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2023-2024学年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2023-2024学年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数学试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时间:70分钟 满分:100分)
一、计算题。(22分)
1. 直接写出得数。
102×3= 0×32= 500÷5= 24×3=
800×4= 240÷4= 96÷6= 300÷6=
【答案】306;0;100;72
3200;60;16;50
;;1;
【解析】
【详解】略
2. 用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53×8= 6×508= *708÷9= *840÷6=
【答案】424;3048;78……6;140
【解析】
【分析】多位数乘一位数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的每一位数。与哪一位上的数相乘,就在那一位的下面写上相应的积。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计算时,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每次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一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两位数。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面。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除法验算时用商乘除数看是不是等于被除数;有余数时,用商乘除数加上余数看是不是等于被除数。
【详解】53×8=424 6×508=3048
*708÷9=78……6 *840÷6=140
验算: 验算:
二、填空题。(共28分。第9、13题4分,其余每题2分。)
3. 4瓶橙汁重1千克,3瓶酸梅汁重600克,每瓶橙汁比每瓶酸梅汁重( )克。
【答案】50
【解析】
【分析】1千克=1000克,用4瓶橙汁重量除以4,求出每瓶橙汁重量。用3瓶酸梅汁重量除以3,求出每瓶酸梅汁重量。再用每瓶橙汁重量减去每瓶酸梅汁重量解答。
【详解】1千克=1000克
1000÷4-600÷3
=250-200
=50(克)
每瓶橙汁比每瓶酸梅汁重50克。
4. 某品牌的牛奶每箱48元,张阿姨要买3箱,她大约带( )元就够了。
【答案】150
【解析】
【分析】单价×数量=总价,用48乘3计算出3箱牛奶的价格,将两位数看作较大并接近的整十数进行估算;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48×3≈50×3=150(元),所以她大约带150元就够了。
5. 计算300÷6时,把300看成( )个( )除以6得( )个( )。
【答案】 ①. 30 ②. 十 ③. 5 ④. 十
【解析】
【分析】计算300÷6时,根据口算方法,把被除数看成几个十,再进行计算,即把300看作30个十,用30个十除以6即可。
【详解】计算300÷6时,把300看成30个十除以6得5个十。
6. 计算23×3时,我是这样想的:先算( )×3,再算( )×3,最后算( )+( ),得( )。
【答案】 ①. 20 ②. 3 ③. 60 ④. 9 ⑤. 69
【解析】
【分析】计算23×3时,将23看成20+3,分别用20和3乘3,再将两个积相加。
【详解】计算23×3时,我是这样想的:先算20×3,再算3×3,最后算60+9,得69。
7. 在( )÷4=102……□中,当余数最大时,被除数是( )。
【答案】411
【解析】
【分析】根据余数和除数的关系可知,余数要小于除数,则余数小于4,最大是3。再根据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解答即可。
【详解】4-1=3
4×102+3
=408+3
=411
当余数最大时,被除数是411。
8. 从60里面连续减8,最多减( )次后,就不够减了。
【答案】7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求从60里面连续减8,最多减多少次,也就是求60里面有多少个8,用60除以8,商为最多减的次数,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60÷8=7(次)……4
从60里面连续减8,最多减7次后,就不够减了。
9. 填上合适的单位。
早上7( )10( ),明明从2( )高的冰箱里拿出两个重约50( )鸡蛋和一袋重250( )的牛奶。吃完早饭,坐上载重1000( )电梯。用了约15( )的时间,到了离家2( )远的学校。
【答案】 ①. 时 ②. 分 ③. 米##m ④. 克##g ⑤. 克##g ⑥. 千克##kg ⑦. 分钟 ⑧. 千米##km
【解析】
【分析】根据情景、生活经验,以及对时间单位、长度单位、质量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1小时=60分钟,钟面上分针走一圈就是1小时,1分钟=60秒,钟面上秒针走一圈为1分钟,早上时间应该为7时10分;1米=10分米,大约有成年人正常脚步两步长,所以计量冰箱的高度用“米”作单位;1克大约是40粒大米重量,所以两个鸡蛋和一袋牛奶的质量用“克”作单位;1千克=1000克,2袋盐大约重1千克,所以计量电梯的质量用“千克”作单位;1分钟=60秒,钟面上秒针走一圈为1分钟,所以计量小明从家到学校的时间用“分钟”作单位;1千米=1000米,400米操场的两圈半为1千米,所以计量小明家到学校的路程用“千米”作单位;
【详解】根据分析:早上7时10分,明明从2米高的冰箱里拿出两个重约50克鸡蛋和一袋重250克的牛奶。吃完早饭,坐上载重1000千克电梯。用了约15分钟的时间,到了离家2千米远的学校。
10. 60的6倍是( ),60是( )的6倍。
【答案】 ①. 360 ②. 10
【解析】
【分析】(1)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解答;
(2)求60是谁的6倍,用60除以6即可解答。
【详解】60×6=360
60÷6=10
60的6倍是360,60是10的6倍。
11. 电风扇的运动方式是( ),电梯的上升和下降运动方式是( )。
【答案】 ①. 旋转 ②. 平移
【解析】
【分析】平移和旋转都是物体或图形的位置发生变化而形状、大小不变。区别在于,平移时物体沿直线运动,本身方向不发生改变;旋转是物体绕着某一点或轴运动,本身方向发生了变化。
【详解】电风扇的运动方式是旋转,电梯的上升和下降运动方式是平移。
12. 小明每天坚持游泳1千米,每次游10个来回,游泳池泳道长( )米。
【答案】50
【解析】
【分析】游1个来回是游了2个游泳池泳道长度,游10个来回是游了20个游泳池泳道长度。1千米=1000米,据此将1千米换算成米,再除以20,求出游泳池泳道长度。
【详解】1千米=1000米
1000÷(10×2)
=1000÷20
=50(米)
游泳池泳道长50米。
13. 比一比,在括号里填上“>”“<”或“=”。
9000克( )9千克 0×45( )0+45
500克( )40千克 660÷6( )660÷3÷2
【答案】 ①. = ②. < ③. < ④. =
【解析】
【分析】1千克=1000克,根据进率统一单位再进行比较;分别计算出两边算式的结果再进行比较,连除运算从左往右计算;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
①9千克中有9个1千克,也就是9个1000克为9000克,所以9000克=9千克;
②0×45=0,0+45=45,所以0×45<0+45;
③40千克中有40个1千克,也就是40个1000克为40000克,所以500克<40千克;
④660÷6=110
660÷3÷2
=220÷2
=110
所以660÷6=660÷3÷2。
14. 小红把一块巧克力平均分成8小块,第一天吃了2小块,第二天吃了剩下的二分之一,两天他一共吃了这块巧克力的( )。
【答案】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第一天吃了2小块,也就是吃了这块巧克力的,用8-2=6块,求出剩下的块数,第二天吃了剩下的二分之一,即6÷2=3块,也就是吃了这块巧克力的,用第一天吃的加上第二天吃的,即可求出两天吃了这块巧克力的几分之几。
详解】8-2=6(块)
6÷2=3(块)
+=
小红把一块巧克力平均分成8小块,第一天吃了2小块,第二天吃了剩下的二分之一,两天他一共吃了这块巧克力的。
三、选择题。(14分)
15. 下面不是轴对称图形有( )个。
A. 2个B. 3个C. 5个D. 1个
【答案】A
【解析】
【分析】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旁的图形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就是对称轴。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下面不是轴对称图形有2个。
故答案为:A
16. 下面的长方形表示720,阴影部分表示( )。
A. 80B. 90C. 5760D. 1
【答案】B
【解析】
【分析】如图:左右边缘的两部分合在一起和其他三角形一样大,相当于是把长方形平均分成了8份,用长方形表示的数除以8,即可求出阴影部分表示的数。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720÷8=90
即下面的长方形表示720,阴影部分表示90。
故答案为:B
17. 走道里有20个柱子,每两个柱子距离5米,在两个柱子中间放一幅儿童画。一共有( )幅儿童画。
A. 100B. 19C. 20D. 195
【答案】B
【解析】
【分析】在两个柱子中间放一副儿童画,则儿童画的数量比柱子的数量少1,用柱子的数量减去1,即可求出儿童画的数量。
【详解】20-1=19(幅)
一共有19幅儿童画。
故答案为:B
18. 把一张长方形纸连续对折3次,得到的图形是整张纸的( )。
A. 三分之一B. 六分之一C. 八分之一
【答案】C
【解析】
【分析】把这张长方形纸对折1次,这张长方形纸被平均分成了2份,每份是这张长方形纸的二分之一,对折2次,被平均分成了4份,每份是这张长方形纸的四分之一,对折3次,被平均分成了8份,每份是这张长方形纸的八分之一;据此解答。
【详解】把一张长方形纸连续对折3次,得到的图形是整张纸的八分之一。
故答案为:C
19. 学校买来412根跳绳。每8根分给一个班。可以分多少个班?下面是小明用竖式计算出结果,竖式中“40”表示( )。
A. 已分了40个百B. 已分了40个十C. 已分了40个一
【答案】B
【解析】
【分析】用跳绳总数量除以一个班分到跳绳数量,求出分给班级个数。计算412÷8时,商十位上的5乘除数8,表示5个十乘8,得到40个十。表示50个班分走400根跳绳。据此解答。
【详解】由分析得:
竖式中“40”表示已分了40个十。
故答案为:B
20. 钢笔的支数是铅笔的2倍,圆珠笔比钢笔多5支。符合题意的是( )。
A. B. C.
【答案】C
【解析】
【分析】用一条线段表示铅笔的支数,钢笔的支数是铅笔的2倍,则用同样长的两条线段表示钢笔的支数。圆珠笔比钢笔多5支,则表示圆珠笔支数的线段比表示钢笔支数的线段长的部分表示5支。据此解答。
【详解】A.表示钢笔的支数是铅笔的2倍,圆珠笔比钢笔少,不符合题意;
B.示铅笔的支数是钢笔的2倍,圆珠笔比铅笔多,不符合题意;
C.表示钢笔的支数是铅笔的2倍,圆珠笔比钢笔多,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1. 每排12人,4排一共多少人?小芳通过列竖式得到了答案,计算过程如下:竖式中方框框出数相当于选项( )中圈出的数。
A. B. C.
【答案】A
【解析】
【分析】用12乘4计算出一共多少人,12中的1在十位表示10、2在个位表示2,那么2×4=8(人),10×4=40(人),框出的4表示每排10人,4排一共的人数;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12×4=48(人),竖式中方框框出的数相当于中圈出的数。
故答案为:A
四、动手操作,探索发现。(10分)
22. 在下面的方格纸中画周长是16厘米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各一个,并将它们部分涂色,涂色部分用分数表示是( )和( )。
【答案】图见详解;(答案不唯一)
;(答案不唯一)
【解析】
【分析】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先用16除以2计算出一组长、宽之和为:16÷2=8(厘米),8=1+7=2+6=3+5=4+4,所以可以画长为7厘米、宽为1厘米,长为6厘米、宽为2厘米,长为5厘米、宽为3厘米的长方形,以及边长为4厘米的正方形;用分母表示平均分的份数,用分子表示阴影部分所占的份数;先数出图形所占的格子数作为分母,再将涂色部分的格子数作为分子;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如图:
(答案不唯一)
观察发现长方形的格子数为12格,阴影部分占其中的4格;正方形的格子数为16格,阴影部分占其中的4格,所以涂色部分用分数表示是和。(答案不唯一)
23. 如下图,从这块长方形布料上剪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剪出的正方形的边长是( )厘米。最多能剪出( )块,剩下部分是一个( )形,周长是( )厘米。
【答案】 ①. 5 ②. 3 ③. 长方 ④. 16
【解析】
【分析】从长方形上剪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为长方形的宽;用18除以5计算出的商就是最多能剪出的块数,余数为剩下部分的宽,5厘米为剩下部分的长;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从这块长方形布料上剪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剪出的正方形的边长是5厘米;18÷5=3(块)……3(厘米),所以最多能剪出3块,剩下部分是一个长方形;
(3+5)×2
=8×2
=16(厘米)
所以周长是16厘米。
五、联系实际,解决问题。(共26分。25、26、27题6分,其余每题4分)
24. 小英每天步行上学,平均每分钟走75米,行走8分钟后离学校还有多远?
【答案】300米
【解析】
【分析】小英家离学校有900米,小英步行上学,平均每分钟走75米,那么8分钟走了75×8=600(米),然后用总路程减去走的路程,即可求出剩下的路程;据此解答。
详解】900-75×8
=900-600
=300(米)
答:行走8分钟后离学校还有300米。
25. 学校组织优秀少先队员参观博物馆。一年级去了95人,二年级去的人数是一年级的2倍,三年级去的人数比二年级少7人。
(1)三年级去了多少人?
(2)学校为这三个年级的优秀少先队员租了9辆大巴车,平均每辆大巴车坐多少人?
【答案】(1)183人
(2)52人
【解析】
【分析】(1)用一年级去的人数乘2,求出二年级去的人数。再用二年级去的人数减去7人,求出三年级去的人数。
(2)先将三个年级去的人数相加,求出三个年级去的总人数,再除以大巴车数量,求出平均每辆大巴车坐的人数。
【详解】(1)95×2=190(人)
190-7=183(人)
答:三年级去了183人。
(2)(95+190+183)÷9
=468÷9
=52(人)
答:平均每辆大巴车坐52人。
26. 爷爷想用篱笆围一块长12米,宽8米的长方形菜地。
(1)如果菜地四周都围上篱笆,那么篱笆长多少米?
(2)如果菜地一面靠墙(墙足够长),至少要用多少米的篱笆?
【答案】(1)40米
(2)28米
【解析】
【分析】(1)根据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求出菜地的周长,也就是篱笆的长度;
(2)一面靠墙,用篱笆围成一个长12米,宽8米的长方形菜地,有两种不同的围法:①长边靠墙;②宽边靠墙;
①长边靠墙,需要篱笆的长度等于一条长加上两条宽;
②宽边靠墙,需要篱笆的长度等于两条长加上一条宽;据此分别求出结果,再作比较即可解答。
【详解】(1)(12+8)×2
=20×2
=40(米)
答:篱笆长40米。
(2)①长边靠墙:
12+8×2
=12+16
=28(米)
②宽边靠墙:
12×2+8
=24+8
=32(米)
28<32
答:至少要用28米的篱笆。
27. 一本故事书128页。明明第一天看了这本书一半,以后每天都看剩下的一半,明明第3天从多少页看起?
【答案】97页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第一天看了这本书的一半,则用总页数除以2,求出剩下的页数,剩下的页数除以2,求出第二天看的页数,然后把第一天看的页数和第二天看的页数相加,求出两天已经看的页数,再加上1即可求得第3天应从多少页看起。
【详解】128÷2=64(页)
64÷2=32(页)
64+32+1
=96+1
=97(页)
答:第3天从97页看起。
28. 太平洋商场搞促销,购物满1000元返50元。李阿姨买了3个玩具汽车和2个网球拍,她要付多少钱?
【答案】1040元
【解析】
【分析】用每个玩具汽车的价钱乘3,求出3个玩具汽车的价钱。用每个网球拍的价钱乘2,求出2个网球拍的价钱。将两个钱数相加,求出花费总钱数。若花费总钱数大于等于1000元,用花费总钱数减去50元,即为实际要付的钱数。若花费总钱数小于1000元,则花费总钱数就是实际要付的钱数。
【详解】198×3+248×2
=594+496
=1090(元)
1090>1000
1090-50=1040(元)
答:她要付1040元。
附加题。(10分)
29. 如图所示,用4个大小一样小长方形正好拼成一个周长是48厘米大正方形,每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答案】24厘米
【解析】
【分析】根据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求出大正方形的边长。根据题图可知,大正方形的边长等于长方形的长宽和。根据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用长宽和乘2,即可求出每个长方形的周长。
【详解】48÷4=12(厘米)
12×2=24(厘米)
答:每个长方形的周长是24厘米。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江苏省徐州市新沂市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2023-2024学年江苏省徐州市新沂市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2023-2024学年江苏省徐州市新沂市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数学试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江苏省徐州市云龙区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2023-2024学年江苏省徐州市云龙区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2023-2024学年江苏省徐州市云龙区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数学试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2023-2024学年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2023-2024学年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数学试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