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河北省唐山市第九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展开这是一份32,河北省唐山市第九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对叶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下列关于蝗虫叙述正确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3
本试题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一块农田里的玉米茎秆细弱,叶色黄,老叶焦枯并卷缩,而且出现倒伏现象。这块农田中应及时施加的肥料是( )
A. 铁肥B. 磷肥C. 钾肥D. 氮肥
【答案】C
【解析】
【分析】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含氮、磷、钾的多种无机盐,各种无机盐对植物的作用不同,如果缺乏就会得病。
【详解】氮肥作用能促使植物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促使植物的茎、叶(营养生长)生长茂盛,叶色浓绿。土壤缺氮时,植株矮小,叶片黄化,老叶黄色枯焦,花芽分化延迟,花芽数减少。
缺磷时,幼芽和根系生长缓慢,植株矮小,叶色暗绿,无光泽,背面紫色。
缺钾时,植物易倒伏,叶片脉间缺绿,且沿叶缘逐渐出现坏死组织,渐呈焦枯状。
由上可知,题干中的情况应该是缺少钾肥。
故选C。
2. 下列对叶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生长点细胞能不断分裂B. 叶芽将来发育成枝条和花
C. 芽轴将来发育成茎D. 芽原基将来发育成侧芽
【答案】B
【解析】
【分析】按芽将来发育情况的不同,可将芽分为叶芽、花芽、混合芽,叶芽的基本结构包括:生长点、幼叶、芽轴、芽原基。
【详解】A.生长点有很强的分生能力,属于分生组织,正确。
B.叶芽将来发育成枝条,错误。
C.芽轴将来发育成茎,正确。
D.芽原基将来发育成侧芽,正确。
故选:B。
【点睛】分清叶芽各部分结构的名称及作用是解题的关键
3.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下列与蛙鸣作用最相似的是( )
A. 孔雀开屏B. 老马识途C. 大雁南飞D. 螳螂捕蝉
【答案】A
【解析】
【分析】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又称为本能,如蜜蜂采蜜、蜘蛛结网、亲鸟育雏等。先天性行为往往是一些简单的、出生时就必不可少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先天具备的非条件反射行为。先天性行为往往是一些简单的,出生时就必不可少的行为,维持动物最基本生存的需要。
【详解】雄蛙具有鸣囊,鸣叫是为了求偶,吸引雌蛙。“孔雀开屏”是雄孔雀向雌孔雀炫耀自己的美丽,以此吸引雌孔雀,进行求偶,这两者之间最相似。
故选A。
4. 下列行为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
A. 蜘蛛生来就会吐丝结网B. 雏鸟本能的向父母索要食物
C. 埃及秃鹰模仿父母用石头敲开鸟蛋取食D. 刺豚遇到敌害喝大量水把自己变成一个刺球
【答案】C
【解析】
【分析】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学习行为是通过学习或生活经验的积累得来的行为。
【详解】埃及秃鹰模仿父母用石头敲开鸟蛋取食是通过学习或生活经验的积累得来的行为,属于学习;蜘蛛生来就会吐丝结网、雏鸟本能的向父母索要食物、刺豚遇到敌害喝大量水把自己变成一个刺球都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
故选C。
5. “醪糟”是我省特色美食之一,该小吃用糯米发酵制成,清香甘甜,散发出阵阵酒香。其发酵过程利用到的微生物主要是( )
A. 酵母菌B. 乳酸菌C. 醋酸菌D. 大肠杆菌
【答案】A
【解析】
【分析】醪糟又叫酒酿、甜米酒、糯米酒,是糯米经过发酵而成。制作米酒要用到酒曲,主要成分是酵母菌,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在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能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
【详解】A.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够生活。在有氧的条件下,酵母菌能够将葡萄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在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能够将葡萄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酒精。醪糟是酵母菌无氧发酵的结果,A正确。
B.乳酸菌是厌氧菌,无氧发酵产生乳酸,可以用来制作泡菜但不能用来制作醪糟,B错误。
C.当氧气充足时,醋酸菌才能进行旺盛的生命活动,将有机物分解成醋酸。当糖源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醋酸菌可以用来制作果醋等但不能用来制作醪糟,C错误。
D.大肠杆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与醪糟的制作无关,D错误。
故选A。
6. 母亲在怀孕期间,身体负担明显加重,生活中我们对父母要常怀感恩之心。母亲与胎儿之间进行的物质和气体交换发生在( )
A. 卵巢B. 子宫内膜C. 胎盘D. 输卵管
【答案】C
【解析】
【分析】生殖细胞包括睾丸产生的精子和卵巢产生的卵细胞,当含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后,精子缓慢地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有一个精子进入卵细胞,与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该过程称为受精);受精卵不断进行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地移动到子宫中,最终植入子宫内膜,这就是怀孕;胚泡的细胞继续分裂和分化逐渐发育成胚胎,经8周左右发育成胎儿,胎儿已具备人的形态;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怀孕到38周左右,胎儿发育成熟,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一起从母体的阴道排出,即分娩。分娩的结束标志着婴儿的诞生。
【详解】A.卵巢是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其功能是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A不符合题意。
B.受精卵不断进行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地移动到子宫中,最终植入子宫内膜,这就是怀孕。因此,子宫内膜是胚泡植床的结构,B不符合题意。
C.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但真正发生物质交换的场所是胎盘,脐带是联系胎儿和母体的纽带,C符合题意。
D.根据分析,输卵管是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部位,也是输送卵细胞的结构,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 为选育再生稻新品种,我国航天员将再生稻种子带入太空。该育种方式是希望通过射线和微重力等因素的作用,从根本上改变再生稻( )
A. 细胞的分裂方式B. 种子的营养物质
C. 细胞的遗传物质D. 种子的形态结构
【答案】C
【解析】
【分析】太空育种即航天育种,也称空间诱变育种,是将作物种子或诱变材料搭乘返回式卫星送到太空,利用太空特殊的环境诱变作用,使种子产生变异,再返回地面培育作物新品种的育种新技术。
【详解】太空育种主要是通过强辐射,微重力和高真空等太空综合环境因素诱发植物种子的遗传物质发生变异。细胞的分裂方式主要受到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调控,种子的营养物质主要由母体植物提供,并且在种子形成过程中已经确定,基因控制性状。遗传物质改变可能影响种子的形态结构,因此,太空育种方式是从根本上改变再生稻细胞的遗传物质,C正确。
故选C。
8. 柴胡是一种可治疗感冒发热的药用植物。它主要通过种子来繁殖新植株,下列植物的繁殖方式与之相同的是( )
A. 杂交水稻B. 嫁接仙人掌
C. 扦插薄荷D. 组织培养草莓
【答案】A
【解析】
【分析】不经过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无性生殖。由亲本产生的有性生殖细胞(也叫配子),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也叫合子),再有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详解】A.杂交水稻的生殖过程中也是用种子繁殖,属于有性生殖,A符合题意。
BCD.嫁接仙人掌、扦插薄荷、组织培养草莓都是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属于无性生殖,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9. 如图为菜豆种子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①所示的结构是子叶,共有两片
B. ③所示的结构将来发育成植物的根
C. ④所示的结构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
D. 新植物的幼体由①②③④所示的结构组成
【答案】A
【解析】
【分析】菜豆种子由种皮和胚组成,图中①胚芽、②胚轴、③胚根、④子叶,胚是种子的主要结构。
【详解】A.④所示的结构是子叶,共有两片,①所示的结构是胚芽,A错误。
B.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是③胚根,将来发育成根,B正确。
C.④所示的结构是子叶,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C正确。
D.胚是新生植物的幼体,它由①胚芽、②胚轴、③胚根、④子叶组成,D正确。
故选A。
10. 下列关于蝗虫叙述正确是( )
A. 有两对足和三对翅B. 外骨骼与身体一起生长
C. 发育过程为受精卵→若虫→成虫D. 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答案】C
【解析】
【分析】昆虫是地球上种类和数量最多的动物,身体分部为头部、 胸部 、腹部,具有一对触角、三对足、两对翅。
完全变态发育:一生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例如:蜜蜂、菜粉蝶、蝇、蚊。
不完全变态发育:一生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例如:蝗虫、蟋蟀、蝼蛄、螳螂。
【详解】A.蝗虫有三对足和两对翅,A错误。
B.外骨骼不能与身体一起生长,故蝗虫有蜕皮现象,B错误。
C.蝗虫的发育过程为:受精卵→若虫→成虫,C正确。
D.蝗虫为不完全变态发育,D错误。
【点睛】本题以蝗虫为例,考查了学生对昆虫特征、发育类型及过程的识记与理解。
11. 青蛙是一种常见的两栖动物,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青蛙的发育为完全变态发育B. 青蛙是体内受精,体外发育
C. 青蛙的冬眠是对环境不适应的表现D. 成蛙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答案】D
【解析】
【分析】青蛙属于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其生殖和发育离不开水的限制,在生殖季节有一系列的生殖行为。
【详解】A.青蛙的发育经过受精卵、蝌蚪、幼蛙和成蛙四个阶段,属于变态发育,A错误。
B.在生殖季节,青蛙有抱对行为,增加受精卵。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完成受精,受精方式为体外受精,B错误。
C.青蛙有冬眠现象,这是青蛙适应寒冷环境的表现,C错误。
D.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蛙水陆两栖,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D正确。
故选D。
12. 鸡卵的下列结构中,含有细胞核并有可能发育成雏鸡的是( )
A. 系带B. 卵黄C. 卵白D. 胚盘
【答案】D
【解析】
【分析】鸟卵的结构有卵白、卵黄、胚盘、气室、系带、卵黄膜、卵壳等。其中胚盘含有遗传物质,卵黄含有胚胎发育的主要物质,卵白为胚胎发育提供水分和养料,卵壳、壳膜具有保护作用。
【详解】A.系带起到固定卵黄的作用,A错误。
B.卵黄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B错误。
C.卵白既有保护卵细胞又有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和水分,C错误。
D.卵黄上的小白点叫做胚盘,含有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将来发育成胚胎,D正确。
故选D。
【点睛】熟记鸟卵的结构和各部分的作用,就可顺利作答。
13. 用黄豆种子发豆芽,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 选取籽粒饱满的种子B. 提供适宜的发芽温度
C. 种子始终浸没在水中D. 发芽过程保持通风透气
【答案】C
【解析】
【分析】种子是否萌发与自身条件、外部环境条件有关。
【详解】种子的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所以用黄豆种子发豆芽,应该选取籽粒饱满的种子,提供适宜的发芽温度,发芽过程保持通风透气。如果种子始终浸没在水中,无法获得充足的空气,无法进行呼吸,种子就不能萌发,因此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14. 小红同学在吃“豆芽粉丝”这道菜的时候,对黄豆种子的萌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老师的指导下,她在培养皿底部铺上棉花,放上黄豆种子,进行了如下实验。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实验目的:研究光照、温度、水分对黄豆种子萌发的影响
B. 材料选择:随机选取4粒黄豆种子进行实验
C. 对照实验:甲与丁构成对照,说明黄豆种子萌发需要光照和潮湿的条件
D. 实验结论:黄豆种子萌发受水分影响,与光照无关
【答案】D
【解析】
【分析】对照实验是指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出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详解】A.本实验探究实验涉及的变量有光照和水分;四组实验的温度相同,温度不是变量。因此,实验目的是研究光照、水分对黄豆种子萌发的影响,A错误。
B.随机选取4粒黄豆种子进行实验的话,实验材料太少,会存在偶然性,应适当多选黄豆种子,B错误。
C.甲与丁有光照和水分两个变量,不能形成对照实验,C错误。
D.根据甲和乙的实验结果,说明黄豆种子萌发受水分影响;根据甲和丙的实验结果,说明黄豆种子萌发与光照无关,因此,D正确。
故选D。
15. 2023年5月10日,我国天舟六号货运飞船发射成功!飞船携带的神秘生物材料—人体干细胞(一种具有分裂、分化能力的体细胞)将在空间站用于实验,其中一部分将被诱导为生殖细胞,该过程中染色体数应会( )
A. 增加一倍B. 减少一半C. 增加两倍D. 保持不变
【答案】B
【解析】
【分析】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和卵细胞。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一半,成单存在。
【详解】由分析可知,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所以人体干细胞(一种具有分裂、分化能力的体细胞)的一部分被诱导为生殖细胞时,该过程中染色体数应会减少一半,因此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16. 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的珍稀物种,与人类性别决定方式相同(雌性大熊猫性染色体组成为XX,雄性为XY)。某地发现了一只没有“黑眼圈”,通体白色的大熊猫,引起了广泛关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大熊猫的各种性状表现只与基因有关
B. 通体白色大熊猫的出现在遗传学上称为变异
C. 以性染色体为依据,雄性大熊猫只有一种精子
D. 大熊猫的染色体由基因和蛋白质组成
【答案】B
【解析】
【分析】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一条染色体上有一个1个DNA分子。
【详解】A.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大熊猫的各种性状表现不是只与基因有关,A错误。
B.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通体白色大熊猫的出现在遗传学上称为变异,B正确。
C.与人类性别决定方式相同,雄性大熊猫性染色体组成为XY,因此雄性大熊猫形成的精子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含X性染色体的精子,一种是含Y性染色体的精子,C错误。
D.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叫基因,D错误。
故选B。
17. 生物社团的同学利用周末参观了当地的食用菌种植场,参观后,同学们针对蘑菇展开了激烈讨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蘑菇是一类大型的真菌B. 蘑菇的营养方式为异养
C. 蘑菇都可以食用D. 蘑菇能产生孢子进行繁殖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真菌,运用蘑菇的特点。
【详解】A.蘑菇是一类大型的真菌,蘑菇是由菌丝体和子实体两部分组成,菌丝体是营养器官,子实体是繁殖器官,A正确。
B.蘑菇的体内不含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营养方式为异养,B正确。
C.蘑菇属于真菌,含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是美味的食品,如香菇等,但有些如毒鹅膏菌等,误食了会中毒,甚至引起死亡,因此不是所有蘑菇都可以食用,C错误
D.蘑菇能产生大量的孢子,靠孢子来繁殖新个体,D正确。
故选C。
18. 手足口病的病原体是肠道病毒,患者多为5岁以下儿童,主要特征是口腔和手足产生水疱。下列有关该病原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可感染某些植物B. 没有细胞结构
C. 可以独立生活D. 可用光学显微镜观察
【答案】B
【解析】
【分析】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简单的特殊生物,它们的结构基本相似,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详解】A.肠道病毒属于动物病毒,不会感染植物,A错误。
B.肠道病毒无细胞结构,只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B正确。
C.肠道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只营寄生生活,病毒要是离开了活细胞,通常会变成结晶体,C错误。
D.病毒的个体非常小,比细菌还小得多,只能用纳米来表示它的大小,借助于电子显微镜才能看清楚病毒的形态结构,D错误。
故选B。
19. 下图是人类某种遗传病的系谱图,由基因A、a控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 3号个体的基因组成一定是AA
C. 6号与7号生一个患病孩子的概率为1/8
D. 8号的性染色体X可来自第一代的1、3、4号
【答案】D
【解析】
【分析】(1)生物体的某些性状通常是由成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亲代的性状是显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的。
【详解】A.通过遗传图可知: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错误。
B.3号和4号遗传图为:
或
由此可见,3号个体的基因组成是AA或Aa,B错误。
C.由遗传图可知:6号的基因组成是AA或Aa,7号的基因组成是Aa,遗传图为:
或
由此可见,6号是Aa的可能性是2/3,它与7号生出患病孩子的概率是:2/3×1/4=1/6,C错误。
D.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性别遗传图为:
8号是女性,X染色体可来自第一代的1、3、4号,D正确。
故选D。
20. 某同学用长木板(①②)、橡皮筋(③④)和螺丝钉(⑤)分别代表骨、肌肉和关节,制作了肌肉牵拉骨运动的模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④两端的肌腱要绕过⑤分别连在①和②
B. 若⑤表示肘关节,虚线表示④收缩,则完成伸肘
C. ①和②在结构层次上都属于组织
D. 在运动中,③和④相当于杠杆,⑤相当于支点
【答案】A
【解析】
【分析】(1)人体的每一个动作都是由骨、关节、肌肉共同配合协作完成的。骨的位置变化产生了运动,但是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骨的运动靠骨骼肌的牵拉。骨骼肌受神经系统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的相应部位就会产生运动。
(2)图中①②模拟的是两块不同的骨,③④模拟的是骨骼肌,⑤模拟的是关节。
【详解】A.骨骼肌包括肌腱和肌腹两部分,骨骼肌两端是白色的肌腱,中间较粗的部分是肌腹,骨骼肌一般要跨越一个或几个关节,由肌腱附着在相邻的骨上。图中④骨骼肌两端的肌腱要绕过⑤关节分别连在①和②两块相邻的不同的骨上,故A正确。
B.若⑤表示肘关节,虚线表示④肱二头肌收缩,③表示肱三头肌舒张,则完成屈肘运动,故B错误。
C.①和②模拟的是两块不同的骨,骨在结构层次上属于器官,故C错误。
D.在运动中,①②模拟的是两块不同的骨,相当于杠杆;③④模拟的是骨骼肌,提供运动的动力;⑤模拟的是关节,相当于支点,故D错误。
故选A。
21. 淀粉具有遇碘变蓝的特性。下列实验可利用这一特性的有( )
①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②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 ③观察酵母菌
④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⑤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②③④D. ①③④⑤
【答案】C
【解析】
【分析】淀粉有遇碘变蓝色的特性,因此可以用碘来检验淀粉的存在。
【详解】①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中,为证明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也需要滴加碘液验证。
②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实验中,在玉米种子的纵剖面上滴加碘液,发现玉米种子的变蓝色的部分,这部分叫做胚乳,从而证明玉米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里,其主要的营养物质是淀粉。
③观察酵母菌,由于酵母菌细胞是无色透明的,在显微镜下不易观察它的结构,为了对比明显,用碘液染色,酵母菌除了细胞核染色外,还有淀粉粒能遇碘变蓝色。
④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中,为验证绿叶在光下是否产生了淀粉,需要用碘液来验证。
⑤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中,由于动物细胞是无色透明的,在显微镜下不易观察到细胞核的结构,为了使细胞结构能够清楚的显现出来,用稀碘液染色,而不是应用“淀粉遇碘变蓝色”的特性。
故选C。
22. 若将某植株一片叶的主叶脉切断(图中甲),另一叶片两面都贴上不透明的黑纸(图中乙),在黑暗处放置24小时后光照4小时。取下两叶片经脱色后用碘液处理,发现A部位不变蓝,B部位呈蓝色,C部位不呈蓝色。以上实验能够证明光合作用需要
A. 水和二氧化碳B. 叶绿素和阳光
C. 水和阳光D. 水和叶绿素
【答案】C
【解析】
【分析】(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部分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光合作用制造淀粉、碘遇到淀粉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关键是确定控制实验变量、设置对照实验。
(2)导管是植物体内把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由上而下输送到植株身体各处的管状结构。叶脉内有导管,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
(3)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详解】水是光合作用的必须原料,水由导管运输。甲叶片把主叶脉切断,由于叶脉中有输导组织导管和筛管,这样甲叶片离茎远的一端A就得不到从根运输来的水分了,因此在甲叶的切口两端的AB就形成以水分为唯一变量的对照实验组,实验的结果是切口的下端的B变蓝,而切口的上端A不变蓝,说明切口下端叶片B部分的进行了光合作用制造了淀粉,而切口的上端A部分因为没有水分,则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水分。
叶片乙的中间贴上不透明的黑纸即C部分叶片遮光,周围部分不遮光,这样就形成以光照为唯一变量的对照组,而实验的结果是周围见光部分变蓝,说明见光的部分进行光合作用制造了淀粉,而未见光的C部分不能正常进行光合作用造淀粉。因此证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光。
所以,以上实验能够证明光合作用需要水和阳光。
故选C。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以及对照实验的特点。
23. 关于图所示微生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①可以寄生在②内,属于细菌病毒
B. ②属于真核生物
C. ③④⑤都只能进行孢子繁殖
D. 均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答案】A
【解析】
【分析】图中:①噬菌体是病毒、②细菌、③酵母菌、④青霉、⑤蘑菇。
【详解】A.病毒分为三类:专门侵染植物细胞的病毒叫做植物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专门侵染动物和人体细胞的病毒叫做动物病毒,如流感病毒;专门侵染细菌的病毒叫细菌病毒(也叫噬菌体)。结合题图可知,①噬菌体可以寄生在②细菌内,属于细菌病毒,A正确。
B.细菌虽有DNA集中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这样的生物称为原核生物。真菌、动植物具有真正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图中,②酵母菌具有真正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B错误。
C.③④⑤都是真菌,能进行孢子繁殖;而③酵母菌在环境适宜的条件下,也可以进行出芽生殖,C错误。
D.病毒不能独立生存,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因此①噬菌体等病毒属于消费者;腐生的②细菌、③酵母菌、④青霉菌、⑤蘑菇均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D错误。
故选A。
24. 握手是人与人之间表示友好的一种礼仪。握手时,大拇指要向手心运动。如图是人右手掌心面骨骼及部分肌肉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拇短掌肌两端附着在同一块骨上B. 握住手时,拇收肌处于收缩状态
C. 握手时,骨骼肌牵拉骨绕关节运动D. 握手动作在神经系统调节下完成
【答案】A
【解析】
【分析】骨骼肌包括肌腹和肌腱,肌腹是骨骼肌中间较粗的部分,受刺激而收缩;肌腱是骨骼肌两端较细的部分,跨关节附在不同的骨上,有固定作用。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转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在运动中,骨起杠杆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收缩产生动力。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它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它需要能量的供应,因此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
【详解】A.拇短展肌两端附着在不同的两块骨上,A错误。
B.握住手时,大拇指向掌心靠近,拇收肌处于收缩状态,B正确。
C.握手时,大拇指需要向掌心靠近,此过程是骨骼肌牵拉骨绕关节运动产生的,C正确。
D.运动动作的产生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其他系统的配合下完成的,D正确。
故选A。
25. 下列实验中,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①B. ②C. ③D. ④
【答案】B
【解析】
【分析】(1)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单的总结为:擦、滴、撕、展、盖、染。其中“滴”,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
(2)“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选叶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
【详解】A.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在载玻片的中央滴加清水,保持细胞的形状,A错误。
B.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中,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隔水加热的目的是脱去叶绿素,B正确。
C.实验要求将鸡卵的钝端轻轻敲出裂纹,然后用镊子将破裂的卵壳和卵壳膜除去,C错误。
D.氧气有助燃的性质。探究光合作用的产物,将盛放金鱼藻的装置放在阳光照射下一段时间后,用玻璃管收集的气体可以助燃,说明收集的气体是氧气,这些氧气来自于金鱼藻的光合作用,D错误。
故选B。
二、非选择题:共8小题,每空1分,共50分。
26. 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我们在做各种运动时,运动的完成都需要运动系统直接参与,人的运动系统是由骨、____和骨骼肌组成的。
(2)在关节中能够减少摩擦、缓冲机械压力的结构是[②]____。
(3)在运动中发生意外骨折,骨折时会感到疼痛是因为[⑥]____中分布着丰富的血管和神经。
(4)当我们端茶时会做屈肘动作,[⑧]____处于____状态。
【答案】26. 骨连结##关节
27. 关节软骨 28. 骨膜
29. ①. 肱三头肌 ②. 舒张
【解析】
【分析】关节是指骨与骨之间能够活动的连接,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图中,①关节头,②关节软骨,③关节窝,④关节腔。
骨的基本结构由⑥骨膜、骨质(包括骨松质和骨密质)和⑤骨髓组成。骨膜中有血管、神经和成骨细胞,血管中流动着血液,对骨组织其营养作用,成骨细胞对骨的生长和再生有重要作用。
屈肘动作图中,⑦肱二头肌,⑧肱三头肌。
【小问1详解】
人体运动系统由骨骼和肌肉(骨骼肌)组成。骨骼是由多块骨和骨连结组成,骨和骨之间的连接叫骨连结。关节是最主要的骨连结形式。
【小问2详解】
关节面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相邻骨的接触面,其中略凸起的一面叫做关节头,略凹进的一面叫做关节窝。关节面上覆盖一层表面光滑的②关节软骨,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关节面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机械压力)。
【小问3详解】
⑥骨膜是一层结缔组织膜,内含丰富的血管、神经和成骨细胞。因此,骨折时会感到疼痛。
【小问4详解】
骨骼肌受到神经传来的兴奋刺激后,就会收缩变短,才能产生一定的拉力,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图中的屈肘动作需要⑦肱二头肌收缩,⑧肱三头肌舒张。
27. 下图是桃花的结构示意图,请观察和辨析图中各数字符号所代表的结构名称,并回答下列问题:
(1)____(填序号,下同)合称为雌蕊,____合称为雄蕊,它们是花的主要部分。
(2)受精卵将来发育成____,____将来发育成种子。
(3)桃可食用的部分是由[⑤]____发育成的果皮。
【答案】27. ①. ①④⑦ ②. ②③##③②
28. ①. 胚 ②. 胚珠
29. 子房壁
【解析】
【分析】图中:①柱头,②花药,③花丝,④花柱,⑤子房壁,⑥胚珠,⑦子房。
【小问1详解】
一朵完全花包括花柄、花托、花萼、花冠和花蕊等结构。花蕊分为雄蕊和雌蕊。雄蕊包括花药和花丝,花药里有许多花粉,花粉能产生精子。雌蕊包括柱头、花柱和子房,子房内有一个或多个胚珠,胚珠里面有卵细胞。花蕊(雌蕊和雄蕊)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它们是花的主要结构。可见,图中①柱头、④花柱、⑦子房共同构成雌蕊,②花药、③花丝合称为雄蕊。
【小问2详解】
在完成传粉和受精两个重要的生理过程以后,花的大部分结构凋落,只有子房继续发育,最终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珠被发育为种皮,受精卵发育为胚,受精极核发育为胚乳。可见,受精卵将来发育成胚,胚珠将来发育成种子。
【小问3详解】
结合分析和题图可知,桃可食用的部分是果皮(俗称果肉),是由[⑤]子房壁发育而来。
28. 白化病是一种隐性遗传病,控制正常和白化性状的基因分别用A和a表示。如图是某家庭白化基因的遗传和个体发育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甲所代表的细胞是________,新生命自此开始。
(2)胎儿在子宫内,通过________、脐带从母体获取所需的营养物质和氧。
(3)由图推理可知,女儿的肤色表现为________(填“正常”或“白化”)。
(4)该对夫妇又生一男孩,该男孩体细胞中X染色体来源于________(填“父亲”或“母亲”)。
【答案】(1)受精卵 (2)胎盘
(3)正常 (4)母亲
【解析】
【分析】(1)卵巢是女性的主要性器官,也是女性的性腺,能够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输卵管是输送卵细胞的通道,也是卵细胞受精的场所;子宫是孕育胎儿和定期发生月经的地方。
(2)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两条性染色体彼此分离,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女性则只产一种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受精时,如果是含X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XX的受精卵并发育成女性;如果是含Y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XY的受精卵并发育成为男性。
【小问1详解】
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才标志着新生命的起点。所以,图甲代表的是新生命的开始,指的是受精卵。
【小问2详解】
胚胎在母体子宫内发育,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
【小问3详解】
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由图推理可知,女儿的基因组成为Aa,故肤色表现为正常。
【小问4详解】
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
从性别遗传图解看出,男孩的X染色体来自他的母亲,Y染色体来自他的父亲。
29. 2023年4月4日,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等人冒雨来到北京市某公园,与少先队员们一起参加义务植树活动,并亲自种下油松、柿树等树苗。如图,甲为柿树叶片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A、B、C代表生理活动;乙为根尖结构示意图,①②③④代表根尖的不同区域。请结合图示回答问题:
(1)植树选择阴雨天并剪去部分枝叶,主要是为了降低植物的______(填字母)过程。
(2)根尖是幼根生长最快的部位,这与______(填序号)两个区域有直接关系。
(3)植物生长过程中,A过程产生的______参与构建植物体。
(4)若用黑枣作为砧木,柿树的枝条为接穗进行嫁接,为确保接穗成活,应使接穗与砧木的___________紧密结合。
(5)植树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这是由于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有重大作用,请写出其中一条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C (2)②③
(3)有机物 (4)形成层
(5)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
【解析】
【分析】图甲中:A表示光合作用,B表示呼吸作用,C表示蒸腾作用。图乙中:①是成熟区,②是伸长区,③是分生区,④是根冠。
【小问1详解】
叶片是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光照影响蒸腾作用,在移栽植物时,剪掉部分枝叶,选择在阴天或傍晚时移栽,会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的蒸发,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所以植树选择阴雨天并剪去部分枝叶,主要是为了降低植物的C蒸腾作用过程。
【小问2详解】
根尖包括①成熟区、②伸长区、③分生区、④根冠四部分,其中成熟区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伸长区的细胞能迅速伸长,是根生长最快的地方;分生区的细胞可以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促进根的生长;根冠主要起保护作用;综上所述,根尖是幼根生长最快的部位,这与②伸长区、③分生区两个区域有直接关系。
【小问3详解】
由图甲可知A过程植物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说明A过程是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在光下,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释放氧气的过程。有机物是构成生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所以植物生长过程中,A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参与构建植物体。
【小问4详解】
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嫁接时,接上去的芽或枝叫接穗,被接的植物叫砧木,嫁接时应当使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因为形成层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使得接穗和砧木长在一起,易于成活。
【小问5详解】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能量的过程,叫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绿色植物作为生物圈中的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利用太阳光,合成的有机物是许多动物的食物来源,给整个生物界提供能量;地球上的生物呼吸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排出氧气,维持着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的平衡,即在生物圈中为‘碳—氧”平衡起到很大的作用;另外通过吸收作用和蒸腾作用吸收和排出水分,保持自然界水分的平衡,对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也非常重要。综上所述,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有重大作用,包括绿色植物是动物的食物来源,给整个生物界提供能量;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绿色植物能促进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30. 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生殖和发育特点,下图是部分生物生殖发育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一中①的能发育成③,____是大豆种子的主要部分;从④→⑤过程中必须经过____和受精两个重要的生理过程。
(2)图二中③为____期,说明蝴蝶的发育属于____发育。
(3)图三中鸟类的卵既有[①]卵白和[④]____贮存丰富的营养物质供胚胎发育,又有[②]卵壳的保护,使鸟类能够在陆地上繁殖后代。
(4)图四中[①]____产生的卵细胞与睾丸产生的精子在[②]中结合形成受精卵。
(5)上述的生殖方式都属于____生殖,后代具有亲代双方的遗传信息。
【答案】30. ①. 胚 ②. 传粉
31. ①. 蛹 ②. 完全变态
32. 卵黄 33. 卵巢
34. 有性
【解析】
【分析】题图一中,①种子,②种子萌发,③幼苗,④花,⑤果实。
题图二中,①受精卵,②幼虫,③蛹,④成虫。
题图三中,①卵白,②卵壳,③胚盘,④卵黄,⑤系带,⑥气室。
题图四中,①卵巢,②输卵管,③子宫,④阴道。
【小问1详解】
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先吸收水分,体积膨大,种皮涨破。同时,胚内的生命活动活跃起来,从子叶得到营养物质和能量后开始分裂和生长:胚根伸长突出种皮,发育成根,不久,从这条根的周围又生出一些细根;此后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发育成连接茎与根的部分,由此种子的胚发育成幼苗。因此,胚是大豆种子的主要部分。
在花的结构中,雄蕊和雌蕊与果实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 雄蕊可以产生精子,雌蕊中有子房和胚珠,胚珠内有卵细胞。因此从④花到⑤果实必须要经过传粉和受精两个生理过程,没有雄蕊或雌蕊就不能完成这两个生理过程,也不能形成果实和种子。
【小问2详解】
该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经过①受精卵、②幼虫、③蛹和④成虫等4个时期,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该发育过程称为完全变态发育。
【小问3详解】
在鸟卵的结构中,①卵白含有营养物质和水分,供胚胎发育的需要;④卵黄是卵细胞的主要营养部分,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
【小问4详解】
生殖细胞包括睾丸产生的精子和①卵巢产生的卵细胞,当含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后,精子缓慢地通过子宫,在②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有一个精子进入卵细胞,与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该过程称为受精)。
【小问5详解】
题图的生殖方式,都是由亲本产生的有性生殖细胞,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叫这种生殖方式称为有性生殖。
31. 你见过在大雨来临前蚂蚁排队搬运食物的情景吗?蚂蚁不会发声,它们是依靠什么进行通讯的呢?某生物实验小组的同学针对这一问题设计了一个探究实验。请帮助他们加以完善。
(1)在制定探究实验方案前,有同学认为蚂蚁是依靠动作进行通讯的。这一步骤相当于科学探究中的____。
(2)实验方法与步骤:
①准备实验用的蚂蚁:捕获的蚂蚁应来自同一窝,同时将这些受惊的蚂蚁饲养一段时间。
②将三块小石头放在盛有清水的容器内,创建三个小岛A、B、C,小岛间用两根等长的小木条连接起来(如图所示),这样蚂蚁只能通过由小木条搭成的“桥”从一个小岛到达其他的小岛。
③实验前将蚂蚁处于____状态24小时,以增加蚂蚁对食物的敏感度。
④先将蚂蚁放在B岛上,在C岛上放食物,A岛上什么也不放,C、A两岛构成了____组,注意观察蚂蚁的行为。
⑤一段时间后将连接B、C岛之间的“桥”和B、A岛之间的“桥”对换,观察蚂蚁的行为有什么变化。
⑥完成上述步骤后在蚂蚁爬过的“桥”上,喷一些香水观察蚂蚁的行为表现。
(3)实验结果:
步骤1:蚂蚁会沿着B、C岛之间的“桥”到达C岛,获取食物。从行为获得的方式来看,蚂蚁的这种行为属于____行为。
步骤②:将BC“桥”和BA“桥”对换后,B岛上的蚂蚁会先通过“桥”爬向____岛。
步骤③:在蚂蚁爬过的“桥”上,喷了一些香水后,发现蚂蚁队伍出现混乱状态,行动失去具体目标,无所适从,短时间内不能准确走向目的地。可能的原因是____。
(4)实验结论:____。
(5)实验后蚂蚁应该怎样处理?____。
【答案】31. 作出假设
32. ①. 饥饿 ②. 对照
33. ①. 先天性 ②. A ③. 香水对蚂蚁的通讯造成干扰
34. 蚂蚁依靠气味进行通讯
35. 将其放回原来的生存环境
【解析】
【分析】探究实验的过程一般包括:提出问题(从生活、实践,学习中发现问题,表述这些问题,根据已知科学知识揭示矛盾)→作出假设(根据已知科学知识对问题提出假设,判断假设的可检验性)→制定计划(拟定计划,根据拟定的计划,列出所需材料和用具,选出控制变量,设计对照组)→实施计划(采用多种途径实施计划,记录现象、数据,评价现象,数据的可靠性)→得出结论(描述现象,处理数据,分析得出结论)→表达交流(撰写探究报告,交流探究过程和结论并完善)。
设计探究实验的基本原则:对照原则(对照实验——除探究的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一般有实验组和对照组之分)、单一变量原则(科学探究要求一组对照实验只有一个实验变量)、重复性原则(设计的实验要可重复实验)。
【小问1详解】
“有同学认为蚂蚁是依靠动作进行通讯的”,这是根据已知科学知识对问题提出假设,判断假设的可检验性。因此该步骤相当于科学探究中的作出假设。
【小问2详解】
实验所用的蚂蚁最好饲养一段时间后,使它处于饥饿状态,这样让蚂蚁对食物更敏感,利于实验顺利进行。
“在C岛上放食物,A岛上什么也不放”,这就形成了以食物为变量形成了一组对照实验,其中C、A两岛构成了对照组。
【小问3详解】
从行为获得的方式来看,蚂蚁会沿着B、C岛之间的“桥”到达C岛,获取食物的行为是蚂蚁生来就会的,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先天性行为。
一段时间后将连接B、C岛之间的桥和B、A岛的对换,发现蚂蚁还是源源不断顺着原B、C岛之间的“桥”从B岛爬上岛A,在A岛上转来转去找不到食物,很少有蚂蚁爬上原A、B岛之间的“桥”。
在蚂蚁爬过的桥上,喷一些有气味的物质(如香水),这些物质会掩盖掉蚂蚁通过时所遗留的“信息”,从而导致蚂蚁的正常通讯受到干扰,短时间内不能准确走向目的地。
【小问4详解】
综合以上详解,可得出结论:蚂蚁依靠气味进行通讯。
【小问5详解】
要养成关爱动物的好习惯,保护动物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这样对于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非常有利,所以要把蚂蚁放回到适合它们生存的自然环境中。
32. 人生来惯用右手与生来惯用左手(都不包括后天的矫正和练习)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R、r控制。现有一对夫妇均为惯用右手,他们生有一个惯用左手的儿子,与一个惯用右手的女儿。回答下列问题。
(1)人惯用右手与惯用左手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因此称为____。
(2)在不确定惯用右手和惯用左手哪个为显性性状的情况下,基于上述事实,某同学进行了以下假设和推理,请完善他的推理过程。
①若惯用左手为显性,则惯用左手儿子的基因组成为____,可推测其父母的性状表现为____,这与事实____(填“相符”或“不相符”)。
②若惯用右手为显性,则惯用左手儿子的基因组成为____,可推测当其父母的基因组成均为____时,与事实____(填“相符”或“不相符”)。
③根据上述推理,该同学判断惯用右手____(填“显性”或“隐性”)性状。
【答案】32 相对性状
33. ①. RR或Rr ②. 至少一人为惯用左手 ③. 不相符 ④. rr ⑤. Rr ⑥. 相符 ⑦. 显性
【解析】
【分析】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基因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基因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小问1详解】
遗传学中把生物个体所表现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等统称为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因此惯用右手和惯用左手是人类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这在遗传学上称为相对性状。
【小问2详解】
根据题干:人生来惯用右手与生来惯用左手(都不包括后天的矫正和练习)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R、r控制。
①若惯用左手为显性,则惯用右手为隐性。所以惯用左手的儿子的基因组成为RR或Rr。根据子女的一对基因分别来自于父母双方,所以这对夫妇的基因组成中至少有一个显性基因R,即至少有一人是惯用左手。但由于这对夫妇都是隐性性状——惯用右手,矛盾。
所以,若惯用左手为显性,则惯用左手儿子的基因组成为RR或Rr,可推测其父母的性状表现为至少有一人是惯用左手,这与事实不相符。
②若惯用右手为显性,则惯用左手为隐性。所以惯用左手的儿子的基因组成为rr。根据子女的一对基因分别来自于父母双方,所以这对夫妇的基因组成中必有一个隐性基因r。但由于这对夫妇都是显性性状——惯用右手,其基因组成必定有显性基因R,所以他们的基因组成必定都是Rr。
所以,若惯用右手为显性,则惯用左手儿子的基因组成为rr,可推测当其父母的基因组成均为Rr时,与事实相符。
根据上述推理,该同学判断惯用右手是显性性状。
33. 泡菜以其独特的风味深受大众喜爱,但是在腌制过程中,会生成致癌物质亚硝酸盐,《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2~2022)》中规定:蔬菜及其制品中亚硝酸盐含量应不超过20mg/kg。
(1)同学们在生物实践活动中利用多种蔬菜制作泡菜,过程如图1。
①泡菜制作应用了___技术,其主要原理是___。
②制作泡菜前将泡菜坛烫洗并倒扣控干水分的原因是___;制作泡菜时既要加盖,还要用水来封口,这样做的科学道理是___。
(2)为研究不同蔬菜制作泡菜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同学们进行了实验探究。图2为兴趣小组依据测量结果绘制的三种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
①由实验数据可知:用胡萝卜制作泡菜时,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趋势是___。
②分析曲线可知制作的泡菜___天后食用更健康,3种蔬菜中___最适合作为泡菜原料。
③发酵过程中,存在于蔬菜上的少量乳酸菌会通过___的方式大量繁殖。
【答案】(1) ①. 微生物发酵(或发酵) ②. 乳酸菌通过发酵作用分解有机物产生乳酸(或乳酸菌分解有机物产生乳酸) ③. 清除杂菌(或防止杂菌污染) ④. 避免空气中的氧气进入坛中,以便形成无氧环境
(2) ①. 先升高后下降 ②. 9 ③. 白菜 ④. 分裂
【解析】
【分析】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有重要的应用,如制作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
【小问1详解】
①乳酸菌能利用蔬菜中的有机物进行繁殖,因此其营养方式属于腐生;发酵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制作泡菜应用了发酵技术,原理是乳酸菌通过发酵作用分解有机物产生乳酸。
②制作泡菜前将泡菜坛烫洗并倒扣控干水分是为了进行高温灭菌,清除杂菌;乳酸菌是厌氧菌,只能在无氧的条件下才能发酵,制作泡菜时既要加盖,还要用水来封口,这样做的科学道理是避免空气中的氧气进入坛中,以便形成无氧环境。
【小问2详解】
①由实验数据可知:用胡萝卜制作泡菜时,亚硝酸含量的变化趋势是先升高后下降。
②分析曲线可知,制作的泡菜9天后亚硝酸盐含量最少食用更健康,3种蔬菜中白菜最合适作为泡菜原料。
③细菌是单细胞生物,个体较小,靠分裂进行生殖的,也就是一个细菌分裂成两个细菌,长大以后又能进行分裂。在环境适宜的时候,不到半小时,细菌就能分裂一次。所以,发酵过程中,存在于蔬菜上的少量乳酸菌会通过分裂的方式大量繁殖。装置
条件
结果
甲
光照
23℃
潮湿
发芽
乙
光照
23℃
干燥
不发芽
丙
黑暗
23℃
潮湿
发芽
丁
黑暗
23℃
干燥
不发芽
序号
实验名称
实验操作
①
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在载玻片的中央滴加生理盐水
②
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把叶片放在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水浴加热
③
观察鸡卵的结构
用镊子去除鸡卵尖端的卵壳和卵壳膜
④
探究光合作用的产物
将光照下金鱼藻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河北省唐山市路南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开学生物试题,共9页。
这是一份河北省唐山市第九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开学生物试题,共10页。
这是一份河北省唐山市第九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开学生物试题,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