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人教版 (新课标)第五单元 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三):农耕文明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第二课 新旧交织的明清文化群星璀璨的晚明科学巨匠课后作业题
展开1.中国医学家屠呦呦以提取青蒿素治愈疟疾的成就获得了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青蒿入药在许多中医典籍中均有记载,明代李时珍就曾将其记录在( )
A. 《伤寒杂病论》 B. 《齐民要术》
C. 《水经注》 D. 《本草纲目》
2.下列属于总结明代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的著作是( )
A. 《天工开物》
B. 《农政全书》
C. 《本草纲目》
D. 《梦溪笔谈》
3.下列有关明清时期的科学技术的描述正确的有( )
①涌现出一批取得重大成就的杰出科学家
②开始显露近代科学研究的特点
③领先于西方近代科技
④和西方科技水平的差距越来越大
A. 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4.原产南美洲的甘薯于16世纪引入中国,下列书籍能对甘薯栽培进行系统介绍的是( )
A. B.
C. D.
某博物馆举办“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就展”。下列人物能入选的有 ( )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6.徐家汇是上海十大商业中心之一,这个名字是为了纪念明代杰出科学家徐光启。下列史实与徐光启有关的是 ( )
A. 编写了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天工开物》
B. 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进行了全面的总结
C. 他撰写的《农政全书》是明末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
D. 他是杰出的地理学家,是科学考察石灰岩地貌的先驱
7.有这样一本神奇的书,法国著名汉学教授儒莲称其为“技术百科全书” ,它是( )
A. 《齐民要术》 B. 《本草纲目》
C. 《农政全书》 D. 《天工开物》
8.他是中国明代伟大的旅行家、地理学家、游记文学家,一生历尽千辛万苦,走遍千山万水,他最早揭示了中国西南地区石灰岩地貌的各种特征。这位旅行家是( )
A. 宋应星 B. 徐霞客 C. 徐光启 D. 李时珍
9.明嘉靖时期,江苏巡抚曾时聘在奏疏中说:“吴民生齿最繁,恒产绝少,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据此回答下列题
(1) 此奏疏描述的是明朝中期江南地区一种新的工场手工业经营形式,所谓“新”主要体现在( )
A. 生产规模更大 B. 分工更加明确
C. 劳动效率更高 D. 带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
(2) 如果你是当时一位机户,为了提高生产效率,改进生产技术,你最应该去看的书籍是( )
A. 《四库全书》 B. 《农政全书》 C. 《天工开物》 D. 《几何原本》
二、非选择题
10.学习历史,要有全球视角。通过中西对比,感知世界发展的潮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的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皇帝独裁确实有利于政府聚集和运动各种资源,维护和加强国家统一。但同样使得大多数臣僚缺乏行政积极性和创造性,并无深谋远虑,为国家根本之计。
材料二:
材料三:中国和西方国家科技发明占世界科技发明总量比重图
(1)列举明清时期各一史实来佐证材料一中“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的观点。
(2)材料二年代尺所列大事(或现象)中,A框填什么最为合适?
(3)分析明清时期中国科技发明占世界科技发明总量发生怎样的变化?
(4)综合上述材料,通过这一段时期中国和欧美各方面历史情况的比较,世界形成了怎样的局面?
历史与社会2.社会主义建设初期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历史与社会<a href="/lssh/tb_c100183_t7/?tag_id=28" target="_blank">2.社会主义建设初期课时作业</a>,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957年,一位诗人写道,上海市副市长兴奋地宣告, 历史照片是时代的见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 (新课标)九年级下册3.日本成为经济大国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 (新课标)九年级下册<a href="/lssh/tb_c100169_t7/?tag_id=28" target="_blank">3.日本成为经济大国练习题</a>,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材料解析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下册第三课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下册<a href="/lssh/tb_c159052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三课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达标测试</a>,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