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冀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冀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二 比和比例-第4课时 简单应用(一)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冀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二 比和比例-第4课时 简单应用(一)教案,共7页。
第4课时 简单应用(一)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19~20页。教学提示 学生对比和比例已经有了初步认识。本课时主要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经历解决简单的按比例分配问题的过程。理解按比例分配的含义,学习解答简单的按比例分配的问题。教学时先让学生了解文字和图中的数据信息及问题,让学生自己解答,从中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体验综合应用按比例分配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分析与综合能力。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经历解决简单的按比例分配问题的过程。 2.理解按比例分配的含义,会解答简单的按比例分配的问题。3.感受按比例分配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养成迁移类推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重点按比例分配的计算方法。难点灵活运用,合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 师:今天,实验小学六(4)班全体同学去敬老院做义务劳动,我们有没有兴趣跟着他们一起帮帮爷爷奶奶?生:有。 师:真不错!同学们真有爱心,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比一比,看谁帮爷爷奶奶解决的问题最多,看一看谁最有爱心好不生:好。 师:现在他们正清点人数,准备出发。 设计意图:“按比例分配”这一生活中的最普遍的问题,学习时最好能为学生提供一定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既能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也让学生通过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来学习数学知识,相得益彰。本课将会通过“敬老院义务劳动”贯穿全课,让学生在实际中学习数学。 二、探究新知,按比分配 1.生活情境中引出问题。 师:现在六(4)班全体同学都来到农村的敬老院,开始了他们今天的义务活动,想看一下他们怎么帮爷爷奶奶吗?生:想。 师:好,那么现在我们来看一下第一组的同学在做什么?(课件显示) 生:有扫地的,有擦洗窗户地面的。 师:看来他们很认真啊!但是他们遇到困难了。同学们,他们现在遇到的这个困难,我们是不是应该帮助他们呢? 2.探讨“按比分配”的解题方法。 课件出示问题:一块长方形菜地有984平方米(如下图)。 计划按3:5种茄子和西红柿,茄子和西红柿各种多少平方米? 师:现在请同学们观察上面的信息,能自己先想一想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吗? 教师巡视,了解全班同学不同的解题思路,协助学习困难的学生寻找解题方法。 设计意图:新课改中提倡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模式,在获取了解题的重要信息后,让学生通过筛选信息,独立思考解题的方法与步骤是非常重要的,切勿教师包办解题,把解题的思考过程教给学生,这样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师:按3:5种茄子和西红柿是什么意思? 生1:就是把这块地平均分成8份,其中3份种茄子,5份种西红柿。 生2:茄子的种植面积占这块地的,西红柿的种植面积占这块地的。 师:同学们分析得非常正确,我们把这种分配方法叫做按比例分配。那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独立解答。投影展示两名学生的解答过程,并解释自己的解题思路。 生1:3+5=8……一共分成了8份 984÷8=123(平方米)……1份是多少平方米 123×3=369(平方米)……3份是多少平方米 123×5=615(平方米)……5份是多少平方米 生2:3+5=8……一共分成了8份 984×=369(平方米)……这块地的是多少平方米 984×=615(平方米)……这块地的是多少平方米 师:同学们评价一下这两名同学的解答正确吗? 生:正确。 师:刚才我们解答的是已知比例和总量,求部分量的简单的按比例分配问题。(板书课题)设计意图:学生经过自主探究,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解决简单的按比例分配问题的过程,研究出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3.全班交流探讨,共享方法,体会不同解题策略。 师:下面请同学们说一说你的解题策略。(大部分学生基本能知道怎么计算,但说解题策略需要注意语言表达,可以多让几名学生说一说) 引导学生说说不同的方法。 设计意图:交流环节的设计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在掌握自己的方法的同时,通过交流一方面深入理解自己的解题方法,另一方面可以接触其他同学的解题方法,一举两得。强调、鼓励学生表达的完整性,培养学生的说理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4.讲评,总结。 师:其实解决这种按照一定的比例分配物体的问题,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以上两种是我们最常用的,希望同学们要好好掌握。第一种方法:用整数除法、乘法来解决问题,其实我们早就接触到了;第二种方法:用分数乘法解决问题,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设计意图:教师的总结介绍是对“按比例分配”此类题的一个归纳,帮助学生对新知识的巩固加深,对知识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 5.教学混凝土问题。 (课件出示问题)建筑工人用水泥、沙子、石子配制一种混凝土。水泥、沙子、石子质量的比是2:3:5。要配制2000千克这样的混凝土,需要水泥、沙子、石子各多少千克? 师:同学们认真读题,看题中有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生:题中已知水泥、沙子和石子质量的比是2:3:5,混凝土的总量是2000千克。问题是求水泥、沙子和石子的质量分别是多少? 师:同学们分析得完全正确,那么本题和“菜地问题”相比,有什么异同呢? 生:相同点:都是已知比例和总量,求部分量的按比例分配问题。不同点:这道题中出现了三个数连比。 师:你真棒!那么2:3:5表示沪实际意义是什么?(小组同学合作探究、交流、汇报) 生:2:3:5表示把混凝土的质量平均分成10(2+3+5=10)份,其中水泥的质量占总量的,沙子的质量占,石子的质量占。 师:下面,请同学们自己解答!(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最后交流计算的过程和结果,集体订正)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归纳总结,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合作精神、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感受到按比例分配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基础练习,加深认识(课件显示) 生;哇!他们准备了这么多水果,在分水果呢,老爷爷老奶奶们真高兴。 师:对,吃水果对身体的好处可多啦!在分水果的过程中,班主任老师提了一个小问题考他们,你们想接受挑战吗? 问题:商店运来桃和苹果,桃和苹果重量的比是5:7。 (1)桃和苹果的总重量可平均分成( )份,桃占( )份,苹果占( )份。 (2)苹果重量占这两种水果总重量的。 (3)桃的重量占这两种水果总重量的。 做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集体反馈即可。 设计意图:本题设计主要是帮助学生巩固“按比例分配”解法中“分数乘法”的知识,趁机让学生练习,能侧重巩固学生对此种方法的掌握情况,重要是由教学情境自然生成。 师:同学们真聪明,看来这个小挑战难不倒你们,那么同学们知道水果在吃之前需要先做什么吗?为什么? 生:需要洗干净,因为水果表面会有尘埃,甚至会有农药,最好用洗洁液洗干净。 (三)巩固新知:1.填一填。 (1)a+b+c=80,a:b:c=5:7:4,则a=( ),b=( ),c=( )。(2)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30分米,长与宽的比是2:1,则这个长方形的长是( )分米,宽是( )分米。2.把300个苹果按4:5:6分给幼儿园的小、中、大三个班。小班、中班、大班各分得多少个苹果?3.用24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直角三角形,这个三角形三条边长的比是3:4:5,这个直角三角形斜边是多少厘米?答案:1.(1)25 35 20 (2)10 5 2.4十5+6=15小班:300×=80(个) 中班:300×=100(个)大班:300×=120(个)3.3+4+5=12 24×=10(厘米) (四)达标反馈 1.练一练 第1题,先让学生了解文字和图中(桶上)的数据信息及问题,再自己解答。交流时,重点说一说是怎样想的。答案:药剂:lOOmL 水:1400mL 第2题,提示学生认真读题,并自己解。 答。答案:获奖作品:55件 未获奖作品:143件 第3题,先说一说食用菌培养料中木屑、米糠和玉米粉的比,然后再解答。答案: 木屑:1080千克 米糠:96千克 玉米粉:24千克 第4、5题,学生自己读题并解答。 第4题答案:48千克、36千克、 24千克 第5题答案:白色油漆:27千克 黄色油漆:18千克 第6题,是长方体和按比例分配知识的综合应用,先启发学生想一想:192厘米和长方体的长、宽、高有什么 关系,再鼓励学生尝试解答。答案: 192÷4=48(厘米) 48÷(3+2+1) =8(厘米) 8×16×24 =3072(立方厘米) (五)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收获,不仅能全面归纳所学知识,还能使学生学会思考,在思考中探究,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有效发展。(六)布置作业1.填一填, (1)甲、乙两数的比是3:5,总份数是( )份,甲数是甲、乙两数和的( ),乙数占甲、乙两数和的( )。 (2)学校男、女人数的比是8:7,男生占全校人数的( ),女生占全校人数的( )。(3)在一道减法算式中,被减数与减数的比为8:5,差比减数少24,这道减法算式是( )。 (4)从学校到植物园,甲用12分钟,乙用15分钟,甲和乙所走的路程比是( ),甲与乙所用的时间比是( ),甲与乙的速度比是( )。2.甲、乙、丙三个数的比是3:8:5,和是320,甲数是多少?丙数是多少?3‘六一儿童节学校为幼儿园购进一批图书,共240本,决定借给大、中、小三个班,大班45人,中班50人,小班25人,按人数分配,每个班各借到多少本?4.用花生榨油,油与花生的比是2:5,5500千克花生可榨油多少千克?5.判断。 (1)平均分不是按比例分配问题。 ( ) (2)甲、乙、丙三个数的比是1:2:3,平均数是60,则丙是 90。 ( )6.剩下的地按2:3种黄瓜和茄子。种黄瓜和茄子的面积分别是多少?答案:1.(1)8 (2) (3)96—60=36 (4)l:l 4:5 5:42.甲:60 丙:1003.大班:90本 中班:100本 小班:50本4.2200千克5.(1× (2)√6.黄瓜36m2 茄子54m2板书设计教学资料包(一) 教学精彩片段体育课上,贾老师要把18个篮球分给男、女两大组进行分组练习,你觉得可以怎么分呢?男同学、女同学组各能分到多少个?生1:可以平均分,男同学9个,女同学9个。生2:我认为这样不合理,应该是男同学要多,男同学分10个,女同学分8个。生3:凭什么男同学要多,应该是女同学10个,男同学8个。(男、女同学开始争论。)师:谁来说说怎么分比较合理呢?生4:我认为按照人数的多少来分?设计意图:联系学生熟悉的生活问题,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产生矛盾冲突,从平均分引入按比例分配,使学生感到面临的问题是自己生活中的问题,从而主动地参与探索,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二) 数学资源 用水稀释清洁剂的浓缩液让学生先了解按比配制的实际意义,然后,通过人物的对话,提出问题,再引导学生思考。这是某种清洁剂浓缩液的稀释瓶,瓶子上标明的比表示浓缩液和水的体积之比。按照这些比,可以配制出不同浓度的稀释液。 有两种解法:①先求出每份是多少,再求其中几份是多少。即转化为整数的除法、乘法来解决。②转化为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分数乘法来解决。 “比”和“连比”——样吗? 比和连比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从意义上看,比是表示两个数的倍数关系(或两个数相除)。连比是两个以上数之间的各自所占的份数比,它不表示连除的关系。 比和连比中的“项”也是不同的。比 连比3:4 3 :4 :5前项 后项 前项 中项 后项从比值上看,比既然表示两个数的倍数关系,当然可以求出比值来,如3:4的比值是寺;连比不是连除的关系,不可能求出商,当然也就没有比值。如果把两个比组成连比,必须使第一个比的后项等于第二个比的前项。例如甲和乙的比是3:4,乙和丙的比是6:5,假如把甲、乙、丙的连比写成3:4:5则是错误的,写成3:6:5也是错误的。 因为乙对甲来比是4,对丙来比又是6,这是两个不同标准的比,现在进行连比,乙必须有一个对甲、对丙都一致的数。也就是说,把两个比组成连比,“中项”必须统一。中项统一后,由于中项数字的变化,前项与后项的数字也要发生相应的变化。甲和乙的比是3:4,乙和丙的比是6:5,甲、乙、丙的连比应该是9:12;10。其中项统一过程如下: 甲 乙 丙统一中项用乘法,前、后项相应扩大。 ……化简比 3 : 4 6 : 5 18 :24 : 20 9 :12 : 10 连比的项不限于三项,也可能是若干项。连比的一般形式为al:a2:a3:…:an,当连比的项较多时,各项的名称以此为例,al叫做连比的第一项(也叫首项),a2叫做连比的第二项,a3叫做连比的第三项,…,an叫做连比的第n项(也叫末项)。种青椒的土地面积占地总面积的 简单应用(一) 3+5=8……一共分成了8份 984X=369(平方米)……这块地的是多少平方米 984X=615(平方米)……这块地的是多少平方米
第4课时 简单应用(一)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19~20页。教学提示 学生对比和比例已经有了初步认识。本课时主要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经历解决简单的按比例分配问题的过程。理解按比例分配的含义,学习解答简单的按比例分配的问题。教学时先让学生了解文字和图中的数据信息及问题,让学生自己解答,从中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体验综合应用按比例分配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分析与综合能力。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经历解决简单的按比例分配问题的过程。 2.理解按比例分配的含义,会解答简单的按比例分配的问题。3.感受按比例分配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养成迁移类推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重点按比例分配的计算方法。难点灵活运用,合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 师:今天,实验小学六(4)班全体同学去敬老院做义务劳动,我们有没有兴趣跟着他们一起帮帮爷爷奶奶?生:有。 师:真不错!同学们真有爱心,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比一比,看谁帮爷爷奶奶解决的问题最多,看一看谁最有爱心好不生:好。 师:现在他们正清点人数,准备出发。 设计意图:“按比例分配”这一生活中的最普遍的问题,学习时最好能为学生提供一定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既能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也让学生通过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来学习数学知识,相得益彰。本课将会通过“敬老院义务劳动”贯穿全课,让学生在实际中学习数学。 二、探究新知,按比分配 1.生活情境中引出问题。 师:现在六(4)班全体同学都来到农村的敬老院,开始了他们今天的义务活动,想看一下他们怎么帮爷爷奶奶吗?生:想。 师:好,那么现在我们来看一下第一组的同学在做什么?(课件显示) 生:有扫地的,有擦洗窗户地面的。 师:看来他们很认真啊!但是他们遇到困难了。同学们,他们现在遇到的这个困难,我们是不是应该帮助他们呢? 2.探讨“按比分配”的解题方法。 课件出示问题:一块长方形菜地有984平方米(如下图)。 计划按3:5种茄子和西红柿,茄子和西红柿各种多少平方米? 师:现在请同学们观察上面的信息,能自己先想一想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吗? 教师巡视,了解全班同学不同的解题思路,协助学习困难的学生寻找解题方法。 设计意图:新课改中提倡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模式,在获取了解题的重要信息后,让学生通过筛选信息,独立思考解题的方法与步骤是非常重要的,切勿教师包办解题,把解题的思考过程教给学生,这样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师:按3:5种茄子和西红柿是什么意思? 生1:就是把这块地平均分成8份,其中3份种茄子,5份种西红柿。 生2:茄子的种植面积占这块地的,西红柿的种植面积占这块地的。 师:同学们分析得非常正确,我们把这种分配方法叫做按比例分配。那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独立解答。投影展示两名学生的解答过程,并解释自己的解题思路。 生1:3+5=8……一共分成了8份 984÷8=123(平方米)……1份是多少平方米 123×3=369(平方米)……3份是多少平方米 123×5=615(平方米)……5份是多少平方米 生2:3+5=8……一共分成了8份 984×=369(平方米)……这块地的是多少平方米 984×=615(平方米)……这块地的是多少平方米 师:同学们评价一下这两名同学的解答正确吗? 生:正确。 师:刚才我们解答的是已知比例和总量,求部分量的简单的按比例分配问题。(板书课题)设计意图:学生经过自主探究,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解决简单的按比例分配问题的过程,研究出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3.全班交流探讨,共享方法,体会不同解题策略。 师:下面请同学们说一说你的解题策略。(大部分学生基本能知道怎么计算,但说解题策略需要注意语言表达,可以多让几名学生说一说) 引导学生说说不同的方法。 设计意图:交流环节的设计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在掌握自己的方法的同时,通过交流一方面深入理解自己的解题方法,另一方面可以接触其他同学的解题方法,一举两得。强调、鼓励学生表达的完整性,培养学生的说理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4.讲评,总结。 师:其实解决这种按照一定的比例分配物体的问题,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以上两种是我们最常用的,希望同学们要好好掌握。第一种方法:用整数除法、乘法来解决问题,其实我们早就接触到了;第二种方法:用分数乘法解决问题,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设计意图:教师的总结介绍是对“按比例分配”此类题的一个归纳,帮助学生对新知识的巩固加深,对知识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 5.教学混凝土问题。 (课件出示问题)建筑工人用水泥、沙子、石子配制一种混凝土。水泥、沙子、石子质量的比是2:3:5。要配制2000千克这样的混凝土,需要水泥、沙子、石子各多少千克? 师:同学们认真读题,看题中有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生:题中已知水泥、沙子和石子质量的比是2:3:5,混凝土的总量是2000千克。问题是求水泥、沙子和石子的质量分别是多少? 师:同学们分析得完全正确,那么本题和“菜地问题”相比,有什么异同呢? 生:相同点:都是已知比例和总量,求部分量的按比例分配问题。不同点:这道题中出现了三个数连比。 师:你真棒!那么2:3:5表示沪实际意义是什么?(小组同学合作探究、交流、汇报) 生:2:3:5表示把混凝土的质量平均分成10(2+3+5=10)份,其中水泥的质量占总量的,沙子的质量占,石子的质量占。 师:下面,请同学们自己解答!(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最后交流计算的过程和结果,集体订正)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归纳总结,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合作精神、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感受到按比例分配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基础练习,加深认识(课件显示) 生;哇!他们准备了这么多水果,在分水果呢,老爷爷老奶奶们真高兴。 师:对,吃水果对身体的好处可多啦!在分水果的过程中,班主任老师提了一个小问题考他们,你们想接受挑战吗? 问题:商店运来桃和苹果,桃和苹果重量的比是5:7。 (1)桃和苹果的总重量可平均分成( )份,桃占( )份,苹果占( )份。 (2)苹果重量占这两种水果总重量的。 (3)桃的重量占这两种水果总重量的。 做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集体反馈即可。 设计意图:本题设计主要是帮助学生巩固“按比例分配”解法中“分数乘法”的知识,趁机让学生练习,能侧重巩固学生对此种方法的掌握情况,重要是由教学情境自然生成。 师:同学们真聪明,看来这个小挑战难不倒你们,那么同学们知道水果在吃之前需要先做什么吗?为什么? 生:需要洗干净,因为水果表面会有尘埃,甚至会有农药,最好用洗洁液洗干净。 (三)巩固新知:1.填一填。 (1)a+b+c=80,a:b:c=5:7:4,则a=( ),b=( ),c=( )。(2)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30分米,长与宽的比是2:1,则这个长方形的长是( )分米,宽是( )分米。2.把300个苹果按4:5:6分给幼儿园的小、中、大三个班。小班、中班、大班各分得多少个苹果?3.用24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直角三角形,这个三角形三条边长的比是3:4:5,这个直角三角形斜边是多少厘米?答案:1.(1)25 35 20 (2)10 5 2.4十5+6=15小班:300×=80(个) 中班:300×=100(个)大班:300×=120(个)3.3+4+5=12 24×=10(厘米) (四)达标反馈 1.练一练 第1题,先让学生了解文字和图中(桶上)的数据信息及问题,再自己解答。交流时,重点说一说是怎样想的。答案:药剂:lOOmL 水:1400mL 第2题,提示学生认真读题,并自己解。 答。答案:获奖作品:55件 未获奖作品:143件 第3题,先说一说食用菌培养料中木屑、米糠和玉米粉的比,然后再解答。答案: 木屑:1080千克 米糠:96千克 玉米粉:24千克 第4、5题,学生自己读题并解答。 第4题答案:48千克、36千克、 24千克 第5题答案:白色油漆:27千克 黄色油漆:18千克 第6题,是长方体和按比例分配知识的综合应用,先启发学生想一想:192厘米和长方体的长、宽、高有什么 关系,再鼓励学生尝试解答。答案: 192÷4=48(厘米) 48÷(3+2+1) =8(厘米) 8×16×24 =3072(立方厘米) (五)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收获,不仅能全面归纳所学知识,还能使学生学会思考,在思考中探究,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有效发展。(六)布置作业1.填一填, (1)甲、乙两数的比是3:5,总份数是( )份,甲数是甲、乙两数和的( ),乙数占甲、乙两数和的( )。 (2)学校男、女人数的比是8:7,男生占全校人数的( ),女生占全校人数的( )。(3)在一道减法算式中,被减数与减数的比为8:5,差比减数少24,这道减法算式是( )。 (4)从学校到植物园,甲用12分钟,乙用15分钟,甲和乙所走的路程比是( ),甲与乙所用的时间比是( ),甲与乙的速度比是( )。2.甲、乙、丙三个数的比是3:8:5,和是320,甲数是多少?丙数是多少?3‘六一儿童节学校为幼儿园购进一批图书,共240本,决定借给大、中、小三个班,大班45人,中班50人,小班25人,按人数分配,每个班各借到多少本?4.用花生榨油,油与花生的比是2:5,5500千克花生可榨油多少千克?5.判断。 (1)平均分不是按比例分配问题。 ( ) (2)甲、乙、丙三个数的比是1:2:3,平均数是60,则丙是 90。 ( )6.剩下的地按2:3种黄瓜和茄子。种黄瓜和茄子的面积分别是多少?答案:1.(1)8 (2) (3)96—60=36 (4)l:l 4:5 5:42.甲:60 丙:1003.大班:90本 中班:100本 小班:50本4.2200千克5.(1× (2)√6.黄瓜36m2 茄子54m2板书设计教学资料包(一) 教学精彩片段体育课上,贾老师要把18个篮球分给男、女两大组进行分组练习,你觉得可以怎么分呢?男同学、女同学组各能分到多少个?生1:可以平均分,男同学9个,女同学9个。生2:我认为这样不合理,应该是男同学要多,男同学分10个,女同学分8个。生3:凭什么男同学要多,应该是女同学10个,男同学8个。(男、女同学开始争论。)师:谁来说说怎么分比较合理呢?生4:我认为按照人数的多少来分?设计意图:联系学生熟悉的生活问题,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产生矛盾冲突,从平均分引入按比例分配,使学生感到面临的问题是自己生活中的问题,从而主动地参与探索,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二) 数学资源 用水稀释清洁剂的浓缩液让学生先了解按比配制的实际意义,然后,通过人物的对话,提出问题,再引导学生思考。这是某种清洁剂浓缩液的稀释瓶,瓶子上标明的比表示浓缩液和水的体积之比。按照这些比,可以配制出不同浓度的稀释液。 有两种解法:①先求出每份是多少,再求其中几份是多少。即转化为整数的除法、乘法来解决。②转化为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分数乘法来解决。 “比”和“连比”——样吗? 比和连比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从意义上看,比是表示两个数的倍数关系(或两个数相除)。连比是两个以上数之间的各自所占的份数比,它不表示连除的关系。 比和连比中的“项”也是不同的。比 连比3:4 3 :4 :5前项 后项 前项 中项 后项从比值上看,比既然表示两个数的倍数关系,当然可以求出比值来,如3:4的比值是寺;连比不是连除的关系,不可能求出商,当然也就没有比值。如果把两个比组成连比,必须使第一个比的后项等于第二个比的前项。例如甲和乙的比是3:4,乙和丙的比是6:5,假如把甲、乙、丙的连比写成3:4:5则是错误的,写成3:6:5也是错误的。 因为乙对甲来比是4,对丙来比又是6,这是两个不同标准的比,现在进行连比,乙必须有一个对甲、对丙都一致的数。也就是说,把两个比组成连比,“中项”必须统一。中项统一后,由于中项数字的变化,前项与后项的数字也要发生相应的变化。甲和乙的比是3:4,乙和丙的比是6:5,甲、乙、丙的连比应该是9:12;10。其中项统一过程如下: 甲 乙 丙统一中项用乘法,前、后项相应扩大。 ……化简比 3 : 4 6 : 5 18 :24 : 20 9 :12 : 10 连比的项不限于三项,也可能是若干项。连比的一般形式为al:a2:a3:…:an,当连比的项较多时,各项的名称以此为例,al叫做连比的第一项(也叫首项),a2叫做连比的第二项,a3叫做连比的第三项,…,an叫做连比的第n项(也叫末项)。种青椒的土地面积占地总面积的 简单应用(一) 3+5=8……一共分成了8份 984X=369(平方米)……这块地的是多少平方米 984X=615(平方米)……这块地的是多少平方米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