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安徽省马鞍山市郑蒲港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限时作业物理试题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5450425/0-170969853739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39,安徽省马鞍山市郑蒲港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限时作业物理试题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5450425/0-170969853745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39,安徽省马鞍山市郑蒲港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限时作业物理试题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5450425/0-170969853747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39,安徽省马鞍山市郑蒲港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限时作业物理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139,安徽省马鞍山市郑蒲港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限时作业物理试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单选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9小题,每空2分,共36.0分)
1. 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_____________。某流感病毒分子的直径约为9×10-8 m=____________nm。
【答案】 ①. 刻度尺 ②. 90
【解析】
【详解】[1][2]刻度尺是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某流感病毒分子的直径约为
9×10−8m=9×10−8×109nm=90nm
2. 为了庆祝建党100周年,学校在演播厅举办文艺汇报演出,小明问学在演播厅外一听就知道是女生在演唱,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___________(选题“音调”、“响度”或“音色”)来判断的,听到的歌声是通过___________传入人耳的。
【答案】 ①. 音调 ②. 空气
【解析】
【详解】[1]男女声的区别是男声音调低,女声音调高,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区别男女声。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听到的歌声是通过空气传入耳朵的。
3. 小慧陪爷爷去医院看望隔壁的张爷爷时,听到一位年轻的妈妈对孩子说:“嘘,声音小点”,则属于在________(选填“声源处”“传播过程中”或“人耳处”)控制噪声;如图所示,在医院里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________(选填“信息”或“能量”)的性质。
【答案】 ①. 声源处 ②. 信息
【解析】
【详解】[1]由题可知,阻碍了物体的振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2]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听诊器可以让医生判断病人的状况,所以此时的声音传递的是信息。
4. 为了测出纸带的厚度,小明把纸带紧密地环绕在直径是D1的圆柱形铅笔上,当纸带环绕了n圈时,测得整个圆柱体的直径为D2,如图所示.则纸带的厚度是______.
【答案】
【解析】
【详解】由于纸带的厚度太小,无法直接用刻度尺来进行测量,所以要用累积法来完成实验,数出纸带的圈数n,n圈纸带的厚度为圆柱体的直径与圆柱形铅笔的直径差的二分之一,即
.
5. 如图所示,在同一个轴上固定着三个齿数不同的齿轮。当齿轮旋转时,用纸片分别接触齿轮,使纸片发出声音的音调最低的是_________(选填“上面”、“中间”或“下面")
【答案】上面
【解析】
【详解】当纸片与齿轮接触时,齿轮越多的可以使纸片在相同时间内振动次数越多,纸片发声的音调就会越高;由图可知,最下面的齿轮数最多,因此在相同的时间内会振动次数最多,音调最高;最上面的齿轮数最少,因此在相同的时间内会振动次数最少,音调最低。
6. 用一把刻度尺测量某物体的长度,记录到的数据是5.72cm、5.73cm、5.93cm和5.74cm,其中明显有错的一个数据是________,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cm,该方法采用_________的方法来减小误差。
【答案】 ①. 5.93cm ②. 5.73 ③.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解析】
【详解】[1]其中数据5.93cm与其他数据明显偏差较大,数据错误,舍去。
[2][3]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减小误差,物体长度为
7. 某种昆虫靠翅的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2s内振动了600次,频率是____Hz,人类______听到该频率的声音(填“能”或“不能”).
【答案】 ①. 300 ②. 能
【解析】
【详解】[1]由题意可知,该昆虫翅膀的频率是
[2]人耳所能听到的频率范围为20到20000Hz,该昆虫翅膀的频率在人耳的频率范围之内,所以人类能听到该频率的声音.
8. 某商场门前路旁设有噪声监测设备。该设备的显示屏上显示“77.0”的数字,它的单位是_____,该装置_____(选填“有”或“没有”)吸收和减弱噪声的作用。当人们感觉室外的噪声过大时,习惯于关闭门窗,从声学角度讲,这是_____减弱噪声。
【答案】 ①. 分贝(dB) ②. 没有 ③. 在传播过程中
【解析】
【详解】[1][2]因为声音的强弱用分贝来表示,所以噪声监测设备上的数据77.0的单位是分贝(dB),该装置显示了噪声的响度,它没有吸收和减弱噪声的作用。
[3]关闭门窗这是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9. 将耳朵贴在长铁管的一端,让另外一个人敲一下铁管的另一端,你会听到______次敲打的声音,你听到的第一次敲打声是通过______传播的。
【答案】 ①. 两 ②. 铁管
【解析】
【详解】[1][2]将耳朵贴在长铁管的一端,让另外一个人敲一下铁管的另一端,声音分别从铁管、空气中传播,则要听到2个声音,一个声音是从铁管传来,另一个是从空气中传来的,因为声音在铁管中传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传播快,所以第一次敲打声是通过铁管传播的。
二、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0分)
10. 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就是要我们( )
A. 继承科学知识,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发扬科学精神
B. 跟着古人的脚印,对科学重新探索
C. 学习更多的古人的主张和学说
D. 多学习历史,了解古人
【答案】A
【解析】
【详解】“巨人”指的是我们的科学家前辈,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就说要我们继承科学家的探究结果,学习科学的探究方法,在古人的基础上发明创造,故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选A。
11. 运动会上,同学们大声呼喊,为运动员加油。这里的“大”是指声音的( )
A. 响度B. 音调C. 音色D. 传播速度
【答案】A
【解析】
【详解】运动会上,同学们大声为运动员加油呐喊,这里的“大”指的是声音响度大。
故选A。
12. 下列声现象中能说明声音传递能量的是( )
A. 烛焰晃动
B. 钢尺振动
C. 蝙蝠靠超声波发现昆虫
D. 倒车雷达
【答案】A
【解析】
【详解】A.图中烛焰晃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故A符合题意;
B.钢尺振动可以发声,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不能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故B不符合题意;
C.蝙蝠是靠发出的超声波被昆虫反射后再接收来发现目标的,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C不符合题意;
D.倒车雷达是靠发出的超声波被障碍物反射后再接收来发现车后物体的,也说明声音能够传递信息.故D不符合题意.
【点睛】牢记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两个方面的作用在解题中是容易分辨的,传递能量时要伴随能量的转化,而传递信息时只是从声音得到某方面的有用信息,两者是不同的.
13. 如图所示测量圆的直径的做法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
【答案】A
【解析】
【详解】A.图中所示的方法为“辅助工具法”,三角板的直角边所对应的示数之差即为圆直径的大小,故A正确;
B.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一般应从零刻度线或某一整刻线开始测量,图中测量方法会使测量值偏小,故B错误;
CD.图中直接用刻度尺来寻找圆的直径的方法是不科学的,误差较大,故CD错误。
故选A。
14. 在“探究发声体振动快慢与音调、响度、声速关系”的实验中,小王的结论如下,其中正确的是( )
A. 发声体振动越快,音调越高,传播速度越快
B. 发声体振动越慢,音调越低,声音传播得越远
C. 发声体振动越快,音调越高,响度和声速不受影响
D. 发声体振动越快,音调越高,响度越大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物理学中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的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物理学中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发声体振动越快,发出声音的音调就会越高,但由于声音的响度和声速与振动频率无关,所以不受影响。
故选C。
15. 要测量如图所示的一根曲线MN的长度,你认为可取的方法是
A. 用平直的刻度尺在曲线上从起点到终点慢慢移动,直接读出数值
B. 用一条无弹性的细丝线与曲线完全重合,在丝线上标出曲线的起点和终点,把丝线拉直后用刻度尺量出这两点间距离,即是曲线的长度
C. 用橡皮筋代替细丝线,测量过程和B一样
D. 以上都不可取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用刻度尺直接测量,不准确,不方便.故A不符合题意;
B.用一条细丝线与曲线完全重合,在丝线上标出曲线的起点和终点,把丝线拉直后用刻度尺量出这两点间距离,即是曲线的长度.采用了等效替代法,用细丝线代替了曲线,便于测量.故B符合题意;
C.用橡皮筋代替细丝线,不准确,因为橡皮筋有弹性,把它拉直后测量值会变大.故C不符合题意.
16. 手拨动琴弦,便能听到悦耳的声音,这声音是下列哪个物体振动产生的( )
A. 手指B. 琴弦C. 空气D. 弦柱
【答案】B
【解析】
【分析】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发声的物体叫声源。
【详解】手拨琴弦,琴弦由于振动而产生声音,所以声源琴弦。
故选B。
17. 如图所示是小明制作的可变音的哨子,由竹筒(A、B两端开口,C处开一小口)和活塞组成,将活塞从处塞入,在处吹气并来回拉动活塞,就能发出悦耳的哨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哨音是由竹筒振动产生的
B. 吹气时来回拉动活塞改变了哨音的音调
C. 悦耳的哨音指声音的响度
D. 哨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
【答案】B
【解析】
【详解】A.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用嘴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声,声音是由管内空气振动产生的,故A错误;
B.吹气时来回拉动活塞改变了空气柱的长度,可以改变哨音的音调,故B正确;
C.悦耳的哨音是指声音的音色,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故C错误;
D.哨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故D错误。
故选
18. 为了检验人躺着和站立时身体长度是否有差异,选用下列哪种尺最合适
A. 量程3m,分度值1mmB. 量程10m,分度值1dm
C. 量程30cm,分度值1mmD. 量程15cm,分度值0.5mm
【答案】A
【解析】
【详解】量程一定要超过人的身高,所以量程30cm、量程15cm不行;分度值1mm、分度值1dm显然应该是1mm.
19. 如图所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乙的音调和响度相同B. 甲、丙的音调和音色相同
C. 乙、丁的音调和音色相同D. 丙、丁的音色和响度相同
【答案】A
【解析】
【详解】A.甲、乙的振幅和频率都相同,所以音调和响度相同,故A正确符合题意;
B.甲、丙的振幅相同,但频率不同,所以响度相同,但音调不同,故B错误不符合题意;
C.乙、丁的波形不同,所以音色不同,故C错误不符合题意;
D.丙、丁的振幅不同,所以响度不同,故D错误不符合题意;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2分,共24.0分)
20. 小丽同学在学习声现象时做了几个探究实验:
(1)如甲所示,将正在发声音叉放入水中,能观察到音叉周围溅起许多水花,这说明发出声音的音叉在___________。
(2)如图乙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左边完全相同的音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___________可以传声。
(3)如图丙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所听到的铃声将会逐渐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并由此推理可知:如果玻璃罩内抽成真空后,就听不到闹钟响铃的声音了,最后得出结论:真空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传声。
(4)如图丁所示,将一把钢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用手拨动其出桌外的一端,分别轻拨与重拨钢尺各一次,则两次钢尺发出声音的_________(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不同;
显著改变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与重拨时相同的力拨动,能够听出声音的_______(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发生了变化。
【答案】 ①. 振动 ②. 空气 ③. 变小 ④. 不能 ⑤. 响度 ⑥. 音调
【解析】
【分析】
【详解】(1)[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而敲击音叉时,音叉的振动不易观察,因此如图甲所示,用音叉接触水面,通过溅起的水花来放大振动效果,运用了放大法。
(2)[2]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空气可以传播声音。
(3)[3][4]如图丙所示,玻璃罩内空气越来越少,声音的响度将会逐渐变小,是声音传播的物质(空气)逐渐减少造成的,由此可以推出玻璃罩内空气越少,传出的声音越小;如果玻璃罩内抽成真空后,就听不到闹钟响铃的声音了,最后得出结论:真空不能传声。
(4)[5]如图丁所示,轻拨与重拨钢尺,会导致钢尺振动幅度不同,响度就不同。
[6]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其伸出桌面的一端,这样会导致钢尺振动的快慢不同,即发声音调不同。
21. 如图甲所示,测量木块长度时读数方法正确的是______(选填“”或“” ),木块的长度是______;图乙中秒表的读数是______(提示:小盘指针为分针,大盘指针为秒针)。
【答案】 ①. B ②. 3.15 ③. 277.5
【解析】
【详解】[1]由刻度尺的使用规则可知,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尺的尺面垂直,故正确的读数方法是。
[2]刻度尺上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
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物体左侧与对齐,右侧在处,所以物体的长度为
[3]在秒表的中间表盘上,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指针在“4”和“5”之间,偏向“5”一侧,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在秒表的大表盘上,一个小格代表,指针在处,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即秒表的读数为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一些测量仪器的读数方法,属于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初中物理学习了很多测量工具的使用,但没有特殊说明,只有刻度尺的读数要有估读值,其它只要读到准确值即可。
22. 小段在家中找到一圈细钢丝,他想测出钢丝的直径。下面是他设计的实验方案,请你帮他填写完整。
实验步骤:
(1)先将钢丝在铅笔上绕40圈;
(2)通过计算得,钢丝的直径约为___________ mm;
(3)如果在绕圈时没有注意,使得绕出的线圈之间有杂物,但钢丝绕圈后的总长度不变,会使测量结果___________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4)如果在绕线圈时没能做到线圈与线圈紧密靠拢,会使测量结果___________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答案】 ①. 1.25 ②. 偏大 ③. 偏大
【解析】
【详解】(2)[1]钢丝绕40圈总长度为
L=15.00cm-10.00cm=5.00cm
钢丝的直径约为
(3)[2]根据由可知,当绕出的线圈之间有杂物时,钢丝绕40圈的总长度L变大,所以会使测量结果d偏大。
(4)[3]根据由可知,当绕线圈时沿能做到线圈与线圈紧密靠拔时,钢丝绕40圈的总长度L变大,所以会使测量结果d偏大。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22题4分,23题6分,共10.0分)
23. 滚铁环是传统的儿童游戏,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盛行于全国。推着一个半径为40cm的铁环绕学校操场跑道一周,从起点到终点轮子共转过160圈,求操场跑道的长度约为多少m。
【答案】401.92m
【解析】
【详解】解:铁环的周长是
C=2πr≈2×3.14×40cm=251.2cm=2.512m
操场跑道的长度
L=160C=160×2.512m=401.92m
答:操场跑道的长度约为401.92m。
24. 周末,小王一家开车到郊外的山上游玩。如图是小王爸爸开车到山前的示意图,一条笔直的公路通到山崖下,小王爸爸在公路上开车向着山崖的方向匀速行驶,车上速度表显示此时的车速是15m/s,小王爸爸开车到A处时,按响了喇叭,汽车向前行驶了60m到B处时,小王听到了喇叭的回声。(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340m/s)求:汽车在B处时距离山崖多远?
【答案】650m
【解析】
【详解】解:由题可知,从A到B汽车行驶的距离为s1=60m,车速v1=15m/s,由从A到B行驶的时间为
声音传播的距离为
s2=v2t=340m/s×4s=1360m
根据题意可得,B处到山崖的距离为
答:B处距离山崖还有650m远。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17,安徽省马鞍山市郑蒲港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限时作业物理试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单选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作图题,选择题,实验探究题,计算推导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河南省郑中学国际学校九上物理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关于磁场和磁感线的说法正确的是,下列关于水的描述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