秒B.大于15秒C.小于15秒
【答案】B
【解答】滴漏实验中,水滴的快慢与杯中的水位的高低有关系,压力大;随着水位的下降,水滴得会越来越慢,在瓶底凿一小孔,那么流出最后50毫升水需要的时间,压力变小,所以大于15秒。
故选:B。
5.下列最不适合做一分钟计时器的是( )
A.日晷B.沙漏C.水钟
【答案】A
【解答】A、日晷是利用太阳的投影方向来测定并划分时刻的,并不能测出一分钟的时间,所以A符合题意;
B、沙漏可以根据漏出来沙的体积来粗略估算一分钟的时间,所以B不符合题意;
C、水钟可以根据漏水或者受水的体积来粗略估算一分钟的时间,所以C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做模拟火山喷发实验时,我们用( )模拟熔岩。
A.番茄酱B.土豆泥C.泥沙
【答案】A
【解答】探究火山形成的原因的模拟实验,加热土豆泥用的酒精灯模拟地球内部的热量,用土豆泥做成火山的形状,用酒精灯给混合物加热。
故选:A。
7.下列地形中,与风的作用无关的是( )
A.雅丹地貌B.沙漠C.堰塞湖
【答案】C
【解答】风化作用会改变地球上的地形地貌,但这种变化是在缓慢的过程中进行的。分析选项可知、沙漠是因为风的作用而形成的。
故选:C。
8.关于简易潜望镜的制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潜望镜的两块镜片都是平面镜
B.镜面与盒底边的角必须是45度角
C.光在潜望镜内,经过了4次反射
【答案】C
【解答】A.潜望镜的两块镜片是平面镜,说法正确;
B.潜望镜的两片平面镜与水平面必须成45°角,该说法是正确的;
C.光在潜望镜内,经过两面平面镜的2次反射,该说法错误。
故选:C。
9.“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 )
A.情绪对人有积极影响
B.情绪对人有消极影响
C.情绪对人既有积极影响,又有消极影响
【答案】C
【解答】“笑一笑,十年少,白了头”说明积极情绪有助于身体健康,情绪对人既有负面的影响,C符合题意。
故选:C。
10.学习一段时间后要更换学习内容,从脑保健方面来看,目的是( )
A.获得全面知识
B.勤于用脑
C.防止大脑疲劳,提高学习效率
【答案】C
【解答】科学用脑的五要素是:动静结合、课程交替,勤于思考,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防止大脑疲劳。
故选:C。
二、知识再现
11.地面的岩石、沙土在 水 、 风 、 重力 等作用下,被破坏和搬走的现象叫作侵蚀。
【答案】水;风;重力。
【解答】侵蚀在不断地改变地表的地形地貌,也会使土地流失,形成了许多不同的地形地貌。地面的岩石、风、重力等作用下。
故答案为:水;风;重力。
12.人脑包括_ 大脑 、 小脑 和 脑干 等部分,分别控制着人体不同的生命活动。脑与脊髓相连,脑和脊髓联系着的 神经 分布到身体的各个部分。
【答案】大脑;小脑;脑干;神经。
【解答】人脑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等部分,控制人体的行为。
故答案为:大脑;小脑;神经。
13. 圭表 是古代科学家发明的度量 日影长度 的一种天文仪器。
【答案】圭表;日影长度。
【解答】圭表是中国古代科学家发明的度量日影长度的一种天文仪器,由“圭”和“表”两个部件组成、定季节和制定历法。
故答案为:圭表;日影长度。
14.骨、 肌肉 、 关节 共同组成了我们的运动系统。
【答案】肌肉;关节。
【解答】骨、关节和肌肉共同组成了我们的运动系统,骨与骨之间可以活动的连接叫关节。它们相互配合。
故答案为:肌肉;关节。
15.潜望镜是利用 光的反射 原理制造的。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潜望镜是利用平面镜的反射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原理制造的。
故答案为:光的反射。
三、实验探究题
16.小科学了“摆的快慢”这一课后,他又找了一些材料(〇代表塑料球,●代表金属球)进行研究。
(1)单摆在摆动时的计数方法应该是 A 。
A.来回算1次
B.来回算2次
C.摆到最高点算1次
(2)在研究摆锤重量对摆的快慢的影响时,可以选择 3 号和 4 号摆进行研究。改变的条件是 摆锤重量 ,不变的条件有 摆绳长度 、 摆动幅度 。通过研究,小科发现摆的快慢与摆锤重量 无关 (填“有关”或“无关”)。
(3)选择 1 号和 2 号摆,可以研究摆绳长短对摆的快慢的影响。得出的结论是:摆绳越长,摆摆动越 慢 。
(4)在实验中,小红认为在测摆动次数时只需测一次,但小科认为要多次测量 赞同小科的观点 ,理由: 多次测量可以避免失误,提高数据的可靠性 。
(5)根据研究,小科想要制作一个一分钟摆动100下的摆,在1号摆的基础上 B 。
A.把摆绳加长
B.把摆绳缩短
C.换成金属球
【答案】(1)A。
(2)3;4;摆锤重量;摆绳长度;摆动幅度;无关。
(3)1;2;慢。
(4)赞同小科的观点;多次测量可以避免失误,提高数据的可靠性。
(5)B。
【解答】(1)单摆在摆动时的计数方法应该是摆动一个来回算摆动一次。
(2)根据对对比实验的基本要求,对比实验中只有一个条件不同。在研究摆锤重量对摆的快慢的影响时,摆绳长度。因此,摆锤重量不同的3号和4号摆进行研究,不变的条件有摆绳长度。通过研究。
(3)根据上题分析可知,研究摆绳长短对摆的快慢的影响时,摆锤重量,因此。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摆绳越长。
(4)在实验中,小红认为在测摆动次数时只需测一次。我赞同小科的观点,提高数据的可靠性。
(5)根据以上实验可知,摆摆动的快慢只与摆绳长度有关、摆动幅度无关,摆摆动的越慢,摆摆动的越快,6号摆一分钟摆动55次左右,可以把摆绳缩短。
故答案为:(1)A。
(2)3;4;摆锤重量;摆动幅度。
(3)7;2;慢。
(4)赞同小科的观点;多次测量可以避免失误。
(5)B。
17.小兰同学看到一则信息——我国某地区植树造林前后水土流失状况对比表。
(1)根据上面的资料,你猜测:引起这个地区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是 B 。
A.土地坡度大小
B.植物覆盖面积的多少
C.雨量的大小
D.土质
(2)比较植树造林前后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B ,水土流失得越少。
A.土地坡度越小
B.植物覆盖面积越多
C.植物覆盖面积越少
D.雨量越小
(3)如图是小兰对此做的一个模拟实验,探究土地被侵蚀的因素。为了实验的严谨性,小兰在研究时应该控制不变的因素是 土地的坡度 、 雨量的大小 ,改变的条件是 有无植被覆盖 。
(4)小兰这个实验中,喷水时最先被冲走的是 A 。
A.细小的泥沙
B.小石子
C.植被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5)小兰这个实验中,甲容器内没有植物覆盖,乙容器内有植物覆盖 A 。
A.甲比较浑浊,乙比较干净
B.甲比较干净,乙比较浑浊
C.两个都一样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答案】(1)B。
(2)B。
(3)土地的坡度;雨量的大小;有无植被覆盖。
(4)A。
(5)A。
【解答】(1)分析图表资料可知,这一地区植树造林前后水土流失状况不同。
(2)比较植树造林前后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植物覆盖面积越多。
(3)做对比实验时,我们一般是只控制一个条件发生变化,其它条件都不变。为了实验的严谨性、雨量的大小。
(4)小兰这个实验中,喷水时最先被冲走的是细小的泥沙。
(5)小兰这个实验中,甲容器内没有植物覆盖,实验时“流下来的水”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是甲比较浑浊。
故答案为:
(1)B。
(2)B。
(3)土地的坡度;雨量的大小。
(4)A。
(5)A。
18.如图,这是神经传递示意图。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的问题。
(1)当我们的手指触碰到铁钉的钉尖时,人体会做出缩手的反应。这个反应需要经过 A 等步骤。
A.1→2→3→4→5
B.5→4→3→2→1
C.3→2→1→4→5
(2)图示中的4指的是 B 。
A.传入神经
B.传出神经
C.神经中枢
(3)图示中的5是指手指触碰到钉尖时会做出缩手反应,以保护手指不受伤害。这个缩手“指令”是 C 做出的。
A.传入神经
B.传出神经
C.神经中枢
(4)日常生活中,为了保护神经系统,我们应该怎样做?(三条) 保持正确的坐姿,保护脊髓;乘车时系好安全带;参加体育活动等 。
【答案】(1)A。
(2)B。
(3)C。
(4)保持正确的坐姿,保护脊髓;乘车时系好安全带;参加体育活动等。
【解答】(1)人体对环境刺激做出反应,需要经过感受刺激,神经中枢发出指令,最后做出反应,起着传递信息的作用,负责把信号从身体的各个器官传递到神经中枢。当我们的手指触碰到铁钉的钉尖时。这个反应需要经过1→2→8→4→5等步骤。
(2)人体对环境刺激做出反应,需要经过感受刺激,神经中枢发出指令,最后做出反应,起着传递信息的作用,负责把信号从身体的各个器官传递到神经中枢。图示中的8指的是传出神经。
(3)图示中的5是指手指触碰到钉尖时会做出缩手反应,以保护手指不受伤害。
(4)保护神经系统的方法有保持正确的坐姿,保护脊髓;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参加体育活动等。
故答案为:
(1)A。
(2)B。
(3)C。
(4)保持正确的坐姿,保护脊髓;参加体育活动等。
四、资料阅读
19.我们已经知道,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其实严格地说,如果介质疏密不均,光线就不会沿直线传播,偶尔会在空中或“地下”出现高大楼台、城郭等幻影,称为海市蜃楼,较热的空气笼罩海面,但海水比较凉,上层的空气比底层的空气稀疏远处物体的光线本来不能进入观察者的眼中,但有一部分射向空中的光线,逐渐弯曲向地面,进入观察者的眼睛。逆着光线望去
(1)光在均匀的介质中是沿 直线 传播的。
(2)由上述资料可以看出,产生海市蜃楼的光学原因是 A 。
A.光的折射
B.光沿直线传播
C.光的斜射
(3)海市蜃楼的产生主要与下列哪个条件有关 B 。
A.地区
B.温差
C.湿度
(4)如图哪种情况不属于光的折射现象 A 。
(5)还有哪些例子可以证明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写出2点)
① 影子的形成 ;
② 小孔成像 。
【答案】(1)直线。
(2)A。
(3)B。
(4)A。
(5)影子的形成;小孔成像。
【解答】(1)光在均匀的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的传播速度是每秒30万千米。
(2)由上述资料可知,“光只有在均匀的介质中才沿直线传播,光线就不会沿直线传播。”由此判断产生海市蜃楼的光学原因是光的折射,BC选项错误。
(3)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夏天,但海水比较凉。空气热胀冷缩。远处的物体的光线本来不能进入观察者的眼中,由于不同高度空气的疏密不同而发生弯曲,进入观察者的眼睛,就感到看见了远处的物体,海市蜃楼的产生主要与大气温差有关,AC选项错误。
(4)A.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符合题意;
B.水中的铅笔看起来像折了一样,是光的折射造成的;
C.看到的水中鱼的位置与实际位置不同,是光的折射造成的;
(5)沿直线传播的光被不透明的物体挡住,在物体的后面光照不到的地方形成影子;小孔成像能证明光的直线传播,看不见不透明体后面的东西。
故答案为:(1)直线。
(2)A。
(3)B。
(4)A。
(5)影子的形成;小孔成像。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日期:2024/3/14 18:13:45;用户:物色里;邮箱:17680465072;学号:48039009序号
摆动次数
1号摆
2号摆
3号摆
4号摆
第一次
55
65
76
76
第二次
56
65
76
76
第三次
55
65
76
76
时期
水土流失面积
植树造林前
200000平方米
植树造林后
80000平方米
植树后增减数
减少120000平方米
序号
摆动次数
1号摆
2号摆
3号摆
4号摆
第一次
55
65
76
76
第二次
56
65
76
76
第三次
55
65
76
76
时期
水土流失面积
植树造林前
200000平方米
植树造林后
80000平方米
植树后增减数
减少120000平方米
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科学试题: 这是一份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科学试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书写部分必须用0,“笑一笑,十年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科学试题: 这是一份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科学试题,共4页。
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科学试题: 这是一份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科学试题,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