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初三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生物(广西卷)(全解全析)
展开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30分)
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下列关于显微镜的操作,叙述正确的是( )
A.将较暗的视野调亮—使用平面反光镜和小光圈调光
B.将视野右侧边缘的物像移至中央—向左移动玻片标本
C.判断视野中污点的位置—可以转动反光镜、遮光器或目镜
D.载玻片上的字母是“p”—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d”
【答案】D
【分析】显微镜的使用包括:取镜与安放、对光、观察和整理;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显微镜使用时注意事项。
【详解】A.光线的强弱由光圈和反光镜控制,当光线较强时,用小光圈和平面镜;当视野较暗时,用大光圈和凹面镜,A错误。
B.由于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是实物的倒像,物像移动的方向与玻片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相反,当物像不在视野的中央时,移动玻片应与玻片的位置一致,所以如果物像位于视野的右方,只有向右方移动玻片,物像才能向左方移动到视野的中央,B错误。
C.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视野中出现了污点,污点的位置只有三种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判断的方法是转动目镜或移动玻片;转动目镜污点动就在目镜,不动就不在目镜;移动载玻片,污点移动就在载玻片,不动就不在载玻片;如果不在目镜和载玻片,那就一定在物镜上,C错误。
D.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所以载玻片上的字母是“p”,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d”,D正确。
故选D。
2.杜鹃是一种只产卵不孵卵的特殊鸟类,杜鹃花(俗名映山红)则是一种绿色开花植物。下列关于杜鹃与杜鹃花结构层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杜鹃鸟比杜鹃花多“系统”这一结构层次
B.其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都是细胞,细胞质中都有叶绿体
C.杜鹃鸟由根、茎、叶等六种器官构成
D.杜鹃花有保护、薄壁、输导、结缔、神经等几种组织
【答案】A
【分析】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微观到宏观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与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相比,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无系统,即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详解】A.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因此,杜鹃比杜鹃花多系统这一结构层次,A正确。
B.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植物细胞的细胞质的绿色部分含有叶绿体,动物细胞没有叶绿体,B错误。
C.杜鹃属于动物,没有根、茎、叶等六种器官,C错误。
D.杜鹃花属于植物,植物体的主要组织有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薄壁)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等;神经组织是动物体的组织,D错误。
故选A。
3.2023年10月31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野生大豆和马铃薯等植物的种子经过太空遨游后也一并返回。大豆根尖细胞和马铃薯叶肉细胞具有的能量转换器分别是( )
A.仅有线粒体、仅有线粒体B.仅有线粒体、线粒体和叶绿体
C.仅有线粒体、仅有叶绿体D.仅有叶绿体、线粒体和叶绿体
【答案】B
【分析】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叶绿体是绿色植物细胞中广泛存在的一种含有叶绿素等色素的质体,是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
【详解】叶绿体中的叶绿素能吸收光能,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线粒体能将细胞中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因此线粒体存在于动植物体的任何部位的活细胞中,而叶绿体只存在于植物体的绿色部位。所以大豆根尖细胞中没有叶绿体,只有线粒体,而马铃薯叶肉细胞中既有叶绿体又有线粒体,因此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4.种子是我国航天器的“常客”。 由于航天器载荷资源宝贵,每一颗种子都要发挥最大的价值,因此进入太空的门槛较高。下列种子中,有资格搭载航天器进行太空之旅的是( )
A.种皮破损、没有胚的大豆种子B.干瘪、无胚乳的水稻种子
C.处于休眠期、无胚芽的苜蓿种子D.饱满、无损伤的燕麦种子
【答案】D
【分析】种子萌发必须同时满足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外界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且度过休眠期。
【详解】A.大豆种子是由种皮和胚组成,种皮破损,没有胚的种子,无法发育为新个体,不适合进入太空,A不符合题意。
B.干瘪的水稻种子,没有胚乳,无法在种子萌发时提供能量,也就不适宜进入太空,B不符合题意。
C.处于休眠期的种子是无法萌发的,没有胚芽无法发育出茎和叶,故这样的苜蓿种子也不适宜进入太空,C不符合题意。
D.饱满,所含的营养物质丰富,能为种子的萌发提供足够的营养;无损伤,即种子的结构完整,这样的燕麦种子是适宜进入太空的,D符合题意。
故选D。
5.2022年7月14日凌晨,月地最近距离仅357264千米,很多人观察到这一年中最大的月亮,月亮在眼球中的成像部位是( )
A.角膜B.瞳孔C.晶状体D.视网膜
【答案】D
【分析】视觉形成的过程是: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角膜、瞳孔,经过晶状体、玻璃体投影在视网膜上,物像刺激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形成视觉。
【详解】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角膜、瞳孔(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并经晶状体的折射,最终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置的物像,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接受物像刺激,将物像信息转变成神经冲动,然后通过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因此,月亮在眼球中的成像部位是视网膜,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6.下列有关人体生殖和发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男性的睾丸能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
B.女性的子宫是受精和胚胎发育的场所
C.胎儿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取营养物质和氧气
D.青春期男女出现第二性征
【答案】B
【分析】丁卵巢能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乙子宫是胚胎和胎儿发育的场所。甲输卵管能输送卵细胞,是受精的场所。丙阴道是精子进入和胎儿产出的通道。
【详解】A.男性生殖系统主要器官是睾丸,分泌雄性激素,产生精子,A正确。
B.精子和卵细胞是在输卵管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胚胎发育的场所是子宫,B错误。
C.胎儿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获得营养物质和氧气;代谢废物也通过胎盘和脐带经母体排出,C正确。
D.青春期在性激素的激发下,男孩、女孩都出现第二性征,D正确。
故选B。
7.“巡游”鼓浪屿的中华白海豚是哺乳动物,依据为( )
A.大脑发达B.体温恒定C.用肺呼吸D.胎生、哺乳
【答案】D
【分析】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有毛,牙齿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温恒定,胎生,哺乳。胎生和哺乳是哺乳动物特有的生殖发育特点,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详解】A.大脑发达的不仅有哺乳动物,如一些鸟类也大脑发达,故不能通过大脑发达判断中华白海豚属于哺乳动物,A错误。
B.体温恒定的不仅是哺乳动物,鸟类的体温也恒定,故不能通过体温恒定判断中华白海豚属于哺乳动物,B错误。
C.用肺呼吸的不仅是哺乳动物,如爬行动物和鸟类都用肺呼吸,故不能通过用肺呼吸判断中华白海豚属于哺乳动物,C错误。
D.胎生、哺乳是哺乳动物特有的特征,故可以作为判断中华白海豚为哺乳动物的依据,D正确。
故选D。
8.“得了灰指甲,一个传染俩”,灰指甲是由真菌感染而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下列有关真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通过分裂生殖
B.蘑菇是大型真菌,属于生产者
C.霉菌是多细胞生物
D.细胞中无成形的细胞核
【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真菌的知识点。真菌有单细胞真菌和多细胞真菌,真菌的细胞结构比较细菌复杂,都有真正的细胞核,所以真菌属于真核生物。真菌的营养方式为异养,有些类型营腐生生活,有些种类营寄生生活。真菌的生殖方式大多为孢子生殖。
【详解】A.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其主要的生殖方式为出芽生殖,也可以进行孢子生殖;多细胞真菌的生殖方式为孢子生殖,所以A错误。
B.蘑菇是大型真菌,蘑菇细胞内没有叶绿体,不能合成有机物,只能靠营养菌丝吸收现成的有机物生活,营养方式为异养,生活方式为腐生,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所以B错误。
C.霉菌由菌丝构成,菌丝有多个细胞连接而成,因此霉菌是多细胞生物,所以C正确。
D.真菌,细胞内有真正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所以D错误。
故选C。
9.科学家吉姆达彻观察记录狼群的行踪,发现狼主要以鹿、羚羊、兔为食,狼群有严格的等级次序,有狼王负责指挥,能通过嚎叫传递信息。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狼是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
B.狼群成员之间能通过声音进行信息交流
C.吉姆达彻研究狼的行为主要利用了观察法
D.刚出生的小狼会吃奶,这属于学习行为
【答案】D
【分析】(1)社会行为是指营群体生活的动物,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生活,它们所具有的一系列的动物社群行为。
(2)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
(3)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4)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
【详解】A.狼群内有严格的等级次序,有首领(狼王)负责指挥,协调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其他成员必须服从首领,具有社会行为,A正确。
B.狼之间会通过动作、声音、气味等传递信息,交流情感,B正确。
C.科学家吉姆达彻观察记录狼群的行踪,可见吉姆达彻研究狼的行为主要利用了观察法,C正确。
D.刚出生的小狼会吃奶,是一种本能,属于先天性行为,D错误。
故选D。
10.如图中表示蝴蝶变态发育过程中蛹期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答案】C
【分析】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这样的变态发育称为完全变态发育。
【详解】蝴蝶的发育要经过①受精卵、②幼虫、③蛹、④成虫4个时期,而且幼虫和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明显的差异,这样的发育过程叫完全变态发育。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11.把人的抗病毒干扰素基因连接到烟草细胞的DNA分子上,使烟草获得了抗病毒能力,说明( )
A.生物的性状都可以遗传
B.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C.该过程应用了转基因技术
D.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
【答案】B
【分析】基因控制性状,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培育出的转基因生物,就有可能表现出转入基因所控制的性状,这项技术叫做转基因技术。
【详解】基因是指染色体与生物形状相关的小单位,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状是指生物的形态特征,生理特性和行为方式。把人的抗病毒干扰素基因植入烟草细胞中的DNA分子上,使烟草获得了抗病毒的能力,说明基因是DNA上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12.《舌尖上的中国》是一部美食类纪录片,该节目主题围绕中国人对美食和生活的美好追求,用具体人物故事讲述了中国各地的美食生态。下列榜上有名的美食,制作过程中没有利用细菌或真菌的是( )
A.湖北排骨藕汤B.山西老陈醋C.浙江绍兴黄酒D.黑龙江伊春酸菜
【答案】A
【分析】发酵技术是指人们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运用一些技术手段控制发酵过程,大规模生产发酵产品的技术。
【详解】A.湖北排骨藕汤,制作过程中没有利用细菌或真菌,A符合题意。
B.山西老陈醋利用的是醋酸菌的发酵作用,醋酸菌属于细菌,B不符合题意。
C.浙江绍兴黄酒,制作黄酒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属于真菌,C不符合题意。
D.黑龙江伊春酸菜,制作酸奶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属于细菌,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3.健康是人类永恒的话题。通过对《生物学》的学习,可以帮助我们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减少伤害或挽救生命,让我们的生活更健康。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非处方药可以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但也要注意用药安全
B.受伤时若出现喷射状出血,要压迫伤口的远心端进行止血
C.心肺复苏包括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等
D.发现煤气中毒,立即打开门窗,将病人移到通风处,拨打“120”后进行人工呼吸
【答案】B
【分析】非处方药(OTC)不需执业医师开具的处方也可以购买,按说明书服用,适用于容易自我诊断、自我治疗的小病。动脉是指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处去的血管,动脉出血的特点是:血液鲜红、血流速度快,呈喷射状。故某人上臂受伤出血,血液为鲜红色,呈喷射状流出,属于动脉出血,动脉出血在伤口处的近心端用手指压或绷带压迫止血。心肺复苏是指在没有任何条件下的徒手复苏操作技术,其步骤为:①打开患者气道;②人工呼吸;③胸外按压;为了提高抢救的成功率,2010年国际上将心肺复苏的顺序①胸外按压、②打开患者气道;③人工呼吸。发现有人煤气中毒时,首先关闭气阀,禁止明火。然后,立即打开门窗,将煤气中毒人员移到通风处,再拨打120急救电话。
【详解】A.非处方药(OTC)不需执业医师开具的处方也可以购买,按说明书服用,适用于容易自我诊断、自我治疗的小病,但也要注意用药安全,服用一段时间后症状不减轻还是要咨询医生或到医院检查,A正确。
B.受伤出血,呈喷射状流出,属于动脉出血,动脉出血在伤口处的近心端用手指压或绷带压迫止血,B错误。
C.在进行急救时常对患者实施心肺复苏,心肺复苏包括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等,C正确。
D.发现有人煤气中毒时,首先关闭气阀,禁止明火。然后,立即打开门窗,将煤气中毒人员移到通风处,再拨打120急救电话后进行人工呼吸,D正确。
故选B。
14.如图甲、乙、丙分别表示某传染病流行期间的三类人群,其中甲表示健康人群;乙与甲相比,主要是体内含该传染病的抗体;丙是该传染病的患者。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甲是该传染病的易感人群
B.乙、丙是该传染病的传染源
C.①过程最有效的办法是接种疫苗
D.②③分别表示健康人感染患病和痊愈过程
【答案】B
【分析】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叫传播途径,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叫易感人群。
【详解】A.甲表示健康人群是该传染病的易感人群,A正确。
B.乙与甲相比,主要是体内含该传染病的抗体,所以乙不是传染源;丙是该传染病的患者属于传染源,B错误。
C.①过程最有效的办法是接种疫苗,使易感者体内产生该传染病的抗体,C正确。
D.丙是该传染病的患者,②③分别表示健康人感染患病和痊愈过程,D正确。
故选B。
15.为了预防某些传染病,需要给儿童或成人注射疫苗,这种措施属于( )
A.先天性免疫B.切断传播途径
C.控制传染源D.保护易感人群
【答案】D
【详解】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注射疫苗可以使体内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避免相应传染病的感染,因此为了防止疫情的传播和蔓延,可通过注射疫苗来预防,这种措施属于保护易感人群,D正确。
第 = 2 \* ROMAN II卷(非选择题 共30分)
本题共5小题,共30分。
16.(6分)由袁隆平院士领衔的科研团队在耐盐碱水稻(俗称“海水稻”)研究方面取得新突破。袁院士介绍道,我们还将不断挖掘水稻耐盐碱基因,将其转育到第三代超级稻上,培育出既耐盐碱又高产的“海水稻”。该技术成功后将使我国大片荒芜的盐碱地变成粮仓。图1为水稻根尖示意,图2是水稻叶片的三种生理活动。据图回答:
(1)写出图1中甲部分的名称 。
(2)图2是水稻叶片的三种生理活动,其中表示海水稻光合作用气体变化的是 。(填字母)
(3)海水稻能够在盐碱地生长,说明水稻根部细胞溶液浓度 (填“大于”或“小于”)外界环境溶液浓度。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 区,因为该区域含有大量的 ,增加了根与土壤的接触面积。根吸收的水分通过 输送到叶内,绝大部分水分在叶中参与光合作用等生命活动。
【答案】(1)成熟区
(2)C
(3)大于 成熟 根毛 导管
【分析】(1)从根的顶端到着生有根毛的部分为根尖。根尖从顶端向上依次是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四部分结构。图1中甲是成熟区。
(2)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图2中A表示呼吸作用,B表示蒸腾作用,C表示光合作用。
【详解】(1)根尖从顶端向上依次是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植物主要通过根吸收水分,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根尖成熟区;成熟区生有大量根毛,因此图1中甲是成熟区。
(2)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呼吸作用吸 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图2中C在光下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因此表示海水稻光合作用气体变化的是C。
(3)外界溶液的浓度直接影响根毛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当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吸水;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海水稻能够在盐碱地生长,说明水稻根部细胞溶液浓度大于外界环境溶液浓度。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表皮细胞突起形成大量根毛,增大了吸收水分的表面积;根吸收的水分通过根、茎、叶脉中的导管输送到植物体的各个器官。
17.(6分)人体是各器官、系统密切联系的统一整体。图甲是部分人体生理活动示意图, 图乙是平静呼吸时肺内气体容量变化的曲线。请据图回答:
(1)葡萄糖通过 经过程①进入血液后,到达大脑需要 次经过心脏。
(2)图甲中,人体形成尿液需要经过 (填图中序号)过程。若人体出现血尿,则可能是 发生病变引起的。
(3)图乙中,肺容量由 b 到 c 变化时,图甲中肺进行 (填图中序号)过程,这时膈肌处于 状态。
【答案】(1)小肠 2
(2)④⑤ 肾小球
(3) ③ 舒张
【分析】图甲中①是吸收,②是吸气,③是呼气,④是肾小球的滤过作用,⑤是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图乙中bc表示呼气,ab、cd表示吸气。
【详解】(1)人体内的葡萄糖被小肠吸收进血液后,由肝静脉汇入下腔静脉,进入右心房。从葡萄糖被吸收,到运至脑部利用,整个过程中该部分葡萄糖至少经过心脏2次。
(2)尿的形成过程是: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并且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重新回到血液里;原尿中剩下的其他废物,如尿素、一部分水和无机盐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因此尿的形成包括④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⑤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过程。可见若人体出现血尿,则可能是肾小球发生病变引起的。
(3)图乙中,肺活量由b到c变化时,表示呼气。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容积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这时膈肌处于舒张状态。
18.(6分)水稻的非糯性和糯性受一对基因B、b控制,非糯性花粉所含的淀粉,遇到碘液变蓝黑色,而糯性花粉中所含的淀粉,遇到碘液变橙红色,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水稻的非糯性和糯性在遗传学上称为 。
(2)用非糯性水稻与隐性性状个体杂交,子代中非糯性:糯性=1:1,由此可知 是隐性性状,该株非糯性水稻的基因型为 。
(3)现用纯种的非糯性水稻和糯性水稻杂交,取子一代花粉(含精子)加碘液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花粉呈蓝黑色:橙红色=1:1。出现这种比例的原因是子一代产生了 种基因型的生殖细胞,且分离比接近 。
(4)再用上述第(2)问中子代非糯性水稻作为材料进行自交实验,产生的子二代水稻基因型及比例是 。
【答案】(1)相对性状
(2)糯性 Bb
(3) 2 1:1
(4)BB:Bb:bb=1:2:1
【分析】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
(1)
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因此水稻的非糯性和糯性在遗传学上称为相对性状。
(2)
非糯性个体与隐性纯合子(bb)杂交,杂交后代表现非糯性:糯性=1:1,说明非糯性是杂合子,杂合子表现的非糯性性状是显性性状,糯性为隐性性状,非糯性植株的基因型是Bb。
(3)
纯种的非糯性水稻基因组成为BB,纯种的糯性水稻基因组成为bb,杂交后子一代的基因组成为Bb,因此子一代产生的精子基因组成有2种,分别是B和b,并且比例为1:1。
(4)
从第2小题可知亲代基因组成分别是Bb和bb,遗传图解如下:
从图中可知子代非糯性水稻的基因组成为Bb,自交后遗传图解如下:
从上图中可知子二代水稻基因型及比例为:BB: Bb: bb=1: 2: 1。
19.(6分)下图是一个以净化生活污水为主要功能的人工湿地示意图,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该湿地生态系统中,能够净化生活污水中有机物的主要是 等生物,它们在生态系统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2)浮游动物草履虫体内的能量归根到底来自 。
(3)该人工湿地选择水葫芦、荷花和芦苇三种植物,是因为它们对 这一生态因素有着共同的适应。
(4)小鱼可以限制藻类植物的过度繁殖,人工湿地会是一些昆虫的乐园,食物会引来各种鸟类如以鱼为食的翠鸟、以植物种子和昆虫为食的麻雀等的入住,提高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请写出这段叙述中的一条食物链: 。
(5)该生态系统中,小鱼体内的物质和能量可以向鸟类传递,所以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是沿着 流动的。
(6)人工湿地较适用于人口较少的农村和中小城镇的污水处理,因为物种不够丰富,人工湿地生态系统
的 能力较弱,目前还无法用于人口密集的城市生活污水处理。
【答案】(1)细菌、真菌
(2)光能(或太阳能、阳光等)
(3)水
(4)藻类植物→小鱼→翠鸟(或植物→昆虫→麻雀或植物→麻雀等)
(5)食物链和食物网
(6)自动调节
【分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在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在沿着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一般只有10%-20%的能量能够流入下一个营养级。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反之,调节能力就弱。
【详解】(1)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它们的主要功能是分解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在分解过程中产生的物质是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所以,在湿地生态系统中,能够净化生活污水中有机物的主要是细菌、真菌,它们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2)在生态系统中只有绿色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储存能量,同时释放出氧气,有机物中储存着来自阳光的能量,所以该生态系统中,浮游动物草履虫体内的能量归根到底来自太阳能。
(3)水葫芦、荷花和芦苇三种植物都属于水生植物,都适应于水中生活,对水这一生态因素有着共同的适应。
(4)该生态系统中小鱼以藻类植物为食物,翠鸟以鱼为食物,构成的食物链是:藻类植物→鱼→翠鸟。昆虫以某些植物如芦苇为食物,麻雀以昆虫或植物种子为食物,构成的食物链有:植物→昆虫→麻雀和植物→麻雀。
(5)在藻类植物→鱼→翠鸟这条食物链中,翠鸟捕食鱼,则鱼体内的物质和能量就流向了翠鸟,所以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6)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反之,调节能力就小。因此题干中的人工湿地生态系统物种不够丰富,自动调节能力较弱,目前的技术还无法用于人口密集的城市生活污水处理。
【点睛】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生态系统的组成,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食物链以及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等知识。
20.(6分)某学习小组的同学为了解甲状腺激素对动物发育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取两个相同的玻璃缸,分别贴上标签A、B,实验步骤如表所示:
(1)找出这个实验方案中的两处错误:错误① ;错误② 。
(2)实验方案改进后,A缸和B缸形成一组 实验,变量是 。
(3)用改进后的方案进行实验,若出现预期的实验结果,即A缸蝌蚪比B缸蝌蚪发育快。则该实验得出的结论应是 。
(4)如果要证明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可选择同一批孵化、大小及健康状况相似的蝌蚪,将其平均分为三组:甲组不作处理,喂食正常饲料;乙组切除 并喂食正常饲料;丙与乙组处理方法相同,但喂食添加了少量甲状腺激素的饲料,观察蝌蚪的发育情况。
【答案】(1)步骤三应改为分别加入同期孵化出的蝌蚪各10只(以上) 步骤四A、B两缸加入的饲料应等量
(2)对照 甲状腺激素
(3)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蝌蚪的生长发育
(4)甲状腺
【分析】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它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要探究“甲状腺激素对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应以甲状腺激素为变量设置对照实验,本题通过探究实验考查甲状腺激素的作用,首先明确的是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
【详解】(1)在探究实验中,要求只能有一个实验变量,其他的量应相同,所以。步骤四A、B两缸加入的饲料应等量。在实验中,用作实验的蝌蚪应多个(10只以上),数量太少。容易出现偶然性。
(2)在实验改进后,此实验为对照实验,实验要求只能有一个变量,其他量都相同,所以改进后的实验,其变量是甲状腺激素。
(3)探究实验的结论是根据现象得出的,由现象A缸蝌蚪比B缸蝌蚪发育快,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蝌蚪的生长发育。
(4)如果该小组同学要进一步探究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实验方案设计:将选择30只同一批的小蝌蚪,均分为三组,甲组不作处理,喂食正常饲料;乙组切除甲状腺并喂食正常饲料。实验步骤
A缸
B缸
步骤一
500毫升池塘水
500毫升池塘水
步骤二
水温25℃
水温25℃
步骤三
分别加入同期孵化、大小及健康状况相似的蝌蚪各2只
步骤四
加入10克蝌蚪饲料
加入2克蝌蚪饲料
步骤五
加入少许甲状腺激素
不加入甲状腺激素
步骤六
每天观察并记录蝌蚪发育的情况,看哪组蝌蚪先发育成青蛙
2024年初三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生物(河南卷)(全解全析): 这是一份2024年初三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生物(河南卷)(全解全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人体内受精卵形成的部位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初三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生物(海南卷)(全解全析): 这是一份2024年初三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生物(海南卷)(全解全析),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常言道“食不言、寝不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初三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生物(广州卷)(全解全析): 这是一份2024年初三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生物(广州卷)(全解全析),共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