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二节 自然资源及其利用巩固练习
展开【A基础培优练】
时间:20分钟 总分:44分
[知识点1:自然资源及其属性。知识点2:自然资源的特征]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知识点1](2023年云南曲靖月考)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他在陕西延州(今延安)当知州期间,看到有人用石油点灯,冒出的烟把白布都熏黑了。他从中受到启发,尝试用烟灰制作墨块,结果比松木燃烧制作的松烟墨效果更好。据此完成第1~3题。
1.石油是一种( )
①矿产资源 ②可再生资源 ③能源资源 ④新能源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2.沈括用石油制墨,说明( )
A.石油可以直接被人们消费而体现其能源价值
B.石油可以直接被人们消费而体现其物质价值
C.石油可以通过生产过程变成有价值的产品
D.当时人们利用石油的方式以直接利用为主
3.与用松木燃烧制作松烟墨相比,用石油的烟灰制作墨块( )
A.产生CO2,造成全球变暖
B.减少松木砍伐,保护生态环境
C.对石油需求增加,促进工业化进程
D.导致石油资源的枯竭
【答案】1.C 2.C 3.B 【解析】第1题,石油属于矿产资源,矿产资源为非可再生资源,属于常规能源,①③正确,②④错误。第2题,据材料可知,沈括用石油制墨是先把石油点燃产生黑烟,然后用烟灰制作墨块,与“石油可以通过生产过程变成有价值的产品”这一说法相符合。第3题,燃烧松木也会产生CO2,A项错误;树木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等生态作用,用石油的烟灰制作墨块,可以减少对树木的砍伐,保护生态环境,B项正确;用石油的烟灰制作墨块,发生在北宋时期,现已失传,故C、D项错误。
[知识点1、2](2023年内蒙古满洲里期末)2022年12月22日,受强冷空气影响,我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出现大风和强降温天气。面对持续低温天气,全国用电需求还会继续攀升。为做好应对,我国加大了晋陕蒙等地煤炭外运力度。据此完成第4~6题。
4.晋陕蒙等地煤炭外运力度受到高度关注的原因是( )
A.我国发电站均以煤炭作为燃料
B.我国煤炭分布不均,南多北少
C.晋陕蒙等地的煤炭生产和外运量很大
D.受天气影响,交通运输困难
5.影响晋陕蒙等地煤炭市场竞争力的自身因素是( )
A.西电东送B.西气东输
C.进口煤炭D.开采成本上升
6.下列措施有利于晋陕蒙等地煤炭可持续利用的是( )
A.低阶煤提质增效,分质分级梯级利用
B.快速开采,提高生产效率
C.大规模分离为经济价值更高的油和气
D.加速低阶煤生产,扩大市场份额
【答案】4.C 5.D 6.A 【解析】第4题,我国除了以煤炭作为燃料的火电站外,还有水电站、核电站、风力发电站等,A项错误;我国煤炭资源分布不均,北多南少,B项错误;晋陕蒙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煤炭生产和外运量很大,使晋陕蒙等地的煤炭外运力度受到高度关注,C项正确;煤炭外运主要通过铁路,受天气影响较小,D项错误。第5题,西电东送、西气东输、进口煤炭均属于外部因素,A、B、C项错误;随着资源的不断开采,煤炭储量减少,埋藏深度增加等导致开采难度提高,开采成本上升,影响晋陕蒙等地煤炭市场竞争力,D项正确。第6题,低阶煤提质增效,分质分级梯级利用,有利于延长产业链,提升原有资源的利用价值,有利于晋陕蒙等地煤炭可持续利用,A项正确;快速开采,提高生产效率容易导致资源储量迅速减少,不利于煤炭可持续利用,B项错误;大规模分离油和气不属于煤炭可持续利用,C项错误;低阶煤效益较低,加速低阶煤生产不利于煤炭可持续利用,D项错误。
[知识点2]某面积较小的岛国为改变淡水供给不足的状况,规划在填海地段建地下水库,将收集的雨水和地表径流通过灌注井储存于地下含水层,需要时回抽补充地面供水。据此完成第7~8题。
7.提出此项规划,是因为该国( )
①用水量大 ②降水丰富 ③干旱少雨 ④污染严重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8.为解决淡水供给不足问题,现阶段该国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
①节约用水 ②国内跨流域调水 ③人工降水 ④循环用水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答案】7.A 8.D 【解析】第7题,该岛国需要通过储存雨水和地表径流来保证供水,说明该岛国的用水量较大;进一步推测可知,该岛国的降水量较丰富,这样在雨季时,水资源供过于求,才可能通过储水来改变水资源的时间分配;如果水资源受到了严重的污染,储存的水就不能利用。第8题,由所学知识可知,淡水资源不足问题的解决途径包括“开源”和“节流”。该区域是一个面积较小的岛国,人工降水难以实现,国内跨流域调水也是一项浩大的工程,而节约用水和循环用水是符合该岛国实际的措施。
二、非选择题(共20分)
[知识点1、2]9.(2022年湖北新高考联盟联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
材料 2021年9月,全国多个省级行政区陆续出台限电措施,引发了人们对电力和能源的关注。我国发电能源的地理分布也大致与“胡焕庸线”吻合,称为“电能胡焕庸线”。近几年,为破解“电能胡焕庸线”,我国风力发电机组已经陆续由陆入海。下图为海上风电景观图。
(1)解释“电能胡焕庸线”的含义,并指出我国沿海地区风电可利用的风系种类。(8分)
【答案】含义:“电能胡焕庸线”指我国发电能源主要分布在西部,电能需求主要在东部。可利用的风系:季风、海陆风、台风(热带气旋)。
(2)简述海上风电建设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6分)
【答案】近海的地质基础条件复杂,海底风电设备铺设困难;海上风力大,台风等自然灾害多发,设备安装困难;海上设备运输困难,成本高;施工技术和材料性能要求髙。
(3)简述沿海地区发展海上风电的社会经济意义。(6分)
【答案】依托海上风电开发,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缓解电力紧张局面,保障企业正常运转;改善能源消费结构,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增加就业机会。
【B拓展提升练】
时间:20分钟 总分:47分
一、选择题(共9小题,每小题3分,共27分)
[区域认知](2023年辽宁辽阳期末)熔盐塔式光热电站是在集热塔周围布置一定数量的定日镜(一种将太阳光线反射到固定方向的光学装置),将太阳光反射到集热塔顶的吸热器上,吸热器内装有一种可以高温传热、储热的熔盐介质,通过熔盐热量加热水,产生蒸汽,以蒸汽作为动力来发电,实现光热电的转换。据此完成第1~2题。
1.我国下列地区中,最适宜建熔盐塔式光热电站的是( )
A.四川成都B.山东日照
C.甘肃敦煌D.上海
2.与光伏电站相比,熔盐塔式光热电站( )
A.占用土地面积较少B.电力输出较为稳定
C.光照资源需求量少D.单位时间发电量大
【答案】1.C 2.B 【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可知,熔盐塔式光热电站主要是利用太阳能,故建设该发电站的地区应具备丰富的太阳能,由此可知选项四个地点中,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甘肃敦煌气候干旱,晴天最多,太阳能资源最丰富,C项正确。第2题,熔盐塔式光热电站需建设集热塔,需要较多的设备,占地面积较大,A项错误;熔盐塔式光热电站通过熔岩热量加热水产生蒸汽,而熔岩可以储存在吸热器内,能够在太阳落山后的几个小时继续加热水产生蒸汽来发电,而光伏电站只能在白天有太阳辐射时发电,故熔盐塔式光热电站发电比光伏电站更稳定,B项正确;熔盐塔式光热电站与光伏电站均需要丰富的光照(太阳能)资源来进行发电,C项错误;由所学知识可知,熔岩塔式光热电站发电过程中,太阳能需先转化为熔岩热能,熔岩热能加热水蒸气后进行发电,能量经过多次转化,其能源利用率应较低,单位时间发电量应较少,D项错误。
[综合思维](2023年河北唐山月考)近年来,我国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年均增长速度在28%以上,建筑物供暖面积5.5亿平方米,主要分布在北京、河北、辽宁、山东、湖北、上海等人口密集的城市区域;西藏羊八井、河北霸州等少数地区有用于发电、采暖和温室种植等的地热资源梯级利用,大多数地区以供暖和旅游疗养为主。下图是我国各省级行政区规划区范围浅层地热能可采量分布图。据此完成第3~4题。
3.我国浅层地热能资源分布较丰富的是( )
A.安徽、湖南、上海、江苏B.青海、西藏、甘肃、江苏
C.河北、山东、湖南、广东D.宁夏、云南、广东、辽宁
4.有关我国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年均增速快,建筑物供暖面积等多在南方省级行政区出现
B.以多数地区对浅层地热能开发以发电和温室种植为主
C.以供暖和旅游疗养为主的利用易造成地区水位持续下降
D.各省级行政区浅层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加剧对城市环境污染
【答案】3.A 4.C 【解析】第3题,读图可知,我国浅层地热能资源分布较最丰富的是安徽、湖南、上海、江苏,A项正确。第4题,由材料“近年来,我国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年均增长速度在28%以上,建筑物供暖面积5.5亿平方米,主要分布在北京、河北、辽宁、山东、湖北、上海等人口密集的城市区域”可知,年均增速快,建筑物供暖多在北方省级行政区出现,A项错误;由材料“西藏羊八井、河北霸州等少数地区有用于发电、采暖和温室种植等的地热资源梯级利用”可知,大多数地区以供暖和旅游疗养为主,B项错误;供暖和旅游疗养为主的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容易导致地下水利用过多,进而导致地区地下水位下降,C项正确;只要对浅层地热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就不会对城市环境造成明显污染,D项错误。
[综合思维](2022年江西南昌质量检测)氢是宇宙中分布很广泛的物质,在地球上主要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氢燃烧的产物是水,氢能是清洁能源。科学家们认为氢能是控制地球升温、解决能源危机的最优选择。由于受到技术水平的限制,氢能一直没有得到有效开发,目前只有德国等少数国家有制氢的能力。为了获得最大效益,德国与沙特阿拉伯计划在利雅得附近合作投资制氢项目。下图为氢能工业链图。读图,完成第5~7题。
5.下列关于氢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属于自然资源 ②零污染 ③储存运输方式灵活 ④可再生 ⑤深受地域限制
A.①②⑤B.①③④
C.②③④D.③④⑤
6.氢能一直没有得到有效开发,但此后会被各国大量地开发和利用,这主要得益于( )
A.技术水平提高B.全球气候变化
C.经济发展需求D.氢能储量丰富
7.德国选择在沙特阿拉伯投资制氢项目,主要是因为当地( )
A.太阳能丰富B.市场需求大
C.技术条件好D.土地价格低
【答案】5.C 6.A 7.A 【解析】第5题,由图可知,氢能不是从自然界直接获取的,而是人为制造出来的,因此不属于自然资源,①错误。氢主要以化合物的形式贮存于水中,而水在地球上分布广泛,不受地域限制,⑤错误。氢燃烧的产物是水,氢能是世界公认的可再生清洁能源,零污染,②④正确。据图可知,氢能储存和运输方式多样,③正确。故C项正确。第6题,受技术水平的限制,氢能一直没有得到有效开发,所以未来能大量开发氢能主要得益于技术水平的提高,A项正确;全球气候变化、经济发展需求及丰富的储量会促使人们去开发氢能,但没有开发技术作为支撑的话,氢能并不能被大量开发和利用,B、C、D项错误。第7题,由图可知,制氢方法当中有光解水法,沙特阿拉伯主要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太阳能丰富,德国选择在沙特阿拉伯投资制氢项目,主要是因为当地太阳能丰富,A项正确。沙特阿拉伯石油资源丰富,因此对氢能的市场需求相对较小,B项错误。相较于沙特阿拉伯,德国的技术条件更好,C项错误。土地价格对该类工业影响较小,D项错误。
[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下表是2009年部分国家和地区稀土储量、产量和消费量占世界百分比统计表。据此完成第8~9题。
8.我国稀土资源储量从20世纪70年代占世界总量的74%,到2009年仅占36%,其主要原因是( )
A.世界稀土资源的探明储量大幅度增加
B.我国新勘探的稀土资源少
C.我国稀土资源的过度开采
D.我国稀土资源的消费量世界最多
9.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我国在稀土资源开发利用方面能够采取的合理措施有( )
①减少初级矿产品的出口 ②对稀土资源进行保护性开采 ③借助稀土资源储量丰富的优势大力开采 ④进一步扩大稀土资源在世界上的出口份额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②③
【答案】8.C 9.A 【解析】第8题,过度开采使我国稀土资源储量占世界总量的百分比大幅度下降。第9题,减少初级矿产品的出口、对稀土资源进行保护性开采是我国在稀土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应采取的合理措施。
二、非选择题(共20分)
[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1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
材料 甘肃省是我国太阳能资源较为丰富的省级行政区,但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率偏低。目前该省正在加大太阳能资源的开发力度。下图为甘肃省年太阳辐射量等值线图。
(1)简述甘肃省太阳能资源分布的特征。(6分)
【答案】分布不均;西北部太阳能资源丰富;东部、东南部太阳能资源相对匮乏。
(2)分析甘肃省太阳能资源丰富但开发利用率较低的原因。(8分)
【答案】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原因:该省位于中纬度地区,夏季太阳高度较大,白昼时间长;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高。开发利用率低的原因:常规能源丰富;基础设施不完善,开发难度大;经济不发达,人口、城市较少,能源需求小;资金短缺,科技水平较为落后。
(3)说明甘肃省加大太阳能资源开发力度对该地产生的积极影响。(6分)
【答案】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有利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丰富能源,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增加当地就业机会,提高周边居民收入。项目
储量百分比/%
产量百分比/%
消费量百分比/%
中国
36
97
41
美国
13
0
13
日本
资料缺失
0
26
其他
51
3
20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三节 环境问题及其危害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a href="/dl/tb_c4008702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三节 环境问题及其危害课后作业题</a>,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几种观点中,正确的是,解决人类与环境的矛盾,主要依靠,该城市可能是,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一章 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第二节 自然资源及其利用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a href="/dl/tb_c4008701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一章 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第二节 自然资源及其利用随堂练习题</a>,共6页。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三节 环境问题及其危害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三节 环境问题及其危害课堂检测,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