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题04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课件)-2024年中考历史一轮大单元复习必备课件(人教部编版)
展开01 2022年新课标解读
02 单元概述
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基本线索和重要的事件、人物,知道重大史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原因和结果,初步养成历史时序意识和历史空间感。(时空观念、唯物史观)知道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了解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了解西晋的历史,探究西晋短暂统一的原因。知道八王之乱出现的原因,分析其危害。了解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认识到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祖国的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民族友好是我们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主流。知道东晋南朝的历史更替,分析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及影响,了解江南地区开发的表现,认识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知道淝水之战,分析其对南北双方的影响。知道北魏孝文帝改革及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了解贾思勰与《齐民要术》、祖冲之的成就、书法成就、绘画与雕塑成就,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价值和突出优势,提高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能结合语文、地理、艺术等课程的学习,通过阅读古代的文献材料、图片材料,观察实物材料,查阅地图,并加以分析、概括并提取其中的历史信息。通过探究与讨论,强化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时空观念、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史料实证、家国情怀)
本阶段时间界限为220年到589年,主要包括五部分内容:三国鼎立、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政治上:政权更替频繁,封建国家大分裂,局部统一出现和民族大融合;北魏孝文帝推行改革,促进北方各族的封建化。经济上:精耕细作的农业技术成熟;南北经济发展的差距缩小,江南经济有了较大发展并赶上北方;以北方黄河流域为中心农业经济格局开始改变。 文化上:儒学面临严峻挑战同时取得新发展,科技文化取得辉煌成就,不少领域继续在世界上居领先地位。民族关系上:东汉末年以来,少数民族内迁,北人南迁,促进了各民族的交流与融合。
西罗马 帝国灭亡
法兰克 王国建立
罗马 帝国分裂
考点1.1:官渡之战、赤壁之战
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基础。
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
220年,曹丕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
221年,刘备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定都成都。
222年,孙权称王。229年称帝,国号吴,定都建业。
意义: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结束了东汉末年以来军阀混战的局面 ,实现了局部统一,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此后走向统一奠定了基础。
1、(2023年湖南怀化)曹操的诗句“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记录了战争给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东汉末年,曹操为统一北方打下基础的战役是A. 赤壁之战B. 淝水之战C. 官渡之战D. 郾城大捷
【答案】C【解析】根据 所学知识,200年曹操在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打败袁绍,为统一北方打下基础,C项正确;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基础,排除A项;淝水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拥有绝对优势的前秦败给了东晋,排除B项;郾城大捷是指岳飞指挥岳家军将士以少胜多,在平原旷野地区大败完颜 宗弼(兀术)所统率的金国女真军队主力,取得郾城大捷,排除D项。故选C项。
2、(2023年湖南湘潭)仔细观察《三国鼎立形势图》,其中代表“曹魏”政权区域的是
【答案】D【解析】依据图片并结合所学可知,公元208年的赤壁之战,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220年,曹丕称帝定都洛阳,国号为史称曹魏,位于北方地区,D的位置是“曹魏”政权区域;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史称蜀,位于四川地区,B的位置是“蜀”的政权区域;229年孙权在建业称帝,国号吴,史称东吴,位于江南地区,A的位置是“东吴”的政权区域。故选D。
考点2.1:两晋南北朝的更替
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鲜卑、羌、氐、匈奴、羯
西晋末年起,“八王之乱”,形成我国古代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永嘉南渡)
北方战乱多,南方相对安定。
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考点2.3:江南地区的开发
《晋书》记载:“昔中原丧乱,流寓江左(江左:指长江下游南岸地区),庶有旋返之期,故许其挟注本郡。”
“江南地广,或火耕水耨(用烧荒和原始的水稻耕作技术从事农业生产)。民食鱼稻,以渔猎山伐为业”——东汉《汉书》
①变化:由荒凉到富裕②现象:江南地区经济开发③原因:北人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劳动力;南方自然条件优越;社会相对安定;南北方人民的共同辛勤劳动④影响:为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
“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物产丰富),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南朝《宋书》
区分两次人口迁移①少数民族内迁-民族交融②北人南迁-江南地区开发
1、(2022年湖北宜昌)《晋书》记载东晋后期南方的情形是:“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该记载表明当时南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是A.民族的大交融B.海外贸易日益繁盛C.社会相对安定D.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答案】C【解析】据材料“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可知,南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是南方战乱少,社会安定,有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C项正确;ABD项都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但材料没有体现,排除ABD项。故选C项。
1、(2023年江苏连云港)东晋后期,南方“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 自然条件优越B. 大量人口南迁C. 民族交融加深D. 海外贸易拓展
【答案】B【解析】根据“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可得出是指南方经济发展,这主要是因为北民大量南移的影响,促进了南方的开发与发,B项正确;A项是原因之一,但不是主在原因,排除A项;C项是北民南迁的表现,排除C项;当时海外贸易并没有拓展,也不是主要原因,排除D项。故选B项。
考点3.1:北魏孝文帝改革
为了缓和阶级矛盾,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
(1)迁都洛阳:494年,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2)推行汉化措施:①说汉语②穿汉服③改汉姓④联汉姻⑤用汉制⑥习汉礼
促进民族交融,增强北魏的实力,促进少数民族封建化
汉化;涉及面广;自上而下。
北魏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原因:①根本原因:改革顺应了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②改革符合民族交融的趋势和各族人民的愿望;③改革涉及的内容全面,措施得当,有利于操作。④北魏孝文帝本人胆略和卓识,大力推动改革。
孝文帝曰:“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言不停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各宜深戒。”——《资治通鉴》
魏主曰:“国家兴自北上,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开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魏书》
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都遇到了守旧势力的反对和阻碍都取得了成功都是封建性质的改革,并都巩固了国家统治
侧重于制度的更新、迁都和移风易俗
为了实现国富兵强,在兼并战争中取得优势地位
为了缓和社会矛盾,改变鲜卑族的落后状态,加强对中原的统治
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时甚至要付出血的代价,但它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我们应坚持改革不动摇;改革应顺应历史潮流,应符合国情*改革要勇于创新,善于学习,重用人才
比较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
考点3.2: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1、(2023年湖南邵阳)北魏孝文帝改革后,汉语更成为北方主要通用语言,各民族间思想感情日益沟通,以往的“胡”“汉”观念逐渐淡薄。由此可知,孝文帝改革A.完成了国家统一B.发展了畜牧经济C.促进了民族交融D.增强了北魏实力
【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胡’‘汉’”观念逐渐淡薄”,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后促进了民族交融,C项正确;439年,北魏统一北方,结束了十六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畜牧经济的发展和北魏实力的增强,排除B、D项。故选C项。
2、(2023年新疆建设兵团)下面三幅图画摹绘自敦煌莫高窟壁画。这些原是北方少数民族坐具,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引入内地。这反映了A. 内迁各族生活习惯一致 B. 祖国边疆地区得到开发C. 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 D. 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
【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和材料“北方少数民族的坐具,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引入内地”可知,汉族接受少数民族的文明,这体现的是民族交融,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少数民族和汉族的交融,不是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民族关系,不是边疆开发、 经济重心南移,排除BD二项。故选C项。
考点4: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1、(2023年海南)《齐民要术》一书综合整理了西周以来的农艺科学文献,记录了当时农艺的实践经验,涵盖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内容。由此可知,这部书A.图文并茂,艺术水平高B.语言生动,可读性强C.家喻户晓,传播范围广D.内容丰富,综合性强
【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涵盖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内容。”表明范围广泛,各方面的内容都有,D项正确;其余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ABC项。故选D项。
中考历史总复习一轮复习课件:主题04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含答案): 这是一份中考历史总复习一轮复习课件:主题04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含答案),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统一北方,三国鼎立,政权更替,人口的南迁,劳动力,生产技术,民族交融,割圆术,圆周率,书博士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4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课件)-备战2024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讲义(部编版): 这是一份专题04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课件)-备战2024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讲义(部编版),共32页。
专题26 走向近代(课件)-2024年中考历史一轮大单元复习必备课件(人教部编版): 这是一份专题26 走向近代(课件)-2024年中考历史一轮大单元复习必备课件(人教部编版),共3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内容概要,年新课标解读,壹·单元概述,贰·单元时间脉络,叁·单元知识建构,肆·单元重点详解,读图学史,伍·单元真题链接,读图学史史,史料分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