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一课 原始先民的家园第1课时教案
展开课题
追寻原始先民的足迹
单元
第八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制
年级
七年级下
学习
目标
知道古人类的主要遗址,通过观察分析图文资料,感受人类产生的基本条件和生活状况2、通过观察、分析图文资料,感受人类产生的基本条件和生活状况,理解自然条件对人类早期文明的培育和制约作用
3、收集有关我国早期人类生活区域分布情况、生活与生产情况的资料,知道中国是人类发源地之一。
重点
北京人生活状况及自然环境对北京人生活生产的影响。
难点
自然环境对北京人生活的影响,理解自然条件与人类形成的关系。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知道 人是从何处来而来?
女娲是我国远古时代的传说里的女神,相传是她用黄土创造了人类。
西方圣经里故事里上帝用六天创造了整个世界,在第六天时,他照着自己的样子创造一个男人,然后又用他的肋骨创造一个女人。
经过科学家的研究发现,人是从类人猿经过长期的进化而形成的。
(学生各抒己见)
板书课题
追寻原始先民的足迹
欣赏视频,思考问题,展示答案。
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出发,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引出课题
讲授新课
认识人类的起源的途径
阅读课文P98,人们可以通过什么途径了解
古代人类的生活状况?
(学生各抒己见)
研究历史,认识人类起源的一个重要途径:
古人类遗址发掘现场。
古人类遗址不仅为人类进化说提供了证据,同时也展现了远古人类的生活区域与生活状态。
拓展提高
观察下面方法,远古人类生活在哪些区域?这些区域的地理位置、气候有什么特点?
远古人类的生活区域特点
●集中在亚洲、非洲和欧洲
●温暖、湿润、植物茂盛的中低纬度地区。
二、人类诞生的标志
1.观察史前人类使用过的石器,猜想一下远古人类生活的情景?
(学生各抒己见)
原始人类用石头打制出粗糙的工具,用它们砸开坚果,切割兽肉,挖取植物块根,进行简单的劳动维持自己的生存。
2.观察史前人类使用过的石器,这些石器是如何制成的?有何用途?
(学生各抒己见)
砍砸器:砍树挖植物块根砸坚果等
三棱尖状器:挖掘根茎类植物的工具
这些粗糙石器是原始先民用砾石打制出来的工具。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称为旧石器时代。
3.结合课本内容思考,人类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学生各抒己见)
制造和使用打制石器是人类诞生的标志。
会不会制造工县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制造工具是人类特有的劳动本领。
三、北京人的遗址
1.课前收集资料,简单介绍北京人遗址发现的情况。
(学生各抒己见)
“北京人”
时间:距今约70万~20万年
地点:周口店龙骨山洞穴
2.观察周口店北京人复原图,你能说说北京人的面部特征与现代人相比有哪些不同吗?(提示:从前额、眉脊骨、颧骨、嘴、下颌几处比较)
(学生各抒己见)
前额低平
眉脊骨粗壮
颧骨高突
嘴巴前伸
没有明显的下颌
保留了猿的特点
四、北京人的生活
1.观察图片说说这些工具与现代的工具相比,有什么特点?他们可能用这些工具是干什么用的?
(学生各抒己见)
特点:原始、简单、粗糙
原始人类,这些石器用来:制作木棒;切割兽肉;砸开坚果;挖取植物块根等。
2.观察周口店北京人复原图,如何制造这些的工具?
(学生各抒己见)
制作方法:打制
生产工具:打制石器(旧石器)、木棒等
生活的时代:旧石器时代
3.结合下面图片北京人是如何获得食物?
(学生各抒己见)
北京人共同劳动,采集果实,挖掘植物的块根,捕捉野兽等来获取得食物。他们共同分享,过着群居生活。
4.请结合资料P99页的阅读卡及相关图片资料分析北京人群居生活的原因?(提示:从生活环境、生产工具等方面思考)
(学生各抒己见)
“北京人”考古档案四:
生活环境:森林密布,气候比较温暖、湿润,凶猛的野兽威胁着北京人的安全。(环境险恶)
单靠个人力量无法生存。
5.“在北京人生活的洞穴中,考古学家发现了许多烧过的兽骨、树籽等。”这说明了什么?
(学生各抒己见)
北京人已掌握了控制和管理火的技术。
6.讨论:北京人是如何获得火种的?他们又是怎样保存的?
(学生各抒己见)
森林自燃生火
雷电生火
偶然碰撞生火
煤的自燃
7.火的使用给北京人和人类的发展带来了哪些好处?
(学生各抒己见)
(1)有了火,人类受寒冷气候和地域的限制大大降低,活
动范围逐步扩大。
(2)人类可以用火烧烤食物、照明取暖、驱赶野兽。
(3)火的使用,促进了人类休质的发展和脑的进化,大大提高了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
五、山顶洞人
阅读下面四则材料,与北京人相比,山顶洞人有哪些进步?
材料一: 距今约三万年,在北京人活动过的地区,又生活着一群远古人类。他们的骨骼化石在龙骨山顶部的洞穴里被发现,因此被称为山顶洞人。
材料二:
材料三:在山顶洞人的洞穴里发现的一枚骨针,针尖锋利。山顶洞人利用它把兽皮连缀起来,遮蔽身体,抵御寒冷。还发现一些用石头和贝壳做成的项链。
材料四: 在山顶洞遗址,发现两件火石石器和待加工的燧石石片及其他
些石器。
(学生各抒己见)
外貌特征
北京人脸部保留了猿的特点,
山顶洞人脸部与现代人基本相同。,
使用工具
北京人只会打制粗糙的石器,
山顶洞人已经掌握磨制和钻孔技术。
用火情况
北京人只能使用天然火,山顶洞人则已会人工取火。
拓展提高
同学们,你了解北京人的发现过程吗?
北京人遗址位于北京西南48千米的周口店龙骨山,是--个很大的洞穴堆积。北京人遗址最早是在1921年开始发现的,正式发掘工作从1927年开始。1929年,周口店的发掘工作由我国青年考古工作者裴文中独立主持,发现了第- -个完整的北京人头盖骨化石。1935年至1937年,周口店发掘工作由我国考古学家贾兰坡主持,又先后发现了三个比较完整的北京人头盖骨化石。抗日战争时期,北京人遗址发掘工作被迫停止。新中国成立后,于1959年在遗址里又发现一件比较完整的北京人下颌骨。1966 年,在装文中主持发掘下,再次发现北京人的一块额骨、- 块枕骨和一枚牙齿。这些遗骨化石和1934年至1936年所发现的第5号头骨正好合并成一-个近乎完整的头盖骨,说明这两次发现的几块头骨原属一个人体。北京人的发现在世界考古界具有重大意义。此前,虽已有德国尼安德特人和海德堡人,以及印尼爪哇人的发现,但一直未被世界公认。北京人的丰富发现内容,尤其是众多石器和用火遗迹的发现,使远古确有直立人存在这一观点得到肯定, 为“从猿到人”的伟大学说提供了有力证据。所以世界考古界认为:“北京人挽救了爪哇人。”
小组讨论,
展示答案。
讨论问题,
小组展示
阅读问题,思考问题,学生各抒己见
讨论问题,
小组展示
阅读课本小组讨论,
展示答案
阅读课本小组讨论,
展示答案
课前查阅资料,课题展示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
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课外知识。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与语言组织能力。
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与语言组织能力。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及语言的表达能力。
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课外知识。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原始先民的家园》第一课时。本课通过丰富的图片和资料,让学生了解北京人的发现、生产工具、生产生活情况等内容丰富且有效,再现了当时历史场景,使学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对我国原始人类有了初步的了解。
总结全文,整体掌握
板书
追寻原始先民的足迹
一、认识人类的起源的途径
二、人类诞生的标志
三、北京人的遗址
四、北京人的生活
五、山顶洞人
突出课文重点,引导学生有条理地掌握课文内容
初中历史与社会第六单元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第二课 南方地区第2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与社会<a href="/lssh/tb_c77906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六单元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第二课 南方地区第2课时教案</a>,共2页。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三课 地域差异显著第1课时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a href="/lssh/tb_c77900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三课 地域差异显著第1课时教案设计</a>,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新知导入,新知拓展,气温的差异,降水的差异,结合课本第25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二课 山川秀美第3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a href="/lssh/tb_c77899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二课 山川秀美第3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a>,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知导入,新知拓展,新知探究(一),新知探究(二),大视野(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