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3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课件)-2024年中考历史一轮大单元复习必备课件(人教部编版)
展开01 2022年新课标解读
02 单元概述
了解秦汉时期的基本线索和重要的事件、人物,知道重大史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原因和结果,初步养成历史时序意识和历史空间感。(唯物史观、时空观念)知道秦始皇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并推行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探究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从而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知道文景之治出现的原因及表现,认识汉武帝的大一统不仅是西汉强盛的顶点,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鼎盛局面。了解匈奴的兴起和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所作的贡献,知道汉朝与匈奴战与和的关系史实。认识到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祖国的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民族友好是我们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主流。两汉时期,科技与文化都有突出的成就,并开通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往。(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能结合语文、地理等课程的学习,通过阅读古代的文献材料、图像材料,观察实物材料,查阅地图,并加以分析、概括并提取其中的历史信息。通过探究与讨论,强化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时空观念、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史料实证、家国情怀)
本阶段时间界限为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至184年黄巾起义,主要包括:秦朝、西汉与东汉的建立、秦汉统一措施与灭亡;两汉的科技与文化政治上: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秦朝,结束了长期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在中央建立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在地方实行郡县制。汉承秦制,设立刺史制度,监督地方高官,汉武帝颁行“推恩令”加强中央集权,东汉时期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经济上:秦朝从统一货币和度量衡入手,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汉初采取“休养生息”政策,统一货币为五铢钱,实行盐铁专卖、平抑物价等措施,缓解了秦末以来经济凋敝现象。思想文化上:秦朝的统一便利了文化的交流,但严刑峻法、焚书坑儒等措施阻碍了文化的发展。汉武帝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学居于主导地位,影响深远。两汉时期社会经济的繁荣促进了科技文化的快速发展。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注意区分“秦国”与“秦朝”
考点1.2:中央集权制度
考点1.3: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地方推行郡县制。
统一货币(圆形方孔半两钱)统一度量衡
统一文字(小篆)焚书坑儒
派蒙恬北击匈奴,修筑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促进了各地的经济交流,巩固了国家统一
促进了各地的文化交流,巩固了国家统一
便利了交通往来,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
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解读:圆形方孔半两钱的通行,结束了我国古代货币形状各异、重量悬殊的杂乱状态,是中国古代货币史上由杂乱形状向规范形状的一次重大演变
解读:秦统一文字,消除了战国以来七国在文字书写上的差异;直接影响汉字的演进与发展,有利于中华文化的发展
秦始皇的千秋功过历代都有评说。当时有人称赞说:“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有,五帝所不及”。而也有人记载:“秦王贪狼暴虐穷困万民,以适其欲也
功—(1)统一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2)首创中国历史上延续两千多年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3)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过—(1)“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2)广建宫殿,大修陵墓,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等。(3)实施暴政、刑罚残酷等,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评价方法:①呈现观点-例:XXX是的人②按照客观公正,一分为二的原则把人物活动分为积极(功绩)、消极(过失)两方面。③总结这些活动带来的影响
1、(2023年安徽)有学者认为:“从春秋到战国是一变,但这尚是小变。从战国到秦却是一大变。”从制度变革的角度理解这句话,此“一大变”是指A. 世袭制取代禅让制B. 分封制取代世袭制C. 郡县制取代分封制D. 行省制取代郡县制
【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从春秋到战国是一变,但这尚是小变。从战国到秦却是一大变”及所学知识可得,秦国统一六国后推行郡县制,这指的是郡县制取代分封制,C项正确;“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夏朝建立后出现的,排除A项;“分封制取代世袭制”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行省制是元朝的制度,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
2、(2023年湖北随州)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中国古代历朝特别注重制度创新。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制度创新的说法正确的是A.西周实行分封制,建立大一统王朝 B.秦朝推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C.唐朝开创科举制,有利于人才选拔 D.元朝确立行省制,君主专制到顶峰
【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可知,秦朝推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为以后历代王朝所效仿,B项正确;秦朝推行郡县制,建立大一统王朝排除A项;隋朝开创科举制,有利于人才选拔,排除C项; 元朝确立行省制,对后世影响深远,排除D项。故选B项。
考点2:秦末农民起义与秦朝灭亡
1、(2023年山东临沂)下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在A.秦王赢政时期 B.秦始皇统治时C.秦二世统治时 D.西汉建立初期
【答案】C【解析】依据图片信息“陈胜王”和“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可知,题干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陈胜、吴广起义。陈胜、吴广起义发生在秦二世统治时期,C项正确;秦王赢政建立秦朝,排除A项;秦始皇统治时期,没有爆发农民起义,排除B项;陈胜、吴广起义发生在秦末,排除D项。故选C项。
1、(2023年江苏南通)西汉初年,统治者采取轻徭薄赋、休养生息的政策,其根本目的是A.减轻人民的负担B.巩固封建统治C.发展生产D.吸取秦亡教训
【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西汉初年由于秦朝的暴政和楚汉争霸的影响,经济残破,社会凋敝,所以统治者采取轻徭薄赋发展生产的措施主要是为了恢复发展经济,最终巩固统治,故B项正确;减轻负担和发展生产是轻徭薄赋、休养生息的政策的手段,排除AC项;吸取秦亡的教训是轻徭薄赋、休养生息的政策实行的原因之一,而非根本原因,排除D项。故选B项。
2、(2023年江苏南通)某校七年级历史课堂上同学们表演了关于“文景之治”的历史剧。下面场景不符合史实的是A.汉文帝命人按照阿房宫的规制修建皇宫B.地方官孙平因为关心当地农桑事务被汉景帝提拔C.农民李四因为辛勤耕作得到政府的奖励D.汉文帝的妃嫔因为铺张浪费受到训斥
【答案】A【解析】西汉初期,在汉文帝、汉景帝统治时期,吸取秦朝暴政灭亡的教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减轻赋税和徭役,减轻刑罚,重视农业发展,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出现“文景之治”,汉文帝不可能大兴土木,命人按照阿房宫的规制修建皇宫,A项符合题意;汉文帝重视农业发展,BC项符合汉文帝时期的场景,不符合题意;汉文帝时期,提倡节俭,D项符合汉文帝时期的场景,不符合题意。故选A项。
考点4: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主父偃说上(汉武帝)曰:“今诸侯或连城数十……无尺寸地封,则仁孝之道不宣。原陛下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原,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
封国势力壮大,威胁中央集权
措施:主父偃-推恩令巧妙之处:不费一兵一卒削弱诸侯势力作用: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对地方的统治
发展:主张实行“仁政”
确立正统:接受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借孔子权威,宣传维新变法思想
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为复辟帝制做准备
1、(2023年重庆A卷)汉武帝设《诗》《书》《礼》《易》《春秋》五经博士,后又将不治儒家五经的太常博士(官职名)一律罢黜,形成儒家独尊局面;还建立太学,培养儒生官僚。这些举措A.适应了大一统王朝的需要B.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监察C.解除了诸侯对朝廷的威胁D.延续了“无为而治”思想
【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汉武帝推崇儒学,形成儒学独尊的局面,这些举措适应了大一统王朝的需要,A项正确;材料主旨强调的是汉武帝独尊儒术,并没有涉及中央对地方的监察,排除B项;推恩令解除了诸侯对朝廷的威胁,排除C项;材料信息是打破了“无为而治”思想,排除D项。故选A项。
1、(2023年浙江丽水)中国历史上许多朝代都曾设立过负责监察或侦查政府官员事务的机构。下列朝代与该类机构搭配正确的是A.秦朝——御史台B.西汉——司隶校尉C.元朝——锦衣卫D.明朝——御史大夫
【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汉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设置了司隶校尉,负责监察,B项正确;秦朝设置了御史大夫,负责监察,排除A项;锦衣卫是明朝设置的,御史大夫是秦朝设立的,排除CD项。故选B项。
考点5.1:张骞通西域
指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今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称为西域
西汉初年,西域受匈奴控制和奴役,匈奴从西域不断向中原发动进攻,汉王朝陷入被动局面
了解了西域的情况,以及西域各国想与汉朝往来的愿望
为了加强与西域各国的联系
促进了汉朝与西域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
开通条件:西汉经济发达;丝织业兴盛;张骞通西域;西域都护保护商旅往来
路线:长安→河西走廊→西域→中亚→西亚→欧洲
考点5.3:海上丝绸之路
山东沿海→黄海→朝鲜→日本
东南沿海港口→中南半岛→马来半岛→马六甲海峡→孟加拉湾沿岸→(最远)印度半岛南端和锡兰(今斯里兰卡)
考点5.4:汉朝对西域的管理
1. 西域都护的设置(1)概况:公元前60年,西汉朝廷设置西域都护,作为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管辖范围包括今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2)意义: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于中央政权;保证了丝绸之路的畅通;加强了民族团结和经济文化的交流。2. 班超经营西域(1)东汉明帝时,派兵出击匈奴,并派班超出使西域,使西域各地方政权重新与汉朝建立联系;(2)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开辟了通往西亚的路线。
说明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2023年辽宁营口)这是一条沟通中外商贸的繁华之路,这是一条串联东西方文化的文明之路。汉朝的丝调、漆器和西域的乐器、歌舞等成为这条路上往来的“常客”。这条路是A.陆上丝绸之路B.瓷器之路C.海上丝绸之路D.一带一路
【答案】A【解析】这条沟通欧亚大陆交通道路,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通过这条道路,汉朝的丝绸、漆器等物品,以及开渠、凿井、铁等枝木传到西域;西域的良种马、香料、玻璃、宝石等,以及核桃、葡萄、石榴、苜蓿、良种马,香料、玻璃、宝石等,以及多种乐器和歌舞等传入中原,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瓷器之路,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海上丝绸之路,排除C项;一带一路是在现代提出的,排除D项。故选A项。
2、(2023年福建)“他以坚韧不拔的勇气和毅力,克服了重重的困难,终于完成了出使的任务。从此以后,西域天山南北各国相继归汉,横贯东西的丝绸之路亦由此开辟”。“他”指的是A.汉武帝B.张骞C.班超D.甘英
【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他以坚韧不拔的勇气和毅力,克服了重重的困难,终于完成了出使的任务。从此以后,西域天山南北各国相继归汉,横贯东西的丝绸之路亦由此开辟”可知,材料中提到的人物是一位出使西域的使者,为丝绸之路开通奠定基础,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知道为丝绸之路开通奠定基础的是张骞,B项正确;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但他本人没有出使西域,排除A项;班超在东汉时出使西域,但丝绸之路在西汉就形成,排除C项;甘英,东汉人,主要贡献是出使大秦(罗马帝国),排除D项;故选B项。
1、(2023年湖南邵阳)给下面方框内所示内容归纳主题,最合适的是 A.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C.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答案】B【解析】秦朝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汉朝进一步巩固大一统王朝,故材料的主题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B项正确;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符合夏商周时期的社会特征,排除A项;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符合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特征,排除C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符合明清时期的社会特征,排除D项。故选B项。
西汉张骞通西域后,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主张众生平等,迎合了贫苦民众渴求生活平安的愿望佛教教义有利于维护现存等级秩序,得到上层统治阶级的扶持
东汉末年,张角创立的太平道和张陵创立的五斗米道
道教后与儒、佛相互吸纳渗透,推动了中国古代思想向纵深发展
国家分裂,政局动荡,极度苦难的人民需要寻找精神上的寄托
佛教的产生公元前6世纪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众生平等公元前3世纪:向外传播公元前1世纪:向中国传播
1、(2023·江西新余)道教和佛教在中国古代广为流传,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下列关于这两种宗教的说法正确的是( )A.道教是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老子创立的宗教B.道教从创立伊始就得到了上层统治者的扶持C.两者都迎合了当时贫苦民众的精神需求D.东汉时期佛教由丝绸之路开始传入中国
【答案】C【详解】佛教宣扬修来世,道教宣扬修仙和避世,这都符合了当时贫苦民众的精神需求,故选C;道教是在春秋时期思想家老子创立的道家学说上发展而来的,排除A;B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排除B;西汉时佛家就通过丝绸之路开始传入中国,排除D。
考点8:秦汉时期的科技文化成就
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约3000年的史事。
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兼具文学和史学价值(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发明:西汉时期改进: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
4世纪传入朝鲜,7世纪传入日本,8世纪传入阿拉伯国家,在12世纪时,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和非洲,
纸的使用日益普遍,成为人们广泛使用的书写材料,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影响了世界文明的进程,是中国对世界的伟大贡献。
中考历史总复习一轮复习课件:主题03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含答案): 这是一份中考历史总复习一轮复习课件:主题03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含答案),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前221,郡县制,2巩固统一的措施,圆形方孔,半两钱,公元前209,大泽乡,公元前207,公元前202,休养生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历史总复习一轮复习课件:主题03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含答案): 这是一份中考历史总复习一轮复习课件:主题03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含答案),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前221,郡县制,2巩固统一的措施,圆形方孔,半两钱,公元前209,大泽乡,公元前207,公元前202,休养生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历史总复习一轮复习课件:主题03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含答案): 这是一份中考历史总复习一轮复习课件:主题03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含答案),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前221,郡县制,2巩固统一的措施,圆形方孔,半两钱,公元前209,大泽乡,公元前207,公元前202,休养生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