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3.02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第I卷(选择题 共45分)
一、选择题(45分,以下每题均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选对得3分;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 请你指出下列所估测的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 正常骑行的自行车速度大小约为5m/sB. 中学生立定跳远的距离约为5m
C. 人正常呼吸一次的时间约为10sD. 一张中考物理试卷的质量约为100g
【答案】A
【解析】
【详解】A.人正常步行速度在1.2m/s左右,正常骑行的自行车速度大小约5m/s,故A符合题意;
B.中学生立定跳远的距离一般在2m左右,不可能达到5m,故B不符合题意;
C.人1min约呼吸20次左右,则呼吸一次的时间约为3s,故C不符合题意;
D.一张纸质量很小,一张中考物理试卷的质量约为4g左右,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 叶光富在空间站用葫芦丝演奏了一曲《月光下的风尾竹》,演奏时手指抬起或按压不同出气孔是在改变声音的( )
A. 音色B. 音调C. 响度D. 速度
【答案】B
【解析】
【详解】葫芦丝是靠空气柱振动发声的,按不同的孔,改变了发声的空气柱振动的频率,可以改变声音的音调。
故选B。
3. 我国出土的文物“水晶饼”为中部鼓起的透明圆饼,古籍记载“正午向日,以艾承之,即火燃”。关于“水晶饼”利用太阳光生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这是光的反射现象B. 这是光的色散现象
C. “水晶饼”对光有会聚作用D. “水晶饼”对光有发散作用
【答案】C
【解析】
【详解】A.“水晶饼”相当于凸透镜,发生的是光的折射现象,故A错误;
B.光的色散现象是指太阳光(白光)透过三棱镜分解成各种色光的现象,故B错误;
CD.“水晶饼”相当于凸透镜,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把一束太阳光的能量会聚到焦点上,从而点燃了焦点处的艾草,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4.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医院内氧气的需求量较大,某氧气瓶内氧气用去三分之一后,瓶内剩余氧气的质量和密度变化情况是( )
A. 质量变大,密度变大B. 质量变小,密度不变
C. 质量变小,密度变小D. 质量变小,密度变大
【答案】C
【解析】
【详解】某氧气瓶内氧气用去三分之一后,氧气瓶内氧气的质量变小,而瓶内氧气的体积不变,由可知剩余氧气的密度变小。
故选C。
5. 2022年11月29日,搭载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五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飞往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在火箭上升过程中,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载人飞船相对于天和核心舱是静止的
B. 运载火箭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
C. 载人飞船相对于运载火箭是运动的
D. 运载火箭相对于天和核心舱是静止的
【答案】B
【解析】
【详解】A.载人飞船相对于天和核心舱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载人飞船相对于天和核心舱是运动的,故A错误;
B.运载火箭相对于地球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运载火箭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故B正确;
C.载人飞船相对于运载火箭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载人飞船相对于运载火箭是静止的,故C错误;
D.运载火箭相对于天和核心舱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运载火箭相对于天和核心舱是运动的,故D错误。
故选B。
6. 人在岸上透过池水看池塘底部,下列光路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人在岸上透过池水看池塘底部,是池塘底部发出的光线从水中射入空气中时,在水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远离法线,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7. 把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18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某一物体放在此透镜前35cm处,可得到一个( )
A. 倒立、放大的实像B. 倒立、缩小的实像
C. 正立、放大的实像D. 正立、放大的虚像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题可知,18cm是该凸透镜的焦距。当把物体放在35cm处,这是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选A。
8. 购物支付已进入“刷脸”时代,消费者结账时只需面对摄像头,经系统自动拍照扫描等,确认相关信息后,即可迅速完成交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摄像头相当于凹透镜
B. 摄像头成像特点与照相机相同
C. “刷脸”时,面部位于摄像头两倍焦距以内
D. “刷脸”时,面部经摄像头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答案】B
【解析】
【详解】A.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故A错误;
B.光通过摄像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跟照相机的成像特点相同,故B正确;
C.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因此,“刷脸”时,面部位于摄像头两倍焦距以外,故C错误;
D.“刷脸”时,面部经摄像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D错误。
故选B
9. 如图所示为甲和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图像,分析图像可知( )
A. 甲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B. 若甲、乙的体积相等,则甲的质量较小
C. 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为D. 若甲、乙的质量相等,则甲的体积较大
【答案】C
【解析】
【详解】A.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密度的大小与质量、体积的大小无关,故A错误;
B.若甲、乙的体积相等,比如甲、乙的体积都为10cm3时,由图像可知,甲的质量是20g,乙的质量是5g,则甲的质量较大,故B错误;
C.比如甲、乙的体积都为10cm3时,甲的质量是20g,乙的质量是5g,则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为
故C正确;
D.若甲、乙的质量相等,比如甲、乙的质量都为10g时,由图像可知,甲的体积是5cm3,乙的体积是20cm3,则甲的体积较小,故D错误。
故选C。
10. 有甲乙两物体质量之比为1∶2,密度之比为1∶4,则甲与乙物体的体积之比是( )
A. 1∶2B. 2∶1C. 1∶4D. 4∶1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知道,甲与乙物体体积之比是
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1. 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观察到的蜡烛的像更清晰
②只要把光屏放在恰当的位置,就能承接到蜡烛的像
③蜡烛远离玻璃板,蜡烛的像的大小不会改变
④只把玻璃板向左平移,蜡烛的像的位置不变
A. 只有①和②B. 只有②和③
C. 只有①和③D. 只有③和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使用平面镜时,只能成像,而不能透光,不容易确定像的位置,用玻璃板时,既能成像,又能透光,便于确定出像的位置,而且能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故①错误;
②玻璃板中成虚像,用光屏承接不到虚像,故②错误;
③蜡烛距玻璃板越远时,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蜡烛在玻璃板中的像也会变远,蜡烛的像大小不变,故③正确;
④只把玻璃板向左平移时,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没改变,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蜡烛的像到玻璃板的距离也不变,即蜡烛的像的位置不变,故④正确。
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12. 日出东方,万物光明;林间疏影,潭影映人。上面句中,林间疏影与潭影映人,是两种光学现象,其原理与下面两幅图的光学原理相同,这两幅图是( )
A. ①和②B. ②和③C. ③和④D. ②和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林间疏影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潭影映人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①手影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①符合题意;
②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②符合题意;
③插在水中的筷子变弯了,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③不符合题意;
④彩虹属于光的色散现象,光的色散现象的实质是光的折射,故④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①和②符合题意,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3. 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其s-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两物体在0~10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v乙
②两物体在15~20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v乙
故①正确;
②甲物体在15~20s内的s-t图象是一条和时间轴平行的直线,说明这段时间内甲处于静止状态;乙物体在15~20s内的s-t图象是一条斜线,说明乙做匀速直线运动,则
v甲f
解得
8cm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省盐城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江苏省盐城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江苏省盐城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4,3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 期中考试 物理试题,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