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学案设计
展开人民教育出版社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课标要求】
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
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
【学习目标】
认识“昼、耘”等2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供”,会写“昼、耘、桑”3个字。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默写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理解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设计说明:《古诗三首》是部编本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以“童年往事”为主题的一篇课文,三首古诗的作者都是宋代诗人。《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是描写农村夏日生活中一个场景的一首诗,诗人用清新的笔调,对农村初夏时的紧张劳动气氛作了较为细腻的描写,读来意趣横生。古诗的前两句用“昼”“夜”“儿”“女”等词语,从时间、人物的角度表现出农家耕织的场景:不分日夜、不分男女,村庄上下,一片繁忙。后两句写得意趣横生,“未解”“也”“学”等词语表现出乡村儿童的天真可爱,流露出赞扬之意。全诗语言浅近、朴实、自然,具有浓浓的生活气息。
【教学重点】
1.认识“昼、耘”等2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供”,会写“昼、耘、桑”3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默写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教学难点】
1.理解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评价任务】
1.完成学习任务一、二。(检测学习目标1)
2.完成学习任务三。(检测学习目标2)
3.完成学习任务四、五。(检测学习目标3)
【学习过程】
资源与建议
本课由三首七言绝句组成,内容都涉及古代的儿童生活。本课教学,可用“童年”话题导入,先让学生自主朗读三首古诗,在读通、读顺的基础上,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诗句;再帮助学生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借助插图体会其中的童真童趣。高年级古诗教学,可以尝试将三首古诗整合起来,引导学生发现它们的相同与不同之处,更好地感受古诗描绘的画面和其中的趣味。
设计说明:初读阶段,可引导学生回顾对古诗节奏的了解,尝试自己读好三首古诗的节奏,并指导学生读准字音和难字的字音,特别关注“供耕织”“玉磬”“水满陂”等读音。在理解诗意、想象画面、体味趣味阶段,可引导学生将理解和朗读结合起来,入情入境地读好古诗。朗读形式可以多样化,如师生对读、个别读、分组读、表演读,引导学生试着读出三首古诗的韵味,达到熟读成诵。教师在熟读的基础上,提出问题:三首古诗的内容有什么相同之处?又有什么不同之处?引导学生发现:这三首古诗都写了儿童的生活。在此过程中,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其结合注释、插图,联系生活,理解诗句的意思。
课前预习
学习任务一 :课前预习,扫清障碍(检测学习目标1)
认真读一读。
有节奏地朗读每首古诗三遍。
给下列生字注音。
昼( ) 耘( ) 供( ) 桑( )
词语解释。
耘田( ) 绩麻( ) 解( )
供 ( ) 傍 ( ) 阴( )
课中活动
学习任务二:单元导入,猜读诗题(检测学习目标1)
单元导读。
读一读冰心的话:每一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童年往事,快乐也好,心酸也好,对于他都是心动神移的最深刻的记忆。
导入课文题目。
古时候,儿童的童年生活是怎样的呢?你们知道吗?
读一读课文题目《古诗三首》。
理解诗题意思。
猜猜诗题的意思。读了诗题,你会有哪些疑问呢?
了解作者范成大。
学习任务三:初读古诗,感知诗意(检测学习目标2)
1.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1)有节奏地读古诗。
(2)想想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田园风光?从哪个词看出来的?
(3)读好古诗的节奏。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宋】范成大
昼出耕耘/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2.检查生字词预习情况
昼夜 耘田 供耕织
3.正确书写汉字“昼、耘、桑”。
4.自学古诗。
(1)在学习的过程中,先要了解古诗的大意。平时遇到一首新的古诗,你是怎么学的呢?
(2)四人小组学习,利用不同的方法交流不理解的词语,并说说古诗的大意。
(3)交流汇报古诗的大意。
学习任务四: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检测学习目标3)
1.读出感情,想象画面。
(1)读一读“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2)说一说“耘田”和“绩麻”分别是在干什么。
(3)查工具书说一说“各当家”是什么意思。
(4)再读一读这两句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
2.观察插图,感悟诗境。
不只是村子里的男男女女各尽所能,做着分内的事情,就连小孩子们也在忙碌着,从诗中描述的小孩子学种瓜的情景中,你又获得了怎样的感受呢?
3.想象画面,体会乐趣。
(1)读一读“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2)结合注释说一说“解”“供”“傍”和“阴”分别是什么意思。
(3)再读一读这两句诗,说说你眼前浮现出了怎样的情景,体会其中的乐趣。
学习任务五:赏读古诗,感悟诗情(检测学习目标3)
1.读出诗味,体会诗情。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闭上双眼在配乐中朗诵古诗,说说你眼前浮现出了怎样的情景,体会其中的乐趣。
2.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检测与作业】
对比阅读古诗,完成下列习题。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宋】范成大
昼出耕耘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四时田园杂兴(其四十)
【宋】范成大
静看檐蛛结网低,无端妨碍小虫飞。
蜻蜓倒挂蜂儿窘,催唤山童为解围。
1.读第一首诗,“儿女”指的是 。男人们白天在田间除草,女人们 ,“ ”和“ ”这两个表示时间的字说明了农事的繁忙。
2.读第二首诗,下列哪一项不是诗人“催唤山童为解围”的原因?( )
A.无端妨碍小虫飞 B.静看檐蛛结网低 C.蜻蜓倒挂蜂儿窘
3. 比较两首古诗,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第一首诗写的是农村夏日繁忙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乡村儿童的赞扬之情;第二首诗写的是诗人看到一张蜘蛛网粘住昆虫的景象,表现了山村田园闲适有趣的生活。
B.这两首诗都是写乡村的,第一首侧重写人物活动,第二首侧重写动物。
C.这两首诗都表现了儿童的天真可爱。
【学后反思】
这节课我们根据诗句内容,想象诗人描绘的情景,体会其中的乐趣。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导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导学案及答案,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达标测试,自结强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学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学案,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过程,学后收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1 古诗词三首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1 古诗词三首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学案设计,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检查预习效果及自学能力,教师点拨,练习诵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