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百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联合调研地理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广东省百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联合调研地理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
人口普查是我国一项重要的国情调查,涉及范围广,参与部门多,技术要求高,工作难度大。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简称“六普”)和2020年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简称“七普”)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如图示意2005—2010年、2015—2020年全国各区域人口迁移比例变化情况,图示箭头代表某区域人口迁移到其他区域,箭头的粗细及百分比数值分别表示该区域人口迁移的规模和比例。据此完成1~3题。
1.与“六普”相比,我国“七普”( )
A.东部地区向外人口迁移比例下降B.东北地区人口迁往东部地区的比例下降
C.中部地区人口迁往东部地区的比例上升D.西部地区人口迁往东部地区的比例下降
2.根据图示信息,推测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驱动力为( )
A.生态环境B.经济实力C.落户政策D.教育水平
3.近年来,我国人口普查员入户调查难度有所增加,推测主要是由于( )
①城区人口居住环境的多元化②人户分离现象仅局限于县域城乡
③居民自我保护意识增强④被调查人口的类型构成更加复杂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08年后,中国、日本、韩国与东盟进入新一轮产业转移,不再首要考虑生产成本。近年来,国际紧急公共卫生安全事件严重冲击了全球产业链的正常发展。为了增加发展韧性、分散风险,跨国企业改变了其区位选择策略。据此完成4~5题。
4.在新一轮产业转移过程中,生产成本不再是首要考虑的因素,主要是因为( )
A.智能化降低生产成本B.中国劳动力价格上涨
C.专业化运输效率提高D.市场需求呈高速发展
5.近年来,全球企业产业转移的区位选择会更加关注( )
A.扩大消费市场B.完备产业链C.靠近交通枢纽D.原材料产地
大连市为我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海洋生物、旅游、能源、港口岸线等资源丰富,海洋产业发展基础坚实。长海县海岸长359km,是我国渔业大县之一,有以海洋渔业、海涂种植业等为主的海洋企业超过450家,为大连市海洋产业的密度核心区之一。如图示意大连市海洋产业总体密度。据此完成6~7题。
6.推测长海县海洋产业发展态势良好的主要形成条件是( )
A.地处鸭绿江口,海水流速快B.海域辽阔,位于寒暖流交汇处
C.陆地径流入海营养物质丰富D.海域纬度较高,海水温度较低
7.近年来,大连市海洋生物医药企业数量显著增加,主要得益于( )
A.市场需求B.政策扶持C.交通便捷D.技术创新
冰湖溃决洪水是西藏高原典型的山地灾害之一。近年来,随着冰湖溃决风险不断加剧,当地民众生命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受到威胁。如图示意1930年以来西藏地区溃决冰湖空间分布情况。据此完成8~10题。
8.1930年以来,西藏地区溃决冰湖( )
A.集中在1960年之前B.集中在东部和南部
C.分布在湖泊集中地带D.大多位于国界线附近
9.近年来,冰湖溃决风险不断增加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全球气候变暖B.冰湖堤坝被破坏C.周边人类活动加剧D.地震频繁发生
10.为应对冰湖溃决带来的风险,当地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
A.提倡低碳出行B.迁移周边牧民C.加强监测预警D.全面爆破冰湖
2019年8月10日—13日,超强台风“利奇马”在我国浙江温岭登陆,纵穿浙江、江苏两省后,移入黄海,在山东再次登陆,形成了强降水。来自对流层低层的东南风为山东此次强降水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如图示意超强台风“利奇马”登陆路径。据此完成11~13题。
11.超强台风“利奇马”从首次登陆浙江温岭至再次登陆山东期间,图中甲地可能( )
①风向由西北风转变为西南风②风向由东北风转变为东南风
③风力逐渐由强变弱④风力逐渐由弱变强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12.超强台风“利奇马”推进到江苏北部时( )
A.台风强度增加B.暴风雪加强C.台风水汽补充加剧D.台风降水量下降
13.东南风为山东此次强降水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主要是由于东南风( )
①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显著②从海洋挟带丰富的暖湿水汽
③促进水汽辐合上升,冷凝成云致雨④受到海岸地形阻挡,水汽抬升剧烈
A.①④B.②③C.①②D.③④
土层厚度作为土壤的关键属性,决定了生根空间、水分和养分储量等影响植物生长的一系列条件。为探究不同土层厚度下山地枣树土壤水分状况及耗水量,某地理兴趣小组构建足够大且可控制的土体空间,设置2m、3m、4m、5m、6m共五种土层厚度的试验区,对其土壤水分进行定位观测。研究表明,厚土层与浅土层枣树的发育机制相反。如图示意该地理兴趣小组观测枣树生育期耗水量的统计结果。据此完成14~16题。
14.随着生育期的进行,枣树整体耗水量( )
A.先增加,后减少B.持续增加C.先减少,后增加D.持续减少
15.在浅土层环境下,枣树( )
A.根系发育增强B.枝干生长迅速C.吸水能力下降D.养分储量减小
16.图示厚土层内土壤水分越多,枣树( )
A.发育状况越差B.水分需求越小C.蒸腾速率越高D.消耗水量越少
二、非选择题(共3大题,共52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风沙沉积能够记录海岸的环境变化。我国海岸风沙地貌分布广泛,但规模较小,相对零散。我国温带海岸主要包括辽东半岛西北岸、辽东湾西岸和山东半岛沿岸。研究表明,我国温带海岸沙丘沙粒棱角分明,华南地区海岸的沙丘沙粒多呈块状。如图示意我国某地区海岸的沉积垂直剖面。
(1)简述我国海岸风沙地貌分布特点的成因。(6分)
(2)研究表明,温带地区海岸与华南地区海岸沙丘沙粒形态不同,试对此做出解释。(6分)
(3)分析我国图示地区海岸风沙地貌的形成过程。(8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广州是改革开放后全国率先发展起来的地区之一,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程度高,2000年《广州城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的实施,使得广州的城市空间框架突破了“云山珠水”的传统格局,形成了“山城田海”的新格局,在新的城市空间格局中“田”的地位更加突出,但要改变传统空间格局中农田的地位和作用面临许多困境。近年来,广州市积极探索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阶段都市农业的模式,取得了一定成效。如图示意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阶段都市农业的发展路径。
(1)分析在中心城区设计立体农业建筑的益处。(6分)
(2)说明在远郊区布局标准化农田的原因。(6分)
(3)休闲农业公园贯穿城市的中心城区、近郊区、远郊区,请从规模和分布形态的角度分析各区位中休闲农业公园的差异。(6分)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自然保护区是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野生大鲵多栖息于喀斯特地貌的地下暗河及相连的河段中,1995年湖南省张家界市选择河流水域建立了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15年为满足“黔张常铁路项目”建设需求调整了其功能分区。该自然保护区的功能分区经历了从人为定性划分到基于“3S”技术划分的过程。近年来,不断有研究学者提出功能分区的优化倡议。如图示意1995年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功能分区,其中线条为河流,细线为河流支流,粗线为河流干流。
(1)推测1995年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功能分区存在的问题。(6分)
(2)有研究学者提出,将该自然保护区水域两岸一定范围内的陆地划为保护区的缓冲区。请说明其依据。(4分)
(3)请说明“3S”技术在该自然保护区功能分区划分过程中的作用。(4分)
高三地理参考答案
1.D【解析】本题考查比较“六普”“七普”人口迁移的特征,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与“六普”相比,“七普”中西部地区人口迁往东部地区的比例有所下降(中部地区人口迁往东部地区的比例由37.18%降至25.82%,西部地区人口迁往东部地区的比例由23.62%降至18.50%),东北地区人口迁往东部地区的比例有所上升(由3.28%增至4.13%),东部地区人口迁往其他地区的比例有所上升,反映出中西部地区出现人口回流现象,而东北地区人口外流加剧。故D选项正确。
2.B【解析】本题考查“六普”“七普”人口迁移的主要驱动力,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我国两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人口迁移的主要驱动力为经济实力,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区域差距的扩大,我国整体人口迁移的规模和范围均在不断扩大。故B选项正确。
3.C【解析】本题考查近年来我国人口普查员入户调查难度有所增加的主要原因,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近年来我国人户分离现象已普遍存在,人口流动变化频繁,城区人口居住环境的多元化,尤其是高档小区、外来人口居住区、大型单位和厂房集中区,居民的利益诉求也趋向于多样化,①正确,②错误;且自我保护意识(包括个人隐私保密)增强,加上被调查人口的类型构成更加多样化(包括流动人口、人户分离人口、一户多宅人口、出生人口、死亡人口、境外人口),导致人口普查员入户调查难度有所增加,③④正确。故C选项正确。
4.A【解析】本题考查在新一轮产业转移过程中,生产成本不再是首要考虑因素的主要原因,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在新一轮产业转移过程中,生产成本不再是首要考虑的因素,主要是因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工业智能化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对劳动力数量的要求,缩小了生产成本差异,产业梯度转移。故A选项正确。
5.B【解析】本题考查近年来全球企业产业转移的区位选择,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根据材料可知,近年来,跨国企业对产品供应商的选择更加多元化,国家之间的合作不再以效率优先为导向,更倾向于完备产业链条,并更加靠近消费市场,以分散经营风险;扩大消费市场、靠近交通枢纽一直是产业转移需要考虑的因素。故B选项正确。
6.B【解析】本题考查区域海洋产业发展态势良好的主要原因,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由于长海县海岛数量众多,海域面积辽阔,位于寒暖流交汇处,海洋生态环境优越,海洋生物种类繁多,海洋生物资源丰富,对渔业、海洋生物医药等产业的发展非常有利。故B选项正确。
7.D【解析】本题考查影响近年来区域海洋生物医药企业数量显著增加的主要因素,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对于海洋生物医药行业的快速发展来说,技术创新是关键因素。随着生物技术的进步,海洋生物的医药价值得到了更有效地挖掘和应用。故D选项正确。
8.D【解析】本题考查西藏地区溃决冰湖的分布特征,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由材料可知,西藏地区溃决冰湖在1960年之后相对较多;据图可知,西藏地区溃决冰湖主要集中分布在南部地区,湖泊集中的北部地区反而溃决较少;从整体上来看,大多位于国界线附近。故D选项正确。
9.A【解析】本题考查近年来冰湖溃决风险不断增加的最主要原因,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冰湖溃决风险不断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全球气候变暖,青藏高原地区冰雪融水增多,湖水增加;冰湖堤坝被破坏的概率极小;冰湖所处地区海拔高,自然环境恶劣,周边人类活动较少;地震发生频率并不稳定,故非主要影响因素。故A选项正确。
10.C【解析】本题考查冰湖溃决的防治措施,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提倡低碳出行,对解决冰湖溃决问题并没有太大的作用;冰湖多位于海拔高的地区,气候恶劣,周边并不会有太多的牧民;对冰湖进行全面爆破,会破坏生态环境;加强监测预警,可及时进行人员和财产转移,避免受到太大的损失。故C选项正确。
11.C【解析】本题考查台风控制区的风向、风力变化情况,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图示此时,甲地位于超强台风“利奇马”西侧,该地风向为西北风,随着超强台风“利奇马”北移,甲地处于超强台风“利奇马”西南侧,其风向应转变为西南风,①正确,②错误;超强台风“利奇马”北移,甲地受台风影响减小,因此甲地风力逐渐由强变弱,③正确,④错误。故C选项正确。
12.D【解析】本题考查台风对控制区天气变化的影响,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超强台风“利奇马”在浙江形成极端暴雨,大量消耗水汽;当其推进到江苏北部时,随着移动距离的增加,水汽补充减少;受地面摩擦力影响,强度不断减弱,降水量下降,气温较高,难以形成暴风雪天气。故D选项正确。
13.B【解析】本题考查东南风为山东此次强降水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的主要原因,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由材料可知,来自东海、黄海的对流层低层东南风为降水提供了充足的暖湿水汽,同时东南风加快水汽辐合上升,受冷凝结,释放潜热,形成云雨天气,②③正确,①④错误。故B选项正确。
14.A【解析】本题考查随着生育期的进行,枣树整体耗水量的变化情况,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据图可知,随着生育期的进行,枣树耗水量整体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故A选项正确。
15.A【解析】本题考查在浅土层环境下枣树的生长特征,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在浅土层环境下,枣树通过削减地上部分的资源投入,加强根系的生长发育,提高自身吸收水分的能力来适应土壤水资源的严重匮乏。故A选项正确。
16.C【解析】本题考查厚土层内土壤水分对枣树生长的影响,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当土层厚度增加,土壤水分条件改善时,枣树的生长状况和耗水量通常会增加。因此在厚土层内土壤水分较多的情况下,枣树的蒸腾速率会更高。故C选项正确。
17.(1)我国海岸线长,海岸风沙地貌分布广泛;海岸线曲折,只能发育小规模的海岸风沙地貌;海岸大多位于季风区和海陆风环流区,风向多变,导致风沙地貌分布相对零散等。(6分)
(2)温带地区海岸物理风化作用强,且风力强劲,时常裹挟大量风沙,对沙丘沙粒进行撞击,使得其棱角分明;华南地区海岸更加温暖湿润,化学风化作用更为强烈,易使得沙粒胶结,呈块状。(6分)
(3)距今约2.2万年及以前,该地区海岸为潟湖(或近海区域),形成潟湖相沉积;距今约2.2万年至1.8万年,由于地壳抬升(或海平面下降),潟湖难出露,受风力及潮流的共同作用,形成风水两相沉积;距今约1.8万年时,由于地壳抬升,部分沉积被剥蚀,形成剥蚀面;从距今1.8万年至今,地壳抬升减缓,主要接受风力堆积,形成风成砂(沙)。(8分)
【解析】本题以我国海岸风沙地貌为命题情境,考查我国海岸风沙地貌分布特点的成因、温带地区海岸与华南地区海岸沙丘沙粒形态不同的原因、海岸风沙地貌的形成过程,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旨在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等核心素养。第(1)问,我国海岸风沙地貌分布特点的成因可以从我国海岸线长度、海岸线曲折和风沙地貌的动力条件等方面思考。第(2)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棱角分明说明侵蚀以撞击等为主,磨圆性较差,结合其地理位置可知,温带地区物理风化作用强,且风力强劲,时常裹挟大量风沙,对沙丘沙粒进行撞击,使得其棱角分明;华南地区海岸更加湿润,结合风化的相关知识可知,该区域化学风化作用更为强烈,易使得沙粒胶结,呈块状。第(3)问,结合材料可知,其形成过程可以从距今约2.2万年及以前、距今约2.2万年至1.8万年、距今约1.8万年时、从距今1.8万年至今四个地质时期该地区海岸的地理环境变化进行分析。
18.(1)中心城区土地资源有限,设计立体农业建筑,有利于节约土地面积,降低用地成本;减少从远处运输农产品,确保农产品的新鲜度;改善城市微气候,提高空气质量,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加强科技发展,有利于教育、科研等发展。(答出三点,6分)
(2)远郊区土地资源广阔,适合进行大规模机械化农业生产;土地成本相对较低,标准化的大规模农业布局能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远离城市的农田受到的污染较少,更容易实现绿色、生态、有机的农业生产。(6分)
(3)规模差异:受限于土地空间,中心城区的休闲农业公园规模较小,近郊区、远郊区规模较大。形态差异:中心城区分布较散,以旅游景点、廊道形式呈现,近郊区、远郊区多以农田、果园和其他农业设施呈现。(6分)
【解析】本题以广东省广州市都市农业发展规划为命题情境,考查在中心城区设计立体农业建筑的益处,在远郊区布局标准化农田的原因,休闲农业公园在城市的中心城区、近郊区、远郊区的差异,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旨在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等核心素养。第(1)问,由于中心城区的土地资源有限且用地成本高,立体农业建筑可以有效地节约土地使用面积,进而达到降低用地成本的效果。这样的设计模式可以减少农产品从远郊区或其他地区的运输,从而确保农产品的新鲜度,同时减少运输产生的碳排放。立体农业建筑还能够提供绿色空间,有助于改善城市的微气候,提高空气质量。该设计模式将农业和科技相结合,不仅可以加强农业技术研发和推广,还可以提供教育和研究的机会。第(2)问,远郊区通常拥有较为广阔的土地资源,适合开展大规模、机械化的农业生产。这样的大规模生产能够带来规模经济效益,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与中心城区相比,远郊区的土地成本也相对较低。远离城市中心的农田面临的环境污染和人为干扰较少,更有可能实现绿色、生态和有机的农业生产。第(3)问,在中心城区,由于土地空间受到限制,休闲农业公园的规模通常较小。它们的存在形式往往是作为城市的旅游景点或廊道,为市民提供一个短暂的放松和亲近自然的空间。在近郊区和远郊区,休闲农业公园则呈现出更大的规模,以农田、果园和其他农业设施为主,为市民提供更加丰富和深入的农业体验。
19.(1)核心区裸露在外,缓冲区无法发挥对核心区的天然屏障作用;保护区覆盖范围过大,与乡镇分布高度重合,影响保护工作的有效性;核心区、缓冲区范围只有水域没有陆域,保护效果有限。(6分)
(2)该地野生大鲵多栖息于喀斯特地貌的地下暗河及相连的河段中,陆地上居民的生产生活对水质影响较大;水域两岸陆地可有效将裸露在外的核心区与外界隔离,实现缓冲区的屏障功能,为水陆两栖的野生大鲵提供完整的栖息地。(4分)
(3)遥感技术可快速获取最新的保护区土地利用状况,为功能区划分提供依据;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可在野外考察野生大鲵生存环境、种群数量时提供定位支持;地理信息系统可将野生大鲵适生环境特点进行空间叠加分析,更科学地确定保护区功能分区。(答出两点,4分)
【解析】本题以湖南省张家界市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功能分区的调整为情境载体,考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功能分区存在的问题、将水域两岸一定范围内的陆地划为保护区的缓冲区的依据、“3S”技术在该自然保护区功能分区划分过程中的作用,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旨在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等核心素养。第(1)问,1995年该自然保护区功能分区存在的问题可从图中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试验区的分布及其与河流水体、居民点的空间位置关系等方面来分析。第(2)问,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视角出发,分析陆地人类活动对该地野生大鲵分布的喀斯特地下暗河及相连河段水质的影响,调用自然保护区功能分区基本原则解释将一定范围的陆地作为野生大鲵生存的水域缓冲区的意义。第(3)问,“3S”技术在科学划分自然保护区功能分区中的作用,可从遥感(RS)、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方面进行举例作答。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广东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百日冲刺”联合学业质量监测地理试题,文件包含广东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百日冲刺”联合学业质量监测地理试题docx、2024广东高三“百日冲刺”联合学业质量检测地理参考答案_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东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百日冲刺”联合学业质量监测地理试题(无答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本卷命题范围,推测东北的极端天气可能是,此时切变线右侧附近的主导风向是,推测甲功能区可能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浙江省百校调研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考试地理试题(原卷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该客机飞行方向最可能是, 2021年, 地方时6点的太阳高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