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教学课件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第一课时】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第一课时】课件,共36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外古诗词诵读《竹里馆》《春夜洛城闻笛》《逢入京使》《晚春》第一课时生活不只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竹里馆王 维 王维(约701—761),字摩诘,太原祁县(今属山西)人,唐代诗人、画家,有“诗佛”之称。“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是苏轼赞王维之语。官至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代表作品有《鸟鸣涧》《送元二使安西》《观猎》等。作者简介读准节奏竹里馆王维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诵读诗歌竹里馆王维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读准节奏诵读诗歌竹里馆王 维独 坐 幽 篁 里,弹 琴 复 长 啸。深 林 人 不 知,明 月 来 相 照。幽深的竹林。篁,竹林。诗句解读竹里馆王 维独 坐 幽 篁 里,弹 琴 复 长 啸。深 林 人 不 知,明 月 来 相 照。幽深的竹林。篁,竹林。一切景语皆情语。 ——王国维一枝一叶总关情。 ——郑板桥意象:又高又直,象征着高洁正直,坚守脱俗。可以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苏轼我种南窗竹,戢戢已抽芽。坐获幽林赏,端居无俗情。 ——朱熹品味意象第一步:抓特征,明喻意品味意象想一想为何诗人选择坐在竹林之中? 三十四岁时,王维政治态度积极,跟随张九龄,被提拔为右拾遗,但好景不长,三十七岁那年,张九龄被贬荆州,权奸李林甫独揽朝政,朝中政治黑暗。因为种种原因,王维并没有弃官归隐,但经历人生坎坷的王维,已不喜世事,隐逸之情愈盛,四十三岁时得到辋川别业(今陕西省蓝田县),从此开始了半官半隐的生活。这首《竹里馆》便是在此间所写。品味意象第二步:找联系,析原因品析意象能不能把“幽篁”改成“竹林”? “幽”字既突出了环境的幽寂之感,加重了诗人的孤独感;又带有清幽之味,增加了超凡脱俗之感。品味意象第三步:品修饰,探意味品析意象独坐幽篁里独坐竹林里竹里馆王 维独 坐 幽 篁 里,弹 琴 复 长 啸。深 林 人 不 知,明 月 来 相 照。“嗜酒能啸,善弹琴。”“啸傲林泉”,每日佯装狂态避世,寓藏了满腔的感伤与愤慨。品味意象竹里馆王 维独 坐 幽 篁 里,弹 琴 复 长 啸。深 林 人 不 知,明 月 来 相 照。这里指“幽篁”,竹林的深处,远离世俗。明月给人皎洁无暇之感,暗示着诗人内心的澄净淡然。品味意象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诗人在抒发自己内心感伤愤慨以月为友,看淡一切,不再感伤——淡然明月给人皎洁无暇之感——澄净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孤独诗人远离世俗,无人了解,没有知己。【诗意】 独自一人坐在幽深的竹林里,一边弹琴,一边发出长长的啸声。在幽深的竹林里,无人相伴,唯有明月似解人意,来陪伴我。品味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月下独坐、弹琴长啸的悠闲生活,表现出一种悠然闲适的心境和自得其乐的生活情趣。主旨归纳 这是一首写隐者的闲适生活情趣的诗,表现了一种清静安详的境界。前两句写诗人独自一人坐在幽深茂密的竹林之中,一边弹琴,一边发出长长的啸声。后两句说自己僻居深林之中,也并不为此感到孤独,因为那一轮皎洁的月亮陪伴着自己。这里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倾洒着银辉的一轮明月当成心心相印的知己,显示出诗人新颖而独特的想象力。全诗格调幽静闲远,诗人的心境与自然的景致融为一体,表现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境。诗词鉴赏月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月下独酌》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寄托诗人的思乡之情寄托送别友人的愁情寄托内心的孤寂悲苦蕴含时空永恒的哲思拓展迁移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诵读诗歌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诵读诗歌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合称“李杜”。其作品风格豪迈奔放,清新飘逸。代表作品有《望庐山瀑布》《春夜洛城闻笛》《将进酒》《蜀道难》等。作者简介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1.题目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时间、地点、事件2.关键词我从_______(关键词)看出了/感受到了____________。读通诗意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听到不知道从哪传来的。形容笛声悠扬轻细。到处都是。用夸张的手法反衬内心的寂静。曲名,多叙离别之情。反问,谁人不升起。故乡,家乡。品析关键词 不知从哪儿传来了悠扬的笛声,(它)随着春风,传遍了洛阳全城。就在今夜,听到哀伤的《折扬柳》,有谁能不萌发思乡之情呢?读通诗意构置诗境 这是一个_____的夜晚,诗人听到_____的笛声,就是那一曲________勾起了诗人________之情。在这情怀中,诗人想到了_____________……体会诗境 这是一个_____的夜晚,诗人听到_____的笛声,就是那一曲________勾起了诗人________之情。在这情怀中,诗人想到了_____________……体会诗境构置诗境 这是一个_____的夜晚,诗人听到_____的笛声,就是那一曲________勾起了诗人________之情。在这情怀中,诗人想到了_____________……体会诗境构置诗境不知从谁家的窗户里悄然飘出了阵阵悠扬的笛声谁家玉笛暗飞声赏诗诵诗不知从谁家的窗户里悄然飘出了阵阵悠扬的笛声谁家玉笛暗飞声这笛声随着春风传遍了整个洛阳城散入春风满洛城赏诗诵诗不知从谁家的窗户里悄然飘出了阵阵悠扬的笛声谁家玉笛暗飞声这笛声随着春风传遍了整个洛阳城散入春风满洛城在夜里倾听一支表达惜别之情的《折杨柳》曲此夜曲中闻折柳赏诗诵诗不知从谁家的窗户里悄然飘出了阵阵悠扬的笛声谁家玉笛暗飞声这笛声随着春风传遍了整个洛阳城散入春风满洛城在夜里倾听一支表达惜别之情的《折杨柳》曲此夜曲中闻折柳谁能不勾起怀念故乡之情呢!何人不起故园情赏诗诵诗10岁,读诸子百家,通诗书。24岁,年少有为。“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25岁,辞亲远游。“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34岁,初到长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42岁,待诏翰林。“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44岁,赐金放还。“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45岁,双子星会。“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诗仙李白读懂诗人思乡之情远离家乡之人无家可归之人亲人离家之人读懂诗情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想象画面,模拟李白思乡的情景读出画面感关键词诗歌五读法积累读准字音读通诗境读懂诗人读懂诗情读出画面感学习小结 这首诗通过对客居洛阳城时夜间闻笛声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诗人无限的思乡之情。主旨归纳 这首诗全篇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起句从笛声落笔,深夜时分,忽然不知从何处传来悠扬的笛声,触动诗人的羁旅情怀。“暗”字,写出吹笛人吹笛是毫不经意地吹;“飞”字使无形的声音形象化。次句着意渲染笛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是艺术的夸张,优美的笛声飞遍了洛阳城,仿佛全城的人都听到了。后两句写诗人的情怀,却从他人反说。强调“此夜”,是针对所有客居洛阳城的人而言,为结句蓄势。“折柳”二字一语双关,既指曲名《折扬柳》,也暗指诗人的客愁乡思,为全诗点睛之笔。“何人不起故园情”一句运用反问句式,加强思乡的感情,有一唱三叹的美学效果。诗词鉴赏1.背诵《竹里馆》 《春夜洛城闻笛》2.发挥想象,扩写诗歌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